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莱芜中考化学试题
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2017·锦江模拟) 以下主题的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环境B.化学与安全①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②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和雾霾产生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C.化学与营养D.化学与材料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②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①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②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A . AB . BC . CD . D2. (2分)(2013·百色)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滴加液体C . 稀释浓硫酸D . 检验O2满瓶3. (2分)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 下列应用正确的是()A . 铝合金用于制人造骨B . 硫酸用于制造药物C . 液氮用于超导技术D . 活性炭用于炼铁4. (2分) (2015九上·承德月考) 国家卫生部紧急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物﹣﹣“阳光塑身牌减肥胶囊”.已知“西布曲明”的化学式为C17H26ClN,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B . “西布曲明”属于化合物C . “西布曲明”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D . “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26:1:15. (2分)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 X物质,3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 8g Y物质,则20℃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A . X=YB . X<YC . X>YD . 无法比较6. (2分)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A . 水与二氧化锰混合B . 铁粉和铜粉混合C . 酒精和水混合D . 白糖和食盐水混合7. (2分)现有三种金属X、Y、Z,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Y+X(NO3)2=X+Y(NO3)2, X + ZCl2=Z+ XCl2.问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 . Z>Y=XB . X<Y<ZC . Y>X>ZD . X>Z>Y8. (2分) (2018九上·南开期中) 我国在大气污染检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项目不属于其基本监测项目的是()A . 二氧化碳B . 二氧化氮C . 二氧化硫D . PM2.59. (2分) (2019九下·吉安期中) 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 干冰升华B . 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C .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 . 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10. (2分) (2020九上·中山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1. (2分) (2016九上·安庆期中)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A . 空气、氧气B . 水、二氧化硫C . 氧化铁、氢气D . 碳、二氧化碳12. (2分) (2017九上·凉州期末)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粒子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粒子模型是()A .B .C .D .13. (2分) 2012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谢娜代言的化妆品露兰姬娜因汞超标在美被禁。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6九上·枞阳期中)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食物变馊B . 鞭炮爆炸C . 冰雪融化D . 铁生锈2. (2分) (2019九上·邗江期末) 全民参与,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A . 家庭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 . 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以提高粮食产量C . 工业上,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 . 交通上,鼓励私家车出行3.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 氢气可作燃料C . 金属铜可制电线D . 石墨用来裁玻璃4. (2分)下列气体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 . 二氧化碳B . 一氧化碳C . 空气D . 甲烷5. (2分) (2018九上·大埔期末) 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广告词正确的是()A . “P牌”化妆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B . “X牌”加湿器能把水分子变小C . 防温室效应,请植树造林D . 利用“油霸”装置能直接将水转化成汽油6. (2分)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 . +2B . +4C . +6D . -27. (2分) (2016九上·江津月考) 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 2X+2H2O,X的化学式为()A . Ag2SB . AgSC . Ag2O2D . Ag2O8. (2分)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丁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 甲>乙>丁>丙B . 丙>丁>乙>甲C . 丙>乙>丁>甲D . 乙>丁>丙>甲9. (2分) (2019八下·尚志期中) 区分下列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待区分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软水与硬水加肥皂水观察观察颜色B氧化铜与木炭观察颜色点燃C呼出气体与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D金刚石与石墨观察颜色比较硬度A . AB . BC . CD . D10. (2分)(2016·呼和浩特)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镁在氧气中燃烧B .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 .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 .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二、填空题 (共1题;共10分)11. (10分)(2017·昆明模拟)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将下列物质前面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a.石墨b.活性炭c.金刚石d.氮气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②可用于做干电池电极的物质是________.③可用于食品包装中作防腐剂的是________;④能用于冰箱除气味的物质是________.(2)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选择,如表是豆浆中一些成分的平均含量.成分水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 含量(%)96.0 1.80.7 1.10.010.030.00050.015豆浆的营养表中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________(选填“五”或“六”)类营养素,人体缺少表中的________元素会引起贫血.聚乙烯塑料五毒,用来生产食品袋、保鲜膜等,有的商店用保鲜袋盛装豆浆,聚乙烯塑料属于________(填序号).①金属材料②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合成材料(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 . 食用霉变的花生B . 倡导大家不吸烟C .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三、简答题 (共2题;共8分)12. (5分) (2016九上·潍坊月考) 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2)X=________;(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序号).13. (3分)(2016·长春) 回答下列与配制溶液有关的问题.(1)配置 50g 质量分数为 10%的NaCl溶液,需NaCl固体________g;(2)用上述溶液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5%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以上两个实验中,均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滴管、量筒和________.四、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5分)14. (8分) (2015九上·灌南期末)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3)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15. (7分)(2016·本溪)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________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2)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猜想二:________【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A.紫色石蕊溶液B.Cu C.AgNO3D.Na2CO3【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五、计算题 (共2题;共8分)16. (3分) (2019九上·惠民期中) 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蔗糖的化学式为,其化学式量为342.请回答下列问题:(1)蔗糖化学式中x的值是________。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九下·淮阳开学考)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为此做出奉献的化学家有()A . 门捷列夫和道尔顿B . 拉瓦锡和阿伏伽德罗C . 张青莲和侯德榜D .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2. (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钠离子﹣B . 2个氢分子﹣2HC . 3个酒精分子﹣3C2H5OHD . 3个氧原子﹣O33. (2分)(2017·泰州模拟) 下列标志表示“物品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 .4. (2分)(2015•上海)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 . ﹣3B . ﹣2C . +2D . +35. (2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KNO3属于复合肥料B . 蛋白质、糖类、油脂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C . 