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性大肠杆菌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化及表达研究

合集下载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

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进展作者:杨慧敏, 李文刚, 吴高锋, 魏娟, 王鑫作者单位:杨慧敏,吴高锋,魏娟,王鑫(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李文刚(郑州牧专,郑州,450011)刊名:中国畜牧兽医英文刊名: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2008,35(8)引用次数:1次1.方六荣.陈焕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及转移特性[期刊论文]-中国兽医学报 20012.李夏.陈素文.喻达辉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南方水产 20053.范伟兴.宋建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伪狂犬病病毒Bartha-K61株TK突变株的构建[期刊论文]-畜牧兽医学报2003(05)4.林爱星.刘小军.陈永福绿色萤光蛋白及其在转基因表达检测中的应用 1997(03)5.岳莉莉.齐义鹏.社会胜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 Ve抗原[期刊论文]-病毒学报 1998(03)6.Chafee I.Too Y.Euskirchen 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for gene expiree 19947.Fleckenstein J M.Holland J T.Hasty D L Interaction of an outer membrane p rotein of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with cell surface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 2002(03)8.Galipeau J.Li H.Paquin A Vesicular stamatitis delivery in experimental brain cancer 1999(12)9.Grignani F.Kinsella T.Mencarelli A High-efficiency gene transfer and selection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with a hybrid EBV/retroviral vector expressing th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1998(01)10.Heim R.Cubitt A B.Tsien R Y Improved green fluorescence 1995(6516)11.Heim S.Freeman R B J.Eulitz C Auditory temporal processing deficit in dyslexia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in the visual modality 2001(03)12.Ikawa M.Kominami K.Yoshimura Y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ker in transgenic mice 1995bas Y A.Gurskaya N G.Yanushevich Y G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amily 200214.Loimas S.Toppinen M R.Visakorpi T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cells as targets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mediated suicide gene therapy 2001(02)15.Ogawa H.Inouye S.Tsuji F Localization,trafficking,an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Aequorea GFP in culture dvertebratet 199516.Rasher D C.Eckerd S W W Primary structure of The Aquaria Victori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1992(02)17.Valdivia R H.Alexander E H Applications fo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in the study of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199618.Wang S.Hazelrigg T Implications for bed mRNA localization fro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uprotein in Drosophila genesis 1994(6479)1.期刊论文罗文新.陈敏.程通.管宝全.李少伟.李少菁.张军.夏宁邵橙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GFPxm的改造-生物工程学报2003,19(1)最近报道了从大型多管水母中分离出新的gfp基因.经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xm)具有476nm的激发峰和496nm的发射峰,但是只能在低温下成熟的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这里进一步报道GFPxm的12种突变型.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有7种突变型在37℃条件下产生高的荧光强度.在25、32和37℃条件下表达6 h,GFPxm16、GFPxm18和GFPxm19的相对荧光强度均高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而GFPxm16和GFPxm163在42℃高温表达时仍能保持高的荧光强度.这7种突变型中的4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已获得良好表达.此外,有6种突变型的荧光光谱红移,目前所达到的最长激发峰为514nm、最长发射峰为525nm.另外有3种突变型具有包括紫外在内的两个激发峰,1种突变型只有单一的紫外激发峰.首次报道具有橙色荧光的突变型OFPxm,它的激发峰为509nm、发射峰为523nm.523nm属于黄绿色,但肉眼看到的蛋白为橙色.OFPxm在高温下可得到高水平表达且很好地成熟,但是因为低的量子产率而荧光强度相对较低.2.学位论文左妍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活性测定2004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源于E.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共同构建到E.coli表达载体pET-30a+上,使融合蛋白两部分蛋白间插入不同长度肽联,获得TetR C-端与GFP N-端融合蛋白:TR∷GFP和TR∷GFPs.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了两种形式的融合蛋白.TR∷GFP(蛋白间间隔19aa)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即在395nm激发,可以510nm附近有最大发射峰.在四环素存在时,TR∷GFP在400nm-700nm范围内的荧光强度普遍增强,在510nm处增幅最大,由原来1.132增至2.214,增幅为95.6﹪,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表明TR∷GFP,能感受外界四环素.TR∷GFPs(蛋白间间隔5aa)具备GFP荧光性质,但不具备感受四环素能力.对其中GFP部分定点突变(T203Y),获得发射荧光红移的突变融合蛋白(TR∷GFPsm).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了TR∷GFPs和TR∷GFPsm,TR∷GFPsm经395nm激发,在526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在四环素存在时,TR∷GFPsm在400nm-700nm范围内荧光强度普遍增强,以526nm处增幅最大,由原来20.33增至41.6,增幅为104.6﹪;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幅度较小,表明TR∷GFPsm,能感受外界四环素.用不同浓度的tc滴定TR∷GFPsm,显示4.1218μM的TR∷GFPsm随着tc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相应呈指数增长,最终达到饱和.初步说明TR∷GFPsm具有tc生物传感器性质.为了使TetR与四环素结合所产生的构象变化能更好地传递给GFP,将TetR插入到GFP171aa-172aa,构建了GFP与TetR中间融和蛋白GFP()TR,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失去荧光性质.为了获得对四环素更为敏感的传感器,用易错PCR构建了TR∷GFP和TR∷GFPsm突变体库,初步摸索了平板筛选荧光突变体的方法.3.期刊论文左妍.杨克迁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生物工程学报2005,21(1)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来源于E.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tetR)共同构建到E.coli表达载体pET-30a+上,获得TetR C-端与GFP N-端融合蛋白.对经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的融合蛋白(TR::GFP)进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即在395 nm激发下,可在510 nn附近有特征发射峰.在加入四环素后,融合蛋白在395 nm激发下,在400 nm~700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强度普遍增加,且以510 nm处最大发射峰增幅最大,由原来1.132增至2.214,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能感受外界四环素,并产生一定的荧光变化.4.学位论文邹奇大鼠肝卵圆细胞移植对暴发性肝衰的治疗作用及示踪研究2007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进一步进行卵圆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培养;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和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染色两种方法进行标记,比较两种方法标记细胞的可行性;随后选择较优标记方法标记的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探索卵圆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
菌体内成功诱导表达。
实验用品
PEGFP -N3模板、菌株E. coli DH5 α、E. coli BL21 、质粒 pET28a 、 限制性内切酶 EcoRⅠ、 Hind Ⅲ、T4 DNA连接酶、1 kb DNA ladder
DNA 凝胶回收试剂盒及质粒小提试剂盒、DNA 纯化试剂盒及 IPTG、 PCR用试剂、卡那霉素、琼脂糖及 PCR 合成引物等、蛋白胨、酵母浸出 粉、琼脂粉等。
转化 筛选及复筛及酶切验证
PCR检测 IPTG诱导表达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
包涵体检测 分离纯化
电泳检测 酶切
pET28a质粒酶切位点选择
实验用品及方法介绍
方法介绍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基因克隆和表达。通过质粒重 组形成所需要的重组质粒pET-28a-GFP,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体内,通过酶切、PCR及用IPTG诱导检测是否在大肠杆菌体内诱导 表达成功。根据电泳结果及荧光现象得出结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

