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仿真试卷(一)(解析版)
河南省中考化学仿真试卷(一)(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仿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醋除水垢C.干冰升华 D.SO2形成酸雨2.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A.发展水力、风力发电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C.城市街道洒水降尘 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D.过滤4.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镁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31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5.201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C.蒸馏可使海水转化为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6.关于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2:1B.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C.③得到电子后形成④D.x=3时,②属于原子7.分类法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汞、钙、金、铝B.合成材料:聚乙烯、尼龙、铝合金C.混合物:冰水共存物、酒精、熟石灰D.氧化物:氧气、氯酸钾、生石灰8.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9.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 20 30 40 50/℃KCl 30g 33g 35g 38g 41gKNO321g 31g 45g 65g 88g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在30℃时,5gKN0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33.3%的KN03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10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均没有固体剩余10.下列物质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MgSO4B.HCl、AgNO3、Na2SO4C.K2SO4、CuCl2、NaNO3D.NaNO3、K2CO3、NaOH11.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了新型抗疟疾药青嵩素,它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嵩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青嵩素属于有机物B.青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1个青嵩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D.青嵩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在H、He、C、N、O、K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是;可以用作复合肥的盐是.14.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15.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为10%的H2SO4,需要水的质量为g.16.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防腐剂、干燥剂、防锈剂等试剂.请根据题意填空.(1)氮气:食品包装时充氮防腐的主要原因是.(2)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3)铝粉:在铁制品表面涂刷铝粉的原因是.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3)请写出利用B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18.将5.6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三、简答题:共12分.1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问题.(1)工厂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来炼铁.(2)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3)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20.下列因素会对燃烧产生影响,请分析说明会产生说明影响,并举例说明.(1)氧气浓度的大小.(2)可燃物的干燥程度.21.小明先往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改变.接着他把燃着的硫放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溶液变为红色,集气瓶内温度升高.请回答:(1)图中硫燃烧时还会产生说明现象?(2)为了证明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应补做说明实验?(实验材料自选)2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请回答:(1)若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实验室收集干燥的D气体的方法.(2)若A为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C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B的一种用途.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阳春三月,康康到郑州西郊满水北调水渠和生态廊道附近踏青,他站在凯旋路桥,看到一渠清水向西北方向缓缓流去,从桥旁的水闸向西流湖正在注入清澈的丹江水,两岸的铁丝网护栏整齐壮观,附近怒放的海棠、盛开的紫荆…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闻到海棠花香,请从微粒角度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2)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我们常用方法除去水中不溶的杂质,用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生活中采用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渠的两岸种植草坪和树木的原因是.(4)康康取少量西流湖的水带回实验室,他利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8,水样呈性,请写出操作的方法.(5)康康用净化后的水稀释浓硫酸,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取98g该稀盐酸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克?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仿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醋除水垢C.干冰升华 D.SO2形成酸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醋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SO2形成酸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A.发展水力、风力发电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C.城市街道洒水降尘 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A、根据水力、风力发电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污染物进行解答;C、根据城市街道洒水降尘可以减少有粉尘进行解答;D、根据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解答】解:A、水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用水力、风力发电不会造成污染,利于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环境;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用环境保护;C、城市街道洒水降尘可以减少有粉尘,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环境;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故选:B.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D.过滤【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4.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镁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31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故错误;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C.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通常省略,故错误;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故正确.故选D.5.201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C.蒸馏可使海水转化为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分析;B、根据活性炭只能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结论分析;C、根据海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可以用煮沸或蒸馏解答;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解结论解答.【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正确;B、活性炭只能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故不正确;C、海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可以用煮沸或蒸馏,故正确;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它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正确.故选ACD.6.关于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2:1B.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C.③得到电子后形成④D.x=3时,②属于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依据化合价决定元素化合是的原子个数比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①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化合价为+2价;④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1:2;错误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③④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C、由图示可知,③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④;D、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时,②属于原子;故选A.7.分类法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汞、钙、金、铝B.合成材料:聚乙烯、尼龙、铝合金C.混合物:冰水共存物、酒精、熟石灰D.氧化物:氧气、氯酸钾、生石灰【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非金属单质是名称中没有“钅”字旁(汞和金除外),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解答】解:A、汞、钙、金、铝都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聚乙烯、尼龙属于合成材料,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错误;D、氧气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8.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据此解答.【解答】解:A、对比甲、丙,甲中没有水不生锈,丙中有水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正确;B、对比乙、丙,乙中没有氧气不生锈,丙中有氧气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正确;C、对比甲、乙,乙中有水,而甲中没有水,不能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错误;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正确;故选C.9.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 20 30 40 50/℃KCl 30g 33g 35g 38g 41gKNO321g 31g 45g 65g 88g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在30℃时,5gKN0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33.3%的KN03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10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均没有固体剩余【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分析图表,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C、依据20℃时KCl的溶解度是33g分析解答;D、根据5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故B正确;C、20℃时KCl的溶解度是33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33g;10g水中加入5gKCl,溶解3.3g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8%,故C错误;D、50℃时KCl溶解度是41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41g,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4.1g,有固体剩余;5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88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88g,1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8.8g,无固体剩余,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物质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MgSO4B.HCl、AgNO3、Na2SO4C.K2SO4、CuCl2、NaNO3D.NaNO3、K2CO3、Na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解答】解: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氯离子离子和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C、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D、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11.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了新型抗疟疾药青嵩素,它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嵩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青嵩素属于有机物B.青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1个青嵩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D.青嵩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青蒿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5+22+16×5=282,故正确;C.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故选D.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在H、He、C、N、O、K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He ;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是H2CO3;可以用作复合肥的盐是KN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其化学式为:He.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其化学式为:H2CO3.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故答案为:He;H2CO3;KNO3.14.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乙装置在密闭装置内进行,避免了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更环保.(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分析】(1)比较甲、乙两个装置的不同点和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实验原理分析回答红磷的作用;【解答】解:(1)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甲、乙两装置对比,乙装置是密闭装置发生反应五氧化二磷不会扩散到空气中,故填:乙装置在密闭装置内进行,避免了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更环保;(2)红磷在两个实验中,均起到对照作用,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对照作用.15.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为10%的H2SO4,需要水的质量为176 g.【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的质量变化;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计算加入的水的质量.【解答】解: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大,其质量分数会减小.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20g×98%=(20g+x)×10%解得:x=176g;故答案为:减小,176.16.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防腐剂、干燥剂、防锈剂等试剂.请根据题意填空.(1)氮气:食品包装时充氮防腐的主要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CO2+Ca(OH)2═CaCO3↓+H2O (写化学方程式).(3)铝粉:在铁制品表面涂刷铝粉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时可充氮防腐.(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在铁制品表面涂刷铝粉,是为了防止铁锈蚀,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答案为:(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CO2+Ca(OH)2═CaCO3↓+H2O;(3)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acd或bcd (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3)请写出利用B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改进措施是:把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cd或bcd;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改进措施是: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答案:(1)acd或bcd;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2)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3)Zn+H2SO4=ZnSO4+H2↑;18.将5.6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铝(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Fe(NO3)(填化学式)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5.6g纯铁能生成0.2g氢气.由于0.2g <0.21g,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和滤渣的成分【解答】解:设5.6g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2HCl=FeCl2+H2↑56 25.6g x解得:x=0.2g<0.21g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杂质不可能为铜,由于等质量的铝与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比铁多,应混入了铝;由题意可知,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铝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完后铁再与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说明了铝、铁无剩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Fe(NO3)2.故答为:铝;Al(NO3)3,Fe(NO3)2.三、简答题:共12分.1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问题.(1)工厂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来炼铁.(2)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3)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乙醇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有关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在净化水的操作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4.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单质 B.氧化物C.盐D.有机物5.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食盐的结晶D.稀释浓硫酸6.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很多优良性能,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22B.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C.属于金属元素D.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47.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6.5 B.63 C.98 D.2948.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生铁<钢D.物质形成溶液的pH:肥皂水>食盐水9.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C.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10.区别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或进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水B.稀盐酸和食盐水﹣﹣无色酚酞溶液C.浓盐酸和水﹣﹣闻气味D.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观察颜色11.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7分)13.从H、C、O、K、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化学式):最简单的有机物;钾肥草木灰中的有效成分.14.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 7(填“>”“<”或“=”).(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填化学式).(3)CuSO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4)CuSO4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15.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6O25CO2+ .16.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克,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17.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1)图2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18.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1)X的化学式是.(2)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是.(4)反应②的微观实质是.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2分)19.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燃料燃烧除氧气外,还需达到什么条件?(2)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更旺,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20.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分解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1)请写出该图的化学方程式.(2)请结合图示,为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相对于B装置,写出C装置的一条优点.(3)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请简述操作步骤.22.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下列(填字母)发生化学反应.A.水 B.盐酸 C.二氧化碳(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改工艺流程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想检验上述工艺中的烧碱溶液里是否含有纯碱,甲同学选择了一种酸溶液,乙同学选择了一种碱溶液,丙同学也选择了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与甲、乙同学所用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类别不同,他们都能达到检验目的,你认为丙同学所选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23.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十分必要【开发】目前人类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三种金属是铁、铜、铝.(1)人类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这三种金属的年限,铜最悠久,铁次之,铝只有百余年.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叙述中的哪些因素有关?(序号)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2)人类使用的金属大多是由矿物冶炼得到,试写出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3)硬币就是由各种合金制成的,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不需考虑的因素是.A.导电性 B.耐腐蚀性C.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4)黄铜常用于阀门、水管、散热器等,黄铜是由铜、锌制成的合金.取一块黄铜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①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滤液中所含有的溶质有(写化学式).【保护】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包括防止金属锈蚀,对金属回收利用等.(5)铁制品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很多铁制品表面镀铝防锈,其原理是什么?(6)黄铜中的铜、锌都有较高的回收价值,现有1吨含锌32.5%的废黄铜,若先利用稀硫酸处理以使铜、锌分离,则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多少吨?2016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乙醇【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本题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乙醇的俗名是酒精,酒精可以再制取,属于能够再生的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乙醇的俗名是酒精,酒精可以再制取,属于能够再生的能源.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能源的种类和分类,节约化石能源,合理的开发新能源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新课题,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有关能源问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B、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C、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A正确;B、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B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3.下列有关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在净化水的操作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进行解答;B、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进行解答;C、根据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进行解答;D、根据蒸馏可以得到纯水进行解答.【解答】解: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故A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C正确;D、净化水的操作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可以得到纯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基础性强,只要平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中.4.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单质 B.氧化物C.盐D.有机物【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A、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B、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B错;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没有盐,故C正确;D、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掌握物质的组成以及物质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中正确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食盐的结晶D.稀释浓硫酸【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据分离物质的方法分析;B、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解:A、过滤是一种把不溶性的物质与液体相分离的一种方法,由于碘溶解在酒精中,故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碘除去,故错误;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操作错误;C、食盐的结晶时注意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很多优良性能,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22B.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C.属于金属元素D.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4【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价,氯元素显﹣1价,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6.5 B.63 C.98 D.29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首先根据方程式C和D质量比求出C的相对分子质量,再根据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然后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从而可以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y2A+3B═C+3D2y x 3×234.2g 0.6g=x=342=y=27(342+3×2﹣2×27)÷3=98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灵活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并且要注意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才是各物质的质量比.8.表示下列各项大小或高低关系正确的是()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O<AlB.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NO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生铁<钢D.物质形成溶液的pH:肥皂水>食盐水【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生铁和钢;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考虑;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考虑;C、根据生铁和钢的含碳量考虑;D、根据物质形成溶液的pH考虑.【解答】解:A、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故A错;B、氢显+1价,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氨气中氮元素显﹣3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故B错;C、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故C错;D、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故D对.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以及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等,难度不大.9.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C.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分析】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化合价分析解答;C、根据分子分析解答;D、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分析解答【解答】解: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含有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是混合物,错误;B、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发生改变;C、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正确;D、根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一般相同,但也有特例,如氦原子和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10.区别下列物质选用的试剂或进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水B.稀盐酸和食盐水﹣﹣无色酚酞溶液C.浓盐酸和水﹣﹣闻气味D.