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民族文化教案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民族文化教案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民族文化教案一、引言民族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可以促进幼儿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民族文化教案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这一教案,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苗族传统建筑和服饰,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
2. 了解苗族传统节日和习俗,体验苗族的节庆氛围。
3. 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对苗族文化的喜爱和敬重。
三、教学准备1. 苗族建筑和服饰的图片或模型。
2. 苗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和相关道具。
3. 儿歌、舞蹈等儿童文化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堂课:认识苗族1. 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幼儿介绍苗族的传统建筑和服饰,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播放苗族儿歌或舞蹈视频,让幼儿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3. 组织游戏,让幼儿模仿苗族服饰,体验苗族生活。
第二堂课:体验苗族节日1. 介绍苗族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等,让幼儿了解苗族的传统习俗。
2. 制作苗族传统手工艺品,如花布、银饰等,让幼儿参与其中。
3. 组织游戏,模拟苗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营造节庆氛围。
第三堂课:表达对苗族文化的喜爱1. 谈论苗族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苗族的喜爱和敬重。
2. 组织小型演出,让幼儿展示他们的苗族文化学习成果。
3. 制作苗族文化展板,展示幼儿学习的成果和体会。
五、教学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苗族文化教案的实施,幼儿可以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苗族文化,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魅力和多样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民族文化,开展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个人观点苗族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的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包容性、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让幼儿在快乐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多彩。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文化。
2.认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习俗等文化特色。
3.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国际视野,增强文化意识。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文化。
2.认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习俗等文化特色。
三、教学难点:1.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国际视野,增强文化意识。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的资料,并将其制作成幼儿可以理解的简单图片和文字资料。
(2)准备材料:稻草人、丝绸、玛瑙、乐器、彩带、酒坛等。
2.课堂活动:(1)自我介绍环节: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让幼儿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2)知识性讲解:讲解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与意义,并向幼儿介绍几个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如苗族的彩球舞、壮族的跳竹竿舞、满族的锣鼓舞、藏族的唐卡画等。
(3)动手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如编织彩带、制作酒坛等。
(4)文化表演环节:鼓励幼儿参加文化表演,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
(5)总结与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1.讲故事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幼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文化。
2.课件演示法:利用课件向幼儿展示文化活动中的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参与实践和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4.活动表演法:鼓励幼儿参加文化表演,提高幼儿的表现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法:通过对幼儿活动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幼儿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2.语言反应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听取幼儿的回答,评估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作品展示法:鼓励幼儿在课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中完成的作品,评估幼儿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幼儿们了解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了少数民族的服饰、习俗等文化特色,提高了幼儿的社会认知和国际视野,增强了文化意识。
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教案:文化传承,快乐成长
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教案:文化传承,快乐成长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民俗活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帮助幼儿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传统民俗活动教案的设计1.目标定位:通过传统民俗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民俗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活动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如春节舞龙舞狮、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等,根据幼儿特点进行选择。
3.教学内容:介绍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典故,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教学形式:通过集体活动、游戏、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体验、感受传统民俗活动。
