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与中药材生产发展概况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与中药材生产发展概况贵州中药资源优势与中药材生产发展概况【发布时间】:2009-08-25【部门】:信息咨询部【阅读人数】: 571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1.1 生态优势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呈西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西部海拔1500~2800m,中部1000m左右,东、南、北部边缘河谷地带500m左右,立体高差悬殊形成复杂多变的地型地貌,山丘广布,森林资源丰富,河流纵横,形成强列切割。
且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月份平均气温24~26℃,1月份平均气温4~6℃,日均10℃以上气温长达8个月,无霜期在260~280天。
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500mm,季节分布较匀,光、热、水最佳匹配,适宜于多种药用植物、动物的生长繁衍。
1.2 品种优势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质量好;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矿藏丰富,蕴藏着许多矿物药。
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4290种,其中植物药3924种,隶属275科,1384属;动物药289种,矿物药77种。
全国统一普查的363种重点品种中,贵州有产的326种,占89.61%,国家收购的中药材贵州有250种。
珍稀名贵品种:珠子参、虫草、艾片、麝香、牛黄、穿山甲等。
道地品种: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黄柏、首乌、胆草、天冬、黄精、银花、桔梗、吴茱萸、黔党参、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参、毛慈姑、马槟榔、仙茅、冰球子、白及、重楼、茯苓、朱砂、水银、明雄黄。
家种(家养)品种:野变家及引种成功,并能提供一定商品的大约有80种。
主要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乌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术、云木香、麦冬、山药、菊花、牛膝、桔梗、白芷、瓜蒌、红花、延胡索、女贞子、干姜、大黄、泽泻、生地、玄参、丹皮、香橼、无花果、紫苏、白芍、鱼腥草、艾纳香、板蓝根、砂仁、大力子、枳壳、栀子、木瓜、薏苡、荆芥、火麻仁、莱菔子、三尖杉、喜树等。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传统中药文化底蕴。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中药资源、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
贵州省地处南亚热带和东南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中药材生长。
贵州省拥有众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如黄精、当归、贝母等在贵州都有广泛种植。
贵州省还拥有大量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如菖蒲、川芎、黄芪等。
这些丰富的中药资源为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
贵州省中药企业发展迅速。
目前,贵州省拥有一大批专业的中药企业,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加工等各个环节。
贵州省中药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贵州茅台是中国著名的中药酒品牌,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贵州省还聚集了一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提供高品质的中药饮片产品。
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贵州省中药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
贵州省加大了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力度,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贵州省还加强了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贵州省还在中药研究和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培育了一批中药创新企业。
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促进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需提高产品的差异化和附加值。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环境风险,需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中药行业的监管和标准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产业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在丰富的中药资源、企业发展和政策支持的助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
中药产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加强监管标准化建设。
贵州中草药现状及前景

贵州中草药现状及前景1、药材资源: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
省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河谷深切,地势起伏较大、土壤种类繁多;又正值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汇处,导致本省自然面貌十分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
据普查结果显示,全省有中药材4294种,是全国四大中药材基地之一,号称“天然药库”。
贵州道地药材有杜仲、天麻、吴茱萸、五倍子、何首乌、黔党参、龙胆、天冬、金银花、桔梗、半夏、桃仁、雷丸、金果榄、木蝴蝶、南沙参、木爪、黄精、白芨、续断、重楼、茯苓、灵芝等。
2、生产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贵州省各地区、专州已建起多个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如施秉太子参基地、赤水石斛基地、湄潭黄柏基地、凤冈天门冬基地等。
但是贵州省中药材发展中目前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是:中药材生产特点不突出,整体发展意识淡薄,集中度低,管理水平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生产经营粗放,规模小,布局分散,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档次不高,低水平重复严重,独家生产的优势品种少,形不成规模;科技投入不足,实验条件和设备落后;信息不灵,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机构不完善等。
3、发展前景:贵州省有丰富的药材资源;适宜的气候、土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中药材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贵州省的中药产业已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后续经济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根据全省医药工业发展及中药资源品种优势,以省内制药企业为龙头,重点建设天麻、杜仲、喜树、银杏、淫羊藿、头花蓼、观音草、艾纳香、何首乌、桔梗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与产业链,将形成具有贵州特色并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通过科学规划、专家论证,各地千方百计抓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努力为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
据了解,全省已有30多个县以政府协调服务、省内各企业购买或租赁荒山土地、公司加农户等形式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一些基地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正与国内外的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加紧中药材的GAP试验示范研究。
