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工程设计(作业)

合集下载

敦煌莫高窟窟顶风沙环境综合治理回顾与展望

敦煌莫高窟窟顶风沙环境综合治理回顾与展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次,EEN形成的风沙流不仅将洞窟崖面的积沙反向搬运至鸣沙山附近,而且对鸣沙山沙物质同样具有反方向搬运能力。

表明了斌区沙源主要来自鸣沙山沙丘沙和部分来自戈壁地区的二次起沙,即所谓的“就地起沙”。

4036322824趔20jⅡ蟹1612840025511T5100输沙量//g戈壁风沙流结构加1816t4。

12:裔IO{啦8642D020406080输沙量/g沙质地表风沙流结构图2戈壁与流沙地表风沙流结构对比3.沙丘运动实地监测通过对鸣沙山高程变化纵断面图上进行加密测量,可以看出,沙山前缘小沙丘SW向NE方向的年移动速度为1.08~一0.77m,年平均速度为0.34m。

向窟区方向年移动速度为0.84~一0.60m,年平均速度为0.26m。

沙山移动理论计算和遥感监测均表明,沙山和小沙丘的移动方向为sw—NE,移动速度都极小,属慢速——稳定型。

但是沙山移动的理论计算值略高于遥感监测值,其原因在于沙丘移动速度除了与风速大小和沙丘本身高度有关外,还与沙丘水分含量、植被状况、下伏地貌条件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采用地面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对金字塔沙丘的短期监测结果表明,沙丘具有垂直增长特征,沙丘形态变化主要发生在丘体3/4高度以上的部位,沙丘运动主要通过沙丘臂的横(纵)向摆动来适应季节性的风向变化,而沙丘的整体横向移动不明显。

但从长期监测结果来看,金字塔沙丘仍具有整体横向运动的特征,并且高度有降低的趋势。

局地环流(偏南风)对金字塔沙丘的横向移动影响较大,局地环流作用下的均衡坡面状况对沙丘的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1997年在沙丘运动监测初期,曾对沙丘进行了控制测量,布置了20个控制点。

经过8年时间,在沙脊线及面上布设的控·100·制桩已完全被沙埋或风蚀,仅个别点又被风蚀出露地表。

而沙丘基部的控制点完好,从现存的控制桩可清楚看出沙丘8年的移动规律。

NE和W面基底的变化不大,NE面主要呈堆积状态,W面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沙丘的3/4以上的高度部位。

考前每日练莫高窟上风沙动,人工戈壁遮挡洞(2023届123)

考前每日练莫高窟上风沙动,人工戈壁遮挡洞(2023届123)

考前每日练莫高窟上风沙动,人工戈壁遮挡洞(2023届123)河北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2学年高三上9月开学考敦煌莫高窟位于戈壁地区,当地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位于其西侧的鸣沙山是莫高窟的风蚀沙源地。

21世纪初,我国在莫高窟崖顶部西侧的砾石戈壁基础上建设人工戈壁带以减少风沙流。

研究显示,当人工戈壁的砂石覆盖率为30%时,风力作用由侵蚀转变为堆积。

下图示意原始砾石戈壁在不同风速下输沙量的垂直高度变化。

据此完成1—3小题。

1、随着风速的增加,原始戈壁上垂直高度的输沙量A.最大值逐渐减小B.与高度成正相关C.在下层逐渐增大D.与高度成负相关2、莫高窟千年未被沙丘掩盖的主要原因是①风速大小②植被覆盖率③地面粗糙度④盛行风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戈壁带的砂石覆盖率应该选择30%,主要是考虑A.建设成本B.生态效益C.固沙能力D.导沙能力解题思路本题以敦煌莫高窟为背景材料,以随着风速的增加原始戈壁上垂直高度的输沙量状况、莫高窟千年未被沙丘掩盖的主要原因、人工戈壁带的砂石覆盖率选择30%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风力作用、区域地理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与解析1、随着风速的增加,原始戈壁上垂直高度的输沙量A.最大值逐渐减小B.与高度成正相关C.在下层逐渐增大D.与高度成负相关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答案:1、A【继续滑动查看】解析:该题是看图理解题,难度较低,只是“原始砾石戈壁在不同风速下输沙量的垂直高度变化(图)”,看似难度较大。

根据图文材料,我们可知随着风速的增大(由10m/s至14m/s),输沙量的最大值逐渐减小(折线图右侧部分,10m/s实线在最右侧,14m/s点虚线在最左侧)。

根据图文材料,随着风速的增加,原始戈壁上垂直高度的输沙量在下层逐渐减小,而上层逐渐增加。

故A项正确,C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正相关就是一个变量增长,另一个变量也跟着增长。

《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敦煌风成地貌的基础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和观察技能进行实践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与地理探索的兴致。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程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敦煌风成地貌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形成原因、地貌特征及生态环境等。

2. 观察记录:学生需选择一处典型的敦煌风成地貌区域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地貌的形态特征、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影响。

学生可结合网络地图和现场拍摄照片,辅助绘制简易的示意图。

3. 制作简报:基于前述的预习和实地观察,学生需制作一份关于敦煌风成地貌的简报。

简报应包括对风成地貌的成因分析、形态特征描述、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等,并附上实地观察的照片和示意图。

