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文言文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的部分语文文言文篇目:
1. 《三峡》——郦道元
2.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3.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4. 《与朱元思书》——吴均
5. 《愚公移山》——列御寇
6. 《富贵不能淫》——孟子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 《出师表》——诸葛亮
9. 《望庐山瀑布》——李白
10.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11. 《送友人》——李白
12.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13.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6. 《无题》——李商隐
17. 《相见欢》——李煜
18. 《登飞来峰》——王安石
1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0. 《如梦令》——李清照
21. 《声声慢》——李清照
由于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存在差异,以上只是部分内容,如需更完整、准确的信息,可以翻阅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科书或者与学校教师联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文及译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文及译文1. 《观书有感》杨绛在《观书有感》一文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情地描述了书籍对她的影响和启发。
她认为,读书扩展了她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她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通过读书,她成为了一个有深度的思考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
杨绛深情地表达了她对读书的热爱,并鼓励人们要多读书,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快乐。
2. 《步韵》《步韵》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创作的一篇古文。
在这篇文章中,刘义庆用华丽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五音六律的美妙之处。
他通过诗词的韵律将音乐与文字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刘义庆以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探索。
3. 《天净沙·秋思》苏轼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词。
苏轼用流畅而精湛的词句,将秋天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描述了麦穗金黄、菊花黄烂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词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苏轼对家乡的深情。
4. 《暮江吟》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暮江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江水、庐山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深邃。
杨万里运用生动的词句,让读者感受到他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世界万物的赞美之情。
这篇文言文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宇宙的无尽思考。
5. 译文文言文古文译文的目的是将古代文言文转化成现代汉语,以便现代读者能够理解和体味古人的思想和感情。
译文要忠实于原作的意境,同时也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通过译文,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关于文言文古文及译文的内容。
这些文言文作品和译文,展示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阅读这些古文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并感受到文学的美妙与魅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1.《三峡》[北魏] 郦[lì]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dié zhàng],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yù]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 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shang]。
”1.阙: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如果不是。
3.亭午:正午。
4.夜分:半夜。
5.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6.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9.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0.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激流。
湍,急流。
11.回清:回旋的清波。
12.绝(巘或巚)yǎn:极高的山峰。
13.飞漱shù: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5.良:甚,很。
16.晴初:天刚放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肃:肃杀,凄寒。
19.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链接。
引,延长。
20.凄异:凄惨悲凉。
21.响:回声。
22.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
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译文1:《秦庭燎原》
秦朝东击赵国,烽烟四起。
一时间,天下大乱。
在这混乱中,
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带领农民起义。
他打败了秦军,进军都城咸阳,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因为内部的分裂和
外部的围剿,陈胜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译文2:《董卓的野心》
东汉末年,董卓是个野心勃勃的宦官,他唆使汉少帝杀害了大
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
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迁都洛阳,加强了自身的兵力。
他极度残暴,任意妄为,引发了各地民众的不满。
最终,义军联合起来推翻了董卓的统治。
译文3:《刘备的演说》
东汉末年,刘备是一个仁德之人,他希望能够平定天下,建立
安宁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与诸葛亮一起努力,先后组建
了蜀国和蜀汉政权。
在一次重要的演说中,刘备表达了他对民众的
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他的演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为他
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译文4:《文学修养》
在古代,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通过学习文学,人们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
文学作品也
是人们思想和感情的表达。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文学修养,多读经
典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及翻译大全
《桃花源记》原文: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xiá),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 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
(有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它的树。
(这里的)花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而纷乱。
他(对桃花林的景色)十分诧异。
继续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
山上有个小洞口,看到(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古诗词(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以下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古诗词(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 《登鹳雀楼》杜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Translation:As 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To see farther, one must climb another level of the tower.2.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水,揽胜翠岚忘。
曾爲神仙地,锦屏谷口藏。
Translation:Niu Zhou's Western River, its captivating green mist makes one forget.Once it was a place for immortals, hidden at the entrance of Jinyan Valley.3. 《赋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Translation:The grass on the ancient plain withers and rejuvenates each year.The wild fire cannot destroy it, and it sprouts again in the spring breeze.Its fragrance spreads on the old path, its lush green meets the desolate city.Once again, bidding farewell to a loved one, filled with deep emotions.4.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注释1.《三峡》[北魏]郦[lì]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diézhàng],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XXX[xī]月。
至于XXX[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XXX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XXX]风,不以疾也。
XXX之时,则素湍[XXX]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XXX,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shang]。
”1.阙:同“缺”,空隙、缺口。
2.自非:如果不是。
3.亭午:正午。
4.夜分:半夜。
5.XXX[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6.襄[xiāng]陵:水漫上山陵。
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9.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0.XXX[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激流。
湍,急流。
11.回清:回旋的清波。
12.绝(巘或巚)yǎn:极高的山峰。
13.XXX: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清荣峻茂:XXX,山高草盛。
荣,茂盛。
15.良:甚,很。
16.XXX:天刚放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肃:肃杀,凄寒。
19.属[zhǔ]引:接连不断。
属,链接。
引,延长。
20.凄异:凄惨悲凉。
21.响:回声。
22.哀转:声音凄凉悠扬。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傍边,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炎天水涨,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分,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
偶然天子的命令要急速转达,这时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
中央距离了一千二百里,纵然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
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二(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共计10篇,分别如下:《桃花源记》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陶渊明。
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文及译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古文及译文
古代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所包含的文言文古文及其译文。
古文1:《论语·学而》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研究并时常温它,难道不让人开心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让人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难道不是君子吗?
