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合集下载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优质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优质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咕咚来了》。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咕咚”这个神秘的声音展开,通过描述动物们对“咕咚”声的猜测和寻找,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咕咚”声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出“咕咚”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 解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咕咚”声的来源,以及动物们寻找“咕咚”声的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是如何寻找“咕咚”声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猜测、寻找、奥秘、神奇等。

3. 课文结构:动物们猜测“咕咚”声的来源——动物们寻找“咕咚”声——揭示“咕咚”声的奥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寻找“咕咚”声?2. 答案要求:语言流畅,描述生动,想象力丰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故事《咕咚来了》的基本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交流技巧。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咕咚来了》2. 角色头饰:小兔、小熊、小猪等3. 咕咚玩具或图片4. 故事相关图片或卡片5.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三、活动过程1. 导入:a. 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起兴趣。

b. 向幼儿介绍故事主要角色。

2. 故事讲述:a. 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咕咚来了》。

b.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如咕咚的样子、特点和故事发生的环境。

3. 角色扮演:a.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b.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4. 故事讨论:a.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b. 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提问幼儿,如“咕咚为什么来了?”,“小动物们为什么会害怕?”等。

5. 故事延伸:a. 利用咕咚玩具或图片,让幼儿发挥想象,自编故事。

b. 邀请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

四、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表达。

2.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表达,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3. 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教导幼儿在别人发言时尊重和倾听。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故事延伸环节的创意表现。

3. 搜集家长和幼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活动拓展1.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故事场景。

2.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咕咚玩具或其他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

3. 音乐活动:教授幼儿一首与故事相关的歌曲,如《咕咚来了》。

七、家园共育1. 家长协助:请家长帮助幼儿复习故事,引导幼儿讲述故事情节。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故事角色扮演或故事延伸环节。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

《咕咚来了》语言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通过故事《咕咚来了》,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倾听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提高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习动物叫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咕咚来了》2. 动物头饰:小兔子、小猴子、小狐狸等3. 动物叫声道具:小兔子、小猴子、小狐狸等动物的叫声玩具4. 教学材料:画纸、彩笔、贴纸等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咕咚来了》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咕咚来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的叫声和形象特点。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学说动物叫声。

4. 互动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动物叫声连连看”游戏,引导幼儿找出相同动物叫声的道具。

5. 创意绘画: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和贴纸创作自己的动物故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创意绘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供全体幼儿欣赏。

3. 动物科普: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动物科普活动,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叫声特点。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力发展。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达和创作情况。

3. 作品展示:评价幼儿在创意绘画中的表现,鼓励优秀作品和进步明显的幼儿。

六、活动步骤1. 故事回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回顾已学过的《咕咚来了》故事情节,巩固记忆。

2. 情景再现: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 动物叫声接龙:教师邀请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进行叫声接龙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故事改编: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对《咕咚来了》故事进行改编,增加创意元素。

5. 分享与展示:每组幼儿代表分享改编后的故事,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详细内容:学习童话故事《咕咚来了》,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难点: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对课文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文本。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咕咚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咕咚”是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进行认读和书写。

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

3. 课文朗读(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 课文理解(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5. 实践练习(10分钟)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咕咚来了板书内容:1. 生字词:木桥、大象、狐狸、小猴子、咕咚2. 课文主要内容:动物们听到咕咚声,纷纷过河去看个究竟。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3. 结合课文内容,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情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但在课文朗读方面有待提高。

下一步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强情感教育。

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续编咕咚的故事,下一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1. 生字词的学习:故事中出现了一些难读、难写的生字词,如“木桥”、“大象”、“狐狸”、“小猴子”、“咕咚”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这些生字词,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29至31页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兔子听到“咕咚”声,误以为是怪物而引发的一系列趣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象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合作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勇敢、独立思考,克服恐惧心理,学会与同伴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象声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课题《咕咚来了》。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等方法解决问题。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拟声词和象声词,感受课文的趣味性。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勇敢面对未知事物。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兔子、害怕、勇敢、怪物等。

3. 拟声词和象声词:咕咚、咚咚、沙沙等。

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彩色笔标注出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注意使用拟声词和象声词。

