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doc 13页)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提高成本控制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第三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准确、完整、合理、及时。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财务部,财务总监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本制度的修订由企业财务总监负责,经企业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第六条成本核算应按照以下基本原则进行实施:(一)真实性原则:核算数据应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不虚增、不虚减。
(二)准确性原则:核算数据应准确无误,反映真实的货币量。
(三)完整性原则:核算项目应该完整,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
(四)合理性原则:核算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控制要求,合理确定核算方法和核算依据。
(五)时效性原则:核算应及时、适用和有效。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流程第七条本企业成本核算流程包括成本的计划、核算和分析。
第八条成本计划包括年度成本预算和月度成本控制。
(一)年度成本预算是企业各项成本的预先安排和管理。
由财务部按照企业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市场需求制定。
企业各部门应参与成本预算编制,提供相关资料和建议。
(二)月度成本控制是根据企业市场需求和业务情况进行的成本控制。
财务部每月进行成本核算,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九条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
(一)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费用成本。
原材料成本就是材料的购入和使用成本,按照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核算。
直接人工成本就是直接投入到产品或服务中的劳动力的成本,根据工作量和工时进行核算。
直接费用成本就是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如生产设备维修费用、产品质量监控费用等。
(二)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间接材料成本就是不直接投入到产品或服务中的材料成本,如办公用品费用。
公司成本核算制度范本
公司成本核算制度范本
一、背景介绍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成败。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对于每个企业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公司成本核算制度范本,以供企业进行参考和借鉴。
二、范本内容
1. 成本分类
1.直接材料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
4.经营费用
5.财务费用
2. 成本核算方法
1.FIFO方法
2.LIFO方法
3.平均成本法
4.标准成本法
5.直接成本法
6.边际成本法
3. 成本核算程序
1.开立领料单、加工单、标准单及借料单等各类生产和经营单据。
2.审核以上单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计算各类成本。
3.审定各项口径,编制成本核算表。
4.根据成本核算表制定对应的决策。
4. 成本核算报表
1.材料成本明细表
2.人工成本明细表
3.制造费用明细表
4.经营费用明细表
5.成本分析表
5. 预算控制
1.制订年度预算计划和各月预算计划。
2.每月对预算与实际的差异进行分析,掌握成本变化。
3.对超出预算的成本进行控制和调整。
三、结论
以上是一份公司成本核算制度范本,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
整和改变。
同时,制定一套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切忌一成不变,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改变。
只有充分理解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及流程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及流程在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年,实施“低成本,零缺陷,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下,项目部就如何加强成本核算做以下具体要求,往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遵照执行,将我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公司文件对项目部合同签订和管理的要求,做好项目部合同管理工作是加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项目部工作实践中,运用分包合同加强成本控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措施:1、选择协作队伍.协作队伍全部从公司合格分包商名录中挑选,针对工程的需要,选择有经验有能力的分包队伍进场施工。
2、分解分包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可进行分包的项目很多,但项目部为保证施工质量,主要工程项目和工程质量要求高的均不分包,而是由技术干部和班组带领分包队伍自行完成。
另外,按铁道部有关要求,不允许工程分包,故不能采取包工包料的模式,只能采取划分工区和包清工的模式,在分包时, 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均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如水泥、钢筋等。
3、测算分包单价.现在大多数的分包项目均采用固定单价形式,单价是合同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发承包双方的一个焦点,如何把单价确定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就成为合同订立的重点。
单价的确定既应反映实际工效,又能满足质量要求,还要不能伤害协作队伍的劳动积极性。
现在比较多的单价确定方式是降百分比的方式,而劳务分包和包工部分包料主要通过工效水平确定分包单价.项目部分包单价一般采用综合单价,首先依据定额计算出内部预算中的成本控制指标,其次对分包队伍的工效进行测算,综合工期和质量的要求,确定一个初步分包单价。
最后由材料科、工程科、经营人员及主管项目领导确定。
对于一些业主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为保证工期和质量,在测算的分包单价的基础上也会适当增强对分包队伍施工积极性的刺激作用。
另外,在分包单价的确定过程中,相类似项目价格和以往相同项目价格可作为参考. 4、分包合同其他内容的确定.分包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做出行为的根本依据,在施工中,一旦出现纠纷或争议,就要依据合同条款来进行约束.合同一经签订,便具有法律效力。
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成本核算工作,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第三条成本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准确、完整原则;(二)权责发生制原则;(三)一致性原则;(四)重要性原则。
第二章成本核算组织与职责第四条企业应设立成本核算部门,负责企业成本核算工作。
第五条成本核算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成本核算工作;(二)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分析成本变动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三)参与企业预算编制、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工作;(四)负责成本核算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
第三章成本核算内容与方法第六条成本核算内容:(一)生产成本: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二)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其他成本:如研发费用、维修费用等。
第七条成本核算方法:(一)生产成本核算: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方法;(二)销售成本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三)其他成本核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第四章成本核算程序第八条成本核算程序:(一)制定成本核算计划,明确核算内容、方法、时间等;(二)收集、整理、归档相关成本核算资料;(三)进行成本核算,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四)分析成本变动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五)上报成本核算报表,提交成本分析报告。
第五章成本核算监督与检查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监督与检查制度,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成本核算监督与检查内容:(一)成本核算制度执行情况;(二)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执行情况;(三)成本核算报表编制质量;(四)成本分析报告质量。
第六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单位,包括总部和分支机构。
