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4篇)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综合考虑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防尘措施,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综合防尘目标:明确煤矿对于粉尘控制的整体目标,例如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保证员工的健康等。
2. 组织与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
3. 防尘控制措施:规定综合防尘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 动态监测与评价: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粉尘浓度监测、设备状态监测等。
5. 培训与教育:制定针对煤矿员工的综合防尘培训和教育计划,提高员工对综合防尘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
7. 监督与检查:明确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8. 违规处理:规定对于违反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追责和惩罚措施。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水平,降低粉尘对员工的危害,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2)为认真贯彻矿及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提高现场综合防尘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杜绝综合防尘安全隐患漏洞,尽快达到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样板化验收标准。
结合本单位综合防尘实际情况,依照《兴隆庄煤矿综合防尘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对照《兴隆庄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办法》进行整改,并全部达标。
(二)尽快实现并完成掘进工作面防尘样板化建设。
(三)确保各掘进工作面防尘设施安装合格、齐全,运行正常,杜绝不正常使用情况的发生;(四)综合防尘质量标准化综合考核分数确保达到____分以上,力争____分以上。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煤矿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2。
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2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表1 粉尘浓度测定测点布置表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iO24.7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8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后,降尘效率应符合以下规定:综掘机作业时,掘进机司机处及掘进机回风侧4~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打锚杆眼时,打眼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5%;转载点3~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不小于95%。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尘埃是采矿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对工人的健康和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采掘工作面的环境质量和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工作面粉尘生成与危害分析1. 粉尘生成源:采矿过程中,煤炭、矿石等固体物料的破碎、输送、堆放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粉尘。
2. 粉尘的危害: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粉尘会被吸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粉尘还会影响工作面的能见度,增加作业隐患。
三、综合防尘管理措施与方法1. 工作面湿降尘措施:(1)采用水雾降尘装置,在粉尘产生源头进行喷雾,有效降低粉尘扬尘;(2)加强道路湿降尘管理,定期对工作面道路进行湿洗,保持道路湿润。
2. 施工工艺与设备改进:(1)采用闭式破碎、输送装置,降低粉尘扬尘;(2)安装尘埃收集装置,对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3)工作面通风改进,保持气流畅通,加强排风效果。
3. 个体防护措施:(1)工人必须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吸入呼吸道;(2)加强工人培训,提高工人对尘埃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四、综合防尘管理方案的执行与监督1. 执行责任:(1)由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执行综合防尘管理方案;(2)相关部门负责安排并监督综合防尘管理方案的执行。
2. 监督措施:(1)设立尘埃治理督查组,对工作面的尘埃治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2)对违反防尘管理制度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3.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工作面的尘埃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2)对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估与改进1. 效果评估:(1)对工作面的尘埃浓度、工人的身体健康等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判断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效果;(2)分析评估结果,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2篇)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采掘工作面防尘工作,保护采掘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高矿山生产效益。
本制度适用于采掘作业中的各个工作面,包括通风、尘源控制、防尘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操作。
二、通风控制1.采掘工作面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通风效果。
