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技术交底标准一、施工及验收标准:施工依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验收依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二、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工作→基层检查及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和特殊部位附加增强处理→涂布防水涂料及铺贴胎体增强材料→防水层清理与检查修整→保护层施工三、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一)技术要求:1. 防水涂料可按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选用,其外观质量和品种、型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2. 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坡度和使用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性、低温柔性相适应的涂料;3. 应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卷和振动等因素,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涂料;4. 应根据屋面涂膜的暴露程度,选择耐紫外线、耐老化相适应的涂料;5. 屋面坡度大于25% 时,应选择成膜时间较短的涂料;6. 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下表一的规定。

表一每道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mm )1. 清理基层:防水层施工前将已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尘杂物等影响防水层质量的缺陷。

2. 涂刷基层处理剂:待基层清理干净后,即可满涂一道基层处理剂,可用刷子用力薄涂,使基层处理剂进入毛细孔,也可用机械喷涂涂刷均匀一致,不漏底,待其干燥后方可涂布防水层。

3. 附加层及特殊部位施工:1)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水落口及屋面分格缝等部位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天沟檐沟及屋面分格缝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宜为200 ~300mm 女儿墙及变形缝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 。

2)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做密封处理,并应增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防水涂膜深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mm3)低跨屋面受高跨屋檐或水落管落水冲击部位,必须增设一层胎体增强材料附加层4)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涂膜防水施工要点
一、基层处理
1. 基层应平整、坚固、无明水、无浮灰、无油污和其他杂物。

如有凹凸不平、裂缝等缺陷,必须进行修补。

2. 基层表面的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以免影响防水层的粘结强度。

二、涂刷底胶
1. 在基层表面涂刷底胶,底胶应均匀涂刷,不得漏刷或厚薄不均。

2. 底胶干燥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无漏刷、无气泡、无开裂等现象。

三、涂刷防水层
1. 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防水涂料,并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配比。

2. 防水层应分多遍涂刷,每遍涂刷的厚度不宜过大,以免出现开裂、起泡等问题。

3. 防水层之间的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处应严密、牢固。

四、质量检查
1. 防水层干燥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检查、粘结强度检查等。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确保防水层的施
工质量。

五、保护层施工
1. 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保护层的施工,以保护防水层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2. 保护层应采用与防水层相容的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关于涂膜防水施工的要点,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201-2004)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201-2004)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040201-2004)1 一般规定本工艺标准中的要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Ⅰ~Ⅳ的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

1.0.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0.3涂膜防水层可在防水等级Ⅲ、Ⅳ级的建筑屋面上单独采用作一道防水设防,或作为防水等级Ⅰ、Ⅱ级建筑屋面多道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使用。

1.0.4 屋面涂膜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沥青基防水涂料和煤焦油防水涂料应限止使用,无机盐类防水涂料不适用于屋面防水工程。

1.0.5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作为一道防水设防的设计涂膜总厚度在3mm和3mm以下,习惯称之为“薄质涂料”。

沥青基防水涂料设防需要的设计涂膜总厚度通常在3mm以上,习惯称之“厚质涂料”。

施工涂膜防水层,总厚度应达到表1.0.5--《屋面防水层涂膜厚度选用表》中的规定,通过“薄涂多层”或“多布多涂”来达到设计涂膜总厚度。

施工中如遇低等级建筑屋面防水,设计单独采用沥青基防水涂膜时,总厚度不应小于8mm。

而当沥青基防水涂膜与其它防水层复合使用时也不宜小于4mm。

1.0.6 涂膜施工前基层应干燥,如作量化考量,含水率应不大于9% 。

判断可以进行敷、涂防水涂料的基层干燥程度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铺放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和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进行敷、涂施工。

1.0.7 在涂膜防水屋面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防水材料时,不同的防水材料间必须相容(即亲和性好、不发生侵蚀)并事先经过验证。

涂膜防水屋面如在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部位采用卷材防水,或涂膜与其它屋面卷材防水层相接时,接缝应顺水流方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涂膜防水层屋面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涂膜防水层屋面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一)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面,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二)涂膜防水层屋面施工
(1)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平整、干净,应无孔隙、起砂和裂缝。

基层的干燥程度应根据所选用的防水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型、热熔型和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

(2)涂膜防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涂料应多遍均勾涂布,涂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涂膜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布边铺胎体;胎体应铺贴平整,应排除气泡并应与涂料粘结牢固。

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并应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最上面的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0mm;
3)涂膜施工应先做好细部处理,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4)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淌和堆积。

