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C :21:17ρρ=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C .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D .放入物体B 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2.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分别用a 、b 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并将甲乙两物块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入密度为0.83g cm 的溶液中,请问捆绑后的物体在溶液中( )A .漂浮B .悬浮C .沉底D .无法判断3.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乙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力较大D.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4.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A 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 B 液体。
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
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B.苹果排开 A 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 B 液体的重力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D.苹果在 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 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2:1,将甲放入水中,乙放入酒精(ρ=0.8ⅹ103kg/m3)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3,则甲物体的密度是A.0.6ⅹ103kg/m3B.0.8ⅹ103kg/m3C.1.2ⅹ103kg/m3D.1.5ⅹ103kg/m3 6.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6N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再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为4N,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8cm。
专题10 浮力3大模块知识清单5个易混易错3种方法技巧典例真题精析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10 浮力考点一浮力知识点一:浮力1.定义: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产生原因:如图所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压力不同,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公式为F 浮=F 向上-F 向下,当物体漂浮时,F 向下=0N 。
注意:浮力产生的理解:(1)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液面时,F 向下=0,则F 浮=F 向上。
如: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 向上=0,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可见产生浮力的必要条件是:F 浮=F 向上—F 向下>0,即F 向上>F 向下。
当F 向上=0或F 向上≤F 向下时,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3)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所受的压力差不变,浮力不变。
(4)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
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4.影响因素: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或气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点一: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 公式:F 浮=G 排=m 排g =排液gV ρ.ρ液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kg/m 3;V 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 3(注: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 排<V 物,当物体完全浸没时V 排=V 物) 3. 变形式:求液体密度:ρ液=排浮gV F ;求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gF 液浮ρ . 4. 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FFF考点三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知识点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浮沉情况由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共同决定。
中考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高为10cm 、横截面积为200cm 2的柱形物块缓慢放入底面积为400cm 2,质量为200g 且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
当柱形物块直立静止时,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4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 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称量范围为0~30N ,刻度盘上0~30N 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30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16NB .向容器中加水, 注入水的质量为7.2kg 时,物块刚浸没C .物块刚浸没时,相对于如图状态,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200PaD .向容器中加水, 当注入水的质量为5kg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2.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C :21:17ρρ=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C .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D .放入物体B 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3.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同规格容器内各装有液体,小天同学将完全相同的A 、B 、C 三个正方体分别放入三个容器内,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BC F F F ==B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C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 p p 甲乙丙==D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 、B 、C 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A 浮>FB 浮>FC 浮B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甲=F 乙=F 丙C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 甲>p 乙>p 丙D .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F A >F B =F C5.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经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圆柱体的高度为4cmB .圆柱体的重力为12NC .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D .圆柱体的密度为3×103kg/m 36.边长为4cm 、密度为2×103kg/m 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
中考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 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 ,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 2的容器底部5cm ,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 的拉力时伸长1cm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 3B .当加入1000cm 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 .当加入3000cm 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 .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 3/s 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 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 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p 丙,则( )A .F F F ==甲乙丙B .p p p >=乙甲丙C .F F F <=甲乙丙D .p p p =>乙甲丙3.下列的数据估计正确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kgB .本溪桓仁大雅河最深处的压强为7×105PaC .一位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D .一位成年人浸没水中时受到浮力约为600N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S 2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深:在容器中放入底面积为S 1,质量为m 的圆柱形木块,在容器中缓慢加入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A .21Smg S B .211S S mg S ﹣C .121S mg S S ﹣ D .221S mg S S ﹣ 5.把重5N 、体积为0.6dm 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上浮、F 浮=6NB .物体悬浮、F 浮=5NC .物体漂浮、F 浮=5N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6N 6.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 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 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kg/m 3,g 取10N/kg )下列说法中(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 3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7.一个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 全面讲解含习题和答案

初二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1.认识浮力:初步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
观察从水中释放乒乓球。
2.浮力产生的原因: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1)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上___ρgh_____,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下__ρg(h+L)_。
(2)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上__ρghL2_____,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下___ρg(h+L)L2_____。
(3)左右和前后表面受到的压强大小_相同____,受到的压力大小__相同_,可以相互抵消__。
(4)压力的合力方向__竖直向上______,大小为___ρgL 3_____。
3.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1)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示数减小。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进入水中体积有关。
(2)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使石块浸得更深,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变化。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无关。
(填“有”或“无”)(3)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把石块浸没在酒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排水量有关。
4.知识点总结:1、__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__叫做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处的位置__深___,它所受的压强___大__,而上表面所处的位置__浅____,所受的压强___小___,从而在物体的上下表面产生一个压力差,正是这个压力差把物体托起来,这个托力就是浮力____。
3、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记下铝块的重力G,再把铝块浸入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铝块的拉力F,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G和F的大小,发现F比G要___小_,因为_________铝块受到浮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章浮力最全简答题(有详解)

21.综合问答﹣﹣家庭中的物理:
小雨用电热水器将水加热.他洗完头发开窗通风时被风一吹感到凉.他看到妈妈腌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请用…(开头4个字)…(结尾4个字)将你所选的内容写出来,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5.在煮饺子的过程中,可观察到如下现象:饺子刚放入时,沉在水底;煮一段时间后,就浮了起来。请你解释这些现象。
6.将用钢铁制成的金属块投入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7.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如图)即为被测液体的密度。密度计上的刻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还是逐渐增大?说出你的理由。
(a) (b)
图1—5—14
39.39.饺子是大家比较喜爱的食品.煮饺子时,从水烧开到饺子下锅到煮熟后捞出的过程,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个,并用物理知识解释.