3.通风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4.通风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有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监督。
三、尘源控制1.在采掘工作面的各个作业点,应采取有效的尘源控制措施,包括湿法作业、封闭作业等。
2.尘源控制设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工艺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3.尘源控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控制尘源。
四、防尘设备使用1.采掘工作面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尘设备。
2.防尘设备的选用和购买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由专业机构进行测试和认证。
3.防尘设备的佩戴和使用应经过培训,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效果。
五、防尘管理1.采掘工作面应设立专门的防尘管理部门,负责防尘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防尘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防尘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3.防尘管理部门应组织制定防尘工作方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4.防尘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掘工作面进行防尘工作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安全监测1.采掘工作面应配备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对空气质量、粉尘浓度等进行监测。
2.安全监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要求,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
3.安全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监测。
七、违规处理1.对于不佩戴防尘设备、不执行防尘控制措施等违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2.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行停产整顿,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八、奖惩制度1.对防尘工作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综合考虑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防尘措施,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综合防尘目标:明确煤矿对于粉尘控制的整体目标,例如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保证员工的健康等。
2. 组织与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在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
3. 防尘控制措施:规定综合防尘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源头、隔离、通风、个体防护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 动态监测与评价: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测和评价制度,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粉尘浓度监测、设备状态监测等。
5. 培训与教育:制定针对煤矿员工的综合防尘培训和教育计划,提高员工对综合防尘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程序和责任分工。
7. 监督与检查:明确煤矿综合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8. 违规处理:规定对于违反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追责和惩罚措施。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水平,降低粉尘对员工的危害,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777-77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掘进工作面为矿井综合防尘管理的重点,必须具有迎头远程喷雾、回风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岩(煤)洒水等防尘设施,防尘喷雾设施必须与供水管路保持连接,供水管路和阀门安装地点必须便于开关。
缺少防尘设施按停止作业进行考核。
安设不合格、不能正常使用达2项(次)以上的,加倍进行考核。
(二)掘进迎头10米内巷道中间安设远程喷雾,喷雾能喷到迎头且封闭巷道全断面。
远程喷雾使用效果可靠,合格有效。
不安设的罚款100元,不合格、不正常使用罚款50元,并立即整改。
(三)迎头外20—30米内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和捕尘网,水幕下方不得有任何设备、物品,回风净化水幕能有效封闭全断面。
一处不合格罚款50元。
(四)综掘机组安设水射流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五)锚喷巷道迎头(距喷浆机不大于10米)安设水射流除尘风机,综掘机巷道距迎头10~30米安设湿式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除尘风机处巷道要有泄水水沟,并确保畅通。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煤矿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2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2。
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 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表1 粉尘浓度测定测点布置表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表2 测尘员配备数量表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 i O2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2、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采掘工作面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综采、综放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1.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详细制定出本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画出本工作面的综合防尘系统图,标出防尘设施、设备的相对位置。
