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化学化学平衡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化学平衡》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下面的叙述中违背平衡移动原理的是(A)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B) 增加压力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C) 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减少的方向移动 (D) 降低压力平衡向增加分子数的方向移动答案:C 。

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向总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2.要使一个化学反应系统在发生反应后焓值不变,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 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B) 内能和体积都不变 (C) 孤立系统 (D) 内能, 压力与体积的乘积都不变答案:D 。

因ΔH =ΔU +Δ(pV )3.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r G m ∃ = 5kJ ·mol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答案:C 。

应该用∆r G m 判断而不是∆r G m ∃ 。

4.已知反应 2NH 3 = N 2 + 3H 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 2 + 3/2 H 2 =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A) 4 (B) 0.5 (C) 2 (D) 1 答案:C 。

5.反应 2C(s) + O 2(g) ←→ 2CO(g),其∆r G m ∃ /(J ·mol -1) = -232600 - 167.7T /K ,若温度升高,则:(A) ∆r G m ∃ 变负,反应更完全 (B) K p ∃ 变大,反应更完全 (C) K p ∃ 变小,反应更不完全 (D )无法判断 答案:C6.对于气相反应,当体系总压力p 变化时(A) 对K f ∃ 无影响 (B) 对K r 无影响 (C) 对K p ∃ 无影响 (D) 对K f ∃ 、K r 、K p ∃ 均无影响答案:A 。

理想气体的K p ∃ 不受压力的影响而真实气体的K p ∃ 将随压力而变。

7.理想气体反应CO(g)+2H 2(g) = CH 3OH(g)的∆r G m ∃与温度T 的关系为:∆r G m ∃ = -21660+52.92T ,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 >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 (A) 必须低于409.3℃ (B) 必须高于409.3K (C) 必须低于409.3K (D) 必须等于409.3K 答案:C8.某化学反应在298K 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为负值,则该温度时反应的K p ∃将是: (A)K p ∃= 0 (B) K p ∃ < 0 (C) K p Θ > 1 (D) 0 < K p ∃ < 1 答案:C 。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以下各题的表达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容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O2、指定状态下的r G或B B 就是定温定压下G ~ 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B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 r G m =0。

()4、恒 T 、p 、W ˊ=0 下,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为: rGmB B 0 。

()5、某一反应在等温等压且可是体积功的条件下 rGm0 ,则该反应不能够正向进行。

( )6、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 g)B( g)C ( g) ,在恒温下增大总压时,反应物转变率将增大。

( )7、对理想气体反应: 0 =B B ,在定温定压下当 B >0 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衡向右搬动。

()8、由 r G =-RTlnK ,因为 K 是平衡常数,所以 r G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化值。

()9、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条件下,所有吸热且熵减小的反应,均不能够自动发生。

( )10、 对于B的理想气体反应,等温等压下增加惰性组分时平衡不搬动。

( )B11、标准平衡常数变了,平衡必然会搬动。

反之,平衡搬动了,标准平衡常数必然会改变。

()(χeq) Bx12、对理想液态混杂物中的反应,标准平衡常数 K ( T )≈ B。

( )BK 13、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能够用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14、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 )15、在必然温度和压力下, 某反应的 r G 0,所以要采纳合适的催化剂, 使反应得以进行。

()二、选择题1、温度高升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1)降低;(2)增大;( 3)恒定;(4)无法确定。

12、 HgO(s)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f G为 - 58.52 kJ ·mol -1,其分解反应为: 2HgO(s) == 2Hg(l) + O 2(g),HgO(s)在 298K 的分解压力是:( )。

物理化学答案——第四章_化学平衡习题解答[1]

物理化学答案——第四章_化学平衡习题解答[1]

第四章 化学平衡一、基本公式和内容提要 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反应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反应进度反应进行过程中,A 和B 均各以纯态存在而没有相互混合,则在反应进度为ξ时反应体系的总吉布斯自由能G *为:G * = n A μA * + n B μB * = (1-ξ)μA * +ξμB * = μA * +ξ(μB * -μA *)对于封闭体系在定温定压下在反应实际进行过程中,A 和B 是不可能以纯态存在的。

