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法规清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5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已经2020年12月4日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主任马晓伟2020年12月31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第四条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为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二章用人单位的职责第八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清单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清单第一部分:总则一、为了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劳务派遣和临时工人。
三、本制度所称职业卫生,是指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的监测、评价和控制,预防、减少职业危害对员工身心健康的危害。
第二部分: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和监测一、公司应负有对员工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因素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和监测的责任,确保员工的职业安全与健康。
二、公司应定期组织对生产车间、办公场所、宿舍等场所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三、公司应委托专业机构对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品、粉尘、噪音等进行监测,定期更新监测数据并通知员工相关信息。
第三部分: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公司应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等方法,控制职业危害的产生和扩散。
二、公司应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确保作业环境的清洁、整洁和通风良好。
三、公司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并进行使用培训和定期检查。
四、公司应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员工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第四部分:职业卫生健康监护一、公司应建立员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监测与检查,监测员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
二、公司应对因工作导致的职业病员工进行保护和救治,并妥善处理相应的工伤赔偿事宜。
三、公司应组织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健康意识,预防职业病发生。
第五部分:职业卫生培训一、公司应根据员工工作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
二、公司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防护措施的掌握、应急处理的方法等。
三、公司应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并对特殊工种、岗位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
第六部分:责任与监督一、公司应设立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职业卫生13项制度
职业卫生13项制度职业卫生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从事各类职业劳动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护和卫生保障的工作。
为了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制定了13项职业卫生制度。
下面将对这13项制度进行逐一介绍。
1. 职业卫生规划制度:职业卫生规划制度是指国家根据职业卫生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目标、任务、政策和措施的文本。
该制度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和工作框架。
2. 职业卫生法制度:职业卫生法制度是指我国现行的职业卫生法律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了法律保障,明确了职业卫生的目标、责任和措施。
3. 职业卫生标准制度:职业卫生标准制度是指对职业卫生工作中各类标准的制定和管理。
职业卫生标准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标准、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职业卫生监测标准等,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
4. 职业病防治制度: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对职业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进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机构设置、职业病防治网络的建立等。
5.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制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制度是指通过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体系,对职业健康进行技术咨询、评价和监测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职业健康咨询、职业卫生技术培训、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等内容。
6.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指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监测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特殊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健康监测等,旨在及早发现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7.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是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提高从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意识,增强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的应用。
该制度包括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的宣传材料、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等。
8. 职业卫生监测监督制度:职业卫生监测监督制度是指监测职业卫生状况和对工作场所的监督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职业卫生监测、卫生监督、职业卫生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内容,旨在及时发现并解决职业卫生问题。
2020年第二季度OHSMS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法规、要求、通知部分(通知类)2011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2.2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前期预防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保护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国家法律法规1. 《劳动法》:这是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的核心法律,它规定了雇主的职业卫生保护责任,并确立了职工的权利和利益。
在劳动法中,关于职工职业健康方面的规定有助于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
2. 《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定了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的要求。
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是职业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个法律可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3. 《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是职业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个法律规定了对企业和雇主负有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行业标准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这是一项重要的标准,用于对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及确认。
它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和评估职业卫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和监测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工作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并采取措施保护职工的健康。
3. 《职业病防护设施标准》:这个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要求,例如通风设施、防护设备等。
企业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确保职工的健康。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了有效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制定适当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2.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制度: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识别和评估职业卫生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职业卫生培训制度:提供相关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
4. 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建立定期的职业卫生监测机制,对工作环境和职工的健康进行监测与评估。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03
考虑地区差异和实际 需要
制定职业卫生法规需要考虑到不同地 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以确保法 规的可操作性。
实施要求和措施
企业负责
职业卫生法规的实施需要企业 自身负责,企业应当建立完善 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员
工的职业健康。
加强宣传和教育
实施职业卫生法规需要加强宣传 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告知职业病危害和防 护措施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如实告知工作 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必要的防 护措施,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
承担治疗和赔偿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供必要的职业病 防护设施或者未履行告知义务等,导 致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 承担相应的治疗和赔偿责任。
