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100天(河北专版)中考历史基础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讲 近代化的起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近代化的起步

考查知识点

年份题型题号

分值

2016年考情

预测

洋务运动中

李鸿章的活动内容2014 选择题12 2分

近代化是中

考的重点,近

年来选择题、

材料题均有

出现。预测

2016年会考

查近代化探

索事件的影

响及孙中山

的革命活动。

百日维新意

义;近代化探

索的目的

2013 选择题12、15 2分;2分洋务运动内

容;三民主义、辛亥革命2012

选择题

材料题

12、30 2分;9分

孙中山的革

命经验

2011 材料题31(1) 2分

【阶段特征】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辛亥革命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洋务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目的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

中央是奕,地方主要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旗号“师夷长技”

内容经济

创办的企业口号工业类型

前期:军事工业“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后期:民用工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

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

布局(张之洞)

军事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教育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评价

消极

影响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

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

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开始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

辟了道路

【易混警示】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序幕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发动“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

序幕

宣传维新变法创办报刊

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思想,后改名为《中外纪

闻》

政治团体强学会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

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

刊,开放言论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等

影响

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作用

【易混警示】戊戌变法属于资产阶级改革,但是维新派不想推翻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希望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

【温馨提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民主化。

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兴中会成立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

兴中会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

序幕

成果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

国正式成立

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局限性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败原因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

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易混警示】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而非封建制度。

新文化运动

背景(1)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传入中国,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为实行独裁统治,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开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旗帜“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

阵地

《新青年》

内容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刊物是《新青年》和李大钊

创办的《每周评论》)

李大钊

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赞

扬十月革命

评价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

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一直影响到后来

启示对待外来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温馨提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各个事件的探索阶级不同: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探索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探索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