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发育的环境调控 2
养殖场环境调控技术及疾病防治
养殖场环境调控技术及疾病防治养殖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动物健康,养殖场环境调控技术及疾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养殖场环境调控技术和疾病防治方法,以帮助养殖场提高产量和减少疾病发生率。
一、养殖场环境调控技术1. 温度调控养殖场中的动物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养殖场需要通过人工手段来调控温度,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常见的温度调控技术包括使用通风设备、制冷设备和加热设备等,以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2. 湿度控制湿度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
湿度过高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滋生,从而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湿度过低则会导致动物的水分流失和呼吸系统问题。
因此,养殖场需要通过有效的湿度控制技术,如使用加湿器或通风设备等,来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
3. 光照管理光照是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适宜的光照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可以调控其内分泌系统,提高养殖效益。
因此,养殖场需要科学合理地管理光照,可以通过控制灯光亮度、光照周期等方式来实现。
4. 噪音控制噪音对动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严重影响。
高强度的噪音会导致动物产生压力反应,从而影响其食欲和生长。
为了减少噪音对养殖场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安装隔音设备、合理安排机械设备作业时间等。
二、疾病防治1. 强化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常见和有效的方式之一。
养殖场需要定期为动物接种适宜的疫苗,以增强其免疫力并防止常见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一些疑似高发病区域,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对应的疫苗进行接种,以提高防病效果。
2. 健康管理与检测养殖场需要实施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并且定期进行动物健康检测。
这包括对动物进行常规体检、粪便检测和血液检测等,以及一些特殊的疫情监测和控制措施。
及时发现动物患病迹象,能够更早地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减少疫病的传播。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防止疾病发生的基础。
家禽养殖中的环境调控方法
家禽养殖中的环境调控方法家禽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为了确保家禽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环境调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在家禽养殖中常用的环境调控方法,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通风管理和光照调节等。
一、温度控制在家禽养殖中,温度是一个关键的环境因素。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家禽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常见的温度调控方法包括:1. 室内加热:通过使用加热器等设备,在冬季或低温环境下提供适宜的温暖环境,确保家禽的正常生长。
2. 降温设备: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使用降温设备如风扇、喷淋系统等,减轻家禽的热应激反应,维持适宜的体温。
二、湿度控制适宜的湿度对家禽的健康和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湿度调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喷雾降湿:通过设置喷雾装置,在湿度过高时喷洒水雾,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湿度,防止湿度过高对家禽造成不适。
2. 加湿设备:在湿度过低的情况下,使用加湿机等设备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提供一个湿度适宜的环境。
三、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家禽养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通风管理方法:1. 层架通风:通过设置通风口和风机等设备,使新鲜空气能够流通到每一层禽舍,确保养殖环境的通风良好。
2. 侧墙通风:通过安装侧墙通风窗,利用自然风或人工通风设备调节空气流通,保持养殖环境中的气流循环。
四、光照调节光照是影响家禽生长、繁殖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光照调节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光照调节方法:1. 光照时间控制:根据家禽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并确保充足的光照强度,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2. 光源选择: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和亮度,如白炽灯、荧光灯等,确保稳定的照明效果,满足家禽的生长发育需求。
综上所述,环境调控方法在家禽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因素,可以提高家禽养殖的效益,保障养殖动物的健康与福祉。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与养殖环境改善
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与养殖环境改善水产养殖是指人工筹措或繁殖鱼类、虾类和贝类等水生生物,并在一定的水环境中进行的生产活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保证养殖环境良好的重要方面。
本文就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与养殖环境改善进行探讨。
一、水质调控的重要性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养殖效益。
良好的水质条件能提高养殖动物的存活率,促进其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强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最终提高养殖效益。
1.1 控制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水体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对养殖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含量都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施和水质管理措施,控制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是保障养殖动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
1.2 控制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氨氮是水体中最常见的有毒物质之一,能够直接损害养殖动物的健康。
高氨氮含量容易导致养殖动物的呼吸困难和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疾病的风险。
通过定期清理废料、控制投料量和加强水质监测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1.3 控制水体中的pH值水体中的pH值是表征酸碱程度的指标,对养殖动物的生长和代谢都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导致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增加,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通过适当的添加酸碱剂和监测水体中的pH值,可以保持水体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二、养殖环境改善的方法除了调控水质外,改善养殖环境也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养殖环境改善方法。
