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最新版初三历史下册】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人教版)全面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人教版)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f7d2517e21af45b307a8ef.png)
• 丘吉尔一次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 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Middle Temple出来的律师。 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 游行,却出名了”。
• 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 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 : “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 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 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 势力结盟。”
首都:伊斯兰堡(lslambad) 国庆日:3月23日(1956年)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blic of Bangladesh)
首都:达卡(Dhaka ) 独立日和国庆日:3月26日(1971年)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纳 赛 尔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 和振兴
甘 地
圣雄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 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 尼赫鲁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 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 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 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 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 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 人?”
思考 :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亚非拉各 个殖民地国家能取得真 正的独立?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08bd1167ec102de2bd897c.png)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程标准: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本课的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其次,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再有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
同时,课本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所以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给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小结。
导入1、导言框: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
2、新闻报道: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被巴拿马收回,这意味着什么?(图片或报纸或视频资料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小组活动:介绍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反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
介绍二战后印度的民族独立介绍印巴分治的由来。
介绍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思维拓展:(教师归纳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印度的独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有什么影响?英国殖民者为什么要印巴分治?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联系现实:印巴问题和印度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影响和借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小组活动:谈谈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遭受到的殖民灾难。
介绍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说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武装起义。
介绍苏伊士运河。
课堂讨论: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谈谈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时事溯源:古巴的历史,讲述二战后独立斗争的经历。
思考与讨论: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直击现实: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https://img.taocdn.com/s3/m/2adc8be1c8d376eeafaa3100.png)
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运河国有化
③结合地图,分析苏伊 士运河的重要地位 苏伊士运河,地处亚、 欧、非三洲交界处,扼地 中海进入红海门户。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 比,从欧洲进入大西洋沿 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 5500—8009千米;从地中 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 8000—10000千米;到黑 海沿岸缩短了12000千米。
(3)原因:
①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 和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②采 取“分而治之”政策;③宗教 信仰的不同
79. 6万平方公里
297.47万平方公里
东 巴 基 斯 坦 14.4万平方公里
尼赫鲁
印度独立后的 第一任总理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4)影响: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结束了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统治 ②印巴之间的矛盾不断,克什 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之 间的对立(印巴冲突)
卡斯特罗和中国领导人
(⒉)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 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 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 全部主权。
—— 巴 拿 马 运 河
国 际 黄 金 水 道
1977 美巴条约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 交还给巴拿马
运河开通后,英法 两国就垄断了苏伊 士运河公司96%的 股份,每年获得巨 额利润。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 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首都:哈瓦那
卡斯特罗
古巴改革政策: ①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地 改革, 废除封建大庄园制 ②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fc71e4daef5ef7ba0d3c83.png)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二战影响下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了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引出本课-----亚非拉的奋起。
这节课又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为学习下一单元打下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本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三、教学目标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年,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引导学生用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阶段特点,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
认识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一“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材料二“亚非拉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
或称“第三世界”教师:亚非拉国家为什么相对比较落后?二战前它们有着怎样的相同命运?二战后它们又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学完本课你就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前言:昔日是奴隶,今要做主人!教师:广大亚非拉地区为什么会在二战后掀起民族独立运动?学生: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被大幅度削弱,苏联强势崛起,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被战争摧残严重,无力控制自己的殖民地,给了各殖民国家独立的时机.。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12亚非拉的奋起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12亚非拉的奋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69b8c51e79b8968022610.png)
二、非洲 1、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2、独立浪潮 兴起: 五十年代 高涨: 五六十年代 深入: 七八十年代 3、殖民体系的崩溃:九十年代
埃及总统纳赛尔
从沙特吉达港到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 18 943千米,而经过苏伊士运河仅2 732千米,节约了 约86%的航程;从荷兰鹿特丹到日本东京,经苏伊士运 河,也可比经好望角节约23%的航程。
“第三世界”: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国家和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 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也简 称为“亚非拉国家”。
英国在继续统治印度行不通了。
(3)英国“在大海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的方法是 什么?有什么消极影响?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 次发现了自己。 ——1947.8.尼赫鲁
1“厄运”指什么? 2材料中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哪个国家造成的? 3这种“厄运”持续了多少年?何时结束?
