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规范之水景设计与建设技巧

园林景观规范之水景设计与建设技巧

园林景观规范之水景设计与建设技巧水景设计与建设是园林景观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人们提供美丽宜人的环境,增添园林景观的魅力。

本文将探讨水景设计与建设的技巧,以及如何遵循园林景观规范来打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水景。

1. 水景设计的原则水景设计的成功取决于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考虑景观的整体美观性和和谐性。

水景应根据整个园林景观的主题和风格进行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一幅自然流畅的画面。

其次,要考虑水景的功能性。

水景可以有多种功能,例如装饰性、降温、增加湿度等,设计时必须明确考虑到这些功能需求。

最后,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保性。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水的循环利用和减少水的浪费。

2. 水景元素的选择水景设计离不开各种元素的运用。

其中,水池、喷泉、水帘、溪流、瀑布等是常见的元素。

在选择水景元素时,需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大小,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搭配。

同时,还要考虑到水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特色,让水景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展现独特的魅力。

3. 水景材料的选择水景的材料选择对于整体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其美观性、耐用性和环保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石材、木材、玻璃纤维、树脂等。

石材可以创造出自然而富有质感的效果,木材则能增添一丝自然之感。

玻璃纤维和树脂材料则具有塑性好、造型多样的特点,在塑造独特水景效果方面有一定优势。

4. 水景装饰的搭配水景装饰是水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增加水景的艺术感和趣味性。

在水景装饰的选择上,可以考虑搭配石块、花草植物、雕塑等元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在搭配时,要注意材料和颜色的搭配,以及形式和比例的统一,使整体效果更加协调美观。

5. 水景的维护与管理水景的维护与管理是水景设计与建设的最后一步,也是保证水景长久美观的关键所在。

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清洁水池、检查水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修补损坏的装饰物等。

在管理上,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水景的安全和水质的清洁。

【文科设计手册】水景──景观水景设计(一)

【文科设计手册】水景──景观水景设计(一)

【⽂科设计⼿册】⽔景──景观⽔景设计(⼀)⼀、设计基本要求 1. ⽔景设计,在景观设计使⽤相当⼴泛,需具备灵性、⽣动及美感三个条件。

2. ⽔景在平⾯位置布置要适当,平⾯形态既要规整也可有⼀定的艺术图案,需简洁⼤⽅有变化。

3. ⽔景要有可靠的防⽔措施,北⽅寒冷及严寒地区应有防冻措施。

4. ⽔景要有完善的进⽔、排⽔、溢⽔等⽔循环系统,并确定是否需要过滤装置,进⽔⼝与出⽔⼝应分别在⽔景的合适位置布置,以确保⽔系循环的均匀。

5. ⽔循环系统的动⼒设备要有合理的控制⽅案,尽量布置在隐蔽的位置,以免影响景观效果,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维护维修的便利。

6. 景观⽔景,要有洁净的⽔源、⽔种,要考虑有灯光的夜景效果,⽔下照明灯具应采⽤低压型。

⼆、设计控制要点 1. 可涉⼊式⽔景的⽔深⼀般要控制在300mm以内以防⽌⼉童溺⽔,同时⽔底应做防滑处理。

不可涉⼊式⽔景⽔深⼤于400mm的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叠⽔可进⼊的池内深度⼀般限制为300~500mm。

2. ⽔景的观景平台、⽔池压顶与⽔⾯的⾼度,宜控制在50~150mm之间,以突出观⽔和亲⽔的效果。

3. 贴临建筑的⽔景,⽔景结构宜与建筑结构整体考虑,并有可靠的防⽔措施。

4. 设置循环⽔系的设备泵坑,设备坑尺⼨根据⽔景⼤⼩与⽔电设计师协商调整,需要做净化处理的设备房应另⾏设计并隐藏处理。

5. ⽔景不能跨越地库顶板和⾃然地⾯两种基础上;遇特殊情况,必须作基础补强处理。

6. 规则⽔景⼀般采⽤硬质池壁和池底,池底构造由上⾄下分别为:饰⾯材料、⽔泥砂浆结合层、防⽔层、⽔泥砂浆找平层、抗渗钢筋混凝⼟、混凝⼟垫层、稳定层及素⼟夯实,各层做法所⽤材料和强度可根据具体 7. ⽔景饰⾯板⽯材六个⾯需要进⾏涂刷封闭,保证⽯材表⾯的⾊泽光鲜。