(3)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乳型及溶剂型防水涂料宜选用滚涂或喷涂施工;
2)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或喷涂施工;
3)热熔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施工;
4)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法施工;
5)所有防水涂料用于细部构造时,宜选用刮(刷)涂或喷涂施工。

JS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JS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JS涂膜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基层:检查建筑物的基层情况,确保基层符合涂膜防水的要求。

如有裂缝、破损等问题,应进行修补。

2.清洁基层: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等杂质,以保证涂膜与基层的粘结性能。

3.基层处理:对于新建的混凝土基层,应进行拌和物理合理配制,确保基层的强度和密实度。

对于旧建筑物的基层,应进行清理、剥离和草坪整治等处理。

二、涂膜材料准备1.选择涂膜材料: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膜材料。

常用的涂膜材料有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橡胶防水涂料等。

2.涂膜材料搅拌:按照涂膜材料的说明书,准备好所需的涂膜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搅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胶结。

三、涂膜施工技术措施1.喷涂:使用喷涂机、辊筒或刷子等工具进行涂膜施工。

施工时应注意均匀涂布,避免出现漏涂或过厚现象。

2.处理接缝:对于墙体、地板和屋面等部位的接缝处,应使用专用的接缝剂对接缝进行修补,确保涂膜的连续性。

3. 涂层厚度:根据涂膜材料的要求和环境条件,控制涂层的厚度。

一般要求涂层厚度在0.8mm-1.2mm之间。

4.反复涂层:根据建筑物的防水要求,适当增加涂层的层数。

每层涂层应在前一层涂层完全干燥后施工。

四、施工后的处理1.检查涂层:施工完成后,要对涂层进行仔细检查。

如有涂层不均匀、鼓泡、起皮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

2.养护涂层:涂层完成后,要进行养护。

根据涂层材料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养护时间和措施,确保涂膜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JS涂膜防水是一种常用的防水施工方式,通过喷涂或涂刷等方法将涂膜材料涂布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连续、柔韧的防水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准备工作的细致、材料的选择和搅拌、施工技术的措施等,以确保涂膜防水的效果。

此外,施工后也要进行仔细检查和养护,保证涂膜防水层的质量和耐久性。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标准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标准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标准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整体性好,整片防水膜没有接缝,减少了渗漏隐患,可直接发现渗漏点,局部修补方便。

无毒、不污染环境、施工作业时对人体无害,是绿色环保产品。

涂膜坚韧,对基体粘结力强,可承受建筑物的微量变形而不开裂。

可潮湿基面上直接涂刷,工艺简便,施工温度大于°C,要求环境通风,以利固化成膜。

地下室防水工程采用聚合物水泥基涂膜进行施工应经设计人员同意。

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主要材料:)聚合物乳液)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上))聚合物乳液:水泥:比例配合搅拌均匀。

其主要技术性能:粘结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不透水性:不渗漏主要机具(见下表):作业条件及施工前的准备为了防止地下水或地表滞水的渗透,确保基层的含水率能满足施工要求,即无明水在基坑的混凝土垫层表面上,应抹左右厚度的无机铝盐防水砂浆(配合比为水泥:中砂:无机铝盐防水剂:水:::〜),要求抹平压光,不应有空鼓、起砂、掉灰等缺陷。

立墙外表面的混凝土如有水泡、气孔、蜂窝、麻面等现象,应采用加•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入水泥量的胶或聚醋酸乙烯乳液聚合物水泥基乳液调制成的水泥腻子填充刮平。

阴、阳角部位应抹成小圆角。

遇有穿墙套管部位,套管两端应带法兰盘,并要安装牢固,收头圆滑。

涂膜防水的基层表面,必须平整、基面潮湿也可施工。

操作工艺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基层清理一修补平整一配料搅拌一第一遍涂刷(滚涂)最后一次涂刷(滚涂)一养护。

地下室工程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的施工顺序:聚合物水泥基涂膜防水施工工法:清理基层:基面必须坚固、清理干净、检查坡度,转角处园弧过渡处理,如有渗漏,先做堵漏处理。

配料:涂料中先加适量的水,再用搅拌机边搅拌边加入水泥,充分搅拌均匀,〜分钟,过滤涂料,然后涂刷。

打底层稀一点,有利渗透,配比为:液料:水泥:水::(本标准中均为重量比)中层、上层配比为:液料:水泥:低弹性涂料配比为:液料:水泥:液料桶盖随时盖紧,以防涂料结皮,应在一小时内用完。

