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测试卷(附答案)

训练三一、成语修改(正确的打“√”,错误的订正)046、迷天大罪() 047、张慌失措() 048、火势漫延()049、饱经苍桑() 050、无精打彩() 051、禁若寒蝉()052、真知卓见() 053、谍谍不休() 054、虚无飘渺()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 057、蓬壁生辉()058、计日成功()059、谋取暴利() 060、流览一遍()061、大学肆业() 062、磬竹难书() 063、相辅相成()064、好景不常() 065、谈笑风声() 066、请予接恰()067、沸返盈天() 068、到处传颂() 069、政权颠复()070、提心掉胆() 071、无礼漫骂() 072、言谈恢谐()073、冒然行事() 074、很有俾益() 075、按价赔尝()076、沾污名誉() 077、图书装祯() 078、大声急呼()079、山青水秀() 080、战胜朝庭() 081、民生凋蔽()082、旁证博引() 083、水乳交溶() 084、事必弓亲()085、应接不遐() 086、违法造事() 087、冒天下之大不违()088、共商国事() 089、飞扬拔扈() 090、分道扬镖()091、断烂朝报() 092、厝火积新() 093、单精竭虑()094、嘻笑怒骂( 095、喜皮笑脸() 096、远大报负()097、各行其是() 098、佩戴手饰() 099、私下蹉商()100、腾写复印() 101、璀灿夺目() 102、德艺双磬()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语文世界风光无限。

在这里,我们寻(mì)▲春天的踪迹,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走进戏曲天地,品味民族文化悠长的(yùn)▲味;追寻人类起源,体会古代神话永恒的(mèī)▲力;共话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心中的仰(m ù)▲之情……2、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B. 倔强(jiàng)C. 迸溅(bèng)D.应接不暇(yī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因为年轻,所以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D. 他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女C. 长寿D. 团圆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是其著名的开头。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10.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________》中的名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景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根据节选内容,渔人最初发现桃花林时,他的感受是什么?12. 文中“豁然开朗”一词,描述了渔人进入山洞后的感受,这里的“豁然开朗”具体指的是什么?13.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的人有什么不同?14. 作者通过这段描写,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四、作文(共30分)15.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跑B. 跳C. 唱D. 食2. 《西游记》的作者是()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一双黑鞋子。

B.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认真思考。

C.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桥。

D.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许多观众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是()A. 快速、迅速B. 大小、多少C. 美丽、漂亮D. 高兴、快乐二、判断题1.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4.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5. “一问三不知”是指知道的事情少。

()三、填空题1.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

2. “满招损,谦受益”是《论语》中的名言。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唐代诗人王安石的诗作《泊船瓜洲》。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别举例说明。

4. 请简述《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

5. 请解释“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五、应用题1. 请用比喻句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色。

2. 请用排比句表达你对友谊的看法。

3. 请用对偶句表达你对勤奋学习的态度。

4. 请用夸张句描述一下夏天的炎热。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修正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一、1、C分析:A选项“秽”读为“huì”,B选项“契”读为“qì”,“憎“读为”zēng”,D选项“祈”读为“qí”2、D分析:A选项“耀武扬威“是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用于天安门广场上的士兵不合适。

B选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这里理解有误。

C选项“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与句子语境不符。

3、C分析:A选项语序不当,应为“我们这些中学生对……很感兴趣”;B选项搭配不当,提取主干后为“公园是好时候”;D选项成分残缺,应在“低碳环保”后加“的特点”。

4、B分析:详见课本《台阶》一文第八自然段。

5、A分析:A选项句中的“过”为动态助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每空1分,答案错一个字该题不给分(1)决眦入归鸟(2)政入万山围子里(3)凭君传语报平安(4)隔江犹唱后庭花(5)独怆然而涕下(6)杨花榆荚无才思(7)箫鼓追随春社近(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7、每空0.5分①终了,最后②事物的道理、规律③晒④大腿(可联系《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8、①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②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奴仆),织布应当去问婢女。