三、设计常见问题 1. ⽔景跨越地下车库顶板和⾃然地⾯设置,未按混凝⼟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变形缝。

2. ⽔景钢筋混凝⼟结构板设计厚度及防⽔层厚度未达到规范要求。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景观水景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水的元素和形式,创造出各种风格和效果的景观空间。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1.瀑布景观:瀑布是一种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水景形式,能够为环境增添动感和活力。

瀑布的设计要点包括高度、水流形态和声音效果的把握。

瀑布高度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和建筑风格来确定,但一般应与周围景观形成协调统一的比例关系。

水流形态可以采用连续流水、阶梯瀑布或落水式瀑布等形式,通过水流的变化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此外,利用声音效果可以增强瀑布的意境,如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和落差来调节瀑布的声音大小和音调。

2.喷泉景观:喷泉是利用水的喷射和喷溅效果来创造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的水景形式。

喷泉的设计要点包括喷水形式、喷水高度、喷泉节奏和光影效果的安排。

喷水形式可以选择直喷式、雾化式或喷泉群等形式,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目的来确定。

喷水高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一般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喷泉节奏可以通过改变喷水的间隔时间和喷水的脉冲效果来调节,创造出不同的动感效果。

光影效果可以通过灯光的照射和水流的反射来创造,增强喷泉的夜景效果。

3.池塘景观:池塘是一种常见的水景形式,可以根据场地和需求的不同来设计不同风格的池塘。

池塘的设计要点包括水面效果、水面植被和周围环境的融合。

水面效果可以通过调节水质和水色来达到,如利用水质变浑浊或呈现不同的色彩效果来创造特殊的水面效果。

水面植被可以选择水生植物、浮萍或荷花等,根据需要来进行布置,增加池塘的生态和自然感。

周围环境的融合可以通过设计池边的材料、景观元素和交通组织等来实现,使池塘与周围景观相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4.建筑水景:建筑水景是将水景与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手法,可以通过建筑物的装饰、结构和材料来创造出独特的水景效果。

建筑水景的设计要点包括水景造型、水景位置和建筑与水景的关联。

水景造型可以通过建筑物的造型和水流的流向来确定,如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溢流水池,形成流水下落的效果。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水景是景观设计中常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并且有助于营造出舒适、安静和放松的氛围。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水景可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吸引力,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以下将从水景的种类、设计原则和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水景的种类主要包括喷泉、假山水池、人工湖、人工水fall 等。

每种水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效果,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例如,喷泉可以通过水柱的高低、水流的速度和形状来打造出不同的效果,能够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和美丽的视觉效果。

其次,设计水景时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首先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水景应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与周围的植物、地形和建筑物相协调。

其次是水景的规划与布局。

水景的规划应该考虑到整体的环境布局和景观需求,合理规划水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使其与周围的景观形成有机的组合。

最后是水景的造型和装饰。

水景的造型要有独特的特点,突出其个性,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装饰物和植被来增加其美观度。

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水景可以作为景点吸引游客。

人们往往会被流动的水体、喷泉的水柱等景观所吸引,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可以使景点更加吸引人。

例如,在公园或城市广场中设置喷泉等水景,可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吸引人们驻足观赏,增加景点的人气。

其次,水景在室内景观设计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大型商场、办公室和酒店等场所,常常可以看到精心打造的室内水景。

通过在室内设置水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放松的感觉,又可以起到净化环境、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

同时,水景还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增加层次、提升整体效果的作用,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独特的美感和活力。

此外,水景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

水景通过水的蒸发和颗粒物的过滤,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污染物,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水景还可以吸收并消除噪音,减少交通噪音和其他噪音对于周围环境的干扰,提供一个安静和放松的环境。

十大水景观设计理念

十大水景观设计理念

十大水景观设计理念
1. 自然融合:通过合理的植被搭配、水体构造和岩石设置等方式,使水景与周围自然环境无缝融合。

2. 动静结合:将静态的水景与动态的瀑布、喷泉等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

3. 水与光的交融:利用灯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光影变化,增加水景的独特魅力。

