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1、简述中医药学得起源、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得起源就是由于人类生存得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与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与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就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与创造得,就是实践得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就是中药在临床得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得经验与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得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得确立与完整理论体系得形成。
随着时代得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得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就是温病学迅速发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得局面。
2、简述中医学得基本特点?答:中医学得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得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与;“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就是整体观念?什么就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得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得统一性、完整性与联系性。
认为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与内外环境得统一性得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得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与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就是中医认识与治疗疾病得基本原则,就是中医对疾病得一种特殊得研究与处理方法。
中医药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药学的核心理论基础是什么?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八纲辨证D. 五运六气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药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医学三字经》答案:D3. 中医药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症状D. 治疗疾病的并发症答案:B4. 中医药理论中的“五行”是指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风、寒、暑、湿、燥答案:A5. 中医药中“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治疗B. 根据病人的病因进行治疗C. 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治疗D. 根据病人的性别进行治疗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药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刮痧D. 西药治疗答案:D7. 中医药学中“四气”是指什么?A. 温、热、寒、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肾答案:A8. 中医药中“五味”入五脏的理论是指什么?A. 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五个脏腑B. 五种治疗方法分别对应五个脏腑C. 五种情绪分别对应五个脏腑D. 五种颜色分别对应五个脏腑答案:A9. 中医药中“经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输血液B. 传输营养物质C. 传输气血和调节阴阳D. 传输神经信号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药的常用药材?A. 人参B. 黄芪C. 金银花D. 阿司匹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药治疗疾病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A. 草药B. 食疗C. 音乐疗法D. 推拿答案:A B D12. 中医药中“八纲辨证”是指以下哪几项?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医药的治疗效果?A. 药材的质量B. 医生的诊断C. 病人的饮食习惯D. 病人的情绪状态答案:A B C D14. 中医药中“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木生火,火生什么?A. 金B. 土C. 水D. 木答案:B15. 中医药中“四诊合参”包括哪些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中医药学认为,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阴阳:是描述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机:指气的运动和作用。
3、津液:指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1、麻黄: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效。
2、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的功效。
3、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4、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5、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医认为人体是以气为主宰,脾胃为中心,结合脏腑、经络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奇恒之腑形态上似心脏,功能上似肝脏。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桂枝、石膏、细辛、麻黄。
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上治下,下治上;浮治沉,沉治浮”。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
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为先天之气、后天之气。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辩证性。
7、茵陈是治疗湿热黄疸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湿热泻痢的要药;鱼腥草是治疗热毒瘙痒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湿热痈疮的要药。
8、活血祛瘀药可分为活血化瘀类、行气活血类、凉血祛瘀类、化瘀止痛类四大类。
9、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物是麻黄;功能“引火下行”的药物是大黄;有“舟楫之剂”之称的药物是枳实;即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当归。
四、选择题1、A2、A3、A4、A5、C6、A7、B8、B9、E10、B11、D12、D。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机:气的运动。
3、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解表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5、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1、麻黄: 发汗,平喘,利水。
2、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5、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奇恒之腑形态上似腑,功能上似脏。
2、中药“四大热药”是指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3、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的原则是顺着病位、逆着病势。
5、气的最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
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
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茵陈是治疗_____黄疸_的要药;蒲公英是治疗___乳痈_的要药;鱼腥草是治疗___乳痈_的要药;金钱草是治疗__乳痈_的要药。
8、活血祛瘀药可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癥药四大类。
9、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物是香薷;功能“引火下行”的药物是牛膝;有“舟楫之剂”之称的药物是牛膝;即能补血又能止血的药物是阿胶。
