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摩登》读后感
摩登年代观后感
摩登年代观后感一、引言《摩登年代》是由中国电影导演吴宇森执导的一部电影作品。
该片以1920年代的上海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以伟大爱情为主线,展现出旧时代的繁华与摩登艳丽的故事。
观看《摩登年代》让我深受启发,感叹于导演对于历史背景的准确呈现和故事情节的打磨。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影体验和对这部电影的思考。
二、剧情概述《摩登年代》的故事发生在上海滩的一个摩登花园,展现了一段注定悲剧的爱情故事。
电影主要讲述了陈慧琳饰演的瑛姑娘和周润发饰演的赌棍大当家之间的爱情纠葛。
瑛姑娘一心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无意中遇到了赌棍大当家并被他救了一命。
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却被无情的命运所捉弄。
愿望和现实的冲突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岌岌可危,最终以悲剧告终。
三、历史背景的还原《摩登年代》将观众带回到了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滩,这个摩登而繁华的时代。
导演吴宇森通过仔细的布景和服装设计,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摩登年代的氛围中。
我对于该片对历史背景的还原非常赞赏,尤其是对20年代上海社会风貌的描绘。
电影中的场景和服饰细节都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和摩登气息。
四、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摩登年代》的主题之一是爱情与现实的冲突。
瑛姑娘和赌棍大当家的爱情被现实的种种限制所压制,无法得到幸福的实现。
瑛姑娘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她希望通过爱情找到自己的幸福。
而赌棍大当家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黑帮的生活,无法摆脱过去的纠缠。
两人的命运成了爱情与现实的交汇点,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个冲突呈现了现实对于爱情的限制,使人们深思爱情与现实的关系。
五、电影风格与摩登艳丽《摩登年代》的电影风格十分独特,充满了摩登的艳丽色彩。
电影的剪辑手法独具匠心,大胆运用高速镜头和特效,创造出一种迷幻的视觉效果。
摄影和灯光的运用使得画面格外鲜艳,增强了时代氛围的表现力。
导演对于配乐的运用也是非常出色,音乐与画面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动感的氛围。
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摩登时代的风华绝代,让观众陶醉其中。
《摩登时代》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摩登时代》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摩登时代》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战后美国进入经济大危机,主人公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医院,进监狱,遇到流浪女等一系列事情。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摩登时代》观后感精选五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摩登时代》观后感1影片《摩登时代》是描写人和机器之间的冲突。
故事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当时美国工业因为转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所造成的事业浪潮,主角夏尔洛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还有出毛病的吃饭机器。
这些反应了机器时代所带的恐惧与打击。
后来夏尔洛失业了而且进了监狱,因为他在监狱立了功的原因在监狱受到好待遇,出狱后他认为唯一不用为生活操心的最好地方是监狱,为了进监狱他不惜主动替人顶罪,然而事与愿违监狱进不了,不过却因祸得福得到了受他帮助的那个女孩的爱。
这部电影以喜剧的手法突出了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揭示了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
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忍受着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引起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问题,这实质上是个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告诫各位企业家在创造利润时不要忘了顾及工人的利益,工人是创造利润的最重要工具,没有工人的付出企业的利润就不会存在,应该提高工人的待遇有利于创造更多更大的利润。
关注和提高工人的待遇是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做法。