黔西南州中药资源综合开发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黔西南州中药资源综合开发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边界,是中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药资源综合开发是黔西南州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黔西南州中草药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中草药资源综合开发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中草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黔西南州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等。
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黄连、苍耳子、草果、白虎泻心汤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目前黔西南州的中草药资源开发并不充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采集与加工为主。
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采集和加工环节的不规范,中草药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黔西南州在中草药加工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传统的加工技术存在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制约了中草药产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黔西南州中草药资源综合开发需要注重以下关键技术:应加强中草药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建立中草药资源的数据库,收集和整理中草药的信息,确保中草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制定合理的采集方案和采集标准,严把质量关,确保中草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中草药的加工与开发技术研究。
重点研究中草药的提取、纯化、分离等关键技术,提高中草药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探索中草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中草药产品的创新与开发。
需要加强中草药产业链的建设。
组织中草药种植者、加工者、销售者等相关企业和机构,构建中草药产业链的合作与协同机制。
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中草药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中草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提高中草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注重品牌建设,推动中草药产品实现产业与品牌的双赢。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管部 门协 同推 进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 法进行 了总结, 分析 了贵 州省 中药材产业存在
的 问题 , 提 出了快速发展贵 州省 中药材产业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 中药材产业; 发展 对策; 贵 州省
中图 分 类 号 : F 3 2 6 . 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贵州省 ( 以下简称我省 ) 得天独厚 的自然条件孕 育了丰富 的 中药材 资源 , 是全 国最重要 的 中药材产 区之一 _ 1 ] , 素有“ 黔地无
太子参 、 石斛 、 百合 、 鱼腥草 、 桔梗 、 玄参、 党参 、 白术 、 山药 、 砂仁 、 天麻 、 葛 根和淫羊藿 2 1 个中药材种植 面积超过 6 6 6 . 6 7 h m 2 。 全省 太子参 、 金钗石斛 、 刺梨 、 钩藤 等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 、 产量位居
计形成 2 0 多个 品种 的规范化 、 标准化栽 培技术框架 , 先后建立了
天麻 、 杜仲、 石斛 、 何首乌、 半夏 、 头花蓼 、 金银花 、 太子参 、 淫羊藿等
4 1 个品种 的规范化试验示范基地 7 7 个, 种植面积达 2万 h m 2 。何
种植面积上万亩的 品种 3 0 个 。其中 , 杜 仲、 金( 山) 银花、 厚朴 、 花 椒、 五倍子 、 银杏、 黄柏 、 刺梨和薏苡仁 9个 中药材种植 面积超过
0 . 6 7万 h m , 喜树 、 桃仁 、 钩藤 、 香桂 、 吴茱萸 、 生姜 、 养麦 、 艾 纳香 、
首乌 、 太子参 、 头花蓼 G A P基地 已通过 国家 G A P认证 , 淫羊藿种 植基地 已通过国家 G A P认证现场 检查并公告 ( 见表 2 ) , 吴茱 萸
种植基地 已通过省药监 局 G A P初审 。太子参 、 石斛 、 钩藤 、 何 首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中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中药产区之一,具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的中药文化历史。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贵州省经济增长和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资源条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尤其是一些名贵中药材的产地,如黄精、人参、防风、贝母等。
这些宝贵的资源为贵州省中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基础,使得贵州省中药产业能够保持稳定供应和高质量的产品。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政策支持方面逐渐得到加强。
贵州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包括加大中药产业的科研和创新力度、加强中药标准化建设、培育中药产业龙头企业等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市场需求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的日益受到重视,中药市场逐渐扩大。
贵州省中药产业凭借其独特的品种和质量优势,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尤其是贵州省的一些名贵中药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销量逐年增长。
贵州省中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药产业链不完善是中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贵州省中药企业多以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缺乏后期的深加工和研发生产能力,导致中药产业附加值较低。
中药产业面临着非法采挖和过度开发等问题,对于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
中药标准化和质量安全问题也是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中药标准化体系还不完善,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难以保证。
这不仅会影响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损害中药产业的良好形象,造成中药行业信任危机。
为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中药产业链的建设。
应该鼓励中药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中药的附加值。
加强中药深加工和研发能力,推动中药企业向全产业链拓展,促进贵州省中药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发展。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一、中药资源丰富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地带,气候湿润,地形多样,植被丰富,适宜中药材生长。
据统计,贵州省拥有常见中药材品种超过3000种,其中有500多种具有药用价值。
贵州省中药材资源主要分布在黔西南、遵义、铜仁、毕节等地,全省中药材面积近300万亩,产量超过30万吨,是国内重要的中药材供应基地之一。
二、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贵州省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攀升。
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中药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