”。

9、(写出启示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

4分,每文2分。

)甲文示例一: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

(1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1分)示例二: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1分)乙文示例一: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1分)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

(1分)示例二: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踉跄(liàng)恣意(zì)蓦然(mò)蹒跚(pán)B. 叱咤(chì)倏忽(shū)蹊跷(qī)缄默(jiān)C. 徜徉(cháng)缱绻(quǎn)旖旎(yǐ)饕餮(tāo)D. 踌躇(chú)恣睢(zì)桀骜(jié)踯躅(zhú)答案:C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涣然冰释栩栩如生惴惴不安罄竹难书B. 风声鹤唳风尘仆仆风声鹤唳风起云涌C. 姹紫嫣红叱咤风云叱咤风云叱咤风云D. 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而不舍锲而不舍答案:A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B.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

C.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求全责备。

D. 他虽然犯了错误,但已经改正了,我们不能对他吹毛求疵。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通过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C. 他虽然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D. 虽然他很努力,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B.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C.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D.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初一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轻轻yín 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 举目tiào 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 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一泓沙漠中的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4.填空:(9分)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

” 《山中杂诗》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论诗》③《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滁州西涧》一诗中,被称为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应届(yīng)C. 蹒跚(pán shān)D. 迸溅(bèng 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突出,需要进一步修改。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雨滴落在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覆盖了大地。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D.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提高自己。

C. 我们应该怎么做?要勤奋学习,不断进步。

D. 学习重要吗?当然重要。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学习非常认真,连吃饭的时间都用来看书。

C.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D. 他的知识渊博,像海洋一样深。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勤奋学习吗?C. 我们怎么能不勤奋学习呢?D. 我们怎么能勤奋学习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的心像一片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

C. 他的笑声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D. 她像一朵盛开的花,美丽动人。

七年级语文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日B. 月C. 明D. 早2.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 )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学习4. 下列哪个句子是复合句?( )A. 春天来了。

B. 他正在读书。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D. 我喜欢吃苹果。

5.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 )A. 学富五车B. 刻苦铭心C. 废寝忘食D. 一心一意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小说。

(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

(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 )5.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的名言。

( )三、填空题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2. “______,可以攻玉”是《诗经》中的名句。

3. “______,非一日之寒”是关于学习的名言。

4. “______,可以横绝峨眉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

5. “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关于学习的名言。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解释“成语”的含义。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5. 请解释“诗”和“词”的区别。

五、应用题1. 请用“比喻”手法写一个句子。

2. 请用“拟人”手法写一个句子。

3.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个句子。

4. 请用“夸张”手法写一个句子。

5. 请用“对偶”手法写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静夜思》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 请分析《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

七、实践操作题1. 请写一篇关于“我的家乡”的短文。

2. 请写一篇关于“我的梦想”的短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蹒跚(pán shān)C. 饕餮(tāo tiè) D. 踉跄(liàng qiàng)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B. 他不仅年轻,而且很有才华。

C. 他不但年轻,而且很有才华。

D. 他年轻,而且很有才华。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李白的名句,出自他的《______》。

8. 请写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______。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其中“子衿”指的是______。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杜少府”指的是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内容省略,假设是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1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5分)1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来展现中心思想?(5分)13. 文章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10分)14. 请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

(5分)15. 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

(5分)四、作文(共40分)16.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C.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D.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澄清云宵抖擞喜出忘外B.莅临分歧诀别荫蔽花枝招展C.静谧宿儒和霭奥密小心翼翼D.质仆私塾烂漫烘托人生鼎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假日里好友要去淮海纪念塔参观,而我想去敦煌旅游,我俩的看法真是一拍..即合..。

D.我的伯父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最近辞职回家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___,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7、古诗文默写。

(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word完整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写出拼音。

(4分) ①吞shì()②欢呼què()跃③zhé()伏④自怨自艾.() 2.根据所提供的词义在横线上写出词语。

(3分)(1)为了筹建长城站,他_____(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

(2)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___________(一点也不动心)。

(3)他忽然低下头了脑袋,_________(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着说:“在安徽。