(近200年,1947年)
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 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 们了。 ——纳赛尔 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谁能忍 受这种耻辱呢?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 (1)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 正的自豪……指的是什么? 1952年埃及赢得了独立 (2)已经归还给我们的财富指的是什么? 苏伊士运河 (3)外国国旗是哪国国旗?巴拿马人民斗争结果怎 样? 美国 取得胜利,1999年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 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1947.8.尼赫鲁
蒙巴顿方案(时间、内容、影响积极消极)
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ed469bb4daa58da1114a87.png)
•1、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 •2、印度工农业和科技发展
兴
•3、新加坡和韩国等现代国家
•1、埃及纳赛尔革命和苏伊士运河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的收回 •2、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的独立
•拉美捍卫民族主权的斗 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 主权
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 的奋起课件(新版)新人教
版
• 1、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
,匈牙利改革的领导者是
(
)
•A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B匈牙利共产党
•C匈牙利资产阶级政党 D匈牙利自由党
•2、匈牙利经济改革中优先发展的是 ( )
•①重工业 ②轻工业 ③农业 ④金融业 •A① ② B①③ C② ③ D③④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
(3 )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从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说明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能共存 B.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性 D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 (3)发展:
•印度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______都有了巨大发展, _______的成就卓著。
•(二)其它亚洲国家 •_____、_______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 家。
•1947年8月尼赫鲁在庆祝 印度独立时说: •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 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 现了自己。
•“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bfdf97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e.png)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涨》(含反思)第12课《亚⾮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涨》⼀、教学⽬标知识与能⼒:通过学习,引导学⽣了解第⼀次世界⼤战后,亚⾮拉民族民主运动⾼涨的表现,主要有印度的⾮暴⼒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引导学⽣认识印度⾮暴⼒不合作运动的形式、特征、影响。
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暴⼒不合作运动中“⾮暴⼒”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暴⼒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通过引导学⽣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暴⼒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对事物的⽐较分析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领导民族民主运动的事例,感悟他们⾝上那种视国家利益⾼于⼀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印度⾮暴⼒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
教学难点:印度⾮暴⼒不合作运动。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第⼀次世界⼤战后,印度⼈民掀起了民族独⽴运动⾼潮。
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1920年,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会党通过了⽢地提出的“⾮暴⼒不合作计划”,改变⼤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宣布要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段”来取得印度的⾃治。
⽢地领导的“⾮暴⼒不合作运动”是怎样的⼀场运动?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该运动在印度历史上有何影响?⼆、新课讲授⽬标导学⼀:印度的⾮暴⼒不合作运动1.引导学⽣阅读教材,了解印度⾮暴⼒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归纳:(1)⼀战带来的灾难;(2)民族⽭盾深重。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1920—1922年、1930—1934年印度⾮暴⼒不合作运动的概况。
学⽣罢课、⼯⼈罢⼯、商⼈罢市的风潮。
后来,和平⽰威⼜转变为⾃发性的武装起义后来得到上海等地⼯⼈阶级的声援⽃争结果最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代表拒签和约共同之处都属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独⽴运动;都有学⽣和⼯⼈参与运动;⽃争结局都取得胜利2.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归纳总结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历史要素。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__亚非拉的奋起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__亚非拉的奋起](https://img.taocdn.com/s3/m/e2163b240066f5335a8121df.png)
至1960年,非洲独立26国,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3,
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仅在1960年,就有塞内加尔、
尼日利亚、刚果(利)、马达加斯加等17个国家相继获得独 立。
(3) 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 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 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英国在印度实行印巴分治方案目的是 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的利益。一是利 用印度的宗教矛盾制造分裂,企图继续控 制印度,保持英国在印度的既得利益。二 是将印度一分为二,严重削弱了印度的实 力,为英国以后干涉印度事务创造条件。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 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 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 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 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 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 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 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 得到解决。
美国发行的巴拿马运河邮票
巴美双方签订关于 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掀起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 斗争。1977年11月,巴美双方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 根据新约,美国被迫同意在1999年前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 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巴政府正式收回 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美国对此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
勒·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
年军官——埃及“自由军官组织”
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命”。 赶跑法鲁克国王,推翻英国庇护 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革命指 导委员会”,掌握政权。 纳赛尔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e7e8e1a32d7375a5178098.png)
第12课亚非拉是奋起(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战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全面崩溃。
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课程标准“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三、学情分析经过两年多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的能力,还需教师进行点拨,得出正确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2)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2.过程与方法结合本课地图概述亚、非、拉独立运动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结合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六、教学准备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讲授法、分组讨论、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三幅图片,教师:这三幅图中的人物是谁?发生在什么时期?他们又做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2、讲授新课:本课共分三个板块:亚洲抵抗风起云涌非洲独立汹涌澎湃拉美革命奋力拼搏板块一:亚洲抵抗风起云涌课件展示小知识:“亚非拉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836b4d48d7c1c709a14516.png)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教师:其中印度独立是二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的重大事件。
、印度的独立和发展
教师:请回顾印度是怎样沦为英国殖民地的?
