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7月自考法理学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b16524581b6bd97f19ea8c.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学试题及答案2010-01-17 21:14:03 阅读2588 评论1 字号:大中小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
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C.裁定书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2166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d.png)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
以下是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随着立法发展,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阶级形成起来了,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学。
”《论住宅问题》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庞德D、奥斯丁2.英国学者()的《苏埃德法理学总论》是以教科书的形式表现法理学三大要素的一个范例。
A、博登海默B、弗里曼C、拉兹D、西塞罗3.商鞅指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这种观点是对法的本质的理解中的()A、权力论B、规范论C、神意论D、社会论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的界分的是()A、未然和已然B、内在和外在C、可能和现实D、多元和统一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法的渊源的是()A、司法经验、判例B、习惯C、社会组织的政策D、领导讲话6.在法的价值中被称为法的评判标准价值,是法的伦理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是()A、秩序价值B、利益价值C、正义价值D、紫由价值7.法具有调整和指引功能,是因为法具有()的属性。
A、为主体提供行为规范B、体现国家意志C、作为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D、8.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途径是()A、社会革命B、社会改革C、经济发展D、生产力提高9.衡平法的判决原则是()A、遵循先例原则B、依据制定法原则C、公平原则D、效率原则10.立法的实质是将()上升为国家意志。
A、全体公民的意志B、政党的意志C、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力量的意志D、大多数公民的意志11.所有的M都是P,所有的S都是M,因此,所有的S都是P。
上述推理运用的方法是()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12.下列选项中不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解释法律要求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C、广东省人民政府D、中央军委13.下列不属于刑事制裁的是()A、罚款 B、驱逐出境C、没收财产D、拘役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是()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C、合理性原则D、效率原则15.在法治国家,对权力进行制约,主要的依靠的方式不包括()A、以权力制约权力B、以权利制约权力C、以道德制约权力D、以政党制约权力16.对权力进行法律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的原因不包括()A、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B、法律比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要素都重要C、现代法治的主要内容是制约权力D、法在法治国家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17.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个之上的可能性,就是权力。
7月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
![7月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ddf2679b89680203d825c1.png)
2018年7月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试卷真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手段与目的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A.民主党派的监督B.人民群众的监督C.中国共产党的监督D.法学家的监督3.法产生的规律不包括...()A.由个别调整到规范调整B.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C.由野蛮到文明D.由与道德、宗教混杂到逐步分化,各自独立4.资本主义法的正式渊源一般不包括...()A.制定法B.经认可的习惯C.条约D.政策5.民法法系又被称为()A.罗马法系B.海洋法系C.日尔曼法系D.蛮族法系6.关于部门法表述正确的是()A.部门法仅指国内法,不包括国际法B.部门法不仅指国内法,也包括国际法C.部门法不仅指现行法,也指已经失效的法D.部门法不仅指已经生效的法,也指将要制定的法7.下列属于行政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是()1A.《国家安全法》B.《公司法》C.《商标法》D.《立法法》8.法的执行的基本原则是()A.依法行政B.高效C.快速D.合理9.关于法的适用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具有国家权威性B.具有国家强制性C.是特定国家机关的活动D.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10.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这是指()A.司法的独立性B.司法的专属性C.司法的合法性D.对司法权的监督11.以权利是否独立存在为标准可以将权利划分为()A.专属权与可转移权B.公权利与私权利C.对世权与对人权D.原权利与救济权12.“法律责任是与义务相关的概念。
”该观点出自()A.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B.英国法学家拉兹C.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D.英国法学家哈特13.从传统的角度,普通法法系的国家由于受判例法的影响比较趋向于()A.体系解释B.论理解释C.严格解释D.自由解释14.我国立法解释的主体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15.一个规则适用于甲案件,乙案件实质上与甲案件类似,因此,这个规则也可适用于乙案件。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e3ff2b02020740be1e9be9.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原始社会自发形成并世代相袭的规范主要是A.道德B.宗教C.习惯D.法律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A.依据和基础B.确认和保障C.基础和保障D.前提和基础3.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之后,其腐朽的意识形态并不会立即消失,还会长时期地毒害人们的灵魂,这说明创立社会主义法律是A.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B.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C.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需要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4.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其它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的是A.侦查权B.检察权C.审判权D.监督权5.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活动是A.行政立法B.行政执法C.行政司法D.行政守法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是A.5年B.10年C.15年D.20年7.破产案件依法由A.债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B.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C.当事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D.申请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8.被部分法学家称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的是A.反不正当竞争法B.公司法C.产品质量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9.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犯罪客体B.一般客体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10.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是A.基层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专门人民法院D.高级人民法院11.以下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逮捕12.行政诉讼的被告一般是A.公民B.法人C.行政机关D.国家机关13.下列选项中目前属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的是A.日本B.印度C.澳大利D.中国14.国际私法上被冲突规范指定用来判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法律是A.冲突法B.准据法C.程序法D.实体法15.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均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一律由A.全国人大予以公布B.全国人大常委会予以公布C.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D.国务院予以公布16.“法律只有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起真正法律的作用”,此名言出自A.洛克B.卢梭C.庞德D.马克思17.合同法规定:“其它法律对合同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自考法理学真题201007整理
![自考法理学真题201007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ca9dc9998fcc22bdd10d0e.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答案:B解析: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
