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精品导学案
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知识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能力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
(2)让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
(1)重点: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不同地形特征。
(3)疑点:华人与华侨的区分。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思路: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
其次:重点学习本节课所学的“地区”代表———《东南亚》。
根据其内在逻辑关系教学思路大致按照:由组成→范围→国家→华人华侨→地形→河流→人口→城市→首都→气候→物产→农业→马六甲海峡→火山地震→海啸→六大板块。
最后:指出通过对《东南亚》这一个地区的学习,从而掌握学习“地区”的一般方法,从而为自我学习其他“地区”培养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思考图文结合分析师生合作解决课时安排:2~3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图导入:二、设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详见课件)。
◆组成【图片观察】展示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图,观察其组成,中南半岛(提醒注意中南半岛西南面还有个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哪些岛屿)。
◆范围相对位置:东临太平洋,南接大洋洲,西濒印度洋,北与中国等接壤。
纬度位置:10°S~°N(北回归线)之间。
【设问思考】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带(热带)◆国家【图片观察】展示图7-8“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中南半岛:有哪几个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按照由东向西顺序)哪些内陆国有哪些马来群岛:有哪几个国家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地跨两大洋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华人华侨【教学过渡】由新加坡(岛国)首都:新加坡。
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导学案1 2班级: 姓名: 设计者:侯小超学习目标1.能看图指出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主要国家。
2.能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3.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能在图上指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学习重难点 1.能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对比归纳、交流讨论自学环节 【学习方法】 独学,自主完成右侧题目。
一、位置和范围1.东南亚位于 的东南部,包括 和 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 洲和 洲、 洋和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上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3.马六甲海峡位于 岛和 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 、 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东南亚大部分位于 带,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
2.东南亚是世界上 、 、 、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任务一:设计旅游路线;(请你设计岛国旅游、临海国旅游、内陆国旅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写出途经的国家和著名旅游景点。
)群学环节【小组学习】 【班级交流】任务二:考察运输航线;(我国每年要从波斯湾进口大量石油,向欧洲出口大量玩具,请你在图上绘制出我国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和向欧洲出口玩具的海上运输航线;)任务三:制定采购计划;(东南亚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我国每年都要从那里进口大量的稻米、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请你制定采购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的采购方案。
)采购项目 采购地点稻米天然橡胶 棕榈油 椰子 蕉麻旅游项目 途经国家著名景点岛国旅游临海国旅游 内陆国旅游中国波斯湾 欧洲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 导学案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3、认识东南亚丰富的物产资源。
4、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和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5、理解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2)东南亚的物产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
2、难点(1)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东南亚大致位于 10°S 25°N 之间,绝大部分位于热带;经度范围约为 90°E 140°E。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交通位置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二)范围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1、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山水相连,南部狭长。
2、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由两万多个岛屿组成,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众多。
(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1)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马来群岛地处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气候(1)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每年 11 月到次年 5 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为旱季;6 月到 10 月盛行西南风,降水丰沛,为雨季。
(2)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3、河流(1)中南半岛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国,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或太平洋。
主要河流有湄公河、湄南河、红河等。
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马来群岛河流短小湍急。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导学案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导学案1.识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东南亚两种要紧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要紧的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和要紧的旅行胜地。
2.明白得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其人文特点的阻碍。
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1)位置和范畴: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①和马来群岛等组成。
(2)马六甲海峡:处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以热带季风和②气候为主,高温多雨。
(2)农业类型③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是世界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的最重要产区。
3.山河相间与都市分布(1)地势特点中南半岛:山脉、河流多南北走向,形成④的特点。
马来群岛:地势坎坷,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2)都市分布分布规律:多分布于⑤。
形成缘故: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1)人口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旅行胜地:缅甸仰光的⑥,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⑦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都市新加坡。