学生:印度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
完全占有。
教师:简介“印巴分治”的原则,并说明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即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教师:由英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印巴分治,给印巴两国人民埋下了矛盾和冲突的种子,带来了长期不利的影响。
两国之间流血冲突不断,爆发过多
学生:根据《非洲国家独立进程图》民族独立运动进程。
1、兴起:埃及独立和收回苏伊士运河
教师:埃及的独立运动将非洲独立浪潮推向高潮,
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体系奴役非洲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黑暗大陆”终于重现曙光。
教师:虽然殖民制度已寿终正寝,但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恶果,整个非洲
教师: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上,历史上美国通过与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
性权利。
运河通航后,美国一直把持着经营和管理权,后来,又将运河周围1400万平方千米的地带划为运河区,形成“国中之国”。
巴拿马人民是怎样一步步收回运河主权的?
学生:阅读课本P73最后一段,简单概括。
教师: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斗争的胜利表明,
颐指气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新人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人教版历史下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分析
![【新人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人教版历史下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9695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9.png)
1)“厄运”指什么? (指印度遭殖民奴役)
2)材料中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哪个国家造成的?举例印度 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3)这种“厄运”持(续英了国多,少印年度?民何族时大结起束义?等)
4)“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指什么事件? (近200年,1947年)
5)这一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 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Fra bibliotek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 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西蒙·玻利瓦尔在使南美从西班牙 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们常 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和“解 放者玻利瓦尔”。
何塞·德·圣马丁阿根廷 将军,南美解放运动杰出领导 人。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亚非拉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 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 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
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 或称“第三世界”
“英王王冠上一颗 最明亮的宝石”
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如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二、非洲篇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A.发起:埃及1952年独立,1956年收回 苏伊士运河主权
B.高潮:三十多个国家五六十年代独立 C.深入: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
(指英国被迫承认 印度独立)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了英国对这一地区近200年的统治)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b3bc7addccda38376bafae.png)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
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日,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亚洲国家振兴对整个世界民族独立运动起了什么作用、印巴冲突的根源是什么、非洲独立、古巴革命、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意义及其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在争取独立运动中的不同特点,并于二战后诞生一系列独立国家走上不同性质的道路,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
这是殖民地人民共同团结、坚持不懈斗争取得的。
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重点(1)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1)印巴分治。
(2)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在学习本课具体内容之前。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二战前亚洲人民掀起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向学生说明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亚洲形成高潮,较突出的事件是印巴分治和印度、巴基斯坦的独立。
由此导入新课。
(生: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了解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的独立和独立的时间)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学生自学,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预习导学”习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A、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印巴分治和印度独立教师讲述:历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在十几个世纪中一起生活在南亚次大陆。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独立前,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
二战后印度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迫使英国在1947年同意印度独立。
但英殖民者有意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间对立,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85620f83c4bb4cf7ecd16d.png)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2.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3.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当今世界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重点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学案,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文字、地图、插图)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尽可能多角度地拓展思维空间,掌握印度以及非洲其他国家的独立情况。
难点突破方法:1.积极创设情境,再现“1947年,英国公布印巴分治方案”的情景,小组讨论,教师重点讲解,了解印巴分治的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卡斯特罗等的资料片,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直观形象的认识到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理位置,能多角度看问题。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印度、亚洲其他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情况;搜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物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准备课上讲解【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集团》片段,教师做简单介绍:(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a81bb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2.png)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主要介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实例展现了各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伟大成就,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力量。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他们可能对一些具体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了解不深,对各国斗争的相互关联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历史脉络,深入分析各国斗争的共同特点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掌握各国斗争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豪感,认识民族解放运动的正义性和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及其成果。
2.难点:各国斗争的相互关联性,以及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解放运动的激情。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详细剖析其民族解放斗争的过程和成果。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课件。
2.资料:准备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视频:寻找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地区。
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趣,如:“你们知道这些地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吗?”2.呈现(15分钟)分别介绍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https://img.taocdn.com/s3/m/ee18a538dd36a32d737581c5.png)