第三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应遵循合理、规范、科学、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领导层应重视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树立合理节约的观念,提高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和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成本核算工作。
第六条公司制定的财务会计政策和程序应与本制度相一致。
第七条公司财务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宣传,各部门负责人应积极配合,确保全面贯彻执行。
第八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应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二章成本核算管理基本概念第九条成本核算是指企业依据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对生产经营所发生的成本进行识别、计量和计算的活动。
第十条成本核算的目的是通过对成本的准确核算,为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的依据。
第十一条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项目直接相关的成本,直接可唯一地归入产品或项目的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项目间接相关的成本,不可唯一地归入产品或项目的成本。
第十二条成本核算应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完整和归属一致。
第十三条公司各部门和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范围和内容。
第三章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第十四条公司各部门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财务会计政策和程序,制定并执行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二)成本核算的程序和流程(三)成本核算的内部控制(四)成本核算的报告和分析(五)成本核算的文件和档案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各部门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并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科学、经济和高效进行。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中钞特种防伪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本成本核算水平、财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规范本公司的成本核算流程及方法,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财务法律、法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一) 合法性原则:成本核算的内容必须严格遵守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公司内部成本核算办法是在此基础,将各成本项目按成本性态进行重新分类汇总,即在按《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出的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按成本性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汇总,以适公司财务管理的要求的办法。
(二) 真实准确合理原则:成本核算的结果应真实准确。
各成本项目金额真实准确,依据充足,成本期间的确定合理,成本分摊的标准科学。
各项与成本核算相关的生产、物资、设备、人工统计准确。
(三) 按成本形态核算原则:成本费用各项的归集和分配应严格区分固定成本项目和变动成本项目进行,不将固定成本项目归集或分配至变动成本项目中,也不将变动成本项目归集或分配至固定成本项目中。
细化成本项目,原成本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现细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折旧、变动制造费用、其他固定制造费用。
其他固定制造费用项目为预留项目,现阶段没有规定其核算内容,企业可以只在系统中设置,不使用。
以后总公司将实际情况,规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核算范围。
(四) 受益原则:严格区分专属成本和共同成本。
尽可能扩大专属成本的归集和范围。
对于专属成本,直接计入其受益对象的成本中,不参与成本的分配过程。
对于共同成本,应选择相关性最高的指标进行分配。
严格区分本期成本和跨期成本。
对于跨期成本应按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分配。
(五) 信息相关性原则:企业的成本核算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密切相关,成本核算应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选择恰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信息与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职责分工2第三章成本管理基础工作5第四章成本计划7第五章成本控制9第六章成本分析10第七章成本核算原则11第八章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13第九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15第十章成本考核20第十一章其他21第十二章附则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规范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等行为,保证成本准确核算、有效控制,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结合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本办法适用公司下属各车间及部门的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成本管理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基本任务为: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产品成本潜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管理事情重点:(一)、保持质量第一,一切降低成本的手段不能以捐躯质量为前提;(二)、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统计工作;(三)、确定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对主营产品实施成本预测;(五)、编制公道、可行的成本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损耗,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根据成本计划及用度预算执行结果,定期开展成本控制责任考核。
第四条公司实施全员成本管理。
管理目标需逐一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车间、部门及人员。
第五条成本管理工作贯彻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公司定期对各级成本管理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成果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将影响人员全年绩效考评。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全员成本管理由总经理牵头,按分工职责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确保办理成本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担任同一业务。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公司名称]成本核算管理办法一、背景及目的[公司名称]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衡量业务表现,提高经济效益,制定了本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目的在于规范成本核算,明确公司成本核算制度和管理流程,帮助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名称]的各类成本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折旧费用、工资福利费用等。
三、成本核算方式1、直接成本:指直接用于生产、服务或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2、间接成本:指不能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资产折旧等。
3、固定成本: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在短期内不变的成本,如房租、资产折旧、人工等。
4、变动成本:指企业经营过程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材料、直接人工等。
四、成本核算方法1、作业成本法:基于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特性,将成本分配到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并分摊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中。
2、标准成本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成本的标准计算方法,制定标准成本,用以衡量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3、直接成本法:将生产或服务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中。
4、变动成本法:根据业务量变化,适时调整变动成本。
五、成本核算流程1、成本数据采集:每月按照行业规定的标准或公司制定的标准,采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成本分析计算:根据采集的成本数据,采用成本核算方法计算每种成本的数值和所占比例。