影片最后时夏尔洛找到一份很好很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因为女主人被便衣警察发现她是通缉犯,而他们继续他们的逃亡生活,女主角知道他们逃亡代表着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但夏尔洛给予女主角鼓励与微笑,他们互相鼓励一起微笑向前走,给人内心以强烈的震憾,它给了人们继续奋斗向前的勇气和生存的信念。
《摩登时代》观后感2一部名叫《小时代》的电影在人人都背负负能量的大时代背景下引发了无限的争论,在当下这个时代每个人人都必须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脑海里的那种梦幻生活似乎成了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惟一动力。
摩登时代观后心得感想(通用8篇)
摩登时代观后心得感想(通用8篇)摩登时代观后心得感想篇1资本主义的奴隶,幽默背后的悲哀——《摩登时我要点评乍一看“摩登时代”,在我的脑海中首先冒出来的就是英语单词“Modern Time”,而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摩登”似乎就是“时尚”、“现代”、“潮流”的代名词。
它与舒适、奢侈、高贵的生活状态相联系,但是在1936年拍摄完成的《摩登时代》中,此“摩登”又非彼“摩登”。
在看完这部黑白电影后,我感觉主人公夏尔洛所生活的摩登时代,无非就是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后给资本家带来的享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生产力的进步让资本家成为了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却由地主的奴隶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大危机,在大危机的动荡下,资本主义体制也逐渐发生转变,由从前的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美国作为此次大危机的源头,经济大萧条、银行工厂倒闭、失业率激增、社会动荡等让美国陷入梦魇。
在美国,一方面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失业流浪人员多达60多万,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忍饥挨饿;而另一方面,垄断资产阶级为了保持垄断价格却把几百万头猪、几十万吨的牛奶、几百万亩棉花肆意糟蹋。
这种病态的唯利主义心理充分暴露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喜剧大师卓别林创作了这部经典的无声电影。
影片中的主人公夏尔洛就是在资本主义压迫下和在经济危机摧残下的广大无产阶级的缩影。
马克思说过:“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夏尔洛为了生存,机械地在繁忙的流水线上做着扭螺丝冒的工作,而且他的行为一直被雇佣者监视着,甚至在洗手间里都设有大屏幕监视器,可以说工人们没有一点私人空间。
马克思还说道:“它(资本主义)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夏尔洛在影片中就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试验品,为了减少工人吃饭时间,让工人在吃饭时也能工作,资本家发明了“毕罗自动喂食机”,但是机器的崩溃无疑是对这种剥削行为的讽刺。
上海的文化肖像--读李欧梵《上海摩登》
上海的文化肖像--读李欧梵《上海摩登》
施崇伟
【期刊名称】《青春期健康》
【年(卷),期】2022(20)12
【摘要】《上海摩登》是部学术著作。
我本不学无术,却不离不舍地与这个大部头相伴了两个月。
吸引我的是李欧梵先生严谨、深邃又不乏趣味的文字,漫读全书,就像是沿着一张时空错落的文化地图,欣赏一幅惊艳传奇的文化肖像。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施崇伟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一份"私人"的现代性梳理——读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2.李欧梵的“倾城之恋”——评《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3.李欧梵《上海摩登》文化批评的现代性
4.摩登批评与浪漫啸声--读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5.重构与想象:上海的现代性——评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摩登
上海摩登——谈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现象“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
软风一阵一阵的吹上人面,怪痒痒的。
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碧绿的火花。
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冥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
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的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NEON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HEA T,POWER!”这是1930年的上海,是“东方巴黎”,是世界第五大城市,是一个与传统中国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充满现代魅力的世界,大部分中国文人都擅长将或浪漫的、或悲凉的、或激情的、或讽刺的想象建立在这个沉重喘息着的摩登世界之上。