2.1 合理规划养殖场址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址是改善养殖环境的前提。
要避免选择过度污染的区域,同时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因素,如风向、流动水源等。
合理的场址规划能有效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2.2 加强养殖动物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对养殖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加强对养殖动物的健康监测和疫病防控,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定期清理池塘底泥等,可以减少废物堆积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
实验动物知识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知识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大鼠静脉注射一次给药最大容量 ______。
( )A、4mlB、10mlC、8mlD、1ml正确答案:A2、生化标记基因检测法是近交系动物遗传纯度常规检测中的常规方法。
近交系小鼠选择哪些作为遗传检测的生化标记?______ ( )A、位于13个染色体上的15个生化位点B、位于9个染色体上的15个生化位点C、位于9个染色体上的13个生化位点D、位于10个染色体上的13个生化位点正确答案:D3、急性实验中去除小动物的被毛,下列哪种方法比较常用? ______ ( )A、剃毛法B、拔毛法C、剪毛法D、先麻醉后除毛正确答案:C4、______设置在设施系统的末端。
一般采用玻璃纤维滤纸,石棉纤维滤纸和合成纤维滤纸等三类滤料的滤器,主要用于过滤小于1μm的尘粒。
( )A、高效空气过滤器B、超效空气过滤器C、中效空气过滤器D、粗效空气过滤器正确答案:A5、关于实验动物种子的管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______ 。
( )A、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是一个网络体系,由各具体品种或品系的实验动物中心共同组B、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统一负责实验动物的国外引种和为用户提供实验动物种子C、其他单位如有必要,可直接向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作为实验动物种子向用户提供D、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可以是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对独立实体,也可以是独立法人正确答案:C6、在大型实验动物饲养场,为了防止由于引种带入新的病原菌,多采用________的方式引种。
( )A、引入冷冻胚胎B、引入剖腹产动物C、引入新出生的动物D、引入即将可以配种的动物正确答案:A7、普通级豚鼠配合饲料中生产、繁殖饲料饲料常规营养成分为______。
( )A、水份≤11 蛋白质≤24 粗脂肪≤6.5 粗纤维≤3 粗灰分≤9B、水份≤10 蛋白质≤20 粗脂肪≤4 粗纤维≤5 粗灰分≤8C、水份≤11 蛋白质≤17 粗脂肪≤3 粗纤维≤10-15 粗灰分≤9D、水份≤11 蛋白质≤20 粗脂肪≤3 粗纤维≤10-15 粗灰分≤9正确答案:D8、常用于制备免疫血清的动物是 ______。
动物生殖学中的常见繁殖障碍与解决方案
动物生殖学中的常见繁殖障碍与解决方案动物繁殖是维持物种生存的重要过程,但常常会遇到各种繁殖障碍。
本文将探讨动物生殖学中常见的繁殖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发情问题发情是动物配种的基础,但有些动物可能存在发情问题,如发情行为异常、发情期间不接受交配等。
这些问题可能源自内分泌紊乱、生理疾病或环境因素等。
解决方案:1. 环境优化: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同时,确保动物营养均衡,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发情周期。
2. 药物干预:根据兽医的建议,在合适的时机给予荷尔蒙类药物,促进发情和提高繁殖成功率。
二、精液质量问题精液质量是影响动物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有些动物可能存在精液质量低下的问题,如精子浓度低、活动力差等,这可能导致难以受孕。
解决方案:1. 营养管理:提供均衡的饲料,确保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素,特别是与生殖相关的微量元素,如锌、硒等。
2. 环境调控: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噪声等因素,以减少应激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3. 繁殖管理:选择精液质量优良的雄性进行繁殖,并进行定期的精液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受精问题受精是繁殖的关键步骤,但有时受精过程可能出现问题,如受精率低、受精卵发育异常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受精卵质量、子宫内环境以及受精过程中的损伤等有关。
解决方案:1. 受精卵评估: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评估受精卵的发育情况,筛选质量较好的受精卵进行移植或人工孵化。
2. 子宫内环境优化:确保子宫内环境适宜,包括维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
3. 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可以帮助解决受精问题,提高繁殖成功率。
四、孕期问题在动物孕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胎儿发育异常、流产等。
这些问题可能与孕期营养状态、母体健康状况以及外界环境因素有关。
解决方案:1. 饮食管理:提供合适的饲料,保证孕期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注意补充孕期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预防疾病:定期进行兽医检查,确保母体的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
动物的生理调节机制
动物的生理调节机制动物们生活在多样化且复杂的环境中,为了适应这些环境的变化,它们拥有独特的生理调节机制。
这些机制帮助动物们维持体内稳态,保持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讨论动物的生理调节机制,包括体温调节、水分平衡和能量调控。
一、体温调节动物们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
哺乳动物和鸟类是恒温动物,它们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这些动物拥有代谢高效的机制,可以产生足够的内源热量来保持体温。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它们会通过出汗、呼吸通量调节和迅速换毛等方式散发多余的热量。
相反,当环境温度下降时,它们会通过收缩血管、增加代谢率和进食等方式来产生更多的热量。
而爬行动物和冷血动物则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它们会选择适宜的环境来调节体温,并采取一些行为策略来减少体温波动的影响。
比如,爬行动物会晒太阳以提高体温,而冷血动物会选择在温暖的地方休息。
二、水分平衡水分是生命的基础,对于动物而言,保持水分平衡对生存至关重要。
动物的身体组织和生理系统内都包含水分,它们通过一系列机制来维持水分平衡。
动物通过喝水、进食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分来补充体内的水分。
同时,它们还通过排尿、汗液蒸发和呼吸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不同的动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沙漠动物需要更有效地保存体内水分,它们拥有高效的肾脏系统来浓缩尿液并减少水分的丢失。
相比之下,水生动物则需要保持体内的水分稳定,它们通过摄取大量水分并排出稀尿来维持水分平衡。
三、能量调控能量是动物生存和运动的基础。
动物们通过食物的摄取和代谢来获取和消耗能量。
它们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节能量的摄入和使用。
当动物处于饥饿状态时,它们会通过增加进食量和减少能量消耗来满足能量需求。
而当动物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时,它们会减少进食量,并通过运动和代谢来消耗多余的能量。
这种调控机制使得动物的体重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同时,动物的能量调控还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动物饲养学中的环境控制与动物福利
动物饲养学中的环境控制与动物福利动物饲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饲养动物的学科。