1.中南半岛的地势有何特点?东南亚的大都市要紧分布在哪里?2.东南亚在人口构成上有何特点?近年来东南亚什么缘故成为中国居民出国游的一大热点地区之一?探究一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互动探究] 1.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是(海峡),北部是半岛,南部为岛,该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或风带全称),请说明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图中A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其河流的上游剖面图为,中游剖面图为,下游剖面图为。
(3)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要紧异同点。
东南亚导学案
东南亚【学习目标】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2、识记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掌握东南亚的两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及农业地域类型。
【知识体系】I.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位置:90° E-160°E ,23.5° N- 10° S 。
(2)国家:11国,印尼人口过亿,越.老.缅3国与中国陆邻,马.菲.印.文隔海相望。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唯一内陆国),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
印尼在东南亚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
(3)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本区的咽喉。
(4)地形:●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山脉呈掌状向南展开,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生产稻米。
●马来群岛:地势高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火山地震非常强烈,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5)气候:(1)人口:密度大,华人多,原籍多为广东、福建。
(2)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
稻米是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
(3)矿产:有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4)经济: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形成了热带种植园农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旅游业发展迅速。
Ⅲ.新加坡(1)标志特征:赤道附近,105°E,东七区。
“狮子城”。
热带雨林气候。
(2)城市岛国: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资源匮乏,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3)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①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②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是仅次于休斯敦、鹿特丹的第三大炼油中心)、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规模仅次于美国)、电子电器等工业;③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导学案1:东南亚
第一节《东南亚》导学案一、预习与导读:1、东南亚位于亚洲部,包括两大部分;2、东南亚位于“十字路口”位置:北有,南有,东接,西达;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它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3、东南人主食是,所以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东南亚有种植这种粮食作物自然条件:,也有种植这种作物的社会必要性:;4、东南亚湿热的气候使它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东南亚是、、、的最大产地;5、东南亚大多由向延伸,具有、的特点;上游流经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下游河谷展宽,形成,东南亚的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交通,地势,已成为本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6、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7、东南亚居民大多数是色人种,其中占有一定的比重;8、东南亚的名胜古迹很多,例如有、、、;二、师生合作探究:(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读“东南亚政区图”,完成:(1)印度洋、太平洋、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分别位于东南亚的、、、、方向;(2)在上图中填上: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3)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上述国家中,属中国邻国的是、、、、、、;属内陆国的是,属岛国的是、、、,属临海国的是、、、、、;(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查看上图,可知,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地区介于和这两条特殊纬线之间,所以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属带(温度带);2、参看P7图《亚洲气候类型》,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有两种:和气候;其中中南半岛主要是气候,马来群岛主要是气候;3、参看下图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和热带雨林气候,它们的区别是:4、东南亚地区湿热的气候特别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5、湿热的气候也使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长基地,连线: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泰国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越南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三、自主探究:(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图,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这些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特点:的影响,自向流,上游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形成丰富的资源,下游则形成(地形);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完成下表: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1、春节期间,北京的丽丽计划和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新马泰”旅游,请你帮助她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1)“新马泰”是指哪几个国家?(2)丽丽需要带到目的地的衣服应该有()A夏装裙子 B 毛衣 C 棉衣(3)丽丽想要带雨具,请你参考曼谷和新加坡的气温降水图,告诉她春节期间哪儿的降雨可能大?(4)丽丽告诉父亲去新马泰旅游时可以看见教材图片上的大金塔和吴哥窟,你认为丽丽说得对吗?四、巩固练习:1、世界上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是()A.东南亚B.南亚C.西亚D.西欧2、东南亚气候,正确的描述是()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还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中南半岛的大部分还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马来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3、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B.印度尼西亚C.马来西亚D.马尔代夫4、湄公河流经我国境内时称()A.怒江B.金沙江 C.雅鲁藏布江D.澜沧江。
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导学案
亚洲和大洋洲,太平 十字路口上,是沟通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
• 为什么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 日本工业所需要的石油,铁矿石很多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运输,一旦这 条交通要道被封锁,将会给日本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灾难性的冲击。
• 1.马六甲海峡位于哪两个半岛之间?
•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 缅甸、越南、老挝
• 2.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哪两个大洋?
• 太平洋和印度洋
• 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
•
新加坡
• 1.被称为“火山国”“千岛之国”的国 家是?
• 印度尼西亚
• 本区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的河流 是?