人九下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2.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3.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当今世界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重点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学案,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文字、地图、插图)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尽可能多角度地拓展思维空间,掌握印度以及非洲其他国家的独立情况。
难点突破方法:1.积极创设情境,再现“1947年,英国公布印巴分治方案”的情景,小组讨论,教师重点讲解,了解印巴分治的相关知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卡斯特罗等的资料片,让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直观形象的认识到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理位置,能多角度看问题。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学案导学,以学案为载体,以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合作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印度、亚洲其他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情况;搜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物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准备课上讲解【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集团》片段,教师做简单介绍:(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是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6f5ae3eefdc8d377ee3225.png)
亚非拉的奋起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第1页共9页立浪潮与影响;第三,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导言,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国家纷纷取得独立,走上独立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道路以及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
幻灯片展示有关印度独立与振兴的思考题或讨论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1)结合尼赫鲁庆祝印度独立的讲话,谈谈印度历史上遭受的“厄运”,谈谈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3)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4)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点评、讲解,重点理清印度历史发展的以下线索:(1)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学生讨论:学生回答展示:学生完成下表亚非拉独立与振兴历史进程表(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地区时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1947年“蒙巴顿方案”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19埃及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了学生得出以下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c9836a7fd5360cba1adb81.png)
授课人学科历史年段班级时间:课题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考纲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基本发展概况,培养学生综合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讨论、分类比较等方法对本课问题进行探讨。
3、使学生认识到亚非拉人民是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赢得独立的人民还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的原因及影响,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教学步骤设计课前检测检测内容3.(2015•漳州)苏联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某些相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
大跃进运动。
(2)20世纪50年代,揭开苏联体制改革序幕的苏联领导人是谁?答: 赫鲁晓夫。
(3)揭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是党的哪次会议?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也进行了哪一场改革?答:十一届三中全会。
戈尔巴乔夫改革。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需在前进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50年代以来的苏联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何借鉴意义?答: 政策的制定要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制定的政策要符合国情,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结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顾二战对世界的影响:1、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变化2、社会主义阵营也发生了变化3、亚非拉人民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成果。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精讲导学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印度的独立和印巴分治尼赫鲁在印度独立日前夜的讲话《我和命运有个约会》“命运给我们指定的日子来到了,在长时间的昏睡、抗争、觉醒、恢复元气、自由和独立之后,印度又一次站起来了。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说课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1dab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e.png)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主要讲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民掀起的反殖义、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亚非拉奋起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这一时期亚非拉奋起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这一时期亚非拉奋起的原因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歌曲《亚非拉奋起》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亚非拉奋起这一历史时期。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史实。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亚非拉奋起的原因和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优秀教案 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优秀教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7583e06529647d272852ed.png)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清三条线索:第一,亚洲的振兴与崛起;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第三,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通过本课的教学及其对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原因的分析,启发学生得出以下认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殖民体系的形成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它的出现一样是历史的必然。
殖民主义在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第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第一,印巴分治。
第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点拨】首先,本课的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有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埃及独立运动等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还有古巴的独立斗争;其次,本课的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第三,本课内容识记的要求高,既要掌握各个时间段内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又要掌握亚非拉各个地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概念;第四,本课的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以印度为例,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
同时,课本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度的独立 (1)背景:
①印度原来是亚洲面积最大的殖民地, 受英国直接统治的时间长达二百年之久。 ②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 败后,先后又进行了多次民族独立斗争。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1600年英国侵入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开 始沦为英殖民地, 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 1857年印度爆发反英大起义, 1858年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指英国被迫 5)这一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承认印度独立)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了英国对这一地区近200年的 统治)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归属没有得到解决)
想一想 :印巴冲突的原因?