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环境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福利和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调控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角度,探讨环境控制在动物饲养中的重要性。
一、温度的调控温度是影响动物生理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
不同动物的适宜饲养温度各不相同,因此在动物饲养中,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进行温度调控。
1.1 畜禽饲养温度调控在畜禽饲养中,温度的调控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以鸡类为例,可根据鸡的生长阶段来调整温度,初生雏鸡适宜的饲养温度是32℃,生长后期可逐渐降至23-25℃。
而对于猪、牛等畜类也需根据其生理特点,提供适宜的饲养温度。
1.2 实现温度调控的方式为了实现温度的调控,常见的措施包括明火取暖、地热、电热、空调等。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室内的温度,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促进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二、湿度的调控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动物饲养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湿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湿度调控。
2.1 动物对湿度的适应能力对于家畜来说,湿度的合理范围在50% - 60%左右。
因为湿度过高容易引起畜禽的厌食、消化不良等问题,湿度过低则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等问题。
2.2 实现湿度调控的方法为了实现湿度的调控,可以采取增湿或降湿的方式。
适当的增湿可以通过喷雾、蒸汽等方式,而降湿可以通过通风换气等方式来实现。
三、空气质量的控制良好的空气质量对于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流通等都将直接影响动物的生产能力和福利水平。
3.1 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充足在动物饲养中,要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保持空气的流通。
这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换气、定时开窗等方式来实现。
3.2 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动物的呼吸和代谢,使其产生厌食、生长缓慢等问题。
家畜生态学
家畜生态学名词解释:家畜生态学:把家畜及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有机整体,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理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调关系、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家畜的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生产与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条件的总和家畜的生态因子:明显的、直接的影响家畜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因子。
适应:生物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机能反应或遗传反应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但一般所指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即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生态型:同一个种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逐渐适应环境而产生了遗传分化,经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形成了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
风土驯化:是指家畜逐步适应新环境条件的复杂过程应激:是家畜机体对内部或外界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动物福利:就是动物适应期所处的环境后所达到的状态又称“康乐”状态种群:同种个体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种内关系构成的一个统一体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非本地产的生物或本地原产但已灭绝的生物从原产地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致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的过程生态系统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于1936年首先提出来的。
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它是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动能单位。
食物链: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锁链关系食物网: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像是一张网把所有的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来表达,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生态效率: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生态平衡: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环境和人)的结构和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良好状态畜牧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由家畜、饲草、饲料、土壤及其外部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的,依赖于自然和人工调控的,以不断提高人工可控能力及物流、能流信息效率和效益的多样化亚系统的生态系统。
发育生物学试题库(答案参考)
发育生物学试题库(发育生物学教学组)目录:第一章章节知识点与重点 (1)第二章发育生物学试题总汇 (6)第三章试题参考答案 (18)第一章章节知识点与重点绪论1.发育和发育生物学2.发育的功能3.发育生物学的基础4.动物发育的主要特点5.胚胎发育的类型(嵌合型、调整型)6.研究发育生物学的主要方法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2.细胞定型及其时相(特化、决定)3.细胞定型的两种方式与其特点(自主特化、有条件特化)4.胚胎发育的两种方式与其特点(镶嵌型发育依赖型发育)5.形态决定子6.胞质定域(海胆、软体动物、线虫)7.形态决定子的性质8.细胞命运渐进特化的系列实验9.双梯度模型10.诱导11.胚胎诱导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1.细胞表型分类2.差异基因表达的源由3.了解基因表达各水平的一般调控机制第三章转录后的调控1.RNA加工水平调控2.翻译和翻译后水平调控第四章发育中的信号传导1.信号传导2.了解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外信号传导途径第五章受精的机制1.受精2.受精的主要过程及相关知识3.向化性4.顶体反应5.皮质反应第六章卵裂1.卵裂特点(课堂作业)2.卵裂方式3.两栖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的卵裂过程及特点4.(果蝇)卵裂的调控机制第七章原肠作用1.了解原肠作用的方式:2.海胆、文昌鱼、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的原肠作用基本过程与特点第八章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1.三个胚层的发育命运第九章胚胎细胞相互作用-诱导1.胚胎诱导和自动神经化、自动中胚层化2.胚胎诱导、异源诱导者3.初级诱导和次级诱导、三(多)级诱导4.邻近组织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5.间质与上皮(腺上皮)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第十章胚轴形成1.体形模式2.图式形成3.果蝇形体模式建立过程中沿前后轴不同层次基因的表达4.果蝇前后轴建立的分子机制5.果蝇背腹轴形成的分子机制第十一章脊椎动物胚轴的形成1.什么是胚轴2.两栖类胚轴形成过程及分子机制。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发育生物学英文名称:Developmental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06级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之后开设的。
