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补充习题概念题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的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早起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目前的CPU包含了存储器,因此称为中央处理器。

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CPU自动工作的关键。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有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它通常由微程序级、一般程序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每一级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且得到下面各级的支持。

习题: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

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按对阶操作。

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输入汉字,进行处理,并显示打印汉字,是一项重大成就。

为此要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子模码等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1第三章 内部存储器CPU 能直接访问内存(cache 、主存)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

cache 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并且发展为多级cache 体系,指令cache 与数据cache 分设体系。

要求cache 的命中率接近于1适度地兼顾了二者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其缺点,从灵活性、命中率、硬件投资来说较为理想,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

习题: 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2)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需要多少位地址做芯片选择(1)字节M 4832*220= (2)片84*28*51232*1024==K K (3)1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2 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DRA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1) 若每个内存条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2)每个内存条共有多少DRAM 芯片 (3)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1). 共需模块板数为m :m=÷2^24=4(块)(2). 每个模块板内有DRAM 芯片数为32 (片)(3) 主存共需DRAM 芯片为:4*32=128 (片) 每个模块板有32片DRAM 芯片,容量为16M ×64位,需24根地址线(A23~A0) 完成模块板内存储单元寻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五套)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五套)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五套)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一)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B.暂存器;C.栈顶和次栈顶;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B.运算器;C.控制器;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B.64K;C.64KB;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 -1,补码可以表示 -1;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 -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 -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B.机器周期;C.时钟周期;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B.毫微程序;C.动态微程序;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含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含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下列寻址中,()寻址方式需要先运算再访问主存。

A、间接B、直接C、变址D、立即正确答案:C2、在链式查询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oA、只需一条总线请求线B、需要N条总线请求线C、视情况而定,可能一条,也可能N条总线请求线D、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A3、以下有关I/O端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oA、I/O接口中有命令端口、状态端口、数据端口B、I/O接口中命令端口和状态端口不能共用同一个C、I/O接口中程序可访问的寄存器被称为I/O端口D、I/O端口可以和主存统一编号,也可以单独编号正确答案:B4、用移码表示浮点数的阶码,其好处是()。

A、便于求阶差B、便于用比较电路比较阶的大小C、提高运算精度D、便于判别溢出正确答案:B5、在取指操作结束后,程序计数器中存放的是()。

A、程序中指令的数量B、当前指令的地址C、已经执行指令的计数值D、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正确答案:D6、微指令格式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水平型微指令的位数(),用它编写的微程序()。

A、较短,较少B、较长,较短C、较多,较长D、较少,较短正确答案:B7、用二地址指令来完成算术运算时,其结果一般存放在()。

A、其中一个地址码提供的地址中B、栈顶C、累加器(ACC)中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8、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或地址码)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A、变址寻址B、间接寻址C、立即寻址D、寄存器寻址正确答案:D9、从计算机系统结构上讲,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机器属性是()oA、编程要用到的硬件组织B、计算机硬件的全部组织C、计算机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D、计算机各部件的硬件实现正确答案:A10、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大容量存储器是()oA、U盘B、软磁盘C、固态盘D、磁带正确答案:C11、D/A转换是()。

A、把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把转化结果输出计算机B、把计算机输出的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C、把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把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D、把计算机输出的模拟量转为数字量正确答案:A12、程序P在机器M上的执行时间是20秒,编译优化后,P执行的指令数减少到原来的70%,而CP1增加到原来的1.2倍,则P在M上的执行时间是()oA、16.8秒B、8.4秒C、117秒D、14秒正确答案:A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oA、计算机的机器字长是指数据存储与运算的基本单位B、寄存器由触发器构成C、计算机中一个字的长度都是32位D、磁盘可以永久性存放数据和程序正确答案:C14、主设备通常指()oA、掌握总线权的设备B、发送信息的设备C、主要的设备D、接收信息的设备正确答案:A15、字长12位,用定点补码规格化小数表示时,所能表示的正数范围是()OA、1/2-(1-2-11)B、(1/2+2-11)-(1-2-11)C、2-11-(1-2-11)D、2-12-(1-2-12)正确答案:A16、ASCI1码是对()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补充习题概念题答案.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补充习题概念题答案.doc