1 实验背景
2 实验用品及方法介绍

3 实验流程
4 实验原理
5 具体实验步骤
6 实验结果预测
7 参考文献
实验背景
2008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由 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 家钱永健获得,他们三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 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GFP的突变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简称EGFP)。 EGFP将GFP的第64位氨基酸苯丙氨酸突变成为亮氨酸,从而发射出的荧光 强度比GFP大6倍以上。
所以,EGFP比GFP更适合作为报告基因来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细胞 分化及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定位和转运等

化学生物学综合创新设计实验——大肠杆菌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化学生物学综合创新设计实验——大肠杆菌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3 试 剂与 仪 器
31 试剂 . 高保真 Tq酶 ,N P , T 卡那霉 素, a d T sI G, P 氯 化钙 ,4D A连接酶 , T N 限制性内切酶 Bm 和 Hn I a HI idI I
( a a a , 脂糖 , 乙啶 ,C 纯化试剂 盒 ( m g i TK R )琼 溴 PR O eaBo
18 6

西




2 3卷
显微镜检测表达情况。
t ,N P t ( . m 1 ,0 ue x d T s L 2 0m o) 1 B fr , L 2x X f2 普通 Tq a 酶 02 ( . U , . 25 )去离子水 1. 。反应条件 同4 1 33 . 中条件。将反应后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 电泳检测 , 如果
验步骤。
收稿 日期 : 1 —0 2 1 6—2 0 5 ‘
笔者在任课教师 以往从事科研 的基础上 一 设计 ,
了该综 合 创 新 实 验 , 绿 色 荧 光 蛋 白基 因 将 插 入 p T 8 表达系统 , E 2a 进行绿色荧光蛋 白表达 , 并使用荧光
基金项 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09 X 72 — 0 )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项 目(00 1 1 。 20 Z 0 43 03 ; 3 307 ) 作者简介 : 赵仲麟(9 O )男 , 1 一 , 辽宁鞍山人 , 8 讲师 , , 博士 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 袁超。
江西农 业学报 2 1 ,3 8 :6 0 1 2 ( ) 17~18 6
AeaAgiu ua in x t rc h reJa g i
化 学生 物 学综 合创 新 设计 实验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克隆及表达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采用PCR技术,对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中的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所得PCR产物和质粒pET-28b经过BamH I和Nde I双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酶切产物的酶切情况并回收凝胶,再利用T4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得到重组质粒。

将重组质粒导入克隆菌E. coli DH5a中培养扩增,提取阳性菌落质粒进行重组子鉴定,进而导入表达菌E. coLi BL-2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绿色荧光蛋白。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 PCR 基因克隆表达1.前言1.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 发射绿色荧光[1]。

1.2 GFP 的结构GFP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如图二。

长420 nm,宽240 nm,由11 个围绕中心α螺旋的反平行β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65-67位的Ser-Tyr-GLy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

1.3 GFP的研究应用GFP可标记细胞和蛋白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GFP及其突变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空间定位、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2[等方面。

基于新型功能荧光蛋白的光学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在活细胞乃至活体动物内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GFP还用于观察微生物、发育机理研究、细胞筛选、免疫学等方面。

本实验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质粒pEGFP-N1,其结构如图三所示。

其上有所用酶的酶切位点。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view/992207.ht m /view/2261117.h tm 郝福英 周先碗 朱玉贤 主编《基础分子生物 学实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第 一版


实验仪器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将pET-28a-GFP重组质粒转化入表达菌株 · 制备BL21(DE3)菌株的感受态细胞

10uL BL21(DE3)菌液接入3mL LB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过夜
二次活化:1:50比例接入新的试管摇床培养2h
1.5mL冰上10min
4 度,4000r/min离心2min收集细胞
涂平板: a)分别取50、100、150uL加入重组质粒的感 受态细胞悬液涂布于含抗生素的平板 b)抗生素板+IPTG+100uL重组质粒的感受态 细胞悬液 c)对照组感受态细胞100uL+抗生素平板 d)正面向上放置片刻,后37度倒置培养20h
重组阳性克隆菌接至3mL LB(Kan)液体培养基中,37度 培养16h 过夜菌1:50比例接种至4支试管中(每支试管含3mL LB(Kan)),扩大培养2h,测量A600值为0.5,停止 分别使用IPTG(最后总浓度为1mmol/L)诱导 0,2,4h 离心并照相
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 生色基团 蛋白质折叠,生色基团得以“亲密接触”, 经环化形成咪唑酮,并发生脱水反应。但此 时还不能发射荧光,只有当有分子氧存在的 条件下,发生氧化脱氢,方能导致绿色荧光蛋 白发色团的“成熟”,形成可发射荧光的形 式。

蓝光、绿光与黄光 基因克隆 变体

分子标记 药物筛选 融合抗体 生物传感器 信号传导

标记!
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3载体上携带 有EGFP蛋白表达基因 很强的复制能力 高效的功能强大的启动子SV40和PCMV 多克隆位点 具有neo基因,可以采用G418来筛选已成 功转染了该载体的靶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欧阳学文南方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摘要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粗提取。