5.教学环境:营造符合传统民俗活动氛围的教学环境,如挂灯笼、贴春联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传统民俗活动教案的实施1.活动准备:提前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如准备材料、布置教室等,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活动引导:老师要在活动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正确参与传统民俗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3.活动实施:让幼儿参与其中,亲自动手制作、演练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活动反思: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及时与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从活动中汲取到知识和情感,加深对传统民俗的理解。
四、幼儿园传统民俗活动教案的意义1. 文化传承:通过传统民俗活动教育,让幼儿在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接触、了解并爱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 情感体验:传统民俗活动能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增进对民族文化的感情通联。
3. 价值观塑造:传统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教案设计与实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出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传统民俗活动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是我认为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方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方案一、引言民族民间文化是指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风貌的文化。
在幼儿园教育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制定一份合理的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方案尤为重要。
二、目的与意义1. 了解自己的文化:通过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让幼儿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教学让幼儿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高综合素养:民族民间文化教学可以融入歌舞、绘画、手工等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4. 促进交流与学习:通过对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介绍与学习,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传统民族节日内容: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情。
方法:通过故事讲解、手工制作、传统节日活动等方式,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和情趣。
2. 民间艺术表演内容:学习传统舞蹈、民间音乐、京剧、民间曲艺等,培养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方法:邀请专业老师来园内进行舞蹈、音乐等形式的表演和教学,让幼儿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3. 民间手工制作内容: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面人、泥塑等,让幼儿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了解民间手工的工艺过程和文化内涵。
方法:组织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民族民间故事内容:讲解并讲述一些脍炙人口的民族民间故事,如《拔河》、《白蛇传》等,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
方法:通过讲故事、表演、绘本阅读等方式,让幼儿沉浸在民间故事的世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幼儿园多彩云南文化教育教案设计
幼儿园多彩云南文化教育教案设计一、介绍1.1 全面介绍云南文化的特点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份之一,地处滇藏高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地。
云南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融合了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
1.2 幼儿园教育中文化教案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儿童在成长中接触教育的第一站,文化教育教案设计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计多彩云南文化的教育教案,能够激发幼儿对本地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对云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案设计2.1 教育目标的确定在设计幼儿园多彩云南文化教育教案时,首先需要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应综合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具体包括了解云南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特色民俗等内容,培养幼儿的地域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2.2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在确定了教育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可以通过主题故事、手工制作、民族服饰秀、传统民俗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云南文化的方方面面。
2.3 教学资源的准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
比如图片、音频、视瓶资料,甚至可以邀请当地的丝绸、银饰、手工艺品等展示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云南文化的魅力。
2.4 教学评估和改进在教学完成之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听取家长的反馈等方式,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教案的设计水平。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针对幼儿园多彩云南文化教育教案设计,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也需要注重与当地文化资源的合作,充分挖掘云南文化的深厚内涵,使教育教案更加生动有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接触云南文化,增进对其的理解和热爱。
四、总结回顾在幼儿园多彩云南文化教育教案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地域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