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还存在混合吉布斯自由能△mix G 。

△mix G = RT (n A lnX A + n B lnX B ) = RT [(1-ξ)ln(1-ξ) + ξlnξ](2)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aA g bB g gG g hH g −−→++←−− bB a A hH gG P P P P P P P P )/()/()/()/(θθθθ= e )--(1θθθθμμμμB A H G b a h g RT-+= 常数 = K θK θ称为标准平衡常数。

(3)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a )对任意反应达平衡时:△r G m θ = -RTlnK θ△r G m θ是指产物和反应物均处于标准态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反 应物的吉布斯自由能总和之差,称为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b )反应在定温定压条件下△r G m = △r G m θ+ RT ln Q p上式称为范特霍夫(Vait Hoff) 等温方程。

(c )依据吉布斯自由能函数可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RT ln Q a < RTlnK θ Q a <K θ △r G m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若 RT ln Q a >RTlnK θ Q a >K θ △r G m >0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若 RT ln Q a = RTlnK θ Q a = K θ △r G m =0 反应达平衡 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1)化学反应的△r G m 与△r G m θ(a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为p θ下,任何物质的标准态化学势μi θ都有确定值,所以任何化学反应的△r G m θ都是常数;(b )△r G m 不是常数,在一定T ,p 下,它与各物质的活度(分压、浓度)等有关,即与Q a 有关;(c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0W '=时,△r G m 的正负可以指示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在定温下△r G m θ的正负通常不能指示反应进行的方向,根据公式△r G m = △r G m θ+ RT ln Q p ,但当△r G m θ的数值很大时,也可用其值估计反应的方向。

物理化学习题第四章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习题第四章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习题第四章化学平衡第四章化学平衡⼀.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反应定温式得各种形式,并会⽤来判断反应得⽅向与限度。

2.了解标准平衡常数得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得各种表⽰形式与计算⽅法。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与在数值上得联系,熟练⽤热⼒学⽅法计算,从⽽获得标准平衡常数得数值。

4.了解标准摩尔⽣成Gibbs⾃由能得定义与它得应⽤。

5.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得影响,记住van’t Hoff公式及其应⽤。

6.了解压⼒与惰性⽓体对化学平衡得影响。

⼆.把握学习要点得建议把本章放在多组分系统之后得⽬得,就就是要利⽤多组分系统中介绍得化学势得概念与各种表⽰⽅式,来导出化学反应定温式,从⽽⽤来判断化学反应得⽅向与限度。

本章⼜⽤到了反应进度得概念,不过其值处在得区间之内。

因为在利⽤化学势得表⽰式来计算反应得Gibbs⾃由能得变化值时,就是将化学势瞧作为⼀个定值,也就就是在有限得反应系统中,化学进度为,如果在⼀个很⼤得系统中,。

严格讲,标准平衡常数应该⽤绝对活度来定义,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绝对活度得概念,所以利⽤标准态化学势来对标准平衡常数下定义,其含义就是⼀样得。

从标准平衡常数得定义式可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化学势⼀样,都仅就是温度得函数,因为压⼒已指定为标准压⼒。

对于液相反应系统,标准平衡常数有其相应得形式。

对于复相化学反应,因为纯得凝聚态物质本⾝就作为标准态,它得化学势就就是标准态化学势,已经归⼊中,所以在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时,只与⽓体物质得压⼒有关。

学习化学平衡得主要⽬得就是如何判断反应得⽅向与限度,知道如何计算平衡常数,了解温度、压⼒与惰性⽓体对平衡得影响,能找到⼀个经济合理得反应条件,为科研与⼯业⽣产服务。

⽽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各种浓度表⽰式与各种平衡常数表⽰式之间得换算,否则会把⾃⼰搞糊涂了,反⽽没抓住主要内容。