四、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下列的表格中,每小题1分,共20分)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 )A、司呼吸B、主血脉C、主疏泄D、主升发E、主纳气2、五行学说中“水”的特性是( A )A、润下B、稼穑C、炎上D、从革E、曲直3、藏象学说的内容包含( A )A、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B、内在组织器官的各种表象C、五脏、六腑D、五脏、六腑与经络E、五脏的各种形象4、脏与脏之间主要体现了“精血同源”关系是( C )A、心与肺B、心与脾C、肝与肾D、脾与肾E、心与肾5、发病的最基本原理是( C )A、正胜邪负B、正胜邪退C、正邪相搏D、邪胜正负E、邪正相持6、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 B )A、辨病求因B、辨症求因C、问诊求因D、相对性E、直观性7、主升清功能的脏腑是( B )A、肝B、脾C、肾D、心E、肺8、和肾相为表里的是( B )A、大肠B、膀胱 B、三焦 D、胆 E、小肠9、归属内伤病因是( A )A、劳逸B、医过C、外伤D、六淫E、水湿痰饮10、以下哪些是杏仁的主要功效( A )A、止咳平喘、润肠通便B、发汗解表、止咳平喘C、发汗解表、温通阳气D、发汗解表、行气和中E、发汗解表、祛暑化湿11、利水渗湿药主要适应的病证是()A、湿阻中焦B、湿温初起C、痰饮伏肺D、水湿内停E、风湿痹痛12、共收载药物8980味的药学著作是()A、《本草原始》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中华本草》13、行气止痛的要药是()A、葛根B、乳香C、紫苏叶D、木香E、狗脊14、清热药主要适用于()A、表寒证B、里寒证C、表热证D、阳虚证E、里热证15、属于十八反的是()A、乌头与附子B、人参与乌头C、乌头与藜芦D、半夏与乌头E、乌头与甘草16、下面哪味药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称()A、藿香B、香薷C、香附D、沉香E、小茴香17、杜仲、桑寄生都具有的功效是()A、补肝肾、益血B、补肝肾、活血C、补肝肾、利水D、补肝肾、安胎E、补肝肾、壮阳18、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A、血脱证B、痰饮证C、瘀血证D、出血证E、血虚证19、麝香的功效是()A、开窍醒神,破血逐瘀B、开窍醒神,补血,保胎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催产D、开窍醒神,活血止痛,催产E、开窍醒神,消肿生肌,抗肿瘤20、肉苁蓉和锁阳共同的功效是()A、滋阴补血B、滋阴潜阳C、补肾助阳D、滋阴降火E、祛风湿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五味的定义?及其具体作用?(10分)五味指辛、甘(淡)、酸(涩)、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着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明清时期,2、34、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奇恒之腑?。
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中医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脏腑经络D. 气血津液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B3. 中医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什么?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症状D. 治疗疾病的并发症答案:B4. 中医药材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升、降、浮、沉D. 补、泻、温、清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按摩C. 手术D. 草药答案:C6.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是指哪五种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风、寒、暑、湿、燥答案:A7. “八纲辨证”中的“八纲”是指什么?A.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B. 望、闻、问、切、理、法、方、药C. 肝、心、脾、肺、肾、胆、胃、大肠D. 风、寒、暑、湿、燥、火、痰、瘀答案:A8. 中医中“气血”的“气”指的是什么?A. 呼吸的空气B. 生命活力的基本物质C. 血液中的红细胞D. 身体内的水分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养生原则?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调畅D. 过度劳累答案:D10.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的意思是?A.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B.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C. 肾是人体排泄废物的主要器官D. 肾是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理论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疾病的发生?()A. 外邪侵袭B. 饮食不节C. 情志内伤D. 过度劳累答案:A, B, C, D12.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以下哪些是相生关系?()A. 木生火B. 火生土C. 土生金D. 金生水答案:A, B, C, D13. 中医药材的“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A, B, C, D14. 中医中的“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具有哪些功能?()A. 运行气血B. 联络脏腑C. 传递病邪D. 调节阴阳答案:A, B, C, D15.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治疗方法?()A. 草药B. 针灸C. 拔罐D. 食疗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精品资料
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 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 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 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 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 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 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 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 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 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 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 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 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 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 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 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 发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 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 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 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 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难经》《伤 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
金元四大家: “寒凉派”刘完素, “攻下派” 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 “养阴派”朱丹 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 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 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 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 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 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 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 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 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 养生等各个方面。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蒸
煮
烘
答案:烘
题目: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 )
血脱证
瘀血证
痰饮证
出血证
答案:瘀血证
题目:防止血液溢于脉外为气的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推动作用
固摄作用
答案:固摄作用
题目:误服生半夏中毒,应考虑选用()
生姜
麻黄
羌活
紫苏
答案:生姜
血脱证
瘀血证
痰饮证
出血证
答案:瘀血证
题目: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
地域因素
饮食习惯
正气
邪气
答案:邪气
题目:五苓散的功效是。()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清热利湿、行气消肿
利水渗湿、通淋利浊
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答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题目:地黄饮子主治证是。()
答案:石膏
题目:血液正常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依赖于()
