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土木工程专业07级本科教学计划说明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施细则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施细则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案实施细则为了搞好我省“土木工程”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在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业教案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教案组织形式一、积极试点、探索新路、力求创新传统的教案模式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案形式,组班教案,面授占的比例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此次试点将实行“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案模式,不按传统的教案班形式组织教案,可成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时间灵活,力求高效率。

这种“教”与“学”模式的转变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必然要求。

这种学习小组一般应按课程组织,定期组织课程重点、难点、作业的讨论,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

各试点单位的辅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修课程,解决日常的课程辅导(不宜过多)、答疑、组织讨论等教案工作。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1) 专业教案计划——形式灵活开放扩展知识面,培养复合性人才。

教案计划中,主要采用“强化专业淡化专业方向”的做法来适应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不仅使学生具有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同时还使学生提高组织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更新观念、增设新的课程。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精选专业主干课程。

提供大量的选修课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适应社会的广泛需求。

强调在教案过程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术,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教案计划中只规定课程的学分,改变以往“安排每周的教案量”的传统。

实行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够本专业必修的课程及实验,达到最低毕业的71学分,通过毕业答辩,即可毕业。

本专业专科教案计划的制定从整体考虑为今后专升本的衔接打下了良好基础。

2) 加强实践性教案环节省电大制定下发专业实践教案实施方案;凡是有实践教案的课程,制定课程实践教案实施细则,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007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2007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培养方案

2007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从事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3.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经济管理等等方面的基本技术;4.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5.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6.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四、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土质土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工程、桥梁施工技术、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道路施工技术。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施工实习、毕业实习、砼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图上选线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公路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路基路面实验等。

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布十、总周数分配及教学活动安排十一、理论教学进程表十二、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十三、各学期开课计划表十四、课外培养计划(一)较高的公共基础与能力要求:1.文化素质教育要求:要求学生在就学4年中除学习培养计划中要求的有关课程外,每学期至少读一部有关文、史、哲、艺术及其它方面的好书,并写出一篇相关的心得、体会。

(完整word版)全国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终稿)

(完整word版)全国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终稿)

目录课题研制情况说明....................................。

............。

(1)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

3附件一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和知识点. (9)附件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中的实践领域、实践单元和知识技能点.24附件三推荐的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铁道工程方向知识单元 (33)“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说明 (38)“土木工程指导性专业规范"课题研制情况说明●2007—2008年,在建设部人事司一系列软科学研究项目支持下,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状况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 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其中包括:1)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2)国内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办学要求调查分析3)国外各层次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情况调查分析(国外境外16所高校)研究项目最终形成了研究报告,并于2008年10月在南京召开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做了汇报。

研究成果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标准”制定的依据。

●2008年专指委组织委员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标准”和“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不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专项研究.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标准的研究;对计算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标准的分析思考;技术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的特征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定位的思考;职业资格论证的基本要求等。

研究项目最终形成了研究报告,并于2008年11月1日在南京召开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做了汇报。

研究成果作为“土木工程专业标准”制定的依据。

●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10月专指委选派苏州科技学院何若全等组成研究小组,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专业规范”进行研究,并随后申报了建设部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人事司在2009年初下达项目委托书,确定此课题为住建部教改重点课题。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汇报材料

