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3)(1)
高中历史9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1)含解析
9。
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教学目标】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影响,日本崛起的因素,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宗旨及作用。
难点:新兴力量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材整理1“欧洲人的欧洲”1.背景(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2)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进程(1)经济一体化①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一体化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③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深度点拨]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教材整理2迅速兴起的日本1.背景(1)经济上: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教育、科技上: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2.进程(1)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新兴力量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新兴力量的崛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兴力量崛起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新兴力量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新兴力量崛起的深层次原因。
探讨新兴力量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兴力量的崛起。
(二)新课讲授1、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新兴力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科技革命的推动,使得新兴力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传统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问题突出等困境,为新兴力量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2、新兴力量在经济领域的崛起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出口结构逐渐优化,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为主。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3、新兴力量在政治领域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如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中的投票权得到提升。
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主张,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政治合作不断加强,通过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4、新兴力量在科技领域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完成本课学案【巩固练习】部分||。预习并完成下一课学案【自主学习提纲】部分||。
学生根据学案的【自主学习提纲】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理清本课基本线索||。
教师点拨引领||,对本节课整体知识框架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点拨||。
【合作探究】
答:欧洲共同体成立||,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日本迅速崛起为经济大国||,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与欧洲共同体、美国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结盟运动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总之||,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家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重点
欧洲共同体德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
思考: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而苏联、东欧的改革相继受挫呢?
(1)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崭新的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影响它进程有国内外诸多因素||。但是||,最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与路线不同||。
(2)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党的基本路线||,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确立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宗旨与原则||,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新兴力量的崛起》精品教学设计(1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9陕西省紫阳中学龙廷忠【教材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固性,但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受到逐步强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本课内容要紧分为四目:“欧洲人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东方巨龙的腾飞和进展中国家的呼声。
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充分表达了在两极格局下世界格局显现多极化趋势。
这一课是对前一课内容的深入,又对后一课内容做了铺垫,在专题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教授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尽管在初中学过相关知识,但没有深入的学习,知识储备相对缺乏,然而对美苏两极格局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关于多极化趋势发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通过将近半年的培养,高一学生差不多上差不多跨入了理性认识的领域,而且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全面分析材料的能力,具备较高水平的材料分析能力、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然而还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地提升。
【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明白两极格局下的新兴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2)了解欧共体形成的通过,日本崛起的表现;列举中国振兴的表现;简述进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情境回忆总结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多重缘故。
(2)运用课本资源和教师引导分析日本崛起的主客观因素。
(3)结合历史史实,统观历史,总结出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进展的必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阻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2)要选择符和本国国情的进展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西欧联合的缘故、通过和阻碍2.第三世界的崛起难点:1.第三世界的不结盟与中国新时期不结盟的区别2.新兴势力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阻碍【教学方法】本课课型为新授课。
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阅读归纳法、问题讨论法等,教法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强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3.提醒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新兴力量崛起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兴力量崛起的相关知识。
2.利用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新兴力量的崛起背景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及其意义。
3.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
4.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及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塑造。
2.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在讲解重点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新兴力量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提升能力: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如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万隆会议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学难点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二、新兴力气的崛起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目标:(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气崛起的状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气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从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历史进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育同学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同学学会使用争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敬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别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进展大趋势,激发同学对祖国的喜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要点1、欧洲共同体20世纪50年月初,西欧国家在“马歇尔方案”的救济下,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但是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西欧地位下降。
欧洲的政治家熟悉到,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进展。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打算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它的建立加强了成员国经济和政治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进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缘由战后日本政府依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进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靠美国的爱护,进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缘由;尤其是80年月以后,日本加大了进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
3、中国外交方面政策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惟一的联合国安理睬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进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doc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史概要: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
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4)、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 案课标要求:简述欧洲2020-05-16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史概要: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
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新兴力量的崛起》优秀教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9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进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明白得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展的专门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过程及阻碍。
教学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阻碍。
教学过程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1、欧共体的建立建立的背景:①两极格局,美苏争锋;②西欧国家经济复原进展;过程: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时刻:1951年4月;国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进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时刻:1958年;③欧洲共同体;时刻:1967年;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要紧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进展;2、欧共体的进展;(欧共体政治联合的加强)缘故: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表现: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操纵。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一会”成立,由选民直截了当选举产生。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缘故:①把进展经济作为立国的要紧方针;②以日美关系为差不多;③重视教育,进展高科技产业;补充:①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④制定了外向型经济进展战略;⑤大力进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⑥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教案标题: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目标:1. 了解新兴力量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新兴力量在不同领域的崛起与发展。
3. 分析新兴力量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新兴力量的概念,例如新兴产业、新兴科技等,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知识讲解:2.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课堂讲解,介绍新兴力量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分析新兴力量在不同领域的崛起,例如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科技的突破等。
案例分析:4. 分组讨论并展示不同领域的新兴力量案例,如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重点关注其创新性、应用领域和影响。
讨论与思考:5. 引导学生讨论新兴力量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
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新兴力量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创新实践:7. 分组或个人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新兴力量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的应用方案。
8.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方案,并进行同学间的评价和讨论。
总结与评价:9.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小结讲解。
10.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本课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相关领域的案例资料和图表。
3.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4. 学生个人或小组研究的资料和报告。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3. 学生的个人或小组研究报告。
