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doc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观后感、故事大全、名言警句、作文大全、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stories, famous sayings, essays, speech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essay!《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读后感2000字阿里·沙维特在《我的应许之地》里描述出了一个复杂多元的犹太人形象,尤其是代尔亚辛村大屠杀与吕大城屠杀事件似乎展现了一个新“纳粹”的形象,而汉娜阿伦特这个德裔犹太女子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里描述出了一个与纳粹“同流合污”,卑鄙的抛弃了同胞的犹太高层委员会的形象,进而引发出的非议与责难铺天盖地,争论不休。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后感读书笔记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记者,对艾希曼的审判做报告。
面对史无前例的犯罪,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只能以纽伦堡审判作为先例,而法律的灵魂是公平,在控方将莫须有的罪名都强加在艾希曼的身上,把其描述成一个穷凶极恶的变态杀人狂,以此达到以色列复国主义的政治目的,达到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压制,是显失公平、罔顾事实的。
作者站在另一个高度,对艾希曼进行了相当精彩的人格研究,认为其在人格上是平庸的,并不嗜血,而只是一个惟命是从的理想主义者,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途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他的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盲目的相信一种东西并坚持、不反思。
面对犹太民族遭受的如此巨大的灾难,我也有强烈的要复仇的心理,而阿伦特作为一个犹太女性,仍然可以冷静的看待这场审判,不被情绪主导,以法律为依据的态度却是走在了许多人前面的值得肯定的。
当然,她也因此遭到了很多反对和讨伐,失去了很多朋友,书籍也只有德文版在德国出版。
也许要弄清这样一个国家行为的屠杀,究竟是什么原因?仍然需要做很多的艰难的历史研究,这绝非希特勒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作者认为纳粹复杂的官僚机构之间的权利争夺恰恰促进了“最终解决”的执行,再加上一套语言规则的使用,让人不用思考其所作事情是否符合良知,犹太委员会的领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了所有同胞,当然是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
然而,从法律的角度,这也绝对应该负连带责任。
可是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此只字未提。
由此可见,辩方质疑耶路撒冷的管辖权是有道理的,这个案件应当由一个国际法庭审判,才能还事件以真相,让所有有罪的人都得到其应有的惩罚。
也可以借这个案件,促进国际刑法的立法和审判,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案件的审判,因为这是“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罪,虽然犹太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但是没有这样的国际法庭,历史恐怕还会重演。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会不会将智商低于某一阶段以下的人全部灭绝?所以作者始终强调审判是为了伸张正义,而以色列特工从阿根廷绑架被告本身就是犯罪。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路西法效应”与“耶路撒冷的审判”“路西法效应”1971年,8月14日,周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
一阵尖锐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夏日清晨的宁静,警车在大学生汤米?怀特洛的家门口戛然而止。
睡眼惺忪的汤米从床上被拉起来,警察向他宣读了逮捕令,他陷入了一桩罪行严重的案件。
面无表情的警官向汤米口述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利,经过搜身,汤米的双手被扣上了手铐,警车呼啸而去。
一小时后,经过登记和留印指纹,汤米被蒙上眼睛,押送到斯坦福县监狱。
在监狱里,他被脱光衣服,喷洒了消毒剂,穿上印有表示身份号码的囚服,汤米失去了自己的姓氏,变成了647号囚犯。
另外8名大学生也这样遭到逮捕并被送到同一所监狱。
所有这一切都是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一手策划并导演的。