中药产业在农村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当地中药产业以板蓝根、黄精、丹参等为主要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产值超过50亿元。
三、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提升贵州省正在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中药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贵州省中医药大学、贵阳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引进和培养中药产业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中药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贵州省加强中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推动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中药产业面临的挑战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药产业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而有些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药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国内中药市场饱和,出口市场受到国际贸易壁垒和竞争的限制。
中药材资源开发存在浪费和过度开发现象,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
五、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和扶持,贵州省中药产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未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中药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积极拓展中药产品的出口市场,拓展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四是推动中药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中药+”产业发展新模式。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药行业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药行业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中药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市场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中国药物经济学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中药市场规模达到了1.2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9%。
这一数据体现了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中药行业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2.中药种类丰富广泛:中药的种类繁多,覆盖了很多疾病的治疗和保健需求。
无论是中成药还是中药材,都具有其独特的药理效果和药物特性,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品牌建设进展顺利:一些中药企业逐渐重视品牌建设,注重研发创新、质量控制和品牌推广。
如同仁堂、同仁和广誉远等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企业,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4.中药走出国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中医药国际合作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
在东南亚、欧美等地,中药的知名度和销量也在逐步增长。
1.健康养生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中药作为一种草本药物,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预计未来,中药养生市场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
2.中药现代化转型:中医药现代化是中药行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中药现代化转型不仅是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提升,更是中药产业链全面升级和创新的需要。
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如提取纯化、标准化制剂的研发,将有效提升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3.国际市场机遇突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中药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些中药企业通过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合作,将中药的产品和服务推广至全球。
综上所述,中药行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中医药资源富集的地区,拥有广泛的中药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支持,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药资源丰富贵州省地处喜马拉雅大自然植物种子的区域,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全省分布着红枫、金线、人参、何首乌、黄芪等400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其中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和药用价值。
贵州省还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白果、黄连、当归、黄花菜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
二、中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贵州省中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中药产业年产值已达到100亿元以上。
中药产业已成为贵州省农业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三、中药科研与创新能力增强贵州省各级政府加大对中医药科研与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药研发。
目前,贵州省已建立起一批中药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致力于中药资源的开发、加工及新产品的研发。
也加强了对中药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加工工作,不断提高中药品质和安全性。
四、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尽管贵州省中药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不可忽视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中药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滥伐,导致了一些珍稀药材的减少和濒危。
中药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一些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中药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损害了中药产业的声誉和市场秩序。
中药行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新药研发和推广缓慢,导致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
五、发展建议为了促进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完善的中药资源保护制度。
2. 加强中药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严格把关中药品质和安全。