(3)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害怕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克服恐惧的?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见板书设计。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趣味故事,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1)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1)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咕咚来了》。

本节课详细内容为:通过讲述“咕咚”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自然现象“咕咚”的成因。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些声音的来源,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咕咚来了》。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指导。

3. 讲解生字词: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咕咚”现象的成因,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类似现象。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造句,进行课堂互动。

6.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然界中其他有趣的现象,分享观察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内容:(1)生字词:咕咚、奇怪、惊讶、仔细、观察、发现、研究、自然、现象。

(2)课文大意:讲述“咕咚”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3)自然现象:咕咚、回声、彩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2)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作业答案:1. 造句示例:(1)我听到了一声咕咚,原来是妈妈在倒水。

(2)他仔细观察了树叶上的露水,发现了自然的奇妙。

2. 观察日记示例: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晴今天放学后,我在小区里发现了一只蝴蝶。

咕咚来了教案

咕咚来了教案

咕咚来了教案咕咚来了教案咕咚来了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3.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

【活动准备】故事《咕咚来了》动画视频,小白兔、狐狸、猴子、狮子等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兴趣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内容提问)--观看故事视频(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活动过程】一、兴趣引入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咕咚来了》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

(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二、听讲故事《咕咚来了》1.讲完故事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故事内容。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跑呀?"咕咚"原来是什么声音?3.提问:小白兔听到"咕咚"的声音时,心里有什么感觉?它是怎么样做的?三、幼儿观看故事视频1.教师播放故事《咕咚来了》的视频,幼儿欣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提问:(1)小白兔一路上碰见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长毛狮子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小结: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

三、讨论1.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心里有什么感受?有趣吗?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我们要向谁学习?2.教师总结:小白兔它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没弄清楚,就吓得慌慌张张的逃跑,后来在狮子的帮助下,知道咕咚原是熟透的木瓜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所以他们就不害怕了。

很多疑问只要我们弄清楚了,就会变得更勇敢,也能想出办法来。

四、角色表演1.教师:我们看完了《咕咚来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当小动物表演故事情节好不好呀?(激发幼儿想象与学习的兴趣)2.请幼儿扮演故事里的动物,表演故事。

2024年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掌握自然段的划分,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划分自然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理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划分自然段。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神秘声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课题《咕咚来了》。

2. 新课学习:(1)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

(2)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让学生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动物。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2. 课文内容概括3. 自然段划分4. 句子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你喜欢的一个动物,并划分自然段。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狗。

它长着黑亮的眼睛,棕色的毛发。

它非常可爱,总是摇着尾巴跟我玩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类似的寓言故事,丰富知识储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自然段的划分3.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及课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 确保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通用8篇)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通用8篇)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通用8篇)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篇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热闹”一词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冷静”的语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热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复习字词咕咚成熟拦住大伙儿小猴小鹿说明:采用“摘木瓜”的形式复习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抓住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帮助学生巩固。

二、学习课文2—4节1、听2—4节录音,练习说话课件出示:一个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

(根据回答在黑板上逐幅出示动物图)说明: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话说得连贯,说得流利,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要求:轻声朗读课文2—4节,能够读正确。

(2)播放“小动物逃窜”的录像,学生根据内容说说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快跑啊!”,指导朗读。

(4)给录像配音说明:句子的朗读指导层层递进,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创设情境,感受当时小动物紧张、害怕的心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学生再读2—4节,找找还能体现小动物紧张、害怕的词语,进行圈划。

(2)交流①理解“拔腿就跑”并板书,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③学习3个生字:吓腿啦说明:采用“分散中的小集中”识字教学,既能突出本堂课生字教学的重点,又能使生字反复出现,强化学生识记。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咕咚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咕咚来了》的故事情节,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咕咚来了》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如“咕咚、紧张、高兴”等。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如拟声词和动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体会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引出课题《咕咚来了》。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如“咕咚是什么声音?”、“故事中发生了什么趣事?”3. 课堂讲解:a.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写,理解词义。

b. 句子解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知识。

c. 课文解析: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4. 课堂实践:a.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b.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及原因。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紧张、高兴等3. 句子解析:拟声词、动词的运用4.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1)咕咚是什么声音?2)故事中,小动物们为什么紧张又高兴?3)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和句子解析,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关于大自然声音的素材,与同学分享。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咕咚来了3_北京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咕咚来了3_北京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6咕咚来了3_北京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白得课文,明白得“遇到情况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2.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把握字形,明白得“拔腿就跑、喧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喧闹”一词练习说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慌失措”和狮子“沉着、平复”的语气。

