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说的“六根本烦恼”有哪些
6认识烦恼
认识烦恼(1)在四圣谛(苦、集、灭、道)的苦圣谛中,苦的生起因是我们过去所做的业及现前的烦恼。
过去所做的业已造,现世要受报;而现前的烦恼决定于我们,可要它生起或不生。
我们的烦恼是从六根接触外境后,因为迷惑而生起的。
烦恼的种类很多,有的分成六根本烦恼、有的称为三毒;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惑(这在集圣谛中我们曾学习过);再分成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等等。
今天我们再进一步详细的学习下根本烦恼,及大、中、小各种随烦恼。
一、根本烦恼:最根本的烦恼有贪、嗔、痴,称为三毒。
一般人说某人很贪心,很会发脾气,很愚痴,这与佛法中所说的贪、嗔、痴有点不同。
(一)贪:佛法中说贪是于三有及资具(顺境)染著不舍。
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
因为众生贪欲界、色界的种种事物,及贪无色界的种种心态,使他们继续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中受生,再度轮回生死。
众生对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欲界;众生对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色界;众生对无色界的种种事物有贪爱,则生在无色界。
当一个人无欲界的种种贪爱,就会生到色界;对欲界、色界之种种贪爱已断除,则在无色界受生;断除这三界的种种贪爱,就再也不来三界,叫做不受后有,再也不贪著这三有了。
贪著三有及资具是讲贪著三界中的种种事物。
我们生长在人间,贪求人间所享有的物资。
比如贪著住富丽堂皇的房子,睡高广的大床,穿华丽的衣服,坐舒适的椅子,此种贪著使我们再来欲界受生。
但是此贪心是过去的业习,它在我们过去业中形成了这种心理,就如一个人他本来没有抽烟,今生有人叫他抽,慢慢学习,对香烟染著,上了瘾,生起贪爱的心,看到香烟就想抽,以后没看到香烟也想要抽,我们说他对香烟有贪爱。
凡夫对三界的事物也好想染上烟瘾一样,没有在眼前,内心都想要,所以造成下一世再来三界中的任何一界受生死轮回,所以贪是三有之贪。
(二)嗔:一般人对嗔的了解是:发怒,生气等,但佛法中说嗔是于三苦及资具(逆境)憎恶不能忍受。
苦有三苦:(1)苦苦:既是身心之苦受。
十大碍行原文及译文
十大碍行原文及译文
"十大碍行"原文是指佛教中的"十种使人难以修行的障碍",包括贪、瞋、痴、慢、疑、乱、懒、忙、疑、不正知。
这是佛教中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和困难。
这十种障碍分别是:
1. 贪,指对物质或感官的执着和贪欲。
2. 瞋,指愤怒、仇恨和敌意。
3. 痴,指愚痴、无明和迷惑。
4. 慢,指懒惰、懈怠和自满。
5. 疑,指疑惑、怀疑和不信任。
6. 乱,指心神不宁、杂念纷扰。
7. 懒,指懒惰、懒散和无所作为。
8. 忙,指忙碌、繁忙和心烦意乱。
9. 疑,指疑惑、怀疑和不信任。
10. 不正知,指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和不正确的见解。
这些障碍会阻碍修行者的修行道路,使其难以获得内心的平静
和解脱。
因此,修行者需要通过修行、禅定和智慧来克服这些障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觉悟的境界。
"十大碍行"的意思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和困难。
这些障碍包括贪、瞋、痴、慢、疑、乱、懒、忙、疑、不正知。
修
行者需要通过修行、禅定和智慧来克服这些障碍,以达到心灵的净
化和觉悟的境界。
我不快乐,我不幸福。。。我是万罪源,一切皆因贪嗔痴
我不快乐,我不幸福。
我是万罪源,一切皆因贪嗔痴佛经教理中说,人有许多烦恼都是因为心灵的迷惑所致,所以,又称“烦恼”为“惑”,其中“贪、嗔、痴、慢、疑”五大烦恼属于“思惑”,也叫“修惑”,必须通过人的修行才能断除。
在这五个烦恼中,“贪、嗔、痴”是最为根本的,称为“三毒”,他是人生痛苦的根本。
要消除痛苦就必须消除贪嗔痴。
“贪嗔痴”的意思分别是:“贪”:贪欲心。
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怒心。
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愚痴心。
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想,起诸邪行。
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们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致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去除贪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
反噬:贪嗔痴负面情绪散发出来,不仅让周遭的人惨遭荼毒,负面情绪携带者自身也会被反噬,苦不堪言,懊悔不迭。
