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自身的制度建设问题

合集下载

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问题的背景中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具有重要的职能和地位。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代表性不足、立法效能低下以及民意沟通不畅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代表性不足1. 问题表现:由于我国选举方式存在一些局限,导致人大代表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充分的代表性。

现行选举方式普遍存在推举式选举和名单式选举两种模式,这使得人大代表更多地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特定群体的代表,不能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2. 改进措施:(1)改进选举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选举制度,扩大参与决策程序权,加强对候选人资格审查和评价标准。

(2)增加依据地方区域进行选举:根据地方情况设置必要数量和比例的区域席位,确保各地区利益得到充分代表。

(3)跨区域联委员会制度:设立以某一特定问题为核心的跨区域联合代表机制,确保各类群体和利益的充分代表。

三、立法效能低下1. 问题表现:人大立法在确立法律制度、规范社会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整顿时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公共利益受到部分利益集团的影响以及对一些热点敏感问题立法迟缓等问题。

这导致人大立法效果欠佳。

2. 改进措施:(1)加强立法程序透明度:完善公开征求意见、听证程序,并建立咨询委员会等专门机构,促进立法的科学和全面。

(2)提高人大议案审查质量:建立专门选派工作小组对列入人大议程的重要议案进行专题研究和评估,避免效率低下、质量不高情况存在。

(3)加强对法律执行的监督: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并加强人大对政府或行政机关的问责力度与手段,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四、民意沟通不畅1. 问题表现:人大代表作为民意的代言人,在履行职能时需要与选区内的工商企业、农民、学生等不同背景的居民进行广泛沟通。

然而,目前存在部分地方违背底线思维,对人大代表“闭门造车”甚至“游手好闲”等现象较多。

2. 改进措施:(1)加强选区联系机制:建立人大代表和选区居民定期见面的沟通机制,深入了解选区居民需求和诉求,并将其反映到相关决策中。

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级标题:人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级标题:缺乏实质性的民意代表作用人大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承载着代表人民利益、履行立法和监督职责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大工作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人大在代表民意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尽管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但却很难充分体现广大民众的诉求。

这主要是由于人大选举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选民信息的不对称所致。

因此,人大在履行实质性的民意代表作用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级标题:监督职能执行不到位作为一项重要的宪法职责,人大应当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政府的决策合法、公正、有效。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大监督职能的执行却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人大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方式单一。

很多时候,人大的监督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剖析和有效的监察,导致监督职能发挥不到位。

其次,人大在发现问题后的追责机制不健全,很多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及时处理,使得监督失去了对政府干部的警示作用。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人大监督职能的有效执行,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二级标题:代表素质不够高人大代表作为干部群体的代表,应当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和政治水平。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大代表的素质不够高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首先,一些代表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导致在立法讨论和决策过程中,无法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一些代表的道德素质存在问题,甚至出现受贿行为,严重损害了人大的形象与威信。

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选举、培训等方面予以解决,提高代表的素质水平。

二级标题:决策程序不够民主透明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决策需要具备民主性和科学性。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人大的决策程序并不够民主透明,导致决策结果和过程缺乏公正性和合法性。

首先,一些重要决策只是在少数人的小范围内进行,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其次,决策的过程缺乏信息公开和讨论的环节,导致决策结果难以接受和理解。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决策程序、加强决策的公开性和参与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合法性。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建议一、问题存在的背景与意义人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大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1. 面临的任务过于繁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人大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任务。

这些任务包括制定法律、监督政府、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等,任务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不断增加,给人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反映问题的渠道不畅: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民生难题,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反映渠道不够畅通,民意的表达和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也导致了一些重大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人大工作的实效性。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1. 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人民的职责,人大代表应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人大代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履职水平和能力。

2. 畅通民意的渠道:建立健全人大代表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机制,使其成为社会民众反映诉求和问题的重要渠道。

同时,要加强人大代表在自己所代表的群体中的联系,了解基层民意,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3. 加强人大与政府的合作:人大应与政府密切配合,形成一体化工作合力。

人大代表作为联系人大和政府的桥梁,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政府工作的监督与决策,并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 完善人大工作机制: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化人大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行为规范,明确代表职责和权力,形成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还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评估和监督,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保持透明、高效和民主的特点。