3、成本归集汇总:将计算出的各种成本归集汇总,得到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4、成本利润分析:分析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销售价格,得到该产品或服务的利润情况。
5、成本管理控制:根据成本利润分析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六、成本核算监督与评估1、公司应建立成本核算监督与评估制度,对采集的成本数据和成本计算结果进行检查和审计。
2、定期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流程中的问题。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成本核算工作,规范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及全体员工。
第三条成本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成本核算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真实性原则:成本核算应真实反映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
(三)准确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准确计算各项成本费用。
(四)及时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及时完成,确保成本信息的时效性。
第二章成本核算对象与范围第四条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包括:(一)直接成本: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二)间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三)期间费用: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
第五条成本核算范围包括:(一)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二)销售成本: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
(三)期间成本:不属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各项费用。
第三章成本核算方法第六条成本核算采用以下方法:(一)直接成本核算:按实际发生额核算。
(二)间接成本核算:采用定额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方法核算。
(三)期间费用核算:按实际发生额核算。
第四章成本核算程序第七条成本核算程序如下:(一)收集成本核算所需的各种原始凭证。
(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整理。
(三)编制成本核算凭证。
(四)进行成本核算。
(五)编制成本核算报表。
(六)分析成本核算结果。
第五章成本核算责任第八条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明确成本核算责任,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财务部门负责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分支机构的成本核算工作负总责。
(三)成本核算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第六章成本核算监督与检查第九条公司定期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公司成本核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成本核算管理的全过程。
第三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应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确保经济效益为目标,兼顾社会效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四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应做到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有效控制、精细管理。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第二部分:责任和权限第六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成本预算及执行计划,制定完善的核算程序和具体操作细则。
第七条:财务部门有权对各部门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且有权对违反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追责。
第八条:各部门在参与公司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料,并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核算程序的落实和具体操作的执行。
第九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所涵盖的职责和权限应有明确的划分和界定,以避免职责混淆和权力过大的情况发生。
第三部分:成本核算过程第十条:公司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第十一条:公司成本预算应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将公司的运营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规划,制定出具体的成本预算和执行计划。
第十二条:公司成本核算应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公司的运营经营活动进行实际成本的核算和记录,以及对成本核算的过程进行审计和质量把控。
第十三条:公司成本分析是将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对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进行研究和评价,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公司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方案,通过控制成本的构成和变化,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第四部分:成本核算要求第十五条:公司成本核算应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成本的准确、及时核算。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办法1. 引言公司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的基础。
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计算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2. 成本核算的概念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计算、核对和监督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分析企业成本的构成、来源和变动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3. 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成本核算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帮助企业实施成本控制和优化经营策略。
通过成本核算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成本的结构和变动情况,从而合理定价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4. 成本核算管理的原则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真实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基于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确保成本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经济性原则:成本核算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分配资源,降低成本。
•准确性原则:成本核算应尽可能准确,避免成本计算的误差对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可比性原则:成本核算要使用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标准,以便对不同时期和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5. 成本核算管理的步骤为了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5.1 成本分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将成本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5.2 成本分配将各类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分配,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而间接成本则需要通过合适的分配方法进行间接分配。
5.3 成本计算根据分配好的成本数据,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成本计算方法和准确的数据,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4 成本分析对计算出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成本项目的构成、变动情况和规律,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同时,可以进行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分析,评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某公司质量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定