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汇报材料
其中办公自动化、建筑制图与识、建筑CAD三书已在很多学校使用,反映很好。而 且《办公自动化》一书已作为四川省自贡市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考试参考书。
科学研究情况:
近三年,已获鉴定的科研项目有4项: 1.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研究 江西教育厅 2010年4月 雷斌; 2.地震灾建筑抗震节能房屋示范 江西教育厅 2008-2010年 雷斌; 3.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与思考 江西教育厅 2009-2011年 童雨; 4.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与对策研究 江西教育厅 2009-2011年 冷超群等。
城镇规划
合计 3875人
2、专业历史发展
2006年:对社会和建筑市场需求的广泛调查,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专家 论证和学校申报。
2007年:经批准我院设置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共81人。
2010年:为了能与毕业就业更紧密结合,在该专业下分设了施工技术
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两个职业方向。
900
800
700 2012年:经批准土木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且有了首届毕
600
500 400
业生81人。
300
200
100
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至今
3、专业设置标准和建设规划
按照我国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3)实验室规模较小,今后应加大投入,争取 在三年内各项实验都能在本校完成,并能为科研工 作服务。
(3)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贯彻在人 才培养全过程,适当压缩课内理论课时,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 培养。
(4)课程结构模块化,以课程群的形式体现专业方向,在 专业方向上嵌入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的实践应用教学。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学习年限4年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桥梁工程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运用本国语言的文字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检测、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熟悉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及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

5、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6、通过专业工程实践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四、专业主干课程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钢结构原理及设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设计。

五、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七、学期教学进程表1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第 一 学 期C1061081 工科数学分析B √ 5.0 84 84C1061020 代数与几何 √ 4.0 64 64C1140010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 √ 3.0 34 30 4C1050011 大学英语 √ 3.0 70 70C1200011 体育 1.0 32 26 6C1000001 国防教育 3.0 3周T1120010 土木工程概论 1.0 16 16T1130021 工程图学A √ 3.5 60 60小计 23.5 360+3周 350 10 24.0第 二学 期 C114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22 20 2C1050012 大学英语 √ 3.5 90 90C1200012 体育 1.0 32 26 6C1061082 工科数学分析B √ 5.0 84 84C10610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48 48C1100011 大学物理A √ 4.5 72 72T1120020 土木工程制图 2.0 32 32T1120140 理论力学A √ 5.0 80 80小计 26.0 460 452 8 25.2第 三学 期 C2050011 大学英语限选 1.0 30 30C1140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 40 40C1200013 体育 1.0 32 26 6C1100012 大学物理A√4.5 72 72C1040010 计算机实用基础 2.0 32 20 8 4C1040020 C语言程序设计√4.5 72 42 10 20E1100011 大学物理实验A 2.0 30 30T1120130 材料力学A√5.0 80 72 8T1120030 土木工程CAD 2.0 40 20 20C1080070 工科大学化学 3.0 48 30 18C1140051 形势与政策 1.0 10 10小计 29.0 486 362 74 6 44 26.02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第 四 学 期 C1200014C1140040C2050012T1121011T1121020T1121070E1121020E1100012C1140052T1120040体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限选结构力学Ⅰ测量学工程地质与水文测量实习大学物理实验A形势与政策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应用√√√1.06.01.04.03.52.02.02.01.02.03266306456322周301040266030644432102412306616小计 24.5 360+2周 290 48 12 16 21.2第 五 学 期 T1121012T1121040T1121050E1122030T1010120T1121150E1121030T1010100T1120050结构力学Ⅱ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工程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结构概念与体系√√√√√4.02.04.53.52.54.52.03.51.56432725640722周5424643272443048461210248小计 28.0 414+2周 336 54 25.9第 六 学 期 S1121030E1010130S1122020T1121090S1121010S1122070E1121070E1122060S1122050S1121050工程项目管理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桥梁基础工程钢结构课程设计桥梁基础课程设计桥梁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2.52.03.54.02.02.52.01.03.53.0402周606432402周1周604840606432406036 12小计 26.0 344+5周 332 12 24.634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类 别 学分 实践训练 国防教育 3.0 3周 桥梁软件应用 1.5 1.5周 课程设计 11.0 1.0周 测量实习 2.0 2周 桥梁工程实习 1.0 1周 毕业实习 2.0 2周 毕业设计 18.0 18周 大学物理实验A4.0 60学时 总 计42.538.5周+60学时九、课程设置及学时比例表类别 学分 %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学时)公共课C69.5 47.4 1106 46.8 2436 36 技术科学基础T 51.5 35.2 84235.6 36 74 专业课S 25.5 17.4 416 17.612 总计141.0 1002364 1006012236期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 第 七 学 期 S1122010 T1120060 E1122110 E1122050 E1122080 E1122070 S1121040 E1122020 E1120101 道桥工程技术专题阅读与翻译桥梁工程实习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基工程课程设计结构抗震设计桥梁软件应用毕业设计√1.51.01.02.01.01.02.51.54.024201周2周1周1周401.5周4周242040小计 15.5 84+10.5周84 11.2 第 八学 期E1120102 E1120110 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14.0 2.014周2.0周小计 16.016周5十、课外安排与要求1、学生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在选拔推荐勉试研究生、评定奖学金等政策中也予以加分。