5. 提高人大工作的透明度:在人大工作中,要加强信息公开,推动决策过程的透明化。

为了方便社会民众了解和参与人大工作,可以通过建立人大工作网站或举办公众开放日等形式,提供人大工作的信息和资料,接受社会监督和建议。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
人大工作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发展的全局。

以下是一些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
落实不到位:人大工作中存在一些制度和政策无法落实到位的问题,比如一些议案和提案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落实,制定的法律法规执行效果不理想等。

与群众脱节:在人大工作中,有些代表和委员的代表工作没有深入基层,与群众脱节,导致提出的议案和提案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

缺乏实效性:人大工作有时过于注重表面工作,缺乏实效性。

有时候出现了大量的会议和讨论,但最终的实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缺乏专业性:人大工作中有时候出现了一些人员缺乏专业性的问题,比如有些代表和委员在发表意见时缺乏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反腐倡廉不力:人大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反腐倡廉工作不力的问题,比如一些代表和委员存在不当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等。

以上是人大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实效性、加强代表和委员的培训和专业性提升,以及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等措施,推动人大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和国家发展。

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途径作者:姚科来源:《俪人·教师版》2014年第02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宪法和法律意识不强。

2、宪法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常发展我国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成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监督缺乏具体的监督程序、制裁措施和起诉审查方法。

事实上,宪法只有具有获得司法化的强制效力,才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最高法。

3、民主法治传统的缺失邓小平在1980年回答意大利记者提问时就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民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立政基础,唯有切实的民主,才能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落实。

民主法治传统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4、缺乏激励和竞争机制首先,在我国目前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竞争因素少之又少。

不仅差额选举制度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而且有的地方还搞“上面定名单,下面画圈圈”的被动消极选举,严重挫伤了选民的积极性。

其次,在人大代表履职中缺乏激励机制。

积极履职的得不到奖励,不犯错也不作为的没有罢免,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

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人大代表工作的积极性,得过且过。

二、新时期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路径完善人民大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权力运行的法治化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制保障。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代表制度是关于人民代表这一政治人的制度,人民代表是代表制度的主体和核心。

代表制度本身又处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制度层面,属于体制性制度。

作者通过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背后的体制和机制因素,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政体的存在,是制度的存在,也是体制的存在,机制的存在,而改革代表制度符合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它既抓住了制度改革的根本主体,又体现了细节之变的制度力量,能够为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奠定适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而且符合我国改革的实践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更好地发挥代表制度改革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和完善对代表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过程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一.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古老的东方爆发了一场最壮烈的社会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流血抗争和不懈的探索实践,终于培育和构筑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由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走过了十分不平凡的历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作为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虽然风雨兼程历经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框架已经建成但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迫切需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

列宁曾经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真正获得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的本质,“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

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做好新世纪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人大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当前人大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当前人大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一)人大制度在发扬民主方面还有待加强。

人大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主要渠道,人大发扬民主越广,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度越高。

人大代表就是联系人大与人民的重要枢纽,人大在发挥代表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作用,发挥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上同法律的规定有差距,同人大的工作要求有差距,同代表自身的要求有差距。

现阶段代表还缺少切实深入地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有效渠道,代表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联系还缺少制度保证和内在动力,代表在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督促政府解决群众困难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代表的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出来,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方面的工作就无法推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法律效力难以确定。

例如在常委会不生产书面的法律文件的情况下,委员发表意见其法律效力如何。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否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是否必须作为司法判决或者行政决定的依据,是否存在着取代行政决定和司法判决的可能。

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通过“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其生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法找到答案。

究其原因,这些有关人大工作的法律都是在早期制定的,当时只是对人大的地位、性质、享有的权力、内部的机构设置作了制度性、框架性的安排,并不涉及具体的运作程序。

并且当时人大工作还没有具体展开,实践也没有提出具体的需要解答的问题,因此法律规定的原则性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随着人大工作领域的逐步拓展,人大工作实践的日益丰富,缺乏行使权利的具体的法律规范给人大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首先,宪法赋予人大的许多权力因为没有法律具体规定而无法操作,并且人大行使的权力涉及太多的非法律因素,因此造成现在人大“作为不多”或者“作为有限”的局面。

