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上海中外建筑赏析论文(9816-UATXVWN1WUB-WUNN-INNUL-DQQTY-建筑作品赏析结课论文班级:城规13班学号:姓名:刘嘉琛《论自己最喜欢的五个建筑》从古至今,天下建筑千千万,千姿百态各显其貌,西方的建筑注重突出雕刻般的造型,中国的建筑注重山水画般的写意园林风貌。
至我们这一代,建筑的历史已过去数千年。
而我们终究选择了与建筑相关的专业,那么就绝对少不了和建筑打交道。
无论是去设计还是去欣赏,无论是从现实中看到的还是从书籍或者网络上浏览到的,总有那么一些建筑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自己去研究、学习借鉴。
接下来,让我来说说我所欣赏喜欢的一些建筑其中的五个一一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他们都有值得我为白己设计建筑而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Shan Dong Art Gallery山东省美术馆新馆/同济设计集团1、建筑介绍坐落在山东济南市文博中心的山东省美术馆新馆由同济设计集团设计,新馆的建设总面积5. 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馆内一至四层设有展厅12个,展览总面积19700平方米,实际可用展线1600 米。
美术馆一至四楼都有咖啡厅,地下有下沉式餐厅。
馆内还设置了艺术衍生品商店、书店、儿童托管区、学术报告厅、美术培训教室等。
2、建筑赏析其实单纯从平面图来想象美术馆的外形,无非是一个巨大不对称的四边形盒子,但是如果真的做成这样是无法满足任何人的视觉和内心需求,所以建筑师运用方形切割的手法将建筑的外形做的更加生动。
而建筑从整体四层到局部六层过渡在外形设计上并不突兀,显得比较平和,或许这点设计更好的把握了泰山山脉与济南南部平缓交接,将建筑与济南的地理特征比较完美的衔接,同时建筑的外形又像一块巨大不规则的岩石,坐落在这座山城之中。
所以我认为这座建筑的主题应该是“山与城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建筑顶部的天窗让我想到了“地面和水”,于是在我的思维中演变成济南着名的“釣突泉”,或许该美术馆还有所谓“泉、城相依”设计理念,这样即与“泉城济南”相互呼应,又更进一步的增强了建筑与城市的兼容性。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现代建筑赏析——现代建筑体系摘要: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中外建筑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目前的新型建筑有着很多感悟,结合很多著名建筑进行了部分新型结构体系的介绍,总结了不同结构的特点。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张拉结构、膜结构、玻璃结构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社交、生产方式以及经济、商业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建筑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其造型千变万化。
当今建筑结构随着建筑功能的变化和需要,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是大体型、大空间、大跨度。
如体育比赛场馆、会展中心、飞机场的机库与候机楼、文化艺术以及商业建筑等规模都很庞大,跨度也大。
现代空间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传统结构中得到知识、启发和借鉴,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传统的和现在的彼此融合,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发展结构体系。
目前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成千上万采用各类空间结构建筑的大型体育馆、飞机库、会议中心和展厅等,这些建筑的恢弘气势、优美造型。
许多厂房、仓库等也采用了空间结构,实现了经济、合理的完美统一。
1 张拉整体结构体系张拉整体结构可定义为一组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一套连续的受拉单元组成的白支承、白应力的空间网格结构。
它通过拉索和压杆的不同布置形成各种形态,索的拉力经过一系列受压杆而改变方向,使拉索与压杆相互交织实现平衡。
这种结构的刚度依靠对拉索与压杆施加预应力来实现,且预应力值的大小对于结构的外形和结构的刚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张拉整体体系在拓扑学和形态学上是复杂的结构型式,所以用一种有效的几何方式来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张拉整体体系可应用于城市雕塑、大跨度平面或曲面屋盖结构。
张拉索网结构或张拉索壳结构的型式可为球壳、扁球壳、筒壳、旋转双曲面等。
张拉整体体系由于其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可充分利用拉索及压杆的单元强度,提供极大的刚度,适用于作为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结构。
目前张拉整体体系主要是以索穹顶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大型体育场的屋盖结构,在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均有建成的工程实例。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
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课程论文学院:经济学院专业: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姓名:***学号:*********每当看到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时,一种喜悦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对建筑产生了兴趣。
这学期,我很高兴选择了世界建筑名作赏析这门课。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领略了更多建筑的美。
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建筑的文化韵味。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建筑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也还是上网看了许多建筑,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苏州园林。
园林建筑和美景交互呼应,有一种古典美,无法用言语表达,就是感觉很美。
下面我将以苏州园林为例,谈谈我的感受:苏州园林历史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
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从最早东晋的辟疆园起,已有一千五百年治园经验,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六十九处。
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远非苏州的园林,她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称。
苏州园林,名扬中外,不仅是因为苏州现今保存的古代园林为数众多,更是由于这里造园历史及其悠久。
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苏州最早见诸历史书籍的园林,出现在春秋吴国营建阖闾大城之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此之后,造园活动几乎一直绵延不绝。