肝藏血
肺主气
脾统血
心主血
答案:脾统血
题目:一病人两目昏花,视物模糊,并且眼睛干涩应选用以下哪种方药。()
七味都气丸
杞菊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
归芍地黄丸
答案:杞菊地黄丸
题目:具有退热除蒸功效的是( )
题目:具有止呕功效的是( )
砂仁
藿香
苍术
厚朴
答案:藿香
题目:被世后医家称为“药王”的是
张仲景
王焘
李时珍
孙思邈
答案:孙思邈
题目:下列哪项不是麻子仁丸的主治证。()
痔疮便秘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18、中医七情与七情内伤有什么区别?
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
答:中医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
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
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即喜、怒、
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
忧、思、悲、恐、惊七种的情志变化。正常
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 所以称“肾 人都有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
体合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
⑤用于疾病的防治;
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东气相通应。
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13、什么是气?气的分类?气的生理功能是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什么?
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
答:气:是极其细微、活力很强、不断运动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
14、什么是气机?基本形式是什么?
恒之腑?
答: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基本形式有四
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
种:升、降、出、入。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5、如何理解气与血在生理方面的联系?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 答:气与血的关系可以用“气为血之帅,血
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
变化着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的最基本物质。 (精微物质)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
气的生理功能:①推动功能②防御功能③固
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焦,合称为“六腑”。
1形成与发展?、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认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胞。
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答:10这种机、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就有了疾病和伤痛,要,自从有了人类,生化之源?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有了中医药学。
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饮食水谷是人是劳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药学,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生等各个方面。
生活实践中逐步积动人民在长期生产、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中医药学无论秦、汉时期,历经先秦、11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究和处理方法。
、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辨证、病理、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答:肾藏精,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还是中药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治则、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
精化、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5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气,称为肾气。
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多少种药品?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着作的问括为肾阴肾阳,答: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世,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 850《唐本草》),共载药种。
草》(又名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 6、什么是阴阳、五行?阴;中医药理论不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肾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阴阳:就是宇宙中相互关联得事物与现象对立双方得属性概括。
2、气机: 气得运动。
3、津液: 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得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得内在液体及其正常得分泌物。
就是构成人体与维持生命活动得基本物质之一、4、解表药: 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得药物。
5、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二、写出下列药物得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1、麻黄: 发汗,平喘,利水。
2、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4、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5、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得学说分别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认为人体就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宰,_____________为中心,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得一个有机整体。
奇恒之腑形态上似_______,功能上似____________。
2、中药“四大热药”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行相生得顺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用升降浮沉应遵循得原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得最基本运动形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之气根据生成得来源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中医药概论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生理功能;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的防治;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行的相生、相克;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熟和发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勃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学迅速发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与答案解析
.\中医药概论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
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概论1、简述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答: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疾病和伤痛,就需要医药知识和技能来疗伤治病,就有了中医药学。
有了中国人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是实践的产物。
历经先秦、秦、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的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意味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治疗技术日益提高,临床各科逐渐形成,中医药理论体系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宋金元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藏象理论更加充实,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2、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子和;“补土派”李东垣;“养阴派”朱丹溪。
