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第4版)-考研真题精选-简答题【圣才出品】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6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圣才出品】
第26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一、概念题1.货币中性答: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有关货币中性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
反之,如果货币因素能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那么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2.货币政策超中性答:货币政策超中性是旨在保持动态均衡的目标。
超中性的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数量增长(人口的增长,科技进步,经济增长都使实际货币需求增大);货币量增长率应与实际经济变量相适应,以求得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3.货币非中性[上海交通大学2004研]答: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
货币非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
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
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
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
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间,货币变动会主动影响产出;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4.货币面纱论答:货币面纱论即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产生影响的典型理论。
“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4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圣才出品】
第24章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一、概念题1.财务杠杆[青岛大学2013研]答: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存在而导致普通股股东权益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衡量普通股股东的获利能力一般是用普通股的每股利润。
由于债务利息的存在,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会超过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幅度,这就是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反映的是每股利润变动要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
财务杠杆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其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2.代理成本答:代理成本是指因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而产生的成本。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因此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
此外,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通常存在信息不对称。
一般来说,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因此代理人就有利用信息优势谋取自身利益或者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激励,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以及代理成本。
二、选择题1.其他情况不变,若到期收益率( )票面利率,则债券将(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研]A.高于、溢价出售B.等于、溢价出售C.高于、平价出售D.高于、折价出售【答案】D【解析】如果债券的市场利息率(到期收益率)低于同类债券的票面利息率,则债券的价格高于其票面值,债券溢价发行;如果债券的市场利息率(到期收益率)等于同类债券的票面利息率,则债券的价格等于其票面值,债券平价发行;如果债券的市场利息率(到期收益率)高于同类债券的票面利息率,则债券的价格低于其票面值,债券折价发行。
2.无摩擦环境中的MM理论具体是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研]A.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无关B.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C.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及综合资本成本无关D.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相关【答案】C【解析】无摩擦环境存在的假设条件:①不存在收入所得税;②不存在发行债务性证券或权益性证券的交易成本;③投资者可以按照与企业相同的利率借入资金;④企业的不同关联方能够无成本地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利益冲突。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4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4章 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一、概念题1.直接融资答:直接融资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发行者,售出股票、债券,取得货币资金;资金所有者,买进股票、债券,付出了货币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的中介者处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资金所有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所以用直接融资或直接金融概括,以区别于间接融资。
2.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研]答:单纯融资性商业票据即金融票据,亦称“融通票据”“空票”,是不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票据。
它由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后产生,一方作为债权人签发票据,一方作为债务人表示承兑,出票人则于票据到期前把款项归还付款人,以备清偿。
融通票据有商人签发商人承兑、商人签发银行承兑和银行签发银行承兑几种形式。
此种票据不反映真实的物资周转,只为获取资金而签发;拟获得资金融通的公司或商号,须事先向承兑公司申请承兑信用额度,在其额度内开立以承兑公司为付款人的融通票据。
3.金融答: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那么,与货币范畴和信用范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
这就是“金融”。
金融或可界定为: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4.补偿贸易答:补偿贸易是指技术贸易、商品贸易和信贷结合的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是国际信用的一种形式。
基本含义是,由外商直接提供或在信贷基础上提供机器设备或技术给本国企业,本国企业用该设备或技术生产的产品或其他产品,分期偿还进口设备或技术的价款和利息。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2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圣才出品】
第22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一、概念题1.利率的期限结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答: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在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相同时,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收益率曲线(又称“回报率曲线”)作为描述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工具。
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般来说,收益率曲线有四种基本的形态:水平状、向上倾斜状、向下倾斜状和驼峰状。
最常见的是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因为一般情况下,长期债券的利率高于短期债券的利率。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预期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市场分割理论。
①预期理论是指投资者的预期决定未来利率走向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远期利率等于市场整体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
换句话说,流动性溢价为零。
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会有上升的收益率曲线,反之,收益率曲线下降。
②流动性偏好假说认为,相对长期债券而言,投资者通常更偏好短期债券。