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遵守职业卫生法规和规 章制度
积极推动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等,提高劳动者健康 保障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劳动者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的职业卫 生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规章制 度,以避免职业病危害。
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和教 育
劳动者应当积极参加职业卫生培训和 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卫生意识 和能力。
配合用人单位的职业病 防护工作
劳动者应当积极配合用人单位的职业 病防护工作,如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 设施、佩戴防护用品等。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 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同时借鉴国际职业卫生标准,保 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指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 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建设前期进 行危害因素的调查、识别、分析和风险评估,预测其可能 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81号发布日期: 2017.11.04实施日期: 2017.11.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职业病防治【本法变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2011)[2011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修正)[2011123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07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修正)[20160702]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2017110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2017110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前期预防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
职业卫生适用法律法规及要求清单
职业卫生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修订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198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2002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619号2012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586号2010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11修订部门规章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47号201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48号201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49号201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51号20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200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卫监督发〔2006〕375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2002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91号2013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200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职业卫生标准GBT 15236-2008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 10437-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Z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 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 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T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11651-89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 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 14866-200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清单更新至
2021年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清单更新至2021年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问题越发引起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作为职业卫生领域从业者,我们必须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以便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因此,本文档将对2021年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进行汇总和介绍。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国职业卫生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它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控制、鉴定和赔偿等相关事项。
该法律法规最新的版本于2019年修改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中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它规定了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该法律法规最新的版本于2019年修改颁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法律法规中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事项。
其中有关职业卫生的规定,对雇主的职业卫生义务和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权益进行了明确。
该法律法规最新的版本于2019年修改颁布。
4.《中国职业病分类目录》《中国职业病分类目录》是中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中国目前已知的职业病种类和诊断标准,有助于对职业病进行科学识别和鉴定。
该标准最新的版本于2019年发布。
5.《职业卫生技术规范》《职业卫生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鉴定、职业卫生检测等技术规范。
该标准最新的版本是2016年发布的。
6.《职业病危害规定》《职业病危害规定》是中国劳动保障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标准,规定了各类职业病的危害程度、防护措施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该标准最新的版本于2016年发布。
结语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对于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2018年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现行有效法律、法规、标准清单.docx
2015年11月13日
生产技术部
50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6年9月1日(2015年修订)
营销计划部
51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4年12月29日
安全监察部
5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0年7月1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5年4月24日
经济运营部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9年9月1日
党群工作部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7年6月1日
综合管理部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0年10月1日
综合管理部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2016年1月1日
安全监察部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5年修订)
安全监察部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5年1月1日
安全监察部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16年修订)
安全监察部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8年6月1日
安全监察部
市场营销部
116
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
电监会
2005年11月30日
市场营销部
117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
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工作过程中接触和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引起的以慢性中毒、职业性疾病和职业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来加强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现行的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
一、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一项法律,旨在规范职业病的预防、鉴定、救治和赔偿等相关事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该法共计五十三条,主要包括职业病的定义、预防控制、鉴定和赔偿等内容。
二、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条例》是对《职业病防治法》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了详细规定。
该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计九十二条,从职业病防治的组织、监督、预防、控制、鉴定和赔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编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编码》是国家标准,用于对劳动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于统计、分析和预防职业病。
该标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为每种危害因素分配了唯一的编码。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是对劳动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规范。
该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测量、采样和分析、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内容。