二、课程简介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体发育过程及其本质的科学。
发育(development)是有机体生命现象的变化发展,是有机体不断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是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进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进展及其与胚胎学的相互渗透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之一。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t its mechanism. Development is a process of dynamic vari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of organism.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Molecular Biology, Cell Biology, Genetics, Biochemistry and their penetration with embryology,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now developing into a novel discipli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ciplines in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其一,研究个体发育的机制,即生命个体的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其二,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理。
环境对动物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对动物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环境是动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动物的行为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导致动物行为的改变和生长发育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环境对动物行为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一、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1.1 食物环境对行为的影响食物环境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对动物的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食物丰富的环境可以增加动物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复杂性,促进其社交行为和探索行为的发展。
而食物稀缺的环境则会导致动物为了寻找食物而进行更为激烈的竞争行为,以及选择性取食等适应性行为的发展。
1.2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动物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动物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
例如,在群体性动物中,社会环境对动物的社交行为和合作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社会组织结构的稳定与否,领地争夺行为的频繁程度,都会对动物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1.3 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外部刺激是动物行为的触发机制之一。
动物对环境中的声音、光线、温度等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一些动物对某种声音产生恐惧的反应,而对其他声音则没有反应。
这些外部刺激会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表现和行为选择。
二、环境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1 温度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动物会有不同的生长速率和发育进程。
例如,孵化在高温下的蛋壳会更快破裂,幼崽的生长速度也更快。
而在低温环境下,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进程会减缓。
2.2 光照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条件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充足的日照可以促进动物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对骨骼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
此外,光照环境还会影响动物的行为表现,如迁徙行为和繁殖行为的定时。
2.3 食物供给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食物供给是动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适宜的食物供给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生存能力。
而食物供给不足则会导致动物的生长受限,甚至影响其生殖能力。
第5章畜禽舍环境控制2ppt课件
第
五
章
太阳常数
畜 禽
大气层以外,距太阳的距离为太阳和地球平均距离处,
舍 环
正对太阳的平面即法线面1m2面积上所接受的太阳能
境 控 制
Io1353W/m2
一、畜禽舍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3) 太阳辐射
波长λ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面的辐射 照度
第
I()Io()()
五
章 畜
禽
舍
太阳辐射的综合透过率,受太阳高度角、大气
0
5
第 五
10
章 畜
15
禽 舍
20
环 境
25
控 制
30
35
5.09
0.54
9.75
3.76
0.53
7.10
3.50
0.80
4.37
3.15
0.79
3.99
3.22
0.85
3.79
2.63
0.72
3.65
2.21
0.45
4.91
1.51
0.31
4.87
一、畜禽舍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1)温度
环境温度对猪、鸡、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第
五
章
畜
禽
畜禽舍的通风设计
舍
环
境 气流速度(通风量)、气流分布(均匀性)
控
制
一、畜禽舍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 热环境因素综合评价指标
有效温度(实感温度)
评价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
第 五
以及太阳热辐射综合作用下
章 畜
所产生的综合热感觉指标,
禽
舍 环
用来表示对温热感觉的舒适度。
第五章
第 畜禽舍环境控制
家庭农场模式下养殖环境调控
家庭农场模式下养殖环境调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城市居民对食品安全和绿色环保的需求不断提高,家庭农场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欢迎。
相比于传统的大规模养殖模式,家庭农场模式有着更为灵活的生产管理方式和更加人性化的养殖环境调控手段。
在家庭农场模式下,养殖环境的调控对于家禽、家畜的生长和繁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下面对于家庭农场模式下养殖环境的调控进行详细介绍。
1. 空气养殖环境调控在养殖环境中,空气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家畜的生长发育。
因此,具有燃烧不充分的木材、秸秆等作为燃料的养殖方式由于产生大量的烟尘、臭气、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越来越被人们所抛弃。
家庭农场模式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进行空气养殖环境的调控:(1)安装通风扇和插电风扇,增强养殖场内的通风和空气流通。
(2)适当增加养殖场内的绿化植被,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负离子浓度,改善家庭畜养环境。
(3)增设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净化器,以及除臭器、净化器等,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杂质物质含量,提高悬浮颗粒物过滤效率。