4. 艺术创作:将水景设计融入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等,使水景融入艺术品的概念。

5. 生态环保: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水质的植被和鱼类,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水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6. 与人互动:设计一些可供人们接触、观赏和互动的水景元素,如喷泉、水帘墙等。

7. 清新自然:通过植物选择和布局,使水景呈现出清新自然的感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

8. 回归简约:简化水景的设计,注重线条和几何形状的构建,创造出简约而美观的效果。

9. 水景漫步:设计人们可以在水景中行走的路径和桥梁,使人们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水景的美。

10.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传统的中国园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有魅力的水景。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

景观水景规范标准最新景观水景作为城市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环境,还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等多重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水景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是景观水景规范标准的一些最新要点:1. 规划原则:- 景观水景应与周边环境协调,符合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整体要求。

- 应充分考虑水景的生态功能,避免对自然水体造成破坏。

2. 设计标准:- 水景设计应遵循美观、实用、安全的原则,确保水体的流动性和水质的清洁。

- 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水质管理:- 景观水体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

- 应采取有效措施,如过滤、曝气、生物净化等,以保持水质。

4. 安全措施:- 景观水景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意外落水。

- 应配备必要的救生设施,如救生圈、救生绳等。

5. 维护管理:- 应建立完善的水景维护管理体系,定期对水景进行清洁和维护。

- 对于水景中的植物和设施,应定期进行修剪和检查。

6. 节能与环保:- 景观水景的照明和泵站等设备应采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 应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7. 智能化管理:- 鼓励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景的水质、水位等信息。

-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景的自动化管理。

8. 公众参与:- 在景观水景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度。

- 应设置教育性标识,普及水景的生态和文化价值。

9. 法规遵守:- 所有景观水景项目都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 对于特殊区域,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应严格遵守相关保护规定。

10. 持续改进:- 景观水景的设计和管理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理念,以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规范标准旨在指导景观水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大多数人们喜欢亲水的环境,一条小溪、一个人工湖,甚至一个瀑布,一个喷泉……,都能让人感到欢快、兴奋,从而减轻园林周围其它建筑物的凝滞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

下面建科园林景观浅谈一下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5大要点,希望对您了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有帮助。

1、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在布局上追求回归自然的基本原则,切忌形似的模仿,需要园林设计者将园林建筑美与自然水体美相互配合。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遵循追求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格局,在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当中,自然的山水是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水体景观则是观赏和营造气氛的点缀物,植物配合山水自由的进行布置,道路回环曲折使人置身其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的交融境界。

2、要注意安全问题水景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渗水、漏水、漏电,水池深度应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米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米,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米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米。

3、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层次感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布局上,主体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利用水这一动态元素与周围的静景相结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使得园林的环境空间在构成上显得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使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让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身处园中,感受真实自然的山水,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天人合一。

4、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现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延续着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并在动静结合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手法。

例如使用灯光喷泉的设计方式,通过对喷泉的造型设计和灯光处理来体现园林景观、周围环境以及人文三者之间的联系。

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

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

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1. 引言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水景常常被用作美化环境、增加视觉效果和提升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之一。

水景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简述水景的设计方法及其设计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2. 水景的设计方法2.1 利用水体水是水景设计中最核心的元素,可以通过引入水体来打造出具有艺术感和观赏价值的景观效果。

水景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静态水景:通过池塘、喷泉等形式将静态的水体融入设计中,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景观效果。

(2) 动态水景:利用流水、喷泉、瀑布等形式创造出动态的水体,赋予水景更加生动活泼的表现力。

(3) 反射水景:通过水体的反射效果,将周围的自然景观或建筑物映射到水面上,提升整体视觉体验。

(4) 水下景观:设计师可以利用水下景观,如水下花园、水下雕塑等形式,打造出独特的水下世界,让观者感受到别样的惊喜和美感。

2.2 增加景观元素水景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水体本身,在增加景观元素的可以使整个水景更具层次感和丰富性。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景观元素的设计方法:(1) 植物景观: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来营造出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观氛围。