五、职业病危害告知标志标准《职业病危害告知标志标准》是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劳动场所对职业病危害进行告知,并通过标志的形式向劳动者传递相关信息。
该标准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告知标志的形状、颜色、尺寸和布局等要求,以确保告知的有效性和可识别性。
六、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标准》是国家标准,用于指导劳动场所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防护设施的设置和管理。
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设施的要求,包括通风、排毒、防尘、防噪声、防放射线等方面的措施。
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卫生要求做出的技术规定。
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的现行职业卫生标准有161 项。
其中国家标准2 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85 项,行业卫生标准74 项。
主要包括工业企业设计要求、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及采样规范、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以及多项基础标准和管理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了工业企业的选址与整体布局、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和振动、防电离和非电离辐射、辅助用室等方面的卫生要求。
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业企业设计符合卫生要求,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保障工人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
该标准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主要依据和规范。
企业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并且通过评价验收,企业投产后的职业危害控制就有了保证。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包含了我国所有职业卫生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其中包括330 种化学物的339 项接触限值,47 类粉尘的70 项接触限值,以及1 类生物因素和9 类物理因素的接触限值。
在该标准规定的容许浓度或强度下,劳动者即使每天8 小时长时间、反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不会产生急性或慢性的健康损害。
所以,该标准是职业危害控制的一项基本标准。
向劳动者发出职业危害警示是有效地预防职业危害发生的一种重要措施,而且,职业危害警示还可以培养劳动者对职业危害的自我防范意识。
为此,卫生部组织制定并批准发布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该标准要求对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的包装,必须设置警示标识。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规定了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对规范空气采样和保证有害物质的监测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三体系法律法规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19920814
施行日期:19921001
36
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19900815
施行日期:19900815
37
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19880509
施行日期:19880509
38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安质部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41229
施行日期:2005040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主席令第72号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20629
施行日期:20030101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修订)
主席令第32号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00429
施行日期:20000901
国务院令第302号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10421
施行日期:20010421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主席令第8号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31028
施行日期:20040501
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4号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19980429
施行日期:19980901
52
75
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
建质
(2003)82号
安质部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30417
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法规清单
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法规清单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法规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3月11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12月28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安监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50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90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89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ZW-JB-2014-00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7-201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GBZ 9-2002 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25-2014 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GBZ 41-2019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51-2009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GBZ 60-2014 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的诊断GBZ 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GBZ 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 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7-201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 83-2013 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GBZ/T 157-2009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 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规范GBZ 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T 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接触限值GBZ/T 210.3-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3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 222-2009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 22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GBZ/T 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GBZ/T 238-2011 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 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GBZ/T 277-2016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GBZ 292-2017 职业性粉尘肺沉着病的诊断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GBZ/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GBZ/T 298-2017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AQ 1054-2008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AQ/T 1105-2014 矿山救援防护服装AQ/T 1106-2014 矿山救护队队旗AQ/T 1107-2014 矿山救护队队徽AQ 1111-2014 矿灯使用管理规范AQ 2019-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AQ 2020-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缠绕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2021-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2022-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提升绞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2026-2010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钢丝绳检验规范AQ 2028-2010 矿山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验规范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AQ 2030-201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 2031-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 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 203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 2034-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5-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6-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 2049-2013 地质勘查安全防护与应急救生用品(用具)配备要求AQ/T 2050.1-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T 2050.2-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T 2051-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T 2052-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T 2053-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205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验规范AQ 