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殡葬礼仪及哀祭文书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用殡葬礼仪及哀祭文书简介

篇一:现代殡葬礼仪

现代殡仪

(一)现代殡葬礼仪仍然是隆重、严肃的。亲人去世时,亲属们会受到打击和孤独,这时候礼仪会起到抚慰作用,并可以帮助处理好必要的人际关系。

(二)告别

1.殡葬的礼仪都是从死者死亡开始的。在死者弥留之际,最要紧的是通知其不在身边的直系亲属,向死者诀别。

2.发讣告

讣告也叫讣文,是人死后报丧的凶信。讣告应该在向遗体告别前尽早发出,以便逝者亲友做好赴丧准备,如准备花圈、挽联等。我国现代讣告形式有三种:一般式、公告式、新闻报道式。公告式隆重、庄严,往往由高级机关团体作出决定发出。简便式的讣告常作为一则消息在传播媒体上公布,

旨在晓谕社会。民间常用一般式讣告,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标题写“讣告”二字,或冠以逝者名字“xxx讣告”,字体应大于正文。宜用楷、隶书体。正文写明逝者姓名、身份、民族、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正文接着写简介逝者生平。主要写其生前重要事迹、具有代表性的经历。

正文最后写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署明发讣告的个人、团体名称及发讣告的时间。写讣告时应注意下面两点:按传统习惯,写讣告只能用黄、白两种纸。一般情况,长辈之丧用白色纸,幼辈之丧用黄色纸。讣告的语言要求简明、严肃、郑重,以体现对死者的哀悼。

3.亲朋好友表示哀悼和慰问。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如花圈、花篮、挽联等。

(三)追悼会

追悼会不失为一种慰问死者亲属、寄托人们对死者哀思的好仪俗。

1.组织安排追悼会事项

布置礼厅。礼厅是举行追悼会的场所。礼厅的布置应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并充满人情味。礼厅的布置有一定的讲究:正后方墙壁上悬挂较大的横幅,书写“xx同志追悼会”;礼厅左右两侧垂直悬挂大幅的挽联,两联位置应上下对齐;横幅下方摆置长桌,桌中间摆放逝者的遗像,遗像选用黑边

镜框,可用黑纱或小白花或鲜花装饰;亲朋好友送的挽幛挂在礼厅左右两侧墙壁上,礼厅两侧有悬挂挽联、挽幛的挂具,使用很方便;遗体安放在长桌正前方;安放遗体的灵床四周

用鲜花围起,使遗体安卧于鲜花丛中,讲究些的还为遗体铺花,即在灵床四周铺满鲜花,多的可铺数百朵;另有鲜花围屏,就是先搭建围屏,围屏大小应与礼厅相配,在上面缀满鲜花,也可拼出图案或“奠”字等;配偶及子女送的花圈、花篮放在灵床的正前方,亲朋好友送的花圈和花篮在灵床的两边排开,花圈多时注意留下走路的通道。

确定追悼会司仪。在追悼会上,司仪是串起整个仪式的主要人物,相当于节目主持人。从追悼会开始到结束的每一项程序都是由司仪来宣布进行的,因此确定司仪的人选很重要。司仪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见过大的场面,不紧张,不怯场,讲话得体,仪表端庄,常常由死者生前的单位委派。家属中如无合适的人选,殡仪馆可委派专门的司仪主持追悼会,他们经验丰富,善解人意,能够成为家属的帮手。

2.追悼会的一般程序

A.司仪宣布xxx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现在开始,介绍参加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说明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b.全体默哀3分钟(奏哀乐)。

c.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D.家属致答谢辞(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e.向遗像三鞠躬。

F.向遗体告别(奏哀乐)。

篇二: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殡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殡葬方法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其大意为,远古时人死之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于是就把尸体放在野地里,然后盖上树枝,既不挖坟墓,也不积土为坟,也不种树作标记,更没有丧期的规定,丧葬礼仪更是无从谈起。到了原始社会时期,在宗教迷信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人们一改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就演变为死后对亲人尸体进行埋葬的习俗,当时的人们一般采用土葬的形式。据历史记载,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相对于先民们把死

者置于野外而言,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当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古代婚丧嫁娶都是人生的大事,所以殡葬礼仪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人类开始鬼魂崇拜后,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首先,为了讨好鬼魂并使之早日升天等,尸体就不能再简单地一埋了事了,而是要想方设法使之不受损伤、长期保存。最初是用麻一类的东西将尸体裹起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发明了瓮棺、木棺、石棺等,不仅如此,棺材外面还要用木椁框起来,所谓“棺椁数重,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如唐代的《通典》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从文献上,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通常埋棺之处(坑)日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日“兆域”。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日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敬杉等树,取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

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

随着丧葬礼仪的隆盛与发展,鬼魂观念和鬼魂崇拜的种

种活动深深地嵌入到葬礼仪式中。在丧礼中,头一项就是“招魂”,即招魂复魄。“哭丧”,在阶级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葬礼也越来越隆重。棺椁愈来愈讲究,随葬品的种类和数目都在不断增多,坟墓的建造规模也越来越宏大。比如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中的史前墓葬,一般都没有专门建筑墓室,此外当时用棺者也是十分少见的,这可能是受当时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的限制,通常只是挖一个坑将尸体和随葬品埋下葬礼也就结束了。但是发展到了商周时期,殡葬礼仪与早期就大不相同了。据记载,商代人们不但用棺,而且用椁,周代的人们还在棺外四周用羽毛装饰棺盖,使棺看起更加漂亮。到了秦代,厚葬、重葬的风气更加浓重,如陕西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东西、南北各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更是举世无双。这种厚葬之风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早初的“殡”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停柩的意思,如《礼记》中,“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其二就是葬的意思,如《苟子》中的“三月之殡”;其三就是藏的(:实用殡葬礼仪及哀祭文书简介)意思,如《礼记》:“国子高日: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