一、概念题 1、 口前计算机存储系统由主存和cache 、外存(或辅存) 构成 三级 存储系统。

2、 指令的流水线方式指的是 若干个子部件同时对若干条指令子过程进行操作 ,因此不同指 令的不同阶段可 并行执行。

若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n 个了过程,则经过_ (ml ) Zt_____ 时间间隔后,n 条指令的n 个子过程可同时进行。

3、H 前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_________4、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一操作的命令, 计算机硬件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是一机器指±_。

机器指令是指示计算机执行某一操作的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命令,机器指令_ 般曲 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微指令是 产生一个或几个操作控制信号的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控制字,微程序是 对 ,微命令是控制计算机各执行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控制命 令,微操作是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进行的操作6、CPU 执行任何一条指令的过程可分为 取指令 、分析指令 和 操作执行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时间总和称为指令周期 7、虚拟存储器是指由主存和辅存形成的一个存储容量极大的逻辑型存储器 ,其作用是 使计算机存储系统容量大、速度快、用户编程的空间大,虚拟存储器是由件和软件 进行管理。

8、 运行程序时,CPU 执行的是 机器 指令,CPU 从 主存(内存)或cache 读取它。

9、 半加器的逻辑 图如下,指出它的逻辑式为S ㊉B C=AB 。

10、 A+B+C+A+AB 二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个两位二进制数A=AiAo 和B=BlBo ,当A>B 时输出F=l,则F 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 A1・B1 + A ~B ・A0・B0 ________ 。

12、 下图中输出F =入的电路是 D o打打打打-- 1 丄 1 C练习题答案应一条机器指令的微指令序列 辅助硬A B C 013、逻阳式F= ABC+ABC + ABC +ABC ,化简后子—AB+BC+AC _______________ o14、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时,若每个方格群尽可能选大,则在化简后的最简表达式中每个与项中含有的变量个数少15、—个变量的卡诺图是一种由2的N次方个方格构成的图形。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详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详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答案习题集和解析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解:P3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整理——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一.选择题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么更新,依然具有“存储程序”的特点,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答案是:BA.巴贝奇(Charles Babage)B.冯·诺伊曼(von Neumann)C.帕斯卡(Blaise Pascal)D.贝尔(Bell)2.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答案是:CA.硬件 B.软件C.固件 D.辅助存储器E.以上都不对3.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称为()。

答案是:DA.操作系统 B.存储器C.主机 D.外围设备4.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答案是:D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5.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

答案是:D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C.主存 D.主存和辅存6.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

答案是:C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7.冯·诺伊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答案是:B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8.下列各装置中,()具有输入及输出功能。

答案是:CA.键盘 B.显示器C.磁盘驱动器 D.打印机9.计算机只懂机器语言,而人类熟悉高级语言,故人机通信必须借助()。

答案是:AA.编译程序 B.编辑程序C.连接程序 D.载入程序10.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为()。

答案是:AA.ALU B.UPC.CPU D.CAD11.只有当程序要执行时,它才会去将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而且一次只能读取、翻译并执行源程序中的一行语句,此程序称为()。

答案是:CA.目标程序 B.编译程序C.解释程序 D.会变程序12.“容量为640KB存储器”是指下列()。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卷三套附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卷三套附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型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若[x]原=xxxxxx ,则[x]补=( ) 2. 3. 4. 5.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前面的括号内。

( )1.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的语言是A. 汇编语言B. 高级语言C. 机器语言D. 应用语言( )2. ( )3. ( )4. ( )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用变形补码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说明2.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五、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0分,第二小题20分,本大题30分)1.试用xxxxx 芯片,构成xxxxx 存储器.2.假设某计算机的数据通道如下图所示,请设计以下指令的微操作序列: 1) ADD Rxx ,Rxx 寄存器的内容相加后存入Rxx 。

2)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0分,第二小题20分,本大题30分)1.现有xxxxxxx 个中断源,其优先级由高向低按xxxxxxx 顺序排列。

若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时间为xxxx μs ,根据下图所示时间轴给出的中断源请求中断的时刻。

