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军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军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军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塑造与之匹配的新型人格范式一一生态人格。

生态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伴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基于对人与自然真实关系的把握和认识而形成的作为生态主体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生态主体存在过程中的尊严、青任和价值的集合。

生态人格体现了对“求真”的理性追求,即生态人格要求人们必须拥有丰富的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知识,具有自觉维护生态系平衡与稳定的生态智慧,并以此来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曾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作为自界的存在物,只有享用自然的权利,而没有占有、宰割自然的权利。

人类之所以具有享用自然的权利,首先是因为自然具有满足人类需求的可享用性。

其次是因为人类具有享用自然的能力。

人类享用自然必须以保证自然对人类的可享用性为前提,要享用自然必须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使自然为我所用,而要保证自然对人类的可享用性则必须建设自然,向自然奉献,使自然持续发展。

因此,人类实践应当保持人类赖以存在的环境与条件,不要也不应该破坏、污染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

如果说,享用自然是人类的基本权利,那么,维护自然的可享用性则是人类的基本义务。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却是片面的,人类并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和丰富性。

生态人格体现了对“择善”的完满诠释,即生态人格在道德责任上打开了人对自然的关怀之窗,将道德关怀的视野从人类拓展到了整个自然界。

生态人格超越传统人格,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维度重新审视人类赖以珍惜的道德品质,赋予它们崭新的内容和气质。

同时,生态人格是由拓展与超越传统伦理的环境伦理来涵育和教化的,环境伦理不仅需要藉由调节、导向、教育、辩护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功能来实现其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控制能力,而且需要通过提高和改变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从而提升个体道德品质。

《生态文明建设》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生态文明是当下热词,有研究则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自觉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规律,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生态化的生成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就其具体内容来说,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物质文明‘生态道德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等方面。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

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不长。

人类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采猎、农耕、工业三个文明阶段。

进入工业文明后,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一背道而驰的结果,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缺陷”的深刻反思。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在《188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时指出:“他只看到了劳动积极的方面,而没看到它消极的方面。

”恩格斯更是一针见血地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反思达到了高潮,实现了飞跃,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是“三本书籍”和“三个会议”。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创作了《寂静的春天》,生动揭露和深入分析了滥用农药带来的生态破坏。

书中指出,如果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人类将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该书一问世即产生轰动,引发了持续数年之久的生态论战,带来了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被公认为宣传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环保的划时代经典之作。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再次震动世界。

报告认为,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呈指数增长,如果这种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地球的支撑力将达到极限,世界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

由于该报告高举生态保护大旗,后来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深刻检讨了“唯经济发展”理念的弊端,全面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和平、发展、环境三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将它们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这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第一个国际文献。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一、当代中国生态环境状况1、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2、主要表现: 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造成中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

它主要来自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市场压力。

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

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不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的提供(例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对所有人都有好处且多一些人享受它的好处并不会加大总成本。

但是如果没有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

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例如污染水,污染大气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

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

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采取行动刻不容缓。

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

二、正确建设中国当代生态文明1.生态经济建设。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

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

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

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生态文明阅读以及答案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共6分)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

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

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

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7.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名师讲题】“简要概括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名师讲题】“简要概括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气候变化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痛点。

严峻的生态形势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使人们不得不反复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应对这样的时代课题,我们自然会想起马克思。

回首二十世纪,没有哪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部生命力植根于当代人类生活、社会实践和发展本身的矛盾之中,马克思的哲学仍然具有意义,是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宝贵思想资源。

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个研究领域开启以来,其论题鲜明的时代感和具体的实践指向,越发使其呈现出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意义。

面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

一方面,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思想、新视域的开掘,使其随着时代发展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着眼于全球生态治理,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思想保障。

人类由原始蒙昧逐渐走向文明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的自然观念中蕴含着不同的生态见解。

