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 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司马光《传家集》卷60《王介甫书》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 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 某些缺陷?
北宋的募兵政策
通过普遍招募的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 识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 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 累增至120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成为财政开支的大宗。北宋中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 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女真族 金
1127年金灭北宋,徽宗、 钦宗被虏,史称“靖康之 变”
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称帝,后 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 构就是宋高宗


岳飞抗金
绍兴和议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一线划界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南宋对金称臣,每年给 金缴纳一笔财物,称为 “岁贡”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
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 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政府机构设置重叠
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仁宗在位 改革者范仲淹
官多 财政开支大
文官任枢密院长官
军政
三衙
有调兵权 有统兵权 无统兵权 无调兵权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北宋的募兵政策
西夏保持帝号, 向北宋称臣,北宋 每年送给西夏钱物 称为 “岁赐”
契丹 辽
北宋这种“以钱财焕和
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
维持已有疆界辽宋皇帝 什么?
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
辽一笔财物,称为“岁币” 观点1、屈辱而不可取,
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 防的安定
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 疆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 签订协议,是一种屈辱行
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结果:触犯了官僚集团既得利益,失败
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
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 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 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 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 望借“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 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招 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苏洵《嘉佑集》卷1《审势》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
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诏,朝诏而夕至,则为匹夫!
文官任枢密院长官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 提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中央 路
安抚司(帅司) 转运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统领军队 财政赋税民政 司法刑狱 赈灾盐铁专卖
府州军监
知州(或知府等) 通判 (监察)

知县(或县令)
宋初措施在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方面效果显著。时人描述: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台谏
三司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宰相) (执政)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知谏院 (执政) (执政)
财政
行政
副相
军政
监察
三司专掌财政, 与宰相分权
强化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君主专制 权力分割过细 影响行政效率
枢密院专掌军政,与禁 军管理机构 “三衙” 分 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 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负担,也引起激烈争 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 走向衰亡。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 今介甫为政,尽变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左者右之,成者毁之, 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至朝廷,下及田野, 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 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为。
燕云十六州
屡战 屡败
惨败
岁 岁币 赐
澶渊之盟
观点2、辽和西夏军事力 量较强,而北宋军事“积 弱”,因此“以钱换和平”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 临的困境。和议签订后, 北宋政治上并不屈辱,而 经济损失有限。南宋李焘 在《资治通鉴长编》中指 出“虽每岁赠遗,较用兵 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这样看来, “以钱财焕和 平”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