菲利普?津巴多出生于美国纽约,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现任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曾获普通心理学终生成就奖。
为了探究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究竟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社会制度能在何种方式控制个体行为,主宰个体人格、价值观念和信念、津巴多博士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寻找大学生参加监狱生活实验。
酬劳是每天15美元,期限为两周。
”结果共有70人报名,经过一系列医学和心理学测试,24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情绪稳定的年轻人入选。
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 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
汤米和其他8名大学生就成了“罪犯”,于是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一切准备就绪,“斯坦福监狱实验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SPE)”开始。
8月14日,星期天。
身穿笔挺帅气的卡其制服,胸前挂着口哨,戴着深色Ray—Ben(雷朋)太阳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9名看守的装扮绝对可以乱真。
不过这些“看守”没有受过任何专门的职业训练,对如何做监狱看守员,他们只是从电视、报刊杂志上见过。
罪与罚:反思艾希曼审判——读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恶而成为一个 “ 邪恶意志” ,必定有一个驱使它如 此做 的原 因 ,这 个原 因就 是意志 的动机 和意 图。 据此而找到 的动机通常无外乎嫉妒 、仇恨 、贪欲
等 ( 如 譬 经》 中该 隐对亚 伯 的 嫉 妒) 。但 无 论 如何 ,意 志对这 些动 机 的选择 是完 全 出于 自愿 的 。 如 果 摩 尼 教 对 恶 的 解 释 是 “ 物 决 定 论 ” 外 ,
者 —— 至 少 目前 在 受 审 中 的 实 际 当事 人—— 是 十
“ 而你 只要 还 是 在 外 在 的 、Hale Waihona Puke 见 的行 为 中 寻 找 恶 ,
一
定不得其解” ] [ 3 ,并且 “ 恶的唯一来源便 是意志
的 自由选 择 ” 。如 此 则 将 恶行 的发 生 与 自由意 志 联 系起 来 。作 恶 的意 志 被称 作 “ 恶 意 志 ” “ 邪 。 邪 恶 的 意志 就 是 万 恶 之原 因 ” 1 志之 所 以选 择 作 1。意 5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1 年 第 3 ( 02 期 总第 7 期) 5
罪与 罚 :反 思艾希 曼审判
读 汉娜 ・ 阿伦 特 《 耶路撒冷 的艾希 曼》
王 晓 艳
( 同济 大学人 文 学 院 ,上 海 20 9) 0 02
[ 摘要]在 路撒 冷的 艾希 一 书 中 ,阿伦特 以 “ 的平庸 性 ”来 刻 画艾希 曼及 他 所代表 恶
[ 中图分类 号】 B 1 . 72 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56 2 1 )3 0 4 - 6 0966(020—090
鲁 道夫 ・ 希 曼 曾担 任纳 粹 党卫 军要 职 ,组 织 策划 了大规 模 屠杀 犹太 人 的 “ 艾 最后 解 决方 案 ” ,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导读:读书笔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记者,对艾希曼的审判做报告。
面对史无前例的犯罪,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只能以纽伦堡审判作为先例,而法律的灵魂是公平,在控方将莫须有的罪名都强加在艾希曼的身上,把其描述成一个穷凶极恶的变态杀人狂,以此达到以色列复国主义的政治目的,达到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压制,是显失公平、罔顾事实的。
作者站在另一个高度,对艾希曼进行了相当精彩的人格研究,认为其在人格上是平庸的,并不嗜血,而只是一个惟命是从的理想主义者,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途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他的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盲目的相信一种东西并坚持、不反思。
面对犹太民族遭受的如此巨大的灾难,我也有强烈的要复仇的心理,而阿伦特作为一个犹太女性,仍然可以冷静的看待这场审判,不被情绪主导,以法律为依据的态度却是走在了许多人前面的值得肯定的。
当然,她也因此遭到了很多反对和讨伐,失去了很多朋友,书籍也只有德文版在德国出版。
也许要弄清这样一个国家行为的屠杀,究竟是什么原因?仍然需要做很多的艰难的历史研究,这绝非希特勒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作者认为纳粹复杂的官僚机构之间的权利争夺恰恰促进了“最终解决”的执行,再加上一套语言规则的使用,让人不用思考其所作事情是否符合良知,犹太委员会的领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放弃了所有同胞,当然是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