相由心生: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有人说:心是晴朗的,看到的是阳光明媚。
心是善良的,遇到的是善良。
心是美好的,遇到的是美好。
你是笑着的,世界就洋溢微笑。
你是善意的,生活就报以善果。
你是乐观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你的心会影响你的行为举止、习惯、性格和外貌,你的认知变了,看到的这个世界也不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看日落很美,有人会很凄凉。
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
保持一颗开朗的心,做一个乐观的人,即使是阴天也能阳光灿烂!生活就应当如此。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人生八大苦指的是什么
“人生八苦”,佛教用语,即人生有八苦分别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
“人生八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老病死,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
一、生苦
婴儿出生,脱离母体后,为外界空气刺激,肉体上的痛苦引起啼哭。
二、老苦
老,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
“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人之老矣,生理机能衰退。
三、病苦
病症可能会与人的一生相伴相随,药物能治愈病给人身体的影响,却难以治好给人心理的影响。
四、死苦
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
五、爱别离苦
生离死别,悲痛欲绝。
六、怨憎会苦
两不相容的人,却偏偏聚会在一起,只会相看两生厌。
七、求不得苦
想得到的某件东西,最终却没有得到,即有所求,求而不得。
八、五阴炽盛苦
五阴是构成身体的五要素:色、受、想、行、识。
五阴炽盛就是用身体来承受所有的苦。
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眠烦恼
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眠烦恼③、恼:有了忿恨后, 越想越苦恼, 身心烦躁恼热, 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并以粗暴言行骚扰他人, 或疾言厉色的怒骂别人, 使他人也苦恼。
④、害:恼后就无悲愍及爱心, 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
就好像他对我不仁, 我就对他不义。
恼与害之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 被人欺负, 只会在那而“恼”罢了, 即使他很苦, 也不敢害人, 这种人就是有良知,有慈悲心者, 他没能力反抗, 因为不敢害人。
反之有一些人, 他有害的烦恼, 苦恼之后就要去对付别人,这就是由“恼”转为“害”;有些人很残酷, 路过见到一些猫、狗等小动物, 他都无缘无故地踢一脚, 这是没有恼, 但是有害的心理,没有慈悲心;看到蛇、蟑螂就一定要打死;看见蟑螂讨厌是因为恼、忿、恨, 所以打;但是看见青蛙也要打死,那就是害的心。
这世间就是有一些没有慈悲心的人, 经常损害别人。
⑤、嫉:即妒忌,不能忍受他人之成就、优胜而起嗔心。
有些人妒忌别人的名誉、地位、财富等。
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聪明;别人做事有成就被赞叹,而令你生起妒忌等等。
此烦恼是与他人无关, 没人惹你, 是自己不能忍受别人比你优越, 而生起妒忌的心理。
⑥、诳:虚伪的夸大, 或是以言行假装有才德, 为求名利来欺骗他人。
比如有人问一个问题, 你不会, 但为了表示你的学问渊博,你就不自量力的乱答;或是原本你无能力, 却假装自己有能力办事。
甚至无德之徒以种种虚假的行为表现, 让人家以为他有德行,此亦称为诳。
此烦恼有欺骗他人的心理。
⑦、谄:以言行隐藏过失, 并奉承他人, 以免名利有损。
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 拍马屁也是一种谄。
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而表现乖, 这就是谄的心态。
⑧、覆:覆并不是心的善、恶, 而是后悔做错了事, 但隐藏不愿让人知道, 恐怕损己之名利。
例如犯戒后, 心想还好没人知道,这就是覆的烦恼。
谄与覆之不同: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 不愿人知, 他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意图;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 以便对方相信你, 希望能从那儿得到好处。
世尊告诉我们六件事损财,不可做!