205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验规范第1部分:固定式空气压缩机AQ 2058-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矿用电梯安全检验规范AQ/T 2060-2016 金属冶炼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AQ 3018-2008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 4203-2008 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AQ 4204-2008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AQ 4205-2008 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AQ/T 4206-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AQ/T 4207-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 4234-2014 职业病危害监察导则AQ/T 4235-2014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AQ/T 4236-2014 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指南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AQ/T 4270-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 4273-2016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AQ/T 4274-2016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6-2016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AQ 6102-2007 耐酸(碱)手套AQ 6103-2007 焊工防护手套AQ 6104-2007 防X线手套AQ 6105-2008 足部防护矿工安全靴AQ/T 6107-2008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T 6108-2008 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 6109-2012 坠落防护登杆脚扣AQ/T 6110-2012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AQ 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AQ/T 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 9005-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8-2012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规范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最新职业卫生标准大全(截止20171231晚)
现行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目录清单(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 年3月14日主席令第7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3 年07月01日主席令第81号中华人民共和职业病防治法,2017 年11月05日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9 年08月27日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352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90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75号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安监总局令第73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安监总局令第50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安健[2012]89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厅安健函[2015 ]59号关于汽车加油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问题的复函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93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管理规范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验室布局与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ZW-JB-2014-00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2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GBZ 292-2016 职业性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肺沉着病的诊断GBZ 291-2017 职业性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的诊断GBZ 290-2017 职业性硬金属肺病的诊断GBZ 289-2017 职业性溴丙烷中毒的诊断GBZ 288-2017 职业性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的诊断GBZ 227-2017 职业性传染病的诊断GBZ 94-2017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GBZ 90-2017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诊断GBZ 84-2017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GBZ 63-2017 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GBZ 53-2017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的诊断GBZ 278-2016 职业性冻伤的诊断GBZ 258-2014 职业性急性碘甲烷中毒的诊断GBZ 246-2013 职业性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诊断GBZ 245-2013 职业性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诊断GBZ 239-2011 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GBZ 236-2011 职业性白斑的诊断GBZ 226-2010 职业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 221-2009 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GBZ 218-2009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GBZ 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5-2006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GBZ 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93-2010 职业性航空病诊断标准GBZ 92-2008 职业病高原病诊断标准GBZ 91-2008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GBZ 89-2007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GBZ 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GBZ 85-2014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的诊断GBZ 83-2013 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 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GBZ 79-2013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的诊断GBZ 7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GBZ 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征诊断标准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 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GBZ 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0-2015)第1号修改单GBZ 69-2011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GBZ 68-2013 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GBZ 67-2015 职业性铍病的诊断GBZ 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GBZ 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GBZ 61-2015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GBZ 60-2014 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的诊断GBZ 59-2010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8-2014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的诊断GBZ 57-2008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 56-2016 职业性棉尘病的诊断GBZ 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GBZ 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51-2009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 50-2015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GBZ 47-2016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的诊断GBZ 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GBZ 45-2010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44-2016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的诊断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诊断诊断标准GBZ 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GBZ 39-2016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诊断GBZ 38-2006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37-2015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GBZ 36-2015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的诊断GBZ 35-2010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GBZ 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GBZ 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GBZ 32-2015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的诊断GBZ 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GBZ 30-2015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GBZ 29-2011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GBZ 