涂膜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涂膜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涂膜防水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分项工程名称交底内容:二、涂膜防水层施工1、施工工艺基层处理→涂刷底层涂料→涂刷第一道涂膜防水层→涂刷第二道涂膜防水层→涂刷第三道涂膜防水层→防水保护层→闭水试验。

2、涂刷防水涂膜注意事项(1)、涂刷涂膜防水层时,涂刷的顺序应地先垂直面,后水平面;先阴阳角,细部后大面,而且每一道涂膜防水的涂刷顺序都应相互垂直。

2)、在需要重点处理的细部,要增加一道增强涂布或玻璃丝布,特殊部位如阴阳角处要做尺寸为50mm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圆弧,再做附加防水层,宽度为300mm。

3)、涂刷涂膜防水层时要待前一层涂膜固化干燥后进行,并应先检查其上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

4)、在底胶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刷一层厚约为0.6mm的涂料,涂刮时用力要均匀一致。

平面或坡面施工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不应踩踏,涂抹过程中要留出施工退路,或采用分区,分片后退法施工。

5)、第二遍涂膜的施工:在第一遍涂膜固化24小时后,对所涂膜的空鼓、气孔、砂、卷进涂料的灰尘、涂层伤痕和固化不良等进行修补后刮第二遍涂料,涂刮方向与第一遍涂刮方向垂直,厚度控制在0.7mm左右,涂膜顺序先立面后平面。

6)、在第二层涂膜固化24小时后,第三遍涂膜,厚度应控制在0.7mm左右,涂膜总厚度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在2mm左右。

7)、在末了一道涂膜防水层固化前,要先在其外表稀撒粒径藐小的石渣,再在外墙和底板上分别做保护层,以增强涂膜于其保护层的粘结能力。

3、施工中如遇下列问题要及时处理:1)、当涂料粘度过大不宜涂刷时,插手大批乙料或二甲苯稀释;2)、当发生涂料固化太快,影响施工时,可以加入少量磷酸或苯黄酸等缓凝剂,其加入量不大于甲料的0.5%;3)、当涂料固化太慢,加入少量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做促凝剂,其加入量不大于甲料的0.3%。

三、钢板止水带施工1、工艺流程:止水钢板定位→固定→接头焊接→检查验收。

2、止水钢板定位:止水钢板应安排在外墙中央,两头弯折处应朝向迎水面。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 材料要求常用聚合物复合防水涂料等。

其质量、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 主要工具搅拌桶、小型油漆桶、橡皮刮板、磅秤、油漆刷、滚动刷、小抹子、油工铲刀、笤帚等。

3 作业条件(1) 铺贴防水层的基层(保温层、找平层)应施工完毕,并检查验收,办理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表面应清扫干净,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清除掉,整平修补抹光;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钝角。

(2) 所有伸出楼面的管道、地漏或水落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出现松动、变形、移位等现象。

(3) 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并要求表面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开裂、空鼓等缺陷。

(4) 突出楼面的管根、水落口、阴阳角、变形缝等易发生漏水部位,应做好附加层等增强处理。

(5) 防水层施工所用各种材料及机具,均已备齐运至现场,经检查质量、数量能满足施工要求,并分类整齐堆放在仓库内备用。

4 施工操作工艺(1) 清理基层1) 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砂粒、砂浆硬块等杂物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揩擦一次。

2) 基层表面的突出物、砂浆疙瘩等应铲除、清理掉。

对凹凸不平处,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修补,或顺平,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水落口等部位应认真修平,做成圆滑面。

(2) 涂刷底胶1) 涂刷底胶相当于传统的刷冷底子油工序,其作用是隔断基层潮气,防止涂膜起鼓、脱落,增强涂膜与基层的粘结,避免涂膜出现针眼、气孔等质量问题,必须认真操作。

2) 按说明配制底胶。

3) 涂刷时,先用油漆蘸底胶在阴阳角、管子根部等部位均匀涂布一遍,大面积则改用长柄滚刷或橡皮刮板进行刮涂,一般涂布量为0.15-0.20kg/m2,涂布后常温在4h以后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3) 涂刷防水涂膜1) 涂膜材料的配制:随生产厂家材料出厂的成分不同而异,应按说明配制。

