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
电的基本知识
![电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4f3b96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e.png)
电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电?电是一种能量,是由其他能量,比如水能、机械能、原子能等转换来的。
2、什么是电流?水在水管里流动叫水流,电在电线里流动叫电流。
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速度每秒30万公里。
3、什么是电压?电压也叫电位差,它和水位差的意思是一样的。
水面的高低差叫水位差或水压,水位差越大,水流越急,流得越远,越快。
电位的高低差叫电位差或电压。
电压越高,电流传送就越远。
安全电流值:交流50赫兹≤10毫安直流≤50毫安安全电压:42伏、36伏、24伏、12伏、6伏。
4、什么是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酸水溶液等。
5、什么是绝缘体?不容易传电的物体,都叫做绝缘体。
塑料、橡胶、陶瓷、胶木、干燥的空气和木头、干燥的棉布等都不传电,都是绝缘体。
7、触电是怎么回事?触电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电压越高越危险;电流越大,对人的伤害越大。
触电严重,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可以使人的呼吸受到抑制或者血液循环中断,人就死了。
要知道人体也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
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的电流为8-10毫安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即发生触电事故。
您知道1安培=1000毫安,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都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有生命危险。
8、人的身体为什么会触电?如果人站在地上,身体碰到带电的东西,人的身体能传电,地也能传电,电流就通过人的身体传到地上,人就触电了。
9、分支回路每户的分支回路是指从户配电箱引出的若干供电给用电设备或插座的末端线路。
例如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专供空调、电采暖等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大电流插座回路等。
建议:分支回路不少于7回。
照明回路可选择两回或更多、一般电源插座回路三至四回、厨房和卫生间各走一回、空调回路两到三回。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12b21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c.png)
电工入门基础知识电工入门基础知识(上)作为一门基础性质的技术,电学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器、电子系统的诞生,更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作为电维修和电安装的第一道门槛,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电工入门基础知识。
一、电的性质1.电的定义电是一种物质,是由电子形成的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电场。
电的特性是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
2.电的种类电的种类有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是电流的方向不变或在同一方向上流动,常见于笔记本电脑、电池等。
交流电是电流的电压和方向在不断变化,常见于空调、电视以及市电。
3.电的量度方法电通常使用安培、伏特、欧姆、瓦特等单位。
安培表示电流的强度,伏特表示电压的大小,欧姆表示电阻的大小,瓦特表示功率大小。
4.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能够传递电的物质,绝缘体是不能传递电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金属是导体,非金属物质是绝缘体。
二、电路的基本元件1.电源电源是电路中能够提供一定电压、电流的元件。
正常情况下,电源会提供直流或者交流电流。
2.开关开关常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
开关的种类有单极开关和双极开关,前者是控制电路的一侧开关状态,后者则是同时控制电路两侧的开关状态。
3.电阻器电阻器是用来限制电流流经某个部分的电路元件,通常以欧姆或千欧姆为单位。
三、电路连接方式1.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元件连接在一条电路路径上,电流经过每个元件以进行操作。
串联电路的电流在电路中消耗的能量相等。
2.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路中的元件连接在多个电路路径上,电流在两个或多个元件上并行流动。
并联电路的电压在电路中消耗的能量相等。
三、电路中的安全措施1.对于高电压使用电路,压缩气可以气体化破坏绝缘软件。
2.应该确保电阻器、继电器等部件的工作环境清洁,远离高温、高压等危险物质。
3.长时间的工作应注意换气,以防中毒。
4.机箱应具有防火性能,设备中应装设功率、超限保护等适宜的安全设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6246d1c1c708a1284a440f.png)
真值表
A
0 1
F 1 0
逻辑函数式
F A
14.2.2 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
1、 常量之间的关系(常量:0和1)
加: 0+0=0 0+1=1 1+1=1
0=0 乘:0 · 0· 1=0 1· 1=1
非: 0 1
1 0
2、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变量:A、B、C„)
0=0 非:A A 0 加:A+0=A 乘: A · A+1=1 A· 1=A A A 1 A+A=A A· A=A AA
3
电动势
图 手电筒电路原理图
电源力把单位正电荷从 “-” 极板经电源 一、定义:
内部移到 “+” 极板所做的功。 dW e 用字母e(E)表示。 dq
二、单位: V(伏特)、kV(千伏)、mV(毫伏)
三、实际方向: 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 电动势的方向用+,- 号 表示,也可用箭头表示。 U=E I
F=A•B
(2)或逻辑(逻辑加) 决定一事件结果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 以上具备时,事件就会发生的逻辑关系。 真值表 A B 0 0 0 1 1 0 1 1 F 0 1 1 1
逻辑函数式
F AB
(3)非逻辑(逻辑反) 只要条件具备了,事件便不会发生;条件不具备, 事件一定发生的逻辑关系。
t
正半周: 电流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正弦量的三要素
负半周: 电流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1 频率与周期
描述正弦量变化快慢的参数: 周期(T): 变化一个循环所需要 的时间,单位(s)。 频率( f ): 单位时间内的周期数 单位(Hz)。
i 2 t T/2 T t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bf8b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2.png)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知识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
无论是通讯、娱乐、医疗还是工业制造,都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子技术的入门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基本电子器件在电子技术中,有一些基本的电子器件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器件分别是电阻、电容和电感。
1. 电阻电阻是电流流过的物质或器件的阻碍程度。
正常情况下,电阻用希腊字母Ω(欧姆)来表示,符号为R。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成正比,而电阻则是电压与电流之比。
2. 电容电容是储存电荷的能力。
它由两个带有导电性的板子组成,两个板子之间被绝缘材料(称为电介质)隔开。
正常情况下,电容用法拉(Farad)来表示,符号为C。
电容的大小决定了电荷的储存量。
3. 电感电感是电流对磁场的感应程度。
它由导线或线圈组成,当电流通过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正常情况下,电感用亨利(Henry)来表示,符号为L。