例如《子夜》的一开头,茅盾就用华丽笔触传达了上海熙熙攘攘的摩登景象。
在小说中,矛盾大肆利用了上海摩登的物质景象:汽车、电灯、电扇、收音机、洋房、沙发、勃朗宁枪、雪茄、香水、高跟鞋、美容厅、回力球馆、日本和瑞士表、啤酒和苏打水、巴黎时尚夏装……除了物质景象,还有舞女、影星、狐步和探戈……这种摩登景象是近代上的现代化、都市化在文学中的反射。
作为“新感觉”派的领袖,刘呐鸥和穆时英都是根深蒂固的、“堕落”的都市客,城市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世界,是创作想象的关键资源。
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里面的八篇小说都聚集在都市风景系列上,每篇都有上海都市摩登的生活场所——“探戈馆”、高速行驶的火车、电影院、街道花店、跑马场、百货公司等等。
除了场景还有女性,刘呐鸥的女主人公总是摩登女郎,“那高耸起来的胸脯,那柔滑的鳗鱼是的喜爱而”“一位sportive 的近代型女性。
透亮的法国绸下,有弹力的肌肉好像跟着轻微运动一块儿颤动着”,“这个理智的前额,和在他上面随风飘动的短发,这个瘦小而隆直的希腊鼻”……所有的这些身体特征都是为了表示一种新的现代女性形象从天而降。
像刘呐鸥一样,穆时英征用了都会的灯红酒绿之处,尤其是舞厅,就连情节二者也都是同样的聚焦在于摩登女郎的邂逅。
观《摩登时代》心得体会[全文5篇]
观《摩登时代》心得体会[全文 5 篇]第一篇:观《摩登时代》心得体会电影《摩登时代》讲的是一个刚有工厂的年代,人们发明了机器替代人工,但一些机器干不了的事情仍需要人工配合来干。
而卓别林刚好是其中的一位倒霉工人,他干的活很简单,只是把螺丝拧上而已。
以下是文库网为大家整理的《观《摩登时代》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观《摩登时代》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平心而论,在国内极致追求娱乐化的市场下,尤其是暑期档,像是《摩登年代》这样偏文艺、轻喜剧的亲情题材可能会鲜有关注,石沉大海。
但有了后《泰囧》时代的徐铮,其个人影响力足以让本片平地起风雷。
《摩登年代》有了足够的曝光率,还要回到电影本身方面,看一下这部电影的质量能否对得起如此高的关注度。
其实不太好评价《摩登年代》,本片会让很多抱着看《泰囧》式爆笑喜剧片的观众失望,因为该片喜剧成分浅尝辄止,更多还是从小人物的悲惨境遇和父女亲情入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摩登年代》讲述一个骗子与从天而降的“女儿”行走江湖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以亲情为切入点,将魔幻、喜剧与情感进行巧妙融合,父女搭档一唱一和的配置,以同类作品为参照模板,本片既有《十分主播》的搞笑,《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温情,温情要明显大于搞笑成分,这就是本片所要给观众呈现的效果。
徐铮是一个很有志向的演员,当年主演《嘻游记》之后,在微博上向观众致歉,许诺从此不再拍烂片,从《人在囧途》、《搞定岳父大人》到票房称霸华语影坛的《泰囧》,至今这个诺言似乎没有被打破。
《摩登年代》也未让徐铮食言,这部笑料不如预期,但亲情却超出预期的电影固有缺点,但不是烂片。
《摩登年代》的名字很明显在致敬卓别林的名作《摩登时代》,其实该片更像其另一部作品《寻子遇仙记》。
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魔术的虚幻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有一丝童话般的色彩,然而这个童话是不完美,一个到处行骗的三流魔术师的惨淡神话,莫名其妙出现的小女儿的纯真天性,成人与孩子格格不入的世界观,将他们联系在一齐的正是魔术。
书评《上海摩登》
110608331 11戏文3班涂丹婷超越传统乡土型的都市谱曲—评析《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是一部关于上海的文化批评著作。
作者所关注的并非是上海的全貌,而是一个受西方影响的上海,那就是租界的上海。
因此,作者对这个西化的都市迷宫做了一个十分个性化的描述和分析,既有资料论证,其中又涂抹了作者的情感色彩。
作者在《上海摩登》建立的都市批评范式,表现出一种很摩登的都市文化心态,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关于上海都市评论所表现出的乡土型倾向,而可能最让读者感染的是作者在重绘上海的论述文字中所伴随的浪漫啸声,一首超越传统乡土型的都市谱曲。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展示出了很高的都市文化品味,对30年代上海现代文明精华的想象重构,赋予其妩媚动人的魅力。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在第一个部分作者重绘了上海都市文化的物质体系:英租界的外滩、百货大楼、咖啡馆、舞厅、公园和跑马场、“亭子间的生活”、城市的游手好闲者、出版印刷业、现代杂志以及电影,作者对之津津乐道,在于要为都市文化的产生画一道实实在在咋风景线;在第二部分,作者集中讨论了中国现代派作家与上海现代都市的密切关系,描述这些作家在上海都市生活的享受中获得创作灵感,又将这些都市的新感觉化为小说的背景;在第三章,作者从宏观上对全书做出总结,指出上海现代派作家在拥抱西方文化时实际上表现出很浓厚的中国世界主义,而随着上海作为世界都市地位的丧失,香港随之成为中国世界主义的梦想之地,于是上海和香港在不同的时空承载了中国现代性的表达。
对于一个文化现象怎样评论,很大的程度反映在作者的写法上。
在写《上海摩登》之前,李欧梵心中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要写出30年代上海的都市美学,它将与传统乡村型的道德评论大异其趣。