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答案:C解析: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发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法律的价值等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
被称为法律学科中的哲学。
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答案:D解析:依照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已明确肯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准用性规则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答案:C解析:法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这是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答案:D解析:政策性原则即国家政策在法律法规中的原则性反映,是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确立的原则。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_1(1)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_1(1)](https://img.taocdn.com/s3/m/97a12d4202d276a201292e50.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湖北自考网9月12日整理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A.凯尔森B.庞德C.埃利希D.哈特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A.印度B.英国C.澳大利亚D.德国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A.普通法B.制定法C.习惯法D.衡平法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考试试题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128eef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2.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考试试题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 B )★P16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 C )P34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D )P102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 C )P86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 D )P104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B )95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 A )A.凯尔森B.庞德C.埃利希D.哈特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 A )★P147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又称法的效力或法的约束力。
指法所具有的人们必须遵从的强制力。
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D )★P206A.印度B.英国C.澳大利亚D.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大陆国家的法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 C )P216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 D )P330A.普通法B.制定法C.习惯法D.衡平法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 C )P264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 )P259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 A )★P282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d1958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1.png)
法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
A. 历史发展B. 社会本质C. 一般规律D. 具体实践答案:C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主要体现在()。
A. 法律具有强制性B. 法律具有普遍性C. 法律具有稳定性D. 法律具有预测性答案:D3.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4.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预测法律后果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评价法律行为答案:A6.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7.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效益原则答案:D8.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9.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10.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A. 确定法律规范的含义B. 预测法律后果C. 创造新的法律规范D. 评价法律行为答案:A11. 法律推理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A. 演绎推理B. 类比推理C. 归纳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D12.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法律优先原则B. 法律平等原则C. 法律统一原则D. 法律效益原则答案:D13. 法律效力的根据是()。
A. 法律的强制性B. 法律的普遍性C. 法律的权威性D. 法律的合理性答案:C14.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主体和法律客体C. 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D. 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答案:A15. 法律解释的目的是()。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c92dff33d4b14e8524686a.png)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B )概论-P1A.政治B.法律C.经济D.文化2.我国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该规定属于(D) 1-P34A.禁止性规范B.命令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3.以涉及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原则分为( A )1-P35A.社会原则和专门法律原则B.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C.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D.确定性原则和非确定性原则4.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属于( D )1-P37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宗教法5.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C )2-P59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我国宪法是在( D )3-P91A.1987年B.1996年C.1997年D.1999年7.我国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是( A )4-P183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终审法院D.国务院8.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的一方必定是( A )5-P193A.行政机关B.公民C.法人D.外国人9.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是(D)5-P195A.行政机关的职工B.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C.行政人员D.公务员10.1985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专利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属于( C )5-P201 A.职权立法B.授权立法C.执行性立法D.创制性立法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 D )6-P251A.10年B.20年C.30年D.50年1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 B )6-P287A.1年B.2年C.4年D.20年13.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A )7-P300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经理D.监事会14.下列属于我国市场规制法的是( B )8-P324A.公司法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税法D.环境保护法15.下列属于商业贿赂行为的是( C )8-P334A.折扣B.佣金C.回扣D.减价16.我国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D )9-P373A.犯罪终结B.犯罪中断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17.我国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 A )9-P381A.1年B.2年C.3年D.5年18.体现犯罪的本质并决定犯罪的性质的是( B )9-P363A.犯罪对象B.犯罪客体C.犯罪主体D.犯罪构成1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逮捕的机关是( A )10-P416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20.