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4、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5、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共收载多少种药品?答: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是《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共载药850种。
6、什么是阴阳、五行?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7、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②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③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④用于疾病的诊断;⑤用于疾病的防治;⑥分析和归纳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
8、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①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②五行的相生、相克;③五行的相乘、相悔和母子相及。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③用于疾病的诊断;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答: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
精化气,称为肾气。
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
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2、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答:心:主血脉,主神志;心合小肠、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上系于喉、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合胃、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肝:主疏泄,主藏血;肝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合膀胱、在体合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东气相通应。
13、什么是气?气的分类?气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答:气:是极其细微、活力很强、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精微物质)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的生理功能:①推动功能②防御功能③固摄功能④温煦功能⑤气化功能。
14、什么是气机?基本形式是什么?答: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基本形式有四种:升、降、出、入。
15、如何理解气与血在生理方面的联系?答:气与血的关系可以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概括。
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16、什么是病因?答:病因: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为“邪”。
常见的病邪有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外伤、药毒、先天因素、痰饮、瘀血、结石等。
17、六淫与六气的区别?答: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的异常变化)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热)本是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
18、中医七情与七情内伤有什么区别?答:中医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的情志变化.正常人都有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七情内伤:可以引起疾病或加重病情的异常精神情绪。
如果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人体的生理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19、什么是病机?中医基本病机是什么?答: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
中医基本病机:从整体上来研究,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
20、什么是痰饮?什么是瘀血?答: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泛指体内有血液停滞。
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内没有消散的离经之血,都称为瘀血。
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21、什么是四诊?答: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22、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答: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23、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答: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绛舌主热证;深红为绛,舌色愈红说明热势愈甚;青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24、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阴阳辨证是概括证候类别的总纲。
25、什么是脏腑辨证?脏腑辨证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答: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应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包括:心与小肠病辨证:①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②心血虚与心阴虚;③心脉痹阻;④痰蒙心窍;⑤心火亢盛;⑥心火下移小肠。
肝与胆病辨证:①肝气郁结;②肝火上炎;③肝阳上亢;④肝阴虚;⑤肝血虚;⑥肝胆湿热;⑦肝风内动;⑧寒滞肝脉。
脾与胃病辨证:①脾胃气虚;②中气下陷;③脾不统血;④脾阳虚;⑤寒湿困脾;⑥湿热蕴脾;⑦食滯胃脘;⑧胃热炽盛;⑨胃阴虚。
肺与大肠病辨证:①肺气虚;②肺阴虚;③风寒袭肺;④风热犯肺;⑤燥邪犯肺;⑥痰湿阻肺;⑦寒饮客肺;⑧大肠湿热;⑨风水相搏.肾与膀胱病辨证:①肾阴虚;②肾阳虚;③肾精不足;④肾虚水泛;⑤膀胱湿热。
脏腑兼病辨证:①心肾不交;②心脾两虚;③心肝血虚;④脾肺气虚;⑤肺肾气虚;⑥肺肾阴虚;⑦肝火犯肺;⑧肝胃不和;⑨肝郁脾虚;⑩脾肾阳虚.26、心脾两虚证的辨证依据是什么?答:心脾两虚证的辨证依据是指心血不足和脾虚气弱两组表现组成。
心血不足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脾气虚弱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脾心虚则气不摄血可见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淡嫩、脉细弱。
27、何谓“治未病”?其内容包括那些内容?答:“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即重视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个方面的工作。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向纵深方向发展和转变。
28、何谓三因制宜?说出其含义?答: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以及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等不同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29、中医治则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答: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法、处方、遣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内容:①治病求本;②扶正祛邪;③调整阴阳;④因人因地因时制宜.30、什么是治法?中医的常用治法是什么?答:治法是在治则的指导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将治法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基本大法,在临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常用治法:①汗法,又称为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药。
②吐法,又称为涌吐法,是运用涌吐方药。
③下法,又称为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药。
④和法,又称为和解法,是运用具有疏通、和解作用的药.⑤温法,又称为祛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药.⑥清法,又称为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
⑦消法,又称为消散法或消导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行气、化痰等作用的药。
⑧补法,又称为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