佛告善生。
六损财业者。
一者耽湎于酒。
二者博戏。
三者放荡。
四者迷于伎乐。
五者恶友相得。
六者懈堕。
是为六损财业。
佛告诉善生。
有六种可以折损财产的事情,一、喜欢喝酒。
二、喜欢游戏赌博。
三、放荡。
四、喜欢歌舞。
五、跟恶友相交。
六、懈怠懒惰。
善生。
若长者.长者子解知四结行。
不于四处而为恶行。
一者杀生。
二者盗窃。
三者淫逸。
四者妄语。
是四结行。
云何为四处。
一者欲。
二者恚。
三者怖。
四者痴。
复知六损财业。
是为。
善生。
于四处得离。
供养六方。
今善后善。
今世根基。
后世根基。
于现法中。
智者所誉。
获世一果。
身坏命终。
生天.善处。
善生。
当知饮酒有六失。
一者失财。
二者生病。
三者斗诤。
四者恶名流布。
五者恚怒暴生。
六者智慧日损。
善生。
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
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世尊说的一点都没错。
第一、失财,喝酒得花钱吧,别人请完了你,你再请回别人,来来回回都要花钱。
第二、生病,酒喝得多了,真像病一场一样,末学有几次喝多了,晚上半夜就醒,头晕,上吐下泻。
一般需要一两天身体机能才可恢复正常,有数息经验的师兄可以试试,喝多了后数息,感觉浑身到处都乱跳,机能不正常。
第三、斗诤,喝完了酒人就容易抬杠,碰到了看不惯的人或事总要说一说。
容易跟人吵架。
第四、恶名流布,喝完酒失态,当然恶名流布。
第五、恚怒暴生,容易生气。
第六、智慧日损,单从生理机能来讲喝完酒人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下降,喝酒一般的当然都有肉,丧失慈悲心,自然智慧日减。
要是总喝酒,费钱,得罪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办事容易办砸,脑袋再越来越不好用,钱越赚越少,花的越来越多,所以日损,何况我们大部分还不是长者子。
善生。
博戏有六失。
云何为六。
一者财产日耗。
二者虽胜生怨。
三者智者所责。
四者人不敬信。
五者为人疏外。
六者生盗窃心。
善生。
是为博戏六失。
若长者.长者子博戏不已。
其家产业日日损减。
这点末学虽然不大赌博,不过也有些体会在上大学时曾沉迷过一阵电子游戏赌博机,真是自害不惨,经常把伙食费拿去输。
所说之法分二总思轮回之苦别思六道各自之苦。
所说之法分二:一、总思轮回之苦;二、别思六道各自之苦。
如前所说,暇满难得今虽已得,然无暇久居而为死无常所吞没,死而后如水干火灭则是永灭了,然死后亦非断无而需要取一个生,取了生后就不出轮回之处了。
“难得的暇满”,指前面由因、譬喻、数量等,说明得一个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是相当困难的,像白日星辰那么稀少。
现在虽然已经得到,但并没有常时住留的闲暇,就会被死无常所吞没或者所携走。
那么死后如何呢?并不是像水干火灭那样一了百了,变成空无,而是还需要取一个生。
当取了一个生以后,就不出轮回之处了,因此,我们的视线应该投注到来世。
来世就是所谓的“轮回之处”。
轮回的状况如何呢?是否是个安乐的处所,或者有少分安乐可得呢?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地方。
如果观察下来有安乐可得,还允许发希求心;如果发现只是一苦接一苦的相续,是完全苦难的地方,那就不应该再抱持幻想,而应发生厌患。
因此,接着要从总体来认识轮回的状况。
总的所谓轮回乃是对陶家轮、水车或瓶中蜂那样,接连不断轮转而说的。
彼也如蜜蜂,若被置入瓶内而封其口的话,往何处飞也唯困瓶内,行不到瓶外的别处。
如是,此轮回中无论生高低何处,都不出轮回之域,如瓶的上部为增上生人天之处,如瓶的下部为三恶趣之处。
如是众生之处此六趣中,以有漏的善和不善业为因,不断地出生而轮转故,称为轮回。
所谓的“总”,是指在思维轮回过患时要分成两分:一、总思;二、别思。
总思,是首先认识轮回的总体苦状况;别思,是具体认识轮回中六道各自的苦。
由这两分思维,就会发展出洞见轮回过患的智慧,由此出现唯一希求解脱的心。
“轮回”,属于印度文化的名词,它是以譬喻而取名的。
这里举了三种譬喻:一、陶师的机轮,不断循环;二、水车,上下轮转;三、瓶中的蜜蜂,无论怎么飞都飞不到瓶外。
正如这三个譬喻所说,“轮回”是从不断轮转的相上来安名的。
对于瓶中蜜蜂的譬喻再做具体的指示。
就像蜜蜂如果被置入瓶内,而且封了口,在这种状况下,无论往哪里飞或者怎样飞,都始终困在瓶内,而飞不到瓶外的地方。
对烦恼的不同解说
9、见取见:于劣谓胜名为见取。
有漏名劣,圣所断故。
执劣为胜,总名见取。
10、戒禁取见:于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
如大自在生主;或余非世间因妄起因执;投水火等种种邪行;非生天因,妄起因执,唯受持戒禁,数相应智等;非解脱道妄起道执。
二、对十九种随烦恼的不同解说大烦恼地法: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大不善地法:无惭、无愧;小烦恼地: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不定地法:睡眠、恶作。
1、放逸:俱舍论四卷云:逸、谓放逸。
不修诸善。
瑜伽八十九卷云:于诸善品,不乐勤修;于诸恶法,心无防护;故名放逸。
瑜伽九十五卷云:云何放逸?谓略而言,若邪思惟,若邪寻思,若邪戏论,是名放逸。
当知若于不应思处而强思惟;名邪思惟。
谓或思惟我于过去世,为曾有耶?乃至广说。
于未来世,于内犹豫、我为是谁?谁当是我?今此有情,从何而来?于是没已,当往何所?或思世间。
谓世间常。
乃至广说。
如是或谓世间有边。
乃至广说。
或思有情。
谓命即身。
乃至广说。
或思有情业果异熟,谓妄思惟此作此受。
乃至广说。
或复思惟诸静虑者静虑境界。
或思诸佛诸佛境界。
如来灭后,若有若无。
乃至广说。
彼由世俗胜义善巧,于是一切,二因缘故;不应思惟。
一、非思惟所缘境故。
二、由其事无所有故。
若有思求非思境事,或有思求无所有事;如是一切,皆无所得。
唯有令心转增迷乱。
若于此中不如正理强思惟者;虽有一类,由宿因力,或起厌离,或起厌离相应作意,缘实境界,于其中间暂尔现行;而复于彼、见为过患,生不实想。