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法院是( B )11-P436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B.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C.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D.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2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 D )12-P4582A.适用法律一律平等B.两审终审制C.审判公开D.不适用调解22.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只交纳( C )11-P444A.鉴定费B.公告费C.案件受理费D.翻译费2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属于传来取得的是( C )6-P242-243A.通过国有化取得B.通过没收取得C.通过买卖取得D.通过收益取得2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得..代理的行为是( B )6-P239A.买卖B.遗嘱C.租赁D.借贷25.我国刑法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为故意杀人罪的主体须年满( B )9-P365-366A.10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26.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围的行为是( C )12-P459-460A.对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不服的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C.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27.按照国际惯例,引渡的对象一般是( A )13-P488A.政治犯B.普通刑事犯C.宗教犯D.军事犯2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A )13-P507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国际商会C.国际法协会D.国际贸易协会29.在冲突规范“物权关系依物之所在地法”中,其后一部分“物之所在地法’’的法律术语是( A )14-P512A.系属B.识别C.连结点D.范围30.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有关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丙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丙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是(D)14-P517A.反致B.保留C.规避D.转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_1(1)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_1(1)](https://img.taocdn.com/s3/m/c3f618f50912a21615792958.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湖北自考网9月12日整理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为()A.综合法学B.应用法学C.法理学D.刑名之学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这一原则属于()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A.凯尔森B.庞德C.埃利希D.哈特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A.印度B.英国C.澳大利亚D.德国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A.普通法B.制定法C.习惯法D.衡平法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b89c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5.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 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A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D)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D)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D)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B)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D)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D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D)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D)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D)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D)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D)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D)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D)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D)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D)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B)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B)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D)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D)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010年司法考试试题(宪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0年司法考试试题(宪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abf0dada38376baf1faee4.png)
1、下列哪一行为成立犯罪未遂?A.以贩卖为目的,在网上订购毒品,付款后尚未取得毒品即被查获B.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现金支票后,未到银行提取现金即被查获C.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将价值5万元的财物送给国家工作人员,但第二天被退回D.发送诈骗短信,受骗人上当后汇出5万元,但因误操作汇到无关第三人的账户2、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
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乙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乙和丙共同盗窃1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丙、丁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乙对其参与的2起盗窃有自首情节。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对甲可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B.对乙可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C.对丙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D.对丁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3、甲与乙(女)2012年开始同居,生有一子丙。
甲、乙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以夫妻名义自居,周围群众公认二人是夫妻。
对甲的行为,下列哪些分析是正确的?A.甲长期虐待乙的,构成虐待罪B.甲伤害丙(致丙轻伤)时,乙不阻止的,乙构成不作为的故意伤害罪C.甲如与丁(女)领取结婚证后,不再与乙同居,也不抚养丙的,可能构成遗弃罪D.甲如与丁领取结婚证后,不再与乙同居,某日采用暴力强行与乙性交的,构成****罪4、某地连续发生数起以低价出售物品引诱当事人至屋内后实施抢劫的事件,当地公安局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居民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公安局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性质?A.履行行政职务的行为B.负担性的行为C.准备性行政行为D.强制行为5、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6、某县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将张某刑事拘留,并经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县公安局以证据不足为由撤销案件,张某遂申请国家赔偿。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277d28d1f34693dbef3e49.png)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 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A)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D)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D)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D)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B)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B)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D)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D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D)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D)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D)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D)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D)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D)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B)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D)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A.