电感的大小决定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二、基本电路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电路。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连接而成的路径,用于传送电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路类型: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将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按相同的路径流过所有的元件。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会分配给每个元件,电阻按照串联的顺序进行相加计算。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将元件的两端连接在一起,电流在不同的分支路径中流动。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每个分支中是相同的,而电流按照电阻值的倒数进行分配。
3. 混合电路混合电路是由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组成的复杂电路。
在解决混合电路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串联或并联的计算方法来求解。
三、数字电子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电子领域中越来越重要。
数字电子技术利用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元件通过二进制信号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传输。
1. 逻辑门逻辑门是用来进行基本逻辑操作的电子器件。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AND)、或门(OR)、非门(NOT)等。
电的基本知识
![电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ce69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a.png)
电的基本知识电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使用电灯和家电,还是在工作中使用电脑和其他设备,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电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的原理和应用。
一、电的起源电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发现的。
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人观察到琥珀擦拭后会吸引小物体,这个现象被称为静电。
然而,直到18世纪时,电学才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二、电的基本概念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带电粒子所形成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其中电荷正负两种,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的最基本单位是电子,电子带负电荷。
三、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也就是电子的移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而电压则是电势差的一种度量,是电子流动的动力。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四、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电流流经导体时遇到的阻碍。
导体越长、截面积越小、材料越导电性越差,电阻就越大。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而电功率则是电流和电压的乘积,表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五、电路和电路图电路是指导体和电子元件按照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的路径。
电路图则是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中各个元件和连接方式的图示表示。
电路图的编写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六、直流电和交流电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一直不变的电流,例如电池产生的电流。
交流电则是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例如来自电网的电流。
交流电的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是因为电网的电压周期性变化。
七、电力传输和节能电力传输是指将发电站产生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送达用户。
电力传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因此节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增加输电线路的导电性能、提高设备的效率等措施来实现节能。
八、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的变化导致电流的产生。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安培电磁感应定律,电流会在闭合电路中产生磁场。
此外,电磁感应还可以产生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和光线。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a1cf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4.png)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解析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是电学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电荷、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等概念。
以下是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简要介绍:
1.电荷:电荷是电的基本属性,它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流:电流是电荷的流动,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电压:电压是电场产生的电势差,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4.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属性,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5.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元件组成的电流闭合的路径。
电路可以是串联、并联或混合连接。
6.电阻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在恒温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7.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做的功,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8.电容:电容是导体或器件存储电荷的能力,是电容器的主要特性。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9.磁场: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磁场与电流方向垂直。
10.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可以诱导电动势,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些是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广泛,涉及到电力、电子、通信等众多领域。
深入了解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有助于理解电学和电子技术的运作原理,以及应用于各种电路和设备中。