2) 细部做附加层: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水落口、阴阳角等细部,在大面积涂刷前,先做一布二油防水附加层,即在底胶表面干后,将纤维布裁成与管根、地漏直径尺寸及形状相同并周围加宽20cm 的布套在管上,同时涂刷涂膜防水材料,常温经4h左右,再刷第二道涂膜防水层;再经2h 实干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作业。

sbs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流程

sbs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流程

sbs防水涂膜施工工艺流程
内容:
一、施工准备
1. 检查底材,确保底材表面平整、干燥、洁净,无油污、灰尘等污染;如有污染,需进行清洗处理。

2. 敷设隔离层,在底材表面铺设防水卷材等隔离材料,防止沥青渗透。

3. 配制涂料,按比例配制SBS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搅拌均匀。

二、涂料施工
1. 粘结层涂敷:用刮涂机或软胶刷在底材表面涂刷沥青primer,形成粘结层。

2. 防水层涂敷:在粘结层上涂刷SBS防水涂膜,控制涂膜厚度在2mm 左右,分两层涂刷,每层厚度1mm。

3. 保护层涂敷:在防水层涂膜表面涂刷保护层涂料,厚度0.3-0.5mm。

三、施工质量检测
1. 涂膜厚度检测:随机选取5个检测点,使用涂膜厚度测量仪测量涂层厚度。

2. 粘结力检测:随机选取3个100mm×100mm的矩形样品,使用拉伸
tester 测试涂层与基材的粘结强度。

3. 水密性检测:在涂膜表面注水,观察是否有水渗漏情况。

四、施工验收
检测各项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符合标准后方可交付使用。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水乳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氯丁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再生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SBS(APP)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单组份(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除此之外,无机盐类防水涂料不适用于屋面防水工程;聚氯乙烯改性煤焦油防水涂料有毒和污染,施工时动用明火,目前已限制使用。

防水涂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涂膜应依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2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3需铺设胎体增加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4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5采纳二层胎体增加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少于幅度的1/3。

防水涂膜在满意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涂刷的遍数越多对成膜的密实度越好。

因此涂刷时应多遍涂刷,不论是厚质涂料还是薄质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每遍涂刷应匀称,不得有露底、漏涂和积累现象;多遍涂刷时,应待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两涂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形成分层现象。

屋面坡度小于15%时,胎体增加材料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设应视便利施工而定;屋面坡度大于15%时,为防止胎体增加材料下滑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平行于屋脊铺设时,必需由最低标高处向上铺设,胎体增加材料顺着流水方向搭接,避开呛水;胎体增加材料铺贴时,应边涂刷边铺贴,避开两者分别;为了便于工程质量验收和确保涂膜防水层的完整性,规定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没有必要按卷材搭接宽度来规定。

当采纳两层胎体增加材料时,上、下两层不得垂直铺设,使其两层胎体材料同方向有全都的延长性;上、下层的搭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3幅宽,避开上、下层胎体材料产生重缝及防水层厚薄不匀称。

涂膜防水墙面工程

涂膜防水墙面工程

涂膜防水墙面工程涂膜防水工程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材料:选用合格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包括甲、乙组份料和辅助材料。

2.作业条件:1)穿墙的预埋管件、穿洞、烟道已经补好。

2)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表面平整、牢固,不得有起砂、开裂、空鼓等缺陷。

3)防水层施工所用各种材料及机具已备齐,并分类整齐堆放在仓库内备用。

4)防水材料经过检查合格,有产品合格证和复检合格证报告。

5)操作工人已经过培训,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达到上岗条件。

3.工具准备:搅拌桶、小型油桶、橡皮刮板、塑料刮板、油漆刷、小抹子、油工铲刀、苕帚等。

4.人员配备:防水工长:项目部配备1名项目工长,负责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

操作人员:防水层施工10人,要求持证上岗。

二、操作工艺一)清理基层1.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砂粒、砂浆、硬块等杂物清扫干净,并用湿布揩擦一次。

2.基层表面的突出物、砂浆疙瘩等应铲除、清理掉。

对凹凸不平处,应使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修补。

二)涂刷底胶1.涂刷底胶相当于传统的刷冷底子油工序,其作用是隔断基层潮气,防止涂膜起鼓、脱落,增强涂膜与基层的粘结,避免涂膜层出现针眼、气孔等质量问题,必须认真操作。

2.配制底胶方法是: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按1:1.5:2的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涂布施工。

3.涂刷时,先用漆刷蘸底胶在阴阳角、等部位均匀涂布一遍,大面积则改用长柄滚刷或橡皮刮板进行刮涂,一般涂布量为0.15~0.20kg/m2,涂布后常温在4小时以后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三)涂刷防水涂膜1.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待所涂层干燥成膜后,即可涂下一遍涂料。