其次,就行使同一项权力,各地人大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行使权力的过程不统一,最后产生的法律效果可能也会不一样,了人大行使权力的严肃性。

(三)人大代表构成不合理,人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差。

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人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问题的存在1.1 代表与民众距离产生的问题人大代表作为人民的代表,在立法、监督和决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人大代表与民众之间的距离问题逐渐凸显。

一方面,一些代表没有真正了解到民众的意见和诉求,导致决策与民众需求脱节。

另一方面,一些代表的选举产生过程不够透明,缺乏民众的直接参与,使得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受到质疑。

1.2 决策过程中的权力过于集中在人大的决策过程中,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些重要的决策往往由少数人进行,缺少广泛的信息征集和民主决策的过程。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且不利于凝聚集体智慧和达到社会的共识。

1.3 人大工作中的粉饰假象问题人大作为国家机关,其工作应当是公开透明的。

然而,在一些地方,人大的工作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粉饰假象问题。

例如,一些代表会在人大会议上表演政治秀,而忽略了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一些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存在被搁置或被忽视的现象,使得人大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二、改进措施2.1 加强人大代表与民众的联系为了解决代表与民众距离过大的问题,应加强人大代表与民众的联系。

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代表联系民众的平台,倾听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形成有效沟通渠道。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更加公开透明的选举方式,提高代表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此外,还可以注重代表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代表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使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

2.2 推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为了解决决策过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应推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一方面,可以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在决策前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确保多元的声音得到表达和尊重。

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决策公开透明的机制,让民众有机会了解决策的过程和理由,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此外,还可以加强人大的监督职能,确保决策的执行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监督。

2.3 加强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为了解决人大工作中的粉饰假象问题,应加强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

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

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

论人大自身建设的完善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反映了国家性质,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的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及自身是否举办了行使各项职权的条件。

这种条件主要体现在组成人员、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人大自身建设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引言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负有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的许多重要职权。

这些重要职权是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的。

因此,加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正确和有效行使法定职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它对于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提高人大常委会的整体效能和决策水平、改善人大的社会权威度,意义重大。

所谓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可以理解为:为使人大常委会真正成为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而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作风上所进行的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综合性的建设。

主要包括群体结构、组织体系、制度建设、思想作风等方面建设。

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使其共同具有饱满的改革精神、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思想水平、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法律知识、较强的议政能力、务实的工作作风、旺盛的工作热情,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我国人大自身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当前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现状来看,确实有不少方面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主要有: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大常委会职能的发挥。

从目前的情况看,人大常委会机关较为普遍存在干部双向交流较难,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培养锻炼的机会较少,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机关活力不明显。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进度。

二是常委会办理机构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一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上下之间的办事机构不一致,主要是机构数量和名称上的不一致,造成工作上、认识上难于步调一致;二是各办事机构所联系或所对口的部门不一致,造成工作上的协调出现难度;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有的部门职能已经转变,原来属于经济管理部门的,现已转为社会管理部门和经济实体,但人大系统的办事机构没有随时转变跟上,还是按老办法进行。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问题背景近年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人大”)承担着重要的立法、监督和管理职责。

然而,人大工作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问题既有制度安排上的缺陷,又有运行机制上的瑕疵,严重影响了人大履行其宪法赋予的职责。

二、体制和程序问题1.过度集权:尽管宪法规定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者和运行者,但实践中仍存在过度集权的现象。

部分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执行情况考核过于追求容易量化的指标,执法监督不够深入,缺乏有效地查办腐败案件等。

2.司法独立性不足:当前司法改革正在加紧进行,但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人大在司法审判领域发挥作用时往往存在干预司法独立性的问题,特别是在高级人民法院系统内部。

3.立法程序滞后:虽然我国有许多重要法律和法规,但程序上存在一些滞后问题。

例如,人大容易意志疲软,无法及时调整立法议程以应对新的社会需求。

三、运行机制缺陷1.代表质量不均衡:当前人大代表的选拔机制仍然存在不公平现象。

一些领域专家和学者不易被选为人大代表,导致代表队伍中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监督机制薄弱:人大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尚不够强大,并且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与地方人大关系过于密切,导致监督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偏差。