40.40..浮船坞是一种可以移动并能浮沉的凹字形船舱.如图10所示,
它不仅可用于修、造船舶,还可用于打捞沉船,运送深水船舶通过浅水的航道等.浮船坞的工作原理与潜水艇类似.我国于1974年建成了第一艘25000吨的“黄山号”浮船坞.此船坞全长190米,高米,米宽,沉入水下最大深度是米,具有13000吨的举力.它能抬起25000~30000吨载重量的海轮进行坞修.浮船坞的自动化和电气化程度较高,船坞的浮沉是由中央指挥台操纵,坞上设有电站(发电量可供十万人口的城镇照明用),以及机工、电工、木工等车间.浮船坞的底部有浮箱,由带有阀门的水箱组成。开阀门可使水进入水箱,也可以充气排出水箱内的水。请你说明怎样操作来利用浮船坞修理轮船?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木块A的重力为10N,将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沉底,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的密度为0.8×103kg/m3B.图乙中水对A底部的压力为2NC.合金B的密度为1×103kg/m3D.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2.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1、2、3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且 1、3 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2 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1、3 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B.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 2 球D.把 1、3 两球对调,1 球在乙液体中不会下沉3.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
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
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1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8N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 15cm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7kg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5.如图所示,物体M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其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M的下表面距液面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压物体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后,物体M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的密度ρ物与水的密度ρ水之比为1:5C.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1:4D.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ρ水gL36.春天到了,农村还有人让老母鸡来孵小鸡。
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0章浮力考点知识梳理+例题+满分必练

第10章浮力考点梳理考点1 浮力1、浮力: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所浸入的液体(或气体)施加的,所以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3、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不论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或漂浮,其所受浮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
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有关。
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
3、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考点3 浮沉条件1、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
(1)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2)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3)当F浮=G物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可以在液体中任何深度静止。
2、漂浮:如果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物。
3、物体的浮沉与密度的关系: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及G物=ρ物gV物可以讨论。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
(2)对于漂浮于液面上的物体(V排<V物):由F浮=G物得ρ物<ρ液。
考点4 浮沉条件应用(1)密度计: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它是利用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的原理工作的,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相同,因此它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较小,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从上往下依次增大的。
(2)利用盐水选种:由阿基米德原理知,同一物体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较大,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同样的种子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所以利用盐水可将干瘪、虫蛀的种子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正下方,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5N,此时塑料块下方刚好与水面接触,且距底面积为300cm2的容器底部5cm,现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块的密度为5g/cm3B.当加入1000cm3水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为5NC.当加入3000cm3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D.当加水至塑料块刚好漂浮时停止加水,然后将容器内的水以50cm3/s的速度向外排出,同时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以1cm/s的速度向上移动,则经过约2.86s之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再次回到5N2.春天到了,农村还有人让老母鸡来孵小鸡。
逐渐发育的小鸡会把鸡蛋内的营养成分消耗掉,总质量变小,来实现自己的成长。
利用这个原理,孵过一段时间后,人们会把鸡蛋拿出来放入盆中加水,来检验孵化是否成功,这时会发现有的鸡蛋沉底,有的鸡蛋则浮出水面,假设最初挑选的是大小完全相同的鸡蛋,那么()A.浮出水面的鸡蛋受到的浮力大B.下沉的鸡蛋是孵化成功的鸡蛋C.无论哪种,鸡蛋的密度都不变D.上浮鸡蛋孵化成功,密度变小3.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3、45cm3、65cm3、75cm3。
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V丙、V丁,且V乙>V丙>V丁>V甲。
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A.80cm3B.100cm3C.120cm3D.140cm34.如图所示,在装有一定深度水的玻璃水槽中放入一正方体木块,再在水槽口下方安装固定的水平金属网(水能倒入但木块不能穿过)。
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至与水槽口相平。
下列能正确表示注水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A.B.C.D.5.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的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1970的时候下水了第一艘091型攻击型核潜艇,1981年才下水了第一艘092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关于核潜艇在海中状态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B.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重力C.悬浮和漂浮时所受浮力相等D.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
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铝=2.7×103kg/m3,对于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说法:①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7.用质量相同的黄金制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心金球,放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两个水槽相同),静止时如图所示,不计球内空气的质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B .大金球受到的浮力较大C .甲液体的密度较小D .甲、乙两液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一样大8.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0N ,将一重物挂在测力计上从高处缓慢放入溢水杯中,直至重物完全浸入水中,但不触底。