画出CPU 执行程序的轨迹。

地址线存储总线C P U 内部总线D服务C服务B服务A服务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20 130 140 t(μs)B与C请求D请求B请求A请求2.设磁盘组有xx片磁盘,每片有两个记录面,最上最下两个面不用。

存储区域内径xxxx,外径xxx,道密度为xxxx道/cm,内层位密度xxx0位/cm,转速转/分。

问:1)共有多少柱面?2)盘组总存储容量是多少?3)数据传输率多少?4)采用定长数据块记录格式,直接寻址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寻址命令中如何表示磁盘地址?本科生期末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2010/7/3 1.在定点机中采用单符号位,如何判断补码加减运算是否溢出,有几种方案?答:定点机中采用单符号位判断补码加减运算是否溢出有两种方案。

(1)参加运算的两个操作数(减法时减数需连同符号位在内每位取反,末位加1)符号相同,结果的符号又与操作数的符号不同,则为溢出。

(2)求和时最高位进位与次高位进位异或结果为1时,则为溢出。

2. 试比较RAM和ROM答: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又可写人ROM是只读存储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人信息。

3.试比较静态RAM和动态RAM答:静态RAM和动态RAM都属随机存储器,即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又可写人信息。

但静态RAM靠触发器原理存储信息只要电源不掉电,信息就不丢失;动态RAM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即使电源不掉电,由于电容要放电,信息也会丢失,故需再生。

4.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衡量存储器的性能?为什么要把存储系统分成若干不同的层次?主要有哪些层次?答: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或各类数据。

通常用存储容量、存取周期以及存储器的带宽(每秒从存储器读出或写入二进制代码的位数)三项指标来反映存储器的性能。

为了扩大存储器容量和提高访存速度,将存储系统分成若于不同层次,有Cache-主存层次和主存-辅存层次。

前者为使存储器与CPU速度匹配,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其容量比主存小,速度比主存快,用来存放CPU最近期要用的信息,CPU可直接从Cache中取到信息,从而提高了访存速度。

后者为扩大存储器容量,把主存和辅存统一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看,速度取决于主存,容量取决于辅存,称为虚存。

CPU只与主存交换信息,但程序员可用指令地址码进行编程,其位数与虚存的地址空间对应。

5.什么是刷新?刷新有几种方式?简要说明之答:动态RAM靠电容存储电荷原理存储信息,电容上的电荷要放电,信息即丢失。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1. 解释概念或术语:实际机器、虚拟机器,机器指令、机器指令格式,主机、CPU、主存、I/O、PC、IR、ALU、CU、AC、MAR、MDR,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指令字长、CPI、T C、主频、响应时间、吞吐量、MIPS、MFLOPS。

答:略2. 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及机器语言的差别与联系。

答:⑴计算机系统是由软件和硬件结合而成的整体。

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好用性,程序设计语言的描述问题能力越来越强,各种程序设计语言大体上是一种层次结构,即高等级编程语言指令包含低等级编程语言指令的全部功能。

对于使用不同层次编程语言的程序员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同一计算机系统的属性是不同的,这些属性反映了同一计算机系统的不同层次的特征,即同一计算机系统可划分成多个层次结构,不同层次的结构反映的计算机系统的特征不同而已。

⑵机器语言是能够被计算机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是一种面向硬件的、数字式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均用符号表示机器语言指令,指令很容易阅读和编写、但不能被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它们均是一种面向软件的、符号式程序设计语言;相对于汇编语言而言,高级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更强;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程序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在计算机硬件上执行。

3.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的定义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答:计算机系统结构是指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包括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两个方面。

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交界面的定义及其上下的功能分配。

计算机组成是指计算机硬件设计人员所看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逻辑实现硬件的功能。

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

4. 冯·诺依曼模型的存储程序原理包含哪些内容、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哪些要求?冯·诺依曼模型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答:存储程序原理是指程序和数据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工作时自动按程序的逻辑顺序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

DA. 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B. 外部设备和主机C. 主机和实⽤程序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______。

DA.RAM存储器B.ROM存储器C. 主存储器D. 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3、冯·诺依曼机⼯作⽅式的基本特点是______。