如是思惟世间等法,能引无义。
邪寻思者:当知即是欲等寻思。
邪戏论者:复有六种。
谓颠倒戏论,唐捐戏论,诤竞戏论,于他分别胜劣戏论,分别工巧养命戏论,耽染世间财食戏论。
如是一切,总名放逸。
为欲断除此放逸故;如来亲自为教诲者。
为堪受化,补特伽罗、闻已,速能断诸放逸。
此放逸是现前观四障之一。
五蕴论、广五蕴论云:云何放逸?谓依贪嗔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
对烦恼的不同解说
对烦恼的不同解说一、《俱舍论》等对十种根本烦恼的不同解说1、贪:染著五欲之境而不离也。
例如贪爱、贪欲等。
俱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
”瑜伽论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
”2、嗔:成唯识论六卷云: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
能障无嗔,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谓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
大乘义章五本曰:“忿怒为嗔。
”遗教经曰:“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
劫功德贼,无过嗔恚。
” 决定毗尼经曰:“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嗔恚,以违害大慈莫过此故。
” 往生要集中曰:“或处经云:能损大利无过嗔,一念因缘悉焚灭俱胝广劫所修善。
” 3、痴:又叫无明,三毒之一,一切之烦恼由之而起。
心性暗昧,迷于事理(不明白事理)。
佛教所说的愚痴,并非什么都不知道,而是所知都是邪知邪见,与佛教所说的正知正见相反。
成唯识论六卷云: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
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谓由无明,起疑邪见贪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
4、慢:恃己而凌他,十六惑之一。
瑜伽八十九卷云:于他下劣,谓已为胜;或复于等,谓已为等;令心高举;故名为慢。
五蕴论、广五蕴论云:云何慢?慢有七种。
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云何慢?谓于劣计已胜,或于等计已等,如是心高举为性。
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已胜,或于胜计已等,如是心高举为性。
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已胜,如是心高举为性。
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或为我所,如是心高举为性。
云何增上慢?谓未得增上殊胜所证之法,谓我已得,如是心高举为性。
增上殊胜所证法者:谓诸圣果、及三摩地、三摩钵底等。
于彼未得,谓我已得,而自矜倨。
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已少分下劣,如是心高举为性。
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已有德,如是心高举为性。
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谓于尊者及有德者,而起倨傲,不生崇重。
5、疑: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
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
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
导致人产生烦恼的三不善根
人活在世上为什么有烦恼?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
对此,佛家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人有三不善根,所以导致了人烦恼的产生。
那么,什么是三不善根呢?佛陀解释:贪、嗔、痴,就是人的三不善根。
仔细想想,佛陀的教诲非常对。
贪婪、嗔怒、痴迷,确实就是人一切烦恼的根源。
我国民间称“酒色财气”为人的四大毒药,并有诗云: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沉湎于酒色财气,其实就是贪嗔痴的具体表现而已。
佛陀善于把思想提炼、萃取,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表达深刻的内涵。
说到贪,大家也许会想到贪财、贪色、贪得无厌、贪污腐化、贪官污吏……本来爱财之心无可厚非,但到了肆无忌惮要攫取不属于自己的钱财,就叫贪财了;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可贪恋女色而不知礼义廉耻,那就不好了。
贪,表达的还有欲望的永远不能满足,或者对于某种事物的片面追求。
一句话,太过了。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但是追求要符合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造福人类的目的。
不择手段的、不问目的的追求,往往会走到自己初衷的反面。
有的人,对于名和利一直视之如圭璧,苦苦求之而不得,突然有一天上帝发善心,赐给他名和利,他该怎么办?一个明智的人会首先感谢上苍的垂爱,感谢一切支持自己的人,想到怎么用自己的名利造福他人。
但是,往往更多的人想到,是不是我可以得到更大的名和利呢?为了得到那种“更大”,他选择利用各种手段达到目的。
而如果一时达不到或者他认为有谁似乎对自己达到目的有阻碍,他就烦恼、嗔怒,就要用任何手段去攻击、攻击、再攻击。