人类童年时期以神话的形式来解读世界,形成的有机论的自然观是有利于自然万物和人类和谐相处的。

古希腊哲学开始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继承了有机论的观点,也诞生了人类管理自然思想的萌芽。

中世纪在宗教神学旗帜下形成了人类管理自然的思想,文艺复兴时代有机论的自然观(承认自然是活的有机体。

)稍纵即逝,很快被机械论的自然观(把自然看成巨大的机器,物质的运动变化是理所当然的,人类成为了自然的主人。

)代替,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占据思想舞台,至今仍被诟病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自然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实现了理论转向,确立了以实践为本质、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点、以“两个和解”(人和自然和解,人和人和解)为价值旨归的富含生态意蕴的自然观。

马克思指出,劳动和生产是人与自然联结的纽带,无论在个体还是集体层面,劳动使人与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物质新陈代谢。

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许瀚文祁静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02期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有效地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就此笔者对公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网络调查与实地走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不同年龄人群与企业多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民环保意识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44-02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生存环境问题被社会各界广为关注。

作为环境问题的施动者与受动者,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执行力还需大幅度提高。

为了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环保,我们对公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充分地调研,并诚恳地提出建议。

1 调查方案设计(1)调研目的。

该调研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主体对于环境问题的态度、认知以及其生活实践中的具体环境行为,评估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所处的水平并分析其原因。

最终为提高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并使其能够真正做到节能减排、保护水资源、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减少农业领域化学药品的使用建言献策。

(2)调研对象及方法。

该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回收网络调查问卷88份,纸质调查问卷133份,有效问卷共219份。

实地走访了北京市海清小学、北京市丽康老人福利院、北京市昌平区龙腾苑五区以及辽宁省某华化工厂。

(3)调查内容。

该调查问卷由14个客观题和一个主观题构成。

客观题均由填写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危害的了解情况、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使用情况、环境知识受教育情况以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的看法以及参与相关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意愿等问题。

在实地走访中,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青年的受教育情况,中、老年人的环保意识强弱以及企业是否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进行了调查。

2 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公民普遍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些许了解,但并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2.生态环境问题仍存在严重挑战三、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2.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4.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生态文化正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

然而,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仍需加强。

本文旨在分析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表现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上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加强,绿色消费观念逐渐普及等。

2.生态环境问题仍存在严重挑战尽管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生态环境问题仍面临严重挑战。

例如,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依然突出,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压力。

三、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需要从教育入手。

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促使公民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3.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制定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

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生态文化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倡导活动,鼓励公民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刍议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刍议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刍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也不断加剧,尤其是工业污染、城市化进程等问题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前全球热议的话题。

随着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一定的进展。

当前,在中国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

当代中国地球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存在巨大的差异,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进程快速进行,这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一些地区的环境恶劣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很多地方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缓慢,部分企业违法乱纪,随意排放污水,严重危害环境健康。

第二个问题是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当前,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环境保护管理法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措施。

一些企业仍然存在对环境的漠视和无视,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

此外,一些公民和政府官员也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缺乏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敬畏之心,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

第三个问题是生态破坏加剧。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土地荒漠化、水灾、酸雨、气候变化等生态危机也愈演愈烈。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超过生态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为了推动生态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例如,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保障公民和自然资源权益,加强环境监管和控制等。