云南省幼儿教师国家级短期集中培训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班级:大班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授课教师:赵芸琳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班级:大班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授课教师:赵芸琳一、教学设计意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
作为教育者,对幼儿传承优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当从多方面视角引导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特别是所处地区的本土民族文化。
陇川素有“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誉称。
本次教学活动,将结合我县所处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景颇族,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新颖的“旅游“形式来组织活动。
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对景颇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让幼儿走进景颇世界,感受景颇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为此,我特设计此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获得知识,在激昂、愉悦的目瑙纵歌活动中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
二、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祖国妈妈这个大家庭。
2、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景颇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民俗民风及万人目瑙纵歌。
3、通过游戏的环节,在幼儿亲身体验(品尝景颇水酒、绿叶宴、参与目瑙纵歌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景颇文化。
三、课前准备1、景颇服饰2、课件制作: 景颇文化展示——婚俗、节日、美食3、场景布置:实物竹筒水酒、绿叶宴、手工幼儿景颇长刀、簸箕4、景颇音乐四、教学过程1.景颇舞蹈欣赏,以舞蹈的形式引出主题。
2、讲述景颇的迁徙及目瑙纵歌的来历(万人目脑纵歌投影图片二)很久很久以前,景颇人民生活在很远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那里经常受到外来部落的袭击,景颇人民生活很苦,没有家也没有吃的穿的。
为了逃离战乱,于是景颇人民决定找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作为他们的家。
他们穿过高山、越过大河,经受了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也不寒冷——这个地方就是陇川,后来就在这里生活下来了。
幼儿园体验民族风情教案
幼儿园体验民族风情教案教案名称:体验民族风情适用年龄:3-5岁幼儿教学目标:1. 认识几个中国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2.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区分的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兴趣和好奇心。
4.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不同民族的图片、音乐播放器、文具。
2. 草垫、披萨盘、米粒、饭盒、遮阳帽、贝壳等与不同民族相关的实物。
教学内容:一、引入1. 老师引领幼儿观察中国地图,让幼儿指出中国地图上的一些不同的省份。
2. 引入不同民族的图片。
包括:藏族、蒙古族、哈尼族、苗族等。
3. 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了解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
二、课堂活动1. 模仿民族服饰:让幼儿体验不同民族的服装,身着不同民族的服饰,体验每一个民族的服装特点,学习如何区分不同的服饰。
2. 玩转民族习俗:让幼儿在草垫或披萨盘上放置米粒,再用饭盒向上颠起,尝试用这种方式体验不同民族的玩耍方式,如“踢毽子”、“蒙古摔跤”等。
3. 互动民族文化:老师讲述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让幼儿互动探讨,例如“西藏人爱喝的咖啡是什么味道?”,“蒙古人过年时都会放什么样的烟花?”,让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产生兴趣与探索欲。
4. 制作特色饰品:老师讲述不同民族的饰品传统与制作方法,让幼儿尝试用贝壳等物品来制作自己的民族特色饰品,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1.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化记忆。
2. 提问幼儿今天最喜欢的民族文化以及哪些地方觉得最有趣。
教学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文化,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情,培养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轻松愉快地建立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与认知。
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
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第一篇: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云南省幼儿教师国家级短期集中培训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班级:大班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授课教师:赵芸琳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班级:大班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授课教师:赵芸琳一、教学设计意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
作为教育者,对幼儿传承优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当从多方面视角引导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特别是所处地区的本土民族文化。
陇川素有“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誉称。
本次教学活动,将结合我县所处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景颇族,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新颖的“旅游“形式来组织活动。
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对景颇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让幼儿走进景颇世界,感受景颇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为此,我特设计此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获得知识,在激昂、愉悦的目瑙纵歌活动中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
二、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祖国妈妈这个大家庭。
2、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景颇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民俗民风及万人目瑙纵歌。
3、通过游戏的环节,在幼儿亲身体验(品尝景颇水酒、绿叶宴、参与目瑙纵歌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景颇文化。
三、课前准备1、景颇服饰2、课件制作: 景颇文化展示——婚俗、节日、美食3、场景布置:实物竹筒水酒、绿叶宴、手工幼儿景颇长刀、簸箕4、景颇音乐四、教学过程1.景颇舞蹈欣赏,以舞蹈的形式引出主题。