土木专业的课程设计

土木专业的课程设计

土木专业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掌握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土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具备分析工程案例的能力。

3. 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土木工程设计,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绘图和计算。

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问题。

3. 提高沟通表达和报告撰写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陈述设计思路和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激发对土木工程事业的热爱。

2. 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

3.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面对工程挑战,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贡献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土木工程设计原理:包括结构设计、岩土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等基本原理,参考教材第1-3章,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

2. 设计计算方法:介绍土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结构力学计算、材料力学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等,参考教材第4-6章,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我国土木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参考教材第7-9章,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提高设计质量。

4. 土木工程设计软件应用:教授AutoCAD、PKPM、理正等常用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参考教材第10-12章,让学生掌握软件操作,提高设计效率。

5. 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典型土木工程案例,如桥梁、隧道、房屋建筑等,结合教材第13-15章,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课程设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针对优秀专科毕业生拓展必要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良好思想品质,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胜任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1.具有较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学科发展前沿及趋势。

2.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理论,掌握各种结构的受力性能、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熟悉工程地质和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试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熟悉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学程年限:2.5年四、办学形式:业余五、学位: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主干课程内容介绍(一)、主干专业理论课程简介和要求1.结构力学主要教学内容:体系的几何构造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影响线,结构的位移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力法、位移法和渐近法计算,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能对杆件结构进行力学分析与计算。

2.房屋建筑学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和工业房屋的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能对一般民用和工业房屋进行建筑设计与构造设计。

3.土力学与基础主要教学内容:常见的矿物、岩石的种类、性质与鉴定的方法,土的分类及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力学性能与土工试验。

土的应力变形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及地基承载能力,浅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土坡稳定,相应的土工试验,基础施工图。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地质的构造、地貌和浅层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具有土工试验仪器的操作能力,掌握土工试验的基本技能,能够对一般天然地基浅基础、桩基础和挡土墙的进行设计与验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07级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

