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财政政策汇总资料

合集下载

财政法规热点议题汇总

财政法规热点议题汇总

财政法规热点议题汇总:1.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2010-03-25)关于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预算的说明(2010-03-25)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2010-03-25)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2010-03-25)关于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的说明(2010-03-25)2010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2010-03-25)关于2010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2010-03-25)2010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2010-03-25)201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2010-03-25)201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2010-03-25)2010年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2010-03-25)2010年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2010-03-25)关于2010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的说明(2010-03-25)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2010-03-25)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2010-03-25)关于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说明(2010-03-25)2010年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收支表(2010-03-25)2.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2010-05-11)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情况(2010-05-11)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2010-04-13)3.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光辉历程显著成就(2009-09-16)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9-04-28)积极财政政策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2009-04-28)保民生扩内需切实支持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2009-03-25)积极财政政策应在协同效应上发力(2009-02-20)启动加速发展的“引擎”——近年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综述(2009-04-28)广济苍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期财政政策推进民生保障体系... (2009-04-28)4.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 (2008-12-26)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有关预算管理的通知(2008-12-25)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2008-12-23)财政部等五部门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政策(2008-12-2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的通知(2008-12-19)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后相关成品油消费税政策... (2008-12-19)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2008-12-19)国家决定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降低成品油价格(2008-12-18)《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情况通报(2008-12-13)关于对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2008-12-05)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2008-12-05)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答记者问(2008-12-06)5.2009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9-03-16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9-03-06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预算报告审查结果报告2009-03-106.弘扬抗震精神献身财政事业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

形考任务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Word最新版)

形考任务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Word最新版)

形考任务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通过整理的形考任务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变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整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洁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更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削减,总需求削减,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心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货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完整word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完整word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和钱币政策的比较剖析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经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后影响就业和公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固增添、物价稳固,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含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拥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拥有政府购置、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进出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以致公民收入的调理作用,不单是数目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经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含政府购置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均衡估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应了公民收入改动量与惹起这类变化量的最先政府购置支出改动量、转移支付改动量、税收改动量和政府进出改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许说公民收入改动量与促成这类量变的这些变量的改动量之间的比率。

平常地讲,这些变量的改动在连锁反应下,将惹起公民收入成倍的改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应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充性财政政策惹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致使均衡收入降落的情况。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要素是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

即:LM 曲线斜率不变, IS 曲线斜率小(平展),利率提升幅度小,进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IS 曲线斜率大(峻峭),利率提升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 曲线斜率不变, LM 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升幅度小,进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峻峭),利率提升幅度大,进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钱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钱币政策工具来调理钱币供应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钱币政策目标是钱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如必定的经济增添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进出均衡等。

杭州市余杭区涉企财政政策汇总表2021

杭州市余杭区涉企财政政策汇总表2021
众创新的实施意见
》(杭科高杭政办
〔2018〕1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
国家级众
办公厅关于加强众 创空间建设进一步
27 创空间奖 区科技局 奖励类 科技专项 推进大众创业 万

众创新的实施意见
》(杭科高杭政办 〔2018〕1号)
《杭州市科技企业
28
市级孵化 器奖励
区科技局
奖励类
科技专项
孵化器认定和管理 办法》杭科高〔
5
杭州市“ 115”引进 国(境) 区科技局 外智力计

奖励类
关于印发《余杭区
支持科技创新、鼓
人才专项
励提质创优财政扶 持政策实施细则》
的通知(余科〔
2019〕32号)
关于印发《余杭区
浙江省扩
支持科技创新、鼓
6
大“海外 工程师”
区科技局
奖励类
人才专项
励提质创优财政扶 持政策实施细则》
引进计划
的通知(余科〔
2020〕74号
《浙江省省级科技
型中小企业扶持和
29
省级孵化 器奖励
区科技局
奖励类
科技专项
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浙财
教〔2014〕147
号)
《浙江省省级科技 型中小企业扶持和
30
国家级孵 化器奖励
区科技局
奖励类
科技专项
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办法》(浙财
教〔2014〕147
号)
科技局政策汇总表
实施“新制造业计
划”推动经济高质
量可持续快发展的
若干意见>具体政
策解释说明》(余
财政〔2020〕5
号)
《杭州市“雏鹰计

