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时代精神---和 谐、双 赢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一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高一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1bd1666a98271fe910ef9c3.png)
高一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教案0213 1955高一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梳理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
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
第一,“新”在形式方面,即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第二,“新”在内容方面,即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精神。
新诗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充分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更是不断接受外来文化和外国诗歌的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
本单元选编了四首比较典型的现代诗歌,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概貌。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其中一首比较特殊的现代诗,它的形式是古典的诗词形式,内容却是现代人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绘湘江秋景,叙战斗岁月,抒发了革命者的壮志豪情。
《雨巷》《再别康桥》可以说是新格律诗中的代表作品,诗人在格律方面有非常自觉的追求,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中《雨巷》充满了象征意味,表达了诗人有所追求却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徨的心绪。
《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桥秀丽迷人的风光,抒写一种如烟似雾的离情别绪。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自由诗,主要追求抒情的酣畅淋漓。
整首诗通过追述大堰河勤劳悲苦的一生,赞颂了大堰河以及像大堰河一样的广大劳动人民默默奉献、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宽厚善良的崇高质量,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
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为表达情意。
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二、复习《沁园春·长沙》(一)复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诗人用词炼字的妙处。
2 理解诗歌即景抒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 赏析具体意象,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抓意象。
(二)课文整体感知1 解说文题“沁园春”,是词牌名。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园”是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一座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叹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必修4第三讲『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点+考点汇总~
![必修4第三讲『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点+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ccf9d6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f.png)
必修4第三讲『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点+考点汇总~小政老师了解到许多学校高二的同学,现在没有学习必修3,而是直接学的必修4,所以小政老师这几天会多发一些哲学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考点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时代包括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等,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2.哲学和时代的关系。
(1)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看: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真正的哲学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从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
2022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18时代精神的精华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版新教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18时代精神的精华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13e23484254b35effd3407.png)
时代精神的精华(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黑格尔曾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但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
”由此可以看出( )A.哲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B.哲学不是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哲学并非凭空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哲学都要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C解析:A说法错误,哲学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一定是真实写照;B不符合题意,该选项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与题意无关;C符合题意,材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要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2.一根甘蔗拿在手里,乐观者先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觉得人生前景肯定幸福美好。
悲观者先从根部吃起,越吃越淡,觉得人生前途必定黯淡无光。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因人而异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的自我感知D.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不止一个A解析:一根甘蔗,从梢部吃起的人,越吃越甜,从而感觉人生前景幸福美好,而从根部吃起的人,越吃越淡,从而觉得人生前途黯淡无光,从哲学角度来看,说明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因人而异,A正确。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B错误。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C错误。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D错误。
3.近年来,各地竞相建造地区或世界“第一高楼”,有人认为,“第一高楼”是城市的地标建筑,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也有人认为,脱离本地实际热衷于盖“第一高楼”,暴露了追求“政绩工程”的思维陋习,是地方经济的隐患。
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文对此作出了回应。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A.认识总要经历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影响人们的行动D.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存在不同的正确认识C解析:人们对高楼的不同认识导致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影响人们的行动,C符合题意;人们的认识未必一定经历错误阶段,A错误;科学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排除B;对同一确定对象,真理只有一个,D错误。
高考政治 1-3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 1-3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8a3e4e1a37f111f0855bd8.png)
答案 (1)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 方法论。有不同世界观的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方法 也是不同的。村子里的人及住户由于受有神论、 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才会出现烧香拜佛,乞求 神灵保佑的现象。而工作组的同志坚持无神论、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经过考察、调研,终使真 相大白。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 化与发展,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 导。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 括
•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 得进展
•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 论的指导作用
• A.①② B.②③
h C.②④ D.③④ 15
• .(2010年厦门模拟)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 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 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 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 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第四单元)
社会历史观 11. 价值观 12.