”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也不去破坏他和他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B.最近部分企业安全保卫工作出现了纰漏,有关部门及时分析并解决了问题。

C.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D.虽然我进初中快一年了,但小学时代同学们愉快的笑容,至今还在我耳际萦绕。

4.解释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如探汤. _____________ (2)颜色..不变______________ (3)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主人公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B.真实、准确是消息写作的原则,十分讲究时效,《三个太阳》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C.松鼠漂亮、驯良、乖巧。

非常讨人喜欢。

全文采用并列的行文方式,反映了松鼠的特点。

D.《回延安》作者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诗集有《猛虎集》《并没有冬天》等。

(完整版)初一语文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初一语文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e an i rg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把答案工整的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2分)有人偏爱原野的静秘,有人独享夜莺的撩亮。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一棵枫树,表皮灰暗而粗犷( ),发着苦涩气息,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 )蓄了这么多的芬芳。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锡箔 盔甲 感慨 人声顶沸B 、朗润 抖擞 响晴 花枝招展C 、澄清 静谧 吝啬 淅淅历历D 、铃铛 化妆 絮叨 美不胜收3.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 .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 .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4、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李帅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冬天的济南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C 、 《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意慷慨悲壮著称。

6. 按要求默写。

(9分)h sis (1)《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现作者惆怅和恋恋不舍的诗句是:,。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202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带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酝酿( liàng) 沐浴(mù) 干涩(shè) 一霎时(shà)B.憔悴(qiaó) 粼粼(líng ) 莅临(lì) 咄咄逼人(duóduó)C.荫蔽(yìn) 姊妹(zǐ) 祷告(dǎo ) 菡萏(hàn)D.匿笑(nì) 瘫痪(huàn) 粗犷(guǎng) 贮蓄(zh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静谧瞭亮睫毛朗润B.棱镜决别分歧铃铛C.并蒂沉寂淅沥徘徊D.着落朗润凌镜侍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 排比 )B.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 设问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新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汉字的六种基本笔画之一?A. 横B. 竖C. 撇D. 捺E. 点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有多少篇?A. 300篇B. 305篇C. 310篇D. 315篇E. 320篇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不耻下问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E.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成的?A. 大小B. 高低C. 前后D. 左右E. 上下5.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他像一只蜜蜂一样勤奋。

B. 他是一只蜜蜂。

C. 他像一只蜜蜂。

D. 他勤奋得像一只蜜蜂。

E. 他像一只蜜蜂那样勤奋。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

()2. 《诗经》中的“风”是指国风。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大学》。

()4. 比喻句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说明的。

()5. 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______种。

2. 《诗经》中的“风”是指______。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

4. 比喻句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______来进行说明的。

5. 成语是由______个字组成的固定词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汉字的基本笔画。

2. 请简要介绍《诗经》的内容和特点。

3. 请简要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4. 请简要解释比喻句的作用。

5. 请简要解释成语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写出“人”字。

2. 请列举《诗经》中的三个国风。

3.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4. 请写出一个比喻句。

5. 请列举一个成语及其含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汉字的基本笔画在汉字书写中的重要性。

七年级 语文 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 语文 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A. 月亮升起来了B. 小草在微风中舞蹈C. 雪花飘飘D. 太阳落山了4. 下列哪个成语是表示“勤奋学习”的?A. 画龙点睛B. 学富五车C. 井底之蛙D. 一鸣惊人5. 下列哪个句子是疑问句?A. 你去哪儿?B. 今天天气真好。

C. 他正在写作业。

D. 这本书是我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4. 拟人修辞手法是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5.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智多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自《三国志》。

2.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的名句。

4. 比喻修辞手法是通过比较来形象地描绘事物。

5. 成语“掩耳盗铃”寓意是自欺欺人。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2. 请解释成语“画龙点睛”的含义。

3. 请举例说明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

5. 请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比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2. 请解释成语“水滴石穿”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3.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解释成语“亡羊补牢”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5.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