2023年财政政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汇总

2023年财政政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汇总

2023年财政政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汇总以下是2023年财政政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的汇总。

本题库包括各个方面的财政政策相关知识,涵盖了宏观经济、税收政策、财政支出等内容。

宏观经济1. 宏观经济是指什么?答案:宏观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

2. 什么是经济增长?答案: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

3. 通货膨胀是什么?答案: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税收政策1. 什么是税收?答案:税收是指政府向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2. 税收有哪些分类?答案: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类。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的税,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间接承担的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3. 为什么国家要征税?答案:国家征税是为了获取财政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求、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等目的。

财政支出1. 什么是财政支出?答案: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投资的支出。

2. 财政支出的分类有哪些?答案:财政支出可以分为一般性支出和发展性支出两类。

一般性支出是用于政府日常运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支出,如工资、教育和医疗费用。

发展性支出是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出,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投资。

3. 什么是财政赤字?答案: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以上是2023年财政政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的汇总。

希望这份题库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财政政策相关知识。

祝各位参赛者取得优异成绩!。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一些关键内容的汇总。

一、财政的职能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等。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则是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他人消费该产品,非竞争性则是指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典型的公共产品如国防、治安等。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治决策的过程和机制。

在公共选择中,存在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政府办公用品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

它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经济结构。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这类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职能扩张等。

同时,要对财政支出进行效益评价,注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种类繁多,如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等收入。

国债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五、税收原理税收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适度原则。

(完整word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一、区别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

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

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

(财务知识)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经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经济常识,供您参考。

一、货币和金融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媒介,它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

现代社会主要采用法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资金进行调配和管理的过程。

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二、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和决定,个体和企业可以自由买卖商品和劳务。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活动主要由政府计划和调度,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计划来调节和分配资源。

三、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要素的结构优化、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技术进步是指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资本积累是指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四、税收和财政政策税收是国家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一种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国家的运行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用来应对不同的经济形势。

五、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相互依存和交流。

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贸易摩擦和不平等的问题。

2018-2019-财政收入分析-精选word文档 (7页)

2018-2019-财政收入分析-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财政收入分析篇一:201X-201X年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及其分析201X-201X年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及其分析12国贸1班 XXXX 201X240111XX201X-201X年我国财政收支状况注:以上数据来自中国财政局和统计局官网一、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数据显示,中国的财政收入随着GDP的快速增长而增长,由于财政收入基数小,其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但增长的绝对值低于GDP的增长的绝对值。

201X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

201X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不断升高,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对增长速度也在加快,这说明财政集中程度和财政能力在提高,但同时也可能加重经济的超额负担,因此,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否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理论上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对增长速度应该有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上,超额负担最小、效率最高,各国均应力求本国财政收入达到这一标准。

但从现实来说,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政府职能定位、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以及统计口径不同,这个标准不能够简单划一,只能在考虑多方因素的基础上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二、财政支出的发展变化201X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财政支出总值呈上升趋势,支出规模逐年扩大,不断提高了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

201X—201X年从30000亿元扩大到100000亿元,几乎每年增加10000亿元。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必修1)专题08 财政与税收(讲)(学生版) Word版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必修1)专题08 财政与税收(讲)(学生版) Word版

第8讲财政与税收第一部曲讲【考纲细化考题猜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对高考课标分解考纲细化考题猜测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担当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进展的影响和作用。

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本部分考题集中于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的作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等内容。

试题类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题目相对较难,其中最难的部分是财政政策的运用。

复习过程中关注热点:①结合我国近年来加大对训练、就业、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问题的支出,生疏财政对促进社会公正、改善人民生活的意义。