方法:从E.coli DH5ɑ中用碱提取质粒的方法提取质粒pEGFPN3和质粒pET28a。

然后用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已经提取的产物进行电泳,确定从大肠杆菌中成功提取了质粒。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对成功提取的质粒进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确定已经提取了GFP基因。

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中,用LB培养基对转化后的E.coli进行扩大培养。

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浅绿色菌落。

最后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粗提取。

结论: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转化粗提取目录1 前言32 实验目的43 实验设备44 材料及试剂55 实验操作步骤55.1操作流程55.2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65.2.1 质粒的培养65.2.2 质粒的DNA的碱提取法65.2.3 质粒DNA的鉴定与纯化75.3酶切及连接85.3.1 双酶切85.3.2 回收酶切产物(采用DNA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8 5.3.3 连接95.4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95.4.1 LB(LuriaBertain)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参考附录)95.4.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CaCl2法)95.4.3 转化涂板105.5GFP蛋白的诱导表达105.6绿色荧光蛋白的粗提取11参考文献11附录121LB培养基的配制:122.溶液Ⅰ123.溶液Ⅱ124.溶液Ⅲ(100ML)125.DN ASEFREE RN ASE A136.TE缓冲液(P H8.0)137.20×TBE138.G ENE F INDER溴酚蓝上样缓冲液139.PEGFPN3质粒全图谱1310.P ET28A质粒全图谱141 前言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3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

3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2004年6月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进展71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活体中表达且易于检测的报告基因,现有的报告基因主要有:分泌型胎盘磷酸酯酶(s秘P)、B一半乳糖苷酶(互丑cz)、8一葡糖苷酸酶(GUS)、萤火虫荧光素酶(LUc)等,但这些基因的检测方法并不理想,它们都需要底物和辅助因子,因而在活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最近,一种全新的非酶性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蛋白能够自身催化形成发色结构并在蓝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

作为报告基因,GFP是目前唯一能在活细胞中表达的发光蛋白;作为荧光标记分子,GFP既具有敏感的标记检测率,又没有放射性的危害。

最近又发现G即还是一个良好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动态标记分子,可以跟踪观测第二信使。

近来关于GFP方面的研究和综述越来越多,但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应用,作者将cFP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lGFP基础理论研究进展1.1发展历史1962年蹦n舢u飓等…首先从多管水母属(枷ria、ricto.ria)中分离出了cFP;1992年Prasller等u3克隆了GFP基因的cDNA,并分析了GFP的一级结构;1994年ch址e等b3首次在大肠杆菌细胞和线虫中表达了GFP,开创了GFP应用研究的先河,之后很快发现GFP能在多种异源细胞中表达,GFP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病毒学等领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199r7年10月18—22日在美国New—J嘲y专门召开了一次关于GFP的国际会议。

1.2GFP结构、生化特性、发光机制、光谱特性1.2.1结构由正常野生型cFP(wtG即)的cDNA序列推出的蛋白质一级结构,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sD卜PAGE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27—30l【D。

晶体学证据H’表明,GFP中央是一个B罐(p一锄)结构。

GFP的生色团位于“一69的六肽内。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绿色荧光蛋白(GFP) 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背景知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 nt protein , 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当受到紫外或蓝光激发时,GFP发射绿色荧光。

它产生荧光无需底物或辅因子发色团是其蛋白质一级序列固有的。

GFP由3个外显子组成,长 2.6kb; GFP是由238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27. 0kMr,其蛋白性质十分稳定,能耐受60C处理。

1996年GFP的晶体结构被解出,蛋白质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长420 nm , 宽240 nm,由11个围绕中心a螺旋的反平行B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发色团是由其蛋白质内部第65-67位的Ser-Tyr-Gly 自身环化和氧化形成.1996年GFP的晶体结构被解出,蛋白质中央是一个圆柱形水桶样结构,长420 nm,宽240 nm,由11个围绕中心a螺旋的反平行B折叠组成,荧光基团的形成就是从这个螺旋开始的,桶的顶部由3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底部由一个短的垂直片段覆盖,对荧光活性很重要的生色团则位于大空腔内。

实验一质粒DNA 的分离与纯化一、实验目的掌握一种最常用的质粒DNA 提取方法:碱裂解法。

该法用于从小量培养物中抽提质粒DNA ,比较方便、省时,提取的质粒 DNA 质量较高,可用于 DNA 的酶切、 PCR 甚至测序。

二、基本原理质粒是一类在细菌细胞内发现的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稳定的遗传单位。

迄今为止,从细菌中分离得到的质粒都是环型双链 DNA 分子,分子量范围从 1kb 到 200kb 。

质粒 DNA 可持续稳定地处于染色体外的游离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会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通过细胞分裂传递到后代。

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及鉴定的实验设计与实践

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及鉴定的实验设计与实践

绿色荧光蛋白的原核表达和纯化及鉴定的实验设计与实践王青松;胡晓倩【摘要】该文以绿色荧光蛋白FRP为实验对象,通过设计原核蛋白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荧光光谱分析、SDSPAGE电泳分离、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及蛋白质质谱鉴定等内容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的GFP蛋白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8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00 nm,与已知的GFP荧光光谱基本相同.SDSPAGE电泳分离发现,GFP的亲和纯化效果好,且纯化得到的GFP分子量约为27 kDa,与理论值相符.该实验适用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系统完整地学习蛋白质表达、纯化和鉴定的实验方法,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4(031)005【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亲和纯化;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LC-MS/MS质谱【作者】王青松;胡晓倩【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31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种在美国西北海岸生长的名为Aequorea victoria的维多利亚水母中发现的蛋白质。

GFP全长共238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7kDa,它的发光核心是由第65至67个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残基组成的结构域,可自发地形成一种荧光发色团,在波长39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绿色荧光[1-4]。

