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1.2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新)
第一二章绪论与地球中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
5.水循环就是在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与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工)试卷(A卷)学习中心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岩石中的空隙包括():A) 松散岩石中的孔隙。
B)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
C) 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D) 上述的全部。
2. 有关地下水存在及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下水存在及运动的岩石空隙介质有三种。
B) 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强、弱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C) 所有存在形式的地下水都能在岩石空隙介质中流动。
D)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介质中的实际地下水流运动是极其复杂的。
3.判断下面各图所代表的泉的类型(共8分)。
(g)图();(h)图();(i)图();(j)图()。
A)侵蚀泉B)接触带泉C)溢流泉D)断层泉4. 有关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流动系统加入时间因素,是时空四维系统。
B)流动系统在人为影响下会发生很大变化,有时可以超越大的含水系统的边界。
C)流动系统边界为流面边界,属于水力零通量面边界,边界是可变的。
D)流动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在它具有统一的水流。
5. 气象因素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天然因素之一,描述其影响的错误表述是:()A)气象因素主要对潜水动态影响最为普遍。
B)气象因素对潜水动态在时间上的变化影响表现为周期性地变化。
C)任何气象要素引起的潜水水位变化都是真变化。
D)降水补给使水量增加,水位抬升,水质变淡;蒸发排泄使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变咸。
6. 有关洪积物的水文地质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洪积扇上部(扇顶—扇中)是主要补给区。
B)洪积扇下部(扇端)地带为溢出带。
C)洪积扇上部属潜水浅埋带。
D)洪积扇下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小。
7. 从河道(古河道)到河间洼地,有关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正确描述是:()A)水化学作用由浓缩到溶滤,由高矿化水到低高矿化水。
B)水化学作用由溶滤到浓缩,水化学成分由碳酸盐型水到氯化物型水。
C)水化学作用由浓缩到溶滤,水化学成分由碳酸盐型水到氯化物型水。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doc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基础课群表示,水文地质基础课是我校水文、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描述以下几个方面: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文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形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平衡;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本课程全面介绍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密切相关,并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它侧重于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正确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僵化应用。
第三,地下水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多种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
第四,我们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秦英在思考和澄清本质。
在1997年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基本水文地质检查数据库进行了修订。
对原始数据库中的一些试题进行了调整。
本考试数据库的选题涵盖了本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整个图书馆有576个问题。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有五类问题,即: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作文题。
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一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
以下是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地下水的形成、功能、供应和排放,第7章,第17章,地下水系统,第8章。
在XXXX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原数据库中的部分试题进行了调整,试题的选取涵盖了全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录第⼀章地球上的⽔及其循环 (1)第⼆章岩⽯中的空隙与⽔分 (4)第三章地下⽔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细现象与包⽓带⽔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 (22)第七章地下⽔的补给与排泄 (29)第⼋章地下⽔系统 (35)第九章地下⽔的动态与均衡 (37)第⼗章孔隙⽔ (40)第⼗⼀章裂隙⽔ (42)第⼗⼆章岩溶⽔ (45)第⼗三章地下⽔资源 (48)第⼗四章地下⽔与环境 (49)第⼀章地球上的⽔及其循环⼀、名词解释:1.⽔⽂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下⽔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圈、⽔圈、⼤⽓圈、⽣物圈以及⼈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量和⽔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类服务。
2.地下⽔:地下⽔是赋存于地⾯以下岩⽯空隙中的⽔。
3.矿⽔: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具有⼀定医疗与保健作⽤的地下⽔。
4.⾃然界的⽔循环:⾃⼤⽓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循环:发⽣于⼤⽓⽔、地表⽔和地壳岩⽯空隙中的地下⽔之间的⽔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循环:海洋与⼤陆之间的⽔分交换。
8.⼩循环:海洋或⼤陆内部的⽔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地区某⼀时刻空⽓中⽔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汽含量之⽐。