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观察颜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性进行分析;B、根据无色酚酞在酸、碱、盐中的显色进行分析;C、根据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进行分析;D、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水溶解后,能够溶解的是氢氧化钠固体,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稀盐酸和食盐水都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水是无色无味的,现象不同,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故C正确;D、取样品观察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无色的是稀硫酸,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1.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一步反应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解答】解: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②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③锌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溶液;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①②③均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选: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他们的质量如白色条形图所示.反应结束后,他们的质量如黑色条形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2:3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判断生成物、反应物,由此可判断反应的类型各物质的反应的质量比等.【解答】解:由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甲的质量由3g增加到7g是生成物,生成了4g;乙的质量有8g减少到2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6g;丁的质量由4g增加到6g是生成物,生成了2g.丙的质量不变.A、由分析可知,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4g:6g=2:3,但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是2:3,故说错误;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4g:2g=2:1,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7分)13.从H、C、O、K、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化学式):最简单的有机物CH4;钾肥草木灰中的有效成分K2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钾肥草木灰中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钾,其化学式为:K2CO3.故答案为:CH4;K2CO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4.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 <7(填“>”“<”或“=”).(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H2SO4(填化学式).(3)CuSO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4)CuSO4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考点】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2)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3)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符合A+B→C+D,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4)CuSO4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7.(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其对应的酸为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3)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符合A+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合理即可).(4)CuSO4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1)<;(2)H2SO4;(3)Fe+CuSO4═F eSO4+Cu(合理即可);(4)2H2O22H2O+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5H4+6O25CO2+ 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5CO2+2H2O.故答案为:C5H4;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由化合物的分子模型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废纸粉碎B.水果腐烂C.冰雪融化D.灯泡发光2.化学性质稳定且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3.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红磷C.硫粉D.铁丝4.下列图标中,表示可回收物品的标志是()A.B.C.D.5.下列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亊故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向浓硫酸中加水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料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B.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7.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A.分子体积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数目减少D.分子间隔变小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温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2℃时,4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0.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不存在AgNO3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AgD.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的是Cu2+11.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12.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2NaOH+SO2═Na2SO3+H2O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二、填空题13.小青菜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14.今有①肥皂水②食盐水③杨梅汁④白糖水⑤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pH<7的是__________ pH>7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A B.B C.C D.D三、解答题15.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甲烷燃烧时,发出明亮的__________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6.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__________.四、填空题17.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电石成重要嫌疑对象.工业上利用电石(CaC2)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已知:①CaC2+2H2O═Ca(OH)2+C2H2↑②CaCl2+H2O+CO2+2NH3═CaCO3↓+2NH4Cl(1)乙炔(C2H2)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写出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3)若将电石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4)电石应该__________保存.18.如图所示的“盆栽”中,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果子”通过短线与花盆“X”相连接(“-”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若X是氧气,通常状况下,甲、乙为固体,丙是气体.①物质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②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已知X、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若甲是碳酸钠,丙是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则物质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五、解答题19.如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___g,然后引燃白磷,充分反应后并冷却至室温,什么现象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20.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食盐、纯碱或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将部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澄清溶液,溶液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粉末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21.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火柴及如下仪器:(1)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仪器为__________(填序号);怎样检验一瓶二氧化碳已收集满?22.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知道钾、钙、钠金属活动性特别强,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他想镁紧排在钠后面,它是否也能与水反应呢?【提出问题】镁是否能与水反应?【实验探究】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镁条,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反思与总结】(1)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2)小明发现B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溶液的红色会褪色,这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了,于是他大胆作出了一个猜想并设计了验证方案:(3)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镁条在热水中无现象,但当他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时,便有了解释,他的解释是__________.23.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人们认识物质组成、性质,实现物质转化,以及获取能源的重要手段.(1)通过研究如图1所示的变化,可以确定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图中与试管a 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b试管中收集到气体是__________.(2)化学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虽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反应中,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镁条与稀盐酸B.生石灰与水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D.氧化铁与稀硫酸(3)甲烷和水反应也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通过如图3所示实验研究金属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①向反应后的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由此推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②观察到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试推测该气体的成分并说明理由.(5)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计算200g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试卷的答案和解析1.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试题解析:A、废纸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答案: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且通电后会发光,可以据此解答.试题解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制成霓虹灯.故选A.3.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试题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故选:B.4.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试题解析:A、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B、表示可回收标志,正确;C、表示交通标志,错误;D、表示燃烧标志,错误;故选B.5.答案: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解答;B、根据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解答;C、根据加热固体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解答.试题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向浓硫酸中加水会造成酸液飞溅,引起安全事故,故A 错误;B、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不会引起安全事故,故B正确;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不会引起安全事故,故C正确;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不会引起安全事故,故D正确.故选A.6.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B、根据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分析;C、根据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分析;D、根据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解答.试题解析: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故A错误;B、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故B错误;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故C正确;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7.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试题解析: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的分子间隔变小.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小,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而不是分子质量变小,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而不是分子数目减少,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与分子间隔变小有关,故选项正确.故选:D.8.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合理膳食分析;B、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结合实例分析;C、根据节约资源的方法及实例分析;D、根据“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分析.试题解析:A、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可以均衡营养,故做法正确;B、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做法错误;C、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节约资源,故做法正确;D、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消耗能源,故做法正确.故选:B.9.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降温可使甲的不饱℃时,乙的溶解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t2℃时,度小于40g,因此4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错误;t1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有交点.试题解析: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可知:t℃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2溶解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降温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t2℃时,乙的溶解度小于40g,因此40g乙加入100g水中得到乙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10.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Zn>Cu>Ag),锌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当硝酸银全部反应完后,锌可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没有被置换或没有完全被置换,根据以上反应及现象,分析反应的发生情况,推断所得固体及溶液中的离子.试题解析: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锌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当硝酸银全部反应完后,锌可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没有被置换或没有完全被置换,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被部分置换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产生的硝酸锌和原有的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选:C.11.答案: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稀盐酸不能和氯化钡反应,稀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木炭和氧化铜都是黑色固体;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试题解析:A、取样后,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后震荡,稀盐酸不能和氯化钡反应,稀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因此可以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C、取样后,混合均匀,高温加热,氧化铜和木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但是不能用于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D、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时,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该方法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稀盐酸.故选:A.12.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能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解答;B、根据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NaOH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进行解答;C、根据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解答;D、根据③中打开K,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解答.试题解析:A、①中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能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对;B、②中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NaOH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故错;C、③中打开K,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气压,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对;D、③中打开K,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故对.答案:B13.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小青菜叶所含的主要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根据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试题解析: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小青菜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维生素;碳酸氢钠.14.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试题解析:①肥皂水显碱性,pH>7;②食盐水、④白糖水、⑤蒸馏水均显中性,pH均等于7;③杨梅汁显酸性,pH<7.故答案为:③;①.15.答案:试题分析:根据甲烷燃烧的现象和方程式的书写考虑本题.试题解析:甲烷燃烧时,发出明亮蓝色火焰,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反应条件是点燃写在等号的上边.故答案为:蓝;CH4+2O2CO2+2H2O.16.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结合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解答.试题解析: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红色.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CO2↑+H2O;红色.17.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方程式;(2)根据流程判断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3)根据信息分析反应的生成物进行解答;(4)根据信息分析电石的保存方法.试题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乙炔(C2H2)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故填:2C2H2+5O24CO2+2H2O;(2)由流程图可以看出,氯化铵和残渣反应产生氨气和氯化钙,氨气、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因此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氯化铵,故填:NH4Cl;(3)根据信息电石和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继续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钙沉淀,因此电石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故填:CaCO3;(4)因电石极易与水反应,故应密封保存.故填:密封.18.答案:试题分析:此题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1)因为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若X是单质,甲、乙为固体,丙是气体.则推测X、甲、乙、丙可能为氧气、碳、硫、氢气等;(2)因为甲、乙、丙均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若甲是碳酸钠,丙是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X为氢氧化钙、丙为二氧化碳;则物质乙为稀盐酸等酸,据此进行分析.试题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和题目中的信息,可知:(1)因为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若X是单质,甲、乙为固体,丙是气体.则推测X、甲、乙、丙可能为氧气、碳、硫、氢气等,则①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②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C+O2CO2;故答案为:H2;C+O2CO2(合理即可);(2)因为甲、乙、丙均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若甲是碳酸钠,丙是能使X溶液变浑浊的气体.则X为氢氧化钙、丙为二氧化碳,则物质乙为稀盐酸等酸,则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HCl(合理即可);Ca(OH)2+Na2CO3═CaCO3↓+2NaOH.19.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天平读数时要把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的刻度值,如果天平依然平衡则能够证明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试题解析:从图乙可以看出砝码的质量为70g,游码的刻度为3.2g,所以总质量为73.2g,白磷燃烧后,天平依然平衡则能够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73.2,天平仍保持平衡.20.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目中牵扯到物质再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这里要注意的就是生石灰在遇到水发生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试题解析:因生石灰会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由题给条件可知,加入水把混合物充分溶解后得到澄清的溶液,并且温度升高,我们可以判断出在混合物中不存在生石灰,存在纯碱碳酸钠,加入酚酞试液变红,不能确定氯化钠的存在,故答案为: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21.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结合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回答;(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装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试题解析:(1)若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补充盛放药品的试管,反应还需要集气瓶、单孔橡皮塞和导管、酒精灯、铁架台等,二氧化锰做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装置,应选择的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锥形瓶和长颈漏斗;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1)酒精灯;(2)集气瓶、双孔橡皮塞、锥形瓶和长颈漏斗;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22.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镁条放入冷水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热水中有气泡产生;(2)根据实验猜想来选择实验方法;(3)氢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的难溶性固体.试题解析:(1)根据A图可知,镁条放入冷水中,镁条表面没有气泡产生,且加入酚酞试液也没有出现红色;而镁条加入热水中,镁条表面产生气泡,且加入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由此可知,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故填:镁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与热水反应;(2)因为猜想中提出了可能是因为温度降低造成的,所以可以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来观察是否变红色;故填:加热;(3)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镁会覆盖在镁条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填:镁条表面覆盖了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导致反应终止.23.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2解答;(2)根据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放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既不放热也不吸热解答;(3)根据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分析;(4)①根据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钠和水的产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解答;(5)根据题中的数据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试题解析:(1)通过研究如图1所示的变化,可以确定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图中与试管a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b试管中收集到气体是氧气;(2)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放热,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既不放热也不吸热,故选:D;(3)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4)碱能使酚酞变红色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钠和水的产物,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所以推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有:①氢氧化钠;②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物可能是氢气或氧气,但若生成氧气,不能使原子个数守恒;(5)设200g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2H2+O22H2O4 32200g x=x=1600g故答案为:(1)氢、氧元素,负,氧气;(2)D;(3)CH4+H2O CO+3H2;(4)①氢氧化钠;②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生成物可能是氢气或氧气,但若生成氧气,不能使原子个数守恒;(5)设200g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00g.。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干冰升华C.钢铁生锈D.蔬菜榨汁2.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A.酸雨危害B.白色污染C.PM2.5浓度D.温室效应3.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全区兴建了一批水果和蔬菜生态园,它们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A.淀粉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值5.化学及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食品中的添加钙等微量元素C.地沟油不能作为工业原材料 D.献血有助于体内铁分子平衡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7.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及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根据题意Y的值应为7C.M和N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M易失去电子形成Na+9.下列应用及原理不一致的是()A.熟石灰可用改良土壤的酸性﹣﹣中和反应B.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氧化反应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乳化现象D.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吸附作用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的双氧水制氧气是为了避免反应过快B.用36.5%的浓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更纯净C.用98%浓硫酸检测金属的活动顺序更准确D.用100%纯净水电解才能准确测定水的组成11.下列图象分别及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向混有NaOH的NaHCO溶液滴入稀盐酸3B.向 NaOH 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C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 .向MnO 2固体上滴加过氧化氢溶液12.取一定质量Fe 2O 3及Al 2O 3的混合物,恰好和100g 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0.8gB .1.6gC .1.8gD .3.6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14.漂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其有效成分能及空气中CO 2和水蒸气反应发生生成CaCO 3和一种酸,Ca (ClO )2+CO 2+H 2O═CaCO 3↓+2X,X 是的化学式为 ,漂白粉打开包装后会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观点进行解释 ,根据信息请给出漂白粉在保存时的注意事项 .1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是A、B的溶解度℃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曲线.P点意义为;把t2释为20%,需加水g.16.分析下列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20%,可能是因为;(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8%,可能是因为.17.在密闭容器中引燃4.6g乙醇和8g氧气,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测得生4.4g二氧化碳和5.4g水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g;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A、B、C、D、E均含有某同一种元素,反应条件略去,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含有氢氧根原子团的盐,若对A进行加热分解可生成三种氧化物,B被不同物质还原均生成紫红色金属,并分别得到C(气体)、D(液体).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实验室制取C的反应原理:;D 的名称是,A还能及稀硫酸反应生成C,试写出A 及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例举出一种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2)在化学实验里,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消防队员扑灭一般火灾时常用大量的冷却剂,如水等;扑灭森林火灾时,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请你归纳出灭火的主要原理是什么?2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请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的反应的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利用固体反应物制取氧气.(写出一个即可)(3)用赤铁矿石炼铁.21.