同时,中国的生态城市和生态经济也在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工业的“绿色化”和农业的“生态化”,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更多的人们参与和付诸实践,需要制定全面、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需要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科 技经济市场
当前我 国生态 文明建设存在 的问题 及治理对策
吴 琼
( 东北电力 大 学, 吉林 吉林 1 3 2 0 2 2 )
摘 要 : 党 的十 八 大 以来 , 习 近平 无论 在 国 内主持 重 要 会 议 、 考察调研 , 还 是 在 国外 访 问 、 出 席 国 际会 议 活 动 , 常常强调建设生态文 明、 维护 生 态安 全 , 有关重要讲话、 论述 、 批 示超 过 6 0次 。 由 此 可 见 , 中央 对 生 态 文 明 建设 的 高 度 重 视 , 但 由于 我 国长 期 只 重 视 经 济 效 益 ,
比例 仅 为 4 . 1 %。由 于全 球 变 暖 、 臭 氧层 破 坏 , 汽 车 尾气 排 污 、 煤 和石油的燃烧等原 因 , 使 大 量 污 染 物 排 放 到 空气 中 , 形 成 酸 雨 及雾霾天气 , 导致 空气 中 的污 染 指 数 急 剧 上 升 。 这 一 系 列 的 环
境 问题 . 都是 只顾 经 济 发 展 , 不 顾 生 态环 境 的后 果 . 这 些 后 果 必
3 加 强 生态 文 明建 设 的 对 策
第一 , 建 立健 全 环 境 保 护 体 系 。 法 律 法 规 是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顺 利进 行 的前 提 和保 障 ,只 有 有 了 生 态 文 明建 设 的法 律 法 规 , 我 国 的 生态 环 境 才 能 切 实 的得 到 保 护 。 建立 健 全 法 律 法 规 , 制 定 一 些 列关 于 生态 资源 、 旅游资源、 环境保护 、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和
提 高排 污标 准等 方 面 的法 律 法 规 。 第二 . 加 强监 管力 度 。针 对 造 成 环 境 污 染 的 企 业 进 行 严 肃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作者:肖旭杨霞肖璟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16期摘要:如今生態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转变以往片面以GDP论英雄的社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探讨了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即:政府的碳排放措施应加强对消费环节的重视、政府的节能减排措施缺乏实效性、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接着浅谈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需要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生态意识,加强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碳排放;生态意识工业文明时代里,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在上个世纪里,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并维持了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绝对统治权力;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也经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全球问题。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社会发展的模式。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新的发展战略当中。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存在不足之处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推出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更多地关注于生产领域,对于消费环节则重视不够。

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要求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改善生产设备。

近年来,国内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仅仅将碳排放的问题完全归咎于企业显然不合理。

中国人口有14亿之多,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会产生碳排放。

而由于我国公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环保意识的欠缺,许多公民的行为都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国民收入水平整体提高,家家户户都开始购买汽车。

汽车的购买给国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尾气排放过量的社会问题。

由于人口密集、汽车数量庞大,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北京、河北地区的难题。

《公民环保》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doc

《公民环保》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doc

《公民环保》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材料一:公民高度认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缋,66。

88%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讨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

71。

97%的受访者在购买家电时,每次都会或者经常会选择节能家电;69。

04%的受访者经常会优先选择公交、自行车或顺路拼车等绿色出行方式;55。

83%的受访者在购物时经常会自带手提袭或购物袋;72。

70%的受访者能够做到适度消费,减少购买非必需品。

在家庭场所,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比例为74。

90%。

调查表明84。

19%的受访者能做到“人走关灯”,79。

85%的受访者能够准确识别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在公共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64。

02%。

调查表明80。

88%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不随手乱扔垃圾,70。

25%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外出用餐“光盘”。

在工作场所,公民践行环保行为的比例为53。

67%。

调查表明56。

81%的受访者能够做到“双面打印”。

虽然有39。

85%的受访者在近半年内关注过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新闻报道,但近半年内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和捐助环保项目的受访者比例仅分别为24。

48%和22。

51%。

28。

40%的受访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野生动物,34。

84%的受访者能够做到保护饮用水源,在发现周围有人使用野生动物制品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只有25。

00%的受访者会加以劝阻或通知有关部门。

调查发现,不论在家庭、公共场所还是工作学习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公民环保行为实践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文化水平与公民参与环保行为的深度存在关联。

52。

06%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近半年内关注过生态环境新闻,而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27。

78%关注过;77。

53%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捐助过环保项目,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59。