然而,从法律的角度,这也绝对应该负连带责任。
可是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此只字未提。
由此可见,辩方质疑耶路撒冷的管辖权是有道理的,这个案件应当由一个国际法庭审判,才能还事件以真相,让所有有罪的人都得到其应有的惩罚。
也可以借这个案件,促进国际刑法的立法和审判,从根本上解决这类案件的审判,因为这是“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罪,虽然犹太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读书笔记及感悟1500字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念书笔录及感悟1500 字导读:念书笔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念书笔录及感悟 1500 字,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念书笔录及感悟1500 字: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记者,对艾希曼的审讯做报告。
面对前所未有的犯法,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只好以纽伦堡审讯作为先例,而法律的灵魂是公正,在控方将莫须有的罪名都强加在艾希曼的身上,把其描绘成一个极恶穷凶的变态杀人狂,以此达到以色列复国主义的政治目的,达到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压制,是显失公正、罔顾事实的。
作者站在另一个高度,对艾希曼进行了相当出色的人品研究,以为其在人品上是平凡的,其实不嗜血,而不过一个唯命是从的理想主义者,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前程和对领袖的个人崇敬。
他的恶根源于思想的缺失,盲目的相信一种东西并坚持、不反省。
面对犹太民族遭到的这样巨大的灾害,我也有激烈的要复仇的心理,而阿伦特作为一个犹太女性,仍旧能够沉着的对待这场审讯,不被情绪主导,以法律为依照的态度倒是走在了很多人前方的值得一定的。
自然,她也所以受到了好多反对和征伐,失掉了好多朋友,书本也只有德文版在德国第一版。
或许要弄清这样一个国家行为的屠戮,终究是什么原由?仍旧需要做好多的困难的历史研究,这绝非希特勒一个人就能够达成的,作者认为纳粹复杂的官僚机构之间的权益抢夺恰好促使了“最后解决”的履行,再加上一套语言规则的使用,让人不用思虑其所作事情能否切合良心,犹太委员会的领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了所有同胞,自然是在其实不知情的状况下。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这也绝对应当负连带责任。
但是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此只字未提。
因而可知,辩方怀疑耶路撒冷的管辖权是有道理的,这个案件应当由一个国际法庭审讯,才能还事件以实情,让所有有罪的人都获得其应有的处罚。
也能够借这个案件,促使国际刑法的立法和审讯,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案件的审讯,由于这是“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罪,固然犹太民族遭到了巨大的磨难。
《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_读后感_模板
《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_读后感_模板心间圣地——《耶路撒冷》读后感无须虔诚跪拜,只是你我理想的一方桃花源地,合上掌心祈祷,携着纯洁的企盼来到这心中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它无关宗教信仰,作者徐则臣也在采访中坦言:“耶路撒冷只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和隐喻。
”小说围绕一群70后的童年至中年的经历,以运河及花街文化为背景,以天赐的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到世界去又回到故乡来的故事。
上帝或许不在,但上帝的眼必定在。
《耶路撒冷》象征的或是上一辈人对自己不堪过往的忏悔和赎罪,又或是青年人的浩远理想,无法企及的心之所向。
小说中信仰基督教的秦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为防止十字架被淋湿,献出了自己用来御寒的衣服,用她矮小的肉体之躯来背负这沉甸甸的石块,最后神秘地跌死在了一个水沟里。
秦环在年轻的时候为生计出卖过自己肉体,但她何尝不是又用自己的肉体保护了在千万人心中神圣的耶稣。
几十年来,她一直与那冰冷的十字架作伴,来忏悔,来赎罪。
她不分昼夜地念经,却仍求不得现世宁静,以至于到了那千钧一发之际,她采用了死这样一种颇不平静的方式,换来了来生安稳。
合上这本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初平阳、易长安、秦福小、杨杰这四个人深厚坚固的友情。
友情较亲情、爱情珍贵的地方是它不讲究任何血缘关系、物质条件。
