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4《真正的英雄》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4《真正的英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19edbb83d049649b665843.png)
人类探索太空经历的牺牲 明代的万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借助火箭飞行 验,不幸被火药(箭)炸得粉身碎骨。
1967年月1月27日,美国阿波罗4号飞船在发射台发生 3名宇航员不幸遇难。
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载人 间站“礼炮”1号,当3名宇航员完成任务,驾驶“联 号飞船返回时,因密封仓漏气而丧生。
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传统,不怕 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 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昨天的荒漠”指的是一百多年前 荒凉的美国西 部地区。
质疑:里根总统的演讲为何如此感人?
• 1代表人民,与大家一起共同仰视英雄们,讲出大 的心声。 • 2抓住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 追忆,让人潸然泪下! • 3 字句间浸透着悲痛、哀悼之情,句句发自内心, 听众的强烈共鸣。 • 4 另外,排比的运用、人称的变化等。
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 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 质等。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 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 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 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 习、吸收。
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 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 “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战斗在抗“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向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无数的英雄们致敬!
大灾当前,有人在为死难的同胞哀悼,有人正在赶赴救灾 一个万众一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共同迎战地震灾害的 卷,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
灾难,让我们看到是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的66岁高龄的 在雨中穿行的身影;让我们看到的是献血车前逶迤的长龙, 时依旧绵延不绝;让我们看到的是年轻的战士,为了他人的 匐进颤动的预制板下;让我们看到的是白衣天使,挥泪地救 让我们看到的是各地的华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他们说:我 中国人。向英雄们致敬!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12edc2336c1eb91a375de4.png)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精神。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加强朗读。
2、了解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概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学生已知导入。
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宇航员杨立伟的事迹,从而引出杨立伟是一个成功的英雄。
再讨论明确美国“挑战者”号英勇牺牲的七名宇航员虽然升空失败但仍败论英雄”,从而引出课文。
(板书课题、文体、作者)二、欣赏图片:七名宇航员的肖像和“挑战者”号爆炸时的情景。
三、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读的过程中做到:1、看看里根总统讲了哪些内容?2、体会里根总统在演讲时的感情是怎样的?(师提醒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①必须是默读,不要朗读。
力戒倒回去重读。
②采取抓内容要点、抓关键字、词、句、段的读法。
内容相同的段落可以适当合并,有时可以甚至是跳读。
)四、朗读指导:1、师明确课文大致所包含的两种感情:悲痛和力量。
阐释说明这两种感情的变化脉络是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后半部分主要是表达力量。
但两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的。
2、师明确朗读课文的语气:低沉→激昂。
3、教师选取三个自然段范读。
五、品味语言:师——找出你认为精彩或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解。
(这个环节可结合“研讨与练习”一、二。
学生说理由时,只要能说出他可,多给予定。
)六、教师小结:(强调学习宇航员身上在困难面前永不言退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七、拓展延伸:阅读左拉(法)《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并思考问题。
八、作业:1、在班内组织一场“再现里根”的演讲比赛。
2、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连网查找资料,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情进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2.语言运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4课2.语言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a4546f0066f5335a8121b9.png)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真正的英雄》2.语言运用1.【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英雄________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________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________献出生命。
A.因此锲而不舍以致B.因此依依不舍以至C.之所以锲而不舍以至D.之所以依依不舍以致【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分析,运用语言。
【答案】C【考点】词语运用【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来源】【批注】【视频】2.【题目】对下列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
A.“荒漠”“疆域”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荒漠”首先指今天人们正在艰难探索的太空。
C.“荒漠”也指当今人类知识还没有达到的疆域。
D.“荒漠”指的是太空中人们没有达到的那些地方以及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句子分析。
【答案】B【考点】句子理解【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来源】【批注】【视频】3.【题目】回忆你生活中记忆最深的人或事,仿照课文格式,用下列词语写一个排比段。
记得……记得……还记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设计目的是学会使用排比手法。
【答案】符合要求即可【考点】排比句【难度】基础题【题型】填空题【来源】【批注】4.【题目】仿写句子: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语句理解能力。
【答案】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考点】句子分析【难度】基础题【题型】填空题【来源】【批注】【视频】5.【题目】给句子重新排序:①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https://img.taocdn.com/s3/m/b023702b25c52cc58bd6bea4.png)
24 真正的英雄知识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深刻体会文章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和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情感。
2、初步学习并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1、认真朗读演讲词,理清文章思路。
体会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并积累有价值语言。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本文所展现的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味本文作者的深沉而悲痛但却发自内心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教学难点:体味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及本文作者所洋溢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从小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类前进的道路历来就不是平坦的。