因为长期债券的流动性比短期债券要差,持有长期债券的投资者担负着更大的市场风险——价格波动和难以变现的风险,因此这类债券持有者必须要求相应的更高的收益补偿。
这种由于增加市场风险而产生的对长期债券收益的报酬称为流动性贴水。
③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资金在不同期限市场之间基本上是不流动的,就决定了收益率曲线有不同的形态,如当长期市场上资金供过于求,导致利率下降的同时,短期市场资金供不应求,导致利率上升,就会形成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2.到期收益率答:到期收益率指持有债券到期,债券获得的收入的现值与当前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对于息票债券来说,到期收益率是使未来各年息票利息支付额的现值与最后偿还的债券面值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当前价值(即债券价格)的利率。
到期收益率是事前评价债券收益的重要指标。
二、选择题1.以下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
黄达《金融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选题1.在关于利率决定理论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9研] A.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B.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分析长期利率趋势时更具有说服力C.IS-LM模型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决定的D.可贷资金理论是一种存量分析法【答案】A【解析】A项,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水平越高,人们越愿意存钱,从而投资减少。
B项,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更加重视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而货币供求受短期因素的扰动较大,故该理论在分析短期利率走势的变化时更具说服力。
C项,IS-LM模型将市场划分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认为国民经济均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出现均衡。
D 项,可贷资金理论是一种流量分析法,可贷资金的供给来自某一时期的储蓄流量和货币供给的增量,与利率水平正相关;借贷资金的需求则取决于同一时期的投资流量和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的变化,与利率水平负相关。
2.当一国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应采用()的政策搭配。
[暨南大学2018研]A.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C.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D.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答案】A【解析】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适用于改善国际收支逆差,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
3.当()时,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
[暨南大学2018研]A.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B.市场流动性缺乏C.投资者风险中性D.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答案】D【解析】收益率曲线是显示一组货币和信贷风险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曲线。
纵轴代表收益率,横轴则是距离到期的时间,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可得,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则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会下降,此时收益率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4.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的是()。
[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A.再贴现B.不动产信用控制C.公开市场业务D.存款准备金政策【答案】B【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③直接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④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⑤新的货币政策工具(MLF、PSL等)。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第14章【圣才出品】
第3篇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第12章利率的决定及作用12.1复习笔记一、利率及其种类1.利率及其系统利率是指在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借贷资本金的比率。
不同的利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利率系统。
2.利率的种类(1)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利率中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部分往往是由无风险利率表示。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的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基准利率在实际中有不同表现,在西方,传统上曾指再贴现率;在我国,则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
现在已有变化,各国不尽相同。
【例12.1】基准利率[山东大学2016金融硕士;西南大学2016金融硕士;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答: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它的变化传递出央行银根紧缩与松动的信息,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
中央银行改变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的高低,限制或鼓励信贷规模,从而影响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因此,把握各种利率的变化趋势就要首先了解这种关键性利率的变动趋势。
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央行再贴现率或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在我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
(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①定义: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②二者关系:名义利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r=(1+i)(1+p)-1,其中,r 为名义利率,i 为实际利率,p 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第11章【圣才出品】
第8章金融市场8.1复习笔记一、金融市场及其要素1.什么是金融市场(1)定义:一般地说,金融市场就是资金盈余部门向资金赤字部门融通资金的场所,这种资金的转移可以表现为货币资金的借贷,也可以表现为金融商品的买卖,因此,金融市场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了社会一切金融活动,如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贵金属买卖、外汇买卖、金融同业拆借和各类有价证券的买卖。
狭义的金融市场则仅包括典型的金融商品的买卖,而排除了存贷款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
但在现代多指广义的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①交易对象不同;②交易场所不同;③交易价格不同。
(3)证券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证券化”。
证券化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证券化从狭义来看,是指传统的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资产(主要有贷款或抵押物)被转变成可转让证券的过程;证券化从广义来看,是指各种各样新型可转让票据市场的新发展,如票据发行便利和浮动票据等。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交易的价格——利率(2)交易的对象——货币资金(3)交易的工具——信用工具或金融工具、金融产品(4)交易的主体——居民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①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在金融市场上既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应者,但主要是作为资金的供给者身份出现。
②企业。
在金融市场上既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应者。
③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特殊参与者,它们一方面创造着大量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又大量地购买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既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应者。