选择适合水景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能够增加水景的视觉吸引力。

(2) 建筑物和雕塑:在水景周围布置建筑物、雕塑等艺术品,形成与水景相互呼应的效果,增加观赏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3) 照明设计:在水景中合理设置照明设施,利用灯光的投射和变化,增强水景的夜间观赏效果,打造出独特的夜景魅力。

3. 水景的设计要点3.1 环境协调在进行水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和风格,使水景与整体园林环境相协调。

在自然风光的环绕下,选择自然形态的水景更能体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3.2 功能性考虑水景设计不仅仅追求美观,还要考虑到功能性。

根据水景的用途和场所的特点,合理规划水景的功能,例如设置游泳池、儿童水池等,增加水景的实用价值。

3.3 材料选择水景中的材料选择也非常重要,要考虑到其耐久性、防水性以及观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水草和种植与池水深度
不同的水草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例如,鸯尾草、蝴蝶花生长在靠近水池的陆地 上;玉蝉花、水芹、花菖蒲、芦苇、莎草等生长在水边;蔗草、菱笋、灯心草长在 水深5—10CM处;睡莲所需水深为30CM,而它的种子发牙则需10CM水深;莲花、 慈姑所需水深为20CM左右。萍蓬草适合在1M左右深、无暗流的地方生活。而风眼 兰则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因此大中型鱼池,应修筑挡土墙,池底铺垫水田常用的底 土。小型水塘一般可利用瓦盆栽种水草,长成后再植入水中。
2015-4-9
3)确定用水种类(自来水、地下水、雨水)以及是否需要循环装置。 4)确认是否安装过滤装置。结养护费用有限又需经常进行换水、清扫的小 型池,可安装氧化灭菌装置,基本上可以不用安装过滤装置。但考虑到藻
类的生长繁殖会污染水质,还应设法配备过滤装置。
2015-4-9
5:水池的设计要点 5)确保循环、过滤装置的场所和空间,水池应配备泵房或水下泵井,小型池的泵井 规模一般为1.2X1.2M大,井深需1M左右。 6)设置水下照明,配备水下照明时,为防止损伤器具,池水需没过灯具5CM以上, 因此池水总深应保证达30CM以上。另外水下照明设置尽量采用低压型。 7)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瀑布、水池、溪流等水景设施的给排水管线与建筑内部设施
5:水对容器与景物特征的反映:
A 坡度 水流的速度可以反映出河床的坡度,快则陡,慢则缓。 B 容器的现状和尺度 等宽平滑的渠道,则形成平稳、流畅的流水;渠道宽度突然减 小,会产生汹涌的激流。 C 容底的表面质地 容底的表面质地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和形态。 D 温度 水在零度以下会结冰成为固体。 E 风 风会使水面产生浪花. F 光 水面即可反光也可吸光,具有镜面效应。
3.3 溪流的设计 1:溪流、沟渠 水景设计中的溪流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式溪流;法国 等欧式园林中用以连接为远眺、对景而设的壁泉、水池等,具有一定装点作用 的沟渠等。 其形态可根据水量、流速、水深、水宽、以及沟渠等自身的形式而进行不同的 创作设计。 2:自然式溪流与主景石 园林的溪流中,为尽量展示溪流、小河流的自然风格,常设置各种主景石。
2015-4-9
2:瀑布的气势和水量 同一条瀑布,如其瀑身水量不同,就会演绎出从宁静到宏伟的不同气势。 尽管循环设备与过滤装置的容量决定到到整个瀑布循环规模,但就景观设