4. 撰写心得体会: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和实地观察的体验,撰写一篇关于敦煌风成地貌的心得体会,阐述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预习任务需在课前完成,并准备好相关笔记和疑问,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观察记录需真实、详细,能够反映出风成地貌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过程。

示意图应清晰易懂,能准确反映观察对象的特征。

3. 简报制作需注意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照片和示意图应与简报内容相符合,不得出现虚假内容。

4. 心得体会需真实表达个人感悟和思考,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对预习任务的准备情况和提问质量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实地观察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 简报的条理性、内容充实程度以及照片和示意图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4. 心得体会的真实性和思考深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如下: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3. 教师将选取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

风沙源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风沙源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风沙源治理施工组织设计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风沙源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建设地点:3、建设单位:4、建设规模:5、计划工期:计划开工日期年月日,计划竣工日期年月日,计划工期日历天。

6、质量标准:执行国家现行行业验收规范,达到合格标准二、指导思想及实施目标2.1 指导思想我公司针对本工程的指导思想是:质量第一,服务周到,业主满意,以质量为中心,按照GB/T19002-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创出一流水平的工程。

2.2 文明、安全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控制在1‰以下,卫生消防事故为零。

2.3 成本控制目标确保成本控制在经营部下达的指标以内。

三、施工准备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投入合理的劳动力,建立行之有效的施工体系,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任务划分:本工程由我公司优秀的项目班子承建即对建设项目全面负责,项目经理按照工程的性质合理组织承包分项工程队,合理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统筹安排,协调组织。

2、组织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明确专业间的配合,推进目标管理,理顺职能业务,按职责逐级分解承包到位,建立健全必要的例会制度,如每日现场碰头会周进度会,以解决日常工序衔接,技术、质量进度、劳动安排机械配合、安全等问题。

3、施工现场准备①生产、生活设施: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指定位置码放。

②生活设施:按工种划分宿舍区,食堂原则上与宿舍分开。

为便于生产管理,提前做好后勤工作。

③临时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水源、电源引入施工现场。

根据施工现场各类临时设施、设备等情况,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敷设临时用电,电缆、电线以及用水管线。

风沙防控施工组织设计

风沙防控施工组织设计

风沙防控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风沙是在沙漠和干燥地区常见的自然现象,对施工工程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有效的风沙防控施工组织方案,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2. 目标和原则本方案的目标是降低风沙对施工工程的影响,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预防优于治理: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风沙对施工工程的不良影响,比事后修复更为经济和可行。

- 安全第一: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确保他们不会受到风沙的伤害。

- 资源有效利用: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

3. 风沙防控措施3.1 施工现场选择在选择施工现场时,应避开沙漠和干燥地区。

如果无法避免,需进行详细的风沙评估和风沙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施工道路设计在施工道路设计中,应考虑风沙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合理的道路走向和结构。

同时,道路应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以避免风沙引发的积水和滑坡等问题。

3.3 风沙防护结构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风沙防护结构,如风墙、风帘等,以减少风沙对施工区域的侵蚀和影响。

3.4 施工物料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抗风沙性能良好的物料,如表面粗糙的建筑材料和覆盖物,以减少风沙对施工工程和施工人员的影响。

3.5 施工时间安排合理的施工时间安排对于风沙防控非常重要。

应避开风沙较为严重的季节和时间段,尽量选择风速较低的时段进行施工。

4. 施工组织和管理为确保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应进行细致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风沙防控的具体措施和责任人;- 开展必要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风沙防控意识和技能;- 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定期进行风沙防控效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

5. 总结风沙防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风沙对施工工程的不利影响。

工程治沙技术措施方案设计

工程治沙技术措施方案设计

工程治沙技术措施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它给人类生产与生活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干旱半干旱区域较多的国家之一, 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在西北地区尤为明显.因此, 实施工程治沙技术措施, 改善和提高荒漠化土地的利用率和增加防御荒漠化的能力,对于节约资源,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是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要素、生态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基础上, 采用机械治沙的技术措施, 以改善荒漠环境的生态安全、促进治沙生态效益的提高为总体目标.二、项目建设内容1.治沙规划.制定治沙战略,建立长期发展和短期应急体制.按照治沙规划编制的结果,划定治沙范围,确定建设规模与建设步骤。

治沙规划首先需要严格论证,各沙区的特点和环境,结合当地人的资金和经济力量,逐步完善治沙规划。

2.治沙工程.以绿化、实体建设为主,辅之以人工掩埋、防尘设施建设等措施,综合耕地、绿地和水利修筑的方式,形成地上结构物。

同时,为了增加土壤的容水性和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层次结构,破解“假绿枯土”,可以积累捕捉和渗透雨水、增加土壤蓄水量。

3.治沙机械设备的选用.必须选择复合强化科技工程机械设备,以及适应各地地形、气候的机械工程。

此类设备能适应多样地形、适应极端气候,便于维护,同时其实际工作过程中靠科学技术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测,并实时修正工作目标,使机器性能更好发挥作用。

