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观山洞东湖东侧尾砂及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但受到了各种污染的影响,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健康。
因此,进行土壤修复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修复工程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二、调查与评估。
在实施土壤修复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的调查与评估工作。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化学分析和环境监测,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同时,还需要评估土壤修复的可行性,确定修复工程的目标和措施。
三、修复方案制定。
根据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土壤修复方案。
一般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多种手段,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修复工程的成本和效益,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
四、实施过程。
在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时,需要严格按照修复方案进行操作。
包括清除污染源、土壤处理、植被恢复等环节,确保修复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修复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五、效果评估。
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修复后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的达成情况。
同时,还需要关注修复后土壤的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确保土壤修复工程的整体效果。
六、总结。
土壤修复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和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施。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七、参考文献。
1. 《土壤修复技术指南》,国家环境保护部。
2. 《土壤污染与修复》,XXX。
3.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指南》,XXX。
以上就是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项目
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项目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郴州市新天投资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八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地点位于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东邻西河,位于郴资桂公路南侧,观山大道东侧,滨河路西侧,经纬度坐标为东北角113°07′17.0″,25°47′39.3″;东南角113°07′29.4″,25°47′15.0″;西南角113°07′07.2″,25°47′21.3″;西北角113°07′01.8″,25°47′32.2″。
1.社会环境苏仙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区现辖8镇9乡2个街道办事处,170个行政村,62个居委会,总人口33.78万人,土地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
苏仙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是湖南南部的重要门户。
京广复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南北;郴三铁路、1813省道横穿东西;区乡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2.地形地质苏仙区的地形地貌是东南高,西北低,西河流域也是南高北低,南部山区有五盖山林区,最高山峰1448米,项目地东南面有用作农业灌溉的高峰水库区,西南面是预计做胶结充填的矿区;项目南面一带山势高峻,峰峦叠嶂,走向呈南北向,地面切割深,沟谷纵横。
地表土壤为黄红壤土,岩石以变质岩为主。
项目区域是西河流域的平原区域,地表土壤为红粘土为主,下面为砂砾石层和风化岩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本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层结构简单,未发现断裂构造,稳定性良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本工程建设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3.气象气候苏仙区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日照充足,区内多年年平均气温18.0℃。
地质环境治理修复实施方案
地质环境治理修复实施方案摘要:地质环境治理修复是指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和修复的一系列措施。
本方案主要针对地质灾害、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治理修复实施方案。
一、地质灾害治理修复方案1.综合评估:首先对灾害发生点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和危害程度等信息的调查和分析。
2.预警机制建立:建立全面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对潜在灾害点进行实时监测。
3.工程措施:采取挡土墙、护坡、固体化工艺等工程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修复和治理。
4.生态修复:在治理灾害的同时,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措施。
二、土地沙漠化治理修复方案1.土地评估:对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进行评估,分析沙漠化的原因和程度,确定治理修复的目标和措施。
2.植被恢复:利用草坪、适应性强的植物等进行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土壤侵蚀。
3.护林修复:加强林地保护和护林修复工作,提高林地质量,增加森林覆盖率。
4.水资源管理: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水资源供应,改善土地的水分状况。
三、土地污染治理修复方案1.污染源控制: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土壤进一步受到污染。
2.土壤修复: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手段,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恢复其自然生态环境。
3.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
4.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土地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和处理污染事故,减少其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退化治理修复方案1.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建立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2.生态恢复:采取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3.生态建设:开展生态建设项目,包括湿地建设、绿化工程等,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4.生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资源的损失进行补偿,激励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
土壤修复工程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本方案针对某地区土壤污染问题,提出一套综合性的土壤修复工程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恢复土壤功能,提高土壤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2. 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保护生态环境;3. 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4. 推广土壤修复技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三、项目范围1. 污染土壤调查与评估;2. 土壤修复工程设计;3.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4. 土壤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
四、项目实施步骤1. 污染土壤调查与评估(1)收集资料: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环境质量、污染源分布等相关资料。
(2)现场调查:对污染土壤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污染程度、污染范围、污染类型等。
(3)样品采集:根据调查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4)评估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物含量分析,评估土壤污染程度,为后续修复工程提供依据。
2. 土壤修复工程设计(1)修复方案设计:根据土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修复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2)工程设计:确定修复工程的具体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3)工程投资估算:根据工程设计,估算修复工程的投资成本。