2. 温度养殖环境调控温度是影响家禽、家畜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低温环境下,动物的新陈代谢会减缓,影响生长发育;而在高温环境下,动物会受到暑热和疾病的侵扰。
因此,对于家庭农场模式下养殖环境的温度调节至关重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利用保温材料,如立体保温板、岩棉等进行保温隔热,提高室内温度。
(2)采用电加热、太阳能等方式增加室内温度并且升高表面或物体温度。
(3)通过建筑、绿化等方式改造或改善场地、环境的温度状况,调节温度。
(1)增加室外光照条件,让动物接受更为充足的自然光照。
(2)增设人工光源,如荧光灯、日光灯等,对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进行控制,以模拟自然光照条件。
(3)利用白天太阳能、夜间电能,为养殖场提供恰当适量的照明条件。
家庭农场模式下,精细管理和养殖环境调控是保证家禽、家畜健康、提高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
只有有效地调控养殖环境,才能更好地维护和提高家庭畜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与调控知识点总结
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与调控知识点总结动物作为生物界的一部分,生存着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有效地生存和繁殖,动物通过适应和调控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本文将总结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与调控的知识点。
一、行为适应动物通过行为适应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行为适应是指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表现来适应和应对不同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行为适应方式:1. 迁徙:许多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长途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例如候鸟每年会根据季节性的变化飞往不同的地区。
2. 筑巢:许多鸟类、昆虫等动物会建造巢穴,以提供适宜的生长和繁殖条件。
巢穴不仅提供了保护,还能够保持温度、储存食物等。
3. 色彩变化:一些动物能够通过改变体色来适应环境变化,以藏身或者进行伪装。
例如,变色龙能够改变皮肤颜色以隐藏身体。
4. 躲避捕食者:一些动物会通过躲避、伪装、速度等方式来逃离捕食者的追捕。
例如兔子会利用速度和敏捷来躲避天敌。
二、生理适应动物还通过生理适应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生理适应是指通过改变身体内部的生理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生理适应方式:1. 体温调节:动物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适应不同环境的气温。
例如哺乳动物的体温能够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温度范围内。
2. 水分平衡:一些动物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它们通过减少水分的流失或者储存水分来适应这样的环境。
例如沙漠中的蜥蜴。
3. 呼吸适应:一些动物能够通过改变呼吸方式来应对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水生动物能够通过鳃呼吸来适应水中生存。
4. 新陈代谢调节:一些动物能够通过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来适应长时间没有食物的环境。
例如冬眠的动物。
三、遗传适应动物的适应与调控还涉及到遗传因素。
通过遗传适应,动物能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遗传适应方式: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和繁殖,从而将适应性的特征传递给后代。
兔养殖中的饲养环境温湿度调控技术
兔养殖中的饲养环境温湿度调控技术兔子是一种对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动物,其生长、繁殖和健康都离不开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因此,在兔养殖中,如何有效地调控饲养环境的温湿度成为了养殖户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兔养殖中常用的饲养环境温湿度调控技术。
为了提供合适的温湿度环境,首先要确保饲养房的保温性能。
饲养房的墙壁、屋顶和地面应该采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热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外界温度对饲养环境的影响,避免兔只受到寒冷或炎热环境的伤害。
其次,应该配置适当的通风设施,保持饲养房内的空气流通。
通风设施可以通过挡风窗、风机和通风管道来实现。
夏季,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打开挡风窗和通风孔,利用室外自然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可以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排除室内积聚的湿气和臭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第三,要合理控制兔舍的供暖设备,确保室内温湿度适宜。
养殖户可以根据兔养殖区域的气候特点选择不同的供暖设备,如燃气暖气、电暖气和太阳能供暖等。
在供暖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温湿度情况进行调节,避免过热或过冷。
此外,光照也对兔养殖环境温湿度有影响。
兔子需要适度的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
兔舍内应该安装适当数量的灯具,保证每天有一定的光照时间,同时避免过强的光照照射到兔只身上,以免造成过度照射的问题。
最后,养殖户还可以通过湿帘技术来调节兔舍内的湿度。
湿帘是一种利用水的蒸发来降低室内温度的技术,通过在兔舍内安装湿帘,将来自外界的空气通过湿帘进行蒸发降温后再进入兔舍,起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养殖户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兔只的生长发育阶段来灵活调控饲养环境的温湿度。
不同季节要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供暖设备和通风设施的使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要根据兔只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促进兔只健康成长。
总之,饲养环境的温湿度调控技术对于兔养殖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保温、通风、供暖和湿帘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兔子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环境的调控技术提高动物福利与生产效益
养殖环境的调控技术提高动物福利与生产效益在现代养殖业中,提高动物福利和生产效益是养殖户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调控养殖环境技术的应用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温度调控技术温度对于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引起动物的不适甚至疾病。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合理的温度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1. 环境控温技术环境控温技术是通过合理设置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和通风设备等控制系统,实现对养殖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养殖户可以根据动物的温度需求,自动调节通风和加热设备,使动物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例如,夏季高温时,可以利用降温系统降低室内温度,如喷淋降温、冷风降温等。
冬季寒冷时,可以利用加热设备提供恒温环境。
2. 底材控温技术底材控温技术是在养殖底材中加入控温剂,通过调节底材的热容量和导热性能,实现对温度的调控。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动物更好地适应气温的变化,提高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温度的均匀性。
二、养殖环境通风技术通风是控制养殖环境气体成分、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循环,排除废气和异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高动物的舒适性和生产效益。