11.饱和差:某⼀温度下,饱和⽔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中⽔汽达到饱和时的⽓温。
13.蒸发:在常温下⽔由液态变为⽓态进⼊⼤⽓的过程。
14.降⽔:当空⽓中⽔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在重⼒作⽤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流。
15.⽔系:汇注于某⼀⼲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个地表径流系统。
16.⽔系的流域:⼀个⽔系的全部集⽔区域。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最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 水的物理性质B.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C.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D.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A. 降水B. 河流C. 湖泊D. 工业废水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地下水流动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土壤类型C. 地表植被D. 地下水位4. 地下水的开采应遵循______原则。
A. 持续开采B. 保护性开采C. 随意开采D. 高强度开采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其所处的岩石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采使用。
(对/错)2.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和开采等因素有关。
(对/错)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岩石的矿物成分决定。
(对/错)4.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一旦发生很难治理。
(对/错)5.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
2. 描述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 讨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5. 提出几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五、论述题1. 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的策略。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29)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第十一章裂隙水 (42)第十二章岩溶水 (45)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1.2
一.填空(共32 分)1.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3 分)2.地下水按含水岩石空隙介质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 分)3.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定义为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
(2 分)4.达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Q=KIω各项代号的含义为Q——渗透流量; K――渗透系数; I――水力梯度;ω――过水断面面积。
(4 分)5.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作补给。
(3 分)6.上升泉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 分)7.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包括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和人类活动。
(7 分)8.地下水渗透流速V 与实际流速U 的关系表达式为V=neU__(ne 表示有效给水度)。
(3 分)9.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孔角毛细水、悬挂毛细水、支持毛细水。
(3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可以从压力小的地方流向压力大的地方。
(是)2.松散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给水度也越大。
(否)3.溶滤作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水中Cl-的相对含量也越高。
(否)4.在达西实验条件下,达西仪斜放,所得实验结果与正放实验结果相同(是)5. 下降泉泉口的水流也会出现,自下而上的流动。
(是)三.选项题(每题3 分,共15 分)1.含水层是( c )岩层。
(a)含水的, (b)能够透水的, (c)含有重力水的, (d)含重力水与毛细水的2.容易产生悬挂毛细水的土层剖面是( a )。
(a)上细下粗, (b)上粗下细, (c)均质土, (d)粘性土3.在同一承压含水系统中,动态变化较大的部位是( a )。
(a)补给区, (b)径流区, (c)自流区 (d)排泄区4.脱碳酸作用的结果,使地下水的( a )。
(a)矿化度降低, (b)HCO3 - 含量增高, (c)pH 不变, (d)Ca2+、Mg2+含量增高5. 潜水含水层获得补给后,潜水水面就会(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共32 分)
1.赋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有结合水、毛细水和重力水。
(3 分)
2.地下水按含水岩石空隙介质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 分)
3.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定义为岩石中孔隙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
(2 分)4.达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Q=KIω各项代号的含义为Q——渗透流量; K――渗透系数; I――水力梯度;ω――过水断面面积。
(4 分)
5.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作补给。
(3 分)
6.上升泉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 分)
7.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包括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和人类活动。
(7 分)
8.地下水渗透流速V 与实际流速U 的关系表达式为V=neU__(ne 表示有效给水度)。
(3 分)
9.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孔角毛细水、悬挂毛细水、支持毛细水。
(3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可以从压力小的地方流向压力大的地方。
(是)
2.松散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其给水度也越大。
(否)
3.溶滤作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水中Cl-的相对含量也越高。