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8568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d.png)
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1. 电的定义和性质:电是一种带有电荷的粒子或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斥离产生了电力。
电力的强弱由电荷的数量和距离决定。
2.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电的基本单位,通常用库伦(Coulomb)表示。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或横截面的电荷量,以安培(Ampere)为单位表示。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3.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电场力,以伏特(Volt)为单位表示。
电势差是不同电势之间的差异,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4. 电阻和电导: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以欧姆(Ohm)为单位表示。
电阻通过欧姆定律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相联系。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表示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的容易程度。
5. 直流和交流电:直流电是电流在电路中沿一个方向流动,如电池供电的电路。
交流电是电流在电路中交替改变方向,如家用电源供电的电路。
6. 电路和电路元件: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路元件组成的路径,用来传输电能。
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等,它们可以改变电流和电压的特性。
7. 戴维南定理和欧姆定律:戴维南定理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理。
欧姆定律则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掌握以上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将有助于理解电的本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流的传输方式。
同时,深入研究电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电器的使用及维修、电力系统的布置与调节等方面的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ae63d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5.png)
三相交流发电机主要组成部分:
磁极
三相绕组
n
单相绕组
(是转动的,亦称转子)
三相绕组的三相电动势幅值相等, 频率相同, 彼此之间相位相差120°。
+
+
+
–
+
S
N
铁心
绕组
–
+
S
N
–
+
S
N
–
+
S
N
–
+
S
N
–
+
S
N
–
+
S
N
–
+
S
N
电枢(是固定的,亦称定子):定子铁心内圆周表面 有槽,放入三相电枢绕组。
描述正弦量数值大小的参数:
t
i
0
T
振幅 Im
幅值必须大写, 下标加 m。
有效值必须大写
瞬时值必须小写。
用仪表测得的交流电压、电流值,就是被 测物理量的有效值。标准电压220V,也是 指供电电压的有效值。
1
交流设备名牌标注的电压、电流均为有效值
2
注意
3
2
1
三相交流发电机
三相电源
1.2.2 三相电源
三者间的关系示为:
=2 /T=2 f
ω
f =1/ T
T
t
2
t
i
0
T
T/2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50Hz作为电力工业标准频率(简称工频),少数国家采用60Hz。
2 振幅和有效值
瞬时值:正弦量任意瞬间的值 称为瞬时值,用小字母表示: i、u、e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28a85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5.png)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知识点总结。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某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
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工作总结《电路知识点总结》。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
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9937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2.png)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是关于电和电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了解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电的运行和应用,以及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详细解释。
1.电的概念:电是一种物质的基本属性,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状态。
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电荷是构成电的基本粒子,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
具有正电荷的粒子被称为正电子,具有负电荷的粒子被称为负电子。
3.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运动的流动。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的,一般习惯上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流动方向相反。
4.电压:电压是电流的推动力,也叫电势差。
电压的大小表示了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单位是伏特(V)。
电压的符号是U,也可以用V表示。
5.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
电阻用欧姆(Ω)来表示。
电阻的大小和导体的长度、截面积以及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6.电路:电路是由导体、电源和电器组成的闭合路径。
电流在电路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流动。
7.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电源通过将化学能、机械能等转换为电能,提供电路中电流的推动力。
8.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它可以表示为U=I 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9.瞬态过程:当电路发生变化时,电流和电压会出现瞬时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瞬态过程。
瞬态过程的特点是变化快速,持续时间短暂。
10.电容:电容是存储电荷的能力。
电容可以储存并释放电荷,是电子器件中常见的元件之一。
11.磁场与电流: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会产生磁场,也是磁铁产生磁场的原理。
磁场可以通过磁感线来表示,磁场间的作用力被称为磁力。
12.电磁感应:当导线或线圈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综上所述,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电源、欧姆定律、瞬态过程、电容、磁场与电流、电磁感应等。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点(新手必备)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点(新手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46d3d92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b.png)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点(新手必备)电子技术基础学的是什么?有哪些知识点需要记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电子技术基础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源是一个能够维持两个测试点之间电压的装置,它可以是市电,可以是电池,可以是线圈,可以是电容等。