尤其是在唐宋之后,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宦官因向往这里的山水秀丽、物产丰富、经济繁荣而到此定居,从而带动了当地园林建设的发展。
时至明清,不仅“吴中富豪,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隐洞,凿峭嵌空为绝妙”,就是“闾阎下户,亦饰小山盆岛为玩”。
在如此普遍的造园之风的影响下,不仅当地园林数量激增,同时也促使造园艺术日臻完美。
有人以“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来赞美苏州的园林艺术(陈从周《清雅风范——苏州园林鉴赏》),实非过誉之词。
苏州园林特点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闹市的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
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中外著名建筑鉴赏论文
中外名建筑鉴赏姓名:学号:中国银行大厦中银大厦是中银香港的总部,位于香港中西区金钟花园道1号。
在1989年竣工,1990年启用。
原址为美利楼。
大厦为香港第3高的建筑物,仅次于国际金融中心及中环广场,全球排名则为居第12位。
(截至2008年6月)中银大厦地处中区经济和金融核心地带。
一九八五年四月开始动工,建筑期达4年零4个月;一九八九年八月启用;1990年五月大厦正式开幕。
大厦楼高70层,另地库停车场4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约50多米)共有367.4米。
中银大厦于一九八九年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筑物。
建筑外墙以铝板和银色反光玻璃装嵌,大厦底层铺砌深浅不一的灰色花岗岩。
整座大厦依靠四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内外附加一系列包混凝土的钢焊斜撑,这不仅给大厦外观带来独特的面貌,而且比传统方法节省钢材4成,且室内无柱,空间开阔。
大厦底层平面呈5 2米×52米的正方形,沿两条对角线分为4个三角形。
贝聿铭在此又一次发挥出他的设计天才,他着力刻画建筑的崭新造型,通过三角形母体的巧妙变换,节节升高,造型简洁明快又极富标志性,形成了香港城市轮廓线的一个制高点。
这幢大厦的设计过程备受挫折。
迷信风水的香港人认为它是不祥之物,说大厦像个三棱的刀,以至建成后周围的居民竟在家里装上了反光镜,声称要把这个“刀光”挡回去。
贝聿铭尊重了香港人的思想,原来想利用陡峭的地势,从大楼的一端引入喷泉水,再让水从另一端喷出,但根据风水的原则,这样做意味着失败,于是贝聿铭决定在庞大的地基两侧设置两座倾斜式喷泉,以减轻周围车辆的噪音。
贝聿铭所运用的是香港人能够理解的象征手法。
他让那幢闪闪发亮的方形尖塔座落在3层楼高的花岗岩地基上,笨重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基座与上面轻巧的塔楼十分笨拙地联结在一起,整体上却达到了表现尊贵气质与实力并存的目的。
如今,像贝聿铭设计的多数建筑一样,中银大厦已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物。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范文
急求一篇关于西方建筑欣赏的论文 2000字比如评论一个建筑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
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
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
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
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
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
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
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
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
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还有就是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而外国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还有就是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另外这里有一篇比较系统的,或许更清晰一些。
不过大体说起来也就是这么几点,下面的要概括一些。
陈安国:中外城市建筑文化对比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中外建筑欣赏2000字
中外建筑欣赏2000字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也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中外建筑的欣赏,不仅可以了解世界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座中外著名的建筑,以供欣赏。
中国传统建筑——故宫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
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是中国24位皇帝的居所。
故宫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建筑群由正门、三大殿和六十多个宫殿组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故宫的建筑格局是中式宫殿建筑的经典之作,其空间结构以正中心轴线为基础,左右对称,讲究以人为本的贯通性和统一性。
外墙采用金黄色的琉璃瓦,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富有神秘感和历史感。
同时,故宫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它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建筑、制度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美国现代建筑——纽约帝国大厦纽约帝国大厦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区。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摩天大楼之一,由两座102层的塔楼以及中间的大厦组成,高度达到443.2米。
由于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纽约帝国大厦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称赞,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纽约帝国大厦采用的是现代派的建筑风格,外表光滑、流线型,建造时采用的是最先进的钢铁结构技术,建造材料也达到了全球最佳的标准。
同时,大厦内部也非常宏伟和瑰丽,内部装饰也是采用了很多稀有的大理石、黄铜和玻璃等材料,使整个大厦给人以非常美妙的感觉。
巴黎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国民建筑,位于巴黎市中心岛上。
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63年至1345年,成为了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
巴黎圣母院的外立面充满了巴黎的风情和历史文化,使所有参观者感受到了巴黎的浪漫和悠久的历史。