由于标准平衡常数与在数值上有联系,,所以有了得值,就可以计算得值。

定义了标准摩尔⽣成Gibbs⾃由能,就可以很⽅便地⽤热⼒学数据表中个物质得值,来计算反应得,从⽽可以求出标准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教案资料

第四章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判断与问答题:1.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2.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r G m 就是在一定量的系统中进行1mol 的 化学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3.因为m r G ∆= -RT ln K ,所以m r G ∆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化。

4.m r G ∆是反应进度的函数。

5.在等温等压条件下,∆r G m > 0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6.∆r G m 的大小表示了反应系统处于该反应进度ζ时反应的趋势。

7.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m r G ∆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8.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

若某化 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r G m < 0,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9.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 G m <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 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10.某化学反应的∆ r G m 若大于零,则K 一定小于1。

11.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 ,当p A = p B = p C 时,m r G ∆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12.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13.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l 5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 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14.因 K = f (T ),所以对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

15.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m r G ∆。

16.温度T 时,若K = l ,说明这个反应在此温度,压力为100kPa 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17.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18.因K = ∏(a B ν),所有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化学反应计量系数而改变。

物理化学 4第四章 化学平衡

物理化学 4第四章  化学平衡

第四章 化学平衡内容提要1、反应进度反应进度描述了化学反应体系的状态,反应进度的变化表示为: Δξ=B∨∆Bn (4-1)当ξ =1时,就表示按给定的反应式进行了一个完整反应,也称发生了一个单位反应。

对于同一反应方程式,可以用任一反应物或任一产物表示反应进度ξ,与物质的选择没有关系;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不同时,反应进度ξ的数值不同。

2、吉布斯自由能变在等温等压、W '=0时,一定组成、无限大量的体系中,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随反应进度而改变的变化率表示为:Δr G m =P T ∂∂,)(ξG=∑νB μB (4-2) Δr G m 是反应系统在任意情况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是强度性质,与体系物质的量无关,单位为 J/mol 或kJ/mol 。

对同一反应来讲,Δr G m 的具体数值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Δr G m 值可以表明反应的自发方向和进行趋势的大小,具有化学反应推动力的含义。

当Δr G m <0时,反应物化学势高,反应能自发地由左向右进行; 当Δr G m >0时,产物化学势高,反应不能自发地由左向右进行; 当Δr G m =0时,产物和反应物的化学势相等,反应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在温度T 时,把物质的化学势µ B=OB μ + RTlna B代入式(4-2),得:Δr G m =∑νB OB μ + RTlnQa(4-3)3、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的条件为:等T 、等P 、W '=0 时, Δr G m =p T G,)(ξ∂∂=∑νB μB =0 (4-4) 4、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活度的计量系数次方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活度的计量系数次方幂的乘积的商为一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equilibrium constant)。

标准平衡常数(standard equilibrium constant) 表示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单位是1,用OK(上角标“Ө”表示处于标准态)表示,也称为热力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OK = (Q a )eq = (d Da A r Rg G a a a a ⋅⋅)eq (4-5)O K 越大,则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大学物理化学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及答案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PC∣5的分解反应PC∣5(g) == PCI3(g)+C∣2(g)在473 K达到平衡时PC∣5(g)有48∙5%分
解,在573 K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此反应是()
(1)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
(3)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为零的反应;
(4)在这两个温度下标准平衡常数相等的反应。
2.设反应aA(g ) == yY(g)+zZ(g),在101.325 kPa、300 K下,A的转化率是600 K的2
倍,而且在300 K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的2倍,故可推断该 反应()
(1)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2)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iii)C(石墨)+O2(g)=CO2(g),△rGm,iii=(-394.0-0.84×0-3T∕K)kJ mol-1
8
3.已知下列反应在373K时,K =1.25×0
CO(g)+Cl2(g)=COCl2(g)
(1)已知上述反应的厶rSm(373k)=-125.52J mo∙-1K-1,求COCl2(g)的解离反应在373K下的△rHm=___;
化学平衡课后习题
、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X”。
1.某一反应在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该反应的.■:rGm<0时,则该反应能
正向进行。()
2.如果某一化学反应的ArHi:::0,该反应的K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3.对理想气体反应:0 =[b'∙.bB,在定温定压下当[b'∙.b>0时,随着惰性气体的加入而平 衡向左移动。()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判断与问答题:1・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2・在恒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Gm就是在一定量的系统中进行1mol的化学反应时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布斯函数的差值。