3.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1)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前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施工实施:按照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土壤修复施工。
(3)施工监管: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4. 土壤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1)监测点位设置:根据修复工程范围和修复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2)监测指标:监测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
(3)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修复效果。
五、土壤修复技术方案1. 物理修复技术(1)原位固化/稳定化:通过添加固化/稳定化剂,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可迁移性,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项目实施方案 土壤修复
项目实施方案土壤修复一、背景介绍。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等活动的影响,土壤受到了严重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进行土壤修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修复方案,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减少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 原则,依据土壤污染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修复措施,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全过程管理。
三、项目实施步骤。
1. 调查评估,对土壤污染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详细调查评估,确定修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修复方案,包括修复目标、修复措施和修复周期等内容。
3. 实施修复,根据制定的方案,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等多种手段,恢复土壤的功能和生态平衡。
4. 监测评估,在修复过程中,进行定期监测评估,掌握修复效果,及时调整修复方案,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完成报告,修复工作完成后,编制修复报告,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为今后的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四、修复措施。
1. 物理修复,包括土壤剥离、覆盖等方法,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迁移和扩散。
2. 化学修复,采用化学还原、氧化、絮凝等方法,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 生物修复,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方式,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五、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
土壤修复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需要进行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风险防范措施。
土壤修复工作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修复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第一篇: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函〔2011〕137号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及驻区有关单位:《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七日苏仙区实施林地植被恢复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有效保护苏仙区生态环境,保障林区人民生活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湖南省林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实施管理办法。
第二条林地植被恢复是指遭到毁坏的林地植被恢复。
第三条林地植被损害是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则由国家、集体、个人负责实施林地植被恢复。
第四条林地植被损害是行为人所造成的,则由侵害人及被处罚人依照法律、法规、条例或生效的行政、司法处罚决定所确定责任和义务恢复林地植被。
第五条林地植被恢复实行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及乡(镇)、村、组、个人积极配合的原则。
第六条本实施管理办法在苏仙区人民政府组织下,实行责任负责制的原则。
第二章适用对象和范围第七条本实施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为苏仙区所辖乡(镇)、村、组及其辖区的人员。
第八条苏仙区行政辖区内林地植被恢复是指因自然灾害或违法、违规行为致使国有、集体、村民责任山(自留山)林地遭到毁坏的林地、园地的植被恢复。
第九条禁止在苏仙区行政辖区林地、园地内违法毁林开荒、垦地、采石、取沙、取土、采矿和野外用火等毁坏生态植被的行为。
第三章管理职责第十条林地植被恢复由苏仙区人民政府负责本办法的管理、监督和实施。
第十一条区林业主管部门是林地植被恢复行政监督的主管部门,负责林地植被恢复的资金管理使用、林地植被恢复规划、技术指导和林地植被恢复后的验收,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
土壤修复工程流程及修复方法概述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土壤污染常见修复技术国内现阶段常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联合修复技术等。
1、土壤的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去表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
2、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技术、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淋洗技术、氧化还原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和土壤性能改良技术等。
3、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
4、联合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化学/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等。
土壤修复工程流程污染场地修复的工作内容包括污染土壤评估、修复技术选择与方案制定、施工管理与运行、后续监测与修复效果评价四个部分。
1、污染土地评估主要包括污染场地资料收集与调查、现场踏勘、布点与采样、样品检测与分析和风险评估。
2、修复技术选择与方案制定。
3、施工管理与运行主要包括详细修复方案制定、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修复工程运行与维护和污染土壤清理。
4、后续监测与修复效果评价。
后附土壤修复工程流程及修复方法概述目录1 第一阶段污染土地评估 (2)1.1污染场地资料收集与调查 (2)1.2现场踏勘 (3)1.3 布点与采样 (4)1.4 样品检测与分析 (5)1.5 风险评估 (6)2 第二阶段修复技术选择 (7)2.1 修复技术选择原则 (7)2.2 修复技术筛选步骤 (7)2.3国内现阶段常见修复技术 (8)2.3.1工程修复技术 (8)2.3.2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8)2.3.3 生物修复技术 (11)2.3.4 联合修复技术 (12)2.3.5 小结 (12)3 第三阶段施工管理与运行 (13)3.1 详细修复方案制定 (13)3.2 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 (13)3.3 修复工程运行与维护 (14)3.4 污染土壤清理 (14)4 第四阶段后续监测与评价 (14)4.1 监测原则 (14)4.2 监测工作程序 (15)4.3 修复效果评价 (16)土壤修复工程流程及修复方法概述污染场地修复的工作按照下图规定的程序进行,内容包括污染土壤评估、修复技术选择与方案制定、施工管理与运行、后续监测与修复效果评价四个部分。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县锑冶炼砷碱渣场及周边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建设单位: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县锑冶炼砷碱渣场及周边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专家评审意见:2016年10月27日,湖南省环保厅在长沙市主持召开了**县锑冶炼砷碱渣场及周边土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评审会,参会单位有:湖南省环保厅、娄底市环保局、**县环保局,会议邀请了3名专家(名单附后)组成评审小组。
与会人员在听取建设单位有关项目背景介绍,技术方案编制单位关于工程技术方案内容介绍后,对该方案进行了质疑、审查,形成了如下评审意见:一、该方案对项目区锑冶炼砷碱渣场及周边土壤调查方法较科学,数据较详实,对污染状况的调查结论基本可信。
二、该方案针对项目区废渣及污染土壤提出的分类治理修复技术基本成熟,具体的技术路线合理、可行。
三、技术方案、工程内容与治理目标较匹配,工程量核算与投资估算基本合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建议作如下修改、完善:一、补充完善项目区及周边环境地表水及相关土壤污染数据,准确描述项目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状况。
二、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增加第二区域修复场地阻隔防渗措施等相关内容,改进稳定化药剂的类型和使用方法,保证治理效果的持续性。
三、进一步细化工程量和工程投资估算,将单位治理修复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四、方案中补充完善对工程实施过程监督和后期跟踪监测等相关内容。