教学重点1.明白得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得“喧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喧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在明白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情况要想一想,只听别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声音,揭课题: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奇特的声音,认真听,能猜出这是什么声音吗?(多媒体播放音效)那一样东西掉进水里,你们觉得会发出如何样的声音呢?是呀,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2、读题写题:一起读课题。

观看这两个字,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吗?(加一加、加偏旁)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二、初读,了解课文大致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关于自己专门喜爱的句子,还能够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小猴儿大伙儿兔子狐狸喧闹挡住领着拔腿就跑可怕极了(1)自由读;(2)小老师带读(2个)(3)开火车(两列)(4)轮读课文3、再读课文,完成填空:快速地读课文,同桌共同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关心大伙儿弄清了情况的真相。

4、汇报交流。

过渡:是呀,确实是这声音,难道吓跑了那么多的小动物!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咕咚的威力吧!三、看图,精读课文(一)第1~2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问:咕咚指的的是什么?(咕咚指的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咕咚来了》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学习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以及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故事中的动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生词和短语的掌握,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

难点: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复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咕咚来了》故事课件,生词卡片,咕咚玩偶。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咕咚玩偶,引导学生猜测“咕咚”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咕咚来了》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理解生词和短语。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典型句子,讲解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故事中的动作,教师给予指导。

5. 生词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朗读并拼写。

6. 故事复述(5分钟):学生分角色复述故事情节,教师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咕咚来了》2. 内容:故事梗概,生词,一般现在时态句子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运用一般现在时态,写一段关于“咕咚”的描述。

2. 答案示例:咕咚是一个小怪物,它每天都会吃掉很多水果。

早上,它会吃苹果;中午,它会吃香蕉;晚上,它会吃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的掌握。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反思。

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巩固所学知识。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导语】这是⼀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书上⼀个⽊⽠熟了,掉进湖⾥。

兔⼦听见咕咚⼀声响,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都跟着跑起来。

多亏⼤象拦住了⼤伙,问明情况,⼤家⼀起来到湖边,亲眼看到了真相,原来咕咚是⽊⽠掉进湖⾥发出的声⾳,⼤家都哈哈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偏听偏信,要尊重、了解事实。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标 学会1个⽣字(热),认识“四点底”。

能⼒⽬标 1、朗读课⽂,背诵第四⾃然段。

2、会读指定的词语,能⽤“热闹”说⼀句话。

3、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情感⽬标 理解课⽂内容,知道听别⼈说的话也要动动⾃⼰的脑⼦,想⼀想别⼈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重点: 理解课⽂内容,知道听别⼈说的话也要动动⾃⼰的脑⼦,想⼀想别⼈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难点: 1、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2、理解课⽂内容,知道听别⼈说的话也要动动⾃⼰的脑⼦,想⼀想别⼈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具准备: 课件、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引趣:(2’) 1、(出⽰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吗?在这座美丽的森林王国⾥,⽣活着很多可爱的⼩动物。

在这⾥,每天都会发⽣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起⾛进这座森林王国,看看⼜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了。

2、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扫清障碍:(12’) 1、⾃⼰看⾳节读课⽂,要读准字⾳,不丢字、不加字。

2、你能叫出下⾯词语朋友的名字吗? ⽊⽠:谁知道⽊⽠是什么?指名说。

看图介绍:⽊⽠是⼀种植物的果实,它⽣长在温度较⾼的地区,⽊⽠可以吃,也可以⽤来⼊药。

⽔花:你见过⽔花吗?在哪⼉见到的?(⽯头扔进⽔⾥;⼿拍打⽔⾯……) 咕咚:当⽯头扔进⽔⾥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花,还能听见声⾳呢。