李欧梵自信海外丰富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赋予了他重绘上海都市美学的禀赋,并且他可以以无所顾忌的好奇心进行求证和描述。
确实,《上海摩登》展示了李欧梵的独特的都市文化心态,其独特性反映在本书中他对现代性的理解上。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读后感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读后感《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是一本关于上海的书籍,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上海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上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然而,在近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上海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型。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摩登》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上海历史和文化变迁的窗口,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其次,从文化角度来看,《上海摩登》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上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上海的音乐、电影、时尚、建筑等多个领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了上海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文化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矛盾等等。
最后,从个人角度来看,《上海摩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上海的热爱和关注。
书中的内容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也让我更加欣赏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总之,《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上海历史和文化变迁的窗口,也展示了上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更好地感受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摩登时代》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摩登时代》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摩登时代》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方便大家学习。
《摩登时代》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1于1936年世界经济危机后期上映的《摩登时代》与查理•卓别林以往的作品相比,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资本家压榨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等现象,是一部优秀而发人深省的影片。
时代的镜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该片反映的便是在这段时期中社会以及处在其中的人民的情况。
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紧随着的是严重的危机。
在此期间,社会经济虽然有一定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为眼前的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同时,人们醉心于利润丰厚的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据统计,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此外,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
当时,穷人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而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除了经济萧条,本片以工人查理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的经历,讽刺了本应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为目的的机械化,实际上却加重了工厂对工人的压榨——连工人吃饭的时间都一省再省,而工人查理便是这群弱势群体的代表人物。
社会的悲剧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工人查理为了进让他不愁吃喝、生活愉快的监狱,不惜主动替人顶罪,让观片者不禁哑然讽笑——是如何一个发展失常的社会才让它的人民过着价值观颠倒的生活?这并不是工人查理个人的问题,通过片中麻木的警察抓捕不知真相、无意中领导了示威运动的查理;贵妇、查理与狗的无声胜有声的片段;查理在狱中的待遇等可以感受到,是社会这个大环境让其人民被动地接受错误的价值观、生活在浮躁麻木机械化之中。