从某种意义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与艰难险阻作斗争的经历,人类的前进同样如此!美国“挑战者”号的伟大创举与悲壮消失,就是很好的证实与体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先生饱含真情的演讲稿《真正的英雄》。
二、作者简介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曾经做过演员。
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
1984年再度连任。
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三、释题:题目中的“英雄”用“真正”一词限制,这是里根对航天英雄的崇高精神品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
四、文体知识简介: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b1ed37f78a6529647d5383.png)
24《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体会演讲词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图片及引言,导入新课1.前言。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为代价。
可是,人类并未因此而停步不前,而是总结教训,积蓄力量,继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2.引言。
1986年1月28日中午,数百万美国人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情景。
这是航天飞机第25次飞行,但这一次非同寻常。
在机上有7人—-5男2女,包括克里斯特·麦考利夫,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志愿参加美国政府的“公民航天”计划。
她的丈夫和孩子们,以及其他机组人员的家属,也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传播。
“挑战者号”升空后了72秒钟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
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
“挑战者”号的爆炸,使美国举国震惊,华盛顿和其它各地均下半旗致哀。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在演说中,他将这些宇航员们称之为是……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2)介绍七人的身份。
职业宇航员、机长、46岁的迪克·司各比;职业宇航员、驾驶员、40岁的迈克·史密斯。
职业女宇航员、飞行任务专家、36岁的朱蒂丝·莱恩尼科;职业宇航员、飞行任务专家、39岁的埃利森·奥尼佐卡;职业宇航员、飞行任务专家、罗纳德·麦克耐尔。
载荷专家、休斯顿公司工程师、41岁的高利·杰维斯;第一位太空教师、37岁的克里斯塔·麦考利芙。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20756a172ded630a1cb66c.png)
24 真正的英雄知识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深刻体会文章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和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情感。
2、初步学习并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1、认真朗读演讲词,理清文章思路。
体会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并积累有价值语言。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本文所展现的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味本文作者的深沉而悲痛但却发自内心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教学难点:体味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及本文作者所洋溢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从小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类前进的道路历来就不是平坦的。
从某种意义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与艰难险阻作斗争的经历,人类的前进同样如此!美国“挑战者”号的伟大创举与悲壮消失,就是很好的证实与体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先生饱含真情的演讲稿《真正的英雄》。
二、作者简介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曾经做过演员。
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
1984年再度连任。
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三、释题:题目中的“英雄”用“真正”一词限制,这是里根对航天英雄的崇高精神品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
四、文体知识简介: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课《真正的英雄》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4课《真正的英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fdb62ce87101f69e3195e6.png)
【要点归纳】
掌握重点词语:注意关键字和易错字。 识记多音字: 注意采用归类法。
掌握作者 : 查阅资料,对比总结。
自学指导二:通过速读课文,能理清文章思路,
体会作者情感。
• 自学内容:课文
• 自学方法:朗读,交流, 展示。
• 自学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二
• (1)这篇演讲词主要讲了什么内 容? (1——4)自然段,深深的哀痛和 对英雄的赞颂。 (5——13)自然段,追忆七位英 雄。
演讲词
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 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 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本文即具备了这一基本特点。
自学指导一:通过参照课下注释或者工具书,
能说出作者,能写出重点字词并能够正确理解 字义。
• 自学内容:根据课下注释或者资料 • 自学方法:独学、对学,交流,展示, 老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 • 自学时间:3分钟。 • 自学要求:完成自学检测一。
秀品质和高尚精神。
• 自学内容:课文(5—12) 段 • 自学方法:朗读,交流, 展示。
你说我也说:
“挑 战 者 号” 的 七 名 宇 航 员
自学检测三
速读课文(5—12)段,找出你最敬佩的英雄,用 一句话概括他的事迹或性格特征。
驾驶员迈克﹒史密斯: 为祖国屡建战功 宇航员:朱蒂丝﹒ 莱恩尼科:乐观 罗纳德﹒麦克耐尔: 有梦想并为之奋斗 机长迪克﹒司各比: 不怕危险 高利· 杰维斯:充满爱心、感恩的人。 埃里森﹒奥尼佐卡:有梦想,性格刚毅 科里斯塔· 麦考利芙:勇敢、充满探索精神、忠于自己事业、 有着爱心、敢于创新的人
当堂训练
《真正的英雄》是美国 号航天飞机升空爆 炸后,总统 发表的电视讲话,其主题思想可以 概括为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真正的英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真正的英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9c9c6c04a1b0717ed5dd06.png)
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
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哀悼.(dào) 锤.(chuí)炼余暇.(xiá) 阴霾.(mái) 拓.(tuò)荒弥.(mí)补勋.(xūn)章孜孜.(zī)不倦梦寐.(mèi)以求彻.(chè)夜不眠迫.(pò)不及待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作者链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
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
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思考:1.这篇演讲词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ba7bf45901020206409c55.png)
《真实的英豪》【教育方针】1、了解国际太空探求的进程。
2、了解文章的结构方法及演讲辞的根本特色。
3、了解文中含深入的句子,理清作者爱情改变的头绪。
【教育重难点】1、加强朗诵,掌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爱情。
2、自动探求,演讲词的主题。
3、培育探求精力。
【布景材料】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翔中,产生空中爆炸。
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翔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翔中逝世。
“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慑国际的悲惨剧,全国际公民为人类航天豪举产生的这一严重波折和不幸感到沉痛和怅惘。
【教育课时组织】自读课一课时【教育时间】3月日【教育内容与过程】一、导语导入: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翔中,产生空中爆炸。
“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慑国际的悲惨剧,全国际公民都为人类航天豪举产生的这一严重波折和不幸感到沉痛和怅惘。