07级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
校内指导教师检查学生所有成果,使其符合学校要求,并初步进行答辩资格审查。
13周周五,指导教师提交各组完成情况说明和困难学生名单。
评阅答辩:2010年5月23日-6月10日
(14-16周)
评阅
第14周
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评阅和交叉评阅。
14周周一,提交各组成果,具体参见毕业设计要求。
指导教师和学院确定一次答辩和二次答辩名单。
辅导员提交签到名单,说明未归学生情况。
中Hale Waihona Puke 检查第6周指导教师就毕业设计情况做中期检查和答疑辅导,主要检查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和工作表现,就学生的状况给予专业问题、实践环节的具体指导。
如果学生没有按时完成设计的阶段性任务,应在校内完成阶段任务后离校,不达到要求不许离校。
学院进行期中检查预查。
第6周周五以前,提交学生的毕业设计阶段性成果(图纸、初稿和工作资料记录等),提交学生课题进展情况说明和困难学生名单和情况。
动员分组
20周
申请和签订协议:20周进行校外毕业设计申请,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家长与学生签署安全承诺和保证书。
分组和课题申报:16周确定分组名单,指导教师见面
20周学院统一动员,布置毕业设计总体安排,发放相关资料
阶段
工作步骤
和时间节点
工作内容
递交成果
校外毕业设计:2010年2月21日-5月20日
(1-13周)
土木工程系07级本科校外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工作阶段和内容
阶段
工作步骤
和时间节点
工作内容
递交成果
摸底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5日-2010年1月7日(11周-19周)
制订细则、计划和考核要求
11-14周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doc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2001年11月目录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规格 (4)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 (6)一、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8)1.1 结构力学 (18)1.2 弹性力学 (21)1.3 流体力学 (23)1.4 水文学 (28)1.5 土力学 (30)1.6 工程地质 (35)1.7 土木工程概论 (38)1.8 土木工程材料 (40)1.9 画法几何 (48)1.10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52)1.11 测量学 (55)1.12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57)1.1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63)1.14 砌体结构 (78)1.15 钢结构基本原理 (82)1.16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 (85)1.17 基础工程 (90)1.18 土木工程施工 (95)1.19 建设项目管理 (106)1.20 工程经济 (108)二、建筑工程专业课群组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112)2.1 房屋建筑学 (112)2.2 房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117)2.3 房屋钢结构设计 (120)2.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124)2.5 建筑法规 (129)2.6 建筑结构抗震 (132)2.7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 (135)2.8 工程项目管理 (141)2.9 建筑工程概预算 (145)2.10 建筑结构试验 (148)三、桥梁工程专业课群组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152)3.1 桥梁工程(多学时) (152)3.2 桥渡设计 (155)3.3 钢桥 (157)3.4 桥梁施工 (161)四、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课群组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166)4.1 公路路面工程 (166)4.2 道路线路勘测设计 (168)4.3铁路规划与线路设计 (171)4.4 桥梁工程(少学时) (173)4.5 铁路轨道 (175)五、地下、岩土、矿山专业课群组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177)5.1 岩石力学 (177)5.2 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 (179)5.3 地下建筑施工 (182)5.4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 (185)5.5 地下建筑结构 (187)5.6 岩土工程勘察 (193)5.7 特种基础工程 (195)5.8 地基处理 (201)5.9 矿山建设工程 (205)5.10 井巷特殊施工 (207)5.11 爆破工程 (210)-----------------------------------------------------------------------------------------------------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四年制)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计划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介绍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让
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应用常用测量仪器
和软件进行测量实践,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测量基本概念
介绍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精度、误差与精
度控制方法等内容。

第二章: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介绍测量仪器的使用、调试和校准方法,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

第三章:测量数据处理
介绍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输入、处理、输出以及数据校验方法。

第四章:工程测量实操
通过实践案例,介绍工程测量的实际操作及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采用实验报告、考试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测试。

参考教材
- 《测量学与地图学》
- 《全站仪使用与测量》
- 《土木工程测量》
教学周期
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共计16周。

本科土木课程设计

本科土木课程设计

本科土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本科土木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土木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了解土木工程各个分支领域的基本知识。

–熟悉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流程。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土木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工程计算和制图能力。

–学会使用土木工程相关的软件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土木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专业素养。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到土木工程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各个分支领域的基本知识。

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1.土木工程概述:介绍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结构工程:包括建筑结构、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岩土工程:包括地质学基础、岩土工程设计和岩土工程施工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岩土工程的基本知识。

4.交通工程:包括道路工程、铁路工程和机场工程等内容,使学生熟悉交通工程的设计和管理方法。

5.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6.暖通空调工程:包括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暖通空调工程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土木工程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土木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土木专业学习计划目标任务

土木专业学习计划目标任务

土木专业学习计划目标任务引言土木工程是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专业,它涵盖了土木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隧道工程、地质勘查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在中国的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土木工程专业学习计划对我个人的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将在本文中详细展开介绍。

一、学习目标1. 深入理解土木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掌握土木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技能;3. 培养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 培养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5. 具备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学习任务为了实现上述学习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1. 基础核心课程学习在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中,首先要完成各种基础核心课程的学习,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这些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习的基础,对于掌握土木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因此,我将通过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这些基础核心课程的内容,以便为之后更深入的专业课程学习做好准备。