2、讲述景颇的迁徙及目瑙纵歌的来历(万人目脑纵歌投影图片二)很久很久以前,景颇人民生活在很远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那里经常受到外来部落的袭击,景颇人民生活很苦,没有家也没有吃的穿的。
为了逃离战乱,于是景颇人民决定找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作为他们的家。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族风光游》含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族风光游》含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各个民族的特色风光和风情,增强民族认同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激发幼儿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1.认识我国各个民族的特色风光和风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公开课视频、课件2.民族特色图片、道具3.画纸、画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公开课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出现的民族特色风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民族特色。
二、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课件,介绍各个民族的特色风光和风情。
2.邀请幼儿分组讨论,说出各个民族的特色。
三、实践活动1.教师分发民族特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民族特色。
2.幼儿分组合作,用画笔和画纸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民族风光。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3.教师鼓励幼儿尊重和热爱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公开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各个民族的特色风光,如傣族泼水节、藏族雪顿节等。
2.教师邀请幼儿观察视频中的民族特色,并说出自己了解到的民族特色。
二、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课件,课件中包含各个民族的特色风光和风情,如蒙古包、维吾尔族舞蹈等。
2.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讨论,说出各个民族的特色,如服饰、建筑、节日等。
三、实践活动1.教师分发民族特色图片,图片中展示了各个民族的特色,如汉族的春节、彝族的火把节等。
2.幼儿分组合作,用画笔和画纸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民族风光。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3.教师邀请幼儿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幼儿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有的画了汉族的故宫,有的画了藏族的布达拉宫,还有的画了维吾尔族的舞蹈。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即《欢乐景颇山》。
通过创设区角环境、开展主题活动、进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幼儿深入了解景颇族民俗文化,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景颇族;区角环境;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一、教学目标1.了解景颇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2.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创设区角环境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景颇族的文化,我们在幼儿园内创设了“欢乐景颇山”区角环境。
这里有景颇族的传统房屋、装饰品、服饰等,让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景颇族的生活和文化。
2.开展主题活动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景颇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研究景颇族的舞蹈、品尝景颇族的传统美食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景颇族的文化和民俗,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进行社会实践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景颇族的文化,我们还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走进景颇族的村庄,参观景颇族的博物馆、民俗文化展览等。
通过亲身体验,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景颇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区角环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景颇族的文化和生活,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和进行社会实践,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等方式,深入了解景颇族的文化和民俗,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合作研究法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幼儿在合作中研究、成长,在团队合作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观察记录法通过观察幼儿在区角环境中的表现、参与主题活动的情况、社会实践中的表现等,记录幼儿的研究成长情况。
2.反思记录法通过让幼儿回顾自己在研究中的表现和收获,让他们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描写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描写摘要:一、引言二、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背景与意义三、舞蹈动作与表现形式的描述四、舞蹈中展现的丰收景象与民族文化五、观众对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欣赏与评价六、结论正文:《欢乐景颇山丰收乐》是我国一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以景颇族人民的丰收庆典为背景,展现了他们在丰收季节里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引言《欢乐景颇山丰收乐》是一支充满欢乐氛围的舞蹈作品,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和表现形式,展现了景颇族人民在丰收季节里的喜庆氛围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背景与意义景颇族是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个主要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这支舞蹈作品,以丰收庆典为背景,表现了景颇族人民在丰收季节里的喜悦心情,传递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舞蹈动作与表现形式的描述《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既有表现丰收景象的欢快舞步,如割稻、打谷等,也有展现民族风情的优美动作,如手势、身段等。
舞蹈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既有独舞、双人舞,也有集体舞,使整个舞蹈场面热烈欢腾,富有生活气息。