其中中央银行是金融市场上资金的最终提供者,同时又是金融市场的直接管理者。
④政府。
政府在金融市场上主要充当资金的筹措者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者的角色。
(5)交易的组织方式——交易所交易组织方式、柜台交易组织方式、中介交易组织方式①交易所交易是指在专门的交易所内,由交易双方通过公开竞价确定成交价格的交易方式。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3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圣才出品】
第3章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一、概念题1.信用答: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偿还性和付息性是其基本特征。
信用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动员闲置资金并加以再分配,第二个职能是提供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信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中的一个范畴,信用分配是建立在社会总资金运动中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基础上的第三次分配。
信用是一种动员暂时闲置资金的行为,在这种借贷行为中,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资金的使用权发生了转让,从而使各主体可支配的资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信用没有自己独立的资金可分配领域,而是与企业初次分配和财政二次分配重叠,是建立在前两次分配基础之上的第三次资金分配。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发放再贷款、办理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供应量的收缩则做相反操作。
流通中的现金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提款获得增加。
因此,无论是从中央银行层面,还是从商业银行层面来讲,信用活动本身都包含着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创造货币的职能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增发货币的信用行为。
2.消费信用[北京师范大学2000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答: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
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
从授信对象来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使用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
从信用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方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分期付款是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一部分货款,其余部分要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偿还,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圣才出品】
第11章金融基础设施11.1复习笔记一、金融体系的要素金融体系要素包括: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
1.金融中介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
2.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以及外汇交易市场等。
3.金融基础设施狭义: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
广义:还包括确保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法律程序、会计与审计体系、信用评级、监管框架以及相应的金融标准与交易规则等。
二、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体系1.支付清算系统和中央银行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支付清算系统,也称为支付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
具体地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现代的支付清算体系则是伴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发展的。
各国中央银行,大多有法令明文规定,负有组织支付清算的职责。
2.支付清算系统的作用支付清算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现代经济活动运行的“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清算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规避金融风险,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3.结算和清算支付清算的全过程是由两个相互连接的过程组成的。
(1)结算,即算账过程,是把应收债权与应付债务进行抵消并计算出应收应付的差额,属于下一过程的准备阶段。
(2)清算,是以货币收付行为结清应收应付的差额。
这标志支付清算全过程的完成,意味着相关债权债务关系的终结。
4.常用的清算方式(1)面对不同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有两种清算方式:全额实时结算、净额批量结算。
全额实时结算是指对每一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立即单独全部进行交割,表现为每笔转账的支付指令发出时,无须参与轧差而是逐笔直接进行结算。
全额实时结算的支付效率高,有利于支付风险的控制。
但是商业银行或客户在支付系统账户中占用的用于结算的资金较多。
净额批量清算是指累计多笔支付业务的发生额之后,在一个清算周期结束前,用净额清算系统的参与者从系统中其他所有参与者那里应收到的全部转账金额与他对其他参与者的应付出的转账金额轧出差额,形成据以结算的净借记余额或净贷记余额。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8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圣才出品】
第28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一、概念题1.金融脆弱性答:金融脆弱性简称“金融脆弱”,又称“金融内在脆弱性”。
金融脆弱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与稳定、坚固、不易受到破坏、摧毁相对的状态。
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业由于具有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而容易失败。
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泛指一切融资领域,包括金融机构融资和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
2.金融风险答:金融风险是指潜在的损失可能性。
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意义相近。
金融脆弱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
金融风险概念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领域。
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
二、选择题1.金融危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A.金融机构经营困难B.财政负担加重C.货币政策效率降低D.出现债务紧缩效应【答案】ABCD【解析】金融危机发生会造成金融机构经营困难,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减少,同时政府投资也很大可能增加,从而造成财政负担加重。
通货存款比减少,货币乘数减小,货币政策效率降低。
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
2.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有( )。
A.放松利率、汇率管制B.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C.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D.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答案】ABCD【解析】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主要有:①放松利率管制;②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③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④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⑤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3.用于观察金融部门脆弱性的指标有( )。