2.涂膜材料的配制:随生产厂家材料出厂的成分不同而异,基本有两种配料方法:1)按甲料:乙料=1:2.0(重量比)的比例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必要时再掺入甲料重量0.3%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促凝剂,并搅拌均匀,待用。

2)按甲料:乙料:莫卡(固化剂)=1:2.0:0.2的比例用电动搅拌器强力搅拌均匀,待用。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水乳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氯丁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再生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SBS(APP)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
(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单组份(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除此之外,无机盐类防水涂料不适用于屋面防水工程;聚氯乙烯改性煤焦油防水涂料有毒和污染,施工时动用明火,目前已限制使用。

防水涂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2 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3 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4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5 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少于幅度的1/3。

防水涂膜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涂刷的遍数越多对成膜的密实度越好。

因此涂刷时应多遍涂刷,不论是厚质涂料还是薄质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每遍涂刷应均匀,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现象;多遍涂刷时,应待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两涂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形成分层现象。

屋面坡度小于15%时,胎体增强材料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设应视方便施工而定;屋面坡度大于15%时,为防止胎体增强材料。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涂膜防水层的施工过程和技
术要求所做的规范。

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进行涂膜防水层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
场进行仔细的勘察和清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无松动物质和油污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工艺。

其次,涂膜防水层的施工工艺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

在进行底涂施工时,需要保证底涂材料的均匀涂布,避免出现漏涂和浪涂的情况。

在进行面涂施工时,需要控制好涂膜的厚度和均匀性,确保涂膜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施工,影响涂膜的质量。

最后,施工后的验收和保养工作同样重要。

在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
行严格的验收工作,确保涂膜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已施工的涂膜进行保养工作,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损坏和老化的情况。

总的来说,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
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工艺,才能保证涂膜防水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确保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涂膜防水施工规范

涂膜防水施工规范

涂膜防水施工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厕、浴间地面的聚氨酯、氯丁胶乳沥青、SBS橡胶改性沥青等涂膜防水材料施工。

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化学反响型涂料,以双组份形式使用,由甲组份和乙组份按规定比例配合后,发生化学反响,由液态变为固态,形成较厚的防水涂膜。

2.1.1.1 主体材料:甲组份:异氰酸基含料,以3.5±0.2%为宜。

乙组份:羟基含量,以0.7±0.1%为宜。

甲、乙料易燃、有毒、均用铁桶包装,贮存时应密封,进场后放在阴凉、枯燥、无强日光直晒的库房〔或场地〕存放。

施工操作时应按厂家说明的比例进展配合,操作场地要防火、通风,操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眼镜等,以防溶剂中毒。

2.1.1.2 主要辅助材料:磷酸或苯磺酰氯:凝固过快时,作缓凝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凝固过慢,作促凝剂用。

二甲苯:清洗施工工具用。

乙酸乙酯:清洗手上凝胶用。

107胶:修补基层用。

玻璃丝布〔幅宽90cm,14目〕或无纺布。

石渣:ф2mm左右,粘结过渡层用。

水泥:425号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补基层用。

2.1.1.3 聚氨酯防水涂料,必须经试验合格方能使用,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固体含量:≥93%;抗拉强度:0.6MPa以上;延伸率:≥300%;柔度:在-20℃绕ф20mm圆棒无裂纹;耐热性:在85℃加热5h,涂膜无流淌和集中气泡;不透水水性:动水压0.2MPa恒压1h不透水。

2.1.2 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系水乳型,以聚氯丁二烯乳状液与乳化石油沥青在一定条件下均匀掺合乳化后,呈深棕色涂料。

2.1.2.1 氯丁胶乳沥青使用前必须试验,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外观:深棕色乳状液固体含量:≥43%;粘结强度:0.67MPa;柔度:-10℃绕ф10mm圆棒无裂纹;耐热性:80℃,5h无变化;不透水性:动水压0.1MPa,恒压0.5h不透水。

关于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要求

关于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要求

关于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要求防水涂料是一种能够起到防水作用的特殊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防水工程。

防水工程的施工要求对于保证建筑物的防水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的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防水涂料防水工程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和灰尘,确保施工面干燥、清洁,以便防水涂料能够粘结牢固。

同时,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裂缝、破损或凹凸不平的地方。

2. 施工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对于防水工程的施工效果至关重要。

根据施工区域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防水涂料,如水性防水涂料、油性防水涂料等。

同时,还要根据施工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涂料厚度和涂布方式,以确保施工效果。

3. 涂料施工在进行涂料施工时,要遵循以下要求:(1)基层处理:必要时,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如填补裂缝、修补破损等。