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D.必须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33、民主的意思是(D)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 C.人民管理一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A.自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自觉培养而成的D.自然赋予的36、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D)A.大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B)A.人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革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生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立法体制是指(D)A.立法技术水平B.立法的规划C.立法的分工D.立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A.道德是法的一种形式B.法与道德一致C.法与道德无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一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大的是(B)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人的意志C.全国人的意志D.全国人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生、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D)A.法自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人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并随之而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B法为人们提供了是非标准C法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A.行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D)A.社会调查的方法B.历史考察的方法C.语义分析的方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法律)《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法律)《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45bf8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5.png)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法律)《法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在我国,有权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的主体是( )。
A、人民法院的审判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C、人大常委会D、人民法院的法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法律关系具有天然的国家强制性B、法律关系足以法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C、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社会关系D、法律关系就是指社会关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关于责任、自由、特权和豁免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A、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有区别B、特权属于一种例外情形下的自由C、豁免权即是对责任的免除D、豁免权就是指特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根据两个不同的对象的某些方面相同成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
这种推理属于( )。
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实质推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调控是法治的要义之一,下列关于对权力资源实行法律凋控原因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实行法治就意味者应当依法配置和规制国家权力B、法治是一种以法为依据的社会调控方式C、现代法治的主耍内容就是治理权利和保降权力D、法在法治国家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下列选项属于公义务的是( )。
A、债务人淸偿债务的义务B、应纳税的义务C、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D、夫妻之间的义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被称为( )。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关系的主体C、法律关系的客体D、法律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法所具有的人们必须遵从的强制力是指( )。
A、法的效力B、法的实效C、法的后果D、法的适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有权国家机关进行的旨在赋予某些习惯、判例、法理、国际条约或其他规范以法的效力的活动是( )。
自考法理学试题
![自考法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d37d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9.png)
自考法理学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法的特征?法的特征包括普遍性、强制性和塑造性。
普遍性指法律适用于整个社会,适用于所有人;强制性表示法律有一定的强制力,违反法律会受到制裁;塑造性指法律能够规范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影响社会。
2. 法律主体的种类有哪些?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和义务能力的个体;法人是指具有法律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或单位;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法律资格,但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或单位。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请论述法律的三个功能。
法律的三个功能包括调整社会关系、促进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秩序。
首先,法律通过规范社会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使个体和集体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有序地相处和互动。
其次,法律通过确立公平正义的原则,保障人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防止各种形式的不公平和歧视。
最后,法律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则和法规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怎样的?法律与道德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强制执行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具有强制力。
而道德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不受国家强制力的约束。
法律是社会规范的具体体现,可以部分地反映社会道德的要求,但并不等同于全部社会道德。
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较大的交叉和共通性,但也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三、分析题(每题40分,共80分)1. 解释法律权威的来源和性质。
法律权威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即宗教、历史和社会契约。
宗教法律权威是指法律从宗教规范中获得权威,如伊斯兰教法、犹太教法等;历史法律权威是指法律从历史传统和惯例中获得权威,如英国普通法;社会契约法律权威是指法律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契约、协议和共识建立权威,如现代民法。
法律权威的性质是一种权力的集中和授予,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法律权威来源于国家的主权,由国家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方式来维护和实施。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329e25be1e650e52ea9993.png)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 B )导论-P1A.政治B.法律C.经济D.文化2.我国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该规定属于( D )1-P34A.禁止性规范B.命令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3.以涉及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原则分为( A )1-P35A.社会原则和专门法律原则B.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C.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D.确定性原则和非确定性原则4.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属于( D )1-P37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宗教法5.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C )2-P59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6.“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我国宪法是在( D )3-P91 A.1987年B.1996年C.1997年D.1999年7.