恰恰就是那么几个人,或是从小玩到大,默契了解,或是志趣相投,一见如故。
小说中的他们,即使散落天涯,相隔万里,依旧永远把彼此装在心上,只要一人有急难,其他人都会拼尽全力相助。
福小因心怀对天赐的愧疚而离家出走,他们一行人便毫不犹豫地去天南海北寻找她,最后弄得身无分文,狼狈返乡。
这种冲动行为确实有点可笑,但当中那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真诚意气也着实令人感动。
如今这世上,又有多少像他们四个那样能为朋友义无反顾的人呢?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是一个结交朋友和遗忘朋友的过程,不断地有人被相识,被遗忘。
儿时要好的朋友,总以为那种友情是可以伟大到此生不忘的,结果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的城市,新的环境,遇见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事,彼此间没有了共同话题,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少,大家渐渐疏远了,最后在共有的忙碌中竟默契地互不打扰,隔阂悄悄产生了。
[思想笔记]“没有外在的声音来唤醒他的良心”
[思想笔记]“没有外在的声音来唤醒他的良心”思想笔记谢有顺今后为了防止暴政的重现,最该警惕的恐怕还不是希特勒或艾希曼这些个人的再生,而是产生希特勒和艾希曼的土壤——非理性或屈从于暴力的群众。
谁该为暴行负责?阿道夫·艾希曼——希特勒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的主要工具之一——的良心,真正成为一个思想问题,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耶路撒冷。
此前,艾希曼一直化名奥托·海尼格和理查德·克莱曼特隐藏在南美洲,直到1960年才被以色列特工人员查明,并在阿根廷内地的一次大胆行动中将其逮捕归案。
在接下来那场漫长而著名的审判中,罪责及其承担的问题,又重新折磨着人们,尤其是汉娜·阿伦特小姐的卷入,使这一事件成了一个哲学难题。
阿伦特小姐是海德格尔的学生,著名的思想家,《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作者,她就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这一事件,为《纽约客》杂志写了一系列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寻常的罪恶的报告》一书,轰动一时。
她出席了审判现场,研究了许多令人棘手的材料和记录之后宣称,艾希曼在内心里并不是一个纳粹主义者;他加入纳粹党时,并不知道希特勒的计划;盖世太保在巴勒斯坦移民中为犹太人提供了帮助;希姆莱也有其怜悯之心;用毒气杀害犹太人的计划源于希特勒的安乐死计划;总而言之,艾希曼是一个谦逊的人。
阿伦特居然还引用了艾希曼的声明:“我本人对犹太人没有仇恨。
”她同情艾希曼,悲叹道:“哎,没有人相信他。
”——这是惊人的,它与历史事实的出入太大,因为就连艾希曼自己在战争结束时也曾狂叫:“当我走进坟墓时,我会因为杀死了500万犹太人而大笑,这件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快感。
”阿伦特小姐所作的辩解是,艾希曼许多时候并没有亲手实施屠杀,但这能作为给艾希曼开脱的理由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发表的说明或许可以回答阿伦特小姐:“依我们看来,把受害者送往地狱的法律和道德的责任,不比他亲自实施死亡的责任小,甚至更大。
艾希曼耶路撒冷审判与“恶的平庸” 艾希曼 耶路撒冷审判 阿伦特 平庸之恶_凤凰读书
艾希曼被捕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世界,受冲击最大的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阿伦特严肃指出,因为“至少这种对直接杀人犯的认真、努力的审判,还是第一次”,“至今德国人对当年屠杀犹太人的结果不甚关心,杀人者即使自由地昂首阔步地走在公共场所,也没有人给予特别的注意”。战后西德一万一千五百名司法官员中约有五千人在纳粹执政时期担任同类职务。不仅司法界,联邦及各州政府部门、警察机关、大学、公共团体中身居高位的旧纳粹政权要员也不少。如党卫军高级干部马丁·菲伦茨还是自由党中坚干部,艾希曼被捕后,他在德国锒铛入狱,被检察院起诉,结果法院只判四年徒刑。1958年西德虽然设立了追查纳粹罪犯总部,但因为缺乏检举的“人证”、“物证”,实际上不过是敷衍社会、世界舆论的一种举措。尽管许多纳粹罪犯及其犯罪证据都曾在媒体上公布过,他们也未曾隐姓埋名潜入地下,而且也未超过法律所规定的二十年内追溯的时效,但1958年至1963年间,在一百二十名战时犯有杀人、协助杀人罪行的被告(内不少是党卫军高级军官)中,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仅二十九人。地方法院对许多犯有滔天大罪的纳粹党徒都作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轻微判刑,如参与夺取四万犹太人生命的奥托·勃拉特菲歇博士仅判十年徒刑;曾任艾希曼法律顾问的奥托·法拉齐在战争结束前强制移送了一千二百名犹太人,并“解决”了其中的六百余人,仅判五年徒刑,而且不剥夺公民权。战后不少在欧洲其他国家被判处死刑的纳粹罪犯,如在西德法庭受审的话,不仅生命无虞,还处以极轻的刑罚。在西德,很多杀人多达三位数不足四位数的罪犯都被判处“无罪”。