“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溶解、过滤、蒸发的过程中均用到了同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时的作用是什么?(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钠的意义.(3)有同学认为在滤液中即使过量加稀盐酸对提纯精盐也没有影响,为什么?2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甲同学和乙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a)可能是氢氧化钠(b)可能是碳酸钠(c)可能是氢氧化钠及碳酸钠的混合物(1)甲同学向所取少量粉末中滴加一种溶液后,排除了(a)的可能性.请你推测他所加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2)乙同学提议用酚酞溶液来鉴定,你认为可行吗?如果可行说明原因,若不可行,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来进行鉴定.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2016•河南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1)实验室在制取气体时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2)氨(NH3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Cl)4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②若要制取干燥的NH3,所选用仪器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为:a接、接.③如何检验NH3已收集满?(3)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Cu(NO3)2三种物质,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写出操作一的化学方程式;②若固体Y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滤液B中的溶质最多有种.③废液的质量(填“>”、“<”或“=”)滤液A的质量.(4)某同学想测定得到的硝酸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0g 硝酸银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1.435g的沉淀.试计算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干冰升华C.钢铁生锈D.蔬菜榨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及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干冰升华是指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钢铁生锈生成了一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蔬菜榨汁只是将汁液分离出来,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A.酸雨危害B.白色污染C.PM2.5浓度D.温室效应【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及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化工生产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容易形成酸雨解答.【解答】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化工生产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容易形成酸雨,煤燃烧时会产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能够污染环境,对燃煤脱硫脱硝,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酸雨危害.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和治理,难度不大,题目及社会接触密贴,是高考热点,解题时注意结合相应的化学知识来解答.3.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全区兴建了一批水果和蔬菜生态园,它们主要提供的营养素是()A.淀粉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考点】食品、药品及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及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解: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值【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液体时,没有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C、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D、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滴取一滴试剂,再及标准比色卡比较【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A错误;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否则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C正确;D、整个pH试纸丢入试剂,污染了试剂.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过滤、托盘天平的使用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5.化学及生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食品中的添加钙等微量元素C.地沟油不能作为工业原材料 D.献血有助于体内铁分子平衡【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及人体健康;常见气体的用途;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及生活.【分析】A、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B、根据钙是常量元素分析判断;C、根据地沟油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进行分析;D、根据铁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方法判断.【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故正确;B、钙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为2%>0.01%,所以属于常量元素,故错误;C、地沟油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可用于工业制肥皂,故错误.D、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考点】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及复合肥料、合成材料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除外,甲烷、乙醇、乙酸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B、复合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尿素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7.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及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反应前的四个分子为两种分子,其一为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CO分子,另一分子为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反应后生成三个分子也为两种分子,一是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另一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CO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所列出的四种说法的正误.【解答】解:A、反应中单质只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反应前的CO、NO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N 2和CO2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故B正确;C、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及化合物生成单质及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生成单质及化合物的质量比=28:(44×2)=7:2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决思路: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所提出的问题.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根据题意Y的值应为7C.M和N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M易失去电子形成Na+【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信息可知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然后再结合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等来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质子数为11,故A说法正确;B、由于N是离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应是8,故B说法不正确;C、由图示可知,M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阳离子,N为阴离子,所以M和N的原子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说法正确;D、由图示可知,M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所以,M 易失去电子形成Na+,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应用,明确一个小格中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原子序数及质子数的关系、元素名称及元素类别的关系等来解答.9.下列应用及原理不一致的是()A.熟石灰可用改良土壤的酸性﹣﹣中和反应B.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氧化反应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乳化现象D.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吸附作用【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硬水及软水;乳化现象及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溶液、浊液及溶解度;空气及水;金属及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显碱性会及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铝和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C、根据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进行分析;D、根据煮沸可以是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成不溶性的杂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钙显碱性会及酸发生中和反应,故A正确;B、铝和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B正确;C、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故C正确;D、煮沸可以是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成不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即可顺利解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的双氧水制氧气是为了避免反应过快B.用36.5%的浓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更纯净C.用98%浓硫酸检测金属的活动顺序更准确D.用100%纯净水电解才能准确测定水的组成【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解答;C、根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金属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解答;D、根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解答.【解答】解:A、浓度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用双氧水制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以用5%的双氧水,故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用36.5%的浓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故错误;C、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金属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故错误;D、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故错误.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加强有关知识的整合,能够灵活运用.11.下列图象分别及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溶液滴入稀盐酸向混有NaOH的NaHCO3B.向 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D.向MnO固体上滴加过氧化氢溶液2【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及催化作用;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的关系.【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B、根据随着稀盐酸的增多,溶液碱性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时,溶液就显酸性进行分析;C、根据氧化钙能及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分析.【解答】解:A、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先发生盐酸及烧碱的中和反应,所以开始时没有气体生成,烧碱反应完后,滴入的盐酸及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纯碱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也是一定的,故正确;B 、随着稀盐酸的增多,溶液碱性逐渐增大,当氢氧化钠反应完时,溶液就显酸性,故错误;C 、由于氧化钙能及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D 、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故错误.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到纵横坐标轴的说明文字,这是对曲线所反应规律判断的依据,不可仅凭经验去解答.12.取一定质量Fe 2O 3及Al 2O 3的混合物,恰好和100g 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完全反应,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 .0.8gB .1.6gC .1.8gD .3.6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氧化铁和氧化铝及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硫酸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解答】解:氧化铁和氧化铝及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Al 2O 3+3H 2SO 4═Al 2(SO 4)3+3H 2O 由于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及100g 质量分数为9.8%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分析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酸根中氧元素没有发生改变,依然在硫酸根中,而氧化铝和氧化铁中的氧元素则转变为水中的氧元素,即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由方程式可得硫酸及水的关系式为H 2SO 4~H 2O ~O ,设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为x ,则H 2SO 4~H 2O ~O98 16100g×9.8% xx=1.6g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 是正确的.故选B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利用所称取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该样品中某一成分的质量,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含量;进而推算出其它成分的含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是A12O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C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组成及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氧化物是氧化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故填:A12O3,O,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漂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其有效成分能及空气中CO2和水蒸气反应发生生成CaCO3和一种酸,Ca(ClO)2+CO2+H2O═CaCO3↓+2X,X是的化学式为HClO ,漂白粉打开包装后会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观点进行解释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根据信息请给出漂白粉在保存时的注意事项密封保存.【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利用分子及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Ca(ClO)2+CO2+H2O=CaCO3↓+2x,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x的化学式;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反应Ca(ClO)2+CO2+H2O═CaCO3↓+2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钙、碳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反应前共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5个氧原子,则反应后应共有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5个氧原子,反应后已经有3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2个氧原子,又x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的化学式为HClO,打开包装后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故漂白粉应密封保存;答案:HClO;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密封保存.。
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a卷,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卷)(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火烧赤壁 C.凿壁偷光 D.铁杵磨成针2.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试管破裂B.量取的液体偏少C.橡皮塞弹出D.灯内酒精燃烧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B.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D.氧气、白磷、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形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不正确的是()A.食盐、火碱、生石灰都是盐B.汽油、酒精、白磷都是易燃物C.甲烷、乙醇、葡萄糖都是有机物D.浓硫酸、氢氧化钠都是腐蚀性物质6.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以得到氧气7.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 CO2CO 点燃B Fe粉Cu粉稀盐酸,过滤C Mg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FeSO4溶液CuSO4过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9.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10.如图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B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的纸C 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简便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A.A B.B C.C D.D11.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0 2.0 3.0 2.0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2.4 5.4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B.甲和丙是反应物C.丁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12.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A.48 g B.56 g C.59 g D.64 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1)生活中鉴别羊毛绒和棉线的方法是;(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3)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14.(1)天然气和氢气都是气体燃料,实验室点燃两种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等质量的两种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15.结合NaOH、Ca(OH)2,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固体是;(2)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的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3)区分两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16.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氧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等质量的氧气和氮气中,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1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18.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A的化学式为;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②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做另外菠菜豆腐汤,小明学完化学知识之后告诉妈妈这样做其实很不利于健康,因为豆腐中含有硫酸钙等钙盐,它能和菠菜中的草酸(H2C2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不溶于水)和另一种常见的物质.(1)蔬菜和豆腐富含的营养素分别是什么?(2)豆腐汤的香味扑鼻,请用微粒观的知识解释.(3)写出草酸和硫酸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1)图1是电解水微观模型图,根据该模型可知图中缺少了(填字母序号).(2)图2描述了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C处应填入的符号为.21.实验室可以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1)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填字母代号).(2)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如图2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3)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满氨气的瓶口时,有大量白烟产生,而改用浓硫酸时却无此现象.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2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l)铝比较活泼,但是铝制品却有优良抗腐蚀性.原因是.(2)将过量的锌加入含有CuSO4、Al2(SO4)3、FeSO4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的成分是;所得滤液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过程中,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但是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探究过程】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少量余下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 CO,溶液该样品为b处溶液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液中的阳离子有(4)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2).①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化学式).②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见丙图),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所示.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火烧赤壁 C.凿壁偷光 D.铁杵磨成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解:A、司马光砸缸的过程中,只是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的过程中,可燃物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凿壁偷光的过程中,只是在墙上凿了一个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只是杵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试管破裂B.量取的液体偏少C.橡皮塞弹出D.灯内酒精燃烧【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分析】A、从焰心的温度很低去分析;B、从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少去分析;C、从给固体加热时,如果试管口向上,这时水就会倒流到温度很高的试管底部,从而导致试管底部因骤冷而炸裂去分析;D、从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去分析;【解答】解:A、由于焰心的温度很低,加热时,试管接触到焰心,会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故正确;B、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要平视,如果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少;故正确;C、给固体加热时,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稍稍向下倾斜,这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药品中含有的湿存水就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流向导管,当它遇到温度较低的试管口时,又会冷凝成水珠,如果试管口向上,这时水就会倒流到温度很高的试管底部,从而导致试管底部因骤冷而炸裂;而不是橡皮塞弹出;故错误;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灯内酒精燃烧的现象发生.故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一致的是,故答案为:C.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B.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D.氧气、白磷、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已有的微观粒子的构成及其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正确;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正确;D、白磷、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错误;故选D.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形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不正确的是()A.食盐、火碱、生石灰都是盐B.汽油、酒精、白磷都是易燃物C.甲烷、乙醇、葡萄糖都是有机物D.浓硫酸、氢氧化钠都是腐蚀性物质【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分析】A、根据盐的定义解答;B、根据易燃物的种类解答;C、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解答;D、根据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解答.【解答】解:A、食盐属于盐,火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汽油、酒精、白磷都是易燃物,故对;C、甲烷、乙醇、葡萄糖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D、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腐蚀性,故正确.故选A.6.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以得到氧气【考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气的工业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A、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B、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然后升温沸点低的先汽化溢出;C、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D、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解答】解: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其他方法产生氧气的量很少,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故正确;B、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由于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沸点低的氮气先汽化溢出,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常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故正确;D、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故正确;答案:B7.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进行分析;B、根据图中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通过观察甲烷可以燃烧,只能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故A错误;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可以说明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正确;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C 错误;D、图4所示实验中红磷不能燃烧,只是没有达到着火点,并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B.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 CO2CO 点燃B Fe粉Cu粉稀盐酸,过滤C Mg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FeSO4溶液CuSO4过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Fe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u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MgCl2溶液和盐酸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过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9.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B、根据pH小于5.6的为酸雨进行分析;C、根据“带有电荷的微粒”,如质子、电子带有电荷但不是离子判断;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推理错误;B、pH小于5.6的为酸雨,故推理错误;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推理错误;D、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推理正确.故选:D.10.如图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 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B 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C 用50mL量筒替代天更加简便平量取所需的水D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A.A B.B C.C D.D【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一般用量筒,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并不是为了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而是因为防止避免污染天平,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50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简便,故选项说法正确.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速食盐的溶解速率,而不是食盐的溶解能力,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1.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0 2.0 3.0 2.0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2.4 5.4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B.甲和丙是反应物C.丁一定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结合表中的信息及催化剂的特点判断甲是否是催化剂.【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4.0+2.0+3.0+2.0=1.2+x+2.4+5.4,故x=2.0,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则可推测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A、由上分析可知,x=2.0,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甲和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说法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反应物为甲、丙,生成物为丁,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4.0﹣1.2):(3.0﹣2.4)=14:3,故说法错误;故选:D.12.