在咱们今日要学的这篇演讲词中,里根总统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表扬人类的探求精力,召唤人们化沉痛为力气,踏着先烈开荒的路途,持续进行太空探求。
整篇演讲词情感充分,对人们的心灵构成直接的强壮的冲击。
现在让咱们来学习它。
二、基础常识:1、字词哀悼(dào )锲而不舍(qiè )勋章(xūn )训练(chuí)阴霾(maÍ)孜孜不倦(zī )希求(qĭ)凝集(níng )战栗(lì )开荒(tuò )补偿(mí )永存(xiŭ)2、词语堆集哀悼:沉痛的吊唁(死者)。
锲而不舍:比方有恒心有毅力。
刻不容缓:急切的不能再等候。
建树:树立(功劳)。
训练:训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补偿:把不行的部分补足。
朝思暮想:睡梦中都想着寻觅,描述迫切希望着。
三、整体课文内容掌握:1、结构整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豪的称颂。
5-13:回忆几位献身的英豪,要公民永久记住这些“真实的美国英豪”。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8cb2f839763231126edb11ab.p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人教版知识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深刻体会文章中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和演讲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情感。
2、初步学习并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过程和方法目标:1、认真朗读演讲词,理清文章思路。
体会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并积累有价值语言。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本文所展现的主题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味本文作者的深沉而悲痛但却发自内心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教学难点:体味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及本文作者所洋溢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从小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为事业勇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类前进的道路历来就不是平坦的。
从某种意义说,科学的发展就是与艰难险阻作斗争的经历,人类的前进同样如此!美国“挑战者”号的伟大创举与悲壮消失,就是很好的证实与体现!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先生饱含真情的演讲稿《真正的英雄》。
二、作者简介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曾经做过演员。
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
1984年再度连任。
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三、释题:题目中的“英雄”用“真正”一词限制,这是里根对航天英雄的崇高精神品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
四、文体知识简介: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真正的英雄》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24课《真正的英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261d0d43323968001c9208.png)
2、品味下面语句的深刻内涵。 ①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去实 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运用对比句式,表明七名宇航员对太空的探索虽以失败告终,但 其所作所为使他们无愧于英雄这个称号,这是对他们的高度评价。 ②我们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 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英雄的肉体虽消亡了,但其翱翔于天际的灵魂、精神却永恒在浩 瀚的宇宙、人们的心中。
4、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为何演讲者却说“这 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 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 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 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 勇敢者。
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 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 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 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 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 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1、给加点字注音 哀悼___勋章___梦寐___战栗___ 拓荒___余暇___阴霾___许诺___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舍( )_拓( )_提( )_难( )_
悼( 勋章( 阴霾( 企求( 战栗( 弥补(
dà)o 锲而不舍( xūn) 锤 炼( m)ái 孜孜不倦( qǐ ) 凝 聚(
lì) 拓 荒( m)í 不 朽(
) qiè ) chuí ) zī
) níng ) tuò ) xiǔ
哀悼 锲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树 锤炼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弥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4课《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857171bcd126fff7050b58.png)
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把握内容,体会感情,理解精彩语句的含义。
难点:演讲词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
可是,人类并不因此停步不前,而是总结教训,积蓄力量,继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爆炸后,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大西洋中。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
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各国元首纷纷发表讲话,对死难者家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
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字词哀悼(dào )锲而不舍(qiè )勋章(xūn )锤炼(chuí)阴霾(mái )孜孜不倦(zī )企求(qĭ)凝聚(níng )战栗(lì )拓荒(tuò )弥补(mí )不朽(xiŭ)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真正的英雄》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真正的英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357a32e581b6bd97f19eae0.png)
《真正的英雄》说课稿一、【说教材】1. 《真正的英雄》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本单元学法的重点是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 本课是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在“挑战者号”七位宇航员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词。
整篇演讲词语言丰富,感情充沛,非常适合进行朗读教学。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
运用体验式的朗读来进行情感体验;运用快速阅读法,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 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于英雄的理解也各式各样,本课无疑是进行这方面教育的好教材。
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让学生认识英雄,还可以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用感人的语言正确引导,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献身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计】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积累“阴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梦寐以求”等词语。