计而言,瀑布落水口的水流量(自落水口跌落的瀑身厚度)才是设计的关
键。 若以普通瀑布高3M的瀑布为例,可按如下标准设计: A:沿墙面滑落的瀑布------水厚3-5MM左右 B:普通瀑布------水厚10MM左右
2015-4-9
4:溪流设计要点 1)明确溪流的功能,如观赏、嬉水、养殖昆虫植物等。依照功能进行水底、防护堤 细部、水量、水质、流速的设计计算和调整。 2)对游人可能涉入的溪流,其水深应设计在30CM以下,以防儿童溺水。同时,水 底应作防滑处理。另外,对不仅用于儿童嬉水,还可游泳的溪流,应安装过滤装置 (一般可将瀑布、溪流、水池的循环、过滤装置集中设置)。 3)为使庭院更显开阔,可适当加大自然式溪流的宽度,增加其曲折度,甚至可以采 取夸张设计。 4)对溪底,可选用大卵石、砾石、水洗砾石、瓷砖、石料等铺砌处理,以美化景观。
C:气势宏大的瀑布------水厚20MM以上
一般瀑布的落差越大,所需水量越多。反之,则需水量越小。撑瀑潭内的 水量、循环速度则由水泵调节,因此,为便于调节水量,应选用容量较大 的水泵。
2015-4-9
4 瀑布的设计要点
1)、瀑口 2)、瀑身 3)、承水台 4)、给水、循环水、灯光等其它
2015-4-9
5)栽种石菖蒲、玉蝉花等水生植物处的水势会有所减弱,应设置尖桩压实植土。
6)水底与防护堤都应设防水层,防止溪流渗漏。
2015-4-9
5:溪流设计重点
1)整体形态与走势。 2)普通河段。 3)主要节点。
2015-4-9
3.4 景观水池的设计 1:水池的功能及其设计 水池有多种,从园林中富有代表性的自然式池塘,到各种广场常用的用于倒映建筑物的 几何形水池,以及高尔夫球场中所见的美化景观用水池、养鱼池,儿童游乐场中的涉水
三,水景设计 3.1 水景设计中的设备配备 1:首先确定水的用途 例如:观赏、戏水、养鱼等。如以戏水为目的,则应充分注意安全,降低水深;如为 养鱼,则保证水质,安装过滤装置。 2: 确定是否需要循环装置。地下水等,可根据情况自由排放,产必循环。 3: 确认是否必须安装过滤装置。
4: 确保设置有关设备必需的场所和空间,提供充足的电力。
宿 舍 楼
3:瀑布 A:自由落式的 水不间断地从一个高度落到另一个高度,其特征取决于水的流量、 流速、落差、瀑口边地形状、接落瀑布表面的性质等。 B:叠落式 瀑布在不同高度的平面上相继落下。 C:滑落式 水沿斜坡滑落而下。 4:喷泉
A:单射流 水由单管喷头喷射。
B:喷雾式 由许多细小雾状的水和气通过小孔的喷头喷出,形成雾状式喷泉。 C:充气式 一个喷嘴只有一个孔,但孔径较大,加气后能产生喘流水花的效果。 D:造型式 由各种类型的喷泉通过一定的造型组合而形成的喷泉。 E:音乐式 和由弱电控制的音乐一起形成的喷泉,会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变换水姿。 5:水景的组合 由静水、叠水、喷泉等相互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不同的观赏效果和声响。
内,池底坡势相当于一般排水坡度。
2015-4-9
2:园林中的池塘
园林中的池塘,为了在长、宽上展示出宽阔,通常被设计成云线形,尽量使岸线曲 折多变化。同时,或在水流舒缓的凹地设置洲岛;水流急促的地方安置景观石,在 感觉上缩短与岸边的距离。或作草皮防护堤,增添变化。 与瀑布溪流一样,水池中除中心岛、小群岛、大块平石等主景石外,还有其他一些
池等。
在设计水池时,应注意掌握好岸线、水面、地面三者间的衔接、联系。观赏、饲养锂鱼 等的水池的设计,则应注意根据所饲养的品种、数量等决定水池的宽度与深度,达成平 衡,并要在池边做安全处理,防止猫等小动物的侵扰。 设计涉水池应考虑安全问题,水深要降至10—30CM左右,池底作防滑处理。娱乐休闲
用游泳池的水深一般为0.5—1.5M左右,同时,为了安全,可将水深差保持在20CM以
2015-4-9
3.5 喷泉的设计
1:喷泉和水盘 喷泉是将水向上喷射进行水造型的水景,其水姿多种多样,如蜡烛形、蘑菇形、冠形、 喇叭花形、以及喷雾形等。 水盘是一种布置在西式园林庭院中的水景装饰物,有大理石等石制水盘,也有铸铁等