同时,要保证基层干燥、坚实,以便涂料能够附着牢固。

(2)涂料涂布:根据涂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涂布方式,如刷涂、喷涂等。

要保证涂料均匀覆盖整个施工面,并注意避免涂料流淌或滴落到其他区域。

(3)涂料层厚度:根据涂料的要求,控制涂料的厚度。

过薄的涂料层容易造成渗漏,而过厚的涂料层则容易出现开裂。

4. 施工环境要求防水涂料防水工程的施工环境也需要注意,以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时要注意避免施工区域受到雨水或其他液体的浸泡,以免影响涂料的粘结效果。

同时,施工区域要保持通风良好,以便涂料能够快速干燥。

5. 施工质量检查施工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首先要检查涂料的覆盖情况,确保涂料覆盖整个施工面,没有漏涂的地方。

其次要检查涂料的附着力,用力刮擦涂料表面,看是否有起泡、脱落等情况。

最后要进行水密性测试,用水冲洗施工面,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通过以上的施工要求,可以保证防水涂料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防水效果。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

涂膜防水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确认施工面的基层结构及缺陷情况。

2、检查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3、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涂膜材料。

二、基层处理1、清扫基层表面的尘土和杂物。

2、检查并修补基层结构的缺陷,如裂缝、空鼓、起砂等。

3、底涂处理,选用适当的底涂材料进行底涂处理,加强基层的附着力。

4、涂膜防水施工前,确保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和干燥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方法1、根据涂膜材料的使用说明,合理配置涂料和溶剂。

2、采用刷涂、辊涂、喷涂等合适的方法,均匀涂布涂膜材料。

3、避免涂膜过厚或过薄,保证涂膜的均匀性和厚度要求。

4、严格按照涂膜材料的干燥时间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

四、施工层次1、底涂层:涂布底涂材料,增强基层附着力,提高涂膜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2、中间涂层:涂布中间涂料,增加涂膜的厚度和耐久性。

3、面涂层:涂布面涂材料,形成防水层,保护基层结构。

五、涂膜材料选择和施工要点1、根据施工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涂膜材料,如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等。

2、根据涂膜材料的性质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配方。

3、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施工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涂膜的固化和附着力。

4、涂膜施工时要均匀涂布,注意涂膜的均匀性和厚度的控制。

5、根据涂料的干燥时间,明确涂膜施工的间隔时间和涂膜层数。

六、质量控制1、完成涂膜防水施工后,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涂膜的质量合格。

2、强化施工面的保护,防止施工后的损坏和污染。

3、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及时修补涂膜的损坏部分。

七、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需佩戴好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口罩、手套等。

2、施工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涂料的毒性对人体的危害。

3、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吸烟和明火操作,防止涂膜材料的燃爆。

以上是涂膜防水施工的方案,希望对防水施工工作有所帮助。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技术要点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同时,涂膜防水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水乳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氯丁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再生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SBS(APP)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酯防水涂料、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除此之外,无机盐类防水涂料不适用于屋面防水工程;聚氯乙烯改性煤焦油防水涂料有毒和污染,施工时动用明火,目前已限制使用。

防水涂膜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2 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3 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4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5 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少于幅度的1/3。

防水涂膜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涂刷的遍数越多对成膜的密实度越好。

因此涂刷时应多遍涂刷,不论是厚质涂料还是薄质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每遍涂刷应均匀,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现象;多遍涂刷时,应待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两涂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形成分层现象。

屋面坡度小于15%时,胎体增强材料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设应视方便施工而定;屋面坡度大于15%时,为防止胎体增强材料下滑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平行于屋脊铺设时,必须由最低标高处向上铺设,胎体增强材料顺着流水方向搭接,避免呛水;胎体增强材料铺贴时,应边涂刷边铺贴,避免两者分离;为了便于工程质量验收和确保涂膜防水层的完整性,规定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没有必要按卷材搭接宽度来规定。

当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两层不得垂直铺设,使其两层胎体材料同方向有一致的延伸性;上、下层的搭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3幅宽,避免上、下层胎体材料产生重缝及防水层厚薄不均匀。

涂膜厚度选用表
屋面防水等级设防道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Ⅰ级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不应小于1.5mmⅡ级二道设防不应小于3mm不应小于1.5mmⅢ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3mm不应小于2mmⅣ级一道设防不应小于3mm-涂膜防水屋面涂刷的防水涂料固化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