28-2010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GBZ 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GBZ 26-2007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GBZ 25-2014 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GBZ 24-2006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GBZ 21-2006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19-2002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诊断标准GBZ 18-2013 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GBZ 17-2015 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职业性镉中毒的诊断》(GBZ 17-2015)第1号修改单GBZ 16-2014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的诊断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14-2015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诊断GBZ 13-2016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的诊断GBZ 12-2014 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GBZ 11-2014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的诊断GBZ 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GBZ 9-2002 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诊断标准GBZ 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GBZ 7-201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GBZ 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 5-2016 职业性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GBZ 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3-2006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98-2017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GBZ 24-2017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GBZ 54-2017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GBZ 294-2017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的诊断GBZ/T 218-2017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GBZ/T163-2017职业性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GBZ105-2017职业性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GBZ/T 286-2016 血中1,2—二氯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GBZ/T 285-2016 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84-2016 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277-2016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GBZ/T 276-2016 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适合性检验颜面分栏GBZ/T 275-2016 氯气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272-2016 中小制鞋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67-2015 职业病诊断文书书写规范GBZ/T 265-2014 职业病诊断通则GBZ/T 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GBZ/T 259-2014 硫化氢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254-2014 尿中苯巯基尿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GBZ/T 253-2014 造纸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52-2014 中小箱包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51-2014 汽车铸造作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47-2013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GBZ/T 240-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GBZ/T 238-2011 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GBZ/T 231-201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Z/T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2-2009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 213-2008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2-2008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 211-2008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 210.5-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GBZ/T 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 210.3-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3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GBZ/T 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199-2007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T 198-2007 使用人造矿物纤维绝热棉职业病危害防护规程GBZ/T 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3-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T 192.5-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 189.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 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73-2006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质量保证规范GBZ/T 157-2009 职业病诊断标准名词术语GBZ/T 160.8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碘及其化合物GBZ/T 160.84-2007 钇及其化合物GBZ/T 160.84-2007 钇及其化合物GBZ/T 160.83-2007 铟及其化合物GBZ/T 160.82-2007 醇醚类化合物GBZ/T 160.81-2004 生物类化合物GBZ/T 160.80-2004 炸药类化合物GBZ/T 160.79-2004 药物类化合物GBZ/T 160.78-2007 拟除虫菊脂类农药GBZ/T 160.77-2004 有机氯农药GBZ/T 160.76-2004 有机磷农药GBZ/T 160.75-2004 杂环化合物GBZ/T 160.74-2004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GBZ/T 160.73-2004 硝基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72-2004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GBZ/T 160.71-2004 肼类化合物GBZ/T 160.70-2004 醇胺类化合物GBZ/T 160.69-2004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GBZ/T 160.68-2007 腈类化合物GBZ/T 160.67-2004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GBZ/T 160.66-2004 芳香族酯类化合物GBZ/T 160.65-2004 卤代脂肪族酯类…GBZ/T 160.64-2004 不饱和脂肪族酯…GBZ/T 160.63-2007 饱和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 160.62-2004 酰胺类化合物GBZ/T 160.61-2004 酰基卤类化合物GBZ/T 160.60-2004 酸酐类化合物GBZ/T 160.59-2004 羧酸类化合物GBZ/T 160.58-2004 环氧化合物GBZ/T 160.57-2004 醌类化合物GBZ/T 160.56-2004 脂环酮和芳香族GBZ/T 160.55-2007 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 160.54-2007 脂肪族醛类化合物GBZ/T 160.53-2004 苯基醚类化合物GBZ/T 160.52-2007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GBZ/T 160.51-2007 酚类化合物GBZ/T 160.50-2004 烷氧基乙醇类化合物GBZ/T 160.49-2004 硫醇类化合物GBZ/T 160.48-2007 醇类化合物GBZ/T 160.47-2004 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6-2004 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GBZ/T 160.45-2007 卤代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44-2004 多环芳香烃化合物GBZ/T 160.43-2004 多苯类化合物GBZ/T 160.42-2007 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 160.41-2004 脂环烃类化合物GBZ/T 160.40-2004 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 160.39-2007 烯烃类化合物GBZ/T 160.38-2007 烷烃类化合物GBZ/T 160.37-2004 氯化物GBZ/T 160.36-2004 氟化物GBZ/T 160.35-2004 碲及其化合物GBZ/T 160.34-2004 硒及其化合物GBZ/T 160.33-2004 硫化物GBZ/T 160.32-2004 氧化物GBZ/T 160.31-2004 砷及其化合物GBZ/T 160.30-2004 无机含磷化合物GBZ/T 160.29-2004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28-2004 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 160.27-2004 硼及其化合物GBZ/T 160.26-2004 锆及其化合物GBZ/T 160.25-2004 锌及其化合物GBZ/T 160.24-2004 钒及其化合物GBZ/T 160.23-2004 钨及其化合物GBZ/T 160.22-2004 锡及其化合物GBZ/T 160.21-2004 铊及其化合物GBZ/T 160.20-2004 钽及其化合物GBZ/T 160.19-2004 锶及其化合物GBZ/T 160.18-2004 钠及其化合物GBZ/T 160.17-2004 钾及其化合物GBZ/T 160.16-2004 镍及其化合物GBZ/T 160.15-2004 钼及其化合物GBZ/T 160.14-2004 汞及其化合物GBZ/T 160.13-2004 锰及其化合物GBZ/T 160.12-2004 镁及其化合物GBZ/T 160.11-2004 锂及其化合物GBZ/T 160.10-2004 铅及其化合物GBZ/T 160.9-2004 铜及其化合物GBZ/T 160.8-2004 