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监测分析与遥感应用系统监测产品原理方法简易手册

合集下载

卫星遥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指南

卫星遥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指南

卫星遥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指南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升。

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全面、定量、精确的数据支持,为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关于卫星遥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一、卫星遥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来源卫星遥感数据主要通过遥感卫星获取,一般分为静止卫星和运动卫星两种。

静止卫星主要包括地球同步卫星,如NOAA、FY和GOES等;而运动卫星则包括轨道卫星,如加密系列等。

这些卫星通过携带的传感器获取大气、海洋、地表等多种信息,并将数据传回地面接收站,形成遥感数据。

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1. 数据预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在获取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如大气干扰、传感器噪声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这些误差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影响,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校正、去除异常数据和噪声等。

2. 数据融合卫星遥感数据通常会得到多个波段的信息,如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等。

为了利用这些信息更全面、准确地描述海洋生态环境,需要进行数据融合。

数据融合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将不同波段的数据进行组合,形成一幅全谱段的影像,从而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更全面监测和描述。

3. 特征提取与分类卫星遥感数据含有丰富的信息,但需要通过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来解读和分析。

特征提取是将遥感数据转化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参数,用于描述和分析海洋生态环境。

常用的特征包括水温、叶绿素浓度、浮游植物类型等。

而分类则是将特征参数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将海洋生态环境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方便后续的监测、分析和决策。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不仅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进行评估。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关键环境指标的时空分布等信息,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原理与应用完整版

遥感原理与应用完整版

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名词解释:1、电磁波(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其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一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

)变化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2、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顺序排列,就能得到电磁波谱。

3、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4、辐射温度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5、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6、发射率实际物体与同温下的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能量之比。

7、热惯量由于系统本身有一定的热容量,系统传热介质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所以当系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升或下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性质称为系统的热惯量。

(地表温度振幅与热惯量P成反比,P越大的物体,其温度振幅越小;反之,其温度振幅越大。

)8、光谱反射率ρλ=Eρλ/ Eλ(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9、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和波长λ的函数。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λ乘绝对温度T 是常数2897.8。

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 0.47 μm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②③)①反射率等于1 ②反射率等于0 ③发射率等于1 ④发射率等于0。

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②⑥)①反射率②发射率③物体温度一次方④物体温度二次方⑤物体温度三次方⑥物体温度四次方。

遥感原理与方法

遥感原理与方法

定量分析
基于提取的信息,进行定量描述 和推断,如植被指数计算、土地 利用变化监测等。
时空分析
结合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地物变 化的趋势和规律,为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05 遥感应用案例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监测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非法占地、土地退化等问题,为土地资源管理和规 划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领域,拓展到农业、林业、气 象、海洋、交通等更多领域,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遥感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资源调查与监测
环境监测与保护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森林、 水体等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 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 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水 质、土壤等环境要素,及时 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为环 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的农作物生长情况 、种植面积等信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 对农作物产量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方法具有 客观、准确、时效性强的特点,对于农业生 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遥 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
状况等情况,为农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06 遥感发展前景与挑战
遥感图像增强
对比度拉伸
通过调整像素值的范围, 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使地 物特征更加突出。
直方图均衡化
通过对图像的直方图进行 均衡化处理,改善图像的 整体对比度。
多光谱增强
利用不同波段之间的信息 差异,通过合成、融合等 技术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 率和光谱分辨率。
遥感图像解译与分类
目视解译
通过专业人员的目视观察和经 验,对遥感图像进行地物识别

(完整版)遥感应用

(完整版)遥感应用

干旱等灾害的监测干旱及监测由于从植被指数反演出的地表绿度与植物的生长状态及其密度密切相关,因此,植被指数可用于监测对作物生长不利的环境条件,尤其是对在干旱环境的监测。

植物冠层温度升高是植物受到水分胁迫和干旱发生的最初表征。

因此,土地表面温度可用于干旱监测。

距平植被指数A VI :分析NDVI 的变化与短期的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A VI 作为监测干旱的一种方法,它以某一地点某一时期多年的NDVI 平均值为背景值,用当年该时期的NDVI 值减去背景值,即可计算出A VI 的变化范围,即NDVI 的正、负距平值。