3.信息沟通不畅:地方人大与中央人大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仍然不完善。

地方议会与基层民众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渠道,造成民意无法准确传达,在决策过程中产生偏差。

四、改革建议为了解决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加强权力制衡和分权原则:完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具有独立的立法、监督和决策能力。

增强司法独立性,避免人大对司法审判过程的不当干预。

2.优化选举机制:改进人大代表的选拔机制,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代表质量。

引入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参与评议环节,确保代表队伍更加多元化、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背景。

3.提升人大监督效力: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察与问责。

完善人大制度的措施

完善人大制度的措施

完善人大制度的措施
人大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同时还拥有立法、监督、决策等重要职能。

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人大制度,我们应该采
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宪法和法律对人大制度的保障。

要切实加强对宪法和法律的学习和宣传,深
入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提高全社会对人大制度的认识和尊重,使其成为真正的根本法。

二、建立健全人大制度的组织架构。

要明确人大及其各级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进一步
加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加强人大机关的专业化和效率,切实提升人大的权威性
和公信力。

三、加强人大选举和监督制度。

要完善人大选举和监督制度,建立合理的选举程序和
监督机制,加强对组织和程序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人大代表的权益和权力。

四、提高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度。

要加强人大工作的公开透明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
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人大的监督和公众参与作用,促进政治制度
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发展。

五、加强人大代表的教育和培训。

要提供丰富多彩的培训和教育机会,帮助代表更好
地履行职责,提高其在立法、监督和决策方面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六、加强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要加强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加人大代表与选
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从而构建一个更加民主、和谐的社会。

总之,完善人大制度是当前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制度的民主化和透明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
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人大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人大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做好人大工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一种民主政治体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使人民代表大会在工作中更加高效、科学和便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一、人大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1. 系统不完整当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制度体系正在构建中,各级人大的工作制度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些地方性的人大工作制度中的规定过于简单,无法体现地方特色和丰富性;一些人大制度中存在冗余,以及规定不够具体严密,不能很好地规范和指导人大工作的开展。

2. 工作流程不科学在一些地区和单位,由于缺乏具体的人大工作流程,人大议事会议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往往无法得到维护,使得人大工作难以得到规范、高效的开展。

3. 动态监督力度不够强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动态监督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

然而,一些地方和领域的监督主体缺乏对所属领域和单位的深入了解,甚至作为“纸上监督”,没有形成有力度、制约力的动态监督。

二、加强人大制度建设的对策1. 完善各级人大制度针对人大立法有待完善、规定不够具体严密等问题,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人大工作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具体、更加严密,使各级人大在依法行使职权时能够得到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 严格执行人大工作流程在各级人大的工作流程建设中,必须明确其职责、流程及时序,以规范议事会议开展的所有环节,增强议事会的公信力。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化对地方政府和公职人员的监督。

3. 推进动态监督制度建设动态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责。

因此,应当推动地方法规、领导干部任免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特别是高层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积极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

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使其真正起到推动地方发展的作用。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基本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监督和政治参与,有利于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的核心是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地位、健全代表选举制度和完善代表履职机制。

目前,在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地位。

中国的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

在实践中,中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断增强自身的权力地位,通过立法、监督、政策制定等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健全代表选举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不断健全,通过增加公开、竞争、多元化选举方式,改善选民知情率和参与率,确保代表选举的民主、公正和权威。

3、完善代表履职机制。

代表履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断加强代表履职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代表履职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政府部门对代表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代表能够更好地发挥代表职责,为人民权益服务。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几个方面是需要加强的:1、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建设,推进立法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是制定法律的机构,仅有松散而缺乏科学性的自治法规,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完善地方管理的需求的。

因此,在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把法律的起草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全国性立法和地方立法工作,完善公民基本人权保障制度,优化政府性质机构管理体制,加强环境领域立法工作等。