李欧梵《上海摩登》文化批评的现代性
李欧梵认为 , 虽然上海有西方殖 民存在 , 但上海 的作家们作 为中国人的身份意识从 不曾改变 , 他们公然 拥抱西方现代性 而不畏惧被殖 民化 , 这即是“ 一种中国世界主义” 《 。 上海摩登》 开篇从上海都市的声色光电说
起 , 托 出 旧上 海 的背 景来 。 烘 对存 在 于 旧上海 的月历 牌 、 电影 导 读之 类 的小 商 品进 行描 摹 归纳 , 引导读 者对 上 海微 观 揣摩 , 在这 细 细揣 摩 的过程 中 , 欧 梵是 作 为 上海 的他 者 而存 在 的 , 在 世 纪末 的尾 巴尖 上 追忆 这 座 李 他 城市 的现代 化 , 细体 味 , 细 娓娓 道来 , 这份 关于 昔 日上 海小 商 品 的细 致观 察一 直 贯穿 整 本 书 , 为之 后 篇 章将 提 及 的每个 小 说家 提供 了叙 述 的基 点 。 它的 前半 部 由十里 洋场 、 外滩 建 筑 , 渐描 绘 这个 风 华 绝代 的 都 市在 大 逐
海研 究 ” “ 的 文化 ” 向 。他 自觉 地把 “ 化研 究 ” “ 文 化史 ” 转 文 和 新 的方 法论 引入 到 “ 上海 研究 ” 中 , 之 尤其是 在 “ 文
化想象” 的层面上重建了上海现代性的某种“ 既在表面又是核心” 的特殊形态 。这些研究颇具特色, 中的一些 其 成果 、 观点和理念 , 在中国形成 了新的学术景观, 引起 了广泛关注。
收 稿 日期 :0 9 0 — 9 20-8 0
作者简介 : 何
玲( 9 5 , , 18 一)女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 从事 中国现 当代文学研究。
通讯作者 : 傅宗洪( 9 3 ,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 。 1 6 一)男。 博士, 从事 中国现代诗歌 与音乐文学研究。
上海摩登读书笔记
摩登城市,摩登时代---------读《上海摩登》有感摘要:三十年代是关于上海“现代性”的年代,新感觉派小说,外滩上中西荟萃的建筑、租界里豪华的百货大楼,还有休闲的咖啡馆、舞厅公园和跑马场拼贴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西洋化的上海全景,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这个当时世界第五大都市的繁华。
关键词:上海摩登建筑小资正文:上海,是一座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个性,充满着魅力与神奇的城市。
多少年来,许多人为上海着迷,为上海的文化、上海的繁华而着迷。
也有许多学者将上海作为自己的探究对象。
课余之时,我翻开李欧梵先生所著的《上海摩登》,从他的笔下,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上海这座城的文化。
《上海摩登》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海都市文化的背景,第二部分主要讲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为主的都市文学,具体分析施蛰存、刘呐鸥、穆世英、邵洵美、叶灵凤、张爱玲的文学书写,及此种书写与上海摩登的关系,泾渭分明而又溶为一体。
第三部分则重新思考30、40年代的上海世界主义和香港对老上海的怀旧以及80年代后都市上海的重建。
“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
软风一阵一阵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
暮霭挟着薄雾笼罩了外白渡桥的高耸的钢架,电车驶过时,这钢架下横空架挂的电车线时时爆发出几朵碧绿的火花。
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暮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
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NEON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合青磷似的绿光:LIGHT,HEAT,POWER!”文章引用茅盾的著名小说《子夜》作为开头,我们可以从中一探摩登上海的风貌。
上海,对于许多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来说,似乎就是“摩登”的代名词。
在李欧梵的这本书里,他用外滩上中西荟萃的建筑、租界里豪华的百货大楼,还有休闲的咖啡馆、舞厅公园和跑马场拼贴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西洋化的上海全景,让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出这个当时世界第五大都市的繁华。
接着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又引申到了文化意义上的现代性——上海作家们的“亭子间”生活、充满文化意味的公共空间、代表上海特色的杂志、电影和小说,在文化层面上重构了一个摩登的上海。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
的 日常 生 活 ,最 终 恢 复 文 学一 一 社 会 在 方法论 上根 本没 有 做 任 何说 明 ; “ 当
一 一
历史 和文 化 的链 条 ,并弥 合横 亘在 女性 主义 最初 影响 中 国学 时 ,大家都 去
英 国工人 阶级 与知识 分 子精英 阶层 之 间 看 丁玲 、王安 忆 ,那 么为 什么 不看 张爱
的话 语鸿 沟 。显然 ,这 种研究 思路 必 然 玲 呢 ?谈 丁 玲 的 女 性 主 义 ,就 选 她 的
在恐 惧 和震惊 的接受 之后 所进 行 的一 种 他选 择 的几位 作 家显然 具有 一些 共 通之 不完 全 的 、想 象化 的模 仿 ,而 这种 模 仿 处 :他 们 与上 海 的都市 生 活 、都 市 文化 导致 了中 国现代 文学 在 审美类 型 和维 度 相 当亲 近并很 熟悉 它花 哨 的规则 ,他们