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格采用的是哥特式建筑,有强烈的优美、细腻、繁复和神秘感,尤其是图案非常的精细和刻画细致。
主教座堂内部色彩斑斓,装饰非常的瑰丽,但又透出一股古朴典雅之气,包括教堂内部的肖像和彩绘玻璃,都体现了中世纪哥特式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1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1"东方之冠"——世博会中国馆东方奥运传奇之后,“鸟巢”和“水立方”依然在展示着“奥运之城”的无穷魅力,无论是晴日里蓝天、白云下,还是阴天里冷冷的北风中,总有无数游人穿梭其间,领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所带来的雄伟和震撼。
的确,它们是2008年奥运留给北京、留给中国遗产的核心内容之一。
带着对奥运辉煌的美好记忆,人们不禁遐想,中国另一件举世瞩目的盛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给上海、给中国留下什么样的珍贵馈赠呢?当然,上海不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让每一个关心中国的人失望。
这座富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远东都市,这座长江文明的核心之地,这座近代以来就一直为向现代社会转型而不停探索的中国经济中心,在悄然间铸造着巍峨、瑰丽的“东方之冠”,它就是作为永久性建筑的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以东方为视角,以寻觅为主线。
展馆共分三层,展示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
搭乘电梯,观众可以直奔49米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
“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
这座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邻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
它由国家馆、地区馆、港澳台馆组成,其中,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
地区馆平卧于国家馆之下,为人们活动提供坚实的平台。
关于中外建筑史论文中外建筑欣赏论文中外建筑赏析论文:日本传统建筑特征简析
关于中外建筑史论文中外建筑欣赏论文中外建筑赏析论文日本传统建筑特征简析【摘要】:日本传统建筑在与环境的融合,室内空间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使用及装饰中体现的民族独特性。
关键词: 自然; 流动; 材料的自明; 建筑的精神与气质初次近距离的接触日本,在体验日本文化风情及建筑风貌的游历中,日本传统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传统建筑的发展虽然受到中国等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仍然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既不同于西方建筑,也与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不同之处,使它在世界建筑界占有一定的地位。
1形体的自然性日本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岛国,日本人民热爱自然,这种感情体现在传统建筑上则表现为追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协调。
如果说西方人所追求的是建筑物本身高大的形体,强烈的视觉效果、以形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对话,那么日本传统建筑则不强调实体性,而是以小巧的体形融会于自然之中,将建筑看成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日本人的理想中,建筑应与自然成为一体,他们不喜欢对自然采取对抗姿态的高大厚重的建筑,即使是日本建筑中唯一的以庄严雄伟、气魄雄大取胜的建筑物———天守阁也将其体量分解为若干个小城楼,簇拥一座大城楼,廊屋相连、层宇层叠的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姿的景观,整体轮廓参差起伏,构图多变。
许多日本建筑群都避免沿纵轴对称布置,桂离宫、法隆寺都以不对称为特点的。
冈仓天心认为日本人对不完全的偏爱来自于禅的影响。
“在日本不完全的东西被奉为崇拜的对象,为了让想象力能自由地去完成它,人们故意地让它保持不完全的状态。
“日本人追求的是不对称的美、均衡的美,采取不对称的形式是为了避免产生人工安排的感觉。
他们认为对称、稳定可以使建筑显得优美庄严厚重,但同时也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和抽象概念的堆砌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们的构想力。
从造型上看,以木结构为主的日本建筑,整体呈直接造型,如伊势神宫的构件线条平直、棱角分明,整体呈明确的几何形。
中国的建筑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建筑的屋檐也开始有了起翘,但起翘不如中国明显。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展现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独特风貌。
在世界范围内,中外建筑各具特色,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外建筑进行赏析,探讨其设计、结构和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古代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以木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以天地人为立构之基础。
例如,皇宫建筑如紫禁城,以其庄严壮观的外形和独特的屋檐风格闻名于世。
其传统的斗拱悬山、彩绘瓦片和雕龙画凤的装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帝王权威与尊崇的象征。
此外,中国的园林建筑也独具特色。
比如,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细腻的布局和设计,营造了无尽的意境和富有诗意的空间。
这些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细腻的工艺,彰显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与中国古代建筑不同,西方建筑注重石材和混凝土等坚固的材料,以建筑的稳定性和巨大规模著称。
例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其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立面雕塑,展示了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的庄严和神圣。
此外,罗马的斯德归斯大教堂以其巍峨的柱廊和广阔的穹顶而闻名。
这些建筑向人们展示了西方建筑精湛工艺与宏大气势的完美结合。
除了古代建筑,现代建筑也是中外建筑中的亮点。
中国的现代建筑以其超前的设计和惊人的速度而著称。
例如,中国的鸟巢体育馆是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造型独特、结构复杂,通过使用大量的钢材和玻璃材料,创造了一个无柱内部空间,给人一种开放和灵动的感觉。
此外,外国的现代建筑作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以其标志性耸入云霄的尖塔和照明效果而闻名。
这座建筑物以其独特的纺锤形式和雕塑装饰,成为现代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设计和结构,建筑也承载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观。