②结合我国实行的乐观的财政政策,分析财政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调整经济结构的意义。

③结合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运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等学问分析其必要性和意义。

【每课学问网络】【融汇贯穿】分什么:个人消费品谁来分:国家、企业、个人怎么分:安排制度、初次安排、再安排是什么:财政的含义与财政收支为什么:财政作用怎么做:处理好财政与税收的关系该讲凸显了一对关系、两个方面、三项作用和四种行为。

一对关系就是财政和税收的关系,明确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两个方面是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三项作用即财政的三项作用。

四种行为是指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主要强调收入与安排,财政属于国家参与安排的重要形式,所以立足社会公正的维护,必需把握财政、税收在维护社会公正中的作用。

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必需围绕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疏财政、税收与生产的关系,财政、税收与消费的关系,财政、税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财政学复习汇总

财政学复习汇总

集美大学财政学复习汇总目录第2章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4)2.1 效率 (4)2.2 公平 (6)本章小结 (7)第3章财政的起因与职能 (8)3.1 市场失灵 (8)3.2 财政职能 (9)本章小结 (10)第4章财政决策与政府失灵 (11)4.1 财政决策机制 (11)4.2 财政决策主体的行为 (13)4.3 政府失灵 (15)本章小结 (16)第5章公共产品 (16)5.1 公共产品的特性 (16)5.2 公共产品的提供 (17)5.3 公共产品理论的应用:国防 (19)5.4 公共产品理论的应用:教育 (19)第6章外部性及其矫正 (22)6.1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 (22)6.2 外部性的私人对策 (23)6.3 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23)本章小结 (24)第7章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25)引言 (25)7.1 财政支出的规模 (25)7.2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及其控制 (26)7.2.2 控制财政支出的制度安排 (27)本章小结 (28)第8章社会救助支出(略) (28)第9章社会保险支出 (28)9.1 中国的社会保险计划 (28)9.2 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依据 (28)9.3 养老保险的含义及其筹资模式 (29)9.4 养老金的给付 (30)9.5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及其问题 (31)9.6 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 (31)9.8 失业保险及其经济效应 (32)本章小结 (33)第11章财政收入概述 (33)11.1 财政收入的形式 (33)11.2 税收的基本概念 (34)本章小结 (34)'MRTS L K KL∆∆,=-L K L KMRTS MRTS 米衣,,=第2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 2.1 效率 2.1.1 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改善(Pareto improvement ),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完整word版)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完整word版)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已整理试用,百分之90的题目。

判断题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A正确2.按照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政府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

B错误3.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是政府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的目标。

B错误4.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府经济政策。

B 错误5.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错误)6.公共物品的消费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竞争性。

(B错误)7.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物品”是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

(A正确8.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

(B错误)9.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

(A正确)10.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

(B 错误)11.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

(B错误)12.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A正确)13.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多峰偏好,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B 错误)14.政府购买性支出不能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准则。

(B错误)15.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内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B错误)16.公共投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

(A正确)17.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具有利润的项目。

(B错误)18.财政贴息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1979-1996年的财政政策(汇总).ppt