艾希曼的审判引起阿伦特对政治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关心。1965年起,她在新社会研究学院、芝加哥大学开设“道德哲学”、“康德政治哲学”、“基本道德的诸命题”、“判断力批判”等专题讲座。这些关于伦理思想研究的见解后来汇集在她的《精神生活》一书中。她不是从法的角度而是从伦理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二战的战犯在法庭上都把罪责归于社会(国家)的犯罪,完全没有个人的罪恶感。对于这种现象,阿伦特指出:这里根本的问题,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这些历史事件的话,连政治学者也会感到法的手段“单纯”之可怕。被告实施恶行瞬间面临的问题不是这个国家体制起什么功能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会成为这个体制的官员的问题。希特勒之流梦寐以求的就是那种不能追求个人责任的社会体制。从阿伦特对政治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关心,也可看到其受到雅思贝斯很大的影响。雅思贝斯在分析德国国民的战争责任问题时,曾把责任分成刑事、政治、道德、形而上四种。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争议——汉娜·阿伦特对犹太历史的解读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争议——汉娜·阿伦特对犹太历史的解读1961年,阿伦特向《纽约客》主动请缨,作为特派观察员前往耶路撒冷,听取对被以色列特工绑架回国的在逃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审判。
随后,她在《纽约客》连续发表系列报道,并于1963年将其结集、扩展、出版。
如今,这本融哲思、观察与描绘为议题的“报告”,已然成为阿伦特最受争议的一本书,在60年代的美国和欧洲知识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如同阿伦特自己在此书《后记》中所言:“本书尚未付梓前,便已成为争论的焦点,以及抗议的众矢之的。
”争论主要围绕三个观点:其一,阿伦特认为,亲自参与了毁灭集中营数以百万犹太人的艾希曼,并非生性凶残冷血,亦非心理变态的怪物;既无任何针对犹太人的深仇大恨,亦无希特勒的狂热信念,而只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1]由此,阿伦特以“平庸的恶”代替了关于纳粹的恶魔神话。
其二,阿伦特在对大屠杀事件中“犹太人委员会”的表现进行道德审查时所使用的语词和评述。
阿伦特指出,正是由于犹太人委员会的合作,艾希曼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才能实现得如此之“圆满”。
其三,阿伦特叙事的语词和语气被指为讽刺和武断,如同许多学者已经指出的,人们所指责的,与其说是她谈了什么事,不说说是她如何谈这件事的。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阿伦特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她从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的现代犹太人经验的更大理论的一部分。
只有将阿伦特对大屠杀期间犹太领导人活动的分析置于她更大的解释框架中,人们才能理解她的判断和结论的全部意义,以及它们扭曲历史真相的程度。
因为,正如本文试图表明的那样,阿伦特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与其说是来自对经验证据的考察,不如说是来自一套先入为主的现代历史上犹太人行为的类别,她把大屠杀经历的某些事实纳入了这些类别。
一、艾希曼“恶的平庸性”的争议在《艾希曼在耶鲁撒冷》一书中,阿伦特用“恶的平庸性”来形容纳粹军官艾希曼,将他看为只是极权主义国家机器中的一个齿轮,认定他是出于无思、丧失判断力、对他人失去想象力,从而失去了行为选择的道德根据。
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后记)
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后记)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后记)596次本书是一个审判报告,主要资料来源是分发给耶路撒冷媒体的庭审记录的副本。
除了检察方的公诉书以及辩护方的概括否认答辩外,审判记录没有公开出版,也很难找到。
法庭用语为希伯莱语;分发给媒体的材料已被申明“是未经校正和修改的现场同声翻译的记录”,因此“难免会有文体上的缺憾和语言错误。
”除了用德语进行的庭审,我自始至终使用的都是英文文献;当审判中使用德语时,我自认为可以轻松胜任翻译工作。
除了检察长的开庭报告以及最后的判决,其翻译不是现场的同声翻译、而是在庭外准备的外,这些记录中没有一件是绝对可信的。
唯一的权威性版本是官方的希伯莱语记录,而我没有利用。
但无论如何,所有这些材料都是由官方提供给记者供其使用的,而且就我所知,在官方的希伯莱语记录和译本之间,还没有发现严重的出入。
德语的现场同声翻译相当糟糕,但据说英语和法语翻译是可信的。
下面这些庭审材料的可靠性――只有一件除外――均无可置疑,它们也都是由耶路撒冷官方提供给媒体的:1)警察对艾希曼的提审记录。
德语,是根据录音整理的,曾经给艾希曼看过,他还亲手做过改动。
它和审判记录堪称最重要的档案材料。
2)检察机关提交的档案材料,以及检察机关提供的“合法材料”。
3)16个证人的宣誓证词。
这些证人最初是辩方邀请的,但后来检察机关也部分地采用了他们的证词。