1. 侧壁通风技术侧壁通风技术是在养殖场的墙壁上设置通风口,利用风的作用使空气流动,实现通风效果。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使新鲜空气进入养殖环境,同时排出废气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此外,侧壁通风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动物的饲养环境。
2. 顶棚通风技术顶棚通风技术是在养殖场的顶棚上设置通风设备,通过排风扇、风机等装置实现空气的流通。
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改善空气质量,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顶棚通风技术还可以有效控制湿度,减少潮湿环境对动物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养殖环境照明技术适宜的照明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照明技术可以帮助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周期和行为,提高养殖效益。
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应用
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应用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应用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应用,并具体从动物发育的基本规律、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和发育调控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动物发育的基本规律1. 遗传规律:动物的遗传基因中包含了控制发育的基本信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这些基因通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相互作用来决定个体的形态和性状。
2. 稳定性规律:动物发育过程中,胚胎、幼体和成体之间存在稳定性规律。
稳定性指的是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在生长过程中,动物的身体大小、器官结构、生理功能等都会逐渐稳定下来。
3. 发育多样性规律: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发育方式和速度有所不同。
例如,鱼类和两栖动物具有外部受精和卵生的特点,而哺乳动物则具有胎生和母乳喂养的特点。
二、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1. 受精和胚胎形成:动物的发育过程始于受精,即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受精后,胚胎开始分裂和发育,成为一个多细胞的胚胎体。
2. 器官形成: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各种器官和组织逐渐形成。
这个过程称为器官形成。
在这个阶段,胚胎逐渐具备了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3. 生长和成熟:在胚胎期过后,个体进入生长期。
在此阶段,个体的体型逐渐增大,器官和系统逐渐完善。
最终,个体达到了性成熟,并能够进行繁殖。
三、动物发育调控动物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是由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发育调控的一些基本原则:1. 遗传调控:遗传信息中的基因、DNA序列和其它调控元件对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遗传调控,胚胎的细胞可以根据遗传信息有序分化和发展,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2. 基因表达调控:在发育过程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调控发生变化,从而控制着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组织/器官的形成。
3. 细胞分裂与分化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是发育过程的核心。
细胞分裂在胚胎发育早期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分化则在后期发挥着关键作用。
动物生长调控实验方法总结
动物生长调控实验方法总结动物的生长调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为了探究动物生长调控的机制和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各种实验研究。
本文将总结并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生长调控实验方法。
一、体内基因编辑技术体内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动物基因来实现对其生长调控的研究。
其中,CRISPR-Cas9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体内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CRISPR-Cas9系统,可以选择性地编辑动物基因,如敲除、插入或修改特定基因序列,从而观察不同基因变化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揭示生长调控的关键基因。
二、遗传交叉实验遗传交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生长调控研究方法。
通过选择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动物进行交叉繁殖,研究人员可以观察到后代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并推断出遗传因素对生长调控的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基因型对动物生长的影响,揭示生长调控的遗传机制。
三、药物干预实验药物干预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生长调控研究手段。
通过给动物投予特定药物或化合物,可以模拟或阻碍特定生长调控途径的功能,以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变化。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给实验动物注射生长激素或抑制生长激素的药物,并观察动物的生长率、体重和体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这种实验方法可以揭示不同调控途径对动物生长的贡献程度。
四、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在动物生长调控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
通过引入特定的标记分子,如荧光蛋白或融合蛋白,研究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和追踪生长调控过程中的关键因子活动和表达情况。
例如,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或报告基因,可以监测动物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表达水平的变化,以研究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
五、生长环境调控实验生长环境调控实验是一种模拟不同环境因素对动物生长调控影响的研究方法。
通过调整动物的温度、湿度、光照、饮食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可以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变化,并推测环境因素对生长调控的作用机制。
例如,将动物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实验,可以探究温度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生长模型与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生长模型与优化调控方法水产养殖是指以人工方式养殖各种水生动植物的经济活动。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的生长模型和养殖过程的调控方法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良好的生长模型可以帮助养殖者预测动物的生长规律和产量,而有效的调控方法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生长模型,并探讨一些优化的调控方法。
一、养殖动物生长模型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的生长模型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经验模型和机械模型。