A.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B.经常项目逆差数额C.预算赤字数额D.短期资本占资本流入的比例【答案】ABCD【解析】用以反映金融部门正趋于脆弱的指标有:①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②巨额经常项目逆差;③预算赤字大;④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过高;⑤汇率定值过高,如本币实际汇率连续12个月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0%以上;⑥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⑦通货膨胀率在10个月内的平均水平高于历史平均水平8%以上;⑧M2对官方储备比率连续12个月上升后急速下降;⑨高利率等。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3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圣才出品】
第23章 资产组合与资产定价一、概念题1.市场证券组合(market portfolio)[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答:市场证券组合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各种与整个资本市场的构成完全相同的有价证券组合的总称,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债券、股票及存款单等。
证券组合的分类通常以组合的投资目标为标准。
证券组合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避税型、收入型、增长型、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货币市场型、国际型及指数化型等。
投资者构建证券组合的原因主要有:①降低风险。
资产组合理论证明,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组合所包含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资产间关联性极低的多元化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系统风险。
②实现收益最大化。
理性投资者的基本行为特征是厌恶风险和追求收益最大化。
投资者力求在这风险和收益中达到可能的最佳平衡。
如果投资者仅投资于单个资产,他只有有限的选择。
当投资者将各种资产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时,其选择就会有无限多种。
这为投资者在给定风险水平下获取更高收益提供了机会。
当投资者构造证券组合来平衡风险和收益时,他能够得到比投资单个资产更为满意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具体来说,市场证券组合具有如下特点:①市场证券组合包含了资本市场上全部种类的上市证券;②每一种证券在市场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重,与该种证券的总市值占整个资本市场总市值的比重相等。
2.分离定理[东北财经大学2007研]答:分离定理是指函数将决定投资者在效率边界上的具体位置,就是说,效用函数将决定投资者持有无风险资产与市场组合的份额的作用。
根据分离定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风险资产的选择。
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对每一项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和风险状况以及各资产间的相互作用程度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资产组合集合及其效率。
在这一阶段内,投资者只需考虑每项资产的期望收益、方差和相关系数,即只考虑风险资产本身的特性,而无需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
因此,不管投资者之间的风险偏好差异多大,只要他们对风险资产的特性的判断相同,他们将选择同样的风险资产组合。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13章 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13章 货币需求一、概念题1.货币需求函数[中央财经大学2002研]答:货币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建立货币需求函数主要为满足以下三个用途:一是用于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二是用于验证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三是作用于预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及其变化的方向,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的依据。
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有多种,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
按照货币需求中自变量的性质及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这些变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其他变量,其中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
这类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机会成本变量即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除上述各种变量外,影响货币需求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两种因素,可测量的因素有货币自身收益率;不可测量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与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为货币数量;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i)=L(Y,i),M1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M 2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Y 表示国民收入,i 示利率,L 1表示M 1与Y 的函数关系,L 2表示M 2与i 函数关系),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 =f{p ,r b ,r c ,(1/p )·(dp/dt ),w ,y ,u},式中,M 表示名义货币量;P 表示价格水平;r b 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 c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 )·(dp/dt )表示物价的预期变动率;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y 表示货币收入;u 为其他随机因素)。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四章【圣才出品】
第20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20.1复习笔记一、与金融紧密联系的一些财政概念1.赤字的口径财政的赤字就是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的部分。
但对政府债务收入是否计入财政收入,以及债务的清偿是否计入财政支出之中而使赤字有不同的口径。
计与不计,使赤字基本上有两种口径:(1)财政赤字=经常性财政支出-经常性财政收入经常性收入主要是指税和费的征收收入;经常性支出主要指对政府、军队、文教卫生、经济建设的拨款。
项目的特点是不以“归还”和“付息”为条件。
(2)财政赤字=(经常性财政支出+债务还本付息支出)-(经常性财政收入+债务收入)(3)IMF的口径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净增贷款)-(财政收入+补助总额)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的各种传统财政收入项目以及出售固定资产和股票等资本性收入(capital revenue);补助(grant)则指来自国内外的无偿补助收入。
财政支出包括行政、国防、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经济服务、对国内外的补助等传统支出项目以及获取固定资产和股票等资本性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净增贷款指本期对国内外提供的贷款数额与贷款回收数额之间的差额。
2.账面赤字和隐蔽赤字隐蔽赤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虚收”;另一方面是应由财政安排的支出但并未安排却由银行以扩大信贷途径解决的部分。
所谓“虚收”,并不是指财政没有收入而在账面上假造收入。
它是实实在在的财政收入,但从经济过程的实质来说是“虚假”的。
虚收实支的隐蔽赤字与公开赤字在性质上并无不同,都意味着财政支大于收而不得不靠扩大货币供给来弥补,从而造成货币流相对于市场供给流偏大。
赤字不论是公开还是隐蔽,对扩大货币供给的压力,在性质上没有区别。
3.预算外及制度外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指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严格意义上的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黄达《金融学》(第4版)-考研真题精选-判断题和概念题【圣才出品】
考研真题精选三、判断题1.根据货币投机需求,当利率高于其正常水平时,人民持有货币而非债券。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研]【答案】×【解析】凯恩斯的货币投机需求认为,随着利率i的上升,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持有货币相对于持有债券变得更加昂贵),货币需求下降。
2.贴现是票据持有人为了取得存款现款,将尚未到期的各种票据向中央银行换取现金的行为。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贴现是票据持有人为了取得存款现款,将尚未到期的各种票据向商业银行换取现金的行为。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并要求付给现款的一种行为。