3・因为一RTInK,所以是平衡状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化。

4•是反应进度的函数。

5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rG m> 0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6・?Gm的大小表示了反应系统处于该反应进度匚时反应的趋势。

7・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8・在等温、等压、W* = 0的条件下,系统总是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

若某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GvO,则反应物将完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9・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 rG m< 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反应的趋势也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10・某化学反应的?「Gm若大于零,则K 一定小于1。

11・理想气体反应A + B = 2C,当p A= p B= pc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12 •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矢,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矢。

13・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PCb的分解反应,只须测定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知平衡常数了。

14 •因K = f(T),所以对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

15・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

16 •温度T时,若K = l >说明这个反应在此温度,压力为100kPa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17・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18 •因K=n但时,所有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化学反应计量系数而改变。

19 •有供电能力(WfH 0)的可逆电池反应体系的状态,在“G〜了曲线上可存在的位置?20 •“纯是相对的,绝对纯的物质是没有”,试从反应的亲合能A上分析这句话的道理?21 •化学反应亲合势愈大,则自发反应趋势越强,反应进行得愈快,对否?22・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反应自由能的矢系:,那么,为什么反应的平衡态与标准态是不相同的?23 -欲使反应产物的平衡浓度最大,反应物的投料比一般为多大?24・对于计量系数?V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哪些因素变化不改变平衡点?25・平衡常数K = 1的反应,在标准态下反应,反应朝什么方向进行?26 -在空气中金属不被氧化的条件是什么?27 •反应PCI5(g) = PCI 3(g) + Cl 2(g)在212°C、P容器中达到平衡,PCb离解度为,反应的二88 kJ -mol -1,以下情况下,PCb的离解度如何变化:(A) 通过减小容器体积来增加压力;(B)容器体积不变,通入2气来增加总压力;(B) 升高温度;(D)加入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物理化学化学平衡习题答案化学平衡习题解答1. 有理想气体反应 2H 2(g) + O 2(g)2H 2O(g),在2000 K 时,已知反应的71.5510K=⨯(1) 计算H 2和O 2分压各为1.00×10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 的混合气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mG ∆,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2) 当H 2和O 2的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的分压最少需要多大?解:(1) 反应系统的分压比2222222252HO HO 243H O H O (/)(1.0010)1013251013.25(/)(/)(1.0010)p p p p p Q p p p p p p ''⋅⨯⨯====''''⋅⨯由定温方程1r m 7511013.25ln ln ln(/)(8.3142000ln )J mol1.55101.6010J mol p p G RT K RT Q RT Q K --∆=-+==⨯⨯⋅⨯=-⨯⋅由rmG∆<,可判断此时反应能够自发正向进行。

(2) 欲使正向反应不能自发进行,pQ 至少需与K θ相等,即2222H O7H O 1.5510p p p Q K p p ⋅==⨯=⋅所以227432142H O11.5510(1.0010)Pa 1.5310Pa 101325p=⨯⨯⨯⨯=⨯27H O 1.2410Pap =⨯2. 已知反应CO(g) + H 2O(g)CO 2(g) + H 2(g)在700℃时K θ = 0.71,(1) 若系统中四种气体的分压都是 1.5×105 Pa ;(2) 若6CO 1.010 Pap =⨯,25H O 5.010Pap =⨯,225CO H ==1.510Pa pp ⨯;试判断哪个条件下正向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解:(1) 由定温方程rmr m ln pGG RT Q ∆=∆+,知11r m ln (8.314973.2ln 0.71)kJ mol 2.77 kJ mol G RT K --∆==-⨯⨯⋅=⋅∵rmr m ln pGG RT Q ∆=∆+=222CO (g)H (g)HO(g)CO(g)()()ln ln()()p p pp RT KRT p p pp''-+''=551551.510 1.510(-8.314973.2ln 0.71+8.314973.2ln )J mol 1.510 1.510-⨯⨯⨯⨯⨯⨯⨯⋅⨯⨯⨯= 312.7710 J mol -⨯⋅∴ ∆r G m = 2.77×1031J mol -⋅> 0 此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