这16个证人是:埃里希·冯·迪姆·巴赫-齐拉维斯基,理查德·贝尔,库尔特·贝歇尔,霍斯特·格雷尔,维廉·霍特尔博士,瓦尔特·豪朋库森,汉斯·尤特纳,赫伯特·卡普勒,赫尔曼·克鲁梅,弗兰茨·诺瓦克,阿尔弗雷德·约瑟夫·斯拉维科,马克斯·默顿博士,阿尔弗雷德·西克斯教授,埃贝哈德·冯·塔登博士,爱德蒙德·法思梅尔博士,奥托·温克尔曼。
耶路撒冷读后感
耶路撒冷读后感耶路撒冷,这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和厚重感的名字。
当我读完有关它的书籍后,那感觉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超级大剧,而我只是个在台下目瞪口呆的小观众。
一开始,我以为耶路撒冷就是那种在地图上占个小地方,但故事能堆满一屋子的城市。
果不其然啊!这座城市就像是一个超级大杂烩,宗教、文化、历史一股脑儿全在里面搅和。
你能想象到的那些古老的宗教故事,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在耶路撒冷都有着根儿一样的存在。
这就好比是一群神仙都在这儿挑了自己的“宅基地”,然后世世代代就在这儿“斗法”,当然这个“斗法”不是真的打架,更多的是那种精神信仰上的角力。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一个老古董,它们静静地躺在那儿,但是身上背负的故事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圣殿山那块地儿,就像是宗教界的超级网红打卡点,每个宗教都对它爱得深沉。
犹太人觉得那是他们祖宗的荣耀之地,是他们信仰的核心;穆斯林呢,也觉得那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
就为了这块地,从古至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事儿,打打闹闹就没停过。
我读到这些的时候就在想,要是这些石头能说话,估计得每天扯着嗓子喊:“你们别争啦,我都被你们争得头疼了!”从城市的建筑风格上也能看出这耶路撒冷的独特性。
大街小巷里,你能看到风格迥异的建筑比肩而立,就像是不同风格的模特在走T台,一个挨着一个。
古老的犹太会堂,那建筑的线条和装饰充满了犹太民族独特的韵味,庄重又神秘;再看那些清真寺,圆顶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圣洁感;还有基督教的教堂,十字架在屋顶上高高耸立,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着自己的信仰。
这些建筑凑在一起,没有一点违和感,反而组成了耶路撒冷独特的天际线,这简直就是建筑界的联合国啊。
耶路撒冷可不仅仅是历史和宗教的舞台,这里的人们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读到了那些普通民众的生活,在这个被全世界关注的城市里,他们依然要每天操心柴米油盐。
小孩子们在那些充满历史痕迹的巷子里玩耍,笑声在古老的墙壁间回荡。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耶路撒冷三千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说:“我将按时间顺序,通过那些男男女女——士兵和先知、诗人和国王、农民和乐师,还有那些塑造了耶路撒冷的家族们的生活来讲述这个故事。
”这本书的编辑说:“这是一本你可以当作故事来读的非虚构类文学。
”喜爱这本书的人赞美这本书用一个个互相贯穿的事例,用曾经在这座圣城中呼吸生活的人的角度讲述了耶路撒冷的历史,将这座古老的城市中曾经发生过的悲剧和血腥、活跃与荣耀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喜欢这本书的人觉得它将过多的内容压缩到了(相对来说)短短的篇幅中。
有许多故事和细节与主旨关系不密切,读时让人觉得晕头转向,读完后并不给人留下太多印象。
从这些描述来看,这似乎是一本间于编年体和纪传体之间的历史书。
其英文书名《Jerusalem:TheBiography》直译过来便是《耶路撒冷传》。
然而这样宏大的命题,这样古老的一座城,历史、宗教、政治、文化……要怎样才能去相对客观、全面地在一本书的篇幅中将之娓娓道来?在网上搜索的过程中,我发现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呈现着统一的两极分化。
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最鲜明的特点——翔实的素材,叙事性的行文风格,以及广泛的涉猎面。
正如序言里所说,耶路撒冷的历史就是全世界的历史,同时也是尤地亚山间一座常年贫瘠的小镇的编年史。
耶路撒冷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
每个人的心中几乎都存有对耶路撒冷自己的憧憬和想象。
可是,从古至今,无论是信徒和朝圣者,还是游客和记者,当他们怀揣着美好的期望来到这里,真实的耶路撒冷却都让他们大失所望——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座兴旺过、萎缩过,被重建、被摧毁,如此反复不断变化的城市;一座远离地中海海岸的贸易路线,缺水,夏季阳光暴晒,冬季寒风凛冽,不适合定居的城市。
读《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
读《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读《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读《耶路撒冷》读后感3000字:耶路撒冷一座城市的名字,一个地区的名字,一个王国的名字。