其中一座最著名的例子是长城,它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长城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技术水平,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团结。
世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世界中外建筑艺术欣赏论文让我国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艺术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和着新的时代脉博去探索、去创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建筑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世界建筑艺术论文篇一:《试论建筑艺术赏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的比较,发掘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对因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的建筑文化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建筑艺术西方建筑艺术建筑欣赏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
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
而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篇论文就将中西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入手,通过介绍各种建筑,分析其体现的内部特征。
一. 中国建筑艺术的概况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而建筑艺术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出的方形或圆形房屋发展到今天,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这其间有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万里的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有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前列的隋代的安济桥;有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高达67. 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而座落在北京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古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由于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这一系列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中西方的建筑。
先来说说咱们中国的建筑。
你们想想故宫,那红墙黄瓦,多壮观啊!宫殿一座连着一座,走在里面,感觉自己像穿越回了古代。
屋顶上的那些神兽,一个个都活灵活现的。
还有那雕花的门窗,精美极了,每一个图案都好像在讲一个故事。
再说说苏州的园林,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小小的园子,有假山,有池塘,有亭台楼阁。
走在那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就像是在画里一样。
西方的建筑也很有特点呢。
像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尖尖的屋顶,高大的拱门,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还有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歪歪斜斜的,却一直没倒,多神奇呀!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有一次我去一个古镇玩,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
那寺庙的大门又高又大,我站在下面,感觉自己特别渺小。
走进里面,看到佛像安静地坐在那里,一下子就让人的心平静了下来。
西方的建筑里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比如有个建筑师为了设计一座独特的教堂,花了好多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困难,最后终于成功了,那座教堂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中西方的建筑都有各自的魅力,都值得咱们去欣赏和了解。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同学们,今天咱们来欣赏欣赏中西方的建筑。
咱们中国的建筑,那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说长城,那长长的城墙,蜿蜒在山上,就像一条巨龙。
当年建造长城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还有福建的土楼,圆圆的,像个大碉堡。
里面住了好多人家,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西方的建筑也很了不起。
英国的大本钟,每到整点就会敲响,声音特别响亮。
美国的白宫,白白的房子,庄严又大气。
我记得有一回,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座西方的城堡。
那城堡有高高的塔楼,还有大大的花园。
据说里面曾经住着一位公主,让人充满了幻想。
在中国,有一些古老的村落,房子都是用石头和木头建的,虽然简单,但是很有味道。
西方也有一些小镇,房子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走在街道上,感觉特别浪漫。
中西方的建筑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都很吸引人。
《中西方建筑作品赏析》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中西方的建筑。
建筑赏析论文迪拜塔
建筑赏析论文迪拜塔第一篇:建筑赏析论文迪拜塔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一栋已竣工投入使用的摩天大楼,有160层,总高828米。
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营造,2004年9月21日开始动工,2010年1月4日竣工启用,同时正式更名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的建筑理念是“沙漠之花——Desert Flower”,平面是三瓣对称盛开的花朵;立面通过21个逐渐升高的退台形成螺旋线,整个建筑物像含苞待放的鲜花。
这朵鲜花在沙漠耀眼的阳光下,幕墙与蓝天一色,发出熠熠光辉。
三瓣盛开的沙漠之花—哈利法塔的建筑幕墙总面积为13。
5万m2,其中塔楼部分为12万m。
幕墙总造价约为人民币8亿元。
约为6000元/m2。
哈利法塔很高,风力作用下,上部楼层水平位移较大,将酒店和公寓安排在下部楼层,办公楼层放在上层,可获得更好的舒适性。
按现在的布局,公寓最高层为108层,最大位移为450mm,办公最高层为162层,最大位移为1250mm。
SOM创新了一种结构体系,使用支撑核心让塔楼稳固而且经济。