我国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是( A )4-P183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终审法院D.国务院8.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的一方必定是( A )5-P193A.行政机关B.公民C.法人D.外国人9.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是( D )5-P195A.行政机关的职工B.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C.行政人员D.公务员10.1985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专利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属于( C )5-P201A.职权立法B.授权立法C.执行性立法D.创制性立法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法人或者其它组织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 D )6-P251A.10年B.20年C.30年D.50年1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 B )6-P287A.1年B.2年C.4年D.20年13.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 A )7-P300A.股东大会B.董事会C.经理D.监事会14.下列属于我国市场规制法的是( B )8-P324A.公司法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C.税法D.环境保护法15.下列属于商业贿赂行为的是( C )8-P334A.折扣B.佣金C.回扣D.减价16.我国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D )9-P373A.犯罪终结B.犯罪中断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17.我国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 A )9-P381A.1年B.2年C.3年D.5年18.体现犯罪的本质并决定犯罪的性质的是( B )9-P363A.犯罪对象B.犯罪客体C.犯罪主体D.犯罪构成19.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逮捕的机关是( A )10-P416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20.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法院是( B )11-P436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B.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C.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D.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2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 D )12-P458A.适用法律一律平等B.两审终审制C.审判公开D.不适用调解22.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非财产案件只交纳( C )11-P444A.鉴定费B.公告费C.案件受理费D.翻译费2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属于传来取得的是( C )6-P242-243A.通过国有化取得B.通过没收取得C.通过买卖取得D.通过收益取得24.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得..代理的行为是( B )6-P239A.买卖B.遗嘱C.租赁D.借贷25.我国刑法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为故意杀人罪的主体须年满( B )9-P365-366A.10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26.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围的行为是( C )12-P459-460A.对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不服的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C.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D.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27.按照国际惯例,引渡的对象一般是( B )13-P488A.政治犯B.普通刑事犯C.宗教犯D.军事犯2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A )13-P507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B.国际商会C.国际法协会D.国际贸易协会29.在冲突规范“物权关系依物之所在地法”中,其后一部分“物之所在地法’’的法律术语是( A )14-P512A.系属B.识别C.连结点D.范围30.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有关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而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则应适用丙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丙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的情况是( D )14-P517A.反致B.保留C.规避D.转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完整版)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
![(完整版)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3f7c7dd0d233d4b04e69a4.png)
法理学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A。
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一种()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A.全国人大的解释B.人大常委会的解释C.人民法院的解释D.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老的成文法是()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比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行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A.互不干涉B.法的权威大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A.有法可依B.干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 )A.成文法的汇编B.不成文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文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D.两大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一般是指( )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用C.法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一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立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人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f928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a.png)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法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规范性文件中,表现法律原则时,法律一词一般作( ) A.狭义解释B.广义解释C.中义解释 D.普通解释2.中国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接近自然法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和墨家B.墨家和道家 C.道家和法家 D.儒家和法家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5.法的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的经典性论述即“法治应当优于(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 D.韩非子7.法制一词的词义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 ) 后不断演变。
A.1949年 B.1982年C.1992年 D.1997年8.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法治的时间是(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9.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其中与( )的关系尤为密切和重要。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关系 D.经济体制10.法决定于经济基础,是在( )意义上所说的。
A.直接B.最终意义C.基础D.阶级意义11.把利益分为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的标准是( )A.利益存在的不同领域 B.计算角度的不同C.利益主体不同 D.是否为法律所承认12..主张“恶法亦法”的学派是( )。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 C.社会法学D.政策法学13.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 )。
A.氏族 B.胞族 C.部落D.部落联盟14.法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激化 B.生产力发展C.社会分工发展 D.人文因素影响 15.法与国家( )A.二者同时产生B.二者产生没有内在联系C.先有国家后有法 D.先有法后有国家16.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概念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17.在西方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法学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 B.经济分析法学C.批判法学D.分析法学18.法理学概念从西方传人中国的中转站是( ) A.香港 B.澳门 C.日本 D.新加坡19.先秦时期与“法学”近似的知识是( )。
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