3.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新药研发力度,加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与中药材生产发展概况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与中药材生产发展概况【发布时间】:2009-08-25【部门】:信息咨询部【阅读人数】: 571 贵州中药资源优势1.1 生态优势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呈西高向北、东、南三面倾斜,西部海拔1500~2800m,中部1000m 左右,东、南、北部边缘河谷地带500m左右,立体高差悬殊形成复杂多变的地型地貌,山丘广布,森林资源丰富,河流纵横,形成强列切割。
且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月份平均气温24~26℃,1月份平均气温4~6℃,日均10℃以上气温长达8个月,无霜期在260~280天。
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500mm,季节分布较匀,光、热、水最佳匹配,适宜于多种药用植物、动物的生长繁衍。
1.2 品种优势贵州省是中药资源大省,特定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而且质量好;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矿藏丰富,蕴藏着许多矿物药。
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省药用动植矿物资源共有4290种,其中植物药3924种,隶属275科,1384属;动物药289种,矿物药77种。
全国统一普查的363种重点品种中,贵州有产的326种,占89.61%,国家收购的中药材贵州有250种。
珍稀名贵品种:珠子参、虫草、艾片、麝香、牛黄、穿山甲等。
道地品种:天麻、杜仲、石斛、厚朴、黄柏、首乌、胆草、天冬、黄精、银花、桔梗、吴茱萸、黔党参、五倍子、半夏、桃仁、雷丸、南沙参、毛慈姑、马槟榔、仙茅、冰球子、白及、重楼、茯苓、朱砂、水银、明雄黄。
家种(家养)品种:野变家及引种成功,并能提供一定商品的大约有80种。
主要有天麻、杜仲、厚朴、黄柏、吴茱萸、金银花、乌梅、茯苓、石斛、五倍子、白术、云木香、麦冬、山药、菊花、牛膝、桔梗、白芷、瓜蒌、红花、延胡索、女贞子、干姜、大黄、泽泻、生地、玄参、丹皮、香橼、无花果、紫苏、白芍、鱼腥草、艾纳香、板蓝根、砂仁、大力子、枳壳、栀子、木瓜、薏苡、荆芥、火麻仁、莱菔子、三尖杉、喜树等。
贵州道地药材杜仲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贵州道地药材杜仲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一、发展现状贵州作为中国的重要药材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杜仲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近年来,贵州省在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杜仲作为其中的重要品种,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目前,贵州的杜仲种植主要分布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等地区。
其中,黔东南州在杜仲种植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成为贵州杜仲产业的重要基地。
此外,贵阳市也在积极推动杜仲产业的发展,将杜仲列为“十大苗药”之一,并建立了杜仲种植示范基地。
二、存在问题尽管贵州的杜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种植技术落后:部分地区的杜仲种植技术仍停留在传统水平,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支持,导致产量和质量难以提升。
2.产业链不完善:贵州的杜仲产业主要以原材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缺乏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的开发。
这使得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较短,无法实现高效率的产业化经营。
3.品牌建设不足:尽管贵州的杜仲药材质量优良,但在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使得贵州的杜仲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贵州省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给予了一定关注和支持,但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政策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这使得杜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稳定的资金和政策保障。
三、建议为了推动贵州杜仲产业的持续发展,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加大对杜仲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将先进的种植技术普及到广大药农手中,提升整体种植水平。
2.完善产业链: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开发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升贵州杜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提升贵州杜仲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作者:朱守殿杨晓力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2期朱守殿杨晓力一、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1、中药材资源丰富贵州省黔东南州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奇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资源,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黔东南州境内现有中药资源种类达2779种(其中植物药2680种、动物药物107种、矿物药物12种),素有“苗侗药都”、“天然药库”之美称,占全省的66.1%,全省统一普查的363种重点品种中,黔东南州占328种,蕴藏量1080万吨,其中以太子参、茯苓、何首乌、天麻、半夏、桔梗等几十种道地药材而闻名。
同时,黔东南州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疾病的斗争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苗侗瑶医药文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族医药资源,并创办了《苗族药物集》和《侗族药物集》,为发扬黔东南州民族医药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底,全州累计种植中药材100余万亩,主要有太子参、钩藤、天麻、杜仲、淫羊藿、石斛、茯苓、白及、半夏等75余个重点品种.按照省级农业园区标准,黔东南州累计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形成了以施秉、黄平为中心的太子参产业区;以剑河、锦屏、黎平为中心的钩藤产业区;以黄平、凯里、丹寨为中心的白芨产业区;以雷山、台江、施秉为中心的天麻产业区;以黎平、锦屏、剑河为中心的茯苓产业区。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施秉太子参、施秉头花廖、剑河钩藤、黎平茯苓、雷山乌杆天麻、榕江葛根6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
3、中药材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通过招商引资及培育,进一步壮大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
截至2019年底,全州参与药品生产企业15家,种植生产经营企业132家,如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贵州同源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金草海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康源铁皮石斛农业科研开发有限公司等。
4、中药材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产业作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十二大”农业产业来发展,对老百姓增收,助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8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出台了《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中药材产业布局、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品牌创建、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上进行规划,在组织上,安排有专门的州领导领衔推进。