2.工作面应该实行煤体注水。
预先湿润煤体,煤层注水按设计要求应采用长钻孔双巷注水方式,正常生产情况下,应保持上顺槽正常打钻,注水;根据矿井生产情况,利用矿井停产空隙尽最大努力开展下顺槽注水工作。
注水后煤体增加的水份应在1%以上,或其全水份应在4%以上。
3.工作面两巷必须按标准要求设置防尘洒水管路,吊挂平直不漏水,风巷每100米、皮带运输巷每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和管接头,并配备25m软管。
4.工作面供水管路系统中必须按要求安设过滤器、增压装置。
5.工作面风巷安全出口30m内、运巷距转载机头100m内必须安装净化水幕,对工作面进、回风流实行净化,要求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并能封闭断面。
各道水幕水压不低于4kg/cm2,每个喷咀流量不小于2L/min,水幕坚持停机则停,开机则开。
进入喷雾的水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净化。
6.液压支架应安装自动喷雾系统。
降架、移架或落煤时能实现喷雾,移架时,能打开上风流侧喷咀,形成净化水幕,否则不得移架。
采煤机下风侧应每隔10架有意识专门降落一架,致使实现喷雾,放顶煤支架,放煤口必须安设自动或手动喷雾系统,放煤时必须能及时喷雾降尘。
7.采煤机组应有齐全完好的内外喷雾装置(原无内喷雾的除外),雾化程度高,使用正常,水压不得低于10 kg/cm2,每个喷咀的流量不得少于5 L/min,进入采煤机喷雾及冷却系统的水必须经过过滤器净化,确保水质清洁,喷咀完好不堵塞,对损坏的喷咀要及时更换。
8.采煤机截齿要及时更换,采煤机组的牵引速度和滚筒的转速应调到产尘量最低的最佳匹配位置。
9.各转载点和破碎点必须有完好的喷雾洒水装置,位置要固定,并有专人负责,使用正常。
各转载点水压不低于4 kg/cm2,每个喷咀流量不得少于15L/min,每个转载点喷雾不少于3个喷咀。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2篇)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范本一、规定目的和依据本综合防尘规定旨在保障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掘进工作面防尘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包括但不限于掘进面通风、喷淋、喷雾、湿式钻孔等防尘措施。
三、防尘措施的组织与实施1. 制定掘进工作面防尘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面区域和工作时间段等必要信息。
2. 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及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掘进工作面应设立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喷淋、喷雾设备,喷淋水量和喷雾浓度应符合工艺要求,且设备必须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
4. 湿式钻孔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喷水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更换和维修损坏的喷水设备。
5. 控制岩层破碎产生的扬尘,减少人员吸入,确保岩层控制牢固可靠。
6. 工作面应定期清除垃圾,防止积尘及细粉尘在工作面上堆积。
四、防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1. 定期对掘进工作面防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并保持正常工作。
2. 填写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维修记录和更换日期等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 工作面防尘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防尘设备维护和操作知识,定期培训并持证上岗。
五、人员防护要求1. 工作面人员需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该及时更换口罩或清洗口罩。
2. 工作面人员需佩戴防尘眼镜和防尘耳塞,保护视觉和听觉系统。
3. 工作面人员应遵守工作面防尘措施的要求,不得随意拆除或更改防尘设备。
六、培训和考核1. 掘进工作面防尘工作的责任人和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防尘知识培训,掌握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定期进行防尘工作的考核,对不合格人员进行必要的再培训和督促。
七、整改和违规处理1. 对于掘进工作面防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应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2. 对于严重违反防尘规定的责任人和操作人员,依据企业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罚款和停职。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模版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是为规范煤矿综掘作业中的防尘管理,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益而制定的。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煤矿的所有综掘作业,包括采掘工作面和巷道开挖等作业的防尘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防尘策划、防尘设备的配置与维护、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
第四条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由本煤矿的防尘管理部门负责。
其他部门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执行。
第五条经煤矿安全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二章防尘策划第六条每个综掘作业面,在开展综掘作业前,必须制定防尘策划,并报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备案。
第七条防尘策划的内容包括:作业区域的防尘措施、操作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工作面布置的优化等。
第八条防尘策划的编制由煤矿防尘管理部门负责,必须依法依规的要求编制,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九条防尘策划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包括防尘设备的配置、维护保养和使用,以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等。