《活在耶路撒冷》读后感
《活在耶路撒冷》读后感
《活在耶路撒冷》这本书让我对这座古老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通
过自己在耶路撒冷的生活经历,向读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耶路撒冷的历史、文化、宗教和人文景观,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首先,作者对耶路撒冷的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讲述了这座城市自古至今
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了解到耶路撒冷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感受到了耶路撒冷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其次,作者通过自己在耶路撒冷的生活经历,向读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现实面貌。
他描述了耶路撒冷的居民、街道、建筑和风土人情,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通过作者的笔触,我看到了耶路撒冷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敬畏和敬意。
最后,作者还对耶路撒冷的宗教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讲述了这座城市
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交融与碰撞,让我感受到了耶路撒冷的宗教包容和文化交流。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看到了耶路撒冷的宗教多元和文化繁荣,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总的来说,《活在耶路撒冷》这本书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看到了耶路撒冷的历史、现实和文化,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自去耶路撒冷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探寻这座城市的奥秘和神秘。
愿《活在耶路撒冷》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热爱这座古老城市,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情怀。
到世界去——读《耶路撒冷》心得札记
到世界去——读《耶路撒冷》心得札记无关宗教信仰,无须虔诚跪拜,合上掌心祈祷,携着企盼,再摆动起双臂,背对运河,去往耶路撒冷,去往世界的尽头。
《耶路撒冷》或是一代人对不堪过往的忏悔与赎罪,又或是一代青年人的浩远理想,无法企及的心之所向。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有一个秘密,与罪有关,像初平阳,像易长安,像杨杰,像秦福小,景天赐的死与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联系,他像一根细长的麻绳,缠绕在他们的心上,系成一个死结,将他们拴在了一起。
无论他们漂泊到哪里,心都留在花街,留在天赐死的那个下午,琐碎而详尽。
对初平阳来说,耶路撒冷是一个符号,是一种念想,更是一次忏悔,耶路撒冷让他想起秦奶奶,秦奶奶让他想起天赐,天赐又让他想起耶路撒冷,谁也忘不了,谁也抛不开,于是守着他们,带着他们去往众生所向的救赎之地,该留念的留念,该放下的放下。
徐则臣说,掉在地上的都要捡起来,又说,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
人会死去,故乡会变化,漂泊在外的人们对故乡的记忆,固执地守在陈旧的时光里,生活依旧停滞不前,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有些东西在他们的心里展开了规律,不出意外的生长节奏,让他们以为故乡是不会变化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相同,院门向南开放,白杨和桑树还站在老地方,后河水的荣枯也只是遵循着时令的安排。
然而,他们不曾察觉。
他们好似忘了,他们那一代人不断的死亡,少一个人故乡就空出一块地方,出来院子里的风都比过去大了。
没人挡着,风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来来往往也不忌讳了。
陌生的面孔不断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所熟悉的故乡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剩下的最终是面目全非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在不断远离故乡,漂泊在陌生的地方,他们的身上带着故乡浓烈的烙印,不停地回忆着,尽管如此,他们拒绝承认回忆。
那是些什么东西?回忆是廉价的,乡愁是妥协,怎么能身在远方心怀故乡?他们可以在那里,或者走。