n i t y )划 分 为 相 互 对 立 的 两 个 方 面—— 也保持 着 敏感 和好 感 ,并 大 胆地 拿来 做
文化 现代 性和 审美 现代 性 ,前 者先 于 后 自己的文 字历 险 ,这些 历 险的结 果是 创 者而 产生 ,如 果说 审美 现代 性产 生 于对 造 了真 正 的 中国 的都市 文学 和 富于 审美 资产 阶级 市侩 生活 的厌 烦 与反抗 ,那 么 现代性 的文学 文本 ,可 以说都 市 文化 成 文 化 现代 性实 际上 指称 的就是对 资 产 阶 为他们 写作 的想 象力 的灵 感 之源 ,而他
现代文明的奴役——观摩登时代有感
在这个机械轰鸣、人心浮躁的时代里,我偶然间得以一窥卓别林先生的杰作——《摩登时代》,这部作品仿如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绽放出微弱而坚韧的光芒。
它不仅仅是一部喜剧电影,更是一种对现代社会最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在笑声背后,隐藏着无尽的苦涩与哀愁。
《摩登时代》讲述了一个普通工人查理在工业社会中的艰辛生活。
他被迫适应机器的节奏,生活在流水线上,如同机器一般毫无人情味。
电影开篇便是查理在螺丝机旁,被重复的动作折磨得几乎疯狂。
这一幕让我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他们都是被现实压迫的牺牲品。
查理的生活没有尽头地循环往复,就像鲁迅所言:“凡是总须研究才能明白。
”(《狂人日记》)不深入剖析这个产业化的世界,我们又怎能理解其中的荒诞与悲哀呢?电影中查理试图抵抗工业社会的暴政,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他的挣扎和无奈正是每一个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缩影。
鲁迅曾说:“中国人有一种妙法:闭了眼睛做人!”(《坟·故乡》)然而,在《摩登时代》中,查理的眼睛是睁开的,他看到的是一个不允许人们有思想、只有效率和利润的社会。
这个“文明”的世界实际上是对人性的极端压制。
电影中有一幕特别触动我:查理不小心变成了生产线的一部分,被迫像机器一样死去活来地工作。
这一幕无疑是对现代化进程中人性逐渐被磨平的一种讽刺和控诉。
这种机械化的工作方式剥夺了人的自由意志与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鲁迅先生曾经批判过那种盲目跟随西化之风的现象:“倘不是因那痴心的母亲咒诅他‘但愿你死掉罢’那么我怎么会成为这样的可怜虫呢?”(《狂人日记》)。
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同样的盲目性——人们对于工业化进程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于人的关怀与尊重。
对比之下,《摩登时代》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作品;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自身的荒谬和无知。
在这个看似进步的时代里,“文明”成了新的枷锁,并试图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同一模式下的生产工具。
看完整部电影后我陷入了沉思:一个社会的真正价值在于什么?是一个运转效率高、生产力强的社会体系吗?亦或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创造力和人文关怀的地方?在我看来,《摩登时代》传达了一个强烈的声音:人类不应该沦为现代工业文明下的工具和奴隶。
上海摩登读后感
上海摩登读后感刚翻开书的时候,感觉像是被丢进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万花筒里。
那时候的上海啊,简直就是东方的巴黎。
大街上洋行、咖啡馆、电影院、舞厅琳琅满目。
书里描写的那些场景,感觉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眼前闪个不停。
那些穿着时髦洋装的男男女女,走路都带着一种别样的风情,仿佛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种让人兴奋又着迷的气息。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里提到的上海的建筑。
那些高楼大厦,既有西方的建筑风格,又夹杂着东方的韵味。
就像是不同文化在这个城市里争奇斗艳,最后还能和谐共处。
这些建筑可不仅仅是砖头和水泥,它们更像是那个时代上海摩登文化的纪念碑。
每次看到那些老照片里的建筑,我就想啊,当时在这些大楼里来来往往的人,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在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一样忙碌又充满梦想呢?只不过他们的梦想可能更多地包裹在旗袍和礼帽之下。
还有那些在上海活跃的文人墨客、艺术家们。
他们就像一群魔法师,把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搅和在一起,然后变出来一种全新的都市文化。
张爱玲就是这个城市最耀眼的一颗星。
她的文字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上海人的生活、爱情和人性。
她写的那些故事,在这本书的描述下,仿佛更有生命力了。
感觉在那个时候的上海,不管是有钱的阔太太,还是在弄堂里讨生活的小市民,都能在张爱玲的笔下找到自己的影子。
而且啊,那些作家、画家、音乐家们经常混在一起,在咖啡馆里谈天说地,灵感就像火花一样四处飞溅。
这种文化氛围,简直是文艺青年的天堂啊。
不过呢,这本书也让我看到了上海摩登背后的复杂。
那可不是只有灯红酒绿和歌舞升平。