2. 专业课程学习在掌握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后,我将转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为日后的专业实践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3. 实践能力培养在土木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我将积极争取实习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了解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积累工程实践经验。

另外,我也将积极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实验室研究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团队合作培养土木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强、工程合作性强的学科,因此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土木工程教案模板

土木工程教案模板

土木工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运用土木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土木工程基本概念2.土木工程分类3.土木工程应用领域4.土木工程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土木工程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询问学生对于土木工程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土木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土木工程。

二、教学内容1.土木工程基本概念a.定义:土木工程是研究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水利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

b.特点:涉及领域广泛,实践性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土木工程分类a.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商业、公共建筑等。

b.道路工程: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等。

c.桥梁工程:包括梁桥、拱桥、悬索桥等。

d.隧道工程:包括地铁、隧道、地下通道等。

e.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灌溉工程等。

3.土木工程应用领域a.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道路桥梁建设等。

b.交通工程: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

c.水利工程:包括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灾害防治等。

d.环境工程: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

三、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土木工程事故,引导学生思考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分析我国某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项目的实施步骤。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引导学生思考土木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土木工程案例分析(续)a.分析某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与难题攻克。

b.分析某大型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土木工程技术发展a.介绍土木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b.分析土木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

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

二.基本要求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营造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以及继续深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

学生毕业后能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隧道工程、道路工程以及其他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一)知识要求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哲学、科学、艺术间的相互关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21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掌握一门外国语。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和本专业所必须的工程数学,掌握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

3.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流体力学(主要为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条件,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画法几何基本原理。

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掌握一般基础的设计原理。

掌握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项目管理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4.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涉及到房屋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隧道与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机场与码头等业务范围,可将其归纳为三类领域,即建筑工程类、交通土建类及岩土与地下工程类。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计划

土木工程课程教学计划引言:土木工程是一门极具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涉及到建筑、结构、地质、材料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计划,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一、教学主题的确定1. 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工程项目,从中学习并掌握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们的教学主题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涉及到很多实际的问题,如建筑物的承重设计、结构安全性等。

因此,培养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的教学主题将围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展开。

二、活动安排1. 理论学习在课程教学计划中,首先需要设计合理的理论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论文阅读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实践操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需要安排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实验课、设计项目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从中学习和实践。

3. 工程实习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需要设计实习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与专业人士一起合作,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使用1. 教材选择在设计土木工程课程教学计划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这些教材应该包括理论知识的介绍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同时要与教学主题相契合。

2. 多媒体辅助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实际工程项目的视频、参与模拟实验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结论: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课程教学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07级施工课程设计

07级施工课程设计

07级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施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2. 了解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施工标准;3. 掌握施工图纸的阅读和施工方案的编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与管理;2. 能够独立完成施工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控制;3. 能够分析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施工事故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与各方人员有效沟通与协作;2.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遵守施工规范和职业道德;3. 激发学生对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07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土建工程、钢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施工工艺流程的讲解,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施工阶段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

2. 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教材第4章,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人力资源及物资管理等内容。

3. 施工项目管理:结合教材第5章,讲解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4. 施工图纸阅读与施工方案编制:参照教材第6章,教授学生如何阅读施工图纸,掌握施工方案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5. 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及施工标准:学习教材第7章,了解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标准和规范。

6. 施工事故处理及预防:结合教材第8章,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事故,教授预防和处理方法。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2007级)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基本规格
1、身心素养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知识结构方面: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3、专业能力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59
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期教学活动安排情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说明
一、本科学制
四年
二、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首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与隧道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四、业务基本规格要求及专业特色
1、业务基本规格要求
(1)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①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

②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④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⑤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
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2、专业特色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土木工程名牌专业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要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工程实践和参与涉外土木工程的能力。