某公司质量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定1. 前言为了加强对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管理,明确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可行的质量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生产管理和内部管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和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与生产过程和质量成本相关的人员。
3. 定义•质量成本:生产产品过程中用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包括预防成本、评审成本、试验成本、检验测试成本、故障分析成本、安装成本、经验研究成本、培训成本、服务成本等。
•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测算、分析、计算和评估的过程。
4. 质量成本的分类根据质量成本的性质和产生环节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4.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产品不合格而进行的工作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以下内容:•检查计划编制费用•化验检验费用•设计研发费用•操作规程编制费用•训练费用4.2 检验和测试成本检验和测试成本是指以检验、测试来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要求,从而防止次品流入市场而进行的过程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以下内容:•检测设备费用•计量仪器费用•计量标准费用•检测人员费用4.3 故障分析成本故障分析成本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所产生的费用。
包括以下内容:•缺陷品管理费用•检测、分析及处理费用•产品召回费用5. 相关程序5.1 质量成本计算程序公司内部应编制完整的质量成本计算程序,规范化计算和核算各类质量成本,并在每个质量成本项目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核算流程。
5.2 质量成本报表编制程序公司内部应编制统一规范的质量成本报表编制程序,规定报表内容和格式,并在每个质量成本项目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填写流程。
6. 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流程6.1 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流程图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流程图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流程图6.2 质量成本核算管理流程6.2.1 月初识别工作每月初,生产和财务人员紧密配合,对上月的质量成本进行初步识别和汇总工作。
某公司成本管理制度范文
某公司成本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本公司成本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成本核算和管理行为,确保成本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二、成本管理原则1. 全面性原则:成本管理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涵盖所有成本要素。
2.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完成生产和经营活动。
3. 责任性原则: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管理职责,实行成本责任制。
4. 动态管理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成本管理策略和方法。
三、成本预算管理1. 预算编制: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计划,结合历史数据和市场分析,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成本预算。
2. 预算审批:成本预算需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并由管理层批准后方可执行。
3. 预算执行:各部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超出预算的支出需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
4. 预算调整:因市场或内部条件变化,需要调整预算的,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并报批。
四、成本控制1. 标准成本制定:根据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制定各项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
2. 成本监控:通过成本会计系统,实时监控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并进行分析。
3. 偏差处理:对于超出控制范围的成本偏差,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五、成本分析与考核1. 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包括成本结构分析、成本趋势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2. 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附则本成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引言:正文:一、成本预算1.确定预算周期:企业应根据经营特点和行业特点来确定预算周期,一般可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
2.制定预算目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成本目标,包括成本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如总成本、成本率等,并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目标。
3.制定预算方案:根据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管理规定,制定具体的成本预算方案,包括工资预算、原材料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
4.预算审计和批准:预算方案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计和审批,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5.分解和执行预算:将预算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确保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预期目标一致。
二、成本控制1.设定成本控制点:根据成本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确定成本控制的具体点位,如原材料采购点、生产过程控制点等。
2.建立成本控制标准:制定不同成本项目的可控范围和目标值,如原材料成本控制率、人工成本控制率等。
3.建立成本控制模型:通过建立成本控制模型,对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引起成本增加的问题。
4.提供成本控制信息:建立成本核算系统和管理报表,定期提供有关成本控制的信息,供管理层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
5.实施成本控制措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监督和管理,控制各个环节的成本发生。
三、成本监控1.建立成本监控体系:建立成本监控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责任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监控成本发生情况:通过成本核算系统和财务报表,及时监控成本的发生情况,包括实际发生的成本、变动的成本和分布的成本等。
3.分析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措施。
4.制定成本调整方案:根据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制定成本调整方案,包括成本的削减、资源的重新配置等。
5.监控成本调整的效果:持续跟踪和监控成本调整的效果,及时评估成本控制和调整措施的有效性,为下一轮的成本预算和控制提供参考。
四、差异分析1.确定差异分析的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确定差异分析的指标体系,如成本差异、效益差异、质量差异等。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规范成本核算行为,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成本核算行为,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四条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由本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原则第六条成本核算的原则是以成本为基础,以期间为划分,以项目为核算单位。
第七条成本核算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确保成本的准确反映。
第八条成本核算应当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将成本由相关责任部门承担。
第九条成本核算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各部门、各项目的成本公平分摊。