四、舞蹈中展现的丰收景象与民族文化舞蹈中,丰收的景象与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舞蹈演员们身穿民族服装,佩戴民族饰品,舞蹈动作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展现了景颇族人民独特的民族文化。
五、观众对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欣赏与评价《欢乐景颇山丰收乐》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欢快的舞蹈氛围,深受观众喜爱。
观众在欣赏这支舞蹈作品时,不仅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还可以领略到景颇族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六、结论《欢乐景颇山丰收乐》是一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舞蹈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表现形式,展现了景颇族人民在丰收季节里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描写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描写摘要:一、引言二、欢乐景颇山的背景介绍三、丰收乐的舞蹈表现1.舞蹈动作的设计2.舞蹈音乐的创作3.舞蹈服装的特色四、丰收乐舞蹈的意义1.展现景颇族丰收的喜悦2.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3.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五、结论正文:《欢乐景颇山丰收乐》是一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以我国景颇族丰收时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舞蹈表现形式,展现了景颇族人民在丰收季节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引言《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作品,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生动的表现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它不仅展示了我国多元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欢乐景颇山的背景介绍景颇族是我国云南省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间舞蹈文化。
丰收乐舞蹈起源于景颇族丰收时节的祭祀活动,用以感谢神灵赐予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丰收乐舞蹈逐渐成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
三、丰收乐的舞蹈表现《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在动作设计、音乐创作和服装特色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舞蹈动作的设计舞蹈动作以景颇族民间舞蹈为基础,融入了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
舞者们用灵动的舞姿,展现了丰收时节人们欢庆丰收的场景。
例如,舞者们相互传递丰收的果实,象征着丰收的传递和分享;舞者们围成圆圈,象征着团结和谐。
2.舞蹈音乐的创作丰收乐舞蹈音乐采用了景颇族传统的民间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为舞蹈增色不少。
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共同展现了丰收时节的欢乐气氛。
3.舞蹈服装的特色舞者们身着景颇族特色的民族服装,色彩鲜艳,图案独特。
服装上的精美刺绣,展示了景颇族民间工艺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增添了舞蹈的艺术魅力。
四、丰收乐舞蹈的意义《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作品不仅传递了景颇族人民丰收的喜悦,更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
它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和谐。
幼儿园小小民族风情:园本课程民族文化体验方案
【幼儿园小小民族风情:园本课程民族文化体验方案】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素养。
通过民族文化体验方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民族文化体验方案,为您呈现一份丰富多彩的小小民族风情。
一、方案目的1. 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提高学生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民族文化活动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方案内容1. 民族服饰体验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民族的传统服饰,并邀请他们穿上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了解服饰与民族风情的关系。
2. 民族乐器演奏邀请音乐老师或专业演奏者现场演奏各民族的特色乐器,让学生聆听并体验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 民俗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学习并制作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扎染等,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增强他们对民族手工艺的认识和喜爱。
4. 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舞龙舞狮、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等,让他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领略民族风情。
5. 民族舞蹈表演邀请舞蹈老师或专业表演团队进行民族舞蹈表演,让学生欣赏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三、方案意义1. 丰富园本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方案实施1.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活动内容等。
2. 组织好师生参与,做好前期宣传和准备工作。
3. 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时总结和回顾,以便不断完善和提升活动效果。
通过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民族文化体验方案,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身感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跨文化体验与民俗文化教育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跨文化体验与民俗文化教育一、介绍在当今社会,跨文化体验和民俗文化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一主题,为您带来关于跨文化体验和民俗文化教育的全面了解。
二、教案内容概述这个教案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亲身体验苗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通过参观、观摩、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教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苗家服饰、手工艺品制作、传统舞蹈和歌曲等。
三、跨文化体验跨文化体验是指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体验和学习的过程。