对贵州医药市场及贵州百灵企业的发展和现状调查

对贵州医药市场及贵州百灵企业的发展和现状调查————————————————————————————————作者:————————————————————————————————日期:对贵州医药市场及贵州百灵企业的发展和现状调查组员:杨万年焦萍杨俊郝云永陈煜王涛李学磊王青玉郑娜年级:2012级专业:药学营销目录对贵州医药市场及贵州百灵企业的发展和现状调查 (3)二、贵州医药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模式 (4)(一)中药种植(上游产业) (4)(二)中药工业(中游产业) (4)1. 中药材饮片 (4)2.特色优势产品 (4)(三)医药商业和医疗机构(下游产业) (5)1. 医院、诊所 (5)2.药品经营流通领域概况 (5)(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5)三、制约因素 (6)(一)医药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6)(二)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竞争力不足 (6)(三)产业链关联度相对较低 (6)(四)行业领军人才缺乏 (6)(五)资源特色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7)四、医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方法 (7)(一)进军OTC市场 (7)(三)充分整合资源 (7)(四)塑造企业品牌 (7)(五)进行系统招商 (8)五.贵州百灵的发展历史 (8)(一)区域划分和制定策略 (9)(二)深入调查建立客户网 (9)(三)把目标责任到个人 (9)(四)惩奖措施明确上下团结一心 (9)八、营销观念的转变 (9)九、市场营销部门在企业中起着的作用 (10)十、贵州百灵的营销方式 (10)十一、贵州百灵市场营销活动的SWOT分析 (11)对贵州医药市场及贵州百灵企业的发展和现状调查一、贵州医药市场背景十二五”时期,我省医药行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抓机遇,积极调整医药产品结构,注重发展中药民族药,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实现了较快的发展,成长为我省后续支柱产业,成为我省继煤炭、电力、饮料和烟草行业之后拉动工业增长的五大主力之一,并成为全省高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
贵州医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贵州医药行业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1.1 概述概述:贵州医药行业作为贵州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医疗保健和药品供应的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州医药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贵州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推动贵州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贵州医药行业的整体情况,说明本报告的目的及意义,并介绍本文的结构。
在正文部分,将着重分析贵州医药行业的概况,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从产业规模、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贵州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整体报告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贵州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贵州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对贵州医药行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整体医药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同时也希望为投资者提供准确、全面的行业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通过本报告,我们期待能够为贵州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正文2.1 贵州医药行业概况贵州医药行业概况贵州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大省,医药行业在其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需求不断增加,贵州医药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截至目前,贵州省医药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了药品生产、医疗器械制造、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
贵州药品现状报告分析

贵州药品现状报告分析引言贵州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药品市场规模庞大,对于人民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贵州省药品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提升贵州省药品市场的发展水平。
药品市场规模贵州省的药品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贵州省药品销售总额达到30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10%。
2020年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虽然短期内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药品市场逐渐恢复,预计2021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药品种类和分布贵州省的药品种类丰富,包括西药、中药以及保健品等。
其中,中药在贵州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贵州省药店分布广泛,无论是城市中心区域还是农村地区都能找到药店的身影。
贵州省大力推进乡村医生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便利的药品服务。
药品质量和安全贵州省在药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加大了监管力度。
药品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和药店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药品供应的质量和安全。
根据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2019年全省各级药品检查合格率超过95%,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然而,仍有个别药品质量缺乏监管,对药品质量和安全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药品价格贵州省药品价格相对较为合理。
根据市场调查,贵州省药品的价格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致持平。
贵州省在进一步推动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仍有一些高价药品对个别患者来说仍然较为昂贵,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药品价格的合理性。
药品供应链和物流贵州省的药品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相对发达,能够满足人民对药品的需求。
贵州省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各级药店之间的物流配送较为便捷,从而确保了药品的及时提供。
然而,在偏远地区和一些贫困县,药品供应链和物流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建议与展望为了进一步提升贵州省药品市场的发展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药品质量和安全监管,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检查合格率;2. 鼓励中药的发展和推广,加强中药现代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 支持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的药品供应链和物流建设,提高药品供应的覆盖率;4. 加快药品价格改革步伐,减少高价药品的价格,降低患者的负担。
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文章编号 : 1 0 0 5 — 5 3 0 4 ( 2 0 1 4 ) 0 2 — 0 0 0 1 — 0 4