五、修复目标值执行湖南省地方标准《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1165-2016)。
方案修改说明:根据方案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本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如下:(1)在文本第3章的3.2.1节和3.2.2节中,补充并完善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土壤、废渣和周边地表水体的采样检测数据,结合数据对土壤固废类别和具体修复要求进行了详细具体分析。
(详见P8~P33下划线部分)(2)在文本第3章的3.2.3节和3.3节中,在对场调采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壤污染调查结论进行了完善说明。
苏仙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报告
苏仙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报告一、基本情况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8]41号)以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1953号)文件要求,采取文件收集、现场调研等方式,对苏仙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制度建设、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情况、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情况等工作进行评估。
二、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一)评估结论苏仙区积极推进和落实《郴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印发了《苏仙区到2020年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苏仙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农药用量、生产成本、农药残留、作物药害和环境污染。
制定了《苏仙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的开展了种植结构调整或污染耕地修复工作。
苏仙区在土壤污染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土十条》考核要求,在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工作进度相对滞后。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1、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
一是持续推进土壤详查工作。
2019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掌握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二是加快推进相关部门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城乡规划部门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根据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结果、负面清单,合理确定污染地块的土地用途,明确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必须符合规划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并征求生态环境部门意见,反馈意见作为附件随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三是强化污染源管控,源头减少污染。
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完成辖区内年度重点重金属减排目标。
土壤修复实施方案范本
土壤修复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土壤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因此,制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土壤修复目标。
1. 恢复土壤肥力和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2. 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3.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增强土壤的自净能力;4. 保护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三、土壤修复实施方案。
1. 调查评估,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明确受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2. 污染源控制,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新的污染物输入,防止土壤再次被污染。
3. 土壤修复技术选择,根据土壤的污染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土壤修复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进行针对性的修复工作。
4.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长,促进土壤的固化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5. 监测评估,修复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评估,了解修复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土壤修复实施方案的注意事项。
1. 合理利用资源,在土壤修复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修复技术和植被种类,避免资源的浪费。
2. 全面考虑,在制定土壤修复实施方案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的类型、植被的生长周期、气候条件等,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环保,在修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采取安全措施,确保修复工作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长期效果,土壤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修复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评估,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五、结语。
土壤修复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
只有通过科学的实施方案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土壤的长期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砂石土矿专项整治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砂石土矿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然而,部分砂石土矿开采过程中存在非法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为加强砂石土矿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砂石土矿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1. 规范开采秩序:依法打击非法开采行为,规范砂石土矿开采秩序,确保矿产资源合理利用。
2.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砂石土矿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3. 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砂石土矿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4.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砂石土矿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砂石土矿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整治措施1. 全面排查整治:- 开展砂石土矿资源现状调查,摸清资源家底。
- 对非法开采、越界开采、无证开采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对不符合规划、环保、安全等要求的矿山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2. 严格规划管理:- 编制砂石土矿开采专项规划,明确开采范围、开采方式、开采规模等。
- 严格审批程序,确保砂石土矿开采符合规划要求。
3. 强化监管执法:- 加强对砂石土矿开采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
- 加强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4. 推进绿色发展:- 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推动矿山企业进行生态修复,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5.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矿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 推广应用新型砂石土矿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1月-3月):- 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 开展宣传动员,提高社会各界对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
2. 排查整治阶段(2023年4月-6月):- 开展全面排查,摸清砂石土矿资源现状。
- 对非法开采、越界开采、无证开采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对不符合规划、环保、安全等要求的矿山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