2、推进人民代表大会的电子化建设。

简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缺陷以及改革

简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缺陷以及改革

简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缺陷以及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的民主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1954年第一届人大到今日第十一届人大,虽然历经曲折,但毫无疑问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今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承担的任务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重。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缺陷。

接下来,将简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缺陷。

第一,公民选举权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选举程序中对被选举人了解不足。

尽管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享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从目前来看,有部分可以行使选举权的公民对人大代表选举表示仅是一个程序上的形式上的选举,甚至有部分选民对选举人大代表这一政治参与表示冷漠。

同时在选举过程中,虽有规定被选举人应当使选民了解,但显然,有较多数的选民并不了解候选人情况,包括才能和品德。

由此选举出的人大代表素质可想而知。

第二,人大代表名额的确定和分配尚缺少科学标准、规范的方法和固定的程序,分配代表名额的随意性大,选举时间也不固定。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需要选出更多的人民代表,但是接近3000名的人大代表创世界之最。

同时又由于我国人大代表名额的确定和分配主要是由人大常委会提出,缺少科学标准、规范的方法等,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名额分配与现实需要的误差问题。

第三,代表素质参差不齐,盲目强调城乡人大代表按比例选举导致代表素质低下。

通过观察人大代表的原职业,可以看出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大代表人数较少,使得代表议事能力不足,人大商议国是的功能减弱。

而片面强调城乡人大代表按比例选举则过分突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而忽视了代表的能力。

使得表面看来人大代表的来源扩大,但实际上却导致了本应强调的议事和监督能力削弱。

第四,代表人数过大。

众所周知,我国人大代表人数是世界之最,如此之多的代表在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重大事宜时,不便于组织开会以及辩论。

人大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大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人大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人大机关作为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立法、监督和决策职能。

然而,人大机关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人大机关的工作效能和公信力。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改进人大机关的工作,提升其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人大机关存在的问题1. 决策过程不透明人大机关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着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在一些重要决策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广泛的民意收集和专业的咨询意见。

这导致了一些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容易引发争议和不满。

2. 缺乏专业化人才人大机关的工作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专业的能力。

然而,一些地方人大机关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不足,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

这导致人大机关在制定和审议相关的法律法规时缺少专业性的指导和优化意见,影响决策的质量。

3. 监督职能不到位人大机关作为监督机关,对一些重要人事任命、重大决策等方面的监督职能并未充分发挥。

一些地方人大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督,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4. 与基层联系较弱人大机关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机关,应当密切关注基层民众的意见和需求。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人大机关与基层联系较弱,缺乏对基层民众的深入了解,导致一些决策脱离实际、不符合民意。

三、对策建议1. 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加强对决策过程的公开和沟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广泛征求民意和相关专家意见,提升人大机关的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水平。

同时,加强对决策结果的解释和公开,有效回应民众关切,增加决策的可信度。

2.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加大对人大机关的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人大机关的专业能力。

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专业性的智库资源,为人大机关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

同时,加强干部的培训和轮岗交流,提升人大机关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代表制度是关于人民代表这一政治人的制度,人民代表是代表制度的主体和核心。

代表制度本身又处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制度层面,属于体制性制度。

作者通过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背后的体制和机制因素,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仅是政体的存在,是制度的存在,也是体制的存在,机制的存在,而改革代表制度符合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它既抓住了制度改革的根本主体,又体现了细节之变的制度力量,能够为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奠定适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而且符合我国改革的实践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更好地发挥代表制度改革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和完善对代表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过程存在问题解决方案一.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在古老的东方爆发了一场最壮烈的社会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流血抗争和不懈的探索实践,终于培育和构筑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由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走过了十分不平凡的历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作为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虽然风雨兼程历经挫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框架已经建成但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迫切需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

列宁曾经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真正获得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的本质,“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

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做好新世纪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两 (一)

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两 (一)

关于县级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两 (一)随着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日益重要,其自身建设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然而,当前在县级人大常委会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认真的思考和解决。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县级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仍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一些主要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并未明确划分,导致一些部门工作任务重叠,或是存在职责范围模糊等问题。

这个时候,县级人大常委会可以选择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重新划分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可以实现机构设置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为县级人大常委会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保障。