第十条成本核算应当注意成本的时效性,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成本数据。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方法第十一条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核算和间接成本核算。
第十二条直接成本核算是指将直接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相关项目上。
第十三条间接成本核算是指将无法直接分配到相关项目上的成本通过成本分配方法计算和分摊到相关项目上。
第十四条成本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成本的分配、设备成本的分配、能源成本的分配、管理费用的分配等。
第四章成本核算的程序第十五条成本核算的程序主要包括成本数据的收集、成本的汇总和分析、成本的核算和成本的分析报告。
第十六条成本数据的收集应当由责任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供相关成本数据。
第十七条成本的汇总和分析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汇总和分析。
第十八条成本的核算应当由财务部门负责,根据相关成本核算原则和方法进行核算。
第十九条成本的分析报告应当由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的方式制作和提交给相关部门。
第五章监督与案例第二十条对成本核算管理进行监督,发现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和处理。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成本核算工作,规范成本核算行为,提高成本核算质量,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分子公司、部门和子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
如确需变更,应当经财务部门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四条成本核算制度是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二章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第五条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人员设置。
第六条定额管理应建立和健全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的定额标准,并根据市场价格、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第七条原始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和费用,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确保原始记录的准确性。
第八条计量验收应建立和健全材料、产品等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确保物资的计量准确,防止损失和浪费。
第九条人员设置应根据成本核算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成本核算岗位,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素质和经验的人员。
第三章成本核算基本要求第十条成本核算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进行,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成本核算应遵循一贯性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保持成本核算方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十二条成本核算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程序,明确成本核算的步骤和责任,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四章成本基本项目第十三条成本基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成本基本项目。
第十四条直接材料成本应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应根据材料的使用量和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生产、采购等部门。
第三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执行范围包括公司所有的成本核算工作,以及成本控制、预算编制、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
第四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解释均由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并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方可生效。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分类、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措施等。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不得私自调整成本数据,不得擅自篡改成本台账。
第七条公司领导应当加强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第八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日常执行由公司的财务部门负责,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第二章成本分类第九条公司的成本应当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第十条直接成本指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生产相关的成本,例如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第十一条间接成本指间接于产品或服务生产的成本,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第十二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要求公司各部门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明确区分,准确核算。
第十三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还要求公司各部门对成本进行细化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第三章成本核算方法第十四条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要求公司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作业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第十五条作业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直接与相应的生产作业相关联,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核算依据。
第十六条历史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按照其发生时的成本进行核算,即按照实际支出的成本计算。
第十七条标准成本法是指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以便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并加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成本核算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
1. 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 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 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1.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 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 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 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
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 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 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 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 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9.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各项具体方法(包括材料计价、价差调整、费用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费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四章生产费用的分类、归集、分配第七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分类称为生产费用要素。
1. 外购材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 外购燃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休和气体燃料。