2. 请分析《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编写一个短剧剧本。

七年级的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的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的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水C. 森D. 河道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一日千里C. 对牛弹琴D. 画龙点睛3.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4.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书桌D. 美丽5. 下列哪个句子是感叹句?A. 你怎么来了?B. 这朵花真美啊!C. 他每天都锻炼身体。

D. 明天会下雨吗?二、判断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出自《左传》。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诗句。

()4. 汉字“好”是会意字。

()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是李白的诗句。

()三、填空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

2. “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的名言。

3. 汉字“明”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诗句。

5. “_______”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四、简答题1. 请简述《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2. 请解释“成语”是什么。

3. 请简述汉字的六种基本笔画。

4. 请解释“文言文”是什么。

5. 请列举五个唐代诗人及其代表作。

五、应用题1. 请用“春、花、鸟”这三个词写一个句子。

2. 请解释“近义词”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3. 请解释“反义词”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4. 请用“因为……所以……”造一个句子。

5. 请用“虽然……但是……”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2.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形象。

七、实践操作题1. 请写一篇以“我的学校”为题的短文。

2. 请写一篇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的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2. 设计一份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

初一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初一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欣慰(xīn wèi)漫步(màn bù)舒适(shū shì)B. 沉默(chén mò)傲慢(ào màn)突兀(tū wù)C. 窗棂(chuāng líng)拘泥(jū ní)悠然(yōu rán)D. 紧张(jǐn zhāng)悲壮(bēi zhuàng)沉重(chén zhò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夜晚,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那座山高耸入云。

D. 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精美精致精良B. 稳健坚强坚硬C. 愉快愉悦愉乐D. 坚定坚决坚毅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语病最严重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B.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C. 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D.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大雨。

答案:D二、填空题5. 《小石潭记》中,描述小石潭美景的句子是:“水落石出,______。

”答案:洞庭山水翠6. 《庐山谣》中,诗人用“______”来形容庐山的壮丽景色。

答案:青天有月来几时7. 《月光启蒙》中,描述月光照耀下的乡村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月光洒在田野上月光洒在村庄上8. 《春》中,描述春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草长莺飞二月春风似剪刀三、阅读理解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两万一千多里。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代修缮,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初一语文测试卷答案

初一语文测试卷答案

初一语文测试卷答案初一语文测试卷答案语文要学好,就要学好基础,一步步学习。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一语文测试卷答案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说明:1.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试题90分,书写与卷面1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卷面整洁可得10分,否则将酌情给分。

一、基础(2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眼睑(jiǎn)恍(huáng)惚抽搐(chù)满目疮(cāng)痍B.羸(léi)弱斫(zhuó)痕阴霾(mái)寒风砭(biān)骨C.菜畦(qí)澎湃(pài)嫉(jí)妒回环屈(qǔ)折D.彷(páng)徨磐(pán)石蓦(mò)然叱诧(zhà)风云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3分)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研习、欣赏书法,可以书法的美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高雅的审美情趣。

(增进培养增加)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伟大的悲剧》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B.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

李世民为纪念他们,将其形象刻在自己陵墓的石屏上。

C.《狼》的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是其代表作,该题目的意思是“在名为聊斋的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D.《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该书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

4.请为下面的语句排列正确的顺序,使之前后连贯。

(2分)①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②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
一、1、C
分析:A选项“秽”读为“huì”,B选项“契”读为“qì”,“憎“读为”zēng”,D选项“祈”读为“qí”
2、D
分析:A选项“耀武扬威“是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用于天安门广场上的士兵不合适。

B选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这里理解有误。

C选项“颠沛流离“指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与句子语境不符。

3、C
分析:A选项语序不当,应为“我们这些中学生对……很感兴趣”;B选项搭配不当,提取主干后为“公园是好时候”;D选项成分残缺,应在“低碳环保”后加“的特点”。