出⽰词。

逃跑:这个词表⽰的是⼀种动作,谁愿意给⼤家做⼀做? 跑的时候要⽤到脚,所以跑这个词就是⾜字旁。

跟着:像这样的词还有“跟着”,跟着别⼈⾛也要⽤到脚,所以它也是⾜字旁。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咕咚来了》。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咕咚”的小动物在森林里的奇遇。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词义,对不理解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绘。

4.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生字词卡片上标注,提高学生的字词认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森林、小动物、奇遇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答案示例:从前,有一个叫咕咚的小动物,他在森林里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一天,他遇到了一只会说话的鸟,还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兔子。

咕咚和小兔子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2. 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关于咕咚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咕咚来了北京课改版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咕咚来了北京课改版

班级姓名
咕咚来了第二课时
1、我会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我会读本课的词语有:
木瓜水花吓坏逃跑热闹
正巧咕咚成熟大伙儿哈哈笑跟着
3、我给下面的生字做笔记:
吓()跑()热()哈()下()包()点()合()夏()
4、我提醒大家注意的字:
逃跟热
5、我记住的字:
6、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内说
班内交流
班级姓名
咕咚来了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探究学习:
1、什么事让大森林里变得热闹了?
生读课文,思考后交流。

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书上的句子,边读边想想当时的场景。

3、在这么热闹的场景里,大象最为冷静,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大象()。

4、我应该向()学习,他()。

5、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再展示。

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大家()来到湖边,()一个木瓜又落到了湖里,(),溅起了白色的()。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
三、练习用“热闹”写一句话。

1、找出原句读一读。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热闹的场景。

自由市场、商场、车站、会场、赛场……
3、说句子,再动笔写。

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

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具体章节为《咕咚来了》。

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熊和咕咚的有趣故事,通过小熊对咕咚的寻找,让学生了解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来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如“咕咚、小熊、树洞、寻找”等。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的正确朗读。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声词和动词,如“咕咚、寻找、翻找”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咕咚道具。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拟声词和动词的使用。

(3)通过例句和情景,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角色的情感。

4. 实践活动:学生分成小组,用咕咚道具进行寻找咕咚的游戏,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来了》2. 生字词:咕咚、小熊、树洞、寻找3. 课文大意:讲述小熊寻找咕咚的故事,认识大自然中的声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生字词造句。

(3)熟读课文,思考:小熊为什么能找到咕咚?2. 答案:(1)略(2)例句:小熊在树洞里寻找咕咚。

(3)因为小熊认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用心去寻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朗读、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年级语文上册 咕咚来了 3教案 北京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咕咚来了 3教案 北京版

咕咚来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热”、“闹”两个字,认识“四点底”。

2.能力培养:朗读课文。

背诵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悟不能偏听偏信。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悟不能偏听偏信。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词连读。

2.读词语。

(课件出示)热闹水花正巧逃命木瓜熟了吓坏大伙儿哈哈笑跟着跑说二、学习生字1.记忆字形。

(课件出示)热闹认识新偏旁——四点底。

(师范写四点底)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说,提升方法。

2.组词。

3.书写。

指导:热,上面部分要紧凑。

横折弯钩弯得不要太大。

4.用“热闹”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请你边读边想像,读读这句话,要读出热闹的场面。

(板书:热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热闹的情景?你能用上“热闹”说一句话吗?引导把话说具体。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一)朗读、理解第一、二自然段(事件起因)。

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这里变得如此热闹呢?自己在课文中找一找。

指名读给大家听。

2.指导读好重点句。

“兔子听见吓坏了,拔腿就跑,边跑边叫:‘快逃哇,咕咚来了!’”猴子“也跟着跑,边跑边叫”。

“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二)朗读、理解第三自然段(事件经过)。

1.大伙儿正乱做一团时,谁走来了呢?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戴头饰)。

指导读好“你们看见了吗?”“我是在湖边听见的。

”等句子。

(三)朗读、理解、背诵第四自然段(事件结果)。

1.原来小动物们谁都没有看见“咕咚”,只是听见的,(板书:听见)就造成了这热闹的场面。

听了大象的话,小动物们头脑冷静下来了,它们决定去看个究竟。

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

2.小动物们看见的咕咚到底是什么?(板书:看见)它们看清楚以后,有什么反应?(板书:笑了)3.你能看着课文的插图,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吗?(课件出示):大家(),正巧一个木瓜(),咕咚一声,()。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咕咚来了》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咕咚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2、会读指定的词语。