而这种攻击,一方面代表的是更大的烦恼,另一方面就是第二种不善根——嗔。
嗔,嗔怒、嗔怪,总之就是生气、不满,气急败坏,气大伤身……而这种嗔往往是像水雷一样,一触即发,不认目标的攻击。
即使是或曾经是最好朋友,只要怀疑对自己不利,不管是不是真的,马上翻脸不认人。
比如惠子怀疑好友庄子要竞选自己拥有的梁国首相的职务,就拔刀相向,大肆搜捕庄子三日。
佛学禅理中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与六根清净都包括哪些
佛学禅理中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与六根清净都包括哪些一、四大皆空佛教所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
四大:地火水风,既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既地火水风。
皆:一切既一,一既一切。
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
不取亦不离。
四大皆空也有指地火风水四种毁灭世界的方式。
使之空无一物。
地震,(地空)火灾(火空),大风(风空),水灾(水空)。
即非常直观的告诉世人现存的物质也是会被四大所空。
菩萨,佛渡劫也不外乎靠修行渡过这四空。
四种方式都不会完全将外物空想要跳出三界。
不入轮回,只有靠修行来得到。
心无外物得道成佛。
只有靠修行。
水空为最厉害的一种,摧毁旧世界的时候又创造呢全新的世界,旧事物不留一点痕迹。
二、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它比喻已无任何欲念。
出自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
有贪,就必有嗔。
以养生而言,色迷于眼乱心,声迷于耳烦脑,香迷于鼻邪气,味迷于舌伤胃,细滑迷于身堕情,乐境迷于意丧志。
过于声色犬马,以至神伤身伤,病邪易侵入,危及健康。
只有尽可能的做到六根清净,才能病邪难存,健康长寿。
三、五蕴皆空五蕴,是佛家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简单归纳和说明。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
为了说明“五蕴皆空”,《心经》上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进行解说。
五蕴皆空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
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
在《心经》上有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决定,因而度脱一切痛苦与灾难。
《百法》之根本烦恼
《百法》之根本烦恼佛说:“烦恼即菩提。
”烦恼与菩提是相对法,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
领悟烦恼缘起性空不可得的当下即是菩提。
凡夫众⽣都有烦恼,但并不真正的了解烦恼是什么?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烦扰恼乱我们有情凡夫众⽣的⾝⼼,使有情恒处⽣死、不得解脱,名为烦恼⼼所,烦恼是⼀种不善法,此类⼼所更能体现出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众⽣⼼理现象。
不善法也分为四类:第⼀,⾃性不善,就是⾃⼰本⾝是恶,不是受他法影响⽽成恶,在⼆⼗六个烦恼⼼中,唯嗔、忿、恨、恼、嫉、悭、害、覆、⽆惭、⽆愧这⼗法才是真正的不善法。
此类⾃性不善的烦恼⼼所,能引发恶业。
第⼆,相应不善,本⾝虽是染法,即可以着⾊,但⾃⾝却不是定性的不善法,它之所以有不善性,那是受⽆惭等⼗个⾃性不善烦恼⼼所影响所致。
除⽆惭等⼗个⾃性不善烦恼⼼所之外,其余的烦恼⼼所属相应不善。
第三,等起不善,就是由⾃性不善和相应不善烦恼⼼所影响⽽成的不善的⾊法及不相应⾏法都是,并且亦包括种⼦。
为何不说⾊法等是相应不善?因为⼼所法与⾊等法之间不存在相应义,⾊法等不能充当能缘。
第四,胜义不善,就是指的⽣死法(种种顺于流转⽣死的有漏法)。
此处所讲的烦恼⼼所只涉及⾃性不善和相应不善两类。
烦恼有两⼤类:⼀是本惑,⼆是随惑。
先明【根本烦恼】,共有六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何谓根本?就是说此贪等六烦恼⼼所,不随于其余的烦恼⼼所法⽣起,独⾃有体,并且可以在此本惑上差别假⽴其它的烦恼⼼所,所以,此六烦恼⼼所就叫根本烦恼。
就伦理价值来讲,唯嗔烦恼⼼所是⾃性不善,其余的贪等烦恼,若在⾊、⽆⾊⼆界,则唯是⽆记性的,若在欲界,就分别起的贪等烦恼⽽⾔,乃是相应不善。
若就俱⽣起⽽⾔,能发恶⾏的贪等烦恼是相应不善,否则,即是⽆记。
所以,嗔唯在欲界,其余的贪等烦恼则通于三界。
贪:就是贪爱,对于顺境、处于适意的对象境才能使我们凡夫产⽣贪爱。
这是⼀种过分的追求,甚⾄会变成⾮义的获取。
如果更具体地讲,贪就是贪求、渴求,表⽰内⼼⾥⾯缺了点什么,⽽向外追求,来满⾜这种渴望,如没有名求名,没有利求利。
佛说人生的烦恼
佛说人生的烦恼佛家哲学中对于人生的烦恼的阐述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佛陀曾经教导人们如何认识、面对和解脱于种种烦恼之中。
本文将以佛陀的教义为基础,深入探讨人生中的烦恼,并提出解决烦恼的方法。
一、烦恼的本质佛陀认为,人生中的烦恼源自于无明,即对于真实、本性的不了解。
人们因为无知而对外在世界产生执着、欲望和執念,从而导致心灵受到各种烦恼的困扰。
佛陀将烦恼比作水中的泡沫,虚幻而无常。
只有通过开悟和觉醒,才能认识真实的本性,从而解脱于烦恼之中。
二、欲望与烦恼欲望是人生中最常见的烦恼之一,佛陀认为欲望是人类痛苦的根源。
欲望来源于对物质、名利、感官享受的追求。