4、B
分析:详见课本《台阶》一文第八自然段。

5、A
分析:A选项句中的“过”为动态助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6、每空1分,答案错一个字该题不给分
(1)决眦入归鸟(2)政入万山围子里(3)凭君传语报平安
(4)隔江犹唱后庭花(5)独怆然而涕下(6)杨花榆荚无才思
(7)箫鼓追随春社近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每空0.5分
①终了,最后②事物的道理、规律
③晒④大腿(可联系《狼》中的“屠自后断其股.”)
8、①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②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奴仆),织布应当去问婢女。

”。

9、(写出启示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

4分,每文2分。


甲文示例一: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

(1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1分)
示例二: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1分)
乙文示例一:做什么事都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1分)戴嵩画画,没有仔细观察斗牛,而是想当然认为斗牛时牛的尾巴是翘起(摆动)的,所以画错了。

(1分)
示例二: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

(1分)牧童天天放牛,注意观察,一下子就看出画的错误。

(1分)
示例三:要注意细节。

(1分)戴嵩作为大画家,忽略了细节,把斗牛的尾巴画错了,所以遭人嘲笑。

(1分)
附录:
【乙】文参考翻译: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

有一天晾
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

”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10、因为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这些孩子没有看过雪,所以无论老师怎么说,他们也不能明白(引原文回答也可以,意近即可2分)
11、过渡(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老师讲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讲明白)过渡到下文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2分,写出过渡或承上启下1分,具体分析1分)12、示例一:有些事物的真相是用言语无法表白的,像文中老师给没看过雪的孩子讲雪的故事那样,说它白,说它冷,都是是间接的经验,所以无论老师怎样讲,孩子还是不明白;而“当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是雪了”,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一目了然。

示例二:文中说“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既然如此,我们要感知到事物的美好,一定不能只是听说而已,而要走进它,要身临其境,才能具体感知它好在哪里。

示例三:,要想弄清事物的真相,就要与事物实地接触,就像文中所言“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雪的国度”;同时我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

(3分,能从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去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如果没有结合原文,则要酌情减分)
13、原文示例:(1)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

((3分,句式内容只要合乎要求
..........即可)
14、⑴车厢里满是人,母亲和孩子们蜷缩在车厢里,动弹不得;⑵一个座位三个人坐,无法休息。

⑶母亲在北京站背着大包,一手牵一个孩子,去办中转签证的艰难;⑷到北大荒路途漫长,母亲晕车,呕吐。

(4分,每点1分,根据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15.、母亲生活的村庄很偏远,相较于其他村民,母亲坐火车到过北京、北大荒等地方,所以算是“有见识的人”;但母亲的“见识”仅限于长途坐火车而且是极其艰辛的“旅行”,所以严格说不能算是真正的“见多识广”。

因此只能说“也算是有见识的人”。

(意思相近即可。

每点1分,共2分)
16、示例一:“60岁”和“上蹿下跳”形成对比,形象地表现了母亲这次坐火车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经历和心境,写出了她这次坐火车的开心,同时也暗示着时代进步了,人的生活品质也随之提升的主题。

示例二:“上蹿下跳”原意是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这里用这个词已无贬义,它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带着她的小孙子在火车的卧铺包厢里,终于舒舒服服地坐了一次火车的开心。

(3分,从写作手法、词语运用等角度去赏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示例:⑴长途坐火车,母亲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孩子,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可见母亲对孩子深厚无私的爱。

⑵长途旅行非常辛苦,母亲还晕车,但是她坚持下来了,可见她保持着农民能吃苦的本性。

⑶文中多次写到母亲的“笑”,可见母亲达观(乐观)的生活态度。

⑷带着孙子在火车上“放肆”,可见母亲保持着一种率真淳朴的性格。

(4分,考虑到本题学生能写出四点不容易,故写对一点得1分,能写出三点即可满分。


18、凡尔纳尼德兰(2分)
19、小福子真诚善良、逆来顺受、可怜可悲,备受欺压而无可奈何,又因爱而有着牺牲精神。

她挚爱着祥子,但被命运无情捉弄,是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是个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不幸者。

(2分,言之有理即可)
20、作文(按照中考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