钴及其化合物GBZ/T 160.7-2004 铬及其化合物GBZ/T 160.6-2004 钙及其化合物GBZ/T 160.5-2004 镉及其化合物GBZ/T 160.4-2004 铋及其化合物GBZ/T 160.3-2004 铍及其化合物GBZ/T 160.2-2004 钡及其化合物GBZ/T 160.1-2004 锑及其化合物GBZ/T287-2017木材加工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第二部分硅太阳能电池GBZ/T280-2017火力发电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T299.2-2017电池制造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第二部分硅太阳能电池GBZ/T 30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分为以下160个部分:——第1 部分:总则——第2 部分:锑及其化合物——第3 部分:钡及其化合物——第4 部分:铍及其化合物——第5 部分:铋及其化合物——第6 部分:镉及其化合物——第7 部分:钙及其化合物——第8 部分:铯及其化合物——第9 部分:铬及其化合物——第10 部分:钴及其化合物——第11 部分:铜及其化合物——第12 部分:锗及其化合物——第13 部分:铟及其化合物——第14 部分:铁及其化合物——第15 部分:铅及其化合物——第16 部分:镁及其化合物——第17 部分:锰及其化合物——第18 部分:汞及其化合物——第19 部分:钼及其化合物——第20 部分:镍及其化合物——第21 部分:钾及其化合物——第22 部分:钠及其化合物——第23 部分:锶及其化合物——第24 部分:钽及其化合物——第25 部分:铊及其化合物——第26 部分: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第27 部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甲基氯化锡和三乙基氯化锡——第28 部分:钨及其化合物——第29 部分:钒及其化合物——第30 部分:钇及其化合物——第31 部分:锌及其化合物——第32 部分:锆及其化合物——第33 部分: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4 部分: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5 部分:三氟化硼]——第36 部分:乙硼烷和癸硼烷——第37 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第38 部分:二硫化碳——第39 部分:三氯氢硅、四氢化硅和三甲基一氯硅烷——第40 部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硝酸——第41 部分:氨、氯化铵和氨基磺酸铵——第42 部分:氰化物——第43 部分:叠氮酸和叠氮化钠——第44 部分:黄磷、磷化氢和磷酸——第45 部分:五氧化二磷和五硫化二磷——第46 部分:三氯化磷和三氯硫磷——第47 部分: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第48 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第49 部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第50 部分:硫化氢——第51 部分:六氟化硫——第52 部分:氯化亚砜——第53 部分:硒及其化合物——第54 部分:碲及其化合物——第55 部分:氟及其化合物——第56 部分:氯及其化合物——第57 部分:溴及其化合物——第58 部分:碘及其化合物——第59 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第60 部分: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和壬烷——第61 部分:丁烯、1,3-丁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第62 部分: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抽余油和松节油——第63 部分: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焦炉逸散物和石油沥青烟的苯溶物——第64 部分:石蜡烟——第65 部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第66 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第67 部分:三甲苯、异丙苯和对特丁基甲苯——第68 部分: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第69 部分:联苯和氢化三联苯——第70 部分:茚、蒽、菲和3,4-苯并(a)芘——第71 部分:萘、萘烷、四氢化萘和氯萘——第72 部分:二氟氯甲烷和二氟二氯甲烷——第73 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第74 部分:氯乙烷和氯丙烷——第75 部分:溴甲烷、四溴化碳、二溴乙烷和溴丙烷——第76 部分:碘甲烷和碘仿——第77 部分: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第78 部分: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第79 部分:β-氯丁二烯、六氯丁二烯和六氯环戊二烯——第80 部分:氯丙烯和二氯丙烯——第81 部分:氯苯、二氯苯和三氯苯——第82 部分:苄基氯和对氯甲苯——第83 部分:溴苯——第84 部分:甲醇、丙醇和辛醇——第85 部分:丁醇、戊醇和丙烯醇——第86 部分:乙二醇——第87 部分:糠醇和环己醇——第88 部分:氯乙醇和1,3-二氯丙醇——第89 部分: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第90 部分:甲硫醇、乙硫醇和正丁硫醇——第91 部分:苯酚、甲酚和邻仲丁基苯酚——第92 部分:4,6-二硝基邻甲酚和苦味酸——第93 部分: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第94 部分: 2-萘酚和双酚 A——第95 部分:乙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第96 部分:七氟烷、异氟烷和恩氟烷——第97 部分:二丙二醇甲醚和1-甲氧基-2-丙醇——第98 部分:二苯醚、茴香胺和十溴联苯醚——第99 部分:甲醛、乙醛和丁醛——第100 部分:糠醛和二甲氧基甲烷——第101 部分:三氯乙醛——第102 部分:丙烯醛和巴豆醛——第103 部分: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第104 部分:二乙基甲酮、2-己酮和二异丁基甲酮——第105 部分:异亚丙基丙酮和乙基戊基甲酮——第106 部分:氯丙酮——第107 部分:过氧化甲乙酮和二丙酮醇——第108 部分:乙烯酮和双乙烯酮——第109 部分:环己酮、甲基环己酮、苯乙酮和异佛尔酮——第110 部分:氢醌和间苯二酚——第111 部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第112 部分:甲酸和乙酸——第113 部分:丙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第114 部分:草酸和对苯二甲酸——第115 部分:氯乙酸——第116 部分:对甲苯磺酸——第117 部分:过氧化苯甲酰——第118 部分:乙酸酐、马来酸酐和邻苯二甲酸酐——第119 部分:光气、硫酰氟和羰基氟——第120 部分: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第121 部分:丙烯酰胺和己内酰胺——第122 部分:甲酸甲酯和甲酸乙酯——第123 部分:乙酸酯类——第124 部分:2-甲氧基乙基乙酸酯和2-乙氧基乙基乙酸酯——第125 部分:1,4-丁内酯和乳酸正丁酯——第126 部分:硫酸二甲酯和三甲苯磷酸酯——第127 部分:丙烯酸酯类——第128 部分:甲基丙烯酸酯类——第129 部分:氯乙酸甲酯和氯乙酸乙酯——第130 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第131 部分:甲基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和多次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第132 部分: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第133 部分: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第134 部分:丙酮氰醇和苄基氰——第135 部分:一甲胺和二甲胺——第136 部分: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第137 部分:乙胺、乙二胺和环己胺——第138 部分:丁胺和二亚乙基三胺——第139 部分:乙醇胺——第140 部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基肼——第141 部分:苯胺、N-甲基苯胺和二甲基苯胺——第142 部分:三氯苯胺——第143 部分:对硝基苯胺——第144 部分:硝基甲烷、硝基乙烷和硝基丙烷——第145 部分:二氯硝基乙烷和氯化苦——第146 部分: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第147 部分:呋喃、四氢呋喃、吡啶、N-乙基吗啉和二噁烷——第148 部分:二噁英类化合物——第149 部分:杀螟松、倍硫磷、亚胺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第150 部分:敌敌畏、甲拌磷和对硫磷——第151 部分:久效磷、氧乐果和异稻瘟净——第152 部分:苯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和敌百虫——第153 部分:磷胺、内吸磷、甲基内吸磷和马拉硫磷——第154 部分:六六六、滴滴涕、2,4-滴和甲氧氯——第155 部分: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丙烯菊酯——第156 部分:杀鼠灵和溴鼠灵——第157 部分:敌草隆、百草枯和草甘膦——第158 部分:可的松、18-甲基炔诺酮、双硫醒和乙酰水杨酸——第159 部分:硝化甘油、硝基胍、奥克托金和黑索金——第160 部分:洗衣粉酶GB 50187-20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18463-2001 机动车驾驶员身体条件极其测评要求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8958-2006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T33715-2017纳米技术纳米技术职业场所健康和安全指南GB/T 5699-2017 采光测量方法GB/T 23466-2009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标准GB/T 16758-200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WS/T 267-2006 职业接触酚的生物限值WS/T 266-2006 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的生物限值WS/T 265-2006 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WS/T 264-2006 职业接触五氯酚的生物限值WS/T 243-2004 职业接触正己烷的生物限值WS/T 242-2004 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的生物限值WS/T 241-2004 职业接触苯乙烯的生物限值WS/T 240-2004 职业接触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限值WS/T 239-2004 职业接触二硫化碳的生物限值WS/T 175-1999 呼出气中丙酮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115-1999 职业接触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生物限值WS/T 114-1999 职业接触一氧化碳生物限值WS/T 113-1999 职业接触镉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WS/T 112-1999 职业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WS/T 111-1999 职业接触三氯乙烯的生物限值WS/T 110-1999 职业接触甲苯的生物限值WS/T 109-1999 血中硒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98-1996 尿中肌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97-1996 尿中肌酐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96-1996 尿中三氯乙酸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95-1996 尿中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94-1996 尿中铜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93-1996 血清中铜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92-1996 血中锌原卟啉的血液荧光计测定方法WS/T 67-1996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硫代乙酰胆碱-联硫代双硝基苯甲酸法WS/T 