苏仙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报告【模板】
**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报告一、基本情况按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规定(试行)》(环办土壤[2018]41号)以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1953号)文件要求,采取文件收集、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制度建设、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情况、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情况等工作进行评估。
二、评估结论和意见建议(一)评估结论**区积极推进和落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印发了《**区到2020年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农药用量、生产成本、农药残留、作物药害和环境污染。
制定了《**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的开展了种植结构调整或污染耕地修复工作。
**区在土壤污染防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土十条》考核要求,在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与修复等方面工作进度相对滞后。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1、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
一是持续推进土壤详查工作。
2019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掌握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二是加快推进相关部门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城乡规划部门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根据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结果、负面清单,合理确定污染地块的土地用途,明确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必须符合规划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并征求生态环境部门意见,反馈意见作为附件随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三是强化污染源管控,源头减少污染。
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完成辖区内年度重点重金属减排目标。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郴州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郴政办函[2011]245号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郴州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郴州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郴政办函〔2011〕2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为加强我市流域水环境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发和建设力度,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根据中发〔2011〕1号、湘发〔2011〕1号和郴发〔2011〕1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我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我市境内水资源丰富,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枢纽地区,湘江、赣江和珠江的重要源头之一。
近年来,受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全市森林覆盖率下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城镇生活污水、工矿企业废水增加,水环境恶化状况逐渐加剧;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灾水害呈多发态势。
开展全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利于提高我市水的涵养、聚集、流通和净化能力,增强水利支撑保障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对推动我市水利改革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积极做好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开发和建设工作,大力争取中、省项目和资金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改善全市流域水环境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把握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一)工作目标1.远期目标。
到2020年,力争全市水的涵养、聚集、流通、净化工程投入300亿元以上,水源涵养能力和聚集能力明显提高,水的流通网络全面疏通,防洪减灾能力增强,全市流域水环境状况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沙石治理实施方案
沙石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沙石是指由于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形成的一种地表覆盖物,对农田、道路、建筑等设施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沙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制定沙石治理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治理沙石,减少沙石对农田、道路、建筑等设施的影响,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三、具体措施。
1. 植被恢复。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种植,可以有效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防止沙石的形成和扩散。
在沙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人工植被恢复的方式,加快植被覆盖速度,减少沙石的扩散。
2. 土地治理。
对于沙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土地治理的措施,包括植树造林、修筑护坡、修建风雨遮挡设施等,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防止沙石的扩散。
3. 农田水利工程。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防止农田水浸导致土壤流失,减少沙石的形成。
4. 环境监测。
建立沙石治理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理措施,保证治理效果。
5. 宣传教育。
加强对沙石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沙石治理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共同治理沙石的合力。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沙石治理实施计划,明确治理范围和目标。
2. 组织专业团队,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3. 落实治理措施,加强对沙石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4. 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本方案,预计可以有效治理沙石,减少沙石对农田、道路、建筑等设施的影响,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六、总结。
沙石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治理沙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全社会能够高度重视沙石治理工作,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采砂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开发方式,但过度的采砂活动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采砂生态修复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需要对采砂区域进行全面的生态评估。
通过对采
砂区域的植被、土壤、水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采砂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根据生态评估结果,制定采砂生态修复的具体方案。
针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比如植被恢复、水质改善、土壤修复等。
修复方案应该科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采砂区域的生态平衡。
在实施采砂生态修复方案时,需要严格按照修复方案进行操作,并且进行监测
和评估。
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将为修复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确保修复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对公
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采砂生态修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修复的良好氛围。
最后,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