构
人生观 12.
h
3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h
4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 百舸 争流的思想
第三课 时代 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注意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抽 象与具体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h
12
苹果落地 牛生牛 猪生猪
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教案: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65e4080bfad6195f312ba62f.png)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2016高考导航考纲展示考情分析核心提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命题特点1.哲学与时代精神广东·35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为主,多采用时政热点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或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作为背景材料。
3.从能力考查看,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两个基本特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和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三个产生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直接理论来源2.哲学的作用天津·9福建·35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江苏·26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核心考点1哲学与时代精神(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199]一、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二、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全面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第一,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第二,真正的哲学能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一,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第二,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时代芳华”主题导写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时代芳华”主题导写](https://img.taocdn.com/s3/m/d0b9a9e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c.png)
01【模拟题一】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一身紫色礼服长裙,胸前点缀着一枚闪亮的胸针,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那一刻,她是中国人心中最闪亮的明星。
材料二: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战士,更是值得追寻的时代明星。
材料三: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91岁的袁隆平逝世,这位“魔稻祖师”才是永远的“国民偶像”!从噩耗传出到下午4点,短短3个小时,湘雅医院的地下通道旁,就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市民,而站在最前面的,全是年轻人,人们齐声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大家追着灵车,跑了很远很远。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要追寻的明星,但追星,到底该追什么样的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1)青年当追求富有正能量的时代明星。
(2)谁感动中国,谁就是时代明星。
(3)健康和谐的社会应以有大爱有担当者为时代明星。
(4)时代明星绽芳华,理性追随共成长。
【参考例文】时代明星绽芳华,理性追随共成长“哪有什么现世安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这句话说的多好呀!所谓明星,不在虚拟的舞台和屏幕上,在这个火热的时代,真正的明星,应该是那些具有家国情怀,用全力保护人民利益的人!屠呦呦身着紫色礼服长裙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那一刻,她是中国人心中最闪亮的明星,因为她发现的“中国神草”挽救了六百多万人的生命;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他们是最值得追寻的时代明星,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人民的战士,他们筑起了“战疫”的钢铁长城;“魔稻祖师”袁隆平院士逝世,年轻人哭泣着追着他的灵车送他最后一程,因为他的成就让他成为世界明星,他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
专题13_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13_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专项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a0b7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c.png)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13: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单选题1.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答案】C【解析】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C正确。
A:哲学不一定是科学,A错误,错在“科学”。
B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D说法错误。
2.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序言中说:“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
”这段话体现了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哲学和具体科学是辩证统一的【答案】D【解析】ABC: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
D: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这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即哲学和具体科学是辩证统一的,D正确。
3.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主要强调①哲学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②自然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推动了哲学的发展③哲学能够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思维是优秀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的必备素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哲学即科学之归宿”点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从具体科学中抽象出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①符合题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复习材料(大全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复习材料(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77e64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c.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复习材料(大全5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复习材料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三大主题为根据和基础的,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成就和成功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
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阶段和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总体布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外交政策与国际战略、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论基础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其特征是:(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与理论体系的发展相统一(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相结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十个结合”1、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2、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3、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4、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5、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6、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高三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3c156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f.png)
高三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试题答案及解析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克服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分离,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故C符合题意。
A.D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B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而在此之前,人们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 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光辉著作。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坚持群众路线【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用于指导工人革命运动,因此体现了实践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项正确。
A、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
