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行业年至年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变动态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 年开始,烟草行业卷烟产销量、工商税利及其它有关经济指标增长率在连续多年的下降之后出现止跌回升,并在随后两年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如图所示)。在2000-2002 这三年间,
全国卷烟产销量分别以年均1.6%和2.5%的速度保持增长,而行业工商税利年均增长率更高达
14.9% 。到2002年,全国卷烟产销分别为17225 亿支和17493 亿支,完成工商税收和利润分别为1050 亿元和406 亿元。从绝对值来看,除了卷烟产量比1995 年稍低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在2002 年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面对外部多重压力和内部多种矛盾,是什么因素使得烟草行业能够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背后烟草行业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变动趋势?经过2002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烟草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如何?立足于现实并着眼于未来,这是行业上下应该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在第二至四部分逐一进行尝试性回答,在最后部分将提出几点政策性思考。
二、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烟草行业在连续多年的增速减缓之后,会在2000-2002 年这三年中出现快速增长之
势?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经过对行业实践进行冷静而客观的梳理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六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支撑烟草行业保持三年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影响。
1、宏观经济整体趋好,带动了全社会烟草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作为一个生产和经
营消费品的经济部门,烟草行业的增长状况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尤其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1991-2002 年的统计数据测算,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名义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 、0.837 和0.692 ,它们之间基本保持着“同升同降”的同步变动趋势(如图所示);如果再进一步进行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的话,结果表明,GDP 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它们拉动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增长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0.89 、1.24 和1.03 个百分点(由于所有上述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烟草行业的税利增长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分别测算,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烟草经济与各个宏观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绝不能把上述测算结果简单相加)。自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针对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状况,实施了一系列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GDP 在经历了1995-1999 年增速持续减缓之后,从2000 年开始有所回升,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0.9 个百分点。2001 年虽又稍有下降,但2002 年又呈现出加速增长之
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由持续下跌转向略有回升。由于宏
观经济整体趋好,这为卷烟销售均价的提高和总体规模的扩张创造了有利的需求条件,并进而有效拉动烟草行业的产值及收入、税金和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
2、烟叶实现了由严重过剩到稳定供给的过渡,为行业整体的恢复与增长奠定了有利基础。1996-1997 年全国烟叶连续两年多种多收,导致烟草行业在随后几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并因此而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损失和浪费。会计决算报表显示,1998 年,全国烟叶购销企业“三项费用”为107 亿元,当年亏损总额高达64 亿元。由于烟叶经营出现巨额亏损,直接导致当年工商税利增长率减少了6 个百分点,其中利润增长率减小幅度更是高达22 个百分点。针对烟叶经营的被动局面,烟草行业在随后几年采取了较为果断的“双控” 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消化库存的有效措施,从而使得全国烟叶逐渐实现了由严重过剩到稳定供给的过渡。从2000-2002 年的总体情况来看地,由于烟叶总量控制和结构提升得以同步推进,使得烟叶亏损额以年均40% 以上的速度不断缩小,到2002 年烟叶经营已实现“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利润超过了30 亿元。也正是由于烟叶生产经营的持续好转,这为烟草行业的整体增长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条件。粗略地测算,在这三年中,由于全国烟叶基本实现由严重过剩向稳定供给的过渡,这对烟草行业总体增长的贡献率至少在10% 以上。
3、大力推进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有效提高了烟草系统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和占有率。根据调查,国内烟草市场的需求总量近年来基本保持平稳态势。有关数据显示,1995 年全国吸烟率(15 岁及以上人口中吸烟人数占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比重)为33% ,2001 年下降为31% 。另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权威统计资料—《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资料》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据,城乡居民卷烟购买量近年来一直保持着稳中略降的态势,与1995 年相比,2001 年城乡居民人均卷烟购买量分别下降了6.3% 和5.4% 。如果综合考虑人口总数、吸烟率及消费者平均消费量等因素,推算得知全国卷烟市场需求总量近年来没有明显的萎缩,也没有明显的扩张,全社会消费总量大致保持在18000 亿支左右。然而,在社会消费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烟草行业通过推进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不断减少了非正常渠道生产及流通的卷烟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使得烟草系统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显着增强,其卷烟销售总量和市场占有份额也得以持续提高。
4、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并充分利用“专卖专营”的体制优势,不断提高卷烟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并维持相对较高的“垄断性收益”。近年来,烟草行业较为充分地利用了“专卖专营”的体制优势,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以“控量、促销、稳价、增效”为基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严格限制卷烟产量和不断加大促销力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卷烟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系统内企业因此也获得了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垄断性收益”。例如,在最近几年中国经济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全国卷烟市场销售价格水平却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之势。1999 年,烟草系统对外卷烟销售均价约为2.5 元/盒,2002 年上升到3.0 元/盒,年均提高6.3% ;与此同时,分牌号汇总计算的卷烟零售价格指数虽然在部分年份稍有下降,但整体表现依然是基本稳定。毋庸讳言,正是由于烟草行业拥有“专卖专营”的体制优势,保证了系统内企业可以普遍获得远高于其它行业的“垄断性收益”。如2001 年,全国国有及销售收入在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4% ,总资产贡献率为9.3% ,而同年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的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