自1962年日裔科学家下村修在维多利亚水母中发现绿色荧光蛋白至今,GFP已经广泛应用于蛋白质表达纯化、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细胞内定位示踪和模式生物转基因等生物学研究中[5-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蛋白质进行电泳分离,是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实验技术。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子实验设计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子实验设计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张历涵20彭千20一、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并培育1、原理实验室提供的质粒第一要转入大肠杆菌进行培育与增殖,制备出感受态的细胞,咱们就能够够方便的将需克隆的质粒导入其中,使其繁衍,就能够取得大量质粒。

所谓感受态,是指细菌生长进程中的某一时期的培育物,只有某一生长时期中的细菌才能作为转化的受体,能同意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的生理状态。

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显现各类蛋口质和酶,负责供体DNA的结合和加工等。

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 形成能同意外来的DNA分子的受体位点等。

本实验为了把外源DNA (重组质粒)引入大肠杆菌, 就必需先制备能吸收外来DNA分子的感受态细胞。

2、实验步骤DH-5 a和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将0~4 °C保留的DH-5Q和BL-21菌类别离接种在LB液体培育基中37 °C下250 r/min留宿培育16 h。

(2)将别离接种留宿菌:LB按1:50的比例接种于2 mL的LB液体培育基中,37 €活化培育2〜3h至OD=〜。

(3)取mL菌液转入EP管中,置于冰上10 min,然后于4 °C下5000 r/min离心5 min。

弃上清液,沉淀加入mL预冷的mol/L CaCl2缓和悬菌。

冰上放置15-30 min后,4 °C下5000 r/min离心10 mine (4)弃上清液,沉淀用mL预冷的mol/L CaCl2 (含15%甘油)缓和悬菌,放在一20 °C冰箱内保留。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1)取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100 Ul,冰上解冻,均匀悬浮。

(2)加入2 Ul酶连产物,轻轻混匀,冰上静置10-30 mine(3)42 °C水浴中热击70 sec后,冰上放置2 min。

(4)加入200 UILB液体培育基,37 °C, 50-100 rpm振荡培育lh。

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分析

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分析

石河子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课论文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分析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中国·新疆·石河子2016年1月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分析摘要:本实验主要探讨目的蛋白(GF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的情况以及鉴定目的蛋白形成的是包涵体还是可溶性蛋白。

本实验先对菌液进行培养、活化、然后采用IPTG分别对其不同时间点的诱导,用SDS-PAGE来确定目的蛋白的可溶性及其分子量,掌握GFP 诱导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SDS-PAGE;原核表达1 前言1.1实验目的掌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重组载体的构建方法;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与优化实验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化学生物学中常用研究方法的认知。

1.2实验背景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是源于多管水母属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发光蛋白,其在蓝光或紫外光下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可以作为报告基因检测蛋白的特异性表达或进行细胞定位研究。

与以往lacZ、CAT 等报告基因相比,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GFP 不具有种属依赖性,在多种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表达;荧光强度高,稳定性高;不需要反应底物与其他辅助因子,受蓝光激发产生绿色荧光,尤其适用于体内的即时检测;另外GFP 分子量小,易于融合,适用于多种转化方式,对受体无毒害,安全可靠;并且通过替换一些特殊氨基酸,可以使之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从而适应不同的研究需要。

正是由于GFP 检测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同位素等优点,近年来广泛用于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定位、转移以及相互作用、信号传递、转染与转化,以及细胞的分离与纯化等研究领域。

绿色荧光蛋白还在监测目的基因表达、研究细胞内物质代谢及追踪细胞系的分化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采用GFP作为标记基因,可直接收集转化细胞供实验,缩短了筛选时间、减少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可作为活体标记,为研究发育的基因调控和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手段。

gfp 实验步骤

gfp 实验步骤

gfp 实验步骤GFP实验步骤GFP(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的荧光标记物质,它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其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下面将介绍GFP实验的步骤。

1. GFP基因的克隆需要将GFP基因克隆到感兴趣的载体中。

通常,可以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对GFP基因和载体进行酶切,并通过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连接后的重组载体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的转化来复制。

2. 细胞培养接下来,将含有重组载体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以扩增GFP基因。

培养条件要求适当的温度和培养基。

当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提取。

3. GFP的纯化提取细菌后,需要进行GFP的纯化。

纯化步骤可以使用亲和层析、离心、电泳等方法。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GFP。

4. GFP的表达将纯化后的GFP溶液加入到感兴趣的细胞中,使其表达GFP。

可以通过转染、转化等方法将GFP引入到细胞中。

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GFP表达的情况。

5. 荧光显微镜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荧光显微镜可以通过激发光源激发GFP发出的绿色荧光,并通过镜头观察到荧光现象。

可以通过调节显微镜的对焦、放大倍数等参数来观察GFP的细节。

6. 数据分析观察到GFP的荧光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计算GFP的表达量、观察GFP在细胞中的定位、动力学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关于GFP在细胞中的信息。

7. 应用GFP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

例如,在细胞生物学中,可以利用GFP标记蛋白质、细胞器等,观察它们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在遗传学研究中,可以利用GFP标记基因,观察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总结:GFP实验的步骤包括GFP基因的克隆、细胞培养、GFP的纯化、GFP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和应用。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GFP在生物体内的相关信息,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GFP作为一种荧光标记物质,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地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地克隆、表达和粗提取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粗提取南方医科大学2011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摘要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表达,以及对其进行粗提取。

方法:从 E.coli DH5ɑ中用碱提取质粒的方法提取质粒pEGFP-N3和质粒pET-28a。

然后用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已经提取的产物进行电泳,确定从大肠杆菌中成功提取了质粒。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 对成功提取的质粒进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质粒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以确定已经提取了GFP基因。

将含有GFP基因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中,用LB培养基对转化后的E.coli进行扩大培养。