4.到了19世纪中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具备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完整版)时代精神的精华-高中政治选择题-答案加解析
![(完整版)时代精神的精华-高中政治选择题-答案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1f8a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4.png)
1.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B.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C.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D.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教材中讲到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这说明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所以A是正确的;教材中又讲到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说明哲学可以对时代产生反作用,所以B也是正确的;D在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但理解了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之后,就应该知道,哲学作为思想文化范畴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C是不正确的,因为哲学对时代既有正确的反映,也有歪曲的、不正确的反映。
答案 C2.判断一种哲学形态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关键要看它是否()。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一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的理解。
①②③都是教材中提到的标准,判断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就要看它是否与这三个标准相一致,不能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结论作为衡量标准,我们要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法。
答案 A3.马克思强调,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真正的哲学()。
①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哲学来源于实践,真正的哲学正确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故①正确;②③④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真正的哲学的产生有其合理性、必然性,有自己的土壤,故B正确。
答案 B4.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
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一定是真实反映,所以C项不选。
时代精神的功能及其对中国发展的作用-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
![时代精神的功能及其对中国发展的作用-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daf14fab069dc51220127.png)
时代精神的功能及其对中国发展的作用-思想政治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时代精神本质及其深层涵义(一)时代精神的本质。
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中,但并非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中的现象都体现着时代精神。
只有那些代表时代主流发展潮流的精神引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影响的思想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时代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战争年代的大无畏精神,建设时期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等,其中每一阶段主流价值形态的总和构成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
(二)时代精神的深层涵义。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新明的特征,也是新时代精神的核心。
在这种时代精神引领下,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时代精神有着全方位、多角度的多维表现。
第一,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以人为本,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种以人为本并非单纯强调,而是范围更加广泛的扩展为理应享有基本的生活在中国范围之内的所有人。
此刻的以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几乎绝大多数的人为基础的群体。
但此刻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种以人为本是保障基本的一种体现,甚至是认罪服法的犯人,也应当享有法律所赋予他最基本的权利与保障。
同时,这种为本是以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为依托的一种权利或义务的体现。
第二,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
科学发展其实质并非把科学这一词绝对化,而是在时代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协调处理各种社会乃至自然关系后的一种理性发展。
第三,法治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个化日臻完善的社会,法治建设已经愈发的凸显为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无论是原始部落的氏族还是文明社会的国家,部落成员或民众是部落或国家真正的主人,所以决定国家发展的参与权乃至决策权应当归属民众。
这种法治的发展与提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重要。
第四,尊重包容的时代精神。
人与人之间只有建立的尊重才会和谐发展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包容才会协调处理人际往来。
这种尊重与包容对于国家内部乃至国与国之间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必修4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政治学案(部编版)必修4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5d0091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1.png)
第十八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标要求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
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产生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认识世界)哲学的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正确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区别含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特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是零散的、不自觉的联系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二者都来自生活实践,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2)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②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归纳提升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的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错误倾向①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指导作用的看法归纳提升哲学与实践、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高二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171f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c.png)
高二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下面括号中。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
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
”这说明()①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③真正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力量④哲学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6.4级地震,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
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准确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①源于世界的思考都是科学的哲学智慧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的追问与思考③哲学产生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④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是强大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这段话阐明了()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④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4.当今时代,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趋势深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必然会对我们的哲学思考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会为哲学发展昭示新的方向。
材料说明()①哲学指导着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进步③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④哲学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1年4月,郑州某校一郭姓教师的论文“火”了。
文章声称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可使“熟蛋返生孵小鸡”。
这种颠覆正常人认知的科学谎言竟堂而皇之出现在标榜准确严谨的学术期刊上,荒诞又可笑。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导学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导学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53e1f6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4.png)