中药 ( 含 民族 药) 产 业是 我 国传 统 优 势产 业 之 一 ,
乌 、石斛 、太 子参 、百 合等 7 0 余种 , 占地 面 积6 5 万 亩
近年来, 多地政 府 将 中药 产 业 作为 地 区重 点支 柱产 业 以上 , 年 产 量近 8 0 0 0 t 。根 据 国家 《 中药 材 生产 质 量 扶 持 发 展 。作 为我 国重 要药 用 资源 基 地 , 贵州 充 分发 管 理规 范 》 ( G A P ) 要求 , 贵 州大 力开 展 规范 化种 植 。全 挥 民族 特 色 优 势, 着 力 打 造 民族 品牌 , 使 贵州 中药 产 省 目前 建 成4 1 个 中药 材 品种规 范化 、标准 化种 植试 验 业 得 到 快 速发 展 。在 贵 州 省政 府 支 持下 , 2 0 1 3 年5 —6 示范基地, 面积达3 O 万亩, 占全 省种 植 中药 材 面 积 的 月, 笔 者 对 贵 州 中药 发 展 状 况 进 行 调 研 , 以系 统 了解 2 6 . 2 %; 已 经 通 过 或 正 在 申请 G A P 认 证 的基 地 有 6 贵州 上 、中、下游 中药 产 业 。根据 贵 州省 相 关管 理部 个 , G A P 种 植 面 积 占总 种 植 面积 的9 . 2 4 % 。表 明贵州 中 门提 供 的 数据 及 实地 考 察情 况 , 笔者 分析 贵州 中药发 药 材种 植 已经 形成 了一定 规模 。 展 现 状 及 制约 因素 , 提 出扶 持 和促 进 贵州 中药 产业 发 1 . 2 中药工 业 ( 中游 产业)
展 的战 略思路 。 1 发 展 现状
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现状及发展思路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现状及发展思路1. 引言近年来,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备受关注,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
贵州作为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思路,以期为促进贵州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2. 贵州中药的现状2.1 贵州中药资源贵州地处亚热带和喀斯特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这为贵州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贵州拥有大量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如黄芪、川贝、乳香等,这些中药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2 中药产业的发展贵州中药产业的发展蓬勃,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贵州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如建设中药材基地、推动中药现代化生产等。
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材的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也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监管。
3. 贵州民族医药的现状3.1 民族医药文化的传承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各族民众秉承着身世共同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了独特的民族医药文化。
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都有着丰富的传统医药知识和疗法,这些古老而珍贵的经验成为了当地民众的宝贵财富。
3.2 民族医药的广泛应用贵州的民族医药在民众中的应用广泛,尤其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这些传统的疗法是他们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首选。
贵州的苗药、布依药、侗药等都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深受当地人民的依赖和信任。
4. 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思路4.1 优化资源整合贵州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立健全的资源整合机制,提高中药和民族医药的供给能力。
政府可鼓励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提供财税优惠政策,引导中药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4.2 加强科研与创新贵州的中药和民族医药研究应注重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加强对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系统性研究和开发。
在保留传统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药产业自古以来在中国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药产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将分析中药产业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药产业的现状表现为多元化发展。
中药不仅包括传统的草药、植物药,还包括了动物药和矿物药等。
同时,中药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新的产品形式,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品等。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中药产业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拓宽了其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中药产业正逐渐实现现代化生产和管理。
过去,中药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工采摘和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严重制约了其产能和质量。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引入,中药产业逐渐实现了机械化采摘和生产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同时,中药企业也普遍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第三,中药产业正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中药产业的规范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中药生产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国家的药品管理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导致了中药市场中假劣产品的存在。
此外,中药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亟待解决,一些珍稀药材在大规模采摘过程中易遭受过度破坏。
另一方面,中药产业在与西药产业的竞争中面临一定的压力。
虽然中药在传统医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西药的科学性和便利性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中药产业的未来发展仍然充满了希望。
首先,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重要代表,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中药的独特疗效和对慢性疾病的长期调理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在养生保健领域。
因此,中药产业有望在健康养生市场中继续发展壮大。
其次,中药产业的现代科技化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产业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精准制药等手段,改善传统中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加强中药的现代化研发和创新。