用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可以看到浅绿色菌落。

最后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粗提取。

结论: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转化粗提取1 前言 (3)2 实验目的 (4)3 实验设备 (4)4 材料及试剂 (5)5 实验操作步骤 (5)5.1操作流程 (5)5.2质粒DNA的分离与纯化 (6)5.2.1 质粒的培养 (6)5.2.2 质粒的DNA的碱提取法 (6)5.2.3 质粒DNA的鉴定与纯化 (7)5.3酶切及连接 (7)5.3.1 双酶切 (7)5.3.2 回收酶切产物(采用DNA回收试剂盒进行回收) (8)5.3.3 连接 (9)5.4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9)5.4.1 LB(Luria-Bertain)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参考附录) (9)5.4.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CaCl2法) (9)5.4.3 转化涂板 (10)5.5GFP蛋白的诱导表达 (10)5.6绿色荧光蛋白的粗提取 (11)参考文献 (11)附录 (12)1LB培养基的配制: (12)2.溶液Ⅰ (12)3.溶液Ⅱ (12)4.溶液Ⅲ(100ML) (12)5.DN ASE-FREE RN ASE A (12)6.TE缓冲液(P H8.0) (12)7.20×TBE (13)8.G ENE F INDER-溴酚蓝上样缓冲液 (13)9.PEGFP-N3质粒全图谱 (13)10.P ET-28A质粒全图谱 (14)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包括水母、水螅和珊瑚等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的应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特性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的应用

二GFP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1 GFP 作为报告基因用于转基因研究 自Prasher DC从水母(A.victoria)中克隆了GFP的cDNA 后,GFP能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表达的表达载体相继被构建 成功。Chalfie M构建了GFP大肠杆菌表达载体,GFP基因 在T7启动子控制下很容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从转染 的大肠杆菌中分离的GFP蛋白与水母的天然GFP离体光谱 特性无差异。利用维管蛋白(β-tubulin)基因mec-7启动子构 建表达载体,转染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在幼虫的4 种胚性起源触觉受体神经元细胞中,观察到很强、很稳定的 GFP荧光,包括部分2龄幼虫、所有4龄幼虫和绝大多数幼小 成虫。据报道,GFP基因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以及多种哺 乳动物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人体胚性肾细胞系、猿 猴Cos-1细胞系以及鼠NIH3T3细胞系等)中表达,都相继成 功[20,29,30,31,32]。GFP在高等植物中的利用较晚,表达 成功的例子还不多。Sheen J等报道,通过电击法 (Electroporation)转染玉米叶肉原生质体,有50%原生质
由于gfp稳定灵敏度高无生物毒性荧光反应不需要任何外源反应底物及表达无物种或细胞组织的专一性因此它是一种独特的报告蛋白reporterrotein可广泛用于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定位转移及相互作用信号传递转染与转化以及细胞的分离与纯化等研究领域
绿色荧光蛋白(GFP) 的特性及 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 的应用
2 GFP 的光谱特性
GFP吸收的光谱, 最大峰值为395nm(紫外),并有一个峰值为470nm的副峰(蓝 光);发射光谱最大峰值为509nm(绿光),并带有峰值为540nm的侧峰 (Shouder).GFP的光谱特性与荧光素异硫氰酸盐(FITC)很相似,因此为荧光素 FITC设计的荧光显微镜滤光片组合同样适用于GFP观察。尽管450~490 nm(蓝 光)是GFP的副吸收峰,但由于长波能量低,细胞忍受能力强,因此更适合于活体检 测。Chroma技术公司(Chroma Technology Corp.Brattlebore,VT 05301,USA)已 研制出一系列适合于GFP观察的滤光片组合。利用重组突变[10,11,12]和数字联 想分光显微镜( Digital ImagingSpectroscopy)技术[13,14,15]可以诱发GFP色基 突变,改变GFP光谱特性。Heim R等[16,17]获得了野生型GFP的一系列随机突变, 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都发生了变化(表1)。如获得的蓝色荧光突变,就是原GFP 分子中第66个氨基酸由酪氨酸突变成的组氨酸,但荧光信号减弱了近50%。 Delagrave S获得的红色漂移(Red-shifed)突变,与野生型GFP相比,其激发波长向 红色方向漂移了近100 nm[18]。具有不同光谱特性的GFP突变体的获得,使在同 一细胞中同时分析两种不同蛋白或启动子成为可能,可以用于发育细胞学、药物 筛选、分析诊断等研究。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子实验设计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子实验设计

绿色荧光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张历涵2013141241098彭千2013141241068一、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并培养1、原理实验室提供的质粒首先要转入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与增殖,制备出感受态的细胞,我们就可以方便的将需克隆的质粒导入其中,使其繁殖,就能获得大量质粒。

所谓感受态,是指细菌生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培养物,只有某一生长阶段中的细菌才能作为转化的受体,能接受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的生理状态。

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和酶,负责供体DNA 的结合和加工等。

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接受外来的DNA 分子的受体位点等。

本实验为了把外源DNA(重组质粒)引入大肠杆菌,就必须先制备能吸收外来DNA分子的感受态细胞。

2、实验步骤2.1 DH-5α和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将0~4 ℃保存的DH-5α和BL-21菌种分别接种在LB液体培养基中37 ℃下250 r/min过夜培养16 h 。

(2)将分别接种过夜菌:LB按1:50的比例接种于2 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 ℃活化培养2~3 h至OD=0.3~0.5 。

(3)取1.5 mL菌液转入EP管中,置于冰上10 min, 然后于4 ℃下5000 r/min 离心5 min。

弃上清液,沉淀加入0.1 mL预冷的0.1 mol/L CaCl2缓和悬菌。

冰上放置15-30 min后,4 ℃下5000 r/min离心10 min。

(4)弃上清液,沉淀用0.1 mL预冷的0.1 mol/L CaCl2(含15%甘油)缓和悬菌,放在-20 ℃冰箱内保存。

2.2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1)取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100 μl,冰上解冻,均匀悬浮。