BA.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 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指令C. 堆栈操作D. 存储器按内部选择地址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DA. 任何可以由软件实现的操作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B. 固件就功能⽽⾔类似于软件,⽽从形态来说⼜类似于硬件C. 在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微程序级属于硬件级,其他四级都是软件级D. ⾯向⾼级语⾔的机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5、在下列数中最⼩的数为______。

CA. (101001)2B. (52)8C. (101001)BCDD. (233)166、在下列数中最⼤的数为______。

BA. (10010101)2B. (227)8C. (143)5D. (96)167、在机器中,______的零的表⽰形式是唯⼀的。

BA. 原码B. 补码C. 反码D. 原码和反码9、针对8位⼆进制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BA.–127的补码为10000000B.–127的反码等于0的移码BC.+1的移码等于–127的反码D.0的补码等于–1的反码9、⼀个8位⼆进制整数采⽤补码表⽰,且由3个“1”和5个“0”组成,则最⼩值为______。

BA. –127B. –32C. –125D. –310、计算机系统中采⽤补码运算的⽬的是为了______。

CA. 与⼿⼯运算⽅式保持⼀致B. 提⾼运算速度C. 简化计算机的设计D. 提⾼运算的精度11、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为1.0110,则该数所⽤的编码⽅法是______码。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__C____。

A.中断源提出请求;B.取指周期结束;C.执行周期结束;D.间址周期结束。

2.下列说法中___C___是正确的。

A.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要访存;B.加法指令的执行周期一定不访存;《C.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令,在执行周期一定访存;D.指令的地址码给出存储器地址的加法指令,在执行周期不一定访存。

3.垂直型微指令的特点是__C____。

A.微指令格式垂直表示;B.控制信号经过编码产生;C.采用微操作码;D.采用微指令码。

4.基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A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5.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___A___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B.Cache-主存;C.Cache-辅存;D.主存—硬盘。

6.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CPU 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___A___。

A.停止CPU访问主存;B.周期挪用;C.DMA与CPU交替访问;D.DMA。

)7.在运算器中不包含____D__。

A.状态寄存器;B.数据总线;C.ALU; D.地址寄存器。

8.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是__A____。

A.时钟周期;B.指令周期;C.CPU周期;D.中断周期。

9.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__C____。

A.指令寄存器;B.数据计数器;/C.程序计数器;D.累加器。

10.下列描述中___B___是正确的。

A.控制器能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B.一台计算机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存储及算逻运算五个单元;C.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CPU的控制器中完成;D.以上答案都正确。

11.总线通信中的同步控制是___B___。

A.只适合于CPU控制的方式;|B.由统一时序控制的方式;C.只适合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D.只适合于主存。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A. 硬件和软件B. 输入和输出设备C. 中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D.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答案:A2. 下面哪个寄存器用来存放指令?A. 累加寄存器B. 指令寄存器C. 程序计数器D. 状态寄存器答案:B3. 下面哪种总线用于连接CPU和内存?A. 数据总线B. 地址总线C. 控制总线D. 局部总线答案:B4. 下面哪个设备不属于输入设备?A. 键盘B. 鼠标C. 扫描仪D. 打印机答案:D5. 下面哪个设备不属于输出设备?A. 显示器B. 打印机C. 扬声器D. 键盘答案:D6. 下面哪个操作属于逻辑运算?A. 加法B. 减法C. 与运算D. 乘法答案:C7. 下面哪种存储器属于随机访问存储器?A. 硬盘B. U盘C. RAMD. ROM答案:C8. 下面哪个部件负责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A. CPUB. 内存C. 硬盘D. I/O接口答案:D9. 下面哪个技术用于提高CPU的工作频率?A. 超线程B. 超频C. 虚拟化D. 多核答案:B10. 下面哪个总线标准用于连接CPU和外部设备?A. PCIB. USBC. IDED. SATA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五大部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 计算机指令通常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操作码、操作数3. 在计算机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计算机的________。

答案:字长4. 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

答案: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5. I/O端口地址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答案:统一编址、独立编址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的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和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 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看,硬件和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和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计算机中,下列哪个部件是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A. 控制器B. 内存C. CPUD. 输入输出设备答案:C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中,程序指令和数据都存储在哪个部分?A. 寄存器B. 缓存C. 内存D. 硬盘答案:C3. 下列哪种类型的半导体材料通常用于制造集成电路?A. 硅B. 锗C. 石墨D. 金刚石答案:A4. 在计算机系统中,总线的作用是什么?A. 连接CPU和内存B. 连接显示器和键盘C. 连接所有外部设备D. 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答案:D5. 下列哪个术语描述的是计算机处理的信息的最小单位?A. 位B. 字节C. 字D. 千字节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标准的ASCII码使用__位来表示一个字符。