66-1996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羟胺三氯化铁法WS/T 63-1996 尿中亚硫基二乙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62-1996 尿中甲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61-1996 尿中五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59-1996 尿中4-氨基-2,6-二硝基甲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58-1996 尿中对硝基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56-1996 尿中对氨基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54-1996 尿中苯乙醛酸和苯乙醇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53-1996 尿中马尿酸、甲基马尿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WS/T 51-1996 呼出气中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50-1996 尿中酚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二)FFAP柱法WS/T 49-1996 尿中酚的气相色谱测定法(一)液晶柱法WS/T 47-1996 尿中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WS/T 46-1996 尿中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45-1996 血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44-1996 尿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42-1996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41-1996 呼出气中二硫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40-1996 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WS/T 39-1996 尿中硫氰酸盐的吡啶-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38-1996 血中铬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37-1996 尿中铬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34-1996 血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32-1996 尿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30-1996 尿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WS/T 29-1996 尿中砷的氢化物发生-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WS/T 27-1996 尿中有机(甲基)汞、无机汞和总汞的分别测定方法-选择性还原-冷原子吸收光谱法WS/T 26-1996 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二)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WS/T 25-1996 尿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一)碱性氯化亚锡还原法WS/T 23-1996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2-1996 血中游离原卟啉的荧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20-1996 血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WS/T 18-1996 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8.31•【文号】国卫监督发〔2020〕17号•【施行日期】2020.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卫监督发〔2020〕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监督中心、职业卫生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综合监督”子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8月31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依据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确定的监管事项清单,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的活动。
第三条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基于风险的分类分级监督执法模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机制。
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应当明确具体处(科)室负责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并配备相应的监督执法人员,保障执法经费,合理配置执法装备。
第五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应当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开展与相关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应用,及时采集、统计分析和上报本辖区内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关信息,推进互联网+监督执法。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安全适用法律法规清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劳动环境的关注,职业健康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为您整理了一份职业健康安全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以供参考。
一、国际组织制定的法规1.《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宪章》:这两个国际劳工组织的文件是在国际范围内保障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依据。
其内容包括了职业病的预防、职业事故的防范、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等。
2.《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该标准是为了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而制定的。
二、中国制定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规明确了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的职业健康安全权益,并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卫生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规定了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职业病鉴定和赔偿等事项。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规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护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划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等要求。
三、美国制定的法律法规1.《美国安全与健康法案》(OSHA):该法案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不受伤害。
2.《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OSHAS18001):该管理体系是一套关于全面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标准。
四、欧洲制定的法律法规1.《欧洲劳工保护指令》:该指令对所有欧洲国家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供了最低安全标准。
2.《欧洲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该标准要求组织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五、其他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职业健康安全。
例如:1. 加拿大颁布了《加拿大劳动部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律主要有《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工会法》等。
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颁布,2002年5月1日实施,2011年12月31日进行修订,由原来7章79条,修订为7章90条,新增11条。
第一章共13条,新增一条,本章首先明确了立法的目的和立法依据,其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依照宪法而制定本法律。
第二条规定了本法适用范围和职业病定义,并作了两个限制性规定:一是适用主题仅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其他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可以参照本法执行。
另一个是职业病危害因素限于“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因素”。
第三条制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基本管理原则。
第四条规定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力,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创造一个良好地工作环境,采取措施来保障劳动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力。
第五、六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管理,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特别提出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七条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加强监管,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这项规定是一个强制性规定,不管单位是否愿意,均应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科学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第九条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管制度。
第十条明确政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义务,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度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清单