(2)加入2 μl酶连产物,轻轻混匀,冰上静置10-30 min。

(3)42 ℃水浴中热击70 sec后,冰上放置2 min。

(4)加入200 μl LB液体培养基,37 ℃,50-100 rpm振荡培养1 h。

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实验设计

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实验设计

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reed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实验方法;通过分别将0M-5a(pEGFP-N3)和0M-5a(pET-28a)提取质粒、酶切并连接形成重组质粒pET-28a-GFP,将重组质粒导入0M-5a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转化,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ot l与Bam H1和PCR对所建质粒进行分析鉴定后,通过转化的方法把含绿色荧光蛋白(GFP)外源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Bl-2/内进行表达,再用IPTG诱导GFP 基因表达,如果可以看到显现绿色,判断GF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克隆菌0W-5a、表达菌6l-21为本实验室收藏菌种,质粒pET-28a 和pEGFP-N3,引物,限制性内切酶Bam H1、Not I仪器设备Eppendof 离心机、电泳仪、电子天平、台式离心机、控温磁力搅拌器、调温电热套pH计、冰箱、台式冷冻恒温振荡器、紫外灯、生物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水温箱、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装置、凝胶成像分析系统、酒精灯、培养皿、、移液枪、枪头、接种环、酒精棉球、灭菌枪头、平板封口膜、离心管。

实验原理生物的大部分或几乎全部DNA都集中在细胞核或类核中。

DNA在体内通常都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对DWA制品的污染常影响到以后的DWA操作过程,因此需把蛋白质除去,一般采用酚氯仿抽提法。

苯酚、氟仿对蛋白质有极强的变性作用,而对DNA无影响。

经苯酚、氟仿抽提后,蛋白质变性而被离心沉降到酚相与水相的界面,DNA则留在水相,少量的或与DNA紧密结合的蛋白质可用蛋白酶予以去除。

DNA制品中少量的RNA无影响,必要时可加入不含DNase的RNase 去除RNA污染。

实验步骤1、100ml细菌过夜培养液,5000rpm离心10分钟,去上清液。

2、加TE悬浮沉淀,并加10%S0S,50ul20mg/ml(或1mg干粉)蛋白酶K,混匀,37℃保温1小时。

绿色荧光蛋白的诱导表达与观察(1)