在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中,孩子们可以近距离地观摩苗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过程,并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苗族服饰的美丽与独特。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苗族文化,更是在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四、民俗文化教育民俗文化教育是培养孩子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在教案中,孩子们将被引导走进苗族寨子,亲身感受苗族的独特风情,体验苗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了解苗族舞蹈和歌曲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将对苗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跨文化体验和民俗文化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孩子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民族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
而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更能够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六、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对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跨文化体验与民俗文化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对孩子们身心发展的促进,更是对我国多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和支持这样的教育模式,共同助力孩子们在多元文化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案是一种融合了跨文化体验与民俗文化教育的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到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学案例
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学案例】一、引言幼儿园教学案例一直是教育界研究和借鉴的重要素材。
今天,我将要向大家介绍一则令人感动的幼儿园大班教学案例——欢乐苗寨教学,这是一次让孩子们体验丰富多彩苗族文化的活动,不仅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还促进了团队合作和情感交流。
本篇文章将从整体活动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估和阐述这次教学案例。
二、活动安排在欢乐苗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提前精心策划,包括了参观苗族村落、了解苗族传统手工艺、品尝苗族美食等环节。
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安排,孩子们能够从不同方面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学习内容在欢乐苗寨教学中,孩子们学习了苗族服饰、歌舞、民居建筑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学习,他们对苗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通过和当地苗族孩子们的交流,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使得他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
四、教学效果欢乐苗寨教学活动的最终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孩子们不仅对苗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
这次活动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可以说,这次教学案例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评台。
五、个人观点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在快乐和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发展潜能。
多元文化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胸怀。
六、总结与回顾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阐述了幼儿园大班欢乐苗寨教学案例。
从活动安排、学习内容、教学效果和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这次教学案例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情感交流。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激励我们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在整篇文章中,我多次提及了欢乐苗寨教学活动,以此来贯穿全文,达到了提及主题文字的要求。
大班音乐欢乐苗寨的教案
大班音乐欢乐苗寨的教案《欢乐苗家》教案教学目标一、能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二、感受苗族服饰、建筑、音乐舞蹈文化,了解民风民俗。
三、认识芦笙,并欣赏芦笙演奏。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的音准及演唱情绪教学准备芦笙、CAI课件、苗族小服饰教学过程一、律动进教室生:在《爱我中华》的欢快节奏中拍着手进教室。
师:在门口做具有民族特色的动作迎接,跳着舞把大家带到座位上。
二、问好师:听了刚才的歌曲,你们知道了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生:……师:你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吗?生:……师:咱们班上有多少同学?用《爱我中华》的旋律即兴编创“…个同学,…六枝花,…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并做简单的手上动作。
生跟着一起做。
三、导入放背景音乐《苗岭的早晨》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今天我就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让大家开开眼界。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骑上你的小骏马,我们跟着音乐出发了。
(师隐藏到旁边换苗族服装)生:跟着旋律做骑马动作。
四.师扮苗族女孩吹芦笙出场(屏幕出现欢乐苗家背景)师:哟,苗寨来客人了!小阿弟小阿妹你们从哪里来?生:……师:我知道,我知道,那里有著名的……小客人们远道而来,跟着阿姐去逛苗寨吧!四、新歌教学1、节奏师:寨子里的人最爱来客人,大家跟我来吆喝,通知他们。
不管我怎么吆喝,大家记住了:嘿嘿嘿!(用歌曲节奏)师:嘿嘿嘿嘿嘿嘿……生:嘿嘿嘿嘿嘿嘿……2、旋律师:哦,进山寨喽!(播放背景音乐《牧童谣》)课件出示:苗族风光片师讲解:苗族盛装、吊角楼、国家领导看望苗寨乡亲。
画面定格:做芦笙师:逛了半天,下面阿姐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面前的叔叔在做什么?生……师:拿出芦笙,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拉吗?生:竹子。
师:这是苗家人最喜欢的乐器,每年我们都要举行赛芦笙,小伙子们跳的芦笙舞棒极了,还想听听它的声音吗?生:……师:吹奏《牧童谣》3、感受旋律师:想学一学吗?把嘴巴嘟起来,手上学一学我吹芦笙的动作,用“lu“,看谁学的象。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民族风光游》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民族风光游》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