4.环境综合治理.应对荒漠治理、抗沙农业、特定区域综合开发比较重要,还应考虑山、水、田、林、草协调发展,推动在青藏地区布尔津县实行“沟壑治理项目”与旗下“次生荒地复绿工程项目”三、项目工程设计1.测度.测量是治沙工程施工的第一个环节,为了治沙工程的准确定量化进行,一定要进行测度。

此阶段包括了图型设立,准确定位治沙工程建设精确地点以及规状,进行地面及锁力测态。

主要设备有测距仪、测学仪、GTS综复型地质勘探仪等各种定位测量设备2.构想.本环节是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环节,偿设想是一个独特设计软件工具,可以帮助专业人员能够简单化、快速化对建筑工程治理工程的规划设想,而在处理巨大的计建筑工程工程时可逐步实现规划软件工具。

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

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

02 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
风沙对壁画的破坏
01
02
03
风沙的物理作用
风沙在吹拂过程中产生的 摩擦和撞击力,可能导致 壁画表面磨损、划痕和剥 落。
风沙的化学作用
风沙中携带的化学物质, 如盐分和酸性物质,可能 对壁画颜料产生腐蚀作用, 导致褪色和变色。
风沙的保护作用
尽管风沙会对壁画造成一 定破坏,但同时也能起到 一定的保护作用,减缓外 界环境对壁画的侵蚀。
安全风险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能面临滑倒、 迷路等安全风险。
文物保护
游客的活动可能对文物造成无意识 的破坏,如触摸壁画和石刻等。
03 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
建立防沙屏障
防沙墙
在莫高窟周围建立防沙墙,以阻 挡风沙的侵袭,保护洞窟免受风 沙侵蚀。
植被恢复
在莫高窟附近种植耐旱、抗风沙 的植物,增加地表覆盖,降低风 速,减少风沙对洞窟的损害。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风沙防治信息共享平台,发 布防治动态、研究成果和科普知 识,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合作项目
培养国际化人才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风沙防治合作项 目,引进国际先进的防治技术和管理 经验。
加强风沙防治领域的人才培养,培养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 才,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基础。
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引入智能化技术
03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风沙活动
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提高公众对风沙危害的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公众普 及风沙危害的知识,提高公众对 风沙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工程设计(作业)

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工程设计(作业)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防护工程设计一。

项目背景敦煌莫高窟位于干旱地带的河西走廊西部,地处高大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泉河谷。

绵延1600 m的石窟开凿于大泉河西岸玉门砾岩层组成的台地边缘.在西北、东北及西南风作用下,洞窟长期受到风沙的危害。

本世纪40年代,石窟最低层大部分埋在沙中。

自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以后,就把防沙治沙列为保护石窟的重点工作,并在制定《1956—1966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全面规划草案》时,把防沙工作列入石窟的保护、修缮工程项目中,先后在窟顶设立多种防沙工程.60年代初,制订过防沙规划,同时开展过小规模的防沙治沙试验,在崖面上修建防沙墙,采取“上堵下清”的方法,但后因积沙量大,造成墙体外塌,危及洞窟,被迫拆除。

随后又在崖面开挖防沙沟,设置部分红柳条栅栏,结果造成大量沙物质积聚,沟很快被填平,沙障压埋,形成新的隐患。

究其原因,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对本区独特的风沙运动规律、风沙危害方式等研究不够,虽然工程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防护效果,但随后因积沙量增大,相继很快失效,所以,多年来一直采用消极的人工清沙方法。

据敦煌研究院统计每年要清沙3000m3~4000 m3,而风沙危害并未得到有效防治。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以后,莫高窟的风沙危害问题再次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及美国盖蒂保护所共同合作,进行了莫高窟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治的研究,并设置了尼龙网防沙栅栏。

经长期观测,尼龙网防沙工程阻止了主害风(西北、西南风)向窟洞搬运的沙量,使窟区入沙量减少了60%~70%.但是,尼龙网防沙栅栏是一种临时性防护措施.由于积沙,栅栏附近形成了新的人工沙堤,一旦积沙高出栅栏,流沙便会长驱直入危及洞窟。

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风沙危害源,彻底根治莫高窟沙害,应改变过去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缺乏长远性的防护方法,尽快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阻、固、输、导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

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方案设计

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沙尘暴频发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急需进行防风治沙工程建设,以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和人们的生活环境。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项有效的防风治沙工程,希望能够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化地带,主要包括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2.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植树造林、固沙植被建设、护坡固土、建设防风墙等工程内容。

3.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预期能够有效地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项目建设方案设计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防风治沙工程中最常见的治理措施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风沙的侵蚀,从而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本项目将在沙化地区合理选取适宜的树种,进行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工作,以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

2. 固沙植被建设除了植树造林外,本项目还将开展固沙植被建设工程。

通过引入适宜的植物,如沙生植物、草本植物等,进行大面积的种植,以固定沙地,减少风沙的侵蚀,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肥力。

3. 护坡固土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的稳定性,本项目还将进行护坡固土工程。

通过在沙化地区的河岸、沟壑等易发生坍塌的地方进行护坡固土工程,以保护土地的稳定性,减少土地的流失。

4. 建设防风墙在风力较大的地区,尤其需要建设防风墙来减缓风沙的侵蚀。

本项目将在沙化地区的外缘地带,建设一系列高大坚固的防风墙,以减少风沙对土地的侵蚀,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