“六结合四注重”,即教学计划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相结合;教学计划与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相结合;教学计划与考试制度改革相结合;教学计划与师资队伍的建设相结合;教学计划与工程素质训练相结合;教学计划与涉外能力培养相结合。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专业面拓宽,注重产学研一体化,注重计算机和外语能力训练。

在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国际化和现代化(信息与计算机)土木工程实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新特色。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计划中注意发挥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等主干课程的优势,并注重与其后续课程及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及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正确的结构设计方法。

(2)注重专业面拓宽,培养宽口径人才。

教学计划中注意切实保证平台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综合改革和优化整合,处理好学时缩减与专业知识拓宽的矛盾。

同时,根据北京市基本建设行业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工程概预算、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建设监理与合同管理、城市地下工程、复杂桥梁与大跨度桥梁等相关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3)注重产学研一体化。

教学计划中注意实践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并据此制订了专门的实践教学计划,在整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就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诸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对每学年的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也分别指出了具体的内容与要求。

鼓励本科学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各类竞赛与科技活动,参与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参与和专业学习相关的勤工俭学活动。


毕业设计环节,一部分学生在专业设计院完成,以培养创新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一部分学生在学校完成,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4)注重计算机和外语能力训练。

学校多年以前就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运用外语的能力作为自身办学的特色。

例如:原土木工程系计算站创建于1985年,并在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教学计划中,为了实现学校要求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甩图板”,安排学生可以有较多的上机训练时间;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做出了“外语学习不断线”的具体安排,学校设置了28门外语选修课,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主干学科
力学、土木工程
六、主干课程
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等。

七、课程体系及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实践创新四个平台,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1.基础教育平台
该平台包含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两个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公共基础课模块包含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的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设置的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等方面的课程,以建立基本统一和比较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奠定学生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石。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设置本学科的必修课和跨学科的选修课。

2.专业教育平台
该平台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不同志向,提供各种类型的课程模块。

该平台包含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

3.通识教育平台
主要目的是通过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多样
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课程由学院和学校共同组织,开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工程技术类以及体育、外语等系列的选修课程。

本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和艺术类课程。

4.实践创新平台
该平台包含实践环节、创新活动和第二课堂三个模块:
(1)实践环节模块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该模块包括课内实验、研讨课、军事训练、实习、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生产技术实践、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实践环节开设选修课。

(2)创新活动模块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设置4学分的创新实践环节。

设计和组织贴近工程的实验、制作、设计、科研训练、学科及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特长和爱好选修。

(3)第二课堂模块(不收费学分)
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以培养创新人才应具备的进取心、自信心、意志、毅力和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最低总学分为12学分。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爱好选择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学时分配比例如下:
1.基础教育平台 105学分
(1)公共基础必修课:59.5学分
(2)学科基础必修课:45.5学分
2.专业教育平台 25.5学分
(1)专业限选课(含自学型课程Z):19.5学分
(2)专业任选课:6学分
3.通识教育平台 11.5学分
(1)经济管理:4学分
(2)人文社科和艺术类课程:2学分
(3)其他:5.5学分
4. 实践创新平台
(1)实践环节模块:44学分
(2)创新活动模块:4学分
(3)第二课堂模块:12学分
总计:190学分(不含第二课堂模块)
创新学分分为两大类:一是创新活动学分;二是创新实践课程学分。

学生可通过参加创新活动或选修创新实践课程获得创新学分。

创新活动学分是指通过以下途径获得的学分:
♦参加校级(含)以上科技竞赛;
♦发表学术论文;
♦申请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承担学校“星火基金”项目并按计划结题;
♦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教师为本科生拟定的科研训练项目;
♦参与企事业研发项目或省部级(含)以上的科研及教研项目并完成所承担任务;
♦作学术报告或听学术报告;
♦参观科研实验室。

八、毕业合格标准及学位要求
1、毕业标准
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取得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最低总学分。

2、学位要求
符合学校关于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条例要求可获得学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