塔楼由围绕核心的三个“翼”元素,随着塔楼高度增加,“翼”的终端都是向上旋转递减的造型,减小塔的体型,楼面为不断上升的“Y”字形,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少风的影响。
利用塔的高度优势,设计师发明高空气体冷却系统,从楼顶吸入冷空气(比底层空气低10度),再输入楼体下层以降低塔楼温度,而塔楼高性能外立面系统可以抵御迪拜夏季数月极端高温的考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按美国规范ACI318—02进行。
混凝土强度等级:127层以下为C80;127层以上为C60。
C 80混凝土90d弹性模量为43800N/mm2,采用硅酸盐水泥,加粉煤灰。
进行了构件截面尺寸的仔细调整以减少各构件收缩和徐变变形差。
原则上使端柱和剪力墙在自重作用下的应力相近。
由于柱和薄的剪力墙收缩较大,所以端柱的厚度与内墙相同,取600mm。
设计时尽量考虑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接近,使各构件的收缩速度接近,减少收缩变形差。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赏析800字篇一: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技艺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技艺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建筑风格中外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西方古代建筑则注重构造和技术的精湛,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
例如,中国古代建筑通常采用木材或砖石材料,而西方古代建筑则多采用石材或混凝土。
此外,古代西方建筑常常采用拱顶和拱门等结构,而中国古代建筑则注重空间的虚实结合和装饰。
二、室内设计特点中外室内设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国室内设计注重装饰和文化内涵,强调空间的韵律和美感,而西方室内设计则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强调设计的细节和精致。
例如,中国古代室内设计中常用的吉祥图案、红木雕刻、丝绸挂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而西方现代室内设计则注重简洁、实用、时尚,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和通透性。
三、技艺中外室内设计的技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中国室内设计的技艺主要体现在雕刻、刺绣、彩画等方面,这些技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西方室内设计的技艺则主要体现在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方面,这些技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西方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结语: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特点和技艺表现。
通过对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赏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点,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篇二:建筑与室内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将结合中外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案例,从审美、技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赏析。
在中外建筑中,审美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审美观念,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和谐、美感和文化底蕴,而西方建筑则强调创新、结构力学和外观设计。
中外建筑鉴赏论文 米兰大教堂(图)
课程代码1181中外建筑鉴赏论文中外建筑经典实例赏析——米兰大教堂摘要米兰大教堂(Churchof Duomo),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规模居世界第二。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奥隆那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
它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
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
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
关键词:米兰大教堂哥特式中世纪基督教教堂简介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教堂的欧洲第三大教堂。
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
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
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
教堂历史米兰大教堂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
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由米兰望族吉安·维斯孔蒂主持奠基。
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
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
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
1805年拿破仑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
1386年,在米兰的第一位公爵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Galeazzo Visconti Ⅲ)怂恿下,这座教堂开始兴建,各国工程师纷纷设计方案。
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希望这一举措能感动上帝.赐他一个男性继承人。
上帝施恩于他,可就在15世纪早期,维斯孔蒂的后代——残暴的乔瓦尼·马里亚在上台后不久就遭暗杀。
这一建筑工程持续了约5个世纪,完工前的装饰润色是于1809年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完成的。
1577年完成了初步的建筑,开始供信奉天主教人士参拜。
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
米兰大教堂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
中外建筑赏析 结课论文 米拉公寓
2014/XDD&XED[中外名建筑赏析]结课论文——浅谈米拉公寓的设计想法与艺术特点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班级:环境艺术设计13-2班姓名:薛泽鹏学号:3113008859任课老师:张家睿摘要:坐落于巴塞罗那市一座极富个性化和独特而又不失现代化风格的楼房,它以造型怪异、超凡脱俗而闻名于世,并于198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就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安东尼·高迪为实业家佩德罗·米拉所设计建造的——米拉公寓。