四、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时,需要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本项目将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合理调整工程建设方案,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项目预期效益1.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植被覆盖率。

防风治沙施工组织设计

防风治沙施工组织设计

防风治沙工程项目投标文件招标人名称: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2014年3月26日目录一、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3)(一)投标函 (3)(二)投标函附录 (4)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5)三、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6)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7)四、投标保证金 (8)五、工程造价文件 (9)六、施工组织设计或设计方案 (11)七、项目管理机构 (31)(一)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 (31)(二)项目经理履历表 (32)(三)项目技术负责人履历表 (33)八、资格审查资料 (40)(一)投资人基本情况表 (40)(二)近年来完成类似项目情况表 (49)九、其他资料 (64)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嘉峪关春天园林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专门编制的,它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是一部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用于指导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低耗、文明地完成施工任务。

第二节、编制依据一、依据2014年新城草湖防风固沙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二、依据2014年新城草湖防风固沙工程项目设计图纸。

三、依据工程需执行的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规程、相关法律、法规。

1、《国家林业行业标准》;2、《造林作业技术规程》(LV/T 1607---2003);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第二章工程概述第一节工程基本情况一、地形地貌本市地质结构横跨酒泉、玉门赤金东西两盆地,南有祁连山,主峰5564米,北靠黑山,主峰2799米,东南有坡度较缓的文殊山。

自东南文殊山下向东北以12.25‰的坡度倾斜,形成山前冲积扇。

绿洲随地形变化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状。

二、土壤状况全是土壤共分为留个土类。

地带性土壤为灰棕荒地,占总面积的90%;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面积占3%,风沙土占2.5%,盐土类约占1%,灌淤土和潮土主要分布在绿洲,是全市主要的耕作土类,占总面积的3.5%。

防沙治沙课程设计

防沙治沙课程设计

防沙治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沙尘暴的成因、危害及防沙治沙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我国荒漠化现状、防沙治沙的政策及主要技术措施。

3. 学生能了解不同地区防沙治沙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防沙治沙方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关注可持续发展。

3. 学生能培养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环境教育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防沙治沙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环境问题有一定了解,但对防沙治沙的深入知识和技术措施掌握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实效。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沙尘暴的成因与危害- 课本章节:第三章“沙漠与沙尘暴”- 内容: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我国沙尘暴的分布特点、沙尘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我国荒漠化现状与政策- 课本章节:第四章“防沙治沙政策与法律”- 内容:我国荒漠化现状、防沙治沙的政策措施、相关法律法规。

3. 防沙治沙技术措施- 课本章节:第五章“防沙治沙技术与实践”- 内容: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防沙治沙技术,以及成功案例分析。

4. 学生实践与讨论- 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防沙治沙方案设计,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沙尘暴的成因与危害第二课时:我国荒漠化现状与政策第三课时:防沙治沙技术措施第四课时:学生实践与讨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

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
莫高窟风沙危害及防治
敦煌莫高窟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 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 •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 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 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 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 佛教艺术圣地。 •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风沙危害现状
风沙危害原因
莫高窟
奠高窟地区是一个多风、风向多变和风沙危害 十分严重的区域。年平均风速为3.5 m· s 1,偏 南风频率最大,达47.9%,是窟顶的反向风;偏 北风占1 5.4%,但风力较小。基本与窟面平行, 对林带(s—N走向)也无危害;偏东风占14.8%, 但风力较大,占潜在输沙能力的27.5%,是造成 崖头风蚀的主导风,相对林带也是反向吹回.有 利于林带中积沙的集中。风沙危害主要来自偏西 风,频率虽占28.1%,但风力大,潜在输沙能力 占31.9%,可将鸣沙山的流沙向莫高窟方向输送, 是危害洞窟的主导风。
(二)固沙区
固沙区建立在阻沙区下风向的平沙地、 沙砾质戈壁和洞窟崖面上。由半隐蔽式麦 草方格(1 x 1m ) 沙障带、人工滴灌固沙植 物带、碎石压沙带、化学材料固沙带所构 成, 是防护体系的主体。在栅栏下风向设立 半隐敝式沙障, 目的在于改变下垫面粗糙度, 达到继续削弱风速, 减少输沙效应, 使沙丘 表面的吹蚀堆积活动趋于平息, 从而为其下 风向的人工植被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
莫高窟窟顶风向玫瑰图
主要防治措施
风沙流结构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治沙原理• (一)阻沙区 • (二)固沙区 • (三)输沙区

国家文物局关于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初步设计方案的
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08.11.24
•【文号】文物保函[2008]1243号
•【施行日期】2008.11.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文物保函〔2008〕1243号)
甘肃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呈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风沙防护初步设计方案的报告》(甘文局发〔2008〕9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二、对该方案提出以下意见:
(一)就高立式栅栏的阻沙效率做补充说明,并对由于沙障阻挡造成沙丘增高后,沙丘的移动速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二)建议在灌木林带配置的树种中增加红柳。

(三)进一步明确铺压砾石的大小和铺压盖度,以保证其输沙和压沙的功能正常发挥。

三、请你局组织有关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方案做进一步补充、完善,并由你
局核准后实施。