电池提供电能的电压极性是长期固定不变的,我们称为直流电。
常用的干电池的额定电压每节是1.5V。
市电供应的电能是交流电,正极和负极在时刻交替的变换着。
那是因为发电机线圈是在周而复始的和磁场做相对运动,如果安装电流换向器,就能够发出直流电。
交流电是没正负极之分的,市电中的零线和火线在正负极性、电压高低等各地方的表现是一样的,是完全对称的。
市电的电压是220V50Hz,意思是说有效电压为220V,每秒中正负极要变换50次。
留意:多少Hz就会变换多少次。
建议初学者多采用12V以下的直流电进行电子制作,这样成本比较低,电压比较低,万一有插接错电子元件,烧坏元件的可能性也要小。
电压越低越安全(少损坏电子元件)。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二)电容的作用用三个字来说:“充放电。
”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就因为这三个字,电容能够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通高频交流电,阻碍低频交流电。
电容的作用如果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直通交,通高阻低。
”这八个字是根据“充放电”三个字得出来的,不理解没关系,先死记硬背住。
能够根据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后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来先择滤波电容,通常情况下,每1安培电流对应1000UF-4700UF 是比较合适的。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三)电感的作用用四个字来说:“电磁转换。
”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就因为这四个字,电感能够隔断交流电,通过直流电;通低频交流电,阻碍高频交流电。
电感的作用再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交通直,通低阻高。
”这八个字是根据“电磁转换”三个字得出来的。
电感是电容的死对头。
另外,电感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电流和磁场必需同时存在。
电流要消失,磁场会消失;磁场要消失,电流会消失;磁场南北极变化,电流正负极也会变化。
电工基础知识——电的基本概念
![电工基础知识——电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022020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d.png)
电工基础知识——电的基本概念(一)、电1、定义:电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它是物质内所含的电子等载流子运动时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
从实质上讲,电是一种能量,也常称作电能。
2、电的作用:电的热效应:电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如通电后可以使灯光和电炉发热;电的动力效应:可以使电动机转动;电的化学效应:可以进行电解(称);电的磁效应:电磁铁会产生强的吸引力等。
可见电具有许多功能,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多种形式的能量。
正是由于电具有如此巨大的做功本领和能力,所以通常把电功率表示的电能成为电力。
(二)、电的类型根据自由电子在传导物体内是否移动,其方向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及如何改变等特性,可将电大概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静电:是由于受摩擦力的作用,两种相关物体发生了自由电子的得失而产生的,由于它不能在带电物体内流动,故称为静电。
静电会产生危害:例如运油车行驶时,燃油与油罐摩擦、撞击产生大量静电,会引起爆炸。
防止静电常用方法有①接地②增加空气湿度等。
动电:是使电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在规定的通路内“流动”的一种电,故称为动电。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的电称为直流电。
恒稳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大小均与时间无关,始终保持不变的叫恒稳直流电。
脉冲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而大小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的叫脉冲直流电。
交流电: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发生周期性交替变化的叫交流电。
(三)、电压等级我国执行的供电电压等级分为:0.22/0.4kV、6 kV、10 kV、35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750 kV 。
(四)、电荷、电位、电流、电压和电动势概念1、电荷电荷定义:电荷是带电的物质基本微粒。
电子是它的最小单位,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为1.6×10-19C(库仑)。
电荷单位: C(库仑)电荷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在分析电路时,常常要用到电位这个概念(与物理学中电势的概念相同),实际上所说某一点的电位,是指该点相对与电位参考点而言的电位差。
电子知识点总结
![电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42a1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6.png)
电子知识点总结一、电子基础知识1. 电子的概念电子是原子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是负电荷的基本粒子,是构成原子的一部分物质。
电子是负电荷,其电量为基本电荷的负一,质量约为质子的1/1836。
2. 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家对电子的研究。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证明了电子的存在,并通过斯援德工作得出了电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的值。
3. 电子的结构电子是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的,分别是电子本身、中子和质子。
电子通过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来维持原子内外的平衡。
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时,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原子。
4. 电子的分类电子按照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自由电子、束缚电子和介质中的电子。
自由电子是与原子核没有任何连接的电子,束缚电子是与原子核有连接的电子,介质中的电子则是在电子受到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子。
5. 电子的性质电子是有质量的粒子,而且是基本的费米子,它的电荷是最小的负电荷。
此外,电子不是一个点粒子,而是一个有一定大小的粒子,通常描述为一个球体。
6. 电子的运动电子在原子中是以固定的轨道运动的,其运动状态受到量子力学的限制。
在外围电子层中,电子的运动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电场和磁场。
二、电子器件1.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最简单的电子器件,其由具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材料组合而成。
二极管可以将电流只在一个方向上通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整流电路、放大器、开关等领域。
2.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用来控制电流的流动。
晶体管分为三种类型:NPN型、PNP型和场效应晶体管。
晶体管可以用于放大信号、控制电流和产生振荡等功能。