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课标考情预测课标要求考情统计考情预测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2.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4·安徽、2023新课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024·湖南:唯物辩证法2023·福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2022年江苏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022广东、2022辽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2023·北京卷、2022·浙江1月选考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从内容上看:需要重点关注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等内容。
2.从形式上看:本课在考试中主要以选择题的考查为主。
3.从涉及的热点来看,热点话题:中国科技领域的新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两个结合思想。
二、思维导图构建:回归教材后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三、核心突破与演练核心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哲学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P3):哲学的本义、产生、影响2.哲学与世界观(P5):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联系3.世界观与方法论(P6):区别、联系4.哲学与具体科学(P6-7):区别、联系、误区【知识拓展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P4相关链接)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特别提醒】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易错易混1.(2021·江苏卷,12C)哲学不仅能解释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世界。
作文指导:“时代精神”类话题、材料作文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
![作文指导:“时代精神”类话题、材料作文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c4e68a18ddccda38366baf3b.png)
作文指导:“时代精神”类话题、材料作文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一、时代精神1.【主题关键词】民族复兴、中国梦、初心态度、绿色发展,匠人精神、一带一路、共享2.【高考真题】201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
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
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
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3.【思路点拨】(1)考生对材料中的“书店”“书”“顾客”“读者”等相关概念非常熟悉,这些关键词可以引导考生产生关于书店的功能、文化属性以及人们阅读意义等方面的感悟和联想。
(2)材料中关于各类“顾客”的内容,尤其是“夜读人”元素的加入,表现了人们对于知识、文化、文明的渴望,展示了书店不仅是人们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更是人们期盼的精神寄托所、心灵栖息地,由此可以引导考生思考阅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思考书店的社会价值和象征意义,思考书店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问题。
(3)材料中工作人员“不驱赶任何人”的表述,表现了书店的人文态度和经营理念,由此可以引发对书店经营目的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思考。
(4)材料中“经营模式”和“工作意义”这两个关键词,可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发展的问题,探讨创新、发展理念,思考书店等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出路问题,思考关于经济发展与精神文化同步提升和共赢同享的关系问题。
4.【立意角度】(1)从书店角度立意。
就其功能来讲,书店是展示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的场所,能够给人们的文化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给社会的进步提供文化滋养;就其经营理念而言,其人文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共享理念、公平理念,都符合时代精神;就书店的象征意义而言,它具有了精神寄托、心灵成长、文化滋养的文化空间的意义。
高考政治必背-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知识提纲
![高考政治必背-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a447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9.png)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是怎样产生的?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为什么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①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④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5、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②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具体知识分为哪几类?①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②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③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①二者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或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8、总结归纳:哲学是什么?①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代精神和谐、双赢
作文专题
0207 1145
时代精神和谐
和谐送福喜气洋洋,我们情不自禁的要感谢这伟大的时代,感谢平安的和谐生活。
我们肩负着各自的历史使命相聚今春,沐浴着和谐的阳光,感受着这幸福的时刻。
和谐并不遥远“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民风的改良、环境的改善,无不诉说着崇尚伦理道德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实质是乐观向上、重视德化教育、关注现实人生,而其入世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造就了一代代民族脊梁,也定能成就今天的民族复兴之伟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原则是遵循和谐统一的“中正之道”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地。
儒家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其主张“致中和”“和为贵”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这种思想方法视为构造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唯有“持中”的原则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正是这种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崇尚和谐统一的社会理想,特别是重家族、重伦理、是遵循了大自然“天道人德合一”的发展规律。
华夏民族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五千年漫长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家族成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个人是家族的一分子,个人的荣辱要以家族的荣辱为依归。
维护整体利益,就要注意内部和谐,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整体和谐的前提又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如《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伦理道德所强调的是如何修身立德、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家族的团结、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孙中山先生曾说:“以我看来中国团结之道,应该由家庭而宗族、由宗族而国族、联合宗族建立国族。
”毛泽东说过:“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乃做人之根本,要孝敬父母。
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人民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不容”。
孝亲尊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课程,五伦八德是圆成善根圣果的礼门义路。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亘古亘新的礼义之邦,造就了一曲曲盛世长歌。
在人与人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乃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主张和平共处;在家庭中强调家和万事兴;在危难之时提倡和衷共济;在处理重大事务时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又比天时、地利更重要等等,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社会要大同、国家要和平,人类要达到宇宙和谐世界一家的理念。
而当今社会的新细胞是企业,家庭已演变成为临时加油站,是陈细胞。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创建和谐企业,创建和谐企业胜在树立和谐人生观。
造就大道德商引领下的新型民族企业,形成中华新人文道德信仰的和谐民族企业集团,成就公共体系优先的民族价值观。
因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精神。
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把握,以便更好的推动和谐中国的构建和发展。
双赢
世间万物都存在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双赢是一种大智慧。
现代生活,竞争无时不在,它不应该是一味的言论攻击,两败俱伤,只要大家多一份关爱、包容、谦让与无私,不仅能承拖托别人,更能成就自己,从而在付出中收获双赢。
双赢就是你赢我也赢。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双赢的思维和智慧。
双赢的智慧,就是要明白双赢的条件,就是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诚信合作;双赢的智慧,就是要明白从整体着眼、从长计议、合作互补、互利互惠;双赢不是一相情愿的事情,它需要双方的平等对话,需要自身的强大和足智多谋。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国家也要实现“双赢”。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我们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去挽留鱼,尽显双赢的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