(2) 当6CO1.010 Pap =⨯,25H O5.010Pap=⨯,225CO H ==1.510Papp ⨯时∆r G m=551651.510 1.510(-8.314973.2ln 0.71+8.314973.2ln ) J mol 1.010 5.010-⨯⨯⨯⨯⨯⨯⨯⋅⨯⨯⨯= -22.3×1031J mol-⋅∵ ∆r G m =-22.3×1031J mol -⋅< 0∴ 此反应可自发正向进行。

3. 已知合成氨反应1/2 N 2(g) + 3/2 H 2(g)NH 3(g)在748 K 、300p p =时K p = 6.63×10-3,当原料气不含惰气时,氨的产率为31%,现若以含氮18%、含氢72%和含惰气10%的原料气进行合成,问其产率为若干?解:从题给K p 可求出K x ,然后根据反应式引出K x 和氮的平衡浓度的关系,即可求得产率。

21N 2(g) +23H 2(g)NH 3(g), 惰气反应前 0.18 0.72 0.1反应后 0.18-0.5y 0.72-1.5y y 0.1此处y 为平衡时氨的量,系统内物质的总量为各气体(包括惰气)的量总和,即 (0.18-0.5y ) + (0.72-1.5y ) + y + 0.1 = 1-y ,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N 0.18-0.5=1-yx y2H 0.72-1.51-y x y=3NH 1-y x y=K x =323NH 1/23/2N NH .x x x =1/23/2(1-)(0.18-0.5)(0.72-1.5)y y y y根据公式K p = K x ν∆p 求K xK x = K p ν∆-p = 6.63×10-3(p )-1×300p = 1.99将此值代入上式可求的y = 0.2,即氨的产率为%1000.2-10.2⨯= 25%没有惰气存在时氨的产率为31%,可见因惰气的存在使其产率降低了19%(即19.00.310.25-0.31=)。

4. 在673 K 、总压为10p 的条件下,氢、氮气的体积比为3:1时,使其通过催化剂。

反应到达平衡后,测得生成NH 3的体积百分数为3.85,试计算(1)K值;(2) 若总压为50p ,NH 3的平衡产率为若干?解:(1) 3H 2(g) + N 2(g)2NH 3(g) 平衡时 α33-α-1α2α24-=总n%85.3%100242=⨯-αα解得074.0=α232[10/]42331[10/][10/]4242p p K p p p p αααααα⨯-=--⨯⨯--将074.0=α代入,得41.6410K -=⨯(2)2432[50/]42 1.6410331[50/][50/]4242p p K p p p p αααααα-⨯-==⨯--⨯⨯--解得26.0=αNH 3的平衡产率为:%2.15%10026.02426.02%100242=⨯⨯-⨯=⨯-αα 5. 298 K ,105 Pa 时,有理想气体反应 4HCl(g) + O 2(g)2Cl 2(g) + 2H 2O(g)求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及平衡常数K p 和K x 。

解:查表可得298 K 时1f m (HCl, g)95.265 kJ mol G -∆=-⋅;1fm2(H O, g)228.597 kJ mol G-∆=-⋅所以,反应的11r m [2(228.597)4(95.265)] kJ mol 76.134 kJ mol G --∆=⨯--⨯-⋅=-⋅313r m 76.13410exp(/)exp() 2.216108.314298K G RT ⨯=-∆==⨯⨯ 该反应的计量数之差1)14()22(-=+-+=∆ν 所以131812.21610()Pa 2.18710Pa 101325pKK p ν∆--⨯===⨯135810187.21010187.2⨯=⨯⨯=⋅=∆-νp K K p x6. 合成氨反应1/2 N 2(g) + 3/2 H 2(g)NH 3(g)500K 时K p = 0.30076,若反应物N 2与H 2符合化学计量配比,求此温度时,1p ~10p 下的转化率α。