现有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A.48 g B.56 g C.59 g D.64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分析】由题意,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则可计算出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可确定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由甲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可计算出氢元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则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去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75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5g×16%=12g;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甲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则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g,即生成的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g;则混合气体氧元素的质量为75g﹣12g﹣4g=59g,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59g.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1)生活中鉴别羊毛绒和棉线的方法是取样,灼烧,闻气味;(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3)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硬水与软水;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以及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线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填:取样,灼烧,闻气味;(2)生活中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加热煮沸;(3)用锅盖盖灭,能使油与氧气隔绝,故填:隔绝氧气.14.(1)天然气和氢气都是气体燃料,实验室点燃两种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验纯度.(2)等质量的两种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氢气.【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含解析)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作导线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D.干冰用作制冷剂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碳酸钡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C.混合物:氮气、空气 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3.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A.B.C.D.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KNO3B.H2C.Cl2D.NaOH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B.金刚石、水银、食盐水C.液态氧、干冰、生铁 D.稀有气体、酒精、碳酸钙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读液体体积C.过滤浑浊液D.熄灭酒精灯7.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4.8g氧气,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为()12.如表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13.根据下列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一种易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 三、解答题14.某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其中的镁离子__________;(2)根据标签中提供的pH 可知,该矿泉水呈__________性;(3)饮用该矿泉水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有(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四、填空题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氧气浓度越大汽油燃烧越剧烈,其原因是__________.16.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氢气作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17.由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①NH 3+CO 2+X=NH 4HCO 3②NH 4HCO 3+NaCI ═NH 4Cl+NaHCO 3③2NaHCO 3Na 2CO 3+H 2O+CO2选项 甲 乙 丙 转化关系图A Fe Cu AgB CaCO 3 Ca (OH )2 CaCl 2C CuO H 2O O 2D NaClNaNO 3NaOH A .A B .BC .CD .D请回答:(1)反应①中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NH 4Cl 中N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3)除去混在Na 2CO 3粉末中少量的NaHCO 3的方法是__________.18.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 、E 为固体氧化物,且A 未黑色粉末;B 、D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 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 、Y 、Z 为无色气体,其中Y 有毒;X 是最常见的金属;Z 在自然界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①中A 物质起的是__________作用;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五、解答题19.老师在课堂上做镁条燃烧实验时,先用火柴点燃,镁条没有燃烧,后改用酒精灯点燃,镁条燃烧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为什么?20.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梳理. (1)填写如表空格中的化学式: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__________顺序归纳整理的.(2)此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比如①用稀硫酸除去铁锈;②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写出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1.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1)上述A 、B 、C 、D 四种物质中,硫元素表现的化合价为+6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2)请写出B →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氯化钾 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铜 KClCaCl 2 NaCl MgCl 2__________ZnCl 2 FeCl 2CuCl 2(3)上述过程制得的是浓硫酸,将50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简述稀释浓硫酸的具体方法.22.根据如图完成相关问题:实验室用图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简要叙述用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B装置中,无明显现象,指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3.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不同类型.X与甲、乙、丙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反生反应).若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则X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若将X放入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2)根据上题思路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2所示.①若Y是与其他三种物质分属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Y可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根据图2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Ⅰ、Ⅱ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__________;Ⅱ:__________.③其中反应Ⅱ也称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中和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请举出一例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3)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0g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沉淀2.33g,求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试卷的答案和解析1.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试题解析: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软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金属铜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氦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是利用氦气化学性质稳定,故C正确;D、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D 错.故选C.2.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混合物是指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两种元素的肥料,据此解答.试题解析:A、碳酸钡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错误;B、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正确;C、氮气是纯净物,错误;D、氯化铵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错误;故选B.3.答案: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以及腐蚀品、可回收标志、节水标志等几种常见的图标含义判断.试题解析: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为了防止燃烧和爆炸,应贴上禁止烟火的标志.A、图为禁止烟火标志,所以正确.B、图为废旧塑料回收标志,所以错误.C、图为节约用水标志,所以错误.D、图为剧毒品标志,所以错误.故选A.4.答案: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中五个不变的其一: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是不可能在反应后生成的.变.A中的氮元素在反应前不存在,所以A答案中的KNO3试题解析: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之前,元素的种类有钠元素,氯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也一定有这四种元素,故B.C.D有可能是生成物.而A中钾元素,氮元素在反应前是没有的,故不可能生成硝酸钾.答案应选:A.5.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试题解析:A、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B、水银是由金属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错误;C、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生铁是铁的合金含铁和一些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正确;D、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故选:C.6.答案:D试题分析:A、此图中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化合物的质量为2.3g,然后根据化合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2.3g,则化合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2.3g,则化合物中含有O元素.试题解析: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 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合物的质量为4.4g+2.7g-4.8g=2.3g,且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C元素的质量为4.4g×=1.2g,H元素的质量为2.7g×=0.3g,1.2g+0.3g=1.5g<2.3g,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O元素;故选:B.8.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的区别进行解答;B、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氧化物的含义进行解答;D、根据催化剂有的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有的能够减慢反应速率进行解答;试题解析: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也可分,故A错误;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故B错误;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C正确;D、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但是有的催化剂能够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C.9.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依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解答;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解答;D、根据合金的定义考虑.试题解析:A、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同时由于原子的其它结构有可能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可能完全相同,故错误;B、多数有机化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此外也常含有氧、氮、硫、卤素、磷等,但是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时有机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故错误.C、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故正确;D、我们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故错误.故选C.10.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进行分析;B、根据甲的溶解度曲线比乙陡进行分析;C、根据甲物质在30℃、10℃时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D、根据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进行分析.试题解析:A、通过分析图可以看出,在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甲的溶解度曲线比乙陡,所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故B正确;C、甲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比10℃时的溶解度大,所以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0g 溶液,故D错误.故选:D.11.答案: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物质的微观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试题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O2CH3OH+H2O,由方程式可知:A、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错;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对;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故C对;D、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对.答案:A.12.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为甲能生成乙,丙能生成甲,乙能生成丙;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试题解析: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银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铁,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错误.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符合图中转化关系,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NaNO3与气体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故选:C.13.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试题解析: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金属氧化物,氧化钾、氧化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填:K2O(或MgO);由金属元素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镁;其中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故填:Mg(OH)2;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如碳酸钾、碳酸镁.其中碳酸钾是可以溶于水的,故填:K2CO3.14.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2)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3)根据六大类营养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试题解析:(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2)该矿泉水的pH为7.15-8.05,大于7,显碱性.(3)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等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饮用该矿泉水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有水、无机盐.故答案为:(1)Mg2+;(2)碱;(3)水(或无机盐).15.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考虑.氧气浓度越大汽油燃烧越剧烈,其原因是.试题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汉字中带钅字旁(汞和金除外)的属于金属元素,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氧气浓度越大,一定体积内氧分子数目越多,氧气分子与汽油分子碰撞的次数越多,燃烧越剧烈;故答案为:铝.氧气浓度越大,一定体积内氧分子数目越多,氧气分子与汽油分子碰撞的次数越多,燃烧越剧烈.16.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试题解析: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根据灭火的原理可知:关闭燃气开关灭火是隔绝可燃物.故答案为:2H2+O22H2O;隔绝可燃物.17.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化学式;(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3)提取有用信息得出物质性质差异而进行除杂的操作设计.试题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物质中N、H、C、O 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 1,H 3,C 1,O 2;而反应后物质中N、H、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N 1,H 5,C 1,O 3;则反应物X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故答案为:H2O;(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NH4Cl中,Cl是-1价,H是+1价,设N的化合价为xx+(+1)×4+(-1)×1═0 解之得 x=-3 故答案为:-3;(3)根据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纯碱、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为加热分解NaHCO3;故答案为:加热混合物.18.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E为固体氧化物,且A未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结合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B 为过氧化氢,D为水,C为氧气,A为二氧化锰.X是最常见的金属,则X为铁,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为氯化铁溶液.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则Y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Z为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试题解析:A、E为固体氧化物,且A未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B为过氧化氢,D为水,C为氧气,A为二氧化锰.X是最常见的金属,则X为铁,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为氯化铁溶液.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则Y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Z为二氧化碳.反应①中A物质起的是催化作用;反应④,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即防止铁锈蚀,可以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答案为:催化;Fe2O3+3CO2Fe+3CO2;刷漆等.19.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试题解析: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过程,则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镁条的质量+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了.故答案为:因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0.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判断;(2)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题解析:(1)氯化铝的化学式是:AlCl3,由表中氯化物中的金属可知,可以得出是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整理的;(2)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0.故答为:(1)AlCl3,金属活动性;(2)Fe2O3+3H2SO4=Fe2(SO4)3+3H20.21.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的方法考虑;(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3)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来分析.试题解析:(1)三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硫元素显+6价,化学式是SO3;硫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中硫元素显+6价;故填:SO3;H2SO4;(2)B→C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物是三氧化硫,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在催化剂作用下,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故填:2SO2+O22SO3;(3)在溶液的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500g×98%=(500g+x)×9.8%,解得:x=4500g;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填:4500;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22.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石灰石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为制取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来确定制取的气体原理.试题解析:用图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石灰石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有:将导气管延长转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从长颈漏斗处注水至液面浸没末端管口,用手捂住锥形瓶,烧杯中的导气管有气泡冒出,放开手,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或: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从长颈漏斗处注入水,若看到水留在长颈漏斗内较长时间不能进入锥形瓶,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因为制取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B 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气体,如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或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将导气管延长转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从长颈漏斗处注水至液面浸没末端管口,用手捂住锥形瓶,烧杯中的导气管有气泡冒出,放开手,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均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2H2O22H2O+O2↑(或Zn+H2SO4═ZnSO4+H2↑).23.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金属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与盐溶液的反应、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根据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是铁和铜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了铜和亚铁的盐溶液;将X放入乙溶液中,说明是铁和酸的反应;X与甲反应,则是铁与氧气的反应;(2)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和某些盐反应,能和碱反应等.考虑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3)根据化学方程式,由沉淀的质量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进而求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试题解析:(1)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符合铁和铜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了铜和亚铁的盐溶液,所以X是铁;将X放入乙溶液中,说明是铁和酸的反应,会产生氢气和亚铁的盐溶液,故看到的现象为:固体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带入图示的关系和要求,符合题干信息.(2)①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填:CO2.②反应Ⅰ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B C D .花生油.青菜.羊肉.小麦粉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B .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铜用于制作电线C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 ”“)白色污染的是(.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A B C D .铝制饮料罐.报纸.塑料袋.玻璃瓶4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BKNOCKSODCaPO )..(()..23242243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C.读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7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BCHHCl CSiCODArAu 、、、..、..2448 ).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tA.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B.2C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75g50g25% ℃的溶液时,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tD.29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SO+HOHSO ═.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42222CO+3HOBCHOH+3O.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22223CNaHCO+HClNaCl+CO+HO↑═.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232CaNO═(+2NaOHOH+2NaNODCa)(.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232310CHNNO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偏二甲肼()与422822X+3N↑═+4H+2NOO CH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84222AXCO的化学式为.B40%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NHO149:的质量比为.生成和2211XYZ“→”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YZ )符合要求的、、依次为(CuOACuCuOHCOCCOHB、、.、)、.(322OHCaCOOHCaDOHHCCaO、).、.、、(22223220%12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ZnAl=Mg=ZnZnAlMgAlZnMgAl=Mg④①②③;;>>>>;;>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Mg=ZnMgAlAl=Zn⑥⑤)>.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2 D34 A5B C个..个.个个.二、填空题78%13;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的气体是.化学式为14,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最、最左边,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或(填为中间”).右边15.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化学方程式为ClOCaCl)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如果将2217CHOZn.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葡萄糖酸锌(14221214.1g33.0gCO9.9gHO,则青蒿素青蒿素燃烧生成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和22.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18.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1X Ⅰ.;操作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的成分为2B .()加入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Ⅱ.()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三、简答题O19Fe.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的化学方程式为.盐酸除铁锈(32腐蚀?20NH)性质的趣味实验..以下是有关氨气(3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红色喷泉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OKMnO1该反应的化学方(填字母代号);实验室用)制取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24.程式为BBCO2BC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装置均可作制取(或的发生装置,2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H3F,请简述操作步骤.(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若用如图222NaClCaClMgClNaSONaOH②①加入杂质的操作有:.除去溶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4222BaClNaCO ⑤③④溶液.过量的溶液,加适量的盐酸;过滤,加过量的3221 (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以上操作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2BaClNaCO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写出溶液与(3223NaCOKCO 代替,请说明原因.)上述试剂中的不能用(3232四、综合应用题23.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或(填()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化合物单质2pH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n 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cpNaClNaOH 和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3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4 )如图装置可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B ①.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C ②.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③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NaCO 溶液呈碱性)现象和结论.(提示:325“”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25.2kg 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 ).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B C D .花生油.小麦粉.青菜.羊肉【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A 、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解答】解:B 、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 、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 、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A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B .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铜用于制作电线C 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解答】解: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3 ”“).