答案:72. 在计算机中,CPU通过__与内存进行通信。

答案:总线3. 一个32位的系统可以寻址的内存空间最大为__GB。

答案:44. 在计算机组成中,__是指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

答案:内存5.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__的速度。

答案:CPU三、简答题1. 请简述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

答: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是将程序指令和数据统一存储在内存中,并通过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来执行这些指令和处理数据。

该体系结构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并通过一个控制单元来解释内存中的指令并控制数据流。

2. 什么是缓存,它是如何提高计算机性能的?答:缓存是一种高速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

它可以减少CPU访问慢速内存的次数,从而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和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3. 描述计算机中总线的基本功能。

答:总线在计算机中起到连接各个部件并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的作用。

它允许CPU、内存和其他外围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确保数据能够高效地在系统内部流动。

四、论述题1. 论述计算机组成中的输入输出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和解析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和解析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和解析答案习题和解析第一部分《计算机原理组成》中各章习题的解析及补充题的解析。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习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B.计算机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实现高速运算解:答案为C。

2.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它的名字叫(1),194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称为(2)。

(1)A.EDV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 (2)A.EDV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 解:答案为⑴ C,⑵ A。

3.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能是。

A.符号语言B.机器语言C.汇编语言D.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解:答案为B。

4.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A.数据总线B.数据选择器C.累加寄存器D.算术逻辑运算部件解:答案为D。

5.存储器主要用来。

A.存放程序B.存放数据C.存放微程序D.存放程序和数据解:答案为D。

6.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

A.巨型机B.中型机C.小型机D.微型机解:答案为D。

7.至今为止,计算机中所含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其原因是。

A.节约元件B.运算速度快C.物理器件性能决定D.信息处理方便解:答案为C。

8.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是的功能。

A.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语言处理程序D.用户程序解:答案为A。

9.企事业单位用计算机计算、管理职工工资,这属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辅助设计解:答案为B。

10.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技术为标志。

A.操作系统B.微处理器C.硬盘D.软件解:答案为B。

二、填空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1),用于(2),是(3)的接口。

(1)A.系统程序B.应用程序C.用户程序D.中间件(2)A.编码转换B.操作计算机C.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D.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3)A.软件与硬件B.主机与外设C.用户与计算机D.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机解:答案为⑴ A ⑵ C ⑶ C。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在统一编址方式下,下面的说法( )是正确的。

A、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内存单元B、一个具体地址既可对应输入/输出设备,又可对应内存单元C、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输入/输出设备D、只对应输入/输出设备或者只对应内存单元正确答案:D2、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A、栈顶地址B、栈顶内容C、栈底内容D、栈底地址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程序控制指令的是()。

A、循环指令B、无条件转移指令C、条件转移指令D、中断隐指令正确答案:D4、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指()。

A、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B、主存储器C、ROMD、RAM正确答案:A5、指令是指()。

A、计算机中一个部件B、发给计算机的一个操作命令C、完成操作功能的硬件D、通常用于构成主存的集成电路正确答案:B6、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组合逻辑控制器的特点是()。

A、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B、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C、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D、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正确答案:D7、中断向量可提供()。

A、主程序的断点地址B、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C、被选中设备的地址D、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正确答案:D8、迄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A、信息处理方便B、物理器件性能所致C、运算速度快D、节约元件正确答案:B9、相联存储器是按()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内容指定方式B、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C、堆栈存取方式D、地址指定方式正确答案:A10、若SRAM芯片的容量是2M×8位,则该芯片引脚中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之和是()。