如图所示,是测力计的示数关于时间的图象,则最终物体所受浮力F 浮以及溢水杯对桌面压力F 压大小分别是( )A .4N F =浮 25N F =压B .6N F =浮 16N F =压C .4N F =浮 24N F =压D .6N F =浮 20N F =压9.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 、金属块B 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 、B 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V 甲、V 乙和V 丙相比较,正确的是( )A.V甲>V乙>V丙B.V甲<V乙<V丙C.V甲=V乙<V丙D.V甲=V乙=V丙10.水平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薄壁烧杯,已知烧杯的重力为2N,底面积为21000cm的实心正方体200cm,此时台秤的示数为1.6kg。
现将一个质量为3kg、体积为3A用细绳系着浸入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如图所示,此时台秤示数变为2.4kg。
若从图示状态开始,将容器中的水缓慢抽出,当细绳刚好拉断时,立即停止抽水。
已知细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7N,不计细绳体积和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台秤示数变为2.4kg时,水的深度为11cmB.绳断时,抽出水的体积为3500cmC.A再次静止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为900PaD.A再次静止后,A对烧杯底的压强为2000Pa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重为8N的金属块用轻质的细绳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勾上,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则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N;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到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N(ρ水=1.0×103kg/m3,ρ酒精 =0.8×103kg/m3)。
12.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3×103kg/m3,质量为0.3kg,则:图甲中A受到的浮力______N;若将B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了______Pa。
13.用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相同硬杆把长方体A和B分别固定后放入水中,B物体刚好浸没,如图甲所示。
其中,A物体密度ρA=0.9g/cm3,高度h A=10cm,B物体底面积S B=100cm2,高度h B=8cm,重力G B=12N,则硬杆对B物体的作用力为_____N。
把物体A、B 取出,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连接后,重新放入水中(忽略水量损失),如图乙;此时,细线拉直,水面比甲图升高0.5cm ,若甲图中,硬杆对A 的作用力为1.5N ,容器底面积为500cm 2,则乙图中,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Pa 。
14.如图,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入a 、b 两种液体中,由图可知,物体在a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5.小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所示,他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使“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
下沉时,“浮沉子”所受重力______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的是_____(选填“密度计”、“潜艇”、“轮船”或“⻜机”)。
16.边长为 0.1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的密度_________kg/m 3。
将木块截去一部分后,再用少许粘合剂(其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固定上与截去部分体积相同的合金 材料后,投入某种液体中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 1×103Pa ,332.610kg/m ρ⨯合金=,则合金材料的质量是_______kg .(g =10N/kg)17.如图所示, 一个底面积为0.03m 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2m 深的水,把重为7N,边长为0.1m 的实心正方体木块A 放入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漂浮.若要木块A 恰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要在木块上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 为___N;从漂浮到刚好完全浸没的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做功___J .18.如图所示,有一块密度为0.9×103 kg/m3的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蜡块的重力为________N.如将水换成酒精,待放入的蜡块静止后,蜡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g取l0N/kg,ρ酒精=0. 8×103 kg/m3)19.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_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就制成了“浮沉子”.按压大塑料瓶,水会压入小瓶内,此时由于整个小瓶所受的重力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其所受的浮力,因而发现小瓶下沉;松手后,小瓶又会上升,这个装置可用于演示___________(密度计/轮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制作过程中,小陈同学盖紧了盖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小瓶下沉至大瓶底部.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20.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判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_______;当某实心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放入水中会下沉,人们通常采用______的办法来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实现下沉的物体也能使它浮起来。
另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3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
三、实验题2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休积是50cm3,图1、2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
(1)图2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2)小明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3中的图线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根据上述结论,对弹簧测力计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图2装置改装成一个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______N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ρ液应不超过______g/cm3;该密度秤的分度值为______g/cm3;(4)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若物块未完全浸没,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______。
22.小聪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实心题柱体金属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
(1)小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井将其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步骤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6 2.2 1.7 1.7 1.5(2)在实验步骤D中金属块所受浮力F浮=________N,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m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有关;(4)小聪用表格中的数据还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