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黄来慧初读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这本著作,自己从内心觉得:要想深刻领会这本著作的思想,真的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慢慢品读。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一些启发从我的脑中油然而生。

对于《中国思想史》这部书而言,主要分为两卷: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而在这两卷中,是以唐作为一个思想史的分期,而在唐以后,又进行了一定的分期,每一编就是一个思想史段,每一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百家争鸣、新儒学、佛学等等。由于在看这本书内容之前,看了目录,所以对此书的写作大致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以后看的时候,格外的注意和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不然就会看了后面而忘记前面。假如前后不能有效的结合,进行一定的整理、思考、要想完完整整的通过阅读此书而了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些片段,真的是难上加难。

葛兆光老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综合了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社会思想而编著的书籍,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它所论述的内容,由于着重了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说明,所以又会显得比较复杂。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读的书籍不算少,但是初阅此书,的确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密密麻麻的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这本书到底说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更不明白书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时间的积累,自己的思想开始“生根发芽”,逐渐的可以领会其中的一些道理,内涵:本书突出思想发展的主线是“史”。所以在这本书中很难找到具有某个人的思想,所以,即使看完这本书,也只能让你把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基本偻清楚,要想进一步的学习,还需要再找一本中国哲学史或者其他人所写的中国思想史,而不会因为一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影响了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而这一点,也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阅读文章,不能只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那样,是需要客观事物、历史考查而得到的。在这个社会上,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是有情感的,只不过人的情感更丰富一些而已。正因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在评价一个事物时,往往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从而“左右”他人。

在文学界中,文章的写作有很多结构、手法,例如:总分总,总分等等,而这本书的所有章节则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写的,也包括每一段,都是按照总分的

结构来写。它的一章一节一段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可能是它的开始段。也有可能是它的开始句,而后面的内容全是围绕这个主旨来写的。说到主题,这就让我想到了中学时代,做阅读理解时,语文老师经常性的对我们学生说一段话:在做阅读理解或者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思想所在,是全文的核心,找到它的所在,你就基本对这个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通过其他内容的辅助,读懂这篇文章就轻而易举了。假如你连文章主题都把握不好,那还何谈读懂文章、拿高分了。是的,主题是文章的精髓,是打开一扇“大门”的钥匙,是一个人的“死穴”,如果这些你都把握了,那还何愁读不透文章?开不了“大门”?不能置人于死地?所以,在读文章的时候,当你明白它要表达的意思后,也就是找到主题,读懂之后,后面的那些围绕主题而展开的阐释性话语就可以直接一扫而过了。这样,一段弄清楚之后,一节的主干也就把握住了,一章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这本书有千页之多,刚拿到此书时,为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我大致看了一下目录,发现:本书前言写到:什么是历史?如果说,历史就是曾经在过去的时间中出现过的人、事与物,那么它确实已经随着过去的时间的消失而消失了。过去的铁马金戈早已是断戟残矢,往日的辉煌气象已经只剩下萧瑟秋风,东窗下也罢,萧墙内也罢,尽管有种种阴谋阳谋,如今也只剩下几页几行的痕迹、、、、、、可是作者认为:真正缠绵至今而且实际影响着今天生活的,有两样东西:一是几千年来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技术,前人的智慧和辛苦积攒了许多生活的知识与技术,使后人得以现成享用,也使后来的人们可以把前人的终点当做起点,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向前延续;一是几千年来反复思索的问题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多少代人苦苦追寻的宇宙和人生的意义,多少代人费尽心思寻找的的有关宇宙、社会、人生问题的观念和方法,影响着今天的思路,使今天的人依然常常沿着这些思路思索这些难解的问题,正是在这里,历史不断的重叠着历史。在作者看来,如果前者属于技术史,那么后者就属于思想史。是的,那些金戈铁马、往日的辉煌气象,只能属于往日,只能代表当时的一种繁华盛景,影响当时,而不能影响以后。可是那些耳濡目染,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不朽话语,观念与思想,着实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乃至后人。科林伍德曾经把思想史看做唯一的历史,可是他的这一说法,遭人批判。但是结合现实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我们现在生活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技术史,而是一代代思索的问题和思索的方式,是那种思想史。

本书第一章写到:“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而这一点也是这套书里加入了一个其他思想史没有的东西,这也是本套书的一个亮点以及具有很大争议的地方。我个人认为:“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不但存在于中国历史中,而且是贯穿中国历史始终的,在知识、思想与信仰平庸的时代可以用它来表示那个时代的思想,在思想激荡的时代则被影响力巨大的思想所淹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写一部中国“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史出来。本书还提到思想史对于精英与经典的历史性的位置确认,由于这是一种事后的“回溯性确认”,“传统的思想史依据的是怀有某种意图的官方或控制着知识和思想话语权力的精英的历史记述,这些历史记述并不一定切中思想世界,尤其是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本相,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档案和史书中,都可能存在‘有组织的历史记载’和‘有偏向的价值确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放大或缩小精英人物的个人形象及社会影响的现象,甚至是武断地给某人在思想史上处以极刑。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回溯性确认”所依据的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并不易把握,如果缺乏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