可近似地按理想气体计算。

解:设以1 mol 原料N 2为计算标准,转化率为α。

1/2 N 2(g) + 3/2 H 2(g)NH 3(g) 平衡时α-1α33-α2αααα242331-=+-+-=总n30076.024)33(1212/32/1=⎪⎭⎫ ⎝⎛---==-∆αααανp n p K K n p )()(总当1p p =时,代入上式得152.0=α 当2p p =时,代入上式得251.0=α 当5p p =时,代入上式得418.0=α 当10p p =时,代入上式得549.0=α7. 在一个抽空的容器中引入氯和二氧化硫,若在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则在102.1℃时的分压力应分别为0.4721p 和0.4420p 。

将容器保持在102.1℃,经一定时间后,压力变为常数,且等于0.8497p 。

求反应SO 2Cl 2(g)SO 2(g) + Cl 2(g)的K 。

解:反应各组分物料衡算如下SO 2Cl 2(g)SO 2(g) +Cl 2(g)反应前 0.4721p0.4420p平衡时 p x 0.4721p - p x0.4420p - p x 平衡时p x + [0.4721p - p x ]+[ 0.4420p - p x ] = 0.4721p+ 0.4420p - p x = 0.8497pp x = 0.4721p+ 0.4420p- 0.8497p=0.0626p因此,平衡时:2(SO )0.47210.06260.4095p p p p =-= 2(Cl )0.44020.06260.3776p p p p =-=22(SO Cl )0.0626p p=(0.4095/)(0.3776/)0.40950.37762.470.0626/0.0626p p p p K p p ⨯===8. 20℃时,实验测得下列同位素交换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为(1) H 2 + D 22HD K (1) = 3.27(2) H 2O + D 2O 2HDO K (2) = 3.18 (3) H 2O + HD HDO + H 2 K (3) = 3.40 试求20℃时反应H 2O + D 2D 2O + H 2的rmG ∆及K。

解:所求反应为(1) - (2) + (3)×22132()/11.9K K K K =⨯= 1rmln 6.03 kJ mol G RT K -∆=-=-⋅9. 在250℃及标准压力下,1 mol PCl 5部分解离为PCl 3和Cl 2,达到平衡时通过实验测知混合物的密度为2.695 g·dm -3,试计算PCl 5的离解度α以及解离反应在该温度时的K 和rmG ∆。

解: PCl 5(g) PCl 3(g)+ Cl 2(g)反应前的物质的量n 0 1 0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1-α αα离解前n 0 = 1 密度 d 0 =V W =/M RT p=523314.81013255.208⨯⨯ = 4858.6g·m -3现离解 n = 1 + α 密度 d = 2.695 g / dm 3 而 n n 0=0d d (0d d =0//VW VW =0//nRTW p n RT W p =n n 0)∴d d =n n 0=α+11=859.4695.2 α = 695.2695.2859.4-= 0.803K= K n(p n p总)∆γK n =325PCl Cl PCl n n n =αα-12 n 总= 1+ α21(1)pK pααα=-+gp =p ∆γ = 1=221αα-=22803.01803.0-=645.01645.0-=355.0645.0=1.82 又 r m ln G RT K∆=-∴-1r m -1(8.314523ln 1.82)J mol 2603.8 J molG ∆=-⨯⨯⋅=-⋅10. (1) 写出以下反应的K p 表示式: (a) S(菱形) + O 2(g)SO 2(g)(b) 2SO 2(g) + O 2(g)2SO 3(g) (c) 1/2N 2(g) + 1/2O 2(g)2NO(g) (d) SO 2(g) + 1/2O 2(g)SO 3(g) (2) 计算上述各反应的熵变mS ∆并作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