3.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的器件,其中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电子管电子管是一种使用电子流来控制电流的器件,是早期计算机和电视机中使用的主要器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05ac9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2.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1. 电路基础知识电路是指由电源、电器件和连接线组成的导电路径关系,主要包括开关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等。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均可用具体电学量表示。
2. 电荷密度和电势电荷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荷量,通常用库仑每立方米(C/m³)表示。
电势是指电场在某一点上的势能,通常用伏(V)表示。
电荷分布和电势是电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3. 电源和电阻电源是指能够提供电能的设备,根据输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电阻是指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现象,其阻碍程度可用电阻值来表示。
常用的电阻器包括定值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等。
4. 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是指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通常由两个带电体之间的介质隔离层和两个电极组成;电感器是指能够储存磁能的元件,常见的电感器有线性电感器和磁芯电感器,其主要作用是滤除高频干扰信号。
5. 二极管和晶体管二极管是电子学中的一种常见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和整流性,广泛应用于电源、放大、电压调节、频率合成等领域;晶体管是另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具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多种功能,一般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
6. 集成电路和模拟电路集成电路(IC)是指将多个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电子设备,应用广泛,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模拟电路是指能够处理模拟信号(即将连续的信号变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的电路,包括运放、数据转换器等。
7. 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传感器是指将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元件组成的综合性电子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工业流程及机器人等领域。
8. 电路板和电子工具电路板是电路元器件的载体,由于功能的复杂和封装的微小化,必须经过印刷、钻孔、覆铜、软化等一系列工艺才能制造;电子工具包括万用表、烙铁、千斤顶、钳子、电烙铁、放大器等,是电子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8382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6.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转换和应用,以及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应用的学科。
它是电气、电子、通信、自动化等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科技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点。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电流通过的路径,它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负载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电动机等;导线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传输电流;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定律,即 I = U / R,其中 I 表示电流,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二、直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在简单的直流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电阻。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 R 总= R1 + R2 ++ Rn;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即 1 / R 总= 1 / R1 + 1 / R2 ++ 1 / Rn 。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直流电路的重要工具。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三、交流电路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的基本参数包括频率、周期、幅值和有效值。
频率表示交流电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周期是交流电完成一个完整变化所需的时间;幅值是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定义的,它表示交流电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直流电相等时的电流或电压值。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是常见的元件。
电阻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与直流电路相同;电感具有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其感抗 XL =2πfL,其中 f 是频率,L 是电感值;电容具有储存电荷和阻碍电压变化的作用,其容抗 XC = 1 /(2πfC) ,其中 C 是电容值。
电的入门教程知识
![电的入门教程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ddf5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b.png)
电的入门教程知识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是由带电粒子运动所产生的现象而产生的,广泛用于电子、电力、通信等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电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帮助您快速入门电。
1. 电的概念电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指的是由带电粒子(如电子、离子等)在空间中运动所产生的现象。
电可以表现为静电或动电,静电是指不流动的电荷现象,动电是指电荷在导体中流动所产生的现象。
2. 电的单位电的单位是安培(ampere),缩写为A。
安培定义为电流每秒钟经过一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所携带的电荷量。
3. 电路电路是指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电气系统。
电路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形式。
串联电路是指电子按照顺序依次通过每一个负载,而并联电路则是指电流在分岔处分流而流向多个负载。
4. 电阻电阻是指电流流过导体时遇到的阻力,它用欧姆(ohm)作为单位。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与电流及电压的关系为R=V/I。
在电路中,电阻通常用电阻器来调节。
5. 电容电容是指导体中两个带电板之间存储电荷的能力,它的单位是法拉(farad)。
电容可以用电容器来实现,电容器通常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
6. 电感电感是指导体中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所产生的自感现象,它的单位是亨利(henry)。
电感可以用电感器来实现,电感器通常由一组线圈和铁芯组成。
7. 电能和功率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它的单位是焦耳(joule)。