3. 外购动力: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由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 工资: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 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指按照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 折旧费:指各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 修理费:指按照确定并备案的提存率预提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用或直接计入生产费用的修理费用。
8.利息支出: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9. 税金: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10. 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
如物耗和非物耗等。
第八条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称为成本项目。
公司成本项目规定如下:1. 直接材料:直接用于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并具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另外包括包装物。
2.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各种燃料和动力。
3. 工资及福利费: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4. 制造费用:指各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1) 工资:指车间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辅助工人、勤杂人员的工资。
(2) 职工福利费:指按上述人员工资的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折旧费:指车间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费。
(4) 修理费:指车间维修各类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所发生的修理费用。
(5) 办公费:指车间发生的文具、纸张、印刷品等办公费用。
(6) 水电费:指车间非工艺过程用水和照明用电的费用。
(7) 取暖费用:指车间应分担的采暖费用,不包括支付职工取暖费津贴。
(8) 租赁费:指车间从外部租入各种固定资产和工具而支付和租金。
(9) 差旅费:指车间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市内交通费。
(10) 机物料消耗:指车间非直接用于产品、劳务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修理费用、劳动保护用品等。
(11) 保险费:指车间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12) 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车间耗用的通用工具、生产用具、仪器等。
(13) 劳动保护费:车间为保证劳动安全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应由制造费用开支的各项劳动保护措施费、劳动保护装置维护费、防暑降温费、劳动保护用品等。
不包括增加固定资产的劳动安防护措施支出。
(14) 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5) 运输费:车间内部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和运输部门为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
(16) 外部加工费:指车间产品零部件委托外公司加工协作的费用。
(17)试验检验费:指不能直接计入为鉴定某种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产品的试验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费用、理化试验、质量监控等费用。
(18) 设计制图费:指对产品和工艺进行科研、设计所发生的费用。
(19) 其他:指不属于以上项目的其他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支出。
第九条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1. 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对难以直接计入的间接费用要按合适的标准,在公司包括主营业务、其他所有产品之间分配。
企业的产品包括全部的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劳务协作。
2. 凡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均应直接计入。
3. 凡不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应采用与费用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4. 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第十条购入材料的成本:1. 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买价、外地运杂费、保险费、大宗材料的市内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但不包括购进材料增值税和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 购进材料直接用于非应税产品的,应按包括进项增值税在内的全部支付价款全额计入材料成本。
3. 进口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国外进价、进口税金。
第十一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月终未报账的材料,按计划价办理暂估入库,于材料报账时冲回。
2. 采用公司内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月终将耗用材料的计划价调整为实际价格。
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使用当月实际差异率,按材料类别或品种核算。
其中VB1主要原材料、制剂主要原材料按品种核算,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制易耗品按材料类别核算。
3. 材料稽核员根据领料单,将属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计入制造一部生产成本。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计入领用部门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员将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材料按材料稽核员转来的“材料领用单”,以材料核算价分配到各工序、各产品。
并将材料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4. 月末车间材料员负责将已领未用的材料办理“假退库”手续。
第十二条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动力包括水、电、蒸汽、冷、压缩空气等,分外购自制两种。
自制动力以及需经本单位辅助车间处理后使用的外购动力,均应作为辅助生产核算。
2. 动力费用根据计量仪表记录的实际耗用数量进行核算,没有计量仪表的,应由动力部门或有关部门确定的合理的分配标准,作为分配动力费用的依据。
3. 动力费用的核算要划清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界限、内供和外供的界限。
第十三条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各项工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列入工资总额。
各项工资性支出都应按照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和汇集。
2. 按照规定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依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正确计算应付工资和实发工资。
3. 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提取和支付职工福利费,不得擅自改变计提比例。
每月应付职工的全部工资和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部门、车间进行汇集与分配,分别计入有关科目中。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1.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根据确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按月提取,分类计入各有关科目。
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应按集团公司的统一会计政策确定,报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备案,不能随意变动。
2. 公司购置或竣工验收交付试生产的固定资产,都要按经审计确认的资产原值(或估计原值)入账并计提折旧;对长期不用或不需用的资产要及时办理封存手续。
对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要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据以计提折旧。
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决算数调整原固定资产估价和已提折旧,以保证成本水平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第十五条待摊和预提费用1. 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
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的受益期确定分摊期限,但应在一年内摊销完毕。
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应在“递延资产”科目核算。
2. 预提费用是反映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各月支付的费用,预提费用的期限也应按受益期确定。
为了使各月成本费用水平均衡,应编制各项预提费用预算分月计入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