绿色荧光蛋白的诱导表达与观察(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 2. 3. 4. 5. 6. 7. LB液体培养基(卡那抗性) pET28-GFP菌液(BL21菌株) IPTG 低温摇床 分光光度计 离心机 荧光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将2 ml pET28-GFP菌液转接至50 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摇菌2-3小时; 2. 分光光度计测菌液OD值,当OD值达到0.4-1之间时可进行诱导; 3. 向菌液中加入25 ul IPTG母液(1 M/L)至终浓度为0.5mM; 4. 28 ℃ 诱导过夜。 5. 第二天离心收集菌体于-20 ℃保存。
3. 表达载体pET-28a
4. 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 用以照射被检物体, 使之发出 荧光,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形状及其所在位置。荧光显微 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5.最早出现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由下 村修等人在1962年在一种学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发现,之 后又在海洋珊瑚虫中分离得到了第二种GFP。其中水母GFP是由238 氨基酸组成的单体蛋白质,分子量约27KD,GFP荧光的产生主要是 在氧气存在下,分子内第67位的甘氨酸的酰胺对第65位丝氨酸的羧 基的亲核攻击形成第5位碳原子咪唑基,第66位酪氨酸的α-2β键脱 氢反应之后,导致芳香团与咪唑基结合,这样GFP分子中就形成对 羧基苯甲酸唑环酮生色团发出荧光。
绿色荧光蛋白的诱导表达与观察
实验目的
1. 掌握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蛋白表达的实验方 法和实验方法
2. 了解原核表达的原理和荧光显微镜的工作 原理
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理
1. E . coli 表达系统 E . coli 是重要的原核表达体系。在重组基因转化 入E . coli 菌株以后,通过温度的控制,诱导其在宿主 菌内表达目的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并通过荧光 显微镜进行观察。 2.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将 宿主菌的生长与外源基因的表达分成两个阶段,以减 轻宿主菌的负荷。常用的有温度诱导和药物诱导。本 实验采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昔(IPTG)诱导外源 基因表达。不同的表达质粒表达方法并不完全相同, 因启动子不同,诱导表达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卷 增刊2006年5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a me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 .45 Sup.M ay 2006 收稿日期:2005212227 基金项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20042427)资助 作者简介:朱红梅(1981-),女,硕士研究生. 3通讯作者:fzliubo@ ;htzhou@jingxian .x mu .edu .cn肠毒性大肠杆菌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化及表达研究朱红梅1,周涵韬1,23,张赛群1,2,曹 宜2,刘 波23(1.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厦门361005;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003)摘要:通过电击转化法,将带有gfp 标记基因的pG LO 质粒成功转化到肠毒素型大肠杆菌K 88、K 99中,经过紫外检测及荧光显微镜检测均发现转化菌株发出绿色的荧光,表明gfp 基因得到稳定、高效的表达.进一步通过PCR 分子鉴定、血清型鉴定、微生物学特性分析均表明,转化菌株与原始菌株是一致的.该转化菌株将为研究肠毒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及益生素的筛选提供有效的手段.关键词:肠毒性大肠杆菌;绿色荧光蛋白;遗传转化中图分类号:Q 9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20479(2006)S 20043204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 ot oxigenic Escherichia co 2li .,ETEC )是一类引起人和幼畜(初生仔猪、犊牛、羔羊及断奶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初生幼畜被ETEC 感染后,常因剧烈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1].猪源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的黏附素抗原主要有K 88,K 99,987P .来自多管水母(A equoreavitoria )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 r otein,GFP )基因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报告基因[2].在各种不同的系统中表达后,重组GFP 均可吸收蓝光,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与其它生物标记基因比较,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任何底物或额外的辅助因子,利用其发出的荧光就可以实现对生物的活体监测[3],为重组子的筛选及诸多生物学、免疫学试验提供了一个直观手段.本研究利用gfp 基因标记ETEC,希望获得gfp 基因稳定表达、特性稳定的发光标记菌株,为进一步研究ETEC 侵染途径及治病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也方便益生素的筛选及效果评价.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肠毒性大肠杆菌菌株C83905(K 88ac ),C83529(K 99)由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供.质粒pG 2LO 购自B i o 2Rad 公司,有Amp (氨卞青霉素)抗性和阿拉伯糖调控蛋白和gfp 基因.蛋白胨为上海生工BB I 公司产品,酵母抽提物为OXO I D 公司.d NTPs 、TaqDNA 聚合酶、购自上海生工;100bp DNA Ladder 购自B i olabs .BECK MAN 冷冻离心机,B i o 2Rad Gene Pulser Ⅱ电穿孔仪,B i o 2Rad 电泳仪,OLY MP US 荧光显微镜.1.2 实验方法(1)质粒提取方法挑取紫外灯下发绿色荧光的质粒宿主菌DH 5α的单菌落,于10mL 含100μg ・mL -1Amp 的LB 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过夜.碱裂解法提取质粒[4].提取的质粒用0.8%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度.(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在NA 液体中摇床震荡培养ETEC 至OD 600为0.6,取菌液冰浴10m in,8000r/m in 4℃离心收集菌体.冰预冷的无菌水洗菌体4次,最后将菌体重悬于10%甘油中,-70℃冰箱保存备用.(3)电击转化2mm 电转化杯冰上预冷后,分别加入100μL 感受态细胞和50ng 质粒,冰浴10m in 后进行电击转化,电击条件为2.5kV ,200Ω,25μF .电击结束立即加入900μL 的NA 培养基,混匀并转入1.5mL 的Eppen 2dorf 管中,于37℃、120r/m in 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h,取100μL 菌液涂布在NA +100μg ・mL -1Amp +6mg・mL -1阿拉伯糖(ara )筛选培养基上,并置于37℃培养箱培养16h .(4)转化子的荧光检测将筛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紫外灯照射检测绿色荧光.用接种环挑取稀释后的菌液置于载波片上,常规压片,荧光显微镜观察.(5)标记菌株的PCR 鉴定细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方法参照少量制备・44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DNA [5]的操作步骤,0.8%琼脂糖电泳鉴定基因组DNA.参考李鹏[6]的研究,根据发表的K 88及K 99菌毛结构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K 88上游引物序列:5′2CAT CTGCTGCAT CTGGT AT 2GG 23′K 88下游引物序列:5′2AATTGCT ACGTT CAGCG 2G AGC 23′K 99上游引物序列:5′2AAAAACACTGCT AGC 23′K 99下游引物序列:5′2AGT AGT AAAT ACGCC 23′50μL PCR 反应体系中包含10×PCR buffer;200μmol/L d NTP;50p mol 引物P1和P2;5U 的Taq DNA 聚合酶,Mg 2+浓度为2mmol/L.K 88PCR 循环参数为:96℃预变性4m in;然后进入94℃60s,57℃60s,72℃60s,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m in .K 99PCR 循环参数与K 88相比,除了复性的温度由57℃改为55℃外,其余均相同.1.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 产物.(6)标记菌株的血清型鉴定将转化3代的菌落和原始菌株与标准K 88、K 99因子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鉴定其血清型.(7)转化前菌株和未转化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取过夜培养物,按1%接菌量置于新鲜的LB 液体培养基,于37℃,150r/m in 振荡培养.每隔1h 取样,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OD 600吸收值,重复2次.以时间为横坐标,OD 600值为纵坐标做图,绘制生长曲线.2 结果与分析2.1 转化菌株荧光检测电击转化后筛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肉眼直接观察呈绿色,用紫外光照射则发出强烈绿色荧光(图1).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可看到清晰的绿色发光的杆状细菌.标记菌落分别命名为K 882pG LO 、K 992pG LO (图2).2.2 转化菌株分子鉴定提取转化菌株及原始菌株基因组DNA,进行菌毛结构基因的PCR 扩增.K 88、K 882pG LO 基因组DNA 上都扩增得到大小约为800bp 的预期片段(图3);K 99、K 992pG LO 基因组DNA 上都扩增到大小约为500bp 的预期片段(图4).PCR 鉴定结果表明转化后的宿主菌与原始菌具有基因背景上的一致性.2.3 转化子的血清型鉴定血清学鉴定结果(见表1)表明,所转化菌株K 882pG LO 、K 992pG LO 与未转化的宿主菌K 88、K 99血清型一致.2.4 未转化菌株和转化菌株的生长曲线比较 转化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对照生长曲线如图5、6所示.未转化菌株和转化菌株的生长状况一致.显著性分析表明转化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差异不显著(p >0.05).3 讨 论近年来,国内外对ETEC 的分子结构、致病机理及免疫防治研究进展迅速,取得了一些结果.