制成的金属水盘。在日式园林庭院中也配有水井状且具有水井功能的水盘。
2:喷泉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喷泉的工艺基本流程为:水源(河湖、自来水)————泵房(水压若符合要求,则 可以省去)也可用潜水泵直接放于池内而不用泵房———进水管———将水引入分水 槽(以便喷头等在等压下同时工作)———分水器、控制阀门(如变速电机、电磁阀 等时控或音控)————喷嘴————喷出各种形式的喷泉。
二,水的美学观赏功能: 1:平静的水体 A 规则式水池 水池是界定静止水体的坚硬几何体;水池放于观赏者和景物之间可形 成倒影。 浅水池能让人看到池底的质地;平静的水池可作为雕塑或其它焦点景物的 中性背景。 B 自然式水塘 可使户外空间产生一种轻松恬静的感觉;由于水塘的静态感觉,其可 在景观中作为一个基准面,成为其他景物的参考平面;可作为联系和统一环境中不 同区域的手段;可起到展现景物的功能,而且由于其自然的不规则性,不会使景物 一目了然,创造出一定的神秘感。 2: 流水 水的行为特征,取决其流量、河床的大小、坡度、宽窄、驳岸的形式、河底的质地 等。
饲养10条左右30CM长的鲤鱼,需水面约20平方米。
饲养10条左右45CM长的鲤鱼,需水面约40平方米。 饲养观赏鲤鱼的鱼池,其水深至少为1.2M,如可能,设计为1.5M。为防范动物的侵 扰,池边地面与水面的高差应确保15CM以上。水池的池壁与池底不要有凹凸,应保 持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的颜色应作成黑色,用以衬托鲤鱼的鲜艳多姿。而 且养鱼池安装过滤装置,确保水质清洁。池中常残留有鱼粪,鱼饵等垃圾,应在池 底作陡坡,坡度以能将鱼粪汇集在池底鱼巢的深处为宜。 2015-4-9
构成园林池塘的构图因素,如洲岛、石桥、汀步、踏步石等。
园林中的池塘,如果地下水位高于池底时,不需要进行池底处理,反之则需要进行 池底的设计和处理。
2015-4-9
3:养鱼池
养鱼池的水深视所养鱼种而异,饲养金鱼30CM左右,饲养鲤鱼30—60CM深,如用 于冬眠或过冬,水深应达到1M左右。水池的规模依所饲养的鱼的数量而定,应按以 下标准设计: 饲养10条左右20CM长的鲤鱼,需水面约10平方米。饲的设计要点 1)首先确定水池的用途,是观赏用、嬉水用、还是养鱼用。如为嬉水,其设计水深 应在30CM以下,池底作防滑处理,注意安全性。而且,因儿童有可能饮用池中水, 应尽量设置过滤装置。养鱼池,应确保水质,水深在30—50CM左右,并设置越冬用 鱼巢。另外,为解决水质问题,除安装过滤装置外,还要作水除氯处理。 2)池底处理,如水深30CM的水池,且池底清晰可见,应考虑对池底作相应的艺术 处理。浅水池一般可采用与池床相同的饰面处理。普通水池常采用水洗豆砾石或镶砌 卵石的处理。瓷、砖石料铺砌的池底,无过滤装置,存污后会很醒目。铺砌大卵石虽 然耐脏,但不便清扫。各种池底都有其利弊。对游泳池而言,如为使池水显得清澈、 洁净,可采用水色涂料或瓷砖、玻璃马赛克装饰池底。想突出水深,可把池底作深色 处理。
各类景观水景设计要点
图 书 馆
景观之各类水景设计阐述及要点 一,水的一般特性: 1:水的可塑性 水形是由其容器的形态所决定的,水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容器的大小、 深浅、色彩、质地、位置等。 2:水体的形态: A 静水 不动的水体,平静的水体,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水体形式。 B 动水 河、溪、瀑布、叠水、喷泉等具有运动性的水体,具的动感,欧洲古典园 林的常用理水形式。 3:水声 在园林造景要素中,水可以由于其形态的可塑性而发出声响。 4:水的倒影 水能毫不夸张地、形象地映出周围环境的景物,即具有:隔岸观桃花, 一支变两张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