1979-1996年的财政政策(汇总).ppt
演示课件
3、通货膨胀加速发展 从1992年10月份开始,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加
快。1993年1月物价上涨幅度达到8.4%,3月份开 始突破两位数,5月份达到12.5%,其中35个大中 城市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9.5%。1—5月,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上涨11.2%,严重影响到经济的稳定。
11.8%和9.5%。 2、经济全面回升,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扭转了上年的负增
长的局面。GDP的增长率,1990年为3.8%,1991年 为9.2%。供求失衡矛盾明显缓解,通货膨胀得到控 制。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涨幅,1990年回落到2.1%, 1991年为2.9%,达到了治理整顿的预期目标。
1、投资与消费双膨胀
1993年1—5月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 期增长69.3%,新开项目之多、在建投资规模增幅 之大是历史上没有的。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和对个 人其他现金支出增长36.4%,行政企事业管理费现 金支出增长89.4%。
2、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瓶颈”制约强化
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十分紧张,一些干线 的通过能力仅能满足需求的30—40%。电力、油品 等能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加上“房地产热”、 “开发区热”,钢材、水泥、木材等供需矛盾日益 突出。
对采掘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税种, 包括资源税、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④特别目的税类。
为达到宏观调控和其他特定目的,对某些特定行 为征收的税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奖 金税、工资调节税、烧油特别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演示课件
⑤财产和行为税类。 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牲畜交易
演示课件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扩展阶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向地方政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

《财政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财政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财政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2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3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熟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含义及影响1.4 财政制度的构成与演变了解我国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分析现行财政制度的构成及特点第二章:财政收入2.1 财政收入的分类与来源掌握税收、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变化趋势2.2 税收原理探讨税收的基本原则,如公平、效率等理解税收负担的分布及影响因素2.3 税收制度与政策熟悉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及分类分析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及效果2.4 非税收入管理了解非税收入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探讨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财政支出3.1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及变化趋势3.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探讨财政支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方向3.3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应用效益评价方法分析具体财政支出项目3.4 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历史演变探讨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第四章:财政政策4.1 财政政策概述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类型及目标分析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4.2 财政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掌握财政政策工具及其特点理解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原理及过程4.3 财政政策效应分析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稳定、分配等方面的效应分析财政政策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及调整4.4 财政政策实践与评价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及演变评价现行财政政策的成效及不足第五章:区域财政与财政转移支付5.1 区域财政差异及其影响分析区域财政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探讨区域财政差异对经济的影响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定义及类型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成及特点5.3 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掌握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价的方法及原则评价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的作用5.4 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策略探讨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意义及目标提出实现区域财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六章: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6.1 税收制度概述理解税收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分析税收制度在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中的作用6.2 税收分类与税收原则掌握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概念及特点探讨税收原则,如平等、公正、效率等6.3 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理解税收政策的目标,如稳定、增长、公平等熟悉税收政策工具,如税率调整、税收优惠等6.4 税收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税收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税收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七章:国债与财政风险7.1 国债概述理解国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掌握国债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及功能7.2 财政风险与债务管理探讨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分析债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7.3 国债市场与国债政策熟悉国债市场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理解国债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4 国债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国债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国债政策在财政运行与经济调控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八章:社会保障支出8.1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功能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2 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理解社会保障支出政策的定义、目标及工具分析社会保障支出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8.3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探讨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8.4 社会保障支出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社会中的效果及不足第九章: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9.1 环境保护概述理解环境保护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2 环境税收与环境财政政策理解环境税收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掌握环境财政政策的工具与实践9.3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及现状评价环境保护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效果及不足9.4 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探讨环境保护与财政政策融合的趋势提出完善环境保护财政政策的建议第十章:财政预算与财政监督10.1 财政预算概述理解财政预算的定义、类型及功能掌握财政预算在财政运行中的作用10.2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理解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行机制分析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10.3 财政监督概述理解财政监督的定义、目标及意义掌握财政监督的方法与手段10.4 财政监督实践与评价分析我国财政监督的演变及现状评价财政监督在财政运行中的效果及不足第十一章:国际财政与财政合作11.1 国际财政概述理解国际财政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与内容11.2 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理解国际财政合作的概念、目标及原则分析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的机制与实践11.3 国际税收与财政转移支付理解国际税收的概念、特点及问题掌握国际财政转移支付的机制与实践11.4 国际财政合作的挑战与展望探讨国际财政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望国际财政合作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第十二章:财政学研究方法12.1 财政学研究方法概述理解财政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掌握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2.2 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计量经济模型等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3 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中的应用熟悉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2.4 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与发展趋势探讨财政学研究的前沿方法,如大数据分析、等分析财政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财政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3.1 财政规划与预算管理理解财政规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预算管理的方法与技巧13.2 财政政策分析与制定理解财政政策分析的概念、目标及方法掌握财政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13.3 税收筹划与企业管理理解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与技巧13.4 财政风险管理理解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影响掌握财政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第十四章:案例分析与实践演练14.1 国内外财政学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学领域的经典案例从中提取经验教训,为实际工作提供借鉴14.2 财政学实践演练设计财政学实践演练scenarios,如预算编制、税收政策设计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3 财政学模拟考试与点评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14.4 实践项目与实习指导提供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回顾与总结回顾整个财政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收获15.2 财政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学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财政学在应对挑战中的创新与发展15.3 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15.4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和应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财政学的基本概念与要素: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和特点,以及财政支出的分类、规模和结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政策资料汇总2015-10-31孙华绪一、财政政策基本知识: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和方式由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调控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