能用“热闹”写一句话。

3、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4、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2、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5个生字。

2、在初读时学习读书方法,对识字有一定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5个生字。

学习读书方法教学难点:写字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一)轻轻读第8课,不认识的字读准拼音,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

用手势向老师汇报你读了几遍课文。

(二)画出生字词语(三)迅速用笔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讨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4个)(四)分自然段找学生读课文,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读后大家评议。

三、读词语:用不同形式读下列词语。

吓坏逃跑热闹大伙儿熟了正巧木瓜哈哈笑四、学习生字:(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扩词。

吓逃跟哈跑你用什么记住这些字?学生分析字形,用熟字学新字。

(二)学生选字向大家汇报记字的方法。

“吓”一个人被吓得张开了嘴。

(三)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重要笔画、间架结构。

(四)描一个写两个。

五、巩固练习:(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字。

(二)读词语:六、作业:读课文。

抄写生字。

课后反思:在生字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很快,而且记忆的也很好,方法比较巧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以读为主,了解课文内容。

知道别人说的话要动脑筋想一想。

3、学会3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4、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够用热闹写句子。

教学重点:学会3个生字。

认识“四点底”。

读课文。

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明白大家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6、咕咚来了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一)自读课文,说说咕咚是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二)第一次兔子只听见咕咚声,没看见是什么就吓坏了,拔腿就跑后来怎样呢?指名读第二段问:其他小动物听到兔子的喊声是怎样做的?师:森林中有那么多的小动物,你想当谁,学一学。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北京版⼩学⼆年级上册语⽂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北京版⼩学⼆年级上册语⽂教案 《咕咚来了》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树上⼀个⽊⽠熟了,掉进湖⾥,兔⼦听风咕咚⼀声响,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都跟着跑起来,多亏⼤象拦住了⼤伙,问明情况,于是,⼤家来到湖边,亲眼看到了原来咕咚是⽊⽠掉进湖⾥发出的声⾳,⼤家都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偏听偏信,要尊重、了解事实。

⼆、教学⽬标: 1.知识⽬标:学会8个⽣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会读指定的词语。

2、能⼒⽬标:能⽤“热闹”写⼀句话。

背诵第4⾃然段。

3、情感⽬标: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听。

并知道不能偏听偏信。

三、教学重点: 朗读课⽂,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听。

并知道不能偏听偏信。

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法,并运⽤⽅法是字,培养学⽣识字能⼒。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字,认读4个字。

认识“四点底”。

会读指定的词语。

2、初读课⽂,了解课⽂内容。

⼆、教学重点: 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法,并运⽤⽅法是字,培养学⽣识字能⼒。

三、教学过程: (⼀)复习 1、拼⾳:x、h、t、r、n、l、ai、ao、ang、an 2、旧字:下门市包 3、偏旁: (⼆)、识字 1、学⽣⾃⼰读⽂,找出本⽂⽣字,教师半数。

2、⾃主学习。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1)借助拼⾳读准字⾳。

(1)说说记字⽅法。

(2)组词理解意思。

3、全班交流: (1)识字⽅法:⽤熟字(偏旁)组合记⽣字。

“闹、吓。

” ⽤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记⽣字。

“吓、跟、跑、哈。

” ⽤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记⽣字。

“闹” 将熟字加、减或换⼀部分记⽣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咕咚来了》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会1个生字(热),认识“四点底”。

能力目的⑴朗诵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⑵会读指定的词语,能用“热闹”说一句话。

⑶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情感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他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他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他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他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难点:⑴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他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他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2’)⑴(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这座美丽的森林王国里,生活着很多心爱的小动物。

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森林王国,看看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了。