二、管理制度不规范县级人大常委会是一个集体组织,其运行与管理需要依靠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然而,现实中,县级人大常委会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存在许多制度漏洞和规范不严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县级人大常委会可以选择完善外部和内部的管理制度。

在外部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相关组织的沟通,进一步完善各种工作的协调机制;在内部方面,可以制订各种制度和规章来明确工作流程和职权分配,从而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工作效率低下目前,县级人大常委会的一些工作效率仍然较低,需要加强管理和优化工作流程。

要提高效率,县级人大常委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环节,明确职责分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内外部配合,通过有效协作,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当前县级人大常委会在自身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认真分析和解决,定能让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县级人大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有所启示和帮助。

人大自身建设侧记

人大自身建设侧记

人大自身建设侧记人大自身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为了使人大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下是我对人大自身建设的一些侧记,希望能够展示人大的发展轨迹和取得的成就。

一、注重思想建设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思想建设是首要任务。

我们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加强对各类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提高人大代表的思想水平和履职能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度建设是保障人大工作的重要保障。

我们不断完善人大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同时,加强对人大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人大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提高工作效率人大工作任务繁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加强组织管理,优化工作流程。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强信息共享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和管理,提高人大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人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人大是人民代表机关,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

我们积极开展代表工作,走进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通过开展听取意见、解答疑惑等活动,及时反映群众的声音,为人大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人大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我们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的监督。

通过开展议案审查、调研、听取报告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权力运行中的问题,保证权力的合法、公正和透明。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人大是国家对外事务的重要机构,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宽视野,提高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积极开展友好交往,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以上是我对人大自身建设的一些侧记,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人大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类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行动,不断推动人大自身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作为全国最高立法机关,人大的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人大的表决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表决时以多数决定,少数派的意见往往被忽视。

这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议案无法得到全面的讨论和审议,影响了立法的质量和公正性。

其次,人大的议员代表制度也有不足之处。

代表的选举程序和标准不够严格,一些代表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无法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另外,一些代表存在利益输送和权力滥用的问题,损害了人大的形象和信誉。

最后,人大在与社会群体的沟通和互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社会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回应,人大的工作和决策没有真正反映人民的愿望和需求。

此外,人大在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人大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和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履行立法监督职责,为人民群众服务。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加强人大组织制度建设需理顺的几个关系
(一)人大与同级党组织、"一府两院"的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了党对人大的领导关系。

各级党组织要把人大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帮助人大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人大常委会党组织则通过健全重大情况和问题请示汇报等制度,以自身及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大贯彻落实。

在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上,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加强对其联系和监督,协调一致地做好工作。

这不仅有助于改进"一府两院"的工作,而且有助于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有助于人大自身建设方面诸多问题的解决。

(二)人大内部的关系
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职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人大内部的各项工作都应规范化、制度化。

要加强制度管理,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实行工作责任制。

通过理顺内部各种关系,加快工作节奏,不断提高议事、办事的效率,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上下级人大的关系
根据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上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没有隶属、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业务指导、工作联系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说过,各级人大是一个系统。

人大有许多事情可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依靠自身的系统加以研究、解决。

上下级人大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工作经验和做法,有助于改进和加强相互的工作。

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目前存在的联系方式不规范、指导内容不明确、监督措施不落实等问题。

当前应特别强调上级人大认真总结和推广下级人大工作的经验,支持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并帮助下级人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下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也要认真、主动地接受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联系、监督和指导,共同把人大工作推向前进。

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一步
沈国明
20050818
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文件。

为了贯彻执行《若干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制定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全国人大代表活动的若干意见》等5个相关工作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推进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宗旨,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保障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构的组成人员,既代表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又是国家权力机构的主体。

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必须让人大代表有充分的条件能够执行代表职务,真正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若干意见》以及相关工作文件从多方面为提高代表履职水平提供了条件。

在保障代表的知情权方面,强调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信息,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

在代表议案工作方面也有很多改进,还规范了代表提出议案的程序,尤为突出的是,明确了除在大会期间提出代表议案外,符合议案基本条件、准备成熟的代表议案,也可以在大会闭会期间提出。