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A B C D .铝制饮料罐.塑料袋.报纸.玻璃瓶【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答即可.A .【解答】解:废弃的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观察选项,故选【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BKNOCKSODCaPO )(.)..(.2322432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学肥料.【专题】常见的盐【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ACONH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解答】解:)22BKNO 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3CKSO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42DCaPO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234B .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考点】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A 、根据混合物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分析】B 、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C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进行分析;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A 说法错误;【解答】解:、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B 说法错误;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CC 正确;、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DD 解释错误.、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C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纯净物的特征、水的电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C.读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 、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分析】B ”“原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C 、根据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 、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A“”,而不能把鼻孔凑到、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应为【解答】解: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容器瓶口直接闻,这样易吸入过多气体,可能会使人中毒,故正确;B ”“原则,图示操作错误;左物右码、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C 、量筒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 .故选【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危害和误差.7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BCHHCl CSiCODArAu 、.、..、.、244【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解答】解:选项正确.B 、甲烷、氯化氢分别是由甲烷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Ar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A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tA.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B.2C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75g50g25% ℃的溶液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tD.2【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A 、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分析】100%B ×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C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正确;tA、由图可知:【解答】解: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tB、2C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50g100g50g150g75g℃甲的饱和甲,形成饱和溶液时甲的溶解度是,则,即水中最多溶解tD、2=100%=20%25%25g50g ×,故错误;溶液中有甲,加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而非D.故选:【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9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SO+HOHSO ═.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42222CO+3HHOH+3OOBC.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22232CNaHCO+HClNaCl+CO+HO↑═.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232CaNO═(+2NaOH DCaOH+2NaNO).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2323【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的标注是否正确.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A、正常雨水呈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答】解:CO+HOHCO═,故选项错误.3222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O CH.2242C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利用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的化CaCO═+2NaOHCO CaOH+Na↓.学方程式应为)(3232C .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CHNNO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与.偏二甲肼(482222X+3N↑═+4HO ONCH+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82242AXCO的化学式为.B40%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NHO149:和.生成的质量比为2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分析】X 的化学式;生成物B 、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C ”“;、分解反应为一变多D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3N═+2X+4HO2+2NO868NCH↑↑,反应后、,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2228208642X,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X12X 的则物质分子由分子中含有个氧原子构成,个碳原子和个碳原子和个氧原子,则每个CO ;错误;化学式为2=40% B;正确;、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C”“;错误;、分解反应为一变多64NHO314218=7D×××;错误;(的质量比为:):、生成和:22 B.故选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点评】Z11XY“→”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YZ)符合要求的、、依次为(HOHCuCuOCuBCCOCOA、、、、()..322OHCaCOOHCaOCCaDOHH、、、.、().222223【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A、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解答】解:生成氢氧化铜,故选项错误.B 、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要求,故选项正确.D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氢气生成氢气,故选项错误.C .故选:“”是解决此类问【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题的关键.12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MgAlZnAlMgZnAl=Mg=ZnAl=MgZn④③②①;>;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Al=ZnMgAlMg=Zn ⑥⑤)>>;.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5 B4 C3 D2 个.个个...个【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2473254份质量的铝和份质量的镁会与份质量的氢气,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镁【分析】根据每219665732份质量份质量的氢气,每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份质量锌和的氢气,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2473254份质量的铝和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解答】解:每份质量的氢气,镁份质量的镁会与219665732份质量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氢气,每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份质量锌和24g ,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分别是:的氢气,假设金属的质量都是Mg+2HCl=MgCl+H ↑,2224 7324g 73g2Al+6HCl=2AlCl+3H ↑2354 21924g 97.3g+HZn+2HCl=ZnCl↑2273 6524g 27g97.3g②正假设盐酸的量大于时,铝生成的氢气最多,镁生成的氢气次之,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确;97.3g73g④正确;时,铝和镁生成的氢气相等,锌生成的氢气最少,故和假设盐酸的量在27g73g⑥正确;和假设盐酸的量在时,铝大于镁等于锌,故27g③正确.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假设盐酸的质量小于B.故选:【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和假设法相结合方式解答问题,从此题可以看出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解答问题时,运用假设法,对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二、填空题78%13;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的气体是.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氮气SiO.式为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0.94%78%21%、、氧气大约占、【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稀有气体大约占0.03%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二氧化碳大约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78%21%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氧气大约占SiO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2SiO .故答案为:氮气;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420.1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填最右边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中间或最右边),最左边.【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氖的相对原10101020.18个电子,,核外有;左上角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子质量为,核内质子数是82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个,第二层排第一层排周期的最右边.20.18,最右边.故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5;灯帽盖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2H+O2HO .222【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规律的类比.【分析】欲正确解答本题,须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缺少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这句话中所含的信息有:煤﹣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解答】解:在使煤在空气中燃烧的条件是﹣有氧气;所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盖灭,使火焰与氧气隔绝.故答案为: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氢气燃烧的+O2HO2H.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222故答案为: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O2H+O2H.2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不是很难.HCl+HClO═;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O+Cl16H.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222Cl,]化学方程式为+2CaCaClOCl)(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与碱中和,如果将222CaCl═+2+CClO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运用物质分子构成的模拟图,判断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ClHCl+HClO═.如果将,]ClOCaHO+Cl)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程式为:2222CaCl═O2Cl+2CaOH+CaClO+2H.((化学方程式为:))22222HCl+HClO2ClCaCl══;+CaClOHO+ClOH+2HO +2Ca.)(故答案为:)(2222222【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7CHOZnZn.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葡萄糖酸锌(14221214.1g33.0gCO9.9gHO,则青蒿素中氧的青蒿素燃烧生成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
2016年河南省名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第4页(共7页)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2 分) 19.(2 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服用 NaOH 治疗胃酸过多,因为 NaOH 具有 (2)如图装置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解释原因.
性.
20.(3 分)分析下列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反应
物相同,产物不同,说明化学反应的产物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说明化学
反应速率受什么因素影响?
(3)氧气能供给呼吸,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请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
21.(4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后,对浑浊
(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18.(3 分)A﹣F 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条件已略去)B 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C 俗称纯碱,F 是最常
见溶剂.请回答:A 的一种用途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④发
生时的一个明显现象是
.
A.
二氧化碳•验满
B.
收集 O2
C.
滴加液体
D.
量筒读数
5.(1 分)下列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色烟雾产生 B.紫色石蕊溶液加入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把一根洁净的铁钉加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液过滤,得到无色澄清的滤液.
(1)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猜想: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说明:1.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O-16、H-1、Na-23、Cl-35.5、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化学。
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归纳中,正确的是()A.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B.H2、C、CO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C.石墨、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Fe、Al、Cu都能和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2.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布盖灭3.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燃烧没有消耗完瓶内的氧气②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③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④4.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铝B.金刚石C.氯化钠D.水5.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
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7A.变强B.变弱C.不变D.无法确定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小7.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物质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是()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变化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快慢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气体所需要时间8.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均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中选取。
河南省商丘市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2.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垃圾分类回收.下列生活垃圾可与铝制易拉罐归为同一类加以回收的是()A.废旧书报 B.旧玻璃瓶C.废弃铁锅 D.一次性塑料饭盒3.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黄金 C.金刚石D.干冰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铁丝 B.硫C.镁条 D.木炭5.在NaClO4、NaClO3、x、NaClO、Cl2、NaCl中,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0 C.+1 D.+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水就是双氧水B.软水是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C.井水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D.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7.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9.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e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140.1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12.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13.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14..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红色变为紫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1.7 2.2 7.9 0.9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6.6 0 2.7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16.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和.丙的一种用途是.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0分)17.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18.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现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3)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9.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 的主要优点是什么?(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20.(2016•商丘模拟)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和②选择合适的;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2016年河南省商丘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的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垃圾分类回收.下列生活垃圾可与铝制易拉罐归为同一类加以回收的是()A.废旧书报 B.旧玻璃瓶C.废弃铁锅 D.一次性塑料饭盒【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垃圾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废弃的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中的金属及合金,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废旧书报属于天然纤维加工而成,不能与金属材料归为一类回收;B、玻璃瓶是由玻璃制成,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不能与金属材料归为一类回收;C、废弃铁锅一般是由铁的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所以能与铝制易拉罐归为一类回收;D、一次性塑料饭盒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不能与金属材料归为一类回收;故选C.【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废旧金属的分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的成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黄金 C.金刚石D.干冰【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铁丝 B.硫C.镁条 D.木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5.在NaClO4、NaClO3、x、NaClO、Cl2、NaCl中,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0 C.+1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价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计算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价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NaC1O4、NaClO3、x、NaClO、Cl2、NaCl中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为:+7,+5,x,+1,0,﹣1;排列规律为氯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故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在+1和+5之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馏水就是双氧水B.软水是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C.井水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D.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性质和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蒸馏水是纯净物解答;B、根据软水含钙镁化合物较少解答;C、根据硬水是指含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钙镁化合物较少解答;D、根据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净物,双氧水是过氧化氢溶液,故错误;B、软水含钙镁化合物较少,不是不含钙镁化合物,故错误;C、硬水是指含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钙镁化合物较少,井水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故错误;D、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硬水,泡沫少的是软水,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硬水和软水在生活中的应用,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理解应用.做本题时,要注意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一定要认真分析,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简答题中.7.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结论正确;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结论正确;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结论不正确;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结论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不但要会做实验,更要学会观察,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白磷自燃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时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体积大,两者的体积之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9.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e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140.1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铈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e,故A 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铈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因此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40.1,故C 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铈元素中子数=140﹣58=82,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小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且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然后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在该反应中乙醇及氧气的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且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等于2.3g+4g=6.3g,而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是2.2g+2.7g=4.9g,所以X是生成物,且质量是6.3g﹣4.9g=1.4g,其反应的表达式为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A、由以上分析知X等于1.4g;B、2.3g乙醇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是2.3g×=1.2g,反应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2g×=1.6g,碳元素质量是2.2g﹣1.6g=0.6g,碳元素质量不等,所以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水中的氧元素是2.7g×=2.4g,两者中氧元素的和与反应的氧气质量相等,因为乙醇中还含有氧元素,所以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反应的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2.3g×=0.3g,而水中的氢元素质量是2.7g×=0.3g所以X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D、由以上分析知X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1.2g﹣0.6g):2.3g×=3:4;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会变化,并结合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对物质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分析,此题难度较大较好的利用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属中考题中的压轴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甲烷;铝元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12.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氮气(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通过对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可得知:反应中反应物是NO分子和CO分子,生成物是N2分子和CO2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主要为NO和C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N2+2CO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氮气是该反应中的单质.故答案为:氮气;2NO+2CO N2+2CO2.【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要学会识别微观粒子的模型,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模型代表的物质.13.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MnCl2.【考点】硬水与软水;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即可作答;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遇软水产生的泡沫多;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以求出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反应MnO2+4HCl(浓)X+Cl2↑+2H2O中,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判断在物质X的分子中含有1个Mn原子和2个Cl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MnCl2;故答案为:肥皂水;+1;MnCl2【点评】题目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跳跃性较强,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对于解答类似问题会有较大帮助.14..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红色变为紫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CO2↑+H2O.【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考虑.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解答】解: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十H2O=H2CO3.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CO2↑+H2O;故答为:CO2+H2O═H2CO3,H2CO3═CO2↑+H2O.【点评】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受热碳酸的分解实验对比,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的结论,便于以后这方面的学习.此题虽简单,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1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1.7 2.2 7.9 0.9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6.6 0 2.7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 3.4g;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解答】解:B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4.4g,是生成物;C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了7.9g,属于反应物;D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8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物质中的待测数据为1.7g+2.2g+7.9g+0.9g﹣6.6g﹣2.7g=3.4g.故填:3.4g相对反应前的1.7g增加了1.7g,所以生成物,生成了1.7gA物质.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g:1.8g=22:9.故填:22:9.【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16.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CH4.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Ca(OH)2=CaCO3↓+H2O和CaCO3+2HCl=CaCl2+CO2↑+H2O.丙的一种用途是灭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碳酸盐,碳酸盐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解答】解: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是甲烷,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难溶固体碳酸钙,反应为:CO2+Ca(OH)2=CaCO3↓+H2O,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再生成具有灭火作用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H4;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CO2↑+H2O;灭火.【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可燃性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答.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0分)17.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考虑氧气的检验方法.。