关键字:独特、曲线、自然、个性化、独创性一、引言:米拉公寓是高迪一生中最中意的作品,其造型独特、形状怪异的特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和高度个性化的设计,获得了世人的高度赞扬。
二、正文:1)米拉公寓的概况:米拉公寓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当时是实业家佩德罗·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由先生设计的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 ,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结婚,而请高迪设计的。
它坐落于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将包括米拉之家在内的几个高迪设计的建筑列入世界遗产中。
这是一座纯粹现代化风格的楼房,又名“采石场”,米拉公寓处街道转角,地面以上共六层(含屋顶层),墙面凸凹不平,屋檐屋脊高低错落,呈蛇形曲线,有奇形怪状突然物做成的烟囱和通风管道。
建筑物造型仿佛是一座被海水长期浸蚀又经风化布满孔洞的岩体,而墙体本身也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富有动感。
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米拉公寓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2)米拉公寓——设计想法:该建筑无一处是直角,这也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色,因为高迪认为:“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
那些像翻滚着的海浪的墙面,那些像扭曲回绕着生长的不知名植物的阳台栏杆和那些房顶上的烟囱和通风口成了幻影似的战士,抽象的陶瓷拼花螺旋,都无不向人们展露出一种自然、和谐、奇妙的美感!于此同时,也体现出建筑师高迪崇尚大自然,对自然美的热烈追求,也折射出他对现代建筑由于工业化带来的那些硬邦邦、死气沉沉的直线直角的鄙弃和批判。
建筑物赏析3000字
建筑物赏析3000字建筑物不只是一栋房子,而是文化、历史、社会与艺术的结合。
一座建筑物究竟为什么被赞赏,取决于众多的因素,包括外观、结构、材料甚至地理位置。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建筑物进行分析,探讨建筑物被赏析的原因。
一、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一个代表性建筑。
其风格是后期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技艺和信仰最高峰的结晶,被誉为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之一。
首先,圣母院的外观十分引人注目。
其高耸的塔楼、尖顶和彩色玻璃窗,让它成为一个气势磅礴的建筑物。
然而,在其建筑结构上的设计也是他被赏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支撑这个大型的建筑,设计师采用了大量的石头和木材作为支撑,而且其立柱的结构更是采用了风化石的花纹来作为装饰。
这种宏大的支撑系统,除了是在建筑时代颇具艺术价值的传统做法,也是其在当下喜欢被赏析的原因。
二、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
其开放的屋顶、多孔的混凝土外观、以及无边界的艺术表现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它不仅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在全球范围内也是该城市的重要象征和广受关注的地标。
首先,悉尼歌剧院的外观造型是它被赏析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具有历史性而又现代感,而其漂亮的曲线和惊艳的设计,其气势更是超越于其它建筑物,使人们无法抗拒它的魅力。
再加上其位置的特殊性,这个建筑就成为悉尼首屈一指的文化地标。
三、纽约帝国大厦纽约帝国大厦位于曼哈顿市中心,被誉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纽约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帝国大厦作为土地高度最高的(直到后来世界贸易中心Twin Towers的出现)建筑物之一,其高度和历史背景都是其被赏析的原因。
首先,该建筑的高度是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大厦高达102层,高达1,454英尺(443米)。
除了高度之外,建筑的设计更是万无一失。
其金属和石材的混合材料和膨胀角板,不仅创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而且使其看起来更漂亮和富有个性。
总之,建筑物作为文化、历史、社会与艺术的结合体,其被赏析的原因各不相同。
中外建筑史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外建筑史一直是研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外建筑史,并对其发展和影响进行论述。
一、建筑风格的演变建筑风格的演变是中外建筑史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源于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注重平衡、和谐和气势。
从汉朝的殿堂建筑,到唐宋的寺庙和宫殿,再到明清的园林和庙宇,每一种建筑风格都有其特定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方式。
而在西方,建筑风格的演变更加多样化。
从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到罗马的拱门和圆顶,再到哥特式的尖顶和中世纪城堡,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思想呈现出了极大的创新和多元化,提倡人文主义和对称性。
此后,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等风格相继出现,为西方建筑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二、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技术在中外建筑史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对木材和砖石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木构建筑和石构建筑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极具特色。
另外,中国还在早期使用了瓦斯曲技术,即将砖石与木材结合起来,使建筑更加耐久和美观。
相比之下,西方建筑更加注重结构的创新和工程学的应用。
罗马时期的古代浴场和剧场,展示了古罗马人对水力和世界布线的深入理解。
此外,拱门和圆顶的引入为建筑结构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使大型建筑得以实现。
三、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
在中国,建筑一直被视为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古代帝王修筑宏伟的宫殿和陵墓,既体现了权力的集中,也展示了文化的繁荣。
同样,在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是宗教力量和社会统一的象征。
建筑物的形式和规模往往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状况。
此外,建筑也与环境和气候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园林以及北方的宅院都充分考虑到了气候变化和景观的要求。