只有通过
长期的监测,才能够全面了解采砂生态修复的效果,并及时调整修复方案,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综上所述,采砂生态修复实施方案需要全面科学的生态评估,制定具体的修复
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和监测评估。
同时,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以及进行长期的跟踪监测。
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修复采砂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西河一期尾砂充填施工方案
西河一期尾砂充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及环境西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位于郴州市苏仙区境内,发源于五盖山,流经大奎上乡、高峰、白露塘镇观山洞村、上白水村、下白水村、珠江桥村、板桥村、秧溪村、香山坪村等,全长43。
2公里,流域面积149平方公里。
其中大壁口--红卫桥段长7公里,为西河治理的一期工程。
2。
施工项目:主要施工任务为:施工便路、临时建筑、挖运尾砂、拌合尾砂充填二、施工部署组织机构部署结合本工程的施工规模和特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技术、质量、安全等相互配合的管理层,以项目合同和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和先进技术手段,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六项基本职能,全面履行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1、项目部管理及技术人员配备原则项目管理人员坚持配备工作扎实、专业精通、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经验、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具吃苦耐劳精神的人员.2、项目部人员配备项目部设有项目经理一名,配有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等。
项目部各成员持证上岗,同时做到责权分明,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各负其责,互相协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具体分工如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组成表3、项目部管理及技术人员职责3.1项目经理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合同实施负全面责任。
确定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并配备人员,制定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管理的目标和方针.协调建设、监理、和其它单位的关系,参加工程现场协调会.积极处理好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地方管理机构的关系。
3.2施工员1)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2)认真执行各项质量制度和质量控制程序,严肃工艺纪律。
3)对施工过程人员、机械、物资的安全状态进行监督并及时做出整改要求。
4)认真学习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
3。
3测量员按规定的要求出具测量报告,并对报告的数据负责。
保证在用监测和测量设备的抽检工作,并做好纪录。
关于《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工程
关于《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工程验收专家咨询意见》的回复根据《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工程验收专家咨询意见》,对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进行了修改并回复如下:(一)有关程序完善1、进一步补充、完善项目工程验收全套资料,整理工程实施过程资料存档备查。
回复:已补充、完善项目工程验收全套资料,整理工程实施过程资料存档备查。
详见竣工验收资料。
2、尽快组织完成财务决算、财务审计等程序并补充相关资料。
回复:我单位将尽快完善相关资料,组织完成财务决算、财务审计。
(二)有关资料及工程量核实、完善1、工程监理须对工程施工过程、核实完善过程资料,尤其是尾砂充填建设、充填工程量、土壤回填等工程实际完成内容。
回复:已核实实际完成工程量,详见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2、完善项目完成后土壤修复检测与评估(表层修复土壤0.5米总量达标,浸出达标,下层浸出达标);核实土壤修复改良检测及效果评估(是否满足回填要求)。
回复:治理效果评估已针对实际完成工程及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析,详见效果评估报告。
3、环境监理报告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相关批复核实完善过程资料,尤其是治理过程中开挖、土壤改良、胶结充填等过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到位情况。
回复:已根据过程资料进行核实,对过程中开挖、土壤改良、胶结充填等过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到位情况进行报告,详见效果评估报告。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1、设立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加强后期的监测、确保场地满足开发利用要求。
回复:现场已设立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
后附影像资料。
2、尾砂充填系统及其采空区需加强后期的检测、管理与维护。
回复:我单位将加强尾砂充填系统及其采空区需加强后期的检测、管理与维护,后附现场监测井影像资料。
郴州市新天投资有限公司2018年9月4日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永久性警示标志标牌。
砂坑治理实施方案模板
砂坑治理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砂坑是指因采砂、采矿等活动而形成的凹地或坑洞,长期存在的砂坑不仅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砂坑进行治理。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砂坑治理实施方案,以期达到砂坑治理的效果。
二、砂坑治理目标1.恢复砂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减少砂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植被和水源。
3.提高砂坑地区的景观价值,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三、砂坑治理实施方案1.调查评估对砂坑地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砂坑的规模、深度、周边环境等情况,评估砂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2.制定治理方案根据砂坑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包括砂坑填平、植被恢复、水源保护等内容。
3.实施治理措施按照制定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砂坑进行填平、植被恢复等工作。
4.监测评估对砂坑治理后的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砂坑治理实施方案的意义1.对砂坑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可以恢复砂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减少砂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植被和水源,对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3.提高砂坑地区的景观价值,改善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地区的整体形象。
五、砂坑治理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砂坑治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加大对砂坑治理工作的投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总结砂坑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恢复砂坑地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地区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方案
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沙场生态修复治理是指对沙漠化、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我国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全面恢复和改善沙场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实现沙漠化、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2. 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工作内容。
1. 生态环境评估,对沙场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沙漠化、荒漠化程度和类型,分析影响因素,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2. 植被恢复,采用植被恢复技术,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管理。
3. 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地质量。
4. 生态移民,对沙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生态监测,建立健全沙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6. 宣传教育,加强对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四、保障措施。