⑵板书课习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2’)⑴自己看音节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⑵你能叫出下面词语朋友的名字吗?木瓜:谁知道木瓜是什么?指名说。

看图介绍:木瓜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它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入药。

水花:你见过水花吗?在哪儿见到的?(石头扔进水里;手拍打水面……)咕咚:当石头扔进水里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水花,还能听见声音呢。

出示词。

逃跑:这个词表示的是一种动作,谁愿意给大家做一做?跑的时候要用到脚,所以跑这个词就是足字旁。

跟着:像这样的词还有“跟着”,跟着他人走也要用到脚,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热闹:提示“闹”在这里应该读轻声。

课文里怎么热闹了?出示句子读: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

是啊,那么多的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能不热闹嘛。

你还见到过哪些热闹的局面?你能用热闹说一句话吗?齐读:吓坏、正巧、熟了、大伙儿(提示儿化音)、哈哈笑⑶把这些词带回课文里,再读课文。

要做到正确流利。

⑷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都标好了自然段,说一说共有几个自然段。

⑸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思心得:(15’)(一)、通读全文,了解内容。

⑴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里提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1)指名请一位同学答复,根据学生的答复在黑板上贴上小动物的图片。

(2)引导学生:只有这三种小动物吗?你是从那个词看出来还有很多很多小动物的?(板书:动物们)⑵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在遇到这件事之后的反馈一样吗?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二)、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说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⑵赶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段还知道什么了?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把你知道的都读出来。

(三)、第二、三自然段。

⑴原来是一个木瓜掉到水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不过小动物们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动物们在遇到这件事之后,它们的反馈一样吗?(不一样)快点读读二、三自然段,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答复板书∶逃跑、拦住)⑵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因为他们都很胆怯)⑶可不是,第一个听见“咕咚”声的兔子就被吓坏了,(出示句子)赶紧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看出兔子被吓坏了?(提示:“拔腿就跑”说明兔子心里很胆怯,所以跑得特别快。

)指导朗诵。

⑷其他的小动物听见兔子的喊声也很胆怯,全都跟着兔子跑起来。

自己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兔子和小动物们惊恐的样子来。

自由读,指名读。

⑸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大象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大象是怎么说的。

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

⑹出示第三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

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

指名分角色朗诵课文。

⑺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分明。

(四)、第四自然段。

⑴听了大象的话,他们又一起来到湖边要看个终究,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赶快读读第四自然段。

⑵大家为什么“悄悄”来到湖边呢?(他们还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怕惊动了“咕咚”,所以“悄悄”的。

)⑶当他们悄悄来到湖边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木瓜掉进了湖里,如果这时你就是在湖边的一个小动物,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笑了,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知道尽管都是笑,但每个动物想的不一样,笑的内容也不一样)。

⑷多有趣的结局呀,难怪大家都笑了,让我们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⑸试着背诵第四自然段,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一起读。

四、复述课文,开展语言:(5’)⑴朗诵全文,思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兔子和小动物自己吓自己;也可能说兔子不该没弄分明是怎么回事就乱说……)总结归纳板书:不对、对。

⑵你喜爱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

指名复述。

五、学习生字:(5’)过渡:由于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这个“咕咚”可让森林王国热闹极了。

⑴出示词“热闹”,读词,“热闹”的“热”是这课的一个生字,看音节读准字音。

⑵认识新偏旁:四点底。

会读会写(提示:第一个点是左点,稍大,中间两个右点都比较小,最后一个右点较大)。

⑶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呢?⑷组词:热闹、炽热、酷热、热情、热烈、热水、热心……⑸指导书写:整体观察,上大下小。

生描红,边描边想想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横折弯钩和“飞”字中的横折弯钩一样,要写得斜一些。

)师范写,学生练习。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我们以后做事要向大象学习,听他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他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⑹咕咚来了小兔图小猴图——逃跑动物们大象图——拦住篇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懂得“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他人说是不行的。

”道理。

★学习生字“吓、腿、啦、热、闹”,掌握字形,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热闹”一词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小动物们“惊恐失措”和狮子“从容、冷静”的语气。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理解“热闹”一词的意思,能够用“热闹”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他人说是不行的。