于是他们被生活拖着向前,漂泊不得安宁的心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故乡的局外人。
《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
《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相关推荐《耶路撒冷》读后感:心间圣地心间圣地——《耶路撒冷》读后感无须虔诚跪拜,只是你我理想的一方桃花源地,合上掌心祈祷,携着纯洁的企盼来到这心中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它无关宗教信仰,作者徐则臣也在采访中坦言:“耶路撒冷只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和隐喻。
”小说围绕一群70后的童年至中年的经历,以运河及花街文化为背景,以天赐的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到世界去又回到故乡来的故事。
上帝或许不在,但上帝的眼必定在。
《耶路撒冷》象征的或是上一辈人对自己不堪过往的忏悔和赎罪,又或是青年人的浩远理想,无法企及的心之所向。
小说中信仰基督教的秦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为防止十字架被淋湿,献出了自己用来御寒的衣服,用她矮小的肉体之躯来背负这沉甸甸的石块,最后神秘地跌死在了一个水沟里。
秦环在年轻的时候为生计出卖过自己肉体,但她何尝不是又用自己的肉体保护了在千万人心中神圣的耶稣。
几十年来,她一直与那冰冷的十字架作伴,来忏悔,来赎罪。
她不分昼夜地念经,却仍求不得现世宁静,以至于到了那千钧一发之际,她采用了死这样一种颇不平静的方式,换来了来生安稳。
合上这本书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初平阳、易长安、秦福小、杨杰这四个人深厚坚固的友情。
友情较亲情、爱情珍贵的地方是它不讲究任何血缘关系、物质条件。
恰恰就是那么几个人,或是从小玩到大,默契了解,或是志趣相投,一见如故。
小说中的他们,即使散落天涯,相隔万里,依旧永远把彼此装在心上,只要一人有急难,其他人都会拼尽全力相助。
福小因心怀对天赐的愧疚而离家出走,他们一行人便毫不犹豫地去天南海北寻找她,最后弄得身无分文,狼狈返乡。
这种冲动行为确实有点可笑,但当中那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真诚意气也着实令人感动。
如今这世上,又有多少像他们四个那样能为朋友义无反顾的人呢?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是一个结交朋友和遗忘朋友的过程,不断地有人被相识,被遗忘。
儿时要好的朋友,总以为那种友情是可以伟大到此生不忘的,结果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的城市,新的环境,遇见了更多的人,经历了更多的事,彼此间没有了共同话题,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少,大家渐渐疏远了,最后在共有的忙碌中竟默契地互不打扰,隔阂悄悄产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在我看来,既享有真爱,又保持自我人格,这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只有当我拥有其中之一时我才能拥有另一个。
我也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正如她所看到的,罪恶的实施者中并不一定只有恶魔,还会有白痴和笨蛋;特别是,正如我们亲眼所见,一旦他们的行为得到宗教权威的支持,必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他体现了纳粹罪恶本身的无个性化性质——在一个封闭体制内、由病态的暴徒实施、目标旨在消灭受害者的人格个性。
那些一度被视作正直的本能,再也不是理所应当的。
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里,以及在接踵而至的争论声中,她坚称只有善才拥有深度。
善可以是根本性的,而恶从来不是。
恶只能是极端的,因为它既不具备深度,也不具备魔性维度——而这正是它的恐怖之处,它可以像真菌一样散布在地球表面,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荒芜。
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
当思维坠落于恶的深渊,试图检验其根源的前提和原则时,总会一无所获。
恶泯灭了思维。
这就是恶的平庸性。
德文版前言
每一场审判的中心,都是被告这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个人有他自己的故事,是一个糅合了各种属性、特征、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独一无二的合成体。
考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屡屡遭遇这种特殊性质的罪行,
我们当前的法律体系在多大范围内、在哪些条件下可以胜任“公正”二字?
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思考注定他成为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罪犯的。
而“不思考”跟愚蠢完全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