A、29B、21C、18D、不可估计正确答案:A11、若x=103,y=-25,则下列表达式采用8位定点补码运算实现时,会发生溢出的是()。

A、x+yB、-x+yC、-x-yD、x-y正确答案:D12、系统总线是指()。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计算组成原理期末考试1、图中所示的寻址方式是() (单选)A、基址寻址B、寄存器寻址C、间接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2、设存储字长为64位,对于单字长指令而言,PC顺序寻址时应该增加的常量是( )(单选)A、1B、2C、4D、83、在小数定点机中,下列关于原码、反码、补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补码能表示-1B、只有反码能表示-1C、只有原码能表示-1D、三种机器数都能表示-14、移位运算对计算机来说的实用价值是A、可以采用移位和加法相结合,实现乘(除)运算B、采用移位运算可以防止数据溢出C、只采用移位运算就可以实现除法D、只采用移位运算就可以实现乘法5、float型数据通常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

若编译器将float型变量x分配在一个32位浮点寄存器FR1中,且x= -8.25,则FR1的内容是()A、C104 0000HB、C184 0000HC、C1C2 0000H`D、C242 0000H6、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只要求纠正一位错,则检验位数至少需要()位。

A、5位B、4位C、3位D、2位7、存储器中地址号分别为1000#、1001#、1002#、1003的4个存储单元,分别保存的字节数据是1A、2B、3C、4D,如果数据字长为32位,存储器采用的是小端对齐模式,则这4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值应被解析为()A、4D3C2B1AB、1A2B2C3DC、2B1A4D3CD、3C4D1A2B8、某型MIPS32指令架构的单周期CPU,其数据通路结构如下图执行指令sub rd, rs, rt 时,应由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PCSrc、regDst、aluSrc、memtoReg、RegWrite分别是( )A、1、0、1、0、1B、1、1、0、0、0C、0、1、0、0、1D、0、1、0、1、09、下列关于MIPS32指令系统中,与基址寻址相关的指令是()A、addi $rt, $rs, immB、lw $rt, $rs, immC、add $rd, $rs, $rtD、add $rd, $rs, $rt10、单周期MIPS在一个时钟周期中不能完成( )A、从数据存储器读数据和向数据存储器写数据B、ALU运算和向寄存器堆写数据C、更新PC内容和向数据存储器写数据D、寄存器堆读数据,ALU运算和数据存储器写数据11、下列按内容寻址,而不是按地址码寻址的存储器是( )A、双端口存储器B、相联存储器C、并行储器D、虚拟存储器12、某半导体14KB,按字节编址,其中0000H-1FFFH为ROM区,2000H-37FFH为RAM区,地址总线A15-A0(低),双向数据总线D7-D0(低),读写控制线R/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答案
一、概念题
1、目前计算机存储系统由主存和 cache 、外存(或辅存) 构成 三级 存储系统。

2、指令的流水线方式指的是 若干个子部件同时对若干条指令子过程进行操作 ,因此不同指令的不同阶段可 并行 执行。

若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n 个子过程,则经过 (n-1)⊿t 时间间隔后,n 条指令的n 个子过程可同时进行。

3、目前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 两个存储层次的三级存储系统 。

4、指令是 指示计算机执行某一操作的命令 ,计算机硬件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是 机器指令 。

机器指令是 指示计算机执行某一操作的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命令 ,机器指令一般由 操作码和地址码 组成。

5、微指令是 产生一个或几个操作控制信号的以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控制字 , 微程序是 对应一条机器指令的微指令序列 ,微命令是 控制计算机各执行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控制命令 ,微操作是 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进行的操作 。

6、CPU 执行任何一条指令的过程可分为 取指令 、 分析指令 和 操作执行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时间总和称为 指令周期 。

7、虚拟存储器是指 由主存和辅存形成的一个存储容量极大的逻辑型存储器 ,其作用是 使计算机存储系统容量大、速度快、用户编程的空间大 , 虚拟存储器是由 辅助硬件和软件 进行管理。

8、运行程序时,CPU 执行的是 机器 指令,CPU 从 主存(内存)或cache 读取它。

9、半 加 器 的 逻 辑 图 如 下,指 出 它 的 逻 辑 式 为 S =A ⊕B C=AB 。

A
B C
10、A+B+C+__A +A __
B = 1
11、.比较两个两位二进制数A=A 1A 0和B=B 1B 0,当A>B 时输出F=1,则F 的表达式是 A1•B1 + A ⊕B •A0•B0 。