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48号2016年修正)(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588号2011年修正)(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2012年5月31日起施行)(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1日施行)(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2012年6月1日施行)(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年6月1日施行)(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2017年5月1日施行)(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2013年12月31日起施行)(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2014年11月13日起施行)(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年2月28日起施行)(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2015年11月17日起施行)(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2015年12月21日起施行)(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关于加强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2015年12月29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法规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3月11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12月28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5号安监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50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90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89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8]3号,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ZW-JB-2014-00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7-201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诊断GBZ 9-2002 职业性急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角膜结膜炎)诊断标准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 25-2014 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GBZ 41-2019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GBZ 49-2014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 51-2009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GBZ 60-2014 职业性过敏性肺炎的诊断GBZ 70-2015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1-201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总则)GBZ 73-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4-200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GBZ 75-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 77-201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GBZ 83-2013 职业性砷中毒的诊断GBZ/T 157-2009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2014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 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 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5-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 205-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6-2007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规范GBZ 209-2008 职业性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标准GBZ/T 210.1-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1部分: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2-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2部分:工作场所粉尘接触限值GBZ/T 210.3-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3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T 210.4-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GBZ/T 222-2009 密闭空间直读式气体检测仪选用指南GBZ/T 22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8-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GBZ/T 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30-201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GBZ/T 238-2011 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 260-2014 职业禁忌证界定导则GBZ/T 277-2016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GBZ 292-2017 职业性粉尘肺沉着病的诊断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GBZ/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GBZ/T 298-2017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AQ 1054-2008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AQ/T 1105-2014 矿山救援防护服装AQ/T 1106-2014 矿山救护队队旗AQ/T 1107-2014 矿山救护队队徽AQ 1111-2014 矿灯使用管理规范AQ 2019-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AQ 2020-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缠绕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2021-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2022-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提升绞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 2026-2010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钢丝绳检验规范AQ 2028-2010 矿山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验规范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AQ 2030-201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 2031-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 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 203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 2034-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5-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 2036-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 2049-2013 地质勘查安全防护与应急救生用品(用具)配备要求AQ/T 2050.1-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T 2050.2-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T 2051-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T 2052-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T 2053-201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205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验规范AQ 205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验规范第1部分:固定式空气压缩机AQ 2058-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矿用电梯安全检验规范AQ/T 2060-2016 金属冶炼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AQ 3018-2008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 4203-2008 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AQ 4204-2008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AQ 4205-2008 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AQ/T 4206-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AQ/T 4207-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AQ/T 4234-2014 职业病危害监察导则AQ/T 4235-2014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AQ/T 4236-2014 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现场检查指南AQ/T 4268-201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快速检测方法--光散射法AQ/T 4269-201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AQ/T 4270-2015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 4271-2015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 4273-2016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AQ/T 4274-2016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AQ/T 4276-2016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AQ 6102-2007 耐酸(碱)手套AQ 6103-2007 焊工防护手套AQ 6104-2007 防X线手套AQ 6105-2008 足部防护矿工安全靴AQ/T 6107-2008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T 6108-2008 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AQ 6109-2012 坠落防护登杆脚扣AQ/T 6110-2012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AQ 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AQ/T 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 9005-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8-2012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规范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