3.结构型通货膨胀表现为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经济部门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是价格总水平呈上涨趋势。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需求转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不平衡或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一个部门的工资、物价上升会引起另一个部门工资、物价的同比例上升,结果是引起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涨。
4.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的资金运用。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5.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品种的多样化对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投资风险加以分散。
( )[四川大学2016研]【答案】×【解析】投资者可以通过增加证券的种类来分散甚至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投资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所以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消除。
6.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之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
场外交易由交易双方协商定价,既可以通过证券商的柜台交易,也可以通过面谈、传真、电报等方式进行。
( )[四川大学2015研]【答案】√【解析】场外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以由客户直接进行;场外交易一般由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不同于交易所采取的竞价制度。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14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圣才出品】
第14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一、概念题1.派生存款[深圳大学2012研;深圳大学2009研;中央财经大学2001研]答: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又称为衍生存款。
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基础上产生。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派生存款的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这一过程循环不断地在各家商业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最终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因此,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2.货币乘数[中山大学2013研]答: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M与基础货币B之比。
对于决定货币乘数的具体因素,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但可以通过对其施加影响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一般有以下5项:现金比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
①现金比率。
即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现金比率对乘数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也越高;反之亦然。
②超额准备率。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越大。
③定期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
法定准备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④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
3.原始存款[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答: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的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这两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
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
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尚未用去的部分。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15章 货币供给【圣才出品】
第15章 货币供给一、概念题1.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研]答:货币供应的内生性是随货币供给新论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概念。
其主要内容是认为货币供给“旧论”所隐含的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观点是错误的,货币供给受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影响,强力货币(H)与货币供给(M)之间并不存在简单明确的倍数关系。
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及公众的货币需求量具有很大的利率弹性,利率的变动会影响银行调整其资产负债规模,也会引导社会公众改变其资产偏好行为,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扩张机制。
另外,银行的贷款要求等因素也影响内生性行为。
最后,二战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兴起,打破了其与商业银行间的区别,从而使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加入了商业银行货币信用创造的行列,这些都使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成为一个内生性的变量。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新剑桥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新论等承认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
2.货币外生性答:货币外生性与货币供应决定于内生变量的观点相反,认为货币的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并非决定于经济运行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就是从经济之外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
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那么,货币当局就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过程。
3.M0、M1与M2答:M0、M1与M2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
不同的国家,不仅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层次中的具体内容也存在差异。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我国的划分标准:①M0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②M1由M0加上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以及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构成。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18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圣才出品】
第18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概念题1.费雪效应答:费雪效应指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利率上升的现象。
费雪方程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导出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之为“费雪效应”。
如果费雪效应存在,则名义利率的上升并非指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2.通货膨胀税答:通货膨胀税指通货膨胀引起的一部分货币购买力由资产持有者向货币发行者转移,这种转移犹如一种赋税,故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通货膨胀税的计算公式是:T=i/(1+i)·M。
式中,T为通货膨胀税,M为一年中平均货币余额,i为通货膨胀率,i/(1+i)为每一单位货币所丧失的购买力。
通货膨胀税的主要受益者是国家政府,在通货膨胀过程中,政府可以得到三方面的收益:①扩大货币供应量而直接增加其收入;②通过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而减少为偿还国家债务的实际价值;③直接增加税收收入,通货膨胀使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在名义上增加,纳税等级自动上升,政府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3.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答:消费价格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及程度的价格指数。