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 . 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6. (2分)复方篙甲醚(C16H26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复方篙甲醚属于有机物B . 复方篙甲醚由47个原子构成C . 复方篙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gD . 复方篙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7.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点燃酒精灯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 加热液体8. (2分) (2017九上·淄博期中) 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硫属于金属元素B .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 .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D .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9. (2分) (2016九上·龙沙期末) 下列图象所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 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B . 用等质量Mg和Fe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C . 用等质量石灰石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D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10. (2分)(2017·宜昌模拟) 现将20克A物质和足量的B物质混合加热,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 物质和8克D物质,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 . 1:1B . 2:1C . 4:1D . 5:1二、解答题 (共10题;共53分)11. (5分) (2016九上·海淀期中) 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1所示.(1)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写出两点).(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3)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4)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图2.①将上述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________(填序号).②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12. (4分)甲烷(CH4)是天燃气的主要成分.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切割和焊接金属.(1)CH4属于__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写出C2H2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3)比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CH4________C2H2(填“<”、“=”或“>”).13. (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其反应类型:⑴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 ________ ;⑵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________ , ________ ;⑶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________, ________ ;⑷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 ________ 。
初中化学山东省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doc
初中化学山东省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1.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
若需取用48g 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
A .100 mL 的量筒B .托盘天平C .50 mL 的量筒D .50 mL 的烧杯 【答案】 C难度:容易 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2.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②③④C .只有①②④D .①②③④ 【答案】 D难度:中等 知识点:各地中考3. 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
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
A .化合物B .混合物C .纯净物D .单质 【答案】 D难度:中等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 【答案】 C难度:偏难 知识点:各地中考5.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评卷人得分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答案】 D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答案】 A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7. 下列各组物质:①食醋与纯碱;②胆矾与食盐水;③熟石灰与硫酸铵;④银与硝酸铜溶液;⑤铁与稀硫酸。
初中化学山东省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考试题.doc
初中化学山东省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1. 下列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答案】 B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2.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答案】 C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3. 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元素是A.B.C.D.【答案】 A难度:中等知识点:元素4. 已知化学方程式,下列对X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的是()A.X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X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D.X的化学式是【答案】 B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 下列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评卷人得分A.性质与用途B.元素与人体健康氢气燃烧产物为水――理想燃料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人体缺氟――易患龋齿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C. 生活常识D.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防菜刀生锈―喷水后悬挂起来海鲜品保鲜―甲醛水溶液浸泡【答案】 C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6.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 C难度:中等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7. 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莱芜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
莱芜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9九上·徐闻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C .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 . 氦气用于填充气球2. (2分) (2017九上·门头沟期中)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 空气B . 可乐C . 冰D . 液氧3. (2分) (2016九上·河源期末) 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书写都正确的是()A . 炭CB . 钠NeC . 贡HgD . 铝Al4. (2分)(2017·青浦模拟)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区分开来的试剂是()A . 氧化铜B . 石蕊试液C . 碳酸钠溶液D . 氯化钡溶液5. (2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下列不能作为判断金属Mg 、Fe 、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 . 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B . 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C . 金属导电性强弱D . 三种金属发现和利用的年代的先后顺序6. (2分) (2017九下·龙岗月考) 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图(“→”表示能转化)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A . ①H2O2②H2O③O2B . ①Na2CO3②CO2③CaCO3C . ①CaCO3②CO2③Ca(OH)2D . ①C②CO③CO2二、填空题 (共4题;共20分)7. (8分)(2017·滨湖模拟) 化学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写出相关的化学符号:①最清洁的燃料________;②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③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_______;④医用消毒剂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__.(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①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②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③蚊虫叮咬分泌蚁酸使皮肤奇痒难忍,可选用下列________(填字母序号)来涂抹止痒.A.食醋 B.稀氨水 C.NaOH溶液.④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8. (7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某同学逛超市时发现食品添加剂中有“碳酸氢铵”,感觉很惊讶,“碳酸氢铵”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进食品?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以下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 食盐B . 甲烷C . 淀粉D . 酒精2. (2分)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 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