贫富差距大得惊人,租界里的外国人高高在上,而普通老百姓可能还在为了一口饱饭发愁。
这种摩登像是一层华丽的外衣,遮盖了很多社会的问题。
就像我们现在看那些老上海的照片,看到的是光鲜亮丽的一面,但背后隐藏的苦难和挣扎,也在书里一点点被揭示出来。
上海摩登读后感
上海摩登读后感首先呢,这本书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子,打开就看到了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上海,那可是个超级摩登的世界。
以前我对老上海的印象就停留在什么旗袍美女、黄包车这些表面的东西上。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那时候的上海简直就是个超级大熔炉,啥新鲜玩意儿都有。
书里写的那些建筑,像外滩那些洋气的大楼,它们可不仅仅是好看的房子。
这些建筑就像是一个个站在那的外国人,向世界展示着西方的强大和时尚。
但是,在这些西方风格的大楼旁边,又有弄堂里的中式小屋,就像上海这个摩登女郎身上的传统配饰,传统和现代就这么混搭着,还特别和谐,这可太有趣了。
说到人,老上海的人那更是有意思。
那些穿着西装戴着礼帽的男人,还有穿着高开叉旗袍、烫着卷发的女人,他们在舞池里跳舞的时候,就像是电影里的画面。
这些人一边喝着咖啡,看着好莱坞电影,一边又保留着自己的中式生活习惯。
就像书里说的,他们能在吃西餐的时候用筷子,这种中西方文化在生活里的融合,真的是太独特了。
我感觉那时候的上海人就像是一群超级会玩混搭的时尚达人。
还有那些文化现象。
当时的上海有好多报纸、杂志、电影,这些东西就像一群小喇叭,向大家传播着摩登的生活方式。
那些杂志上的广告,一会儿是西方的香水,一会儿是中式的糕点,感觉就像是一场商业的文化大派对。
而且电影也是,中国的演员在演着西方风格的故事,或者是把中国传统故事用西方的拍摄手法来表现。
这就像是厨师把中餐和西餐的做法混在一起,做出了一道特别的新菜。
不过呢,这本书也让我感觉到,在这个摩登的背后,也有很多复杂的东西。
上海虽然看起来很洋气很现代,但其实背后也有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辛苦和挣扎。
那些在码头干活的苦力,那些在弄堂里为了生活忙碌的小商贩,他们也是这个摩登上海的一部分。
就像一个漂亮的蛋糕,上面是精美的奶油花,下面也有支撑的蛋糕胚,少了谁都不行。
摩登赛事观后感
摩登赛事观后感
是讲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其中讲述个人企业与追求个人幸福的冲突。
这一句话揭开了电影的序幕。
正如这句台词说的,影片一开始的画面就是一群羊跑过,一群人拥挤着跑进工厂,似是前方有无限的光明,宽大的通道,足够的空间在等着。
影片讲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国,正值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机械大工业高速发展,资本向少数垄断财团手里集中时期。
资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进行不尽的压榨,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都被折磨着,但还是努力的想冲破这个不可能冲破的牢笼,而那些资本家只顾本阶级的利益不断的不断的要工人工作工作。
影片的主人公查尔斯正是当时工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员,他在一个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但那些资本家还是要求他们加速加速。
重复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当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当他把盘子当成螺丝来拧,当他想把扣子当成螺丝来拧时,这些种种引人发笑,更引人深思。
影片是用喜来衬托出无尽的悲,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无情。
在彷徨中,是否还在做着美梦,是否还在庆幸;亦或是在抱怨,感叹,无所事事,那么请你细细地品味这部电影吧,其实生活很复杂,可我们为什么也要变得那么复杂呢,我们可以很执着啊,可以很坚强啊,这样生活其实很“艰单”——艰难而又简单。
摩登时代的沉思——观后感
在上海这个偌大而又繁华的城市中,我偶然间得知了一部由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
这部电影诞生于1936年,是默片时代的杰作之一,它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揭示。
《摩登时代》以其独特的影像语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工业社会中的悲剧命运。
卓别林扮演的主人公查理,在喧嚣的城市中努力求生,却不断被机器与制度所吞噬。
他体验着都市生活的种种无常和苦楚,正如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
影片一开始,便是一个人力传送带送过来的午餐场景,人的食欲变成了机械作业的一部分。
这种对灵魂饥饿的无视和剥夺,无疑是对人作为存在基础的否定。
我们的现代社会不也是如此?机器不断地削减着人的价值,使人沦为工具的存在。
鲁迅先生曾言:“如果麻木不仁到了失去自己的痛苦觉也在其内,则连原之幸福都不存在了”【1】。
随着情节发展至高潮部分是那一座巨大的工厂内的齿轮转动声和机械化动作中透露出来的异化现象——人变得像机器一样运转而去人性化。
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对于“吃人”社会的批判:“倘若思想透顶新鲜、向前进的人,则必蹈旧辙;或落于牺牛破余渣厂一类者则终不可免”【2】;多么赤裸裸地揭示人性的贪婪与残暴。
在观影过程中我不禁思考,《摩登时代》正映照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个体的生存状态逐渐被磨灭个性、机械化的生产流程同化,并逐渐沦为工具化的牺牲品。