•
湄公河
•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的名称是什么?
•
澜沧江
• 1.和中国有领土接壤的东南亚国家 有几个?分别是哪几个?
大洋洲
• 3.东南亚左边和
• 右边分别是什么
• 海洋?
太
印度洋
平
洋
马 来 半 岛 苏 门 答 腊 岛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东南亚国家政区图
有 哪 几 个 和 中 国 接 壤 ?
仔 细 观 察 这 些 国 家 ,
越 南 , 老 挝 , 缅 甸
• 马六甲海峡重要的地理位置 • 马六甲海峡地处
洋和印度洋之间的 亚洲和大洋洲、
【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 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国家,以 及马六甲海峡重要性。
【重难点】1、东南亚位置、地形、 气候
2、马六甲海峡重要的 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 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
• 1.说说东南亚北面那片大陆叫什么大陆?
湘教版初一地理下册《东南亚》导学案
湘教版初一地理下册《7学习任务一:位置与范畴【自主学习】1.读下图找出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图中填出:亚洲、大洋州、太平洋、印度洋;并指出南北回来线。
(1)纬度位置:位于带;(2)海陆位置:东临洋,西临洋,北连洲。
南接洲;地处两洲两洋的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读下图找出东南亚地区的范畴(1)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的部,包括半岛和群岛。
(2)在图中填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以及马六甲海峡。
【小组交流】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说出东南亚的要紧范畴。
3、总结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读图2—3、2—4,摸索:1、在图中找出马六甲海峡、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2、什么缘故说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的咽喉要到?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小组合作】1.在图中填出亚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2.马六甲海峡连接了洋和洋;3.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最短航线必须通过海峡;学习任务二:自然环境----地势与河流【小组合作】1、请各组在图2—1中南半岛上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摸索回答:(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2)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代表什么地势?(3)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4)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势有何差异?上游什么资源丰富?下游什么缘故成为重要的农业区?3、用八个字概括中南半岛地表形状特点。
4、在图2---1中,观看马来群岛地势类型、地势分布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对河流有什么阻碍?从板块构造说明马来群岛什么缘故多火山、地震?。
东南亚导学案
第三节东南亚撰稿人杜晓娜审稿人王龙(2017、3、3)【课标要求】1.以东南亚地区地形、季风、河流、洋流等资料,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及地质作用,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河流水文特征及水旱灾害和洋流的地理意义。
2.结合东南亚的农作物分布和矿产分布,运用区位因素说明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以新加坡等国家为例,考查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口问题及措施。
【互动探究】一. 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1.范围①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②东南亚包括______个国家,唯一的内陆国是______,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跨两大洲的国家___________。
2. 位置(1)经纬度位置:0°—23°26′N (热带), 100°E—120°E(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北临亚洲,南邻大洋洲,西接印度洋,东接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二.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平原少,火山、地震多【问题探究1】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河流(1)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2)河流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湄公河三角洲)【问题探究2】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4、矿产资源石油: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锡:主要在_____________。
二、人文地理1.经济 (1)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分布 ②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有利条件:①水热条件好;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⑤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寓;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不利条件:旱涝灾害频繁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天然橡胶、咖啡等作物):自然:①热量充足②降水丰沛③土壤肥沃;社会经济: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海运);殖民统治旧经济秩序的影响。
东南亚 导学案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第一课时)导学案授课时间:3.18 备写:马小燕审核:李佳栋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学习重点:东南亚位于“十字路口”位置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认真阅读课本P22页和23页上半部分内容和图7.20和图7.24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东南亚的范围;东南亚的主要国家。
并在课本和图上重点勾画出来,5分钟后检测看谁掌握的又准确又好。
自学检测(一)时间5分钟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主要位于带。
海陆位置:西临,东临,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处于与、与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
3、东南亚主要国家中内陆国有;临海有、、、、;岛国有、、、、、;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
后教:明确和补充知识点,强调东南亚位于“十字路口”位置的重要性。
自学指导(二)认真阅读课本P23页下半面和24、2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重点勾画出来,4分钟后检测看谁掌握的又准确又好。
1、东南亚主要是什么气候和什么气候,这两种气候具有怎样的特征?2、东南亚气候特对东南亚农业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自学检测(二)时间4分钟1、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带,主要是气候和气候。
这两种气候都具有、的特征,有利于和的生长。
2、东南亚人喜欢吃。