而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所需要的能量,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计算,P=VI。
8. 电源与电动势电源是指提供电能的设备,如干电池、充电器等。
而电动势则是指电源提供的能够使电流在电路中流动的电子压强,它的单位为伏特(volt)。
9. 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它的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
而直流电则是指电流在电路中只单一方向流动的电流。
总结:以上介绍了电的概念、单位、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电能、功率、电源和电动势、交流电和直流电等基础知识。
电的基础知识
![电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7c81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5.png)
电的基础知识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它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的基础知识涉及电的产生、传输、使用及其相关的物理原理。
以下是对电的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电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电荷的移动。
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它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在自然界中,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因此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会形成带电的粒子,即离子。
电的传输是通过导体实现的。
导体是指能够容易地传导电荷的物质,如金属、石墨等。
在导体中,自由电子可以在原子之间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其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电流的性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电的使用涉及到电能的转换和应用。
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被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电能的转换通常通过电器设备实现,如电热器、电灯、电动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将电能转换为所需的能量形式,以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电的基础知识还包括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由导体、电源、负载和开关等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等。
负载是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电灯、电动机等。
开关是用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设备。
电路的基本类型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所有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在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在并联电路中,元件并排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电的安全使用也是电的基础知识中的重要部分。
由于电具有潜在的危险,如触电、火灾等,因此在使用电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正确安装和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路、使用合格的绝缘材料、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总之,电的基础知识涵盖了电的产生、传输、使用和安全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正确使用电能、预防电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电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利用电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
-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学电子基础很重要,如果你还是电子新手,你的一切迷惑将在这里揭晓!看完之后是否觉得茅舍顿开,那么恭喜你入门了!一、电的基础知识1、电是什么?电有几种?电有何重要特性?电是最早从“摩擦起电”现象中表现出来实物的一种属性。
电有正负两种。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电的重要特性。
2、如何理解“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电来源于实物本身一般情况,实物本身就存在等量的正负电荷,因而不显示电的特性;由于某种原因当实物失去或得到某种电荷,对外才会显示电的特性。
3、“摩擦起电”是物体变成带电状态的唯一方法,请说明?不对。
除了摩擦之外,受热、化学变化等其它原因都可能使物体变成带电状态。
4、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举例说明。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金属物和带杂质的水溶液都是导体;塑料、空气、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
5、塑料棒与羊毛摩擦后能吸起小纸绡,而金属物不能,所以金属物无法“摩擦起电”,对吗?为什么?不对,金属物同样可以“摩擦起电”只是因为金属为良导体,电荷很快通过人体对地放电中和,所以不显示带电状态。
6、各种导体导电性能都一样吗?不一样。
例如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好,铝的导电性能又比铁好。
而带杂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能较差,但还是属于导体。
7、导体为什么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导体存在可以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可以移动的电荷极少所以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8、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吗?举例说明。
不对。
如空气在电压达到一定强度,就会被电离变成导体。
雷电就是空气在高压静电下突然变成导体的自然现象。
9、什么叫“击穿”现象?原来是绝缘体的物质处在高压电场下变成了导体,这一现象称为“击穿现象”,雷电就是空气被高压静电击穿的一种现象。
10、人体为什么也会导电?人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其他物质的水溶液,因此也会导电。
1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电力的作用下,进行有规则的移动,就形成电流。
12、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法国科学家安培的名字来命名。
安培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确定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作用力关系。
1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电流的方向习惯上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正向。
14、金属导体依靠什么导电,其移动方向如何?金属导体依靠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来导电,“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其移动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相反。
15、常听说“交流”与“直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举例说明。
工作电流的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直流电。
工作电流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叫交流电。