2. 了解悼词的写法,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 朗读课文,领会悼词的感情脉络,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 品味关键语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欣赏和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1. 体会悼词对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国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反复诵读中受到熏陶。
2. 品读课文,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 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 事”?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 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 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 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 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 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 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 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 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 人们学习。
机
“挑战者” 号航天飞 机升空
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
挑 战 者 号 爆 炸 的 瞬 间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打捞上来的挑战者 号航天飞机残骸
航天飞机残骸
宇航员的头盔
机长弗朗西斯· 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 尔· 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 雷斯尼克,三 十六岁;罗纳德· 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 鬼 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 杰维斯,四十一岁;女 教师克里斯塔· 麦考利夫,三十七岁。
美国的航天飞机除“挑战者”号以外,还有“哥 伦比亚”号、“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它们已 从试验性飞行向实用方面发展。一些科学家利用太空中 的特殊条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和研究。
“挑战者”号7名遇难的宇航员中,有一名 叫麦考利夫的女教师,她准备在“挑战者”号进 入第四天飞行时,在太空向地面的学生讲两堂课, 每堂15分钟,以此标志航天飞机走向更为实用的 阶段。不幸由于这次意外事故而使空中课堂的计 划未能实现,麦考利夫作为一名教师以身殉职。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康科德中学,当学生们从 电视上看到“挑战者”号载着他们的老师飞向太 空时,兴奋得欢呼起来。
美国总统里根宣布:1月28日为 全国哀悼和纪念日。
1月31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 演讲,对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 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
默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 概括七名宇航员的事迹或性格 特征。
为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迪克•司各比机长: 迈克•史密斯: 为祖国屡建战功。 朱蒂丝•莱恩尼科: 笑对工作,乐对人生。 埃里森•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树了难忘业绩。 罗纳德•麦克耐尔: 性格坚毅。 格里高利•杰维斯: 不忘母校,为国争光。 科里斯塔•麦考利芙: 以勇气和探索精神荣膺全
美国社会受到的振荡更加剧烈, 人们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全国 各地下半旗致哀;教堂响起了为死 者哀悼的钟声:通常灯火辉煌的纽 约帝国大厦当晚一片漆黑;洛杉矶 纪念运动场重新点燃了为第23届奥 林匹克运动会燃烧的火炬;纽约股 市交易所平时不断的叫嚷暂停片刻; 佛罗里达州大西洋沿岸,有20000支 手电光同时射向夜空;在麦考莉芙 的家乡——新罕布什尔州的康科德 中学,各家住宅前院的树上都挂满 了黄色的彩带,以表示对这位女英 雄的怀念……
xiámá i源自bù余 暇zīzī
阴 霾
mèi
迫不及待
yì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刚毅不屈
解释
余暇:工作或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孜孜不倦:勤勉不厌倦。孜孜,勤勉。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
迫切地希望着。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 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 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 遇难。爆炸后,飞机坠入大西洋中。这架耗 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 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 也为之震惊。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 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 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国人民的教师荣誉。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 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 自尊心和锲而不舍的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 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 出生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是作者对英雄们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 对英雄们之所以是英雄的真正原因的看法。
我们所能找到的唯一安慰是,我们在心
前言: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 小步,都可能以牺牲她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为代价。 可是,人类并未因此而停步不前,而是总结教训,积 蓄力量,继续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里根
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某一
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如马丁· 路德· 金《我有一个梦想》 、雨果《纪念伏尔泰 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梁启超《敬业和乐业》等名篇。 本文就是里根总统通过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来颂扬 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 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然而不久,面对“挑战者”号突然爆炸的画面, 学生们不禁目瞪口呆,继而失声痛哭。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在 “挑战者”号爆炸之前,苏联和美国的宇航员都 曾由于意外事故而牺牲,但这并没有影响人类探 索太空的行动。人类向未知的太空的探索、前进 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挑战者”
号航天飞
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 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 命的归宿。
这是作者对英雄们的祝愿,也表明了英
雄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 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 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 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 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 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 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 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 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 希望的中小学生。
当时,载人航天飞机的历史只有20多年。60 年代初,苏联和美国相继用宇宙飞船把宇航员送 入太空。美国从70年代初开始研制可反复使用的 载人航天飞机,并于1981年4月首次发射成功。这 标志着在人类探索太空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人类生活的地球,被厚度约160公里的大气层 包围着。在大气层内的飞行,称为航空;飞出大 气层以外称为航天。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国家很少,当时已经研制成功航天飞机并投入使 用的,仅有美国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