12、下图中输出F=__
A 的电路是
D 。

13、逻辑式F= ABC+ABC+ ABC +A B C ,化简后为
AB+BC+AC 。

14、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时,若每个方格群尽可能选大,则在化简后的最简表达式中每个与项中含有的变量个数少。

15、N 个变量的卡诺图是一种由2的N次方个方格构成的图形。

16、一只四输入端与非门,使其输入为1的输入变量取值组合有15 种。

二、名词解释
物理机:指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物理实体,以硬件和固件为主实现的机器。

虚拟机:用户从某个角度观察到的计算机形象,由以软件或以软件为主实现的机器。

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是一种检错、纠错能力很强的数据校验码,通过模2运算建立有效信息位和校验位之间的约定关系,通常用于计算机网络、磁表面存储器等应用场合。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的全部机器指令的集合,它反映了这台计算机的功能
RISC:指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通过选用简单指令、固定指令长度、采用简单的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采用流水线技术等方法简化计算机指令系统,提高机器性能
向量中断:每个外设预先被设置一个中断识别码,当CPU响应某外设中断请求时,由硬件电路向CPU提供该外设的中断识别码,CPU由此获得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转入中断服务,这种方式称为向量中断
中断向量:指的是在向量中断方式中,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中断嵌套:当CPU执行优先级较低的中断服务程序时,允许响应比它优先级高的中断源请求中断,而挂起正在处理的中断,待优先级高的中断服务结束后,再返回到被中断的优先较低的中断服务程序
流水线:指令执行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一个指令执行的复杂过程分成n个子过程,而每个子过程可在对应的一个功能子部件上和其他子过程同时执行,(n-1)⊿t后,n个子部件同时对n条指令的子过程操作
接口:是连接计算机主机(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使它们之间能正确传送数据的硬件逻辑电路
三、问答题
1、简述计算机控制器的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答:计算机中的控制器主要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5个部件组成。

程序计数器(PC)功能是:存放下一条要取出的指令在主存单元的地址,当从主存中取出一个指令字节,PC会自动加1;
指令寄存器(IR)功能是:存放从主存取出的待执行的指令代码;
指令译码器(ID)功能是:对指令的操作码字段进行译码、分析,向操作控制器发出实现该指令的特定信号;
时序产生器的功能是:CPU执行一条指令,需要操作控制器在不同的操作步骤中提供不同的操作控制信号。

时序产生器就是产生用来标记每条指令的各个操作步骤的相对次序关系的时序信号。

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指令译码器和时序产生器送来的指令信息和时序信息,产生执行该指令所需要的全部操作控制信号,以保证该指令能有序地正确地执行。

2、什么是中断?简述中断处理过程。

答:中断是指CPU在运行程序时,由于某内部或外部事件的出现,要求CPU暂时中止正在运行的程序,转而执行引起CPU暂时中止运行的这个事件的服务程序,待该服务程序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到被中止的程序的过程。

计算机的中断处理过程为:CPU在执行程序期间,有某中断源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若CPU允许中断且执行现行指令结束则CPU响应中断;在中断响应中,CPU先关中断、保护断点地址,然后获得该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转而执行该中断服务程序;在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中,先保护现场数据,再执行外设的处理程序,完毕后恢复现场;最后开中断返回主程序。

3、什么是向量中断和中断向量?向量中断和非向量中断有何区别?
答:向量中断是一种中断方式。

每个外设预先被设置一个中断识别码,当CPU响应某外设中断请求时,由硬件电路向CPU提供该外设的中断识别码,CPU由此获得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转入中断服务,这种方式称为向量中断。

中断向量指的是在向量中断方式中,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两者的区别为:向量中断是由中断事件自己通过硬件提供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的中断;非向量中断是中断事件不能直接提供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的中断。

4、简述查询方式数据传送的工作过程。

答:查询方式的数据传送又称为“异步传送方式”或“条件传送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在实现数据传送前必须首先读取外设的当前状态,检查外设是否已准备好进行数据传送。

如果外设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尚未准备就绪,则CPU等待继续查询外设状态;如果外设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已准备就绪,则CPU可通过数据端口进行输入或输出操作,以实现同外设的数据传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