4.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课堂讨论。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3.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创新项目。
4. 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新兴力量的模型或展示。
教案反思:在撰写教案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新兴力量的崛起》优质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新兴力量的兴起》优良教课设计(6 页)冷静讲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并不是有时,它是经过多种世界政治力量的长久累积、消长而渐渐出现的,在两极格局的形势下,世界已经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向。
本课教材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向的出现,教材在编写上突出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向出现的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走向联合的欧洲,在教材的课前导入框中给出了欧共体的旌旗,并附有文字说明,正文部分介绍了欧共体的形成、扩大及影响。
二是快速兴起的经济大国日本,教材从日本经济快速兴起的原由进行了剖析,并概括了兴起后的日本的政治偏向。
三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盛行,以及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不行忽略的重要力量。
本课内容构造有条有理,与本课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出现紧扣。
在教课时,注意充足指引学生用有关的史料、图片来研究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向的出现的脉络,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能正确和完好掌握。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欧洲一体化进度,理解欧洲的走向联合是世界多极化趋向的重要表现。
2.掌握日本经济快速兴起的过程,理解日本经济快速兴起的原由。
3.认识不缔盟运动和中国复兴的基本史实,研究中国与不缔盟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经过剖析图表、历史资料,增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经过小组争辩,指引学生研究历史的实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节课的教课,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
中国要想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益地位,就一定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鼎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
教课要点世界多极化趋向出现的表现。
教课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向出现的原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播放欧洲共同体的旌旗)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欧洲共同体的旌旗上共有多少颗星?它们象征着什么?生 1:共有 12 颗星,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 12 个成员国。
师:12 颗星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它有什么寓意?生 1:12 颗星围成一个圆形,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一致。
高中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学案3 1
新兴力量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课标点击】(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课前提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是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结构】一、“欧洲人的欧洲”1.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1)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2)现实需要: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2.欧共体成立的过程及目标(1)经济一体化过程:①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3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2)政治一体化目标: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过程:①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主张,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1973年,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80年代后,政治联合加强,防务合作加快。
3.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西欧与美苏抗衡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变化。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经济恢复二战结束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仅花10年时间,就得到迅速恢复。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教案标题: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目标:1. 了解新兴力量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新兴力量的定义和背景。
2. 分析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小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3. 与新兴力量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多媒体展示新兴力量的定义和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认为新兴力量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探索新兴力量的崛起: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新兴力量的案例,并分析其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案例,并讨论其影响。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1. 设计创新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创新项目,可以是与新兴力量相关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
2. 小组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新项目,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
总结:1. 总结新兴力量的概念和特点。
2. 回顾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强调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在应对新兴力量挑战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新兴力量的案例,并分析其影响。
2.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与新兴力量相关的展览、活动或社区项目。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价学生小组展示和创新项目的质量和创意。
3. 收集学生的书面反馈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多媒体展示材料。
2. 新兴力量案例和资料。
3. 学生小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姓名。
《新兴力量的崛起》参考教案1
(部编)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教材单元
第四单元
课时
第4课时
备课人
课题
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万隆会议,理解“求同存异”方针,感悟“万隆精神”。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概况,说出“非洲独立年”的由来以及各国独立后在发展社会经济道路上的探索。简述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
材料二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非洲共有45个国家获得独立,加上二战前独立的3个国家——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埃及以及1951年独立的利比亚,非洲独立国家达到49个。到1980年津巴布韦共和国成立,非洲独立国家增加到50个。
——摘编自王春良《新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既然过去的殖民主义已被识破,谁能保证换个“马甲”就不被发现扯掉西方国家的面具,“新殖民主义”是他们对非洲的真实情感,目的只为一个:钱。
第四阶段
4非洲独立过程呈现什么特点非洲独立后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目标导学三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斗争的目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两例典型的斗争。
2
古巴革命
时间
领导人
斗争方式
述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历程。
内化
阶段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下问题教师:指导点拨
1材料一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独立的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兴力量的崛起
【自主预习】
一.请自主学习教材专题二第二课p159页至P163页
二.思考题目
三.自主解答
1、196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从____________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____________,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_______________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学习】
一、情景激趣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欧洲联盟的旗帜)法国文学大师维
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
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
大家再数一数上面有多少颗金黄色的星?(12颗)知道为什么有12颗吗?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哪?。
二.探究生趣
主题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欧共体的建立;
(1)背景: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两极格局,美苏争锋。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A、时间:1951年4月;
B、国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C、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时间:1958年;
③欧洲共同体
A、时间:1967年;
B、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性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国际组织,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国家联合。
2、欧共体的发展
(1)原因: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2)表现:
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的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3、欧共体的影响
(1)对各成员国:促进了欧共体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2)对欧洲: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
(3)对世界: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问题探究1: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等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所占比重则大大上升。
……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题二迅速兴起的日本——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2)以日美关系为基本;
(3)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产业;
(4)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
(5)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
(6)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7)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2、表现
(1)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3)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4)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
(1)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2)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3)使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问题探究2:
材料一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
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亿美元。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在阿以冲突中支持阿拉伯国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世界当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主题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的振兴
1、建国初期(1949~1956):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2)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至1966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遇到过一定的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发展。
3、“文革”时期(1966~1976):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1)表现: 2007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体。
(2)影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题探究3: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而苏联、东欧的改革相继受挫呢?
(1)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党的基本路线,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苏联、东欧的改革没有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没能完全把握本国的国情;苏联热衷于霸权主义,搞军备竞赛,干涉别国内政;东欧则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干涉、控制。
主题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条件: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了民族独立,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2)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宗旨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4、影响:
(1)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3)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题探究4:阅读材料《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思考:(1)根据表格,概括所体现的经济现象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日本平均增长率最高,甚至超过了美国。
(2)根据材料指出这种现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三.总结固趣
1.学生自主总结。
2.教师总结:(知识结构)
欧洲共同体
日本
新兴力量中国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多种国际力量的出现,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3.课后探究:通过本课的学习,思考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