请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此复。

国家文物局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防沙治沙施工组织设计

防沙治沙施工组织设计

防沙治沙施⼯组织设计⽬录第⼀章施⼯总体布置 (2)第⼆章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施⼯⽅案 (9)第四章⼯期计划及⼯期保证措施 (13)第五章⼯程质量保证措施 (15)第六章确保安全⽣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0)第七章确保⽂明施⼯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织措施 (24)第⼋章降低⼯程成本提交经济效益的措施 (29)附录 (30)第⼀章施⼯总体布置⼀、编制依据1.现场踏勘;2.有关国家现⾏技术规范、规程;3.我公司同类⼯程施⼯经验;4.景泰县2013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防沙治沙建设项⽬⼯程的设计图。

⼆、编制原则1.依据设计图、有关施⼯技术规范和验收规范的原则;2.在仔细踏勘⼯地现场,认真研究设计⽂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标段的特点、场地、交通、⽔位、料源、民情、⽔电供应、⽓候等实际情况,我公司将科学合理地组织施⼯。

三、⼯程概况1.地理位置景泰县位于⽢肃省中部,河西⾛廊东端,⽢、蒙、宁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东经103○033 ' —' 104○043' ,北纬 36○43' —37○38' 之间,东临黄河与靖远县、平川区相望,南与⽩银区、皋兰县及永登县搭界,西与天祝藏族⾃治县及古浪县毗邻,北与内蒙古⾃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治区中卫县接壤。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县平均海拔 1620m 。

东西宽约 84km,南北长约 102km ,最⾼海拔 332lm , 最低海拔1275m ,全县总⼟地⾯积 5432km2。

2.建设内容景泰县 2013 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防沙治沙建设项⽬位于⽩银市景泰县,本项⽬建设内容为:封护围栏⼯程 10000 ⽶;布设草沙障⼯程 1000 亩;草沙障中灌⽊造林⼯程 1000 亩;防风林带营造⼯程 90 亩;防风林带灌⽔渠道衬砌⼯程 6200 ⽶。

我国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综合体系建成完工

我国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综合体系建成完工

我国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综合体系建成完工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与生活》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记者2012年1月8日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风沙防护工程是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子项目之一,总投资1381万元.2008年底开工,目前所有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完成。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3.9
【相关文献】
1.敦煌莫高窟的风沙危害与防治研究 [J], 汪万福;张伟民;李云鹤
2.丝路天风疾--防治风沙保卫敦煌莫高窟 [J], 窦贤
3.我国北方海区海上船舶溢油防治示范工程建成 [J], 李明;郝光亮
4.我国建成世界首个防治禽流感专利数据库 [J], 刘建
5.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地灾立体防治体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做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

如何做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

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敦煌是我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因为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和人为破坏,导致敦煌石窟的文物遭受了一定的损坏。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敦煌石窟管理部门需要对石窟建筑进行全面的防水方案设计。

本文将从建筑防水的目的和重要性、敦煌建筑的特点、防水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建筑防水的目的和重要性】建筑防水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维护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以防止雨水、地下水等渗漏到建筑物内部,从而保护建筑物结构及内部装饰材料免受损坏的一项工程技术。

在敦煌石窟的建筑之中,防水工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石窟不仅是珍贵的文物,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其完整性和持久性。

建筑防水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保护建筑物的结构,防止水分侵蚀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其次是保护建筑内部的装饰材料及文物,防止水分渗透造成室内装饰材料腐烂、霉变等现象;最后是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保养的成本。

因此,建筑防水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更关系到文物的保护和传承。

【二、敦煌建筑的特点】敦煌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自五代时期开始兴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风貌。

敦煌石窟有很多特点,对建筑防水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敦煌石窟的建筑类型多样,包括龛窟、偏殿、大殿等不同类型的建筑,这些建筑在防水设计时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敦煌石窟的地理环境复杂,位于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同时也受到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如风沙侵蚀、雨水冲刷等,这些因素都会加剧建筑物的水分渗透和结构损坏。

再者,敦煌石窟的文物珍贵丰富,包括佛像、壁画、雕塑等,这些文物对湿度和水分极为敏感,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水工程以保护其完整性。

综上所述,敦煌石窟的建筑特点决定了防水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地理环境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防水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敦煌莫高窟地区风沙移动与磨蚀的控制方法

敦煌莫高窟地区风沙移动与磨蚀的控制方法

敦煌莫高窟地区风沙移动与磨蚀的控制方法风沙移动与磨蚀是对中国西北部文化资源造成破坏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

在这一地区,沙蚀和其他原因已对诸如新疆交河故城、甘肃西部的玉门关和靠近敦煌的唐代破城子等上百处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破坏。

莫高窟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196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国际遗产文化委员会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莫高窟由700多个洞窟组成,在其南区的洞窟中,有精美的壁画和彩塑;北区的大部分洞窟内没有壁画。

著名的莫高窟自古以来同样遭受着风沙磨蚀。

自1990年开始,美国盖蒂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国家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合作实施了一系列的沙移控制方法:第一,建立人造织物阻风网;第二,种植植物防风带;第三,利用化学合成剂固沙;第四,设置过滤装置。