29%捐助过;40。

45%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投诉过企业污染情况,而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受访者中仅有33。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作者:赵瑞华厉雅娇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第26期【摘要】生态危机本质上就是人的危机,源自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缺乏。

应对生态危机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科技水平的创新,但从最根本上说,高水平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才是根本途径和保证。

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相对于生态危机的严重性,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需要来说还差距非常大。

因此,探寻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就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识码】A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富国梦”。

但同时也变成了众所周知的资源贫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弱国。

经济上的强大不能建立在生态贫困基础上,一定要拥有与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

不可否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也需要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但从最根本上说更需要良好的、较高水平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这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因此,探寻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生态文明意识是对工业文明时期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的突破,通过公民对生态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和理性自觉,形成的公民对待生态的基本理念,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同度和知晓度,但相对于生态危机的严重性,相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需要来说还差距非常大,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困境。

第一,公民生态知识普遍缺乏。

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知识是公民进行生态保护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先导。

但是,目前我国公民对环境知识、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却普遍缺乏,整体水平较低,已有的对生态知识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

目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呈现一高一低状态:即浅层环境意识很高,深层环境意识很低,这是典型的本能式的自我保护型的环境意识。

试析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试析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试析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试析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生态文明是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升华,明确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艰巨任务。

目前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上仍面临着诸多难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需求巨大,生产任务重,耗能多。

高耗能的生产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引发了资源不足和资源浪费问题,甚至有一些企业为了赢取眼前利益,将含大量重金属的废水、废物排放到河流、土地里,造成了水源的污染和土地的荒废。

近年来京津冀基周边地区出现的大面积、较长时间的雾霾,南方大雪、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都是生态稳定被破坏的结果。

虽然很多人意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但是想要真正建设生态文明,则面临着生活模式的改变,自我约束很难做到。

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对保护生态的制约性和可操作性却不高,因而其促进生态建设的效果甚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出改变:(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企业应本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改进生产模式,努力开发新技术,减轻环境、资源负荷;(2)建立有效地生态法制体系。

科学的环境法规体系是生态文明的保障,我国需尽快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3)培养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只有人民从根本上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积极采取行动,从生活中开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社会才能逐渐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氛围。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许多地方没有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与污染。

这样的现代化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更违背了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初衷。

所以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1生态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最初是原始社会的原始文明、而后进入农耕社会的农业文明和后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文明的更替也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三种文明都解决了当时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矛盾与困境,从而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工业文明在带给我们巨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工业文明中的消极因素逐渐积累而最终成生态灾难是生态文明出现的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们对工业文明所带给环境的沉重压力与恶性结果的反思与新一轮的实践。

是我们在生存发展的同时,更加合理地理智地思考我们的行为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反思我们自己,然后积极改善我们与大自然、以及我们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构建良性的生态运行发展机制和更和谐友好的环境,是在此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生态文明在人类传统的工业所带来的不合理甚至对环境的过分伤害的自我检讨反思过程中产生,在人类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不断发展。

2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2.1生态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而迅猛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承受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恶性后果。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公民对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公民对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表现在很多方面。

公民的环保意识直接影响着环境的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公民对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就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公民的环保意识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环境质量和公共利益。

一个环保意识普遍提高的社会,会更注重共享资源、生态平衡,为所有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公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不仅是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更是对社会整体持续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日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强调公民的环保意识尤为重要,只有每个公民都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才能共同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 正文2.1 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刻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刻,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许多公民对生态环境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并未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他们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和需求,忽视了长远的生态环境问题。

部分公民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科学知识,对环境保护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多,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随意乱扔垃圾,乱砍乱伐,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些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他们可能觉得环境保护是政府或环保组织的责任,自己并无必要做出改变。

这种消极的态度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持续恶化。

加强公民对生态环境的深入了解和意识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让更多的公民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 公民行为中存在环境破坏现象公民行为中存在环境破坏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量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和分类,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很多人随意丢弃垃圾,甚至将有害废弃物排入河流或土地中,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卫生和生态平衡。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最新版)
目录
1.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
2.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3.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正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根据调查,当代中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并不乐观。