(否)4.在达西实验条件下,达西仪斜放,所得实验结果与正放实验结果相同(是)
5. 下降泉泉口的水流也会出现,自下而上的流动。
(是)三.选项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含水层是( c )岩层。
(a)含水的, (b)能够透水的, (c)含有重力水的, (d)含重力水与毛细水的
2.容易产生悬挂毛细水的土层剖面是( a )。
(a)上细下粗, (b)上粗下细, (c)均质土, (d)粘性土
3.在同一承压含水系统中,动态变化较大的部位是( a )。
(a)补给区, (b)径流区, (c)自流区 (d)排泄区
4.脱碳酸作用的结果,使地下水的( a )。
(a)矿化度降低, (b)HCO3 - 含量增高, (c)pH 不变, (d)Ca2+、Mg2+含量增高
5. 潜水含水层获得补给后,潜水水面就会( d )。
(a)抬升; (b)不变; (c)抬升或不变; (d)不一定抬升
四、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共15 分)
1.在图上画出示意流网,并用“⎯•⎯•⎯”线圈出不同流动系统,写出各
流动系统名称。
2.a、b、c 三点高程相同,在图中用线段标出a、b、c 三点水头值,比较各点水头的大小。
答案: Ha>Hb>Hc
3.试比较a、b、c 三点所处地下水矿化度的高低。
(5 分)
答案: c > b> a
五.如图5 条件,试回答:(共15 分)
1.写出a、b 两泉的名称;(2 分)
答案: a――溢流泉;b――断层泉
2.影响b 泉流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4 分)
答案:降雨量;补给区面积;补给区岩性;补给区与泉口出露处的地势差;含水层的规模与渗透性;断层的导水性
3.哪个泉的动态较稳定?(4 分)
答案:b
4.写出图中含水层的均衡方程式。
(5 分)
答案:Q 降雨入渗-(Z 蒸发+Qa 泉+Qb 泉)=△ω
六.任选题(在下列题中任意选择一题,8 分)
6.1 简述地下水补给资源的概念及供水意义。
(8 分)
答题要点:地下水补给资源――是含水系统可以恢复再生的水量,是经常与外界交换的水量。
供水意义:保证着作为供水水源所能长期持续提供的水量。
含水层作为供水水源的规模是取决于其补给资源的大小的。
6.2 简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8 分)
答题要点: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具有侵蚀能力的水;水是流动的。
一.填空题(30 分)
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原生孔隙(结构孔隙)、次生孔隙、次生裂隙。
(3 分)
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 分)
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 分)
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水位埋深浅和土层岩性。
(3 分)
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含水岩层空隙之中的重力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作用。
(3 分)
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水的流动性。
(2 分)
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2 分)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
(5 分)
10. 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 分)
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是)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否)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是)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是)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C )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 C )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
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 C )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
4. 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 A )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B )。
A 水文因素,
B 气象因素,
C 地质因素,
D 人类活动
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
4.1 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
4.2 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试在图上表示出两口井如何打,并标出井水位。
(5 分)
4.3 写出图4-1 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5 分)
答案:Q 降雨入渗-Q 河=△ω
4.4 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4-2 中所示,试说明观1 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4-2 中用实线画出观1 孔水位变化曲线。
(5 分)
答案:如下图,最初观1 孔水位下降速度比河水慢,后期比河水快
五.概念计算题:(共10 分)
某地区分布面积50km2,地势平坦,含水介质均匀,地下径流微弱,已知该地区平均降水入渗系数为0.2,给水度为0.08,当降水量为40mm 时,地下水获得的补给量为0.8 mm,地下水位将抬高0.1 m 。
六.任选题(在下列题中任意选择一题,10 分)
6.1 如图6 所示,
①写出三个泉的名称;②试比较含水层A 与含水层B 作为供水水源地的条件优劣。
已知:1 号泉流量为1m3/s;2 号泉流量为2 m3/s;3 号泉流量为3 m3/s。
(多年平均值)答案要点:
(1)1 号泉――溢流泉;(2)2 号泉――侵蚀(上升泉):(3)3 号泉――侵蚀(上升泉)
(2)对于含水层A,补给条件好于含水层B,储存资源小,调节性差。
对于含水层B,补给条件取决于补给区以上的汇水条件,而含水层B 的储存
资源较丰富,供水的调节性好。
因此,作为供水源地,含水层A 和B 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供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6.2 论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答案要点: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这两个定义没有给出
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定量指标,定义具有相对性。
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应当考虑岩层所能给出水的数量大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某一岩层能够给出的水量较小,对于水量丰沛、需水量很大的地区,由于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而被视为隔水层;但在水源匮乏、需水量小的地区,同一岩层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被视为含水层。
而隔水层的“微不足道”,在实际问题中是相对“时间尺度”而言的;当时间足够长时,“隔水层”都会透过一定数量的水,具有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