我们之所以回顾这些方法实施的效果,是想通过对这些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使我们更好地修正方案,找到各种方法的最佳结合点,解决沙移和风蚀问题。

这项技术已在我们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沙漠地带。

我们知道,敦煌位于多风地带,常见的有南、西南和东南三种风向,通常发生在10~2月,发生频率占全年刮风次数的48%,5米/秒的风速占风量的59.2%。

之所以选择5米/秒为参数,是因为在这一区域当风速达到这一参数时,沙子就会随风而起;当风速加大,飞沙的数量和颗粒也随之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磨蚀力也相应加强。

众所周知,莫高窟区域的磨蚀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磨蚀力导致洞窟顶部逐渐变薄。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洞窟的顶部存在“薄顶”现象,如460窟和90窟的顶部已出现了漏洞,水和沙由此贯流入窟,对壁画和雕像造成了危害。

当狂风四起,沙石、尘土就会顺着岩壁斜坡贯流而下渗入洞窟,壁画和雕像也会被沙尘笼罩,走道、院落处处被沙石覆盖着。

清扫这些积沙尘土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

如果积沙不能及时清理,无疑就会对壁画和雕像造成损害。

在1990年,也就是这个项目实施的初期,为了尽快减小磨蚀和沙移的影响,我们建造了高1.8米,长3 700米的阻风网,采用了正常使用条件下寿命可达15~20年的抗紫外线透气型织物材料。

沙漠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3篇)

沙漠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有效防治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沙漠防护林工程建设。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规范施工,打造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沙漠防护林。

二、工程目标1. 生态效益: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暴发生频率和强度。

2. 经济效益:促进沙漠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3. 社会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意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范围本项目位于我国某沙漠地区,工程范围包括沙漠边缘至远离沙漠地区,总长度为XX公里。

四、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整体规划、协调和监督。

(2)设立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物资保障部、安全质量监督部等职能部门,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施工准备(1)调查沙漠地区土壤、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确定适宜的树种。

(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种植密度、种植规格、灌溉方式等。

(3)采购苗木、灌溉设备、农药等物资。

3. 施工步骤(1)土地整理:对沙漠地区进行平整,确保土地适宜种植。

(2)种植设计:根据土壤、气候、地形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确定种植密度、种植规格。

(3)栽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苗木栽植,确保栽植质量。

(4)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确保苗木成活率。

(5)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6)养护管理:定期修剪、施肥、灌溉,确保苗木健康成长。

4.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苗木栽植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5. 施工安全(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2)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五、工程保障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合法合规。

如何做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规范

如何做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规范

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规范一、敦煌建筑特点敦煌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点。

其建筑结构多采用木结构和土墙结构,屋面常采用青瓦覆盖,瓦片多为陶瓷制成。

由于敦煌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日晒高温,风沙侵袭,因此建筑材料易受损,特别是瓦片容易开裂、渗水,造成建筑内部潮湿、霉菌滋生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防水工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敦煌建筑的特点和气候环境,以确保防水效果和工程质量。

二、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原则1.保护文物资源。

敦煌建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工作需采用尽可能保护原有结构和材料的方式进行,减少对文物资源的破坏。

2.兼顾防水效果和建筑风格。

在进行防水设计时,需考虑建筑的外观美观性和历史风格,避免矫揉造作,影响建筑整体美观。

3.选用适宜材料。

根据敦煌建筑的特点和气候环境,选用具有优良防水性能和耐候性的材料,确保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4.合理施工工艺。

在进行防水工程施工时,需遵循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5.定期检测及维护。

完成防水工程后,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防水效果和工程质量。

三、敦煌建筑防水方案设计内容1.屋面防水设计(1)清除屋面污物。

首先需清除屋面上的灰尘、沙土等污物,确保防水材料与建筑基材之间的牢固粘结。

(2)修补屋面瓦片。

对瓦片进行检查,如发现破损、开裂等情况,需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确保瓦片的完整性。

(3)铺设防水材料。

在进行屋面防水工程时,应选用优质的防水材料,如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等,确保防水效果。

2.墙面防水设计(1)清理墙面表面。

对墙面进行清理,清除附着污物、霉菌、藤蔓等,确保防水材料与墙面之间的牢固粘结。

(2)修缮墙面裂缝。

对墙面的裂缝、开裂等进行修补,确保墙面的密封性和整体性。

(3)涂刷防水涂料。

在墙面进行防水设计时,可以使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提高墙面的防水性能。

3.地面防水设计(1)清理地面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防护工程设计一.项目背景敦煌莫高窟位于干旱地带的河西走廊西部,地处高大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泉河谷。

绵延1600 m的石窟开凿于大泉河西岸玉门砾岩层组成的台地边缘。

在西北、东北及西南风作用下,洞窟长期受到风沙的危害。

本世纪40年代,石窟最低层大部分埋在沙中。

自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以后,就把防沙治沙列为保护石窟的重点工作,并在制定《1956—1966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全面规划草案》时,把防沙工作列入石窟的保护、修缮工程项目中,先后在窟顶设立多种防沙工程。