手电简是直流电工作方式,家庭白炽灯照明是交流电工作。
16、电压是怎么一回事?就象水位差会保持水压一样,电位差也会对电荷产生电作用力,电位差也叫做电压。
17、电压的单位取自哪一位科学家的名字?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电压的单位取自发明了“伏特电池”的科学家伏特的名字“伏特”,简称“伏”,符号“V”。
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伏特电池”,为电的利用和研究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18、什么是“安全电压”?对人体而言,大于36V的电压,会有生命危险。
故规定小于36V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19、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电压数值?民用交流电的电压为220V;一节干电池的标称为1.5V;一节镍镉充电电池的标称电压一般为1.2V左右;铅蓄电池每组电压约为2V左右。
等等。
20、如何用干电池得到更高的电压?将干电池串联起来可得到1.5V倍乘的电压,如两节电池串联可得到3V电压、3节可得到4.5V ……以此类堆。
21、什么是电源?举例说明。
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如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低压同步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等等。
22、直流电源可调直流稳定电源WYJ 与交流电源有什么区别?请说明。
提供直流形式的电源称直流电源,提供交流形式的电源称交流电源,民用交流电是交流电源,干电池是直流电源。
23、什么是负载?举例说明。
与电源相反,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叫做负载。
如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等。
24、通常使用的电灯即白炽灯是谁发明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25、磁场有什么特性?磁场总是存在两个极性相反磁力最强的区域,称磁极。
磁极分北极(N)和南极(S)两种,其特性是: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
26、磁场是怎么产生的?运动的电荷产生磁场,磁现象来源于电荷的运动。
27、第一个揭示电能够产生磁场的科学家是谁?19世纪二十年代,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次向公众演示了通电的导体使磁针产生编转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密切联系。
28、“指南针”现象说明了什么?最早由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说明了地球存在着一个大磁场。
29、第一个实现“磁生电”的科学家是谁?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1年实现了“磁生电”的科学实验,并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0、谁发现了电磁波?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用数学方法总结前人有关电和磁的研究成果时,推算出变化的电磁场,会在其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1、第一个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谁?他的名字用来表示什么物理单位?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的15年之后,德国青年赫兹研制出一个巧妙的装置,第一次证实了电磁波理论。
他的名字用来表示频率的单位。
32、什么是电磁波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电磁周期变化的次数,称为电磁波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常用单位还有“KHz”(千赫)、“MHz”(兆赫)。
33、无线电波与可见光本质是否一样?是的,无线电波与可见光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不同,无线电波频率较低。
无线电波与可见光的传播速度一样。
34、波长与频率是什么关系?电磁波完成一次电磁周期转化,其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
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35、经常听到中波、短波收音机是怎么区别的?根据频率与波长的对应关系,接收频率在500KHz到1600KHz为中波收音机,接收频率在3MHz 到30MHz之间为短波收音机。
36、率先实现用的无线电通信实验,是哪两位科学家?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
马可尼还获得诺贝尔奖。
37、什么是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做为业余业务划入国际电信条约,是指“不是为了金钱利益,而是专为个人对无线电技术抱有兴趣,并经正当许可者从事自我训练、通信和技术研究的业务”。
无偿享受国际电信联盟划归给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显著增进参与者在技术、语言、人文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
38、什么是电路?电路“三要素”是什么?电流的通路叫做电路。
电路必须是封闭的,即电荷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必须能回到电源的负极才能形成电流,因此电路又称电回路。
电源、负载和连接它们之间构成回路的导线,是任何一个电路必不可少的要素。
39、电路有几种状态?什么状态是最危险的?电路有三种状态:一、电路处处相通形成回路。
二、电路某处断开形不成回路,叫做开路或断路。
三、电路某一部分原来存在电压的两端意外导通,叫做短路。
其中短路可能损坏电源装置和元器件,是用危险的状态,必须加以避免。
40、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是用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的主要贡献?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损耗的部份叫做电阻。
电阻的单位用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名字来命名。
他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出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最基本的电路定律——欧姆定律。
41、什么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或者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42、举例说明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假定负载是两个灯泡。
两个灯泡在电路中有两种可能的接法。
如果将两个灯泡一个接一个按前后顺序连接,叫做串联。
将两个灯泡的两端并排连接在一起叫做并联。
43、两个电阻串联,阻值更大还是最小?并联呢?串联更大,并联则更小。
44、如何理解“电功”?怎样表示其大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可以用“功”来表示其数量关系。
电流的能量传递给负载转化成其它的数量,可以用电功来表示其数量关系。
电功等于电量与电压的乘积,其单位常用千瓦时。
千瓦时也可用来衡量耗电量,此时,l千瓦时等于消耗l“度”电。
45、1000瓦灯泡亮2个小时,所做的电功为多少?消耗多少度电?电功2千瓦时,消耗2度电。
46、什么是电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电功大小,就是电功率。
可以用来衡量同电器转化电功的能力大小。
47、电功率与负载的电压、电流成什么关系?单位是什么?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成正比关系。
单位是瓦特,常用“W”来表示。
48、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对应注意什么?测量直流电压前电压值选择大于待测电压的直流电压档,不必断开电路,红表笔接高电位端,黑表笔接低电位端。
49、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应注意什么?测量电流时,须先将待测电路断开,选择大于待测电路电流的直流电流档,使电流从红表笔流入电表,从黑表笔流出电表。
50.怎样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尽量选择指针指向中部的欧姆档,测试前应调零,并注意切勿用手指触碰待测电阻或表笔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