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B .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C . 硫化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 硫化丙烯属于无机物3. (2分) (2016九下·荣县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读出液体的体积B . 过滤C . 熄灭酒精灯D . 稀释浓硫酸4. (2分) (2018九上·雁塔月考)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注射器中的空气比水易压缩水沸腾掀起壶盖闻到饭菜的香味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A . 说明气体中分子间隙比液体大B . 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 说明分子在运动D . 说明分子很小5. (2分)(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C .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D . 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紫红色的铜,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6. (2分)(2018·扬州)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有晶体析出C .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7. (2分)(2018·潍坊)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木炭燃烧B . 水结成冰C . 瓷碗破碎D . 铜丝弯曲2. (2分) (2016九上·腾冲期中) 下列做法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是()A . 用石灰浆抹墙B . 用干冰做制冷剂C . 将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倒入下水道D . 将活性炭放在冰箱内去除异味3. (2分)在“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实验中,用蒸发皿蒸发滤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进行加热B . 等到开始出现固体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C . 等到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 . 待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4. (2分)(2017·江都模拟) 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固体由黑色变成绿色C . 蚕丝和羊毛灼烧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5. (2分) (2017九上·衡阳期末)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20B . 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40C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 . 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40.08%6. (2分) (2018九上·杨浦期末)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A . 木炭粉与氧化铜共热B . 水滴在无水硫酸铜上C .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D .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7. (2分)(2018·乐山)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 . 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 . 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 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 . 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8. (2分)(2012·丹东) 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可以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把乙、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丙表面无现象,把丁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无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 乙>丙>丁>甲B . 丙>乙>甲>丁C . 丁>乙>丙>甲D . 甲>乙>丙>丁9. (2分)(2018·东城模拟) 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9H8O4。
初中化学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初中化学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0题)1.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C.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D.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答案】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B、液氧转化为氧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总数没有增加,故选项解释错误.C、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但没有新的元素生成,故选项解释错误.D、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2.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B.食醋C.不锈钢钉D.蒸馏水【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锈钢钉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3.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会导致“水华”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尿素由四种元素组成B.尿素属于氮肥C.尿素属于复合肥D.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华”现象发生【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B、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成为氮肥进行分析判断.C、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D、“水华”或“赤潮”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尿素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华”或“赤潮”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氮肥、复合肥的特征、“水华”或“赤潮”形成的原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21:79B.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D.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B、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解答;C、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解答:解:A、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故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正确;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错误;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而是在氧气中,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基础知识点:各地中考5.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C.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答案】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海洋中的资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结合常见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即可B、根据海水中元素含量分析;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解答:解:A、氯元素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正确;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C、已知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则每个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正确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分类、原子结构、物质构成等,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6.下列对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断均正确的是()选项相关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分解反应B小苏打受热分解NaHCO3Na2CO3+CO2↑+H2O化合反应C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置换反应D检验食盐中存在氯离子NaCl+AgNO3=NaNO3+AgCl↓复分解反应A.AB.BC.CD.D【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l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答案】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进行分析;B、根据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进行分析;C、根据汽油是溶解油污进行分析;D、根据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A、溶解的过程实际是溶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匀的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故A正确;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B正确;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故C错误;D、增加溶质,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形成饱和溶液,所以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注意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难度:基础知识点:各地中考8.钾长石是常见的含铝矿物,其主要成分是KAlSi3O8,KAlSi3O8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2B.+4C.﹣4D.+3【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解答.解答:解:在KAlSi3O8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l B.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C.黄酮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气分子构成D.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黄酮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黄酮素的构成进行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15:10:2,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C.