同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中药产业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推广,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消费者满意度。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摘要】贵州省中药产业是贵州省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中药资源情况、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也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了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中药资源、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发展问题、总结、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传统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增加,贵州省中药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贵州省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条件适宜,适宜生长各种中药材,尤其以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等地中药资源丰富。
贵州省政府也加大了对中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中药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贵州省中药产业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资源情况、市场需求、政策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推动贵州省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对中药资源情况、市场需求情况、政策环境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总结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作者:朱露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6期[摘要]贵州省作为我国四大药材产地之一,以物种丰富和植物多样而闻名,在国外也享有盛誉,广泛受到人们的赞美。
2011年之前,国家曾多次组织地方进行药物资源普查,其中1996年的普查规模比较大,结果证实贵州中药资源已经多达五千余种,位于全国第四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的治疗效果逐渐认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良好的现状对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也为贵州省中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药的发展将会对国有经济产业带来巨大的改变,同时将带动地方经济不断提高。
本文在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中药的研究,就目前中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中药产业的经济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荣发展,中药在治疗疾病和健康保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药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人类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儿女要勤奋努力,将中药继承和发扬,日益完善,为祖国儿女的幸福做出新的贡献。
回顾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一心想着吃饱饭,现在都在关注养生问题,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人们从观念上的改变为中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因此,研究中药的未来发展极其重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对贵州省中药的发展至关重要。
鉴于目前贵州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后,结合贵州省中药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粗浅的个人关于贵州省中医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想法,希望可以为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贡献本人的微薄之力。
1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现状分析贵州省位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处,全省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地理差异,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最高达2900米,最低137米。
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温暖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景色宜人。
先天的生态条件为药物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使贵州省成为我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
1.1 中药种植分析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政策开放,建设了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结合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贵州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突破,贵州省中药种植业已经规模化,成功推动了中药制造业的发展,并顺利成为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1年完成的统计结果中,贵州省的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6.53万亩,和2010年相比增长了57.7%。
其中种植的中药材共计110多种,以太子参为首的几十种药材的种植面积更是在全国位居榜首。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越来越清晰,农民已经普遍认可药材种植,并且一直保持着积极的热情,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让这种中药种植成为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中药加工分析1999年之前,贵州省的制药企业屈指可数,充当着完成三级医药公司供销的责任,根本谈不上中药产业经济。
直到1999年,贵州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完成,民营制药企业开始慢慢崛起,贵州中医产业经济初具规模,全省依托先天环境和有利资源,逐步加快发展力度。
二十一世纪以来,贵州省出台了《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以“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后续支柱产业”为战略,开始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呈现出惊人的结果。
2001年,贵州省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后,贵州的154个民族药被列入国家标准,在强大的政策支持下,贵州省中药的原材料需求日益增长。
强大的市场需求为贵州省中药产业迅猛发展提供了契机。
到2015年,贵州省医藥企业就已经达到了187家。
随着药材种植技术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中药材的种植效益越来越显著。
1.3 中药的流通分析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必须格外关注信息的价值,如何借助信息的传播力量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贵州省如何解决中药市场的劣势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宣传和指引药商们开展电子商务,由传统交易转化成为网络电子交易,建立中药网络交易系统。
很多电子交易的先行者,饱含积极的热情和有效的行动,已经早早开始了这项工作。
该系统作为中药网络交易平台,对全省中药产业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将药材产地和市场需求完美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全省的中药种植及科学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2.1 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优势分析贵州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比较特殊,为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