![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58f5360c22590103029d48.png)
全国自考法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法是社会契约的产物”出自于A.黑格尔B. 自然法学派C.分析法学派D.凯尔苏斯2、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A.法的阶级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法的本质D.国家意志性3、法的社会价值和基本价值是指A.法的秩序价值B.法的正义价值C.法的自山价值D.法的平等价值4、法所具有的以法律制度形式来规范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的功用和性能是指A.法的社会作用B.法的调整功能C.法的指引功能D.法的保障功能5、以英国中世纪普通法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和地区的法被统称为A.判例法B.衡平法C.普通法法系D.法典法系6、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两者的区别,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A.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B.两者适用范围不同C.两者发生效力的方式不同D.两者调整方式不同7、法系是西方学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国法的一种分类,下列不属于其分类标准的是A.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B.各国法的特征C.历史传统D.源流关系8、关于法和政治的不同表述有错误的是A.政治的发展变化与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无关B.政治的内容比法丰富C.并非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D.法和政治的调控功能不同9、立法是由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这里的“特定主体”是指A.有权立法的主体B.权力机关C.所有的国家机关D.代表机关10、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权各由一个而不是两个或几个机关行使立法权的是A.单一两级立法体制B.单一的一级立法体制C.两级立法体制D.制衡立法体制11、当今各国立法的最基本的原则是A.遵循宪法原则B.坚持法治原则C.遵循民主原则D.坚持合理性原则12、在我国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民大会C.国务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13、下列属于立法准备活动的是A.立法预测B.提出法案C.审议法案D.立法解释14、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的综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被称为A.单行条例B.自治法规C.自治条例D.地方性法规15、“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下列不属于守法理由的是【】
A.畏惧法的惩罚B.守法的习惯
C.利益衡量的理性选择D.人的本性
正确答案:D
19.存在着确定的权利主体,而没有确定的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是指【】
A.调整性法律关系B.保护性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C
20.凡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是指【】
C.权利和义务D.秩序和正义
正确答案:C
5.我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这一原则属于【】
A.公理性原则B.程序性原则
C.诉讼性原则D.政策性原则
正确答案:D
6.下列关于“法体现执政阶级意志”这一法的本质的理解,有错误的是【】
A.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法理学D.刑名之学
正确答案:C
3.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规则内容,但明确规定可以或应当依照、援用、参照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
C.任意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
正确答案:D
4.由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法的主要内容是【】
A.统治阶级意志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A.法的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B.所有的法都可以在全国适用
C.法可以永远适用D.法的适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普遍性
E.法的有效性遍及一切生命体
正确答案:AD
33.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有【】
A.高效B.独立
C.权威D.公正
E.服务
正确答案:ACD
34.法的体系的特点有【】
A.建构性的B.灵活的
C.统一的D.封闭的
正确答案:C
11.在英国历史上,当没有先例可遵循时,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判决而形成的法,被称为【】
A.普通法B.制定法
C.习惯法D.衡平法
正确答案:D
12.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即为正式立法提供条件的活动,被称为【】
A.立法过程B.立法完善
C.立法准备D.由法案到法
正确答案:C
C.法的分类D.法的编纂
正确答案:B
16.在我国法学界,将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之为【】
A.法系B.法的体系
C.法的渊源D.法的形式
正确答案:B
17.法在实施过程中,对行为和事项具有的约束力,被称为【】
A.法对主体的效力B.法对事的效力
C.法的时间效力D.法的空间效力
B.法完全不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和愿望
C.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该阶级的共同意志
D.法所体现的执政阶级意志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B
7.把法律秩序等同于法、法制或法的体系的学者是【】
A.凯尔森B.庞德
C.埃利希D.哈特
正确答案:A
8.法对社会主体和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是【】
A.法的作用B.法的价值
A.债权B.人身权
C.从权利D.所有权
正确答案:B
21.下列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有惩罚性,后者不一定B.两者的主体都具有特定性
C.前者主体不特定,后者主体特定D.两者都有惩罚性
正确答案:A
22.在我国,当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含义的,有解释权的主体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最高法院
正确答案:B
23.现代社会最主要的法律职业主体不包括【】
A.法官B.律师
C.公证员D.检察官
正确答案:C
24.从监督的模式出发,将不同的子系统相互之间进行的监督称之为【】
A.自循环监督B.系统内监督
C.纵向监督D.系统间监督
正确答案:D
25.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中,法制是民主的【】
C.法的功能D.法的效力
正确答案:A
9.以下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印度B.英国
C.澳大利亚D.德国
正确答案:D
10.下列关于法的移植的正确说法是【】
A.不同法系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
B.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不能进行法的移植
C.法的移植以供体(被移植的法)和受体(接受移植的法)之间存在共同性为前提
D.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法的移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13.立法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立法权问题B.立法技术问题
C.立法的原则D.立法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A
14.法得以形成的资源、进路和动因被称为【】
A.法的渊源B.法的形式
C.法的表现形态D.法的效力等级
正确答案:A
15.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这是指【】
A.法的清理B.法的汇编
E.发展变化的
正确答案:ACE
35.在中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注重把握的基本条件有【】
A.计划经济B.现代市场经济
C.现代民主政治D.加强公权力
E.现代法律文化
正确答案:BCE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不同主体按照相同程序就同一领域问题制定两个以上法律规定时,应该适用“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A.基础B.力量
C.保障D.前提
正确答案:C
26.学者们所指的独立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社会舆论B.执政党监督
C.公民的监督D.法律职业群体监督
正确答案:A
27.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促的专门活动,被称为【】
A.法律监督B.立法监督
C.宪法监督D.权力监督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理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56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法学分支学科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被称为【】
A.法律体系B.法学体系
C.法系D.法的历史类型
正确答案:B
2.研究法的基本问题法学B.应用法学
A.法律系统B.法律传统
C.法律文化D.法律意识
正确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理论法学是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法的【】
A.基本概念B.基本原理
C.基本原则D.基本规律
E.技术性规定
正确答案:ABCD
32.法的普遍有效性是指【】
正确答案:B
28.不同种类的法律文化之间也有可能相互吸收,这种现象被称为法律文化的【】
A.融合性B.共通性
C.变异性D.超越性
正确答案:A
29.在下列选项中,关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正确表述是【】
A.政法合一B.德主刑辅
C.权利文化D.礼法相结合
正确答案:C
30.把用来描述法律系统中观念性和精神性要素的一个法学范畴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