一方面,许多人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识。

他们可能对污染和环境破坏有一定的了解,但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长期影响。

另一方面,即使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许多人也缺乏采取行动的意愿和能力。

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拥有生态文明意识的公民,不仅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能够采取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因此,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那么,如何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呢?首先,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法规,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供环保教育等。

其次,媒体应该发挥其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最后,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提高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并不乐观,但这并不是无法改变的。

第1页共1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doc

现代文阅读答案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doc

现代文阅读答案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

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现代文阅读答案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现代文阅读答案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

民众生态意识的现状及培育问题

民众生态意识的现状及培育问题

民众生态意识的现状及培育问题1、您对当前地球的生态资源环境状况有何看法【单选题】○ 十分担忧○ 完全不担忧○ 有些担忧但不影响平时生活○ 只要我不受害就没什么好担忧的2、您是否认为政府在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有作为【单选题】○ 不关心○ 无作为○ 有效○ 影响很大3、如果您发现了环境问题,会如何处理【单选题】○ 找政府机构反映问题○ 联系媒体曝光○ 只会和周围人抱怨一下○ 视而不见4、您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谁的职责【单选题】○ 政府○ 企业○ 媒体○ 每个人5、您认为以下何种措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可多选)【多选题】□ 加强环保教育,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号召人们行动起来□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旅游业□ 增加对环保产业的投入□ 其他6、如果有环保活动你愿意参加吗?【单选题】○ 非常愿意○ 愿意,但要视情况而定,不好玩就不参加○ 感觉参加了没什么效果○ 从不参加7、8.您发现我们周围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可多选)【多选题】□ 浪费水、电、纸等现象很严重□ 随手扔垃圾现象严重□ 破坏花草树木严重□ 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使用过度□ 滥砍滥伐□ 杀害贩卖稀有野生动物□ 其他8、对于交纳环境保护费你所持的态度是: 【单选题】○ 非常支持○ 很支持○ 支持○ 不太支持○ 不支持○ 反对9、你认为当前最严重的污染的环境问题是【单选题】○ 水污染○ 空气污染○ 生活污染○ 城市噪音○ 物种灭绝○ 其他10、对未来环境问题的改善你是【单选题】○ 充满信心○ 有一点信心○ 有点悲观○ 感到绝望11、一天,街上有两男子在争吵,原因是甲花钱买了一条娃娃鱼,准备给不慎骨折的儿子治病。

乙见状,劝甲:“娃娃鱼是国家保护动物,公民有义务响应国家的号召,将娃娃鱼放归大自然。

”你的看法是:【单选题】○ 支持甲,因为甲的动机是善良的○ 支持乙,保护动物人人有责12、有关环境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你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获得的: 【单选题】○ 学校教育○ 周围○ 他人的影响○ 互联网13、你最乐意接受的环境教育方式是: 【单选题】○ 新闻媒介○ 课堂讲座○ 活动参与式○ 阅读环境保护书籍14、你认为社会上最需要进行环保教育的群体是【单选题】○ 普通百姓○ 学生○ 企业领导○ 干部15、在环境教育的方式上,你认为最有效的是【单选题】○ 组织参加有关环保的公益活动○ 阅读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环境方面的知识○ 系统讲授16、你认为环境教育最宜在那个阶段开始【单选题】○ 幼儿园○ 中小学○ 大专院校○ 参加工作后17、请您对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和践行能力提出一些宝贵建议【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阅读理解
【最新版】
目录
1.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
2.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3.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正文
一、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重,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现状表现为:
1.大部分公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意识。

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仍然存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

3.环保行动参与度低,缺乏积极的环保行动。

二、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在生产、生活中所采取的环保行为。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促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公民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三、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
针对当前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1.政府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2.教育部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宣传环保理念和行为。

4.公民自身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5.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保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