河南省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2014年6月,郑州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专项方案》,政府各部门努力协调、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机制,为建筑垃圾“重生”寻找出路.建筑垃圾中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属于()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2.下列放出热量的变化过程,有一种不同与其他三种的是()A.白磷自燃 B.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C.生石灰吸水D.电灯通电3.“2014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人们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夜盲症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的体积C.塞进橡胶塞D.稀释浓硫酸5.海洋水族馆中,表演者需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其原因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C.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D.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6.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此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原子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7.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A.甲烷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气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丁可能是催化剂B.乙和丙是生成物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ts时,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10.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100g水中先后加入w g甲和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11.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向pH=9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充分反应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一定是催化剂B.表中x为4.64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l,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请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高度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食盐常用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含有的微粒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14.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填标号)A.牛奶B.大米C.蔬菜(2)加钙牛奶可补充钙元素,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填“骨质疏松”或“贫血”).(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15.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活性炭加入水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使用NH2Cl可以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生成物中Cl元素化合价为.16.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除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种金属单质,滤液中含有金属离子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1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该反应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的“”的质量比为.18.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C的水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1)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D反应的主要现象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为了延长不同食品的保质期,其常要进行不同的处理.(1)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请说明其目的.(2)也有些食品要充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说明选择该气体的原因.(3)有的放置一包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20.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1)氯化钠等物质可用作融雪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什么?(3)煮沸硬水时常常会产生水垢.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可溶的碳酸氢钙[Ca (HCO3)2]受热分解为一种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下图所示的是某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的实验,但是存在装置和所选试剂两方面错误,请你协助他完善该实验.(1)装置如果不改进,称量两种试剂混合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发现产生白色沉淀且天平指针向左偏转.①请写出该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②请解释天平指针向左偏转的原因.(2)将该实验所用试剂换为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后,若要该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将实验装置进行怎样的调整?22.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直接滴加了稀盐酸,忘记滴加指示剂酚酞.为确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1)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此现象能否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原因是什么?(2)我们可以改为加入什么试剂来判断是否完全反应?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它属于(填“酸”、“碱”或“盐”),它的俗名叫纯碱的原因是.(2)无水碳酸钠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氨碱法即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极易溶于水)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工业上是用N2和H2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的.实验室一般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共热来制备少量的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和收集氨气可用下图中的和装置.(3)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你据此分析计算:①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②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4年6月,郑州市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专项方案》,政府各部门努力协调、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机制,为建筑垃圾“重生”寻找出路.建筑垃圾中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属于()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塑料和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据此解答.【解答】解:塑料和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材料的成分进行.2.下列放出热量的变化过程,有一种不同与其他三种的是()A.白磷自燃 B.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C.生石灰吸水D.电灯通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白磷自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煤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生石灰吸水的过程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电灯通电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2014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人们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B.维生素C缺乏会引起夜盲症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进行解答;B、根据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进行解答;C、根据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进行解答;D、根据塑化剂对人有害进行解答.【解答】解: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A错误;B、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夜盲症,故B错误;C、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所以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故C正确;D、塑化剂对人有害,所以不能在奶茶中添加塑化剂,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的体积C.塞进橡胶塞D.稀释浓硫酸【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根据连接橡皮塞试管要拿起来离开桌面解答;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海洋水族馆中,表演者需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其原因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C.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D.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因为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B、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因为氧分子的质量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C、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而不是因为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故选项错误.D、氧气被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乙烷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烷由碳、氢元素构成B.每个乙烷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C.此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原子D.此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乙烷的化学式来分析;B.根据乙烷分子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乙烷的分子构成情况来分析;D.根据分子呈电中性来分析.【解答】解:由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其化学式为:C2H6.A.乙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由乙烷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构成,故错误;B.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乙烷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故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核,故正确;C.由乙烷的化学式可知,乙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故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分子中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意义的知识,难度不大.7.仅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以下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则会发生反应:碳酸钙高温制取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再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通俗一点就是“多变一,即A+B→AB”即反应后多种化合物转变成一种化合物.分解反应的特点:是由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一变多,AB→A+B”.置换反应的特点:“单换单”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A单质+BC→B单质+AC;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内项结合,外项结合;则可知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反应符合“一变多”此为分解反应;CaO+H2O=Ca(OH)2,反应符合“多变一”此为化合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符合“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此为复分解反应;则可知无置换反应.故选C.【点评】掌握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了解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的方法.8.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A.甲烷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氯气【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氢气的物理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则气球充的气体的密度应该比空气小,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说明了气球内充的气体密度比氢气碳的密度大.【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气球浮于烧杯底部,则气球充的气体的密度应该比空气小;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下降,说明了气球内充的气体密度比氢气的密度大,由此可知:A、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比氢气的密度大,故A正确;B、气球充有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开始时气球不会浮于烧杯底部,故B不正确;C、气球充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开始时气球不会浮于烧杯底部,故C不正确;,故C不正确;D、气球充有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开始时气球不会浮于烧杯底部,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密度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法比较出密度的大小.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丁可能是催化剂B.乙和丙是生成物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ts时,甲的质量一定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丙的质量增加,故乙、丙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乙、丙的质量增加,故乙、丙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减少,故甲是反应物;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ts时,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等于乙和丙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0.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向100g水中先后加入w g甲和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是否饱和.【解答】解:A、温度低于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温度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温度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乙的溶解度是wg,在t2℃时向100g水中加入wg乙时恰好饱和,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t2℃时向100g水中先后加入wg甲和乙,甲和乙都完全溶解,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温度降低到t1℃时,都没有析出固体,因此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wg,因此甲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乙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1.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A.向pH=9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氢氧化钙溶液稀释溶液的pH的变化解答;B、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与盐酸的反应解答;C、根据饱和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答;D、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解答.【解答】解:A、向pH=9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不会pH小于等于7,错误;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开始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气体不会从零开始,错误;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一定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氢气来自酸,因为酸全部参加反应,且酸完全一样,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与图象的结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特点结合图象进行.1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一定是催化剂B.表中x为4.64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l,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表中物质的质量可知,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则d不参加反应,c的质量增加,则c是生成物,b的质量减少,则b是反应物,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来判断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并判断反应类型【解答】解:A、物质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故错误;B、x的值为:6.4+3.2+4+0.5﹣2.56﹣7.2﹣0.5=3.84,故错误;C、a、b的质量均减少,c的质量增加,故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为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故正确;D、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故错误.。
2016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A.氢能源汽车行驶B.天然气灶具做饭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火力发电厂供电2.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来水属于混合物B.生活中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D.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3.自然界中氧元素和碳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转化,下列关于O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组成上看,O2和CO2都属于纯净物中氧化物B.从结构上看,O2和CO2中都含有氧分子C.从用途上看,O2可供给呼吸并支持燃烧而CO2不能D.从来源上看,自然界中O2来自光合作用而CO2仅来化石燃料的燃烧4.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属于金属元素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镁原子偶的核外电子数为2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5.如表是NaCl 和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其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A .100g 水里最多能溶解KNO 331.6gB .表示NaCl 的溶解度曲线是甲C .温度t 的范围可能在20℃-30℃之间D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O (NH 2)2、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B .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C .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D .图中②表示复合肥7.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8.如图表示的是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有机物B.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1;39.下列化学的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CaCO3CaO+H2O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Cl═MgCl2+H2OC.除去铜中少量铁粉的方法之一:2Fe+6HCl═2FeCl3+3H2↑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B.将铁粉装入试管中C.量取9.3mL浓硫酸D.加热液体11.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于,其中合理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D.足量的铁皮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12.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NO2、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A.20% B.40% C.60% D.80%二、填空题1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14.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一部分信息填空.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如物质④所在行为“Ca2+”,所在列为“NO3-”,则其化学式为Ca(NO3)2,说出物质③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写出选用OH-NO3-SO42-CO32-Ba2+溶溶不①不Na+溶溶②溶溶③Ca2+溶溶④微不表中合适的两种“成分”组成物质来制备物质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15.自制汽水的原料有白糖、果汁、小苏打和柠檬酸等,从营养物质角度看,白糖属于__________,为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果汁中富含__________,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从物质溶解的角度看,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_________有关;从变化的角度看,配制汽水时,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反应:3NaHCO3+C6H8O7═C6H5O7Na3+3X+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16.如图所示是化学试剂瓶上的标签,取10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_____g,配制9.8%的稀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完全中和稀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g,若用mg氢氧化钾与上述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在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的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甲、乙、丙、丁的质量(g)分别是3、24.5、3、0;测得反应后四种物质的质量(g)分别是21.1,待测3、6、4,则“待测”值为__________g,该反应所需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18.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若A是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常用作溶剂,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所示的试管内盛有实验室常备的无色液体X,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①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烧杯②中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红色.(1)烧杯①中还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想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需要对试管做哪些实验操作?说出你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20.在中招实验考试之前,某同学从实验室里拿出一瓶密封保存良好的溶液.(1)如A图所示反复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根据A图所示信息推理,纠正该同学的错误操作.(2)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烧杯中(如图B所示),“惊喜”地发现了白色沉淀,请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21.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紧缺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1)传统的燃料以化石燃料为主,请列举一种你知道的化石燃料.(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空气)口,这是为什么?(3)对于解决能源危机问题,人们只要采取开发新能源的措施,写出一种你知道的新能源.2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选择,A、D装置,连接导管口a、d可以制取某种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相对于B装置来说,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3)请简述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23.生产实际和实验室有很多金属材料.(1)铁制品表面经常涂上一层铝粉,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什么?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说明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3)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学生测定硫酸铜溶液的pH<7.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剂不参与反应),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4)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操作Ⅱ中加入过来的试剂B的目的是什么?③写出加入过量试剂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某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进行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其质量增加6.6g,请计算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016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试卷的答案和解析1.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试题解析:A、氢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天然气灶具做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力发电厂供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来分析;B.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C.根据常见的净水方法来分析;D.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来分析.试题解析:A.自来水中含有多种杂质,属于混合物,故说法正确.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不能出去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故错误;C.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以及消毒都是常见的净水方法,故正确;D.地球上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正确;故选B.3.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来源来分析.试题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氧气中只含氧元素,所以氧气不是氧化物,故错误;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错误;C.O2可供给呼吸并支持燃烧而CO2不能,故正确;D.自然界中O2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而CO2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方面,故错误.故选C.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试题解析:A.根据镁的汉字名称“镁”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最下面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故正确;C.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核外有共有12个电子,故错误;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正确.故选C.5.答案: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试题解析:A、在说明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所以不能说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1.6g,故A错误;KNO3B、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所以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乙,故B错误;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表中的数据可知,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20℃-30℃之间,故C正确;D、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6.答案:BC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化学式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B、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C、图①中既含有氮元素也含有钾元素,不可能属于磷肥;D、②中既含有氮元素也含有钾元素,属于复合肥.试题解析:A、化学式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说法正确;B、硝酸钾中含有氮和钾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说法错误;C、图①中既含有氮元素也含有钾元素,不可能属于磷肥,故C说法错误;D、②中既含有氮元素也含有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说法正确.故选BC.A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据此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试题解析: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稀盐酸等不能,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硫酸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稀盐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稀硫酸也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8.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观察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试题解析:由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A、甲是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是:46:(32×3)=23:48,故D错误.故选D.9.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试题解析:A、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Mg(OH)2+2HCl═MgCl2+2H2O.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10.