1. 经验模型经验模型是基于对养殖动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得出的模型。
这类模型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法则,预测动物生长的趋势和规律。
例如,在虾类养殖中,通过观察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可以根据经验得出不同生长阶段虾的平均增长率和生长周期。
经验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并且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验证。
然而,由于缺乏理论支持,这类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较低。
2. 机械模型机械模型是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基于养殖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预测动物生长的模型。
这类模型可以进一步分为生理模型和群体模型。
生理模型是基于养殖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建立的模型。
例如,在鱼类养殖中,通过考虑鱼的摄食量、代谢效率、能量利用等因素,可以建立生理模型来预测鱼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
生理模型的优点是准确性较高,可以考虑到养殖动物的生理特性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然而,建立生理模型需要对养殖动物的生理参数和过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群体模型是基于养殖动物的群体规模和相互作用建立的模型。
这类模型可以考虑到养殖环境的复杂性和养殖动物的群体效应。
例如,在虾类养殖中,通过建立虾群的增长速度和生物量的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虾群的数量和生长趋势。
群体模型的优点是较好地反映了养殖系统的动态变化和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养殖者做出更科学的调控决策。
然而,建立群体模型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和模型参数的拟合过程。
二、优化的调控方法在水产养殖中,为了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需要采用一些优化的调控方法。
动物行为发育
动物行为发育动物行为发育是指动物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其行为特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动物行为发育既受基因的调控,又受到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动物行为发育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发育过程中的反应、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物行为发育的定义动物行为发育是指动物个体在生命周期内,从出生到成熟,其行为特征通过一系列生物和环境的调控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动物行为发育的过程常常与动物神经系统、激素分泌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影响动物行为发育的因素1. 遗传因素: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了其基本行为模式的潜在能力。
不同物种间的遗传差异以及个体间的基因表达差异会对动物行为发育产生影响。
2. 神经系统的发育:动物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逐渐成熟,这直接影响到动物行为的发展。
例如,刚出生的哺乳动物在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之前无法进行复杂的行为表现。
3. 环境刺激: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长、学习和社交经验对行为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适宜的环境刺激有助于促进动物行为的正常发育,而若干不良条件或缺乏特定刺激则可能导致异常行为的形成。
三、动物行为发育的过程动物行为发育的一般过程包括反应、学习和社会化。
以下将对这三个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1. 反应:动物在出生后,对外界刺激会做出一系列预设的行为反应,这些反应可能是出生时即具备的本能行为,也可能是通过遗传基因影响的初始反应。
例如,刚出生的鸟类会自动张嘴要求进食,哺乳动物则会立即寻找乳房进行吸吮。
2. 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通过学习逐渐获取新的行为模式并改变原有的行为。
学习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常见的学习方式包括习得性学习、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等。
3. 社会化:动物在群体生活中通过社会化过程学习与同类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亲子关系、排位秩序和社会规则等。
社会化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发育,还对整个群体的稳定和繁衍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动物行为发育的意义动物行为发育的过程对个体的适应性和物种的生存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动物发育中可预测的环境因子
(一)季节与蚜虫性别的关系 有些蚜虫可以行孤雌生殖,其雌性 个体能连续几代进行无性生殖。但秋天 来临时,蚜虫形成一种特殊的雌性个体, 它产出的卵子既能形成雄性个体又能形 成行有性生殖的雌性个体;由此得到的 雌雄个体交配后,产生的卵子才能够越 冬。
图 20.1 蚜虫染色体在生活史中的变化 秋季天气诱导产生雌体和雄体,交配产生越冬卵
(二)环境变化和幼体变态 锄足蟾有非常有趣的生活史,它通 常被与第一场春雨相伴的第一声春雷从 冬眠的Sonoran沙漠中唤醒。从冬眠中醒 来的锄足蟾在春雨雨水形成的临时性池 塘中繁殖,胚胎迅速发育成幼体;幼体 变态成蟾蜍后,又回到沙漠,钻入沙内 冬眠,直到次年春天第一声春雷把它们 重新唤醒。
图20.6 锄足蟾蝌蚪的非遗传多型性
图20.7 抗体形成克隆选择模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境对正常发育的干扰
• 一、畸形和干扰 • 据估计人类大约有1/2到2/3的胚胎 不能发育至分娩:有些胚胎过早出现异 常,根本不会在子宫内着床;有些胚胎 能够着床,但很快流产。 • 二、致畸剂与先天畸形 • 致畸剂有很多种类,主要包括药物 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图20.2 环境对蚜虫生活史的影响
A. 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交 替。有性世代在秋季产生 B. 环境因子对发育的影响
(二)光周期和昆虫的滞育
三、表型的非遗传多型性和反应规范
个体表型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能 力称为表型可塑性。有两种: • ①非遗传多型性:不可遗传的、由环境 诱发的非连续表型; • ②反应规范:由一定环境条件诱导基因 组编码的一组潜在表型表达所产生的一 系列连续表型。
动物发育的环境调控
动物发育的环境调控
1
一
环境对正常发育的调控
• 动物发育有关的环境因子 • 动物发育中可预测的环境因子 • 表型的非遗传多型性和反应规范 • 动物发育中不可预知的环境因子
二
三
四
五
• 环境和发育的连续可塑性
2 环境对正常发育的干扰
一 • 畸形和干扰 二 • 致畸剂与先天畸形
环境对正常发育的调控
图20.9 反应停的结构和作用 A. 反应停的化学结构 B.反应停致畸易感期时间表(自Gilbert, 1997)
• (二)视黄酸
环境对正常发育的干扰
(三)酒精 就对社会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而言, 酒精无疑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致畸物。 (四)其他致畸剂 致畸剂包括病毒和电离辐射等。 (五)环境中的雌激素 杀虫剂与女性乳腺癌发生、男性精子 数量减少以及野生动物先天性畸形是否 有关一直存在争论。
正常变体是杂食性的,通常 以昆虫和藻类为食。池塘干涸时, 形成肉食性变体。它有宽阔的 口和强大的咀嚼肌,消化道也 出现肉食性特征。
五、环境和发育的连续可塑性
有机体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的能力 对其在复杂环境下生存至关重要
(一)抗原和成人免疫系统的发育 Burnett 于1959年提出克隆选择假说: ①每个B淋巴细胞都能且只能产生一个抗体。 ②每个B细胞都携带自己所产生的抗体。 ③抗原递呈给B细胞(常在巨噬细胞表面) ④只有和抗体结合的B细胞能够发育成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 ⑤抗体的特异性与B细胞表面抗体分子的特异性完全一样。
Thank You!