由于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个指数在检验通货膨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通货膨胀率=(报告期物价指数-基期消费物价指数)/基期消费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6章 存款货币银行【圣才出品】
第6章 存款货币银行一、概念题1.商业银行现金资产[北京师范大学2000研]答: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无利息或利息较低的银行资产。
一般包括以下几类: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作用主要是保持银行的清偿力和流动性,但由于持有这种资产无收益或收益较低,商业银行一般将现金资产保持在一个最低水平。
2.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答: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是商业银行的两种组织制度。
单一银行制又称单元银行制,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
分支行制指银行在大城市成立总行,并在全国及该市或国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章和指示办理。
目前绝大部分国家都采用这种形式。
两种银行制度相比,单一银行制可以限制银行间的吞并和金融垄断,有利于协调政府和银行间的关系,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好。
但是由于限制了竞争,不利于提高效率,与经济的外向化发展矛盾,金融创新不佳。
而分支行制则有利于开展竞争,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调剂和充分运用现金,分散风险,便于国家直接控制管理,但需要高水平的控制与管理能力。
3.存款保险制度[北京师范大学2001研]答: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根据存款额的大小按一定保险费率投保的制度。
这一制度指定了一个统一的保险机构,要求经办存款的机构都缴纳保险费给该保险机构。
当投保存款机构流动性不足,不能支付存款人提现需要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
存款保险制度发起方式或组织形式主要有政府设立、政府当局与银行业联合组成、银行业自己组织三种形式,对保护存款人利益和金融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4.混业经营[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答:混业经营指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畴划分的一种经营模式。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各机构能全面经营传统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所有金融业务,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管理。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1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复习笔记一、初识货币对外交往中的货币(外汇):对于任一国家的居民,相对于其本国的货币,也把一切外国的货币称为外汇。
货币流通体系:以个人、企业、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货币收支及对外货币收支构成国民经济的五大货币收支系统,这些收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不可割裂的货币流通活动总和。
二、货币的起源研究货币的起源问题就是研究货币的产生问题,关于货币的起源或货币产生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类。
1.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价值及其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理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商品首先必须是有用物,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但所含的价值是同质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都是同质的,所以不同商品可以通过彼此体内凝结的不同劳动量即价值量进行衡量、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货币理论中讲到商品有两个属性,相应的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使用价值形式和价值形式。
商品的使用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
为了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需要结合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相适应的。
它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阶段。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也是货币产生的阶段。
货币产生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2.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交易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0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圣才出品】
第20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一、概念题1.基本赤字(Primary Deficits)答:基本赤字指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减去经常性、资本性支出的差额,收支项目中不包括债务收入以及偿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支出。
它反映了现时的政府活动如何引起公共部门净负债情况变化,在评估政府赤字的维持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
财政赤字虽然可以持久地出现并用债务弥补,但基本赤字最终必须为正数才能以盈余越来越多地抵消债务利息而使政府债务不至于永久地膨胀下去。
2.财政支出答: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通过财政收入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的再分配。
财政支出包括行政、国防、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经济服务、对国内外的补助等传统支出项目以及获取固定资产和股票等资本性支出。
在全部财政分配中,财政支出,是国家为具体实现自己的职能提供财力保证的过程。
财政支出的实质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消耗社会经济资源。
合理地安排财政支出,可以较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全部财政支出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国家同财政资金使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由于财政支出效果具有多样性、外在性、难于计量性等特点,从而使财政支出效果的准确评价非常困难。
目前人们使用的支出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等。
3.国家债务(government debt)答:国家债务是指政府作为借债主体(债务人)所形成的债务。
国家债务最初源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政府主动调节经济的一种筹资手段。
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国债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①具有反通货膨胀作用。
当财政出现赤字时,若不用借债弥补,那就只能依靠扩大货币供应,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用国债弥补赤字属于购买力转移或结构调整,社会需求总量不变,但能防止出现通货膨胀。
②具有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财政支出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虽是一个长期性的总的原则,但一经确定就有较强的刚性,难以因经济的临时或短期波动而削减,相反,经济萧条时财政收入减少了,但为了社会稳定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财政支出还得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真题精选
五、简答题
1.简述可贷资金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研;华中科技大学2017研]
答:可贷资金论是指英国的罗伯逊和瑞典的俄林提出的一种利率理论。
该理论既反对古典学派对货币因素的忽视,也抨击凯恩斯完全否定非货币因素作用的观点。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借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其中投资和货币需求均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其中储蓄和货币供给均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
用公式表示为:D L=I+ΔM d,S L=S+ΔM s。
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上,均衡条件为:I+ΔM d=S+ΔM s。