古文2:《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漂亮的雎鸠在河洲上喧哗。
腼腆的女子,君子善媒。
古文3:《庄子·齐物论》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译文:北冥之中有一种鱼,名叫鲲。
鲲的体型之大,千里之外也不可知。
古文4:《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王肃之妻有罪,怒而杀之。
试以王之法视之说之,王怒,曰:“夫命也,不得不行。
”译文:王肃的妻子犯了罪,他生气后将其杀了。
有人用王的法律来视察并说情,王发怒说:“命令一出,就不能不执行。
”
古文5:《孙子兵法·谋攻》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谋始于使人,成于不失其机。
译文:所以用兵的方法,对方力量是自己的十倍就围困之,五倍就进攻之,对方力量超过自己的二倍就分割之。
计谋从派人开始,成功在于不失去战机。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古文及其译文,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古文,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希望这份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下面是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一、古诗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 《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古文言文1. 《论语·卫灵公》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草衣;郑家亡其国封事,国将焉取予?”2.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则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天可汗之神也。
鱼肠乎?其背若山邑巨阜。
惜乎!使千载之后,有知者存焉。
尝有矜名学浅薄之徒者挟于阿房之下者数百人,其舍乎?山川之穷哉!譬上为宫观,下为市井。
譬前为德义士,后为不肖夫。
譬左为良友,右为剥钱之憎。
譬功名利禄乎?写赞盖世之功,表慷慨之心。
隐退乎?非人情豪杰之举,而胜世摈诸侯之所为者。
彼道也者,何道也?庖也。
庖也者,《周易》之道也。
百家之言备矣,吾尝试写之。
试见其如何!。
初二上册语文所有文言文
初二上册语文所有文言文以下是初二上册语文中的部分文言文:
1. 《三峡》
2. 《答谢中书书》
3. 《记承天寺夜游》
4. 《与朱元思书》
5. 《唐雎不辱使命》
6. 《富贵不能淫》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愚公移山》
9. 《周亚夫军细柳》
10. 《桃花源记》
11. 《小石潭记》
12. 《核舟记》
13. 《诗经·关雎》
14. 《诗经·蒹葭》
15. 《黄鹤楼》
16. 《钱塘湖春行》
17. 《庭中有奇树》
19. 《赠从弟(其二)》
20. 《山中杂诗》
21. 《饮酒(其五)》
2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23. 《雁门太守行》
24. 《赤壁》
25. 《泊秦淮》
26. 《夜雨寄北》
27. 《无题》
28. 《相见欢》
29. 《渔家傲·秋思》
30. 《浣溪沙》
31. 《登飞来峰》
32. 《江城子·密州出猎》
3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6. 《渔家傲》
37. 《天净沙·秋思》
38. 《山坡羊·潼关怀古》
40.《别云间》等。
由于教材版本不同,具体篇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需获取准确信息,建议查阅所使用教材的具体目录。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及注释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及注释古文一: 古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本古文为唐代文学家___所作,写下对人生奋斗的积极态度和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
首联借景抒怀,将依山尽的白日与黄河入海的奔流相连,表达追求卓越的决心;接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比喻人们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不断努力。
古文二: 散文《岳阳楼记》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灭.落日秋山近,一带湖水明。
注释:本古文为宋代文学家___所作,描绘了岳阳楼以及周围美丽的景色。
描写中出现长江、孤帆和落日等表象,通过给予这些景象以感情色彩,进一步强调岳阳楼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和优美。
古文三: 文言短语《兔死狗烹》注释:兔死狗烹是一种对无能的人斥责、讥笑的用语,是古代社会的一种俚语、谚语。
它表达了社会对于弱者的憎恶和对背离伦理道德的无能者的讽刺。
古文四: 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这首古诗是唐代文学家___创作的,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___在床前,使人产生疑惑,以为是地上的霜;抬头望着明月,又会让人想起家乡的美好与亲人的思念。
古文五: 阅读片段《西游记》序章:“话说天宫之内,众神朝朝暮暮效力,无非是替___西天取经的事业。
”序章:“话说天宫之内,众神朝朝暮暮效力,无非是替___西天取经的事业。
”序章:“话说天宫之内,众神朝朝暮暮效力,无非是替___西天取经的事业。
”序章:“话说天宫之内,众神朝朝暮暮效力,无非是替___西天取经的事业。
”片段:“___从这一场喧嚣中醒来,见这场景,他的心好生欢喜。
他想,这就是大唐的人。
这就是我要保护的人啊。
”片段:“___从这一场喧嚣中醒来,见这场景,他的心好生欢喜。
他想,这就是大唐的人。
这就是我要保护的人啊。
”片段:“___从这一场喧嚣中醒来,见这场景,他的心好生欢喜。
他想,这就是大唐的人。
这就是我要保护的人啊。
”片段:“___从这一场喧嚣中醒来,见这场景,他的心好生欢喜。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一、古诗1野望[ 唐 ]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翻译】黄昏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逐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2、《黄鹤楼》朝代: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哪里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闻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旧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眺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哪里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3、《使至塞上》朝代: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4、《渡X送别》朝代:唐代李白渡远X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自X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慢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和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旧怜爱这来自故土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5、《钱塘湖春行》朝代: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注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三峡: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2.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4.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隐:遮蔽。
6.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7.亭午:正午。
亭,正。
8.夜分:半夜。
9.曦(xī)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0.夏水襄(xiāng)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淹上,漫上。
陵,山陵。
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襄,动词,上,冲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11.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12.或:有时。
13.王命:皇帝的命令。
14.宣:宣布,传播,传达。