3、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后教:明确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课堂小结:歌谣:十字路口东南亚,坐收渔利马六甲;热带风光真旖旎,季风雨林把雨下;人多地少光热足,传统作物是稻米;气候湿热条件好,热带作物主产地;马棕泰象律蕉麻,印尼椰子泰国米;这里物产真丰富,欢迎大家来这里当堂背诵:背诵自学检测一和二的知识点,4分钟后同桌互背,教师抽查。
东南亚导学案(第二课时)
《东南亚》导学案(第二课时)七年级地理备课组主备人:苏延清初审:陈新龙终审:杜谷课型:新授学习内容:东南亚的物产和国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的分布。
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地位。
知道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的物产,初步形成如何促进东南亚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路。
重点、难点:东南亚的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及种植环境。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流程一、温故知新(2分钟)见课件二、自主学习导航(8分钟)(一)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 富饶的物产自学导航一:自读课本35-36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
(2) 、、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印尼是东南亚重要的输出国。
泰国、马来西亚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4)东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有、、。
2.我国的近邻自学导航二:自读课本37页图7-8及文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序号在图上标出下列国家:①越南②老挝③柬埔寨④泰国⑤缅甸⑥马来西亚⑦新加坡⑧印度尼西亚⑨菲律宾⑩文莱(2)完成38页活动3(填表)。
(3)读图7-8,东南亚与我国大陆接壤的国家是、、。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4)缅甸的首都是。
(5)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
我国东南沿海的、两省是著名的侨乡。
(二)基本要求。
1.阅读教材,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2.针对自学存在的问题小组探究3.组长梳理存在的问题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8分钟)探究: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有利条件?四、适度拓展,突破难点(10分钟)1.学生的随机问题。
2.知识拓展(1)欣赏图片(2)东南亚经济概况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热带种植园的农业地域类型。
完整版东南亚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东南亚》导学案
诸城繁华中学
姓名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第
郑萍萍
第小组
2、对比掌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气候对当地
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主完成】
(一)位置、范围
认真阅读课本
自主完成下列内容:
1、在上图中填注:赤
道、北回归线、亚洲、
大洋洲、太平洋、印
底江等大河,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
南.
,地形呈山河
分布
的特征。
3、马来群岛是地势
,多
,山岭
、平原
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
1东南亚主要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 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形成了
上,终年 温 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3、分别用箭头“ /”和“ /”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互动探究】
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比较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特征
气候类型及特征
河流特征
度洋、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苏门答腊
岛、爪哇岛、苏拉威
西岛、
2、东南亚位于亚洲
包括
两大部分。
3、东南亚处在
洲与
洲、
.洋和
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
(二)地形、河流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
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捷海上通道。
1、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
【初中地理】《东南亚》导学案
【初中地理】《东南亚》导学案【学习目标】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找出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n运用地形图,归纳东南亚地形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N使用图表描述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n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N使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东南亚的几种著名产品,并说明它们的分布、生产和出口情况。
n举例说出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N使用材料描述东南亚具有地理特征的文化习俗,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第1课时[自主学习]1.东南亚包括________半岛和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地处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________海峡是连通________洋(南海)和_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南亚的气候条件使东南亚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出口最多的椰子和香蕉。
中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大米出口国。
3.中南半岛的地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中南半岛上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
金塔、吴哥窟、下龙湾在哪里。
5.越南的首都是_____,泰国首都是____,柬埔寨首都是______。
[合作勘探]1.在世界地图上指出:东南亚、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中国、日本、西亚、非洲、欧洲。
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指出东南亚国家。
东南亚最大的国家是什么。
这是东南亚的内陆国家(不靠近海洋)。
哪三个国家在陆地上与中国相连。
3.南海周围有哪些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南亚导学案
世界区域地理东南亚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
3、结合高中地理知识,评价东南亚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分析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
一、范围和位置:1.纬度位置:赤道两侧,0S—0N之间,绝大部分位于带。
2.海陆位置:位于大陆与大陆、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两洲两洋之地”。
马六甲海峡在半岛与岛之间,是这个“十字路口”的咽喉,被称为“海上生命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范围:主要包括半岛和群岛两部分。
二、自然地理概况(1)、东南亚的地形:1、地形特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东南亚位于、__ ___、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地震多发。