答案:B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否则称量不准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C、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读数的方法;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防止沸腾溅出;试题解析:A、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故B正确;C、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并且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防止沸腾溅出,图中液体太多;,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来完成解答.B、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水,溶液不会显酸性;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D、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铝排在铁的前面,反应速度比铁快;试题解析:A、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由于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所以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氯化钠,氯化钠不会继续溶解,所以加入的氯化钠的质量不会改变,开始时,溶质质量部位0,即图象中表述错误,故错误;B、图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水,最终溶液的pH<7显酸性,与实验事实不符,最终溶液的pH不会小于7,只能接近于7;故错误;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正确;答案:D12.答案:D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别计算出NO2、NO、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判断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范围,进行分析解答.试题解析: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9.6%;N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3%,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则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它不管和其它哪一种或者2种混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小于69.6%,由此可知不管怎么混合都不可能出现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或高于69.6%的情况,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在0~69.6%之间.故选D.13.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试题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在氧化铝中氧、铝元素质量比为:9:8;故填:N2;9:8;14.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③所在行为“Na+”,所在列为“CO32-”,进行分析解答.物质①是硫酸钡,表中组成的物质中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试题解析:表中物质都是由其对应行与列所表示的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③所在行为“Na+”,所在列为“CO32-”,组成的物质为碳酸钠,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物质①是硫酸钡,表中组成的物质中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SO4=BaSO4↓+2NaOH(合理即可).故答案为: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Ba(OH)2+Na2SO4=BaSO4↓+2NaOH(合理即可).15.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来分析.试题解析:白糖属于糖类,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果汁中富含维生素,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由3NaHCO3+C6H8O7═C6H5O7Na3+3X+3CO2↑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3个,碳原子都是9个,反应前氢原子是11个,反应后应该是11个,其中6个包含在3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3个包含在3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糖类;维生素;压强;H2O.16.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解答.试题解析:10mL=10cm3.设可配制成9.8%的稀硫酸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84g/cm3×10cm3×98%=x×9.8% x=184g.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操作是量取浓硫酸和水,再进行混匀,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2KOH+H2SO4═K2SO4+2H2O112 98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与等质量的硫酸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比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多,则完全中和稀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g,若用mg氢氧化钾与上述稀硫酸充分反应,则稀硫酸有剩余,所得溶液显酸性,反应后溶液pH值小于7.故答案为:184;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和水,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小于.17.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质量守恒定律.要做对该题可分两步走,第一,先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求出待测处的数值即反应后乙的质量.3g+24.5g+3g═21.1g+待测+3g+6.4g,故待测的数值是0.第二: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增减,知道反应物是乙,生成物是甲和丁.试题解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待测处的数值=(3g+24.5g+3g)-(21.1g+3g+6.4g)=0;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增减,知道反应物是乙,生成物是甲和丁.该反应可表示为:乙→甲+丁;故为分解反应;答案:0;分解反应.18.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进行的两大循环为水循环和二氧化碳循环.若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化合物,则A为碳酸钙.则B为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D为氢氧化钙;若A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A为水,水可以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而B可以得到黑色固体D,所以B为氧气,对应的黑色固体可以为氧化铜;C为氢气,可以与氧化铜反应得到水.试题解析:(1)若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则A为碳酸钙.则B为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D为氢氧化钙;则B的化学式是CaO;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2)若A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A为水,水可以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而B可以得到黑色固体,所以B为氧气,对应的黑色固体可以为氧化铜;C为氢气,可以与氧化铜反应得到水.故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故答案为:(1)CaO; CO2+Ca(OH)2═CaCO3↓+H2O.(2)CuO+H2Cu+H2O.19.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试管内盛有实验室常备的无色液体,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①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烧杯②中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红色.说明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并且具有酸性,所以无色液体应为浓盐酸;(2)根据分子的运动分析.试题解析:(1)浓盐酸会发的氯化氢气体溶入①烧杯中的水中形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还会看到有气泡冒出;(2)若想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对试管加热,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加速了向烧杯中扩散.故答案为:(1)有气泡冒出;Na2CO3+2HCl═2NaCl+H2O+CO2↑;(2)对试管加热;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加速了向烧杯中扩散.20.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试题解析:(1)使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该先挤压橡胶胶帽,再伸入液面以下松开胶帽即可;(2)由于反复吸取氢氧化钠,会使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故答案为:(1)使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该先挤压橡胶胶帽,再伸入液面以下松开胶帽即可;(2)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21.答案:试题分析:试题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新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试题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2)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进入空气(或氧气)的量,使燃气燃烧更充分;(3)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B .粮食酿酒C .滴水成冰D .石墨导电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高锰酸钾C .澄清石灰水D .冰水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闻气体气味C .稀释浓硫酸D .测溶液pH4.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 .氢气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5.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C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 .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毫升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 .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B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D.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硫酸和烧碱溶液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钙固体和盐酸9.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不锈钢锅 D.洚纶风衣11.下列有关“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C.同种物质的制取方法不一定相同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将等质量的钠、镁、铝放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B.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C.将一根铁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二、填空题:1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14.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进行测定.15.“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16.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17.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18.氧化还原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前高价态元素的物质,在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反之则具有还原性.已知: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该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还原性的物质是 .19.A 、B 、C 、D 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① ;② ;A 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三、简答题:20.“航天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登陆,对月球进行探测.“嫦娥三号”使用“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常三乙”的第三级火箭使用液氢燃料.如表是某种制备氢气的反应,已知A 与B 在高温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 和D . 物质 AB C D﹣﹣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1)D 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 剂.(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3)如图,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22.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 的主要优点是什么?(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2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t1℃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t2℃时A 和B 两物质的相等;(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可采取的方法是.四、综合应用题:24.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是重要的资源,生活、工业、农业生产都离不开金属盒金属化合物.(1)如图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下列根据该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13 B.核外电子数为13C.在地壳中含量为26.98%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2)现代社会使用大量的钢铁,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铁的化学方程式;钢铁与空气中的接触容易生锈,为什么常常将铝粉涂刷在钢铁制品表面来防止铁制品锈蚀?(3)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①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②写出一个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生产金属钛常用镁和四氯化钛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来制取.计算:要制取10t的金属钛,消耗镁的质量是多少?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粮食酿酒 C.滴水成冰 D.石墨导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墨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 B.高锰酸钾 C.澄清石灰水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D、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pH【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D、根据测溶液pH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故A 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不含碳元素,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A、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故选项正确.B、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但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纯净物定义区分;B、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分析;C、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D、根据水电解实验分析.【解答】解: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正确;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区分,错误;C、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错误;D、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知识面广,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毫升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D.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钠,证明其变质,实质上就是证明含有碳酸钠,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解答】解: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A、碳酸钠遇酸产生气体,但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先进行中和反应,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A能达到目的;B、碳酸钠遇到含可溶性钙离子的物质能产生沉淀,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故B能达到目的;C、碳酸钠遇到含可溶性钡离子的物质能产生沉淀,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故C能达到目的;D、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时,没有任何现象,故D不能达到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的性质以及碳酸根的检验方法,注意检验碳酸根离子时,所用的试剂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须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且必须考虑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的状态转化等.【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低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所以要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降低温度,故错误;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30g乙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0g,故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要小于30g,故C错误;D、观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对固体溶解度定义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A.铝和硫酸铜溶液B.硫酸和烧碱溶液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钙固体和盐酸【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每2个铝原子置换出3个铜原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铁不断溶解,溶液质量变大;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反应100份质量的碳酸钙,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增大.【解答】解:A、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B、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物质的性质,才能够对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9.已知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有关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4.4g某纯净完全燃烧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从而进行解答.【解答】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3.2g××100%=3.6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7.2g××100%=0.8g.3.6g+0.8g=4.4g与该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2%,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8.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学会处理此类计算的题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不锈钢锅 D.洚纶风衣【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B、玻璃杯是硅酸盐产品,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D、涤纶是合成纤维,不属于合金,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合金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1.下列有关“不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C.同种物质的制取方法不一定相同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考虑;B、根据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考虑;C、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不同方法考虑;D、根据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考虑.【解答】解: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故A 说法正确;B、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但属于不同物质,故B说法正确;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C说法正确;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理解物质分类的概念,正确判断物质的组成,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将等质量的钠、镁、铝放入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中B.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C.将一根铁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本题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反原理,碱与盐的反应原理来解答.【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镁铝排在氢的前面,都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但活泼性是钠>镁>铝,所以钠反应最快,所用时间最少,生成氢气最少,故A对.B.用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不影响生成氧气的多少,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氧气质量相等,故B错.C.将一根铁钉放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铁比铜活泼,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会减少,故C错.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生成硫酸铜沉淀,溶液质量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答案:A.【点评】本题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的反应反原理,碱与盐的反应原理等有关知识点加以解答.二、填空题:1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人体中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碳、氢、氮、钙.【解答】解: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人体中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碳、氢、氮、钙;故答案为:氮气(或N2);氧(或O)【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pH试纸进行测定.【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溶液酸碱度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都可以测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利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了解某工厂排放废水的酸碱度,可以使用pH试纸进行测定.故答案为:pH试纸.【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区别、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电解食盐水可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Cl2.【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运用物质的构成、过滤的基本操作的运用和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由离子构成;过滤是将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故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2.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铁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的结果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4.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而研究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个青蒿素分子共有42个原子6.“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常用干燥剂:生石灰、烧碱、浓硫酸B.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C.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或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B.N点和M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图①所示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pH偏下B.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氨气,选用图②装置C.如图③所示配制50g20%的蔗糖溶液,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图④将水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边到边搅进行稀释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的饱和石灰水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C.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大的是()A.纯碱固体和稀盐酸 B.铝和氯化镁C.烧碱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11.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步骤有:①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过滤、洗涤;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全部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2.取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分别加入同一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均为NaCl.若与氢氧化钠反应用去盐酸a g,与碳酸钠反应用去盐酸b g,则a与b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a>b二、填空题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1)干冰制冷的原理是(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可以清除油污(3)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14.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步骤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其中消毒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消毒时常用二氧化氯,制取二氧化氯的反应是:Cl2+2NaClO2═2NaCl+2ClO2,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均含有氯元素,其中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15.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馒头、米饭中富含的营养素是;为了预防佝偻病,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元素.16.研究发现NH3燃烧能释放大量的能量,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在此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与燃烧化石燃料相比,NH3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一点即可)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1)除去O2中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2)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Na2CO3,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是.(3)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放在一起的原因.18.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俗名是;A的用途为;写出B→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1)能被磁铁吸附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用作燃料,(3)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症.20.某化学小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要想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其他条件,还需要补做的实验是什么?21.实验室可选用下列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1)水在化学实验中有各种用途,请说出装置F中水的作用.(2)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若用如图装置和药品制取较为纯净、干燥的CO2,则所选用装置的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22.硫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SO2,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下列环境问题与SO2的排放有关的是.A.温室效应B.酸雨C.白色污染D.臭氧空洞(2)工业上常用烧碱溶液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小明在实验室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外一种气体.请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出此气体的名称,并解释其原因.四、综合应用题23.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十分必要.(1)下列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的是a.铜做导线b.金做戒指c.铝合金做门窗d.铁锅作炊具(2)银、铁、铜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技术,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可行的是①Fe、Ag、CuSO4溶液②Cu、Ag、FeSO4溶液③Cu、FeSO4溶液、AgNO3溶液(3)如图是工业炼铁的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能量和;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锌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映后过滤.①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请分析则滤渣的成分②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请分析滤液的成分(5)把一包含有杂质的铁粉样品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若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0.4g不容物;向另一份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不容物3.5g,求原样品中铁粉的质量.2016年河南省信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分析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再结合要求选择即可.【解答】解:A、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B、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C、火力发电是利用了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是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D、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B、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D、根据水电解实验分析.