黄酮素由黄酮素分子构成,其中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因此黄酮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1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答案】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C.根据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D.根据用该装置洗气时,气体应长进短出;解答:解:A.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即a导管连接氧气钢瓶,b导管导出;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正确;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正确;C.用该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氧气密度比水小应短进长出,即气体应从b进a出;不正确;D.根据用该装置洗气时,气体应长进短出,气体从a导管进入;正确,答案:C.点评: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11.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应物中的元素组成;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纯净物X是不可能含有氨气的;D、根据M的元素组成考虑.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说明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净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D、物质X是由C、NlB.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D.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答案】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空气组成的测定;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若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造成所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少,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造成所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少,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故选项说法正确.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影响实验结果,如铜粉质量不足,不能全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l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通过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可以使大火因没有了可燃物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B、根据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灭火的原理有三个:一是清除可燃物或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二是隔绝氧气或空气,三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D、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较少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解答:解:A、通过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大火因没有了可燃物不能四处蔓延而得到控制,故合理;B、油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用水无法浇灭,故不合理;C、燃着的酒精不慎碰到,立即用湿布盖灭,属于隔绝空气灭火,故合理D、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可迅速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操作的一些注意事项,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掌握灭火的方法、酒精灯的使用和强酸的使用事项.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14.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法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甲比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乙探究金属的锈蚀是否需要水图丙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图丁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答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只能有金属的种类不同一个变量分析;B、根据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进行解答;C、根据控制变量法只能是有无催化剂一个变量分析;D、根据控制变量法只能有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一个变量分析.解答:解:A、由于酸的种类不同,因此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B、实验可知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二者的控制因素是水,故选项正确;C、要探究催化剂的影响,应该选择质量分数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故选项错误;D、由于水中的红磷与氧气也不能接触,因此不能探究出温度的影响,故选项错误;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控制变量法中哪些量变哪些量不变,即自变量、因变量,了解对照试验的设计思路.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15.工业用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处理,如图是两种除硫工艺中主要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若每1000g Ca(OH)2和NaOH的市场价格分别按0.36元、2.90元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是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B.反应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双碱法”中的NaOH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成本D.处理相同的SO2,“钠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答案】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来分析;B.根据反应Ⅰ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C.根据“双碱法”能实现NaOH的循环利用进行分析;D.根据“钠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进行分析.解答:解: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正确;B.反应Ⅰ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正确;C.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通过反应II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故正确;D.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钠碱法”不能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所需成本较高,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16.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A.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B.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C.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答案】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蒸发与蒸馏操作;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根据题意,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A、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是利用了加热蒸发的方法,使水不断挥发,冷凝得到蒸馏水,是利用了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的原理.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是利用了将杂质除去的原理.C、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是利用了将杂质除去的原理.D、盐酸能与过量的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石灰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是利用了将杂质除去的原理.故A选项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17.化学学习中常用到“质量守恒”、“反应先后”等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50mL酒精中加入50mL水,根据溶质守恒推出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酒精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根据原子守恒推出酒精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C.少量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根据反应的先后推出析出固体铜D.向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反应的先后推出先生成蓝色沉淀【答案】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酒精和水的密度不同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来分析;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D.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硫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开始不会出现沉淀.解答:解:A、因为酒精和水的密度不同,故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的质量不相等,故A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完全来自酒精,故可根据CO2和H2O分子个数比推出酒精中的C、H 原子个数比为:1×2:2×3=1:3,故正确;C、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故C错误;D、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铜沉淀能溶于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开始不会出现沉淀,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学过的多种知识的考查,同学们要熟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等才能正确解答本题.