(2)、东南亚的气候1、东南亚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4、主要的粮食作物:。
5、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6、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做一做】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中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其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2)在右图上画出中南半岛冬季、夏季的风向。
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A为气候,气候特征为;图B为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分为两季。
(2)图A代表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为东南亚的南部和大部分。
图B 代表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为东南亚的和北部。
(3)下图所示的天气现象表现了上述AB中哪种气候类型区的天气。
(3)、东南亚的主要河流(1)右图中序号河流的名称。
①②③④⑵东南亚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有哪些?⑶东南亚地区城市和重要农业区(图中阴影部分)的分布有河特点?(与地形、河流有何关系?)并解释原因。
三、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1)农业地域类型——以和农业为主,东南亚是世界上、、椰子、、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生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
马庄中学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2、对比掌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
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主完成】
(一)位置、范围
1、在上图中填注:
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
洋、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
门答腊岛、
2、东南亚位于亚洲,
包括和两大部分。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
洋和洋之间的“十字
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
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
两大洋的便捷海上通道。
(二)、马六甲海峡:
1、马六甲海峡:位置:位于和之间。
①、是沟通洋和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洲和洋沿岸港口与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②、如图,日本要到达西欧,最便捷的
路线是(填序号),日本称该
海峡为“”。
该海其中扼
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
是。
(三)气候与农业
1、东南亚主要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
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分别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2
2、中南半岛主要为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季。
农作物一般在季播种、季收获。
马来群岛属于气候,终年,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互动探究】
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课堂练习
1.读“东南亚略图”,回答
问题(7分)
⑴、将下列地理事物的数
字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位
置。
①中南半岛②马来
群岛③马六甲海峡
⑵、B地主要的气候类
型是,其气候特征是。
H地主要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
是。
③海峡是沟通洋和洋的天然水道。
2、(2007·福建南平)放眼世界: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
理事物为:A ______
洲、 B________洲、
3
C ________洲、
D ________海峡;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位于两大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⑶、国家B
东南亚(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
理解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重要地理位置
2、掌握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及分布。
【自主学习】
(一)、河流与国家:
1、读图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及首都
2、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是________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
3、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二)、富饶的物产:
1、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是世界上、、
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2、主要粮食作物是。
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其中国的稻米出口量非常大。
(三)地形、河流
1、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南,地形呈山河、分布的特征。
3、东南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及三角洲,
利:。
4
弊:。
(四)、东南亚的旅游胜地
1、旅游胜地。
2、是华侨和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华侨主要来自和
两省。
【巩固训练】
1、东南亚的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越南B.老挝C.柬埔寨D.泰国
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B.日本C.印度尼西亚D.菲律宾
3、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
A.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B.印尼、马来西亚、文莱
C.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D.泰国、越南、缅甸
4、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美国B.东南亚C.西亚D.西欧
5.东南亚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油棕、椰子B.天然橡胶、油棕、水稻
C.油棕、椰子、咖啡D.油棕、水稻、棉花
6.东南亚居民的主要粮食为()
5
A.面粉B.稻米C.高梁
D.土豆
3、(2009·山东济宁)读东南亚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由半岛和
_____________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2)观察中南半岛上的主要城市,其分
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2007年9月12日,甲处又发生强
烈海底地震。
本地多发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一舰队从海南省三亚出发,到非洲东北部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如图),
请你补充完整舰队航行路线:三亚→南海→________→印度洋→索马里海域。
(5)一艘从东南亚驶往我国的轮船,船上装载的货物可能是()
A.小麦、茶叶 B.苹果、柑橘
C.可可、棉花 D.棕油、天然橡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