因此贵州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医药资源。
我们仅以苗药资源进行说明,苗药按药物分类范畴属于天然药物。
从使用的角度看,苗药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苗医常用但中医基本不用的、苗医和其他民族医生都用的以及用药部位有所不同的药物。
纵观贵州土地分布情况,中药材分布比较广泛,尤其近些年苗药的种植基地快速发展,为贵州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贵州有非常多的中药品种驰名中外,很多在宋代就已经被列为贡品。
比如万山朱砂、大方天麻等。
贵州的中药材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之际,有文献为证。
苗药制造工业是中药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产量在全国占据了“六个第一”,分别是申报数量、通过率、药品剂型数量、销售量、民族药生产厂家和知识产权保护。
苗药品牌依靠着贵州省药材资源,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功能独特、治疗准确、副作用小而深受市场的欢迎。
从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贵州省的中药制造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无论资源的配置还是生产经营,都比较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呈现出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都比较强,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活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要牢牢把握市场的动态,依靠企业资源,不断对药材的生产过程进行整合,定能顺利发展。
2.2 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贵州处于我国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这为中药产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各类市场的资源并不完善,再加上经济总量不大,技术、信息等机构发展落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够,一定程度上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很多民营企业各自为政,根本没有能力打开市场的大门,没有市场,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更不懂得整合资源共同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想发展就必须要懂得创新、改型。
有人提出“小、精、专、新”的企业发展思路,但是这必须要有完善的网络服务支持。
但是截至2013年,贵州省的社会网络服务仍然处于落后阶段,难以满足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贵州一直被人们当作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给当地的人们在思想上就带来了一种依托,使当地的老百姓潜意识都觉得自己就是落后地区的人,在思想上容易满足,安于现状,缺少竞争意识。
因此呈现出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
根据调查,贵州省很多医药企业的市场人员没有参加过比较正规的学习培训,思想观念陈旧。
另外,最近几年虽然贵州省的医药产业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没有成规模的研究平台来支持企业研发,再加上资金不够充足,使贵州省的中药产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3 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战略3.1 加大资金投入为了尽快解决因为资金问题而给中药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应该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加快企业的资金流入,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为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药企业融资,同时要倡导有实力的中药企业在海外上市,充分利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区的资金优势来发展贵州中药企业。
在海外注册新公司,借机拓宽海外市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海外市场的运作方法,完成资本扩张的目的。
3.2 企业模范带头作用贵州的中药企业中,所有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还没能将所有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发展的时候,必须要引导其中的小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先发展起来,为其他多数落后的企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3.3 優化产业链回顾贵州省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历史,但是仍然没有建设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比如中药种植的技术问题。
因此在这种极端不理想的环境下,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出面协调,在先进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下,从中药种植的始端入手,将中药的种植和加工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步形成完整的中药制造产业链。
3.4 建立中药国际化标准国际上对于药品的选择要求非常高,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中药质量的鉴定标准,为中药可以合理合法地进入世界医学奠定基础。
建立中药国际标准异常重要,因为这是我国中药产业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法,如果中药进入国际化舞台,这将为贵州省的中药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
3.5 尝试循环再生经济模式对于中药产业的经济发展来说,绿色环保是一直被高度重视的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中药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因此尽快加大技术投入,开发绿色技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通过不断地建立循环再生经济模式,可以保证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减少废物排放,还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最终使贵州的中药产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4 结语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对身体健康也开始格外关注,这就为医疗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针对贵州中药产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在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现状分析、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方向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中药经济产业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极具逻辑性的发展战略,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资金、渠道、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支持,这样中药产业才有可能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1] 朱露.研究贵州省中药产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J].智富时代,2018(07).[2] 冷水河.中药产业推动贵州经济转型农民增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7).[3] 陈其兰.中药材产业选择、特性及展望——以贵州省为例[J].当代经济,2017(07).[4] 冷文杰,黄梅银,吴婉玲,等.依托中医药产业扶贫的调研与思考——以贵州省威宁县议山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