财政运行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我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采用了“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分期:1979—1981: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1982—(1988?):宽松的财政政策1988年9月—1990:紧缩的财政政策1991—1993上半年:宽松的财政政策1993年7月—1997: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8—2004:积极有限度扩张(积极的财政政策)2005—2008年10月: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11月—2015:积极的财政政策三、历年财政政策:1979—1981: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主要内容:“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1980年起,除北京、天津、上海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外,各省、自治区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促使地方合理地安排财政收支和自求平衡。

这种体制对减少财政赤字,加强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

197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拨款管理的通知》,要求基本建设不能突破国家预算指标范围;严格按照国家计划供应资金;严格执行结算纪律,防止和制止拖欠贷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纠正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做法。

对引进的项目和1000多项未完工程,除保留必要的部分外,全部停建、缓建;对大部分非生产性项目也实行停建、缓建。

同时,严格基建投资的审批手续,并将基建资金逐步改为有偿使用,强化了投资硬约束。

通过这些措施把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每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10%—25%之间,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三是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对社会集团购买力实行计划管理,限额控制等办法。

1980年,规定文教、科学、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实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征收归己”的办法,防止扩大支出和年终突击花钱。

另外,严肃财经纪律,控制奖金总额和超额津贴。

四是增加农业、轻工业投资,提高消费品供给能力。

1979年安排了174亿元财政支农资金,1980年在提高农副产品价格和增加补贴的同时,支农资金也达到150亿元;除较多地安排轻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外,财政还增加了轻纺工业挖潜改造和专项贷款15亿元。

通过增加供给,缩小消费品供应量与购买力之间的差距,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

五是稳定市场,平抑物价。

1979年,国家将粮食统购价格提高了20%,在此基础上超购加价幅度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同时还相应提高了油料、棉花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1980年,国家财政的粮油价差补贴、超购粮油加价补贴和粮食企业亏损补贴支出共计108.01亿元,比1979年增加了47.39%,有力地平衡了商品供求,保证了物价稳定。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①控制需要大量补贴的产品出口,减少高亏商品的出口,减少国家对外贸的财政补贴,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②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税收等各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扩大生产出口商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效果:通过宏观调控,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和信贷平衡的预期目标。

但由于经济调整中紧缩的政策力度过大,经济增长率从1980年的7.8%降到1981年的5.2%。

1982—:宽松的财政政策背景:1982年国民经济出现下滑主要内容: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

效果:从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9.1%,增幅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983年加快到10.9%。

1988年9月—1990:紧缩的财政政策背景: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幅攀升。

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不断扩大财政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

主要内容: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实行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

一是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从1988年9月至1989年第一季度,停建、缓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800多个。

同时,将调整预算外基建投资作为压缩投资需求的重点,一方面通过征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限制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另一方面鼓励能有效地增加供给的生产投资,限制“楼、堂、馆、所”及住宅等非生产性投资的规模。