一般认为表1 菌株血清鉴定结果Tab .1 The ser ol ogical identificati on results of strainsK 88K 882pG LO K 99K 992pG LO O 抗原O 138O 138O 101O 101K 抗原K 88K 88K 99K 99增刊 朱红梅等:肠毒性大肠杆菌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化及表达研究 ・45 ・图3 K 88、K 882pG LO PCR 产物电泳分析图谱Fig .3 Electr ophoresis analysis f or the PCR a mp lificati onp r oducts of K 88and K 882pG LO M.Marker (100bp ladder );1.the a mp lificati on strand of K 88;2.the a mp lificati on strand of K 882pG LO 图4 K 99、K 992pG LO PCR 产物电泳分析图谱Fig .4 Electr ophoresis analysisfor the PCR a mp lificati onp r oducts of K 99and K 992pG LO ,M.Marker (100bp ladder );1.the a mp lificati on strand of K 99;2.the a mp lificati on strand of K 992pGLO 图5 K 88、K 882pG LO 生长曲线图 Fig .5 The gr owth graph of K 88and K 882pG LO 图6 K 99、K 99pG LO 生长曲线图 Fig .6 The gr owth graph of K 99and K 992pG LO ETEC 属非侵袭性细菌[7],细菌进肠道后,借助位于细菌表面的菌毛上的定居因子(CF Aa )粘附在宿主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细菌繁殖并分泌毒素(耐热肠毒素LT(heat stable enter ot oxin )和/或不耐热肠毒素ST (heat labile enter ot oxin ),毒素进入细胞导致水钠代谢混乱,造成分泌性腹泻;但也有研究表明,ETEC 的致病机理可能更复杂,仍有许多不明之处[8],例如该菌是否具有侵袭性,毒素能否进入或影响肠道其它部位组织或细胞,对LT 与ST 的作用部位问题一直未解决[9].陈清等[10]通过切片观察到主要在空肠和回肠组织病变,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毒素的定位进行了观察,表明LT 和ST 除分布于粘膜上皮细胞表层外,也分布于肌层细胞,甚至浆膜层,分布弥漫.提出一个假设,LT 和ST 能够通过细胞间隙进入上皮下的粘肌层及肌层,作用于肌细胞.LT 或ST 甚至可进入血流,导致毒血症发生.GFP 检测时具有不需要外源底物或辅助因子而发光的特性,为验证上诉假设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有研究发现,用gfp 基因编码绿色荧光蛋白GFP,可以监测基因表达和在活细胞里定位蛋白质,实现在消化道内实时监测GFP 菌株的代谢情况[11,12].Valdivia 等[13]利用GFP 研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 m onella typhi m uri 2um ,St ),结果证明GFP 的表达并不影响菌的侵入宿主过程或在宿主中的繁殖;用落射荧光显微镜可在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看到表达的GFP 荧光,从而精确观察到活菌与活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带有gfp 标记基因的肠毒性大肠杆菌建立动物感染模型,在体外筛选特定的发光菌株,从而可以分析定植情况,进而为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一种手段.目前肠毒性大肠杆菌的gfp 转化及其应用,尚未见报道.同时这种带有荧光标记的肠毒性大肠杆菌在疾病预防治疗上也可以得到应用.添加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肠毒性大肠杆菌的主要措施之一,但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引起的高残留,遭到了广泛的置疑和反对,而利用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微生物活菌剂-益生素[14]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益生素作用机制中有一种微生物学说,益生素参与消化道有益菌群与致病菌之间生存和繁殖的空间竞争、时间竞争、定居部位竞争以及营养竞争,限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那如何准确检查治病菌的细菌易・46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位率是评价益生素有效性的一个标准.而带有GFP标记的肠毒性大肠杆菌,通过带有荧光这样的特殊标记,则可以准确、简单、快速的反应细菌易位率[15]的变化,为益生素筛选、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致谢:感谢扬州大学生物药品研究室帮助完成菌株的血清型鉴定.参考文献:[1] 周凯,郑海州,边艳青,等.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3,23(5):44-47.[2] Chalfie M,Tu Y,Euskirchen G,et al.Green fluorescentp r otein as a marker of gene exp ressi on[J].Science,1994,263:802-805.[3] Cody C W,Prasher D C,W ester W M,et al.Che m icalstructure of the hexapep tide chr omophore on Aequorea greenfluorescent p r otein[J].B i ochem istry,1993,32:1212-1218.[4] 萨姆布鲁克J,拉塞尔D W.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黄培堂,王嘉玺,朱厚础,等译.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30.[5] 奥斯伯F,布伦特R,金斯顿RE,等.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9. [6] 李鹏,戴鼎震,王家乡,等.猪大肠杆菌K882K99PCR诊断试剂盒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22(6):501-503.[7] Rao M C.Molecular mechanis m s of bacterial enter ot oxins[C]∥Farthing M J G,Keusch G T,ed.Enteric I nfecti on:M echanis m s,Manifestati on and Manage ment.Ne w York:Raven,1989:87-104.[8] Elsinghorst E A,W eitz J A.Ep ithelial cell invasi on and ad2herence directed by theer ter ot 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tibl ocus is ass ociated with a104-kil odalt on outer me mbranep r otein[J].I nfectI m mun,1994,62:34-63.[9] Gilligan P H.Escherichia coli.E AEC,EHEC,E I EC,ETEC[J].Clin Lab Med,1999,19(3):505.[10] 陈清,俞守义,申宏,等.产毒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8):826-829. [11] Fleckenstein J M,Holland J T,Hasty D L.I nteracti on ofan outer me mbrane p r otein of enter ot oxigenic Escherichiacoli with cell surface heparan sulfate p r oteoglycans[J].I nfect I m mun,2002,70(3):1530-1537.[12] Horst m an A L,Kuehn M J.Enter ot oxigenic Escherichia co2li secretes active heat-labile enter ot oxin via outer me m2brane vesicles[J].J B i ol o.che m.,2000,275(17):12489-12496.[13] Valdivia R H,A lexander E.H r omockyj,et al.App lica2ti ons for green fluorescent p r otein(GFP)in the study ofhost pathogen interacti ons[J].Gene,1996,173:47-52.[14] 王建辉,陈立祥,贺建华.益生素的不同作用机理探讨以及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J].饲料工业,2004,25(3):26-30.[15] 张雅萍,王忠堂,常山.复合益生素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14(1):10-11.S tu d y on th e T ran sfo rm a tion an d E xp ress ion of G reen F lu o rescen t P ro te in G en e in th e E n te ro tox igen ic Esche rich ia co liZHU H ong2m ei1,ZHOU H an2tao1,23,ZHAN G Sai2qun1,2,CAO Y i2,L I U B o23(1.School of L ife Sciences,X iam en U niversity,X iam en361005,C hina;2.B iotechnology C enter,Fujian A cadem ic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Fuzhou350003,C hina)A b s t ra c t:The p lasm id pGLO w ith 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 gene(gfp gene)w as transfor m ed successfully to Enterotoxigenic Esche2 richia coli strains K88and K99by the m ethod of electroshock.It w as observed that the gfp gene exp ressed stably and efficiently in trans2 for m ed stains by the detection of ultraviolet radiating and fluorescent m icroscope.B y detection of PCR am p lification of a structural gene in flagellum,ser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grow th curve analysis,the transfor m ed stains and the origin strains w ere p roved to have the sam e genetic background.Transfor m ed strains could p rovide a new w ay for the study of pathogenic m echanism of 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and the selection of p robiotics.K e y w o rd s: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green fluorescent p rotein;transfor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