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1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隙大C.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主要目的是隔离氧气D.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柴架空,主要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考点:。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 . 为了健康,要均衡膳食B . 为使面包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C . 为预防大脖子病,可食用适量海带D .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添加大量防腐剂2. (1分)(2016·德州模拟) 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 风力发电B . 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 . 海水晒盐D . 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3. (1分) (2017九上·柳江期中) 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 .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 . 分子在不停她运动D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4. (1分) (2017九下·东营期中)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 冰和水是一种物质,属于单质B . 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 . 硫酸铜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但属于酸D . 纯碱溶液呈碱性,但纯碱属于盐5. (1分)(2013·贺州)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进入我市普通家庭,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为解决该问题,一般用“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成无毒气体,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2CO2+N2C .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D . “ ”表示的物质溶于雨水能形成酸雨6. (1分)(2013·扬州) 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1°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B . t2°C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C . t3°C,两溶液中KHO3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D . 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KNO37. (1分)(2013·本溪)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 CO2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B NaCl泥沙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蒸发C 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 . AB . BC . CD . D8. (1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 .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B . 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 . 用水鉴别NH4NO3、Na0H、NaCl三种固体D . 用FeSO4溶液、Cu和A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9. (1分) (2019九上·济宁月考) 下列物质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 NaOH→H2OB . CuO→CuCl2C . Fe→FeCl3D . AgNO3→AgCl10. (1分)(2017·连云港) 如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 . 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C . 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D . 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11. (4分)(2020·崇明模拟)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莱芜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莱芜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河水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物质总质量C. 原子种类D. 分子个数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氯化钠4.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根据这个原理,下列金属中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铁B. 铜C. 锌D. 镁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碳酸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钠D. 硝酸钾6. 根据燃烧的条件,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纸张B. 氧气C. 木材D. 汽油7.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下列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A. 硝酸钾B. 氯化钠C. 氢氧化钙D. 硫酸钠8.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中呈碱性的是:A. 碳酸钠溶液B. 硫酸溶液C. 氯化钠溶液D. 硝酸溶液9. 根据化学反应的类型,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铁与硫酸反应B. 碳酸钙分解C. 氢气与氧气燃烧D. 碳酸钠与硫酸反应10.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A. 铁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铜答案:1. C2. B3. C4. B5. B6. B7. C8. A9. A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O212.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13. 酸的化学性质之一是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1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可知氢气燃烧生成水。
15.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九上·铁西月考) 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 钢铁锈蚀B . 光合作用C . 干冰升华D . 橡胶老化2. (2分) (2016九上·南通期中) 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C还有抗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维生素C是氧化物B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克C . 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D .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3. (2分)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 . 二氧化碳B . 氯化钠C . 碳D . 金4. (2分) (2017九上·合肥月考)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气密性C . 量取9.5mL的液体D . 加热液体5. (2分)柑橘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柠檬烯.若用R表示柠檬烯,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14O210CO2+8H2O,则柠檬烯的化学式为()A . C5H10B . C10H10C . C10H16D . C10H186. (2分)(2018·锡山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 几块烘烤过的木炭使红墨水褪色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 .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 . 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受热后熔化7. (2分)(2020·岳阳模拟)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
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C .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 .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8. (2分) (2018九上·库车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不相同的B . CO2、MnO2、O2、H2O2中都含有一个氧分子C . Fe2O3、Fe3O4、FeO中铁元素含量最高的是Fe3O4D . 某微粒示意图为:,则它表示的微粒符号是Al+39. (2分)运用分类思想认识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均属于碱,它们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和碱溶液反应C . 醋酸、碳酸均属于酸,它们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 . 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10. (2分) (2017九下·酒泉开学考)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 . 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盐酸C . 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 .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二、非选择题 (共12题;共71分)11. (4分) (2019九上·罗甸期末) 用化学用语填空:(1) 2个氢原子________;(2) 2个氮气分子________;(3) 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4)乙醇________。
莱芜市莱城区中考化学试卷