60年代初,制订过防沙规划,同时开展过小规模的防沙治沙试验,在崖面上修建防沙墙,采取“上堵下清”的方法,但后因积沙量大,造成墙体外塌,危及洞窟,被迫拆除。

随后又在崖面开挖防沙沟,设置部分红柳条栅栏,结果造成大量沙物质积聚,沟很快被填平,沙障压埋,形成新的隐患。

究其原因,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对本区独特的风沙运动规律、风沙危害方式等研究不够,虽然工程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防护效果,但随后因积沙量增大,相继很快失效,所以,多年来一直采用消极的人工清沙方法。

据敦煌研究院统计每年要清沙3000m3~4000 m3,而风沙危害并未得到有效防治。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以后,莫高窟的风沙危害问题再次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及美国盖蒂保护所共同合作,进行了莫高窟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治的研究,并设置了尼龙网防沙栅栏。

经长期观测,尼龙网防沙工程阻止了主害风(西北、西南风)向窟洞搬运的沙量,使窟区入沙量减少了60%~70%。

但是,尼龙网防沙栅栏是一种临时性防护措施。

由于积沙,栅栏附近形成了新的人工沙堤,一旦积沙高出栅栏,流沙便会长驱直入危及洞窟。

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风沙危害源,彻底根治莫高窟沙害,应改变过去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缺乏长远性的防护方法,尽快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阻、固、输、导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

二.项目建设区立地条件概况2.1区域地貌特征莫高窟地处敦煌盆地东南缘,距敦煌市25km。

东邻三危山,西接鸣沙山,洞窟开凿在宕泉河西岸南北走向的陡壁上,延绵1680m,相对高度10~45m,自上而下分为上、中、下三层呈密集型分布于崖体,现保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

石窟岩体为沙砾岩,主要为上更新统洪积戈壁组沙砾石层和中更新洪积一冲积酒泉组半胶结砾岩组成。

酒泉砾岩是构成崖面的主体。

该地层颗粒组成中砾石、砂和粘粒分别占70%、25%和5%.沙山系鸣沙山的东段,相对高度100一170m,为一覆盖在基岩低山上的高大复合型沙山,沙丘类型以沙丘链、金字塔沙丘、复合型沙丘链为主。

窟顶依地貌形态和地表组成物质可划分为砾质戈壁、沙砾质戈壁、平坦沙地和沙山等几个单元。

2.2土壤植被莫高窟顶为棕色荒漠土,地表浅层1~2m的砾沙粒配全部表现为双峰型。

窟区前土壤质地在垂直分布上较为复杂,为不同时期洪水冲积形成的沉积层。

0~50cm主要为沙壤土,50~80cm为沙土,80~120cm多为含有砾石的粗砂土,局部区域还存在一层约为10cm厚的粘土层,120cm以下则多为沙土。

窟顶的天然植被有胡杨、沙拐枣、梭梭、白刺、白沙蒿和羽毛三芒草等。

据了解,在1956年之前上有较好的植被,尤以梭梭和羽毛三芒草数量最多,后经气候变化及人为破坏才成目前状态。

人工植被有红柳、花棒、梭梭、沙拐枣和柠条等。

窟区前林种主要为新疆杨、银白杨、榆树、白蜡树和侧柏等。

2.3气候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腹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青藏高原北麓和蒙古高原南侧,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

由于常年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具有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变率大、蒸发强烈、温度变化大和风沙活动频繁等特点。

热量丰富而寒暑剧变。

本区6个月气温多在10℃以下,最低值可达-28℃,而夏季气温多在20℃以上,年平均气温10.3℃。

年平均气温变幅可达34.5℃,最大气温年较差为63℃.降水稀少,分配不均且不稳定。

敦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mm,而莫高窟附近只有23.2 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

年蒸发量达3479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60倍,干燥指数32,平均相对湿度32%。

2.4风沙环境该区域是一个多风向的地区,冬季受内蒙古高压的影响。

在莫高窟地区,气流呈现东北向。

因此,本区冬季盛行偏西风,春夏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

据1990~2000年风向资料统计,莫高窟顶具有稳定的3组风向,是一个多风向地区,多年风况呈明显的偏南风、偏西北和偏东北三组风向。

本区偏南风出现频率最高,占所有风频率的49.5%,其次为偏西北风,占25.3%,偏东北风频率最低,为24.5%。

莫高窟因独特风沙场,沙丘整体运动速度相当缓慢,多年平均移动量仅为0.77~1.08m,但风沙流对洞窟的危害依然存在。

三.综合防护体系防护工程设计莫高窟区沙源主要来自鸣沙山及广阔沙砾质戈壁面上的就地起沙。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设置防护措施,控制外来沙源及防治地表原始结构的人为破坏,将沙源就地阻截,建立一种新的蚀积动态平衡关系,是综合防护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综上所述,莫高窟综合防护体系建立的主导思想是:从本区多风行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防治西北、西南主害风为主,根据鸣沙山、沙(砾)质戈壁、窟顶崖面等不同地带的具体条件风沙运动规律特征,采取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以切断或削弱鸣沙山沙源和固定流沙,并消除砂砾质戈壁面上的就地起沙为目的,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

针对风沙运动规律和不同地域地表组成物质及地貌特点,防护体系的总体设计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