而在西方,由于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古希腊的建筑形式更加开放,强调与环境的融合。
四、中外建筑对比与影响中外建筑史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建筑文化的异同和交流影响。
浅析西方与中国建筑风格论文
浅析西方与中国建筑风格论文浅析西方与中国建筑风格论文在概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分别对西方建筑风格及中国建筑风格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体现建筑造型风格美的措施,最后反思我国在建筑风格(特别是民族风格)方面的问题。
1. 建筑风格概述任何与艺术相关的作品都有风格可言,有些是以历史背景来分类的,如巴洛克风格以及后现代风格等等;有些是以个人色彩来分类,如莱特风格或罗丹风格等等;也有些更细微的分法,是以创作者个人不同时期为基准,如画家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与粉红色时期等等。
对风格的探讨,研究者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体上的共识为,风格是作品在外表形式上,利用共同的元素和固定的手法,而达成许多类似的组合。
建筑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而被人们所认知。
就世界范围的大文化圈的空间区域来划分,建筑有西方建筑风格、伊斯兰建筑风格、中国建筑风格、印度建筑风格和俄罗斯建筑风格等类型。
就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而言,如较晚近的欧洲建筑,至少从中世纪晚期的哥特建筑,已可以分出法国风格、意大利风格、英国风格和尼德兰风格等地方性建筑的细微区别。
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国风格、日本风格、朝鲜风格、东南亚风格又各不相同。
仅以印度建筑而言,就有印度教建筑、印度佛教建筑及印度伊斯兰教建筑等风格上的差别。
而传统中国建筑,不仅有民族的差异,如西藏建筑、新疆建筑、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等,而且有北方建筑、江南建筑、岭南建筑和荆湘建筑等的区别。
风格的另一种含义是把某个时代的重要文化标志、审美对象的美学效果等诸多因素集结在一个概念之中。
我们说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以及国内正在盛行的“欧陆风格住宅”等等,都把一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的或大量的建筑物所显示的特征,用风格二字概括。
这类“风格”的说法,可以是一种简单的年代问题,可以被认为是一套规范形式的应用,也可以专指某一时代的一种共同审美追求。
2. 西方建筑风格特征分析在西方中世纪,先后经历了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格建筑、哥特建筑等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
建筑艺术欣赏论文
中西方古代建筑艺术欣赏关键字:中国;西方;古代建筑;艺术赏析引言:当初之所以选建筑艺术欣赏课,就是想了解一下建筑。
建筑是怎样设计建造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以及建筑的艺术,建筑的美。
怎样设计一个建筑才能和自然协调,能充分利用自然,并且还要住的舒适,合理的利用了空间和环境。
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我家准备建一个房子,所以我想好好了解一下建筑,然后为自己的家设计一个理想舒适好看的房子。
人类因为有了房屋,才有了安身之所,能不怕风吹日晒。
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建筑。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建筑的设计理念,从以前的避风遮雨的安身之所,到房屋的舒适漂亮,到权位的象征,后来还代表着宗教的信仰等等不同的深味含义。
不同时代,建筑艺术不同。
同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艺术同样相异。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五千年的思想文化历史。
内容博大精深。
在建筑上同样也是内容丰富。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影响。
从周礼、仪礼、礼记,以周礼为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等三纲五常到孔子儒家思想,老子道家理想等的礼制思想到数字的影响:天圆地方,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二十八星宿,九的倍数等,就例如天坛的设计就是受了数字的影响。
建筑最主要的,也是现代建筑很重要的,就是受风水的影响。
一般人在建房屋的时候必定都会先看风水。
主要是遵循周易的后天八卦方位图来的。
古代建筑的房屋,根据环境的不同建筑的屋顶的形式也不同。
屋顶主要有悬山、硬山出山、卷棚顶、攒顶、十字脊、歇山顶、庑殿。
不同的屋顶也有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等级制度非常森严。
不同的屋顶形式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等级。
皇宫有黄色琉璃瓦,民间只能用灰瓦。
建筑的大小和重要性不同,屋脊的正脊、斜脊装饰形式、配件的等级也不同。
屋脊的装饰,在正脊两端有吻兽就是哺鸡吻、鱼龙吻、哺龙吻、龙吻(也叫鸱吻)。
正脊中间是用半圆的瓦做成花饰(漏空)圆孔等(一般民间较大的建筑)。
斜脊装饰是翘角处人、兽饰,狮子:坐、勾头、走等姿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赏析论文
一部热播的《乔家大院》,落日、高墙、秋千……镜头里弥漫着浓浓的黄土气息,回味了那个时代的商海传奇。
山西的四大院落在外人眼中也可以算作一个三晋的奇迹,然而奇迹的缔造者并非仅仅这四个家族,三晋的大地上盛开的庄园大院就是个很好的见证,乔家大院只是作为一个代表。
作为一名地道的山西人,我很骄傲我从那里走来,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一处有着相同气魄的常家大院,向来访者倾诉着她无尽的沧桑。
明末清初,腰缠万贯、发达富裕的商人们发家后荣归故里,为光宗耀祖,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修建宅院。
山西榆次常家以财取天下的抱负,逐利四海的气概,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200余年,成为富甲海内的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的第一世家。
此时的九世常万殆、常万达兄弟的事业如日中天,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宅第修建的浪潮之中。
此时的建筑,无论在建筑规模上,还是建筑装饰上,在居民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建筑规模宏大,建筑功能复杂,要容纳家族所有人员及仆人的一切日常起居活动,且组合单元均以四合院落为主,所以习惯上称为“大院居民建筑”。
常家大院就是基于此基础而建立的,“乔家一座院,常家两条街”的说法就足以证实它的规模之宏大了。
整个常家大院建筑群分布在南北、东西两条街旁,占地二百余亩,房屋1500余间,仅楼房就达40余幢。
可惜的是目前仅剩余九个院落、六百余间房屋还基本完好,其余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从残垣断壁中依旧可想像它当初的恢弘。
凡是到过常家大院的观赏者,都会从那鳞次栉比的屋舍,相映成趣的楼厅台阁和天井花园之中感受到当年晋商的雄厚经济实力;都可从主题建筑中感到那种雄浑方正,而附属建筑又是那么的灵秀绮丽,还配有南国的园林,简直给这个北方庭院增色不少;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和梁、栋、栏上的彩绘,又向人们展示出清代建筑艺术的精美。