二是控制社会消费需求。

①严格控制社会集团消费,把专项控制商品由19种扩大到32种;②限制奖金等工资外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大力吸收存款来减少现期购买力;③对一部分高档耐用消费品如冰箱、彩电等采用专卖的办法,以减少流通环节的人为涨价因素;④为了稳定粮食和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国家财政继续保留定额补贴,对某些品种的补贴额甚至还有所增加;⑤在1989年财务大检查中把滥发奖金、实物列为一个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一项考核制度,实行首长责任制。

三是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①削减财政投资支出,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关停并转等;②大力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到1990年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42.2%压缩到7.3%;③对所有单位持有的1981—1984年发行的国库券,推迟三年偿付本息,以减少货币投放。

四是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1988年在重庆进行税利分流试点,1989年扩大试点范围,企业利润先以所得税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以一部分上交国家,余留部分归企业。

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由税前利润归还,改为由税后利润和折旧基金及其他企业自主财力归还。

与此同时,对税制进行改革,1989年开征建筑税,将自筹基建投资建筑税由原来的单一税率改为差别税率,对非生产性建设、计划外建设和非重点建设实行高税率,对小轿车、彩色电视机征收特别消费税。

效果:①经济过快增长得到了控制,物价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需求膨胀得到化解,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有所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状态有所改变。

②但是,由于“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③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幅也有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软,财政困难也日益加剧。

1991—1993上半年:宽松的财政政策背景:1988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从1988年的第四季度起实行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结果使得价格的上升速度迅速下降。

1990年零售商品价格降到只比上年上升2.1%,居民消费价格上升3.1%。

严厉的紧缩引起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滑,1989年和1990年GDP分别只增长了4.1%和3.8%。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慢的增长率。

主要内容:为扭转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随即放松。

效果:1991年开始经济又加快增长。

1993年7月—1997: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背景: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新的改革热潮,也促进了经济的上升势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的发展热潮,经济迅速达到过热状态,由此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通货膨胀开始攀升。

到1993年上半年,由于投资急剧膨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迅猛增加,各地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结果导致了比1988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2%,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4.7%)。

待到1993年春季,通货膨胀的危险已经十分明显。

主要内容:①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动,基建项目要经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②提高利率,实行保值储蓄;③不仅控制资金的供给总量,而且控制资金的流动,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实行由中央直接将资金贷给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甚至连银行间的正常拆借也一度停止。

效果:①1995年起价格逐年回落,到1996年底,过热的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治理,持续三年之久的高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1997年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

②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下降,1997年GDP的增长率由1993年的13.5%降到8.8%。

③总之,实行了4年半之久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消除了突出的金融风险,解决了投资膨胀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

④总的看来,经济的状态仍然良好,但已经潜伏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出现了通货紧缩,有些现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

1998—2002:积极有限度扩张背景:①连续4年实行宏观经济“双紧”政策,从1996年开始出现市场需求疲软,到1997年3月,物价开始回落,GDP开始下滑,至此,中国经济已从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

从1997年10月起,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出现了负增长,有效需求不足。

②应对亚洲金融风暴主要内容:政府从1998年由以往的紧缩政策转变为扩张的政策,即由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和积极扩大内需。

1998年8月向商业银行增加发行1080亿元特种国债,将大量沉淀于银行的存款转化为投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增发80亿元人民币的外债。

中央财政赤字达到960亿元,比年初预算赤字460亿元增加500亿元(增发的1080亿元国债中,当年只使用500亿元,故预算赤字只增加了500亿元,另有580亿元1999年转贷给地方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未计入中央财政预算赤字)。

效果:①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一些作用,对调整经济结构也有作用。

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加快,199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7.6%,比第二季度快0.8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增长9%。

1998年全年GDP增长7.8%,接近8%的预定目标。

②但是,由于是在下半年才加强实施这项政策的力度,所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1999年才充分显露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