”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⑴出示课习题,学生齐读⑵复习字词咕咚成熟拦住大伙儿小猴小鹿说明:采用“摘木瓜”的形式复习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抓住难点字词的音、形、义,帮助学生稳固。

二、学习课文2—4节⑴听2—4节录音,练习说话课件出示:一个木瓜“咕咚”一声掉进湖里,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

(根据答复在黑板上逐幅出示动物图)说明:通过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把话说得连接,说得流利,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⑵指导学生朗诵课文(1)要求:轻声朗诵课文2—4节,能够读正确。

(2)播放“小动物逃窜”的录像,学生根据内容说说看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快跑啊!”,指导朗诵。

(4)给录像配音说明:句子的朗诵指导层层递进,先请学生观看录像,创设情境,感受当时小动物紧张、胆怯的心情,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后再进行朗诵,就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让学生为这段录像配音,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达**,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⑶理解课文,指导朗诵(1)学生再读2—4节,找找还能体现小动物紧张、胆怯的词语,进行圈划。

(2)交流①理解“拔腿就跑”并板书,指导朗诵这句话。

②有感情地朗诵第二节③学习3个生字:吓腿啦说明:采用“分散中的小集中”识字教学,既能突出本堂课生字教学的重点,又能使生字重复出现,强化学生识记。

④理解“跟着”“一个跟着一个”并板书男女生有感情地朗诵三、四小节⑶学习、理解“热闹”(1)创设情境,学生通过表演感受森林里“热闹”的局面(2)学习生字“热”①读准翘舌音②与“熟”比较(3)学习生字“闹”①学生想好规定记住“闹”的字形②课件演示帮助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说明:通过认真观察,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分辨出“熟”和“热”字形的异同,通过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形象地掌握“闹”的字形与字义。

两个生字的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效果。

(4)理解“热闹”,练习说话①说说平常生活中看到的热闹局面②出示: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的照片,指导说话(5)理解文中“热闹”的意思说明:在指导用“热闹”一词进行说话练习时,引导学生联络生活实际感受各种各样的热闹场景,从而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使学生从把话说完整到把话说详细。

三、学习课文5—7节⑴学习第五节(1)小组自学要求:小组合作读读这一节,讨论讨论狮子的表现和小动物们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分角色读一读。

(2)交流并板书:拦问(3)分角色朗诵说明:第五小节的学习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实验中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⑵学习⑹7节(1)课件出示插图,老师引读⑹7节(2)说话练习,出示:大伙儿看到,明白了。

(3)释疑:解答上节课提出的问习题(课习题中为什么用引号?)⑶悟道(1)发挥想象: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说明: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心田感受的时机,在大胆的想象与说话中悟出课文中的道理。

(2)出示道理⑷小结全文四、写字指导:热⑴课件演示“热”的笔顺⑵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五、拓展浏览,布置作业⑴出示《急性子的兔子》⑵布置作业要求:(1)借助拼音,把漫笔读正确。

(2)想一想:兔子遇到了什么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说明:为学生提供新的浏览材料,让学生换一个语言环境稳固生字,既增加了浏览量,又是对本课悟道的又一次深化。

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开展空间,培养浏览兴趣。

六、总结归纳板书设计“咕咚”来了兔子拔腿就跑小猴子跟着狐狸、山羊、小鹿一个跟着一个狮子拦问遇到事情要想一想,只听他人说是不行的。

篇三教学目的★认识本课的生字和认读字,会写“热”“闹”两个字,认识掌握“四点底”这个偏旁。

★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及课文的内容,知道听他人说话要动脑筋想一想,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能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生字、认读字的字音及“热闹”的书写指导。

★了解课文重点词句的意思,读出语气。

教学难点★写好“热”字。

★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知道听他人说话要动脑筋想一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解习题: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第6课,齐读课习题。

发问:咕咚是什么呀?还谁知道呀?”过渡:既然咕咚是一种声音,那它怎么能来呢?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新词。

⑴自由朗诵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学习反应(重点是生字新词)。

投影片:逃命正巧熟了热闹大伙儿吓坏了跟着跑说一说(1)自由读。

(2)指名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