而这样的情景是各个社会乃至各个历史时期都在上演的剧情。
影片中令人动容的部分还在于对爱情主题的处理——查理与清洁女工的爱情故事为枯燥而冰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情与希望的光芒。
他们在艰难处境下还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灵以及相互间的扶持和信任,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人情世故之中显得格外珍贵与动人。
鲁迅先生也曾感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就如电影里查理所做的那样面对生活的残酷现实仍不失勇气与坚韧之心。
另外不得不提及的是本片中对社会底层人民悲惨境遇的关注和怜悯——那些流落在街头巷尾的孩子、乞丐们的身影构成了一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真实写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摩登》读后感
韩鹏程
这本书“大部分”不好看。
不是写的不好,而是第一部分“都市文化背景”写的太有意思,致使第二三部分黯然失色。
虽然可能在文学批评家眼里,第二三部分才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迥异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来评论小说。
而且还是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受到大陆排斥的现代派小说。
上海摩登是个文艺的名字,大约是翻译之时经过处理,没有干巴巴的味道。
更重要是这个名字恰到好处,民国时期,上海——主要是上海租界——繁华且先进,同时摩登也颇有现代的味道。
上海无可辩驳的对现代派文学有最重要的影响。
此书给我三个感受。
一是那时的上海让人心生向往,现代人尚且觉得有吸引力,何况那些已被压抑许久的国人。
欲研究文化,必先研究文化的创造者们。
作者从描写都市的物质与西方文化对作家的冲击入手,进而将这些影响被投射到这些作家的作品上,这是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
摩天大楼、百货商厦、咖啡馆、舞厅、书店,一些成为他们作品中的终于意象,一些成为作家们交流消遣的场所,更是他们了解西方文明更深层次的接受西方文化的窗口(繁多的书店将大量西方书籍带入)。
与此同时,上海发达的出版系统、印刷行业、书刊售卖行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文会友,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更现代的思想。
这是他们受到的上海这座都市的影响,而我,透过这些文字,仍然被上海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
那种杂糅又自由的气息,虽然是被帝国主义霸占的租界,但是人们也没有其它殖民地那种不平等的待遇。
反而这种现代气息催生了一大批现代文学。
并不是说这种境遇是好的,只是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影响。
二是自己的阅读面其实是很局限的。
中国近代的文学作品读的多是左翼作家的。
其他的,鸳鸯蝴蝶派或者新月派的一些书,还是因为被左联狠狠的骂过才有所涉猎。
本来是应该博涉广猎的,不然思想难免狭隘,即使是不喜欢也应该有所了解。
直到看到这些“颓废又自由”的小说,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邵洵美这一批中国现代派作家的作品,我才发现我似乎从没接触过这一类的文学。
虽然读过像《变形记》、《百年孤独》这样的书,但是总觉得有些差距。
所以我很难对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发表一些看法,这些中国独有的现代派。
他们大约从都市的角度研究人,写小说。
而非之前的中国旧乡村的背景形式。
而城市中更多的欲望,带来的更多的压抑,进而会产生扭曲的力量。
这种状态下的人就是这些作品所描述,一种颓废却有自由的心理与心态。
而李欧梵写这些作家的时候,似乎出于更公正而没有倾向的本意,跳出中国传统道德谴责的范畴,然而却也没能脱离自己本身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比如施蛰存这三人都有过左翼文学背景,书里却只字不提这些背景对其那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影响。
三是这本书激发了我对小说历史的兴趣。
《上海摩登》的这种叙写方式,似小说又似散文,既可整合又可分开读,绝不影响阅读体验,很有意思。
从作家的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就能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小说。
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学评论书。
想到自己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沉迷于网络小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毁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禁也想写一写自己曾读过的小说,希望能发现这些小说对自己的影响。
虽然这些小说意义不大,但无不“鸿篇巨制”,字数繁多,加之大多印象不深,肯定困难不少。
或许应该多看一些小说史的书籍,增长自己的见识。
总之,这本书开阔了我的眼界,扩大了我的读书范围,提升了我对历史的兴趣,让我对民国时的上海、上海文坛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