(二)吸食血液和卵黄形成
许多蚊子产卵由吸食人血引起。所以, 只有雌蚊叮人。雌蚊只有在吸食人血之 后,才能合成卵黄蛋白原。
软体动物种类 织纹螺 放射日规虫 Adalaria proxima Doridella abscura 腹足纲(蜗牛、 裸鳃类) Phestilla sibogae Rostanga pulchra Trinchesia aurahtia 海天牛、 Haminoea solitaria 加州海兔、海兔 杂斑海兔 Stylocheilus longicauda Onchidoris bilamellata 双神经纲 Tonicella lineata 瓣鳃纲(双壳纲) 船蛆、节铠船蛆
母体代谢状况 自身免疫疾病(包括Rh不相容性);糖尿病;膳食缺乏和营养不良;苯丙酮尿 症
环境对正常发育的干扰
(一)酞咪哌啶酮(反应停) 20世纪60年代之前,有关药物致畸 的数据很少。1961年,Lenz和McBride各 自独立地发现温和性镇定剂反应停,可 以引起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综合症, 最明显的特征是形成海豹肢,肢体长骨 缺失或严重短缺,导致附肢状似海豹附 肢,称为海豹肢畸形。反应停作用的致 畸特异性。
基质 成体栖息地的泥土 刺胞动物 琥珀苔虫 斯氏琥珀苔虫 刺胞动物 海绵动物 筒螅(Tubularia indivia) 成体栖息地初级微生物薄膜 红藻 石莼(Ulva spp.) 蓝细菌 活藤壶 红藻 木头
Mercenaria mercenaria
Placopecten magellanicus 贻贝 弗吉尼亚巨蛎
环境对正常发育的干扰
表20.2 对人类胎儿发育有破坏作用的部分致畸剂
药物和化学试剂 酒精;氨基糖苷;氨基喋呤;抗甲状腺试剂(PTU);溴;香烟烟雾;可卡因 ;可的松;二乙基己烯雌酚( DES);二苯基乙内酰脲;海洛因;铅;甲基汞 ;青霉胺;维生素A酸;链霉素;四环素;酞咪哌啶酮(抗妊娠反应药);三 甲双酮(抗惊厥药);丙戊酮(valproic acid);华法令(warfarin) 电离辐射(X-射线) 高温 感染性微生物 柯萨奇病毒(cosackie virus);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细小病毒 ;风 疹病毒;弓形体;梅毒密螺旋体。
(二)营养与昆虫的非遗传多型性
非遗传多型性现象并不都受季节控制。 例如,蜜蜂雌性幼虫蜕皮时,是由蛹的 大小决定它是发育为工蜂还是发育为蜂 王。
(三)生存环境和性别决定 许多动物由环境因子决定发育为雌 性还是发育为雄性,某些鱼类和爬行类 动物依赖温度决定性别。
四、动物发育中不可预知的环境因子
(一)天敌和动物的诱导防御
动物胚胎发育可以利用各种环境因 子,包括重力场和0.85%的生理盐水。
一、动物发育有关的环境因子
(一)基质和幼虫附着
(二)吸食血液和卵黄形成
(三)发育共生现象
(一)基质和幼虫附着
环境因素明显影响海洋动物幼虫的 附着过程。浮游幼虫常常在食物丰富处 或者在坚固的基质上附着变态。附着基 质有可能释放某些可溶性分子,吸引幼 虫附着。
蛤汁(clam liquor)和沙
成体壳和沙等 丝状藻和其他非生物丝状物质 壳汁、身体提取物和有壳生物糖原
(三)发育共生现象 有时一种动物的发育要求必须有另 一种生物存在才能成为可能。在有些动 物中,这种关系已发展成为一种共生关 系;宿主和寄生体关系有时如此紧密, 以至于寄生体不存在时,宿主便不能正 常发育。寄生体和宿主之间形成的这种 关系称为发育共生性。
三、表型的非遗传多型性和反应规范
(一)季节与蝴蝶的非遗传多型性
(二)营养与昆虫的非遗传多型性
(三)生存环境和性别决定
(一)季节与蝴蝶的非遗传多型性
Nemoria arizonaria蛾具有典型的 生活周期:卵在春季孵化形成毛虫,以 栎树花为食;毛虫于晚春变态成成虫, 夏季交配,受精卵在栎树上形成另一批 毛虫,以栎树叶为食;毛虫再经变态、 交配,产生卵子越冬后,于次年春季进 入下一个生活周期。
(二)环境变化和幼体变态
(一)天敌和动物的诱导防御
有些胚胎可以向胚胎内或者胚胎周围 分泌有毒物质,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动物 吞食;还有些胚胎在不利环境中可以不 按正常途径发育,通过特定发育途径保 护自己。
图20.5 天敌诱导非遗传多型性
示各种生物典型的(上排)和天敌诱导的(下排)的形态。每一列下面数表 示诱导的和非诱导的个体在面临天敌时各自能幸免于难的百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