南端以现有植物带为起点,设计总长度为2000m,宽1300~2000m,措施总面积约为1319000㎡。

其中:高立式栅栏3000m,麦草方格沙障1124000㎡,植物固沙带10000㎡,砾石铺压1650000㎡。

(一)流沙固、阻区固阻区主要建立于鸣沙山流沙前缘的沙丘链及平沙地上,由高立式栅栏、麦草方格沙障及固沙植物带构成。

1高立式栅栏高立式栅栏主要设置在沙丘脊线附近,沿鸣沙山外围的主沙梁延伸至沙山北侧,总长约为3000米,是防护体系的首道屏障。

其作用主要阻截来自主害风(偏南风、偏西风) 。

(1)制作材料芨芨草、芦苇、高秆作物等。

(2)设置方法把芨芨草等材料做成高度为70~130cm左右,在沙丘上划好线,沿线开沟20~30cm深。

将材料基部插入沟底,下部加一些比较短的稍头,两侧培沙,扶正踏实,培沙要高出沙面10cm。

最好在降雨后设置。

2草方格沙障草方格带沿高立式栅栏带平行延伸,长约2000米,宽从沙丘边缘的人工滴灌植被带起延伸至沙丘内部400~600米,面积约1124000 平方米。

草方格的规格以1×1米为宜,根据不同地域的风速变化设置。

(1)制作材料麦秆、稻草、软秆杂草等。

(2)设置方法①从迎风坡下部开始,先扎设与常年主风向垂直的第一条主带。

②将麦草均匀的放在要扎设的第一条主带上,把平板锹端放在麦草中间,用力向下切,将麦草压于沙层内10cm左右,草的两端露出沙面10cm以上。

③将压入的麦草两边用铁锹扶直。

④按上述方法平行于第一条主带间距1m再做其他主带。

⑤主带做好后再垂直于主带,间距1m做许多副带,即1×1m草方格沙障。

3植物固沙防护敦煌莫高窟植物固沙主要是通过天然植被的保护及引进滴灌技术进行人工植被建设等措施,扩大植被面积,提高地表植被盖度,增大地表粗糙度,削弱风速,阻截和固定流沙,根本上解决风沙流对莫高窟的危害。

(1)植物固沙树种选择:梭梭、柠条、沙拐枣、花棒、麻黄、沙棘等。

(2)防护林带建设:①初期种植1~2年生的梭梭、柠条、沙拐枣、花棒等为主,②中、后期种植1~2 年生的麻黄、沙棘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灌木实生苗为主,并进行人工造林。

③随着综合防护体系相关措施的实施,如草方格沙障建立后,地表风沙活动逐渐趋于稳定,种植沙生灌草1 0万平方米。

植物固沙带长2000米,宽5米,采用灌草混交形式。

植物带之间的空白带间隔10-15米,形成永久性屏障,阻固流沙,根本上切断沙源向窟顶戈壁及窟区搬运。

(3)天然植被封育保护①规划和设计首先对封育保护区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封育措施,如禁止割草、放牧、采伐、砍柴等人畜活动。

②确定封育方法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促进恢复的治理措施,注重林灌草的立体配置及混交林的营造。

③管理措施封育山区要有专人守山看护,尤其是距离村落较近的地区,人类活动频繁,破坏较大,在行人容易看到的地方竖立封山育林牌,防止治理后遭到破坏,避免“只治不防,等于白忙”造成严重浪费。

(二)沙砾质戈壁防护区沙(砾)质戈壁防护区主要由砾石铺压带和人砾石空白带构成。

砾石防护工程是通过人工砾石铺压方法建立的一种稳定床面,砾石压沙带一方面起着覆盖沙源,固定沙面,阻截沙物质,另一方面改变下垫面粗糙度,造成一种不利于沙子堆积的条件,促进天然戈壁输沙场的形成的作用,同时为偏东风反向搬运创造一个适宜下垫面。

1.砾石铺压带砾石铺压防护带布置在窟顶北部。

这里是一片面积广大的沙砾质戈壁,也是一处重要的沙源地,在西北风作用下对洞窟影响较大。

砾石铺压防护带总体布局上呈不规则倒梯形,靠近鸣沙山边缘的底边长2000米,靠近窟缘的底边长1500米,总面积165万平方米。

2.砾石空白带砾石空白带是由砾质戈壁组成的,主要分布于窟顶崖面附近,砾石覆盖度达到60%以上。

由于砾质戈壁不易起沙,且在大风状况下的防护功能较为明显,经过高立式栅栏带、草方格带、砾石铺压带的层层设防,绝大多数的沙物质被阻截,仅仅很小一部分的沙物质进入砾质戈壁区,同时砾质戈壁为一相对高的台地,且偏东风对窟顶崖面的积沙具有反向搬运能力。

因此,保持其自然输沙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防沙效益上都是适宜的。

四.方案设计总结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的建立,将对我国风沙地区文物古迹及重要经济设施的保护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会产生深远地影响。

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建设为国家治沙重点工程项目。

治沙经费的主体必须依靠国家投资,这也是完成规划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

由于治沙工程是由机械、生物等措施组成,是各项措施环环相套的大规模完整体系,任何一项措施如与其他措施配置脱节,或整个工程量不足、规模过小,都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体系的防护效果。

因此,不能因投资不力,工程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而导致体系功能不强,甚至工程失败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