15.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朝:早晨。
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6.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17.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18.千二百里:一千二百里,约合350公里。
19.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20.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21.御:驾驭。
22.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以,这样。
疾,快。
23.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素:白色。
湍:急流的水。
24.绿潭:碧绿的深水。
【古诗词】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文言文大全
【古诗词】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文言文大全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八年级上册必背文言文古诗
八上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9、三峡 /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一)陶渊明《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屋舍俨然..俨然:(2)具.答之具.:(3)芳草鲜美..魏晋无论:..鲜美:(4)无论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6、翻译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3、把下列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文言文积累八年级上册
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分析:《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文分析:《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一、词语解释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落花甚异之诧异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黄发垂髫老人小孩怡然喜悦的样子具答之详尽咸来问讯都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再无论魏晋更不必说延至其家邀请处处志之作标记欣然前往高兴的样子无问津者渡口二、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 / 7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4、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一、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成为灵异的水2、斯是陋室斯:这3、惟吾德馨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译句: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虽)是2 / 7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回答下列问题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答案1、可爱者甚蕃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
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3 / 7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一、解释1、选贤与能与:通“举”举荐,选拔2、古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3、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
子:子女4、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业5、货恶其弃于地也恶:憎恶6、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7、是谓大同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8、女有归归:女子出嫁二、译句答案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八年级上册:三峡一、解释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11、良多趣味良:真,实在二、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4 / 7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10、答谢中书书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欲:将要。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二、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三、填空答案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之美。
山水相映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之美。
色彩配合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到。
遂:于是。
至到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4、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交横:交错,纵横。
盖:原来是5、月色入户户:窗户二、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月光(月色)三、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四、全文分几层,请用“/”划分,并写出层意全文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写景,写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对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触。
五、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八年级上册:11、观潮一、指出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农历十六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方:当……时5 / 7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倏而:突然 . 略:一点点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逝:去,往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采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盛万仞中溯迎:逆流迎着潮水7、吞天沃日沃:因水淋洗8、如履平地履:踩9、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干:岸二、阅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问题答案1、写参演舰之多的句子是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3、如履平地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三、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答案1、解释下列词语(1)既望(1)农历十六(2)既而(2)不久2、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而,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请用原文回答:远,近。
(2)写“形“的句子是(3)写“色”的句子是(4)写“声”的句子是(5)写“势”的句子是3、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从侧面对潮水的形象做了补充,同时也与段首“天下之伟观”照应,以此加强了读者对海潮之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并为下文作铺势。
八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是日更定是:这。
定:完了,结束2、余拿一小船,用毳衣炉火拿:撑,划。
毳:鸟的细毛3、雾淞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