莱芜市莱城区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九上·大埔期末)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 . 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2. (2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 . 分子种类B . 分子间距C . 原子大小D . 原子种类3. (2分) (2017九下·钦州港月考)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 . 物质质量B . 物质种类C . 分子数目D . 原子数目4. (2分) (2016九上·防城港期中) 关于SO2、CO2、NO2三种物质的描述:(1)都含有氧元素(2)都有两个氧原子(3)都含有氧分子(4)都是氧化物(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6)S、C、N三种化合物中化合价相同(7)当分子数相同,所含氧原子数相同(8)都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正确的是()A . (1)(3)(4)(6)B . (1)(4)(6)(7)C . (3)(4)(7)(8)D . (1)(2)(4)(6)5. (2分)(2019·樊城模拟)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是()A . 倾倒液体B . 过滤C . 加热液体D . 稀释浓硫酸6. (2分) (2016九上·呼和浩特期中)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 .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 . H2S中的“2”表示硫化氢中含有2个氢原子C . 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D . S2﹣中的“2”表示﹣2价的硫元素7. (2分)(2020·呼伦贝尔)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 . 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B . 可以用地沟油烹饪食物C . 甲醛具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D . 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8. (2分)(2019·牡丹江模拟) 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磷肥的是()A . CO(NH2)2B . KClC . KNO3D . Ca3(PO4)29. (2分) (2019九上·哈尔滨开学考) 冰城哈尔滨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化学】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真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防护栏表面涂刷油漆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腐蚀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C.“洗洁精可以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发生了化学变化D.“煤炉越扇越旺”是因为扇煤炉能增大空气进入量【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水资的污染与防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金属防护栏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隔绝水和氧气进行解答;B、造成水污染的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据此分析;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D、氧气供给更充分,可使燃烧旺盛.【解答】解:A、金属防护栏表面涂刷油漆,可以隔绝水和氧气,从而防止生锈,故正确;B、生活污水、农药和难分解的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扇煤炉时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所以越扇越旺,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用途,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推广公共自行车项目,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便利B.用天然气替代煤、液化石油气,减少酸雨的形成C.大量焚烧秸秆,减少农村秸秆堆放问题D.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提倡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化石燃烧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B、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解答;C、大量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D、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减少使用化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解答】解:A、提倡乘坐公交车或自行车出行,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符合主题;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从而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符合主题;C、大量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的污染物,不符合主题;D、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减少使用化石能,能减少二氧化碳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故选:C.【点评】化学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不但可以指导人的生产、生活,而且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特别是营养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食品安全知识,能、环保知识,燃烧、灭火及生产安全知识,材料分类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更是重中之重.3.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能.【分析】A、根据火药能燃烧爆炸的性质判断.B、根据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C、根据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D、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时,火药能燃烧爆炸,所以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A正确.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B错误.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C正确.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③②①④⑤【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首先放置酒精灯,固定铁圈位置,放置蒸发皿,然后加热并搅拌,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发操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其突出贡献是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分别为C15H22O5、C15H24O5;双氢青蒿素抗疟作用比青蒿素效果更显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也相同C.1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1个青蒿素分子多2个原子D.双氢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比青蒿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高【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D.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分析.【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由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15H22O5、C15H24O5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故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青蒿素的分子中含有22个氢原子,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4个氢原子,所以一个青蒿素分子比一个双氢青蒿素少2个氢原子,故正确;D.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100%≈7.8%,双氢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100%≈8.5%,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锌离子:n2+B.Cl﹣结构示意图:C.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Cu+2AgNO3=2Ag+Cu(NO3)2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B、Cl﹣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其核内质子数为17,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锌离子可表示为:n2+,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B、Cl﹣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其核内质子数为17,选项中结构示意图错误,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错误.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O,故选项化学用语表达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粒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D.净化后的水仍是混合物【考点】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木炭具有吸附性,M可以是木炭,正确;C、液氯具有杀菌性,可以用于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B.转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氧气的工业制法;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a,正确;B、转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C、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正确;D、转化b是分离,一定不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9.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B、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种类不变;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考虑;D、根据微粒之间都有相互作用考虑.【解答】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分子,故A错;B、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种类不变,质子数不变,故B错;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可知,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故C正确;D、微粒之间都有相互作用,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微粒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10.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处不合理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D.利用太阳能发电【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是因为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不变.