【解答】解:A、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B、加热、蒸馏可使硬水软化,过滤时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错误;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8,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铁生锈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的结果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铝制品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解答;D、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解答】解:A、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氧化膜起保护作用,故A正确;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故B正确;C、铁生锈的条件是和水和氧气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所以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4.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停地运动C.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解答】解:A、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但我们看不到分子的运动,所以也说明了分子很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紫色石蕊试液烧杯中,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紫色石蕊试液烧杯中使溶液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了盐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此实验不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课本上的重要实验,同学们要掌握课本实验的目的,操作,结论等,此题难度不大.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而研究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不属于氧化物B.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一个青蒿素分子共有42个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青蒿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青蒿素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常用干燥剂:生石灰、烧碱、浓硫酸B.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C.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应根据物质分类的标准,利用物质的组成或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常见干燥剂有浓硫酸、生石灰、烧碱等,说法正确;B、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说法错误;C、合金是金属材料,说法错误;D、复合肥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尿素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时应正确理解概念,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或蒸发均可使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B.N点和M点表示的甲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乙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其浓度均保持不变D.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1:3【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晶体析出的方法;B、根据溶解度曲线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解答;C、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化;D、据t1℃时,甲、乙的溶解度及溶液的特性分析解答.【解答】解: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后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故错误;B、M点表示t1℃时甲的溶解度是25g,相当于100g水中最多溶解25g的甲,N点是甲升温至t2℃时的状态,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其饱和溶液升温浓度不变,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其饱和溶液升温乙要析出晶体,其浓度减小,故错误;D、t1℃时,甲、乙的溶解度为25g,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均为25g:125g=1:5,故错误;故选B.【点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同时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才能正确解答.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图①所示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pH偏下B.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氨气,选用图②装置C.如图③所示配制50g20%的蔗糖溶液,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图④将水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边到边搅进行稀释【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酸性降低,溶液的pH偏大;B、加热固体可用②装置;C、俯视会造成量取的水体积偏小,并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D、依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并结合图示分析解答.【解答】解: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酸性降低,溶液的pH偏大,故错误;B、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氨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可选用图②装置,正确;C、俯视会造成量取的水体积偏小,溶质称量正确,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测定酸碱度的正确方法、发生装置的选取方法、量筒的使用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一定的饱和石灰水加入氧化钙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C.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热,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B、根据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解答;C、根据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考虑;D、根据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热,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于溶剂的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会减少,故A错误;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变为0,故B错误;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所以用催化剂和不用催化剂生成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错误;D、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当反应完毕后溶液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大的是()A.纯碱固体和稀盐酸 B.铝和氯化镁C.烧碱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以及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纯碱固体和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73 117则溶液的质量增加,正确;B、铝和氯化镁不能反应,错误;C、烧碱溶液和盐酸能反应,但是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反应后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小,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间的反应以及质量关系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步骤有:①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过滤、洗涤;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C.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全部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已有的海水制镁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用海水制镁的优点是原料来源丰富,正确;B、过步骤①②③能将海水中的氯化镁提纯富集,正确;C、酸钙制取石灰乳的过程中涉及到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石灰乳与氯化镁的反应以及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电解氯化镁是分解反应,不涉及到置换反应,错误;D、电解无水氯化镁时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海水制镁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取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分别加入同一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均为NaCl.若与氢氧化钠反应用去盐酸a g,与碳酸钠反应用去盐酸b g,则a与b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a=b B.a≤b C.a<b D.a>b【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依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的质量相同,所以可依据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设两者的质量均为m,而后计算所需的盐酸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设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的质量均为m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m bgb=NaOH+HCl=NaCl+H2O40 36.5m aga=g因为b=<a=g故选D【点评】此题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方法;二、填空题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1)干冰制冷的原理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一种常见的碱是氢氧化钠,可以清除油污(3)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构成硫酸铜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Cu2+、SO42﹣.【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1)根据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去除油脂进行分析解答.(3)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解答】解:(1)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2)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作炉具清洁剂中清除油污.(3)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分别是Cu2+、SO42﹣.故答案为:(1)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2)氢氧化钠;(3)Cu2+、SO4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符号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中招模拟试题(一)(扫描版)
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中招模拟试题(一)2016年中招模拟试题化学参考答案(一)说明:化学方程式给分标准以中考给分标准为准。
即凡是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者、化学式写书不正确者、方程式没有配平者、漏写反应条件者、漏写“↓”或“↑”者一律不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6分)13.(1)干冰升华吸收热量(2)氢氧化钠(或NaOH)(3)Cu2+ 、SO42-14.化学变化; +415.糖类;钙16.(1)原子(2)4NH3 + 3O2 点燃 2N2 + 6H2O(3)产物没有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7. (1)氢氧化钠溶液(或NaOH溶液)(答出石灰水也给分)(2)引入其新杂质Cl﹣(或NaCl)(3)二者反应产生氨气,使肥效降低。
18.烧碱(或苛性钠);灭火(或作气肥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9.(1)3Fe + 2O2点燃 Fe3O4 (1分)(2)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分)(3)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1分)20.(1) 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乒乓球碎片燃烧,滤纸片没有燃烧。
(1分)结论:燃烧条件下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分)(2)点燃蜡烛,然后用烧杯把燃烧的蜡烛罩住,观察到燃烧的蜡烛逐渐熄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21.(1)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1分)(2)2KMnO4 K2MnO4 + MnO2 + O2↑(1分)或2KClO32KCl + 3O2↑(3)bfedcg (1分)22.(1)B (1分)(2)SO2 + 2NaOH === Na2SO3 + H2O (1分)(3)氢气:随着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硫酸的浓度降低,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1分)四、综合应用题(计算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23. (1) d (2)①③(3)制取CO ;Fe2O3 + 3CO 高温 3Fe + 3CO2(4)①Ag和Cu,可能有Zn ②Zn(NO3)2,可能有Cu(NO3)2(5)解:设原样品中的一份铁粉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3.6g – 0.4g = 3.2g …………………(1分)Fe + CuCl2 === FeCl2 + Cu …………………(1分)56 64X 3.2g56/64 = X /3.2gX = 2.8g ……………………(1分)2.8g×2 = ……………………(1分)答:原样品中铁粉的质量为5.6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仿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醋除水垢C.干冰升华 D.SO2形成酸雨2.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A.发展水力、风力发电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C.城市街道洒水降尘 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D.过滤4.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镁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31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5.201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C.蒸馏可使海水转化为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6.关于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2:1B.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C.③得到电子后形成④D.x=3时,②属于原子7.分类法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汞、钙、金、铝B.合成材料:聚乙烯、尼龙、铝合金C.混合物:冰水共存物、酒精、熟石灰D.氧化物:氧气、氯酸钾、生石灰8.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3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在30℃时,5gKN0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33.3%的KN03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10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均没有固体剩余10.下列物质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MgSO4B.HCl、AgNO3、Na2SO4C.K2SO4、CuCl2、NaNO3D.NaNO3、K2CO3、NaOH11.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了新型抗疟疾药青嵩素,它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嵩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青嵩素属于有机物B.青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1个青嵩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D.青嵩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在H、He、C、N、O、K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是;可以用作复合肥的盐是.14.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15.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为10%的H2SO4,需要水的质量为g.16.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防腐剂、干燥剂、防锈剂等试剂.请根据题意填空.(1)氮气:食品包装时充氮防腐的主要原因是.(2)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3)铝粉:在铁制品表面涂刷铝粉的原因是.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3)请写出利用B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18.将5.6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三、简答题:共12分.1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问题.(1)工厂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来炼铁.(2)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3)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20.下列因素会对燃烧产生影响,请分析说明会产生说明影响,并举例说明.(1)氧气浓度的大小.(2)可燃物的干燥程度.21.小明先往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改变.接着他把燃着的硫放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溶液变为红色,集气瓶内温度升高.请回答:(1)图中硫燃烧时还会产生说明现象?(2)为了证明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应补做说明实验?(实验材料自选)2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请回答:(1)若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实验室收集干燥的D气体的方法.(2)若A为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C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B的一种用途.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阳春三月,康康到郑州西郊满水北调水渠和生态廊道附近踏青,他站在凯旋路桥,看到一渠清水向西北方向缓缓流去,从桥旁的水闸向西流湖正在注入清澈的丹江水,两岸的铁丝网护栏整齐壮观,附近怒放的海棠、盛开的紫荆…鸟语花香,美不胜收.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闻到海棠花香,请从微粒角度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2)在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我们常用方法除去水中不溶的杂质,用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生活中采用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渠的两岸种植草坪和树木的原因是.(4)康康取少量西流湖的水带回实验室,他利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8,水样呈性,请写出操作的方法.(5)康康用净化后的水稀释浓硫酸,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取98g该稀盐酸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克?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仿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醋除水垢C.干冰升华 D.SO2形成酸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醋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SO2形成酸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A.发展水力、风力发电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C.城市街道洒水降尘 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A、根据水力、风力发电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污染物进行解答;C、根据城市街道洒水降尘可以减少有粉尘进行解答;D、根据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可减少污染进行解答.【解答】解:A、水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用水力、风力发电不会造成污染,利于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环境;B、露天焚烧秸秆、树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用环境保护;C、城市街道洒水降尘可以减少有粉尘,保护环境,利于保护环境;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故选:B.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测定溶液pHD.过滤【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4.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镁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31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故错误;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C.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但要注意单位为“1”,而非“克”,通常省略,故错误;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故正确.故选D.5.201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可溶性杂质C.蒸馏可使海水转化为软水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分析;B、根据活性炭只能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结论分析;C、根据海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可以用煮沸或蒸馏解答;D、根据电解水的现象解结论解答.【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正确;B、活性炭只能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故不正确;C、海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可以用煮沸或蒸馏,故正确;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它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正确.故选ACD.6.关于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2:1B.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C.③得到电子后形成④D.x=3时,②属于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依据化合价决定元素化合是的原子个数比的知识分析解答;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①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化合价为+2价;④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1:2;错误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③④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C、由图示可知,③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④;D、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时,②属于原子;故选A.7.分类法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汞、钙、金、铝B.合成材料:聚乙烯、尼龙、铝合金C.混合物:冰水共存物、酒精、熟石灰D.氧化物:氧气、氯酸钾、生石灰【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非金属单质是名称中没有“钅”字旁(汞和金除外),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解答】解:A、汞、钙、金、铝都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聚乙烯、尼龙属于合成材料,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错误;D、氧气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8.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据此解答.【解答】解:A、对比甲、丙,甲中没有水不生锈,丙中有水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正确;B、对比乙、丙,乙中没有氧气不生锈,丙中有氧气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正确;C、对比甲、乙,乙中有水,而甲中没有水,不能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错误;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正确;故选C.)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在30℃时,5gKN0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33.3%的KN03溶液D.在50℃时,两物质各10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均没有固体剩余【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分析图表,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C、依据20℃时KCl的溶解度是33g分析解答;D、根据5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B、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故B正确;C、20℃时KCl的溶解度是33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33g;10g水中加入5gKCl,溶解3.3g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8%,故C错误;D、50℃时KCl溶解度是41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41g,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4.1g,有固体剩余;50℃时硝酸钾溶解度是88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88g,10g 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8.8g,无固体剩余,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物质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MgSO4B.HCl、AgNO3、Na2SO4C.K2SO4、CuCl2、NaNO3D.NaNO3、K2CO3、Na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解答】解: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氯离子离子和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C、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D、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11.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了新型抗疟疾药青嵩素,它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嵩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青嵩素属于有机物B.青嵩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1个青嵩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D.青嵩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青蒿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22+16×5=282,故正确;C.一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故选D.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3.在H、He、C、N、O、K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做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He;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是H2CO3;可以用作复合肥的盐是KN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其化学式为:He.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导致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一种酸,其化学式为:H2CO3.由提供的元素组成的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故答案为:He;H2CO3;KNO3.14.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乙装置在密闭装置内进行,避免了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更环保.(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分析】(1)比较甲、乙两个装置的不同点和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实验原理分析回答红磷的作用;【解答】解:(1)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甲、乙两装置对比,乙装置是密闭装置发生反应五氧化二磷不会扩散到空气中,故填:乙装置在密闭装置内进行,避免了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更环保;(2)红磷在两个实验中,均起到对照作用,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对照作用.15.浓H2SO4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2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稀释为10%的H2SO4,需要水的质量为176g.【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分析】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的质量变化;根据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计算加入的水的质量.【解答】解: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会增大,其质量分数会减小.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20g×98%=(20g+x)×10%解得:x=176g;故答案为:减小,176.16.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防腐剂、干燥剂、防锈剂等试剂.请根据题意填空.(1)氮气:食品包装时充氮防腐的主要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CO2+Ca(OH)2═CaCO3↓+H2O(写化学方程式).(3)铝粉:在铁制品表面涂刷铝粉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时可充氮防腐.(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在铁制品表面涂刷铝粉,是为了防止铁锈蚀,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答案为:(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CO2+Ca(OH)2═CaCO3↓+H2O;(3)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acd或bcd(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3)请写出利用B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改进措施是:把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cd或bcd;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改进措施是: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答案:(1)acd或bcd;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2)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3)Zn+H2SO4=ZnSO4+H2↑;18.将5.6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铝(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Fe(NO3)2(填化学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5.6g纯铁能生成0.2g氢气.由于0.2g <0.21g,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和滤渣的成分【解答】解:设5.6g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Fe+2HCl=FeCl2+H2↑56 25.6g x解得:x=0.2g<0.21g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杂质不可能为铜,由于等质量的铝与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比铁多,应混入了铝;由题意可知,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铝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完后铁再与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说明了铝、铁无剩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Fe(NO3)2.故答为:铝;Al(NO3)3,Fe(NO3)2.三、简答题:共12分.1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有关问题.(1)工厂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石来炼铁.(2)乙醇(C2H5OH)被用作酒精灯、火锅、汽车等的燃料.(3)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