人们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常常陷入无止境的获得与失去之中,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内心的平静。
佛陀教导人们要超越欲望的束缚,以无欲无求的心态面对人生。
三、贪嗔痴的烦恼佛教中还强调贪痴嗔这三毒是导致烦恼的根源。
贪欲使人心不满足,贪图物质的满足而导致不平衡和焦虑;嗔恨使人心生愤怒和仇恨,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痴迷使人无法真实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产生妄想和迷惑。
佛陀教导人们要超越这三毒,以智慧和慈悲面对自己和他人。
四、解脱于烦恼之中佛陀认为解脱于烦恼之中的关键是悟道和修行。
悟道是指通过正确认识、正视自己和世界,觉醒于无我、无常、无我执的真理。
通过修行,如冥想、持诵佛号等方法,可以净化心灵,使其远离烦恼的困扰。
此外,佛陀还强调慈悲、善行和福德的重要性,通过以慈悲心对待他人、行善积德,可以消除负面情绪,从而减少烦恼的发生。
五、如何应对人生的烦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如生活琐事、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
佛陀教导人们要以开明、大度的心态面对这些烦恼,不要抱怨和埋怨。
要学会接纳和放下,不要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要以宽容和智慧来面对困难和挫折。
此外,佛陀还教导人们要培养正念,保持对于当下的觉知和体验,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在而非过去或未来,以减少烦恼的产生。
六、人生的烦恼与修行的关系佛陀认为人生中的烦恼是修行的机会和动力。
什么是“五住烦恼”
什么是“五住烦恼”
什么是“五住烦恼”
—— 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摘要(九⼗六)
什么叫做「五住烦恼」?这是佛学的名相,也是普通的常识。
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明烦恼」,通常我们把烦恼分成三类。
说五住还是这三类开出来的,见思烦恼,「见烦恼」叫⼀住,见惑,佛法⾥⾯叫「见⼀处住地」,它是从分别⽣的,它不是俱⽣的,见为⼀住。
「思惑」⾥⾯就有三住,有欲界、⾊界、⽆⾊界,这是思惑,三界统称为「爱住地」,这个烦恼是俱⽣的,⽆始劫来的习⽓。
思惑是什么?「贪、瞋、痴、慢、疑、恶见」,⽣⽣世世累积的习⽓,叫俱⽣烦恼。
合起来这是四住,见叫⼀住,思⾥⾯有欲界、⾊界、⽆⾊界,这四住了,合起来是烦恼障,通常我们也称为见思烦恼。
下⾯再⼀类就是尘沙、⽆明,尘沙跟⽆明合起来叫⼀住「⽆明住地」,这样就变成「五住」。
⽆明住地是根本,是属于所知障,前⾯四住是烦恼障,后⾯尘沙、⽆明合起来叫所知障,也叫做「五住⽆明」,亦称为「五住烦恼」。
由此可知,五住要破尽了,就是如来果地。
阿罗汉只破了四地,欲界、⾊界、⽆⾊界超越了,尘沙、⽆明没破,⽆明住地没破,所以他不能够出三界。
尘沙破了,尘沙是⽐喻多,⽆明这是根本。
根本⽆明破⼀品,超越⼗法界了,所知障开始破了。
在此地⽤「庆云毫相光」来表法,离五住烦恼,显五分法⾝,这个境界《华严经》⾥⾯讲圆教初住菩萨,就⼊这个境界。
佛家七苦_精品文档
佛家七苦佛教是东方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宗教体系。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修行摆脱生活中的痛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其中,佛家七苦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痛苦和苦难。
本文将从佛家七苦的起源、定义以及对人们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起源佛家七苦,也被称为“苦苦集苦”,是佛教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最早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教,后来被视为佛法的关键要素之一。
佛教教义中认为,生活中的痛苦源自贪欲与嗔恨之间的冲突,通过解脱欲望和远离贪嗔痴,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平静与内心的解脱。
定义佛家七苦分别是:生老病死苦、怨憎会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五蕴盛苦、五取蕴盛苦、心所盛苦。
这七种苦难贯穿了人们一生的方方面面,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无常与痛苦。
生老病死苦是人类常常面对的四大问题,它们是人生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怨憎会离苦指的是人际关系中常常会出现的矛盾和离别,这些都会给人带来痛苦。
求不得苦是指人们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与名利,但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带来失望和不满。
五阴盛苦、五蕴盛苦、五取蕴盛苦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灵层面上所承受的痛苦。
心所盛苦是指内心的困扰和精神上的苦难。
对人们的影响佛家七苦是佛教教义中对人生常态的描述。
它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痛苦和苦难,进而引导人们寻找摆脱苦难的方法。
佛家七苦通过告诉人们生活中的无常和不可避免的痛苦,促使人们认识到欲望的束缚和痛苦的根源,进而寻求真正的解脱和满足。