A)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宗教矛盾 B)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
印度城市
印度军事
周恩来与印度总理 尼赫鲁在机场会面
①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 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 行印巴分治。
②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尼赫鲁) 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真纳)
蒙 巴 顿 与 尼 赫 鲁 讨 论 印 巴 分 治 方 案
பைடு நூலகம்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
再次发现了自己。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首都:达卡
想一想
独立后的印度在后来的半个多世 纪取得了怎样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建立起 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信息产业 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二)其它亚洲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1、独立 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得独 立。 2、发展: 亚洲不少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适应本国发 展的道路,从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已经成为现代 化国家。如中国的台湾和香港、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 迅速,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A.巴勒斯坦
B.巴拿马
C.巴基斯坦
D.巴西
3.二战后一直到上世纪末,非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 现在( ) ① 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浪潮 ③ 经济迅速发展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② 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④ 古老文明的复兴 D.②④
埃及独立(纳赛尔 1953年)和苏伊士运河的收回
非洲独立年(1960年) 纳米比亚独立(1990年)
三、拉丁美洲捍卫 民族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成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
巩固练习 基础知识 能力拓展
基础知识
1.二战后,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A.卡达尔 B.尼赫鲁 C.纳赛尔 D.阿拉法特 ) 2.二战后,英国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其中的 “巴”指的是( )
沟通两洋的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
国 际 黄 金 水 巴 道 拿 马 运 河
——
1999年12月14日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一、亚洲国家的独 立和振兴
印巴分治(尼赫鲁 1947年) 印度独立及经济发展
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二、非洲民族独 立浪潮
二、非洲篇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A.发起:埃及1952年独立, 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高潮:三十多个国家五六十年 代独立 C.深入: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
埃及独立之父——纳赛尔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 的贡献?(提示:结合课文和“自由阅读卡” )
千载难逢的 时刻即将来临, 这时,我们弃旧 图新;这时,一 个时代终结;这 时,一个长久受 压抑的民族的灵 魂发出了自己的 心声……
巴基斯坦独立后,与印度因领土纠纷(即克什 米尔问题)于1948年、1965年、1971年在克什米 尔地区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 第三次印巴战争直接造成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 孟加拉国。 1972年7月,双方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实现停 火。此后双方多次会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 1989年起,双方不断交火,1998年5月巴基斯坦继 印度之后进行了6次地下核试验,使紧张局势加剧。 2003年4月,印巴两国先后表达了重新进行对话的 意愿,11月25日在实际控制线停火。
• A.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 • B.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C.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 的铁托共同倡导、建立了第三 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1960年非洲有17个独立国家,称为“非洲独立 年”。
(3) 纳米比亚的独立
时间:1990年3月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 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 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首都:哈瓦那
卡斯特罗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 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全长约82公里,宽152~304 米。工程前后历时30年,1914年正式开通后,美 国霸占了运河及其两岸狭长地带的运河区,变成 “国中之国”。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 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1977年9月7日, 巴拿马运河新条约 签订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规 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交还给 巴拿马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亚非拉国家”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
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 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 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 称作“发展中国家”。 或称“第三世界”
“英王王冠上一颗 最明亮的宝石”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西蒙·玻利瓦尔在使南美 何塞·德·圣马丁 从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所起 阿根廷将军,南美解放 的作用,人们常称他为“南美的 运动杰出领导人。 乔治·华盛顿”和“解放者玻利 瓦尔”。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 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 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47.8.尼赫鲁
1)“厄运”指什么? (指印度遭殖民奴役)
2)材料中所说的“厄运的时代”是哪个国家造成 的?举例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艰难历程和不 屈的斗争精神。 (英国,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近200年,1947年)
3)这种“厄运”持续了多少年?何时结束?
4)“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指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