然而这只是表象,常家大院的建筑群里蕴含着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
那个时期山西的多数大院,都是外出的人们经商赚了钱陆续兴建起来的。
然而常家大院却与众不同,它注重了一个“儒”字,号称中国儒商第一家。
儒商结合,儒商相长,是常家大院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也是常家大院的主要特色所在。
高雅的文化品位,凝重的历史底蕴,渗透在这大院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把“儒商”这一本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常家大院处处洋溢着方正的儒学风格,这种风格集中体现在建筑物中轴线的固定不移上。
宅第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贵和堂”。
正院呈三进式,皆以方正的四合院为主体,在使用上充分展现了儒家礼仪中内外有别、上下有序的原则。
就连室内陈设,也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衡观念。
总之,舒展的建筑、敞阔的街道院落与园林中楼台亭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楹联匾额碑帖字画比比皆是,处处体现着儒商是假的儒雅之气。
从整体的布局来看,常家大院讲究方位端庄,体现了汉民族文化传统中“辨方正位”的思想,以雄浑方正的主体建筑为主,每个正院均分为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
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
里院则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一倍,上房于南房相对称,东西各有厢房十、九、八间不等。
如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篇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但其附属建筑却充分显示了南园建筑的“灵动”,使这座庄园在“方正”中浸透了“绮丽”。
欣赏常家大院,首先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就给人以富丽华贵、宏大磅礴之美,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屋舍还是牌楼,甚至亭阁都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之感,让人感受着那种传统的对称之美;虽然常家大院浩大,建筑数量众多,但是这众多建筑却有着整体的统一之美,而建筑整体于自然和人又有着一种和谐之美。
再看建筑中的艺术性的运用更是匠心独运,画
龙点睛:首先是里院中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砖墙美不胜收;其次是花园菜园贯通的甬道,曲折迂回,伴着各种奇花异草,风景优美;最后是每个院落中触目可及的雕刻和彩绘技术,造型优美,浑然天成,别具风采。
一个建筑群体,一定要不断变换观赏位置,这样才能得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不难发现,常家大院虽然建筑复杂,但是却具有良好的空间延续性,不管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前到后都能感到一种连续性,每个建筑都不是戛然而止,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只是一种均匀细致的过渡,大的方面院落之间有小门相连,屋舍之间有长廊相贯通,亭阁之间有小道迂回,小的细节之中也是各种护栏砖雕虽没有雷同,但是彼此之间却有着其内在的联系,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整个常家大院在中轴线的贯穿之下,层层递进,有始有终,又有着迭起的高潮,呈现着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
站在常家大院的高楼上,俯视建筑群,这些都可抽象成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实体,但却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尺度等造成一种意境。
那建筑群中,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无不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
就简单的屋顶,也是韵味十足,由高到低,由低至高,起伏变化,抑扬顿挫,在反复、连续、交错、间歇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走进常家大院才更能体会到这种气韵与美丽。
常氏宗祠就很据代表性,它高大宽广、气宇轩昂的门第,立着两根高高的旗杆,被后人称为山西民居第一祠堂。
这绝对不是妄称,首先它的气势庞大,整个祠堂分三门四进,步步登高,门厅正七开间,顶部饰五脊六兽,加上石围栏、旗杆、戏楼、正厅、偏厢、献厅、回廊等,组成了一套严谨有序、结构完整的建筑群;其次占地面积大,祠堂院落为长方形,东西宽约30多米,南北长70多米,东偏院占地近八亩,房屋八十二间,二院戏楼前还有近200平方米的空地容纳近千人看戏赏乐。
然而它并非仅仅气势宏大,它的设计更让人望尘莫及。
首先看祠堂前的八字型影壁,中间由240个书写各异的篆书“寿”字组成。
其谐音为“寿二百四十止”,祈愿主人安康长寿。
照壁两边是一鹿一鹤,鹤是长寿的象征,鹿则寓意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祠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高耸的旗杆,这是家族荣誉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治安又家族中有人去的四品以上官位的,才有资格树立这样的旗杆,享受这样的荣耀,而常家史上出现过四品以上官员46位之多,这个旗杆真是当之无愧。
祠堂石围栏上的雕刻有暗八仙,八吉祥,抱杆石上也是各种吉祥图案,还有四头方狮子,既表达着主人对家族兴旺的期盼,也有着四世同堂的寓意。
祠堂大门为气势不凡的七开间高台歇山式大门,正中悬挂着“常氏宗祠”大匾,左右各挂着“艺舟仪济”“乐善好施”,均为官府赠送,既反映了常氏家族在文化经济上为国家做的贡献,也展示了常氏家族的荣耀。
祠堂中有老槐树和松柏,暗示着“槐荫子孙,万代长青”。
常家大院虽为北方庭院,有一处悬挂“静园”匾额的却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的卷棚挑檐式大门,两侧“松狮”“梅友”小院,明柱卷棚的堂室,低短曲型的围墙,一边松荫如水,一边梅绽幽香,虽在方寸之地,但江南园林那宅园合一的特征尽显,是的一进入静园,立刻感觉到了与其他晋商名宅的区别所在。
在静园之中,有适合高瞻远瞩的官稼阁,隔湖相望的是濒临湖岸,如榭如舫的听雨轩。
各种各样的建筑无不美不胜收,展示着这座庄园昔日的风采。
常家大院磅礴浩大,然细微之处亦是有板有眼,随处可见的雕刻便是最好的见证。
大部分石雕作品,画面充盈,紧凑饱满,层次分明,坐落有致,富于装饰性,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以柱础为例,形体上有方形、圆形、瓶形、四狮拖月形等,手法上虽然以浅雕为主,偶尔夹杂镂空、高浮,但就其图案来说,每组自成一种体系,或人物故事,或吉祥图案,或花鸟山水,无不生动活泼,刀法娴熟,线条明快,俊秀潇洒。
还有众多的门墩石狮,无论体量大小,均威武、高贵而又憨态可掬,象征着威严和身份。
还有丰富的砖雕技术,生动传神,富裕浓厚的装饰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很高的文化内涵和文物价值。
在仕官儒商的辉煌顶点,常氏家族不惜工本建造了自己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创造出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鸿篇巨制,留下了中国建筑史上一处宝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