【解答】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是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都知道人和动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而利用太阳能发电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选D.【点评】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11.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③溶液颜色最深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以及溶液中溶剂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①烧杯底部有固体,所以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①,②中的溶剂是40mL,③中的溶剂是20mL,①中的硫酸铜会形成硫酸铜晶体,所以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②>③>①;因为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③溶解的硫酸铜的质量要比①多,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①>②,故③溶液颜色最深.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相关问题,注重应用侧重能力.12.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干冰气化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铜和气焊D.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可制成霓虹灯【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B、干冰气化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铜和气焊,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制霓虹灯,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C.生成物的分子为SO2和H2O,两者的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分子为H2S和O2,两者的质量比为2: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B、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C、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为SO2和H2O,两者的个数比为1:1,故说法正确;D、参加反应的分子为H2S和O2,两者的质量比为[2×(1×2+32)]:[3×(16×2)]≠2:3,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4.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的,它由碳原子构成,并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1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m2的石墨烯吊床;它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B.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C.1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m2的石墨烯吊床,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金属材料【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石墨是一种碳的单质以及题干信息分析.【解答】解:A、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正确;B、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正确;C、1mg石墨烯能做成一块面积1m2的石墨烯吊床,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正确;D、石墨烯不是一种金属材料,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分析、整合能力,难度不大,注意选择有用的材料为其所用.15.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酒精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B 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 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磷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D 给装水的纸杯加热,纸杯开始时完好无损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从分子运动角度考虑,酒精有挥发性;B、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解:A、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是因为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造成酒精的损失,此项正确;B、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水结成冰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所以体积变大,此项正确;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的原因是:白磷和红磷的结构不同,磷原子的结构相同,此项错误;D、给装水的纸杯加热,纸杯开始时完好无损,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此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和粒子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同学们要学会用粒子的性质解释一些实验现象,此题难度比较小.16.含硫煤燃烧会产生SO2造成大气污染,某工厂设计了如下工艺流程,防治污染的同时可以得到化工产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C.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SO4)3+SO2+2H2O=2FeSO4+2H2SO4D.该工艺流程中Fe2(SO4)3溶液可以循环使用【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B、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根据工艺流程发生的反应;D、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解答】解:A、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故A正确;B、根据工艺流程所示可知,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亚铁和硫酸,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Fe、S、O.故B错误;C、流程中涉及到的反应之一为:Fe(SO4)3+SO2+2H2O=2FeSO4+2H2SO4,故C正确;D、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工艺流程中Fe2(SO4)3溶液可以循环使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7.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3,他判断这是一种酸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A.方法正确,测量结果正确,结论正确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小,结论正确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错误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pH,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确定pH,某同学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盐酸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使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定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A、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B、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C、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D、方法错误,测量结果偏大,结论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pH试纸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用蒸馏水润湿后稀释了待测溶液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B证明NaOH溶液部分变质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C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D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将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再将另一根铜丝浸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都不能支持燃烧;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实验结论.【解答】解:A、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不能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即使原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快让我燃烧需要氧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将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活泼,再将另一根铜丝浸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9.推理时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纯碱溶液显碱性,所以纯碱溶液的pH大于7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使用了催化剂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分析;B、根据只要是碱性的溶液pH一定大于7分析判断;C、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D、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解答】解:A、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是酸.故A推理错误;B、只要是碱性的溶液pH一定大于7,纯碱溶液显碱性,所以纯碱溶液的pH大于7.故B 推理正确;C、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和催化剂等都会影响到反应的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不一定使用了催化剂.故C推理错误;D、当某物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因为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变,溶液中有晶体,剩下的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推理错误.故选:B.【点评】推理法是重要的思维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领域,要细心,符合事实、规律,不要盲目推理.如,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CO2却不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