如下图,如果投资与储蓄这一对实际因素的力量对比不变,则货币供需力量的变化足以改变利率,因此,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现象。
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
2.中央银行出现的背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研]
答: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中央银行的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在商业银行发展初期,各家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利。
因当时实行金本位制,各家银行只要保证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能随时换成金属货币,就可以稳妥经营。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银行经营的问题,商业银行可能无法保证自己所发银行券的兑现。
此外,因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流通往往有很大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确保其兑现。
(2)票据交换、清算的需要。
随着商业银行间相互支付量的增加,每天收受的票据
数量在扩大,由各银行自行轧差清算成为问题,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
(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扩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不
断扩大,期限不断延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
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挤兑与破产事件。
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
(4)金融监管的需要。
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
的管理。
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一般的政府机构很难胜任,要由专业性的机构来对全国的货币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担负统一发行,票据清算,提供再贷款与金融管理任务。
这就是现代的中央银行。
3.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山东大学2017研]
答:(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①强调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与股票、债券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相区别;②强调“货币价格”,即每单位商品、服务用货币数量标出的价格。
这是要说明,通货膨胀分析中关注的是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而不是商品、服务与商品、服务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强调“总水平”,说明这里关注的是普遍的物价水平波动,而不仅仅是地区性的或某类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波动;④关于“持续上涨”,是强调通货膨胀并非偶然的价格跳动,而是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具有上涨的趋向。
(2)通货膨胀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多种类型:
①按市场机制作用来划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完全通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形式反映出来的通货膨胀。
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通货膨胀率就等于物价上涨率。
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价格被政府管制,因而物价水平的上涨并没有完全通过公开的物价指数上涨表现出来。
②按物价水平上升速度分类,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飞奔的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一般可以认为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升比例在6%~9%时,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当这一比例为10%~50%时,则为飞奔的通货膨胀;在50%以上,称为恶性的通货膨胀。
③按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来划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指在较平稳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物价水平年复一年地按照某一比例或幅度上升,因而该国国民根据这一上升比例可以预测到未来一年的物价水平,并根据可预测到的价格水平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
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价格水平的上涨有点像运动着的物体都存在惯性一样,因此人们又将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称为惯性通货膨胀。
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④按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进型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
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体现在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对这种通货膨胀也有通俗的说法,即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其是指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a.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b.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
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而引发的。
此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巾,通货膨胀的原因竟是需求拉动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既有来自需求方而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
如果结构性通胀没能有效抑制就会变成成本推动型通胀,进而造成全面通胀。
4.影响利率的风险结构的因素有哪些?[辽宁大学2017研]
答:到期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许有着不同的利率,这些不同利率之间的联系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因素包括:
(1)违约因素
违约因素直接影响债券的利率水平,由违约因素导致的偿债风险通常被称为违约风险。
是指债券发行人到期无法或不愿履行实现承诺的利息支付或面值偿付义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将对债券利率产生重要影响。
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企业债券与无风险的国债之间的利差便是风险溢价。
通常说来,有违约风险的债券总会存在正的风险
溢价,而且风险溢价会随着违约风险的上升而增加。
(2)流动性因素
流动性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
流动性被用来衡量金融资产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债券的流动性越强,意味着它转换成现金时所支付的成本会越低。
不过,流动性强同时意味着收益率低,如果投资者选择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就得以放弃部分收益为代价;反之亦然。
流动性会影响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愿望,在到期日和利率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通常会选择持有流动性强的债券。
要让投资者对流动性较差的债券产生需求,债券发行者就得提供相应的流动性补偿。
直观地说,在流动性较差的债券的利率中,有必要包含一个利差,即流动性溢价。
(3)税收因素
债券利息的税收政策同样会影响债券利率。
对于投资者来说,即使市政债券的利率较低,流动性较差,有时还存在违约风险,但若考虑了税收减免因素,持有市政债券的回报仍然较高。
5.如何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给金融稳定带来的潜在风险?[辽宁大学2017研]
答:影子银行是指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涉及期限和流动性转换的信用中介,或者行使商业银行功能却不受类似商业银行那样严格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工具。
影子银行活动包括货币市场基金(MMF)的相关活动、由未受监管的金融公司开展的信贷活动、由特殊渠道和由长期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等投资工具进行的保险活动以及通过回购市场证券化进行的融资活动。
影子银行体系能够促进信贷向特定部门扩张,也为银行和投资者提供了一系列管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