第三章防尘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第十条综掘作业面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设备,如防尘喷雾装置、风管、静电除尘器等。
第十一条防尘设备的购置、安装和维护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确保设备的完好状态和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煤矿防尘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防尘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第十三条运行防尘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改变或关闭设备的运行状态。
第四章防尘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第十四条煤矿防尘管理部门要组织防尘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防尘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防尘作业的操作规程等。
第十五条防尘人员要熟悉防尘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第十六条防尘人员的管理,包括考核和奖惩等,由煤矿防尘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防尘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操作,不得违反本制度的规定。
第五章其他第十八条在综掘作业中,必须做好粉尘的监测和采样工作,及时掌握作业面的粉尘浓度和组成情况。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掘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规范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煤矿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2。
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2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iO24.7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8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后,降尘效率应符合以下规定:综掘机作业时,掘进机司机处及掘进机回风侧4~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打锚杆眼时,打眼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5%;转载点3~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不小于95%。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模版(2篇)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规定模版(一)掘进工作面为矿井综合防尘管理的重点,必须具有迎头远程喷雾、回风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岩(煤)洒水等防尘设施,防尘喷雾设施必须与供水管路保持连接,供水管路和阀门安装地点必须便于开关。
缺少防尘设施按停止作业进行考核。
安设不合格、不能正常使用达____项(次)以上的,加倍进行考核。
(二)掘进迎头____米内巷道中间安设远程喷雾,喷雾能喷到迎头且封闭巷道全断面。
远程喷雾使用效果可靠,合格有效。
不安设的罚款____元,不合格、不正常使用罚款____元,并立即整改。
(三)迎头外20—____米内安设风流净化水幕和捕尘网,水幕下方不得有任何设备、物品,回风净化水幕能有效封闭全断面。
一处不合格罚款____元。
(四)综掘机组安设水射流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五)锚喷巷道迎头(距喷浆机不大于____米)安设水射流除尘风机,综掘机巷道距迎头____米安设湿式除尘风机,除尘风机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管理保证效果。
除尘风机处巷道要有泄水水沟,并确保畅通。
否则不安设的罚款____元,并在____天内整改;不符合要求的罚款____元。
(六)各扒装机、输送机机头等必须有喷雾设施,并上架安设牢固,保证正常使用。
供水管路和阀门安装在司机操作地点一侧,必须便于开关。
无设施或失效罚款____元;不正常使用一次罚款____元。
(七)必须有到迎头的供水管路。
掘进施工巷道内确保卫生面貌清洁无积煤、浮尘,各类设备、管线、风筒上浮尘及时清理干净,施工巷道内每天洒水清尘一次,溜头前后____米、迎头外____节风袋每班洒水清尘一次,不得存在粉尘堆积超限现象。
无供水管路不得生产;卫生面貌差、有浮尘每处罚款____元。
(八)加强钻眼支护防尘管理,打眼必须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
(九)掘进工作面在巷道开门施工时必须安设隔爆水袋,隔爆水袋与掘进工作面距离必须保持在____米范围内,当掘进工作面距隔爆水袋距离超过____米时必须加设一组隔爆水袋,隔爆水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____米,每组隔爆水袋的总长度不小于____米,排距____米,并且水量充足,吊挂整齐符合标准要求。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煤矿综掘作业中的防尘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该制度适用于全部从事煤矿综掘作业的相关部门、员工和管理人员。
2. 管理标准2.1 防尘设备与技术•为煤矿综掘作业供应必需的防尘设备,包含但不限于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护手套等。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设备,确保其质量合格。
•配备符合煤矿综掘作业要求的防尘技术,包含喷淋降尘、湿式除尘等。
2.2 防尘培训和宣传•对参加煤矿综掘作业的员工进行防尘培训,包含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设备的方法。
•定期进行防尘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防尘管理的重视和意识。
2.3 统一作业标准•订立统一的煤矿综掘作业标准,明确作业过程中的防尘管理要求。
•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确保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和使用防尘设备。
2.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煤矿综掘作业区域的防尘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质量合格。