佛家七苦对人们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佛家七苦使人们能够对痛苦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
人生中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逐渐接受和面对生活中的痛苦。
其次,佛家七苦教导人们要远离欲望和贪嗔痴,从而减少痛苦的产生。
在佛教中,欲望被认为是痛苦的根源,只有通过修行和禅定,才能够减少或消除欲望的困扰。
此外,佛家七苦引导人们寻求内心的解脱和平静。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名利、地位、物质和他人的批评而忧愁焦虑。
佛教所说的“六根本烦恼”有哪些
佛教所说的“六根本烦恼”有哪些2013年08月14日 10:00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作者:佚名禅院秋色(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
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
现略说明于下:(一)贪——是贪爱,贪恋,贪着。
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教导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
若贪之不得,心内痛苦,所以称为烦恼。
(二)嗔——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怨天尤人。
所以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三)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
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
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
(四)慢——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是怀疑不信。
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
其性质顽钝,难以制服,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
有五种不正见,即是:(1)身见——或我见。
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由无知而执之为永恒不变,即是身见。
(2)边见——边是偏差的意思。
即谓所得的知见,有所偏蔽,各落一边,或执常或执断。
执常的知见:以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
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不受因果报应,则作恶何畏?(3)邪见——不正的知见。
不信正法。
无善恶的因果,毁谤圣贤,不行善事。
(4)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身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或者妄执不舍,执以为实。
人生的很多结果,都会受6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所左右
人生的很多结果,都会受6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所左右周贵银:融道书院创始人早晨造了业晚上忏悔,造业太多了,忏悔一晚上都没忏完,太麻烦了,以后不造了,自控。
我今天又开始骂人了,不能骂了,骂了他晚上还得忏悔,算了别骂了,晚上想早点睡觉,控制自控,你自然就形成了这个习惯。
这三个业,身、口、意三业,自然就会学会控制,不会再伤害他人,不会出口伤人,在脑子里也不会去伤害他,也不会去想象去伤害他。
因为当你有的时候,你就需要反省,为什么此时此刻我的贪嗔痴的习气又出现了,这个时候出现自控,自控主要是对治如何不伤害别人。
当我们不伤害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福报就不再消减,那么你赚到了就是赚到了,不会丢掉,我们以为我们的东西,是我做错了决定丢掉的。
那决定为什么会做错呢?本身就缺乏反省明智和自控状态,大家要找原因,不要找表面,要找表面背后的根源。
我认识一个人,现在被抓到监狱去了,半年没联系了,上个月我才知道被抓进去了,已经抓进半年了。
我跟他出去开会,当时开会的时候,马云、马化腾都在前五排坐着,从第六排开始拦了一个绳子,拦起来了。
他非要跑到前五排去坐,人家说这不是给你坐的,他就问给谁坐的,他说给这些领导坐的。
他们为什么是领导?这话说的,人家这些都是马云这种级别的人,他说同样是参加会,为什么他们坐在前五排,而不是我?人家保安就是不让你进,没有什么原因。
人家没邀请你坐前边,你就不能坐前边,他说不行,我要坐前面,保安说你要做前边,混的跟他们一样成功,你就坐前边。
他受刺激了,回去搞成功,开始定目标,要自己做一个10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一定要坐第一排,现在在监狱里,终于坐了第一排。
其实这件事情看上去,是因为做错了决策,为了扩大规模,做错了,实际上起心动念,从那一刻分别开始的。
他非要坐第一排,我给他说后面也能坐的,也能看得见,但是他想到的是我比他差,我哪个地方比他差了?你比身高确实比马云高一点,但你可以跟他比身高啊。
其实有很多的结果,你往根上找,都离不开这六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这些根本的烦恼你不消除,这些错误会不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你永远找不到原因,就你永远找的是那个表面。