1. 资金保障,加大对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投入,确保资金到位,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2. 技术支持,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技术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
4. 协调配合,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
通过沙场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能够有效恢复和改善沙场生态环境,减缓沙漠化、荒漠化的进程,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施方案中需详细说明废渣在处理过程中、运输过程中及处理后的环境 风险控制措施;
答复:已新增“环境风险控制措施”章节对废渣在处理过程中、运输过程中 及处理后采取的环境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详见 P57-59。
2、实施方案中,P.76 的“结论和建议”部分可取消或者放在文中的其他位 置;
答复:“结论和建议”部分已删除。
4、现场有回填区,方案中需补充长期环境监测计划,针对回填的监测对象、 频率和参考标准等。
答复:方案中已补充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对象、频率、参考标准等内容详见 P70-72。
目录
1 总论............................................................................................................................1 1.1 项目概述..........................................................................................................1 1.2 项目背景..........................................................................................................1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7
3.1 基本信息、现状描述....................................................................................12 3.2 土壤污染调查结果........................................................................................14 3.3 土壤污染风险分析........................................................................................20 4 治理与修复范围和目标..........................................................................................24 4.1 治理与修复范围............................................................................................24 4.2 治理与修复目标............................................................................................25 5 治理与修复技术方案..............................................................................................26 5.1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概述....................................................................26 5.2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比选....................................................................33 6 治理与修复工程方案..............................................................................................34 6.1 工艺设计........................................................................................................34 6.2 主体工程方案................................................................................................35 6.3 配套工程........................................................................................................52 6.4 主要设备........................................................................................................54 6.5 环境监测........................................................................................................55 6.6 环境风险控制措施........................................................................................57 6.7 应急预案........................................................................................................59 7 项目管理与组织实施..............................................................................................63 7.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63 7.2 组织实施与进度安排....................................................................................64 7.3 项目招标........................................................................................................67
苏仙区观山洞东湖东侧尾砂及土壤治理 修复工程
实 施 方 案
建设单位:苏仙区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湖南新九方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
关于《郴州市苏仙区观山洞东湖东侧尾砂及土壤治理 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审查意见》的答复
根据《郴州市苏仙区观山洞东湖东侧尾砂及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审查 意见》,对《郴州市苏仙区观山洞东湖东侧尾砂及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现答复如下:
7.4 环境监理........................................................................................................68 7.5 环境监测........................................................................................................70 8 经费估算与资金筹措..............................................................................................73 8.1 编制依据........................................................................................................73 8.2 经费估算........................................................................................................74 8.3 资金筹措........................................................................................................75 9 效益分析..................................................................................................................76 9.1 环境效益分析................................................................................................76 9.2 社会效益分析................................................................................................76 9.3 经济效益分析................................................................................................76 10 项目风险分析........................................................................................................78 10.1 政策风险......................................................................................................78 10.2 技术风险......................................................................................................78 10.3 资金风险......................................................................................................78 10.4 项目管理风险..............................................................................................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