•进行防尘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
2.5 防尘掌控•分析评估煤矿综掘作业中的灰尘产生点,采取相应的防尘掌控措施,如加装防尘罩、洒水等。
•防尘掌控措施的实施和效果监测,确保其有效降低灰尘对员工的危害。
3. 考核标准3.1 防尘设备佩戴和使用情况•考核员工是否按规定佩戴防尘设备。
•考核员工在作业中是否正确使用和维护防尘设备。
3.2 防尘培训和宣传•考核员工参加防尘培训的情况。
•考核员工对防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3.3 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考核作业人员是否依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考核作业人员对防尘管理要求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3.4 定期检查和维护•考核对防尘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情况。
•考核维护人员对防尘设备的维护质量。
3.5 防尘掌控措施实施情况•考核防尘掌控措施的实施情况。
•考核防尘掌控措施对灰尘降低的效果。
4. 考核结果和措施4.1 考核结果通报•对防尘管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公示考核排名。
•表扬表现优秀的部门和员工。
4.2 措施执行•对不合格的部门和员工进行整改和督促。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煤矿综掘综合防尘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全面、系统、科学地防控煤矿综掘过程中产生的尘肺病危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规范煤矿生产行为,制定本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炭开采企业的综掘工作和与之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三、职责分工1.煤矿企业:建立健全本制度,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向职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落实尘肺病防治措施;2.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和咨询,制定职业危害防控措施;3.作业人员:依据安全生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配合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四、防尘措施(一)工程措施:1.配合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实施作业现场环境检测,对特别重要的检测对象,应委托具有卫生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信。
2.根据不同部位、作业方式和任务难度,合理制定出详细、可行的防尘工程技术措施,同时监督和保证执行。
(二)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卫生档案和现场监督管理制度,定期进行作业环境排查,并进行统一的档案管理。
2.加强对现场各项防尘工程措施的检查,发现防尘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
(三)个体防护措施:1.根据现场场地环境和作业条件的需要,提供不同品种、型号和型式的各种用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毒面具、手套、防护鞋、防护衣裤、口罩等防护用品。
2.制定严格的佩戴要求,建立健全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和防护意识培训制度,确保职工安全佩戴。
五、职业健康检查和档案管理1.对所有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生产前职业健康检查,确保无已知职业病或初期职业病的证据。
2.按照国家卫生部属下《职业病诊断标准》的要求,对参与有毒有害作业人员逐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为及早发现和诊断疑似职业病的病例提供依据。
3.对所有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并备有卫生档案,加强监督和管理。
六、考核评价和处罚制度1.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对作业场所进行评价,用数据化及时反映管理效果。
综合防尘技术规范

综合防尘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矿井综合防尘方面的有关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矿井下综合防尘管理技术方面的各项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006 煤矿安全规程AQ1028-2006 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晋煤集生字【2005】637号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晋煤集通字【2008】602号“一通三防”管理规定3 矿井综合防尘系统3.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绘制符合井下实际情况的《综合防尘系统图》,图中要标明管径及支管、阀门、洒水点等的位置、编号,在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填图。
3.1.1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盘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风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
防尘管路(跨巷拐弯及采掘面管路末端50m除外)必须使用铁管并且刷为绿色。
3.1.2胶带机运输巷道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其它巷道每隔100m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在巷道拐弯、分叉等处必须预留三通阀门。
所有阀门必须设在方便人员操作的地点,手轮、手把齐全可靠,便于开启。
3.1.3供水管路的停水报告必须征求通风、机电、安监、生产调度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矿井消防防尘管路未经通风部门许可不得随意转做它用。
3.2矿井及采掘面防尘供水管路系统中,必须安装过滤装置,保证水的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应在6-9的范围内。
3. 井下煤仓放煤口、熘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以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走廊、)和其它转载地点,必须有完善的自动(手动)喷雾装置或设置除尘器,保证雾化好,灵敏可靠,正常使用。
井下所有转载点的落差不得大于0.5m,否则应采用溜槽导向板转输。