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又称“百八”是佛家常用的数之一。
佛家认为人的烦恼有一百零八种,谓之“百八烦恼”。
《大智度论》卷七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
”又一说,六根各有六种烦恼,乘以三世,为“百八烦恼”。
念佛计数的数珠,以一百零八颗一串者为“上品”。
“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
”
(《清异录》)《木槵子经》谓:“若欲灭烦恼报障
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
”也就是说,用一百零八颗念珠,破“百八烦恼”。
又如宋·陈善《扪虱新话》卷一载:韩愈问方外友大颠法师的年纪,大颠提起一串念珠道:“昼夜一百八。
”语含机锋,寺院昏晓时击大钟一百零八下。
如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一九六云:“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
”打钟“一百八”,也是为了破“百八烦恼”。
另有一说,谓打钟一百零八下,为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总和。
如寒山寺除夕
夜半打钟一百零八下,似即与此一说有关。
十缠与九十八结:
十缠,即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忿、覆等;
九十八结,即三界之八十八见惑与十修惑。
据明度五十校计经(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九)、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五(会本)等载,眼、耳、鼻等六根以色、声、香等六尘之境为对象时,各有好、恶、平(非好非恶)三种分别,合为十八种,又一一各有染、净
之分,合为三十六种。
复配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据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五载,六根各有苦、乐、舍等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复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共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所说的“六根本烦恼”有哪些
2013年08月14日 10:00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作者:佚名
禅院秋色(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
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
现略说明于下:
(一)贪——是贪爱,贪恋,贪着。
对于五欲过分追求,或不义的窃取,或对自我的财物与所学的理法,悭吝不舍,不肯教导于人;只为私欲,损害他人。
若贪之不得,心内痛苦,所以称为烦恼。
(二)嗔——嗔恚,对违逆不顺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横起暴恶,损害他人,或饥渴寒热到来,无涵养心,而怨天尤人。
所以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
(三)痴——是愚痴迷昧,智慧闭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谤无因果,起诸邪见,名为愚痴。
因愚痴而妄生贪求,求之不得,则成嗔恚。
故愚痴为三毒(贪,嗔,痴)总根,能造伤天害理之事。
(四)慢——是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对于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过自己的,乃至与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现轻慢态度,造成不能与人和睦共处的苦恼。
(五)疑——是怀疑不信。
对佛教真理、善恶业力、以及世间一切实事实理,都不能诚信无疑,而滋生邪见,造出是非恶业。
以上贪、嗔、痴、慢、疑五烦恼,谓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
其性质顽钝,难以制服,不易断灭,故称为五钝使。
(六)不正见,由思惟不正,产生错误的知见。
有五种不正见,即是:
(1)身见——或我见。
因执此身以为有“我”,其实此身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四大(地、水、火、风)和合而成,是无常败坏之物,由无知而执之为永恒不变,即是身见。
(2)边见——边是偏差的意思。
即谓所得的知见,有所偏蔽,各落一边,或执常或执断。
执常的知见:以人死仍旧为人,牛死仍旧为牛,贫穷永远是贫穷,富贵永远是富贵。
执断的知见:以人死一灭永灭,不受因果报应,则作恶何畏?
(3)邪见——不正的知见。
不信正法。
无善恶的因果,毁谤圣贤,不行善事。
(4)见取见——见即指前说的“身见、边见、邪见”;取是取著或者妄执不舍,执以为实。
(5)戒禁取见——戒是戒止杀盗淫妄的行为;禁是禁绝饮酒、赌博、吸毒等嗜好。
持戒和守禁,本来是好的,可是妄自执著不正的戒禁,就成不正见。
如印度有一种外道,他们持牛戒,或持狗戒,学牛食草,学狗食粪,或作投岩,投水,赴火,卧荆等种种苦行,以为可以证得圣果,所以称为戒禁取见。
以上五种不正见,是知见上的迷惑,称为见惑。
如闻正法,即能顿断,因为易断之故,称为五利使。
五钝使和五利使也称十使,由此十使而起见思二惑,故为烦恼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