2.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其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活动中的合作互助,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不同文化差异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从小热爱祖国文化。
2.促进幼儿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尊重,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地图、民族服饰、音乐器材、小物件等。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操场。
3.其他准备:音乐录音带、幼儿节日服装、表扬奖励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自我介绍:老师向幼儿们介绍当天的主题和内容。
2.温暖活动: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让幼儿们活跃起来。
第二节:主体活动1.介绍主题:通过地图介绍不同民族的分布情况,并简单介绍各民族文化特点。
2.展示服饰:让幼儿们看、摸、试穿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感受不同文化的美。
3.音乐鉴赏:播放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幼儿们聆听并跟随节奏舞动。
4.手工制作:引导幼儿们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和装饰代表不同民族特色的小物件。
第三节:总结与展示1.展示成果:让幼儿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并分享所感受到的不同文化魅力。
2.总结回顾:老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不同民族的特色和相同之处。
四、教学收获1.知识收获:幼儿对不同民族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能力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情感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多元文化接纳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2.活动环节的设置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参与和探究欲?3.是不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可以为幼儿园大班《民族风光游》公开课的优质公开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幼儿们学习、探索和成长的乐园。
幼儿园大班爱国教育《认识景颇族壮族》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爱国教育《认识景颇族壮族》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爱国教育《认识景颇族壮族》科学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材分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情况。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他们的服饰装扮、饮食、风俗习惯都极具特点。
景颇族、壮族是其中两个特色鲜明的民族,而且我园有景颇族和壮族幼儿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
邀请少数民族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幼儿一起了解、发现景颇族、壮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幼儿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拓展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活动目标:1.了解景颇族、壮族的服饰特征和有趣的风俗习惯。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景颇族、壮族的资料,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3.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景颇族服饰、景颇族音乐、景颇文化展示课件——婚俗、节日、美食。
经验准备:幼儿收集有关景颇族、壮族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与景颇族一家交朋友,了解景颇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景颇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景颇族家族的构成,学说景颇族语言“明嘎啦娃”(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景颇族的资料,并邀请景颇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景颇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目瑙纵歌、景颇迎宾水酒、婚礼(新娘过草桥)、绿叶宴等民族习俗。
2.组织幼儿欣赏歌曲《甩银泡》,随音乐学跳景颇族舞蹈,感受景颇族的舞蹈特色。
请景颇族朋友讲解舞蹈类型及特色,示范欢乐性舞蹈甩手、跺脚等基本动作,带领幼儿跳“环舞”——《甩银泡》。
二、与壮族一家交朋友,了解壮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壮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民族风光游》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民族风光游》公开课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民族风光游》公开课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课前学习活动设计:1.请幼儿收集旅行照片,并能讲述出自己旅游留下印象最深的美丽风光和旅行趣事。
2.组织幼儿观看“祖国大好河山”相关的风景纪录片,和幼儿一起进行经验回顾、艺术创作、表演活动,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彩,了解祖国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萌发浓厚的爱国情愫。
3.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各过渡环节,向幼儿抛出“小小旅行家”的话题,师幼之间、幼幼之间进行讨论谈话活动,激发幼儿探寻祖国美丽风光的兴趣。
教学策略:1.情境渲染,激情燃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中创设以小小旅行家乘坐“宝宝旅行巴士”去旅行的情境,带领幼儿开启一-段奇妙的民族风光探寻之行。
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层层深入活动,满足幼儿旅行中探索和发现的欲望,充分感受民族风光的魅力。
2.立体感受,多元对话通过有声有图,直观地视频超链接,将单一的民族风光融入有趣的民俗活动,引导幼儿身临其境,欣赏、感受、体验、模仿,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材料与幼儿对话,师幼对话,同伴对话。
幼儿和形象生动的视频画面进行互动;和各民族老师互动游戏“献哈达、对山歌、摔跤比赛”等;体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
3.交往互动,分享体验《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交流分享,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分类表征、交流分享进行互动;自由结伴,拍照留念,交流快乐体验,可以更好地促进大班幼儿的交往意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1.欣赏、了解藏族、壮族、蒙古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模仿、表征自己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的了解。