在提高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提出及处理质量方面,通过完善有关工作制度,明确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范围和程序,以及处理这些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责任和程序。

《若干意见》以及相关工作文件在加强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增强代表活动的实效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规定了应当向代表提供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人大代表自己也应当有代表意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人大代表是选民选举的,是选民
的代言人,在人代会期间,他们参与决定重大事项,有责任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如果人大代表都这么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表达得比较充分,有利于人民代表大会把人民分散的、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通过法定程序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也就是说,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国家权力机关所作的决定、决议,以及通过的法律,才能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二、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人大代表活动
代表法规定,代表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是各级人大的组成人员,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

就性质而言,人大代表所行使的是“公权力”,它不是代表想行使就行使,不想行使就弃之不用的。

人大代表的权力也是一种责任,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按照法治的精神,这项权力必须受法律的制约,也就是说,人大代表行使权力要依法,所承担的责任也不能推却。

基于这项原则,《若干规定》以及相关工作文件对规范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做出具体规定。

明确了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活动的内容和原则,规定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一般在原选举单位的行政区域内进行,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要把依法执行代表职务与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严格区别开来,不得借执行代表职务进行个人职业活动;执行代表职务的活动,不得接受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赞助;对涉及个人和亲属的具体案件应当回避。

这些规定的出台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代表职务不能滥用。

人大的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需要代表积极参与。

在人代会期间,代表应当出席大会会议,参加各项议程活动,参与行使国家权力;闭会期间,也要执行代
表职务。

不管是会议期间还是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都是有法可依的。

如果没有约束,有人就可能滥用代表职务,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干坏事。

例如,沈阳市的刘涌,在1997
年当选沈阳市人大代表后,编织关系网,以暴力手段滥伤无辜,酿成血案40余起,成为黑社会头目。

这样的案例提醒我们,要规范人大代表的活动。

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实践中,有些界限需要划清。

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大代表在涉及诉讼或代理诉讼时,以提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方式对法院施加压力或影响。

这时,人大代表和诉讼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两种身份混淆:似在执行代表职务,提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实为诉讼当事一方,是作为当事人或代理人在利用人大代表身份优势,维护己方利益。

这种行为,看似行使代表职务,是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实际却并不是在维护公共利益,其后果是影响司法公正,削弱人民群众对人大、对司法机关的信任。

因此,《若干规定》规定,要把依法执行代表职务与从事个人职业活动严格区分开来,要求代表个人不得干预具体司法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若干意见》以及相关工作文件强调,人大代表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

人大及其常委会本身是审议决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不处理具体问题。

人大代表个人直接处理问题,与人大的性质相悖,也与人大和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的原则相违背。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变得多元化了,利益格局也发生很大变化。

与之相适应,人大代表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来自各方面、各民族、各地方、各阶层,在不同所有制单位工作,从事不同职业,身份也不相同。

上述的各种不同,使得代表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会有差别,甚至完全对立。

如果每个人大代表都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具体问题,非但不能把事情搞好,反倒有可能把事情搞乱了。

因此,人大代表不直接处理问题是必须
坚持的原则。

三、根据现实需要,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
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持人大工作稳定性、连续性的内在要求。

人大的各项工作制度要健全。

在立法方面,要进一步依据立法法,健全立项、起草、调研和审议制度,使人大代表知晓在立法过程中,自己在哪些环节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明确了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扩大公民在立法中的有序参与才有实现的可能。

随着人大代表知政议政水平的提高,法规和规章的备案审查工作要加强,相关的制度要完善。

在监督方面,要重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实效。

要健全信访工作制度,把办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具体的人,做到不推诿、不敷衍。

要把处理和解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与了解社会动态、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结合起来。

虽然人大制度已经建立51年,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甚熟悉,不甚了解。

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进而提高人大的工作水平,从现状来看,有必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要以宪法、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作等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法律法规案和各项工作报告的审议、计划与预算的审查、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提出和处理等为专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

要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法制培训,结合常委会审议的内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接受专题培训。

要加强面向执法部门
的培训,提高他们依法行政和司法的水平。

要加强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机关干部素质的提高,对于提高人大机关工作水平,从而使人大能真正履行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责,是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