井下所有转载点必须设防尘罩,喷雾必须雾化良好,罩住落煤点,且供水压力不得小于0.7Mpa。
3.3.1转载点喷雾必须使用支架固定于转载点前上方0.5-1m处,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掘工作面煤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综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
《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T 24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
《煤矿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粉尘
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3.2 粉尘分散度
表示粉尘粒径大小的组成情况,反映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的指标。
3.3 游离SiO
2。
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SiO
2
3.4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
综掘工作面转载喷雾系统主要包括综掘机、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等煤流系统转载点喷雾设施。
3.5 控风装置
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由工作面向外扩散的空气幕。
3.6 煤尘堆积
井下巷道堆积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
4 总体要求
4.1煤矿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4.2工作面设置防尘设施管理牌板,标明工作面防尘设施种类、数量等内容。
4.3工作面粉尘检测采样点布置见表1,粉尘浓度计算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748)规定的方法进行。
4.4 粉尘检测仪器仪表应具有有效的计量检验合格证。
4.5 矿测尘部门应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配备足够数量且经培训合格的测尘人员,测尘员数量配备标准见表2。
含量每半年测定1次,工作面变动时也要测定1次。
4.6 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游离SiO
2
4.7粉尘浓度测定结果按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4.8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后,降尘效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综掘机作业时,掘进机司机处及掘进机回风侧4~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打锚杆眼时,打眼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0%;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95%;转载点3~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不小于95%。
4.9 作业人员应佩戴高效个体防尘用具。
4.10 在防尘用水中宜添加降尘剂提高防尘效果,降尘剂必须有卫生检测报告。
5 防尘供水系统
5.1水质、水压
5.1.1 防尘用水悬浮物的含量不得超过50 mg/L、粒径不大于0.3 mm,水的PH值应在
6.0~9.0范围内。
5.1.2供水流量及压力要符合工作面防尘设计要求。
5.2供水管路
5.2.1工作面主供水金属管路的管径不小于φ75mm(薄煤层综掘工作面管径不小于50mm)。
5.2.2 供水管路应安设水质过滤器,过滤网不低于120目,安装地点:掘进开门点附近、综掘机进水管路前端(跟机行走)。
5.2.3 供水管路每隔50m设一个固定手柄三通阀门,每个三通阀门处应配备消防洒水软管,长度不小于25m,软管及控制阀门要设在人行道一侧。
5.2.4 防尘管路每200m及巷道汇合、分岔处要进行标示,内容包括管路尺寸、水流方向等,三通阀门应设置说明牌。
6 粉尘治理
综掘工作面防尘应采取综掘机内外喷雾、净化水幕、除尘器、转载喷雾、冲洗粉尘等措施,主要防尘设施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综掘工作面主要防尘设施布置示意图
6.1 控风装置
综掘工作面控风装置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出风口处,将压入的轴向风改为径向风,在掘进机司机前方形成阻止粉尘向外扩散的空气幕,见图2。
压入式风筒出风口距迎头的距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图2 综掘工作面除尘装置布置示意图
6.2 除尘风机
除尘风机吸尘口距迎头不得大于5m ;除尘风机距迎头距离一般不超过50m ;除尘风机吸风量应为压入式风机出口风量的1.2~1.4倍,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5%。
6.3净化水幕、捕尘帘
6.3.1 综掘工作面安设2道净化水幕,在迎头不超过50m 处安设第一道水幕,与综掘机联动;在开门点以里100m 处安设第二道自动水幕,与捕尘帘配合使用,自动水幕处胶带上方安设导水棚,水幕喷嘴数量3~5个,雾化后应覆盖巷道全断面,水幕技术要求如下:
喷雾压力:≥2MPa ; 喷嘴直径:1.2~1.5mm ; 喷嘴流量:1.0~3.0L/min 。
6.3.2 捕尘帘网孔尺寸不大于3mm ×3mm ,定期清理、冲洗,保持完好。
6.4 综掘机外喷雾装置
综掘机必须安设外喷雾装置,喷雾能覆盖截割区域,见图3。
外喷雾技术要求: 喷雾压力:≥5MPa ; 喷嘴直径:1.2~1.5mm ; 喷嘴数量:≥12个; 喷嘴流量:1.0~3.0L/min 。
6.5 综掘机内喷雾装置
综掘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喷雾装置,喷雾压力不应小于5MPa 。
控风装置
胶带输送机
除尘风机
图3 综掘机内、外喷雾装置
6.6 转载喷雾装置
6.6.1 综掘工作面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应相对固定,喷嘴个数不少于2个,喷雾能够覆盖整个转载点。
技术要求:
喷雾压力:≥2MPa;
喷嘴直径:1.2~1.5mm;
喷嘴流量:1.0~2.0L/min。
6.6.2 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m,若超过0.5m,则必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
6.6.3溜煤眼转载点喷雾要实现自动化,并安装防尘罩,防尘罩留有观察窗,见图4。
图4 溜煤眼转载点防尘罩示意图
6.7 喷雾加压泵
综掘工作面应设置喷雾加压泵。
喷雾加压泵额定压力:≥8Mpa;额定流量:≥75L/min。
6.8 冲洗粉尘
6.8.1 定期冲洗粉尘,杜绝煤尘堆积。
6.8.2 冲洗周期:综掘工作面迎头向外100m范围内每班至少1次;迎头100m以外至回风巷门口区域每天至少1次。
6.8.3 填写冲尘管理牌板,牌板内容中包括巷道冲洗周期、冲洗范围、冲洗日期、冲洗人等。
7 有喷浆作业的综掘工作面喷浆除尘,参照炮掘工作面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