3.感受民族风光的美丽,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体验集体游玩活动的快乐。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描写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舞蹈描写
(实用版)
目录
1.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背景介绍
2.舞蹈的详细描写
3.舞蹈的表现手法和特点
4.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深远影响
正文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是我国景颇族民间舞蹈,表现了景颇族人民在丰收季节的欢乐和喜悦。
舞蹈的详细描写如下:舞蹈开始时,舞者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持丰收的庄稼,如稻谷、玉米等,踏着轻快的节奏,欢快地舞蹈。
他们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有的模仿收割庄稼,有的模仿打谷,有的模仿庆祝丰收,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和喜悦。
整个舞蹈场景色彩艳丽,充满了丰收的喜庆气氛。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表现手法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舞蹈的节奏明快,充满了活力,表现出了丰收季节的繁忙和充实。
其次,舞蹈的动作生动形象,充分展示了景颇族人民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智慧。
再次,舞蹈的服装和道具富有民族特色,展示了景颇族独特的文化和艺术。
欢乐景颇山丰收乐的深远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它传承和弘扬了景颇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它通过艺术形式,展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成就,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它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艺术鉴赏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幼儿教师国家级短期集中培训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
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
授课教师:***
公开课活动教案
时间:2012年1月4日
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
授课教师:赵芸琳
一、教学设计意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
作为教育者,对幼儿传承优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当从多方面视角引导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特别是所处地区的本土民族文化。
陇川素有“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誉称。
本次教学活动,将结合我县所处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景颇族,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新颖的“旅游“形式来组织活动。
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对景颇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让幼儿走进景颇世界,感受景颇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为此,我特设计此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获得知识,在激昂、愉悦的目瑙纵歌活动中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各族人民勤劳、
智慧,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祖国妈妈这个大家庭。
2、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景颇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民俗民风及万人目瑙纵
歌。
3、通过游戏的环节,在幼儿亲身体验(品尝景颇水酒、绿叶宴、参与目瑙纵歌活动)
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景颇文化。
三、课前准备
1、景颇服饰
2、课件制作: 景颇文化展示——婚俗、节日、美食
3、场景布置:实物竹筒水酒、绿叶宴、手工幼儿景颇长刀、簸箕
4、景颇音乐
四、教学过程
1.景颇舞蹈欣赏,以舞蹈的形式引出主题。
2、讲述景颇的迁徙及目瑙纵歌的来历(万人目脑纵歌投影图片二)
很久很久以前,景颇人民生活在很远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那里经常受到外来部落的袭击,景颇人民生活很苦,没有家也没有吃的穿的。
为了逃离战乱,于是景颇人民决定找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作为他们的家。
他们穿过高山、越过大河,经受了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也不寒冷——这个地方就是陇川,后来就在这里生活下来了。
为了让后人记住祖先们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于是用舞蹈的形式记录了迁徙的路线,这就是人人瞩目的“万人目脑纵歌节“,目脑纵歌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壮观的集体舞蹈之一。
景颇族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这个喜庆的节日。
(投影图片三)在这个欢乐的节日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到陇川来旅游、体验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3、图片欣赏,通过图片与视频短片认识景颇文化。
①短片欣赏:目瑙纵歌节场面视频
②景颇迎宾水酒。
③景颇婚礼(投影图片七)——新娘过草桥
④景颇文字和语言(投影图片十)
⑤绿叶宴。
(视频短片欣赏))
教师:景颇族还拥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平时小朋友吃饭都是用碗和筷吃的,可是景颇人民最喜欢用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方式吃饭——他们用洗干净的树叶当碗,洗干净的手做筷子,用手抓着吃。
”人们常说“如果你到景颇之乡陇川来,没吃过绿叶宴就不算到过陇川“。
小朋友今后有机会到陇川来做客一定要品尝一下绿叶宴哦!小朋友们想到景颇山寨去做客吗?嗯,那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看一看。
4、情景游戏:景颇山寨做客!在游戏中体验民俗民风和绿叶宴。
场景转换——景颇山寨(投影图片十一)
①迎宾的阿姨,手拿竹筒水酒,随迎宾曲跳起迎宾舞:(教师):“小朋友们景颇山寨到了,阿姨在做什么啊?”(水酒迎宾)
(阿姨):“小朋友,欢迎你到景颇山寨来做客,请品尝我们景颇人民的迎宾美酒。
②品尝绿叶宴。
(请几个小朋友代表品尝,并说说自己尝到的味道。
)辣、香…..
③目瑙纵歌狂欢活动
结束语(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开心吗?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了咱们陇川景颇族的一些民族习俗和文化。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和阿姨说再见了,谢谢阿姨热对我们的热情招待,来我们和阿姨一起拍张照片留恋。
“阿姨再见!““小朋友再见,欢迎小朋友们到我们美丽的目瑙纵歌之乡——陇川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