正距平反映植被生长较一般年份好,负距平表示植被生长较一般年份差。

一般而言,距平植被指数为-0.1~-0.2表示旱情出现,-0.3~-0.6表示旱情严重。

条件植被指数 VCIVCI 的缺点是未考虑白天的气象条件如净辐射、风速、湿度等对热红外遥感的影响及土地表面温度的季节性变化 条件温度指数TCI 强调了温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即高温对植物生长不利归一化温度指数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雷达土壤水探测水的介电常数和干土介电常数有很大的差别,水的介电常数大约为80,而干土介电常数仅为3左右。

一般土壤可以看成是水和干土的混合,因而土壤的介电常数会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并且,电磁波散射模型已表明雷达回波的后向散射系数直接受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

这就构成了微波遥感探测土壤湿度的物理基础。

雷达土壤水探测的优势:(1)雷达土壤水探测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微波遥感不受光照、云雾等天气条件的影响,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

(2)特别是长波段微波能够穿透植被,并对土壤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土壤水反演通过统计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土壤水分预测的经验方程。

水平、垂直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04;同时,从两个极化数据的回归线来看,整体上裸土的水平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略小于垂直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20cm 深土壤含水量和后向散射系数的散点图,裸土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后向散射系数对土壤含水量较敏感。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应用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应用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应用方法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环境监测技术实现原理和应用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监测技术实现原理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学原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如光学、声学、电学、天文、地理、气象、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本文以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和土壤环境监测等主要环境监测领域为例,分别从实现原理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气环境监测的实现原理大气环境监测的实现原理主要基于光学和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为自动化气象站和气象雷达等:自动化气象站主要用来监测大气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可通过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而气象雷达则主要用来监测大气环境中的雨、雪、霾等物质的浓度分布情况,可通过获取反射回波信号来对物质浓度进行测量。

(二)水环境监测的实现原理水环境监测的实现原理主要基于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为自动站点和水质传感器等:自动站点主要用来监测水环境中的流量、水位、水温、氧气含量等参数,可通过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而水质传感器则主要用来监测水环境中的水质指标,如PH值、浊度、氨氮含量等,可通过浸泡式或悬挂式等方式将水样接入传感器,并对水质指标进行测量。

(三)土壤环境监测的实现原理土壤环境监测的实现原理主要基于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其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为土壤质量传感器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等:土壤质量传感器主要用来监测土壤环境中的温度、湿度、PH值、盐分含量等参数,可通过探头将传输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分析;而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则主要用来监测土壤环境中的土地利用情况,可通过卫星图像等数据源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二、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方法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方法与环境监测领域有紧密关联,因此在本部分将针对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和土壤环境监测三大方向进行分析。

卫星遥感实验报告

卫星遥感实验报告

卫星遥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卫星遥感技术,了解地表物体的特征、变化情况,提高对地球表面环境的监测能力,同时掌握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
1. 计算机
2. 遥感软件
3.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三、实验步骤
1. 下载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选择合适的地区和卫星,下载对应的遥感影像数据文件。

2. 打开遥感软件:将下载的遥感影像数据文件导入到遥感软件中。

3. 图像预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

4. 影像增强:根据实验要求对影像进行增强处理,突出感兴趣的地物信息。

5. 地物分类:利用遥感软件进行地物分类,将影像中的不同地物进行划分和标注。

6. 结果分析: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地表物体的分布情况和变化情况。

7. 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成功获取了地表物体的分类信息,包括植被、水体、建筑等不同地物类型。

通过对比不同地物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地表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卫星遥感实验,我们学习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了遥感影像的处理和分析技能。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遥感应用能力。

六、参考文献
1. 《遥感原理与应用》
2.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以上为本次卫星遥感实验的实验报告。

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

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

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概述: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是一门利用遥感卫星获取的数据,对地球表面进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数据已经成为了地理信息、气象、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的重要数据来源。

本文将介绍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卫星遥感数据是通过卫星在高空中拍摄地球表面的图像或其他收集到的数据。

卫星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可以捕捉可见光、红外线、雷达等不同波段的数据。

这些数据以图像或数字形式被传回地面,然后经过处理和分析,提供给各行各业的用户。

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号,通过对图像进行解译和处理,获取有关地表特征、气象环境、土壤植被等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解译和分类卫星遥感数据通常提供的是一个二维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解译和分类,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人类活动等信息。

这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影像处理软件来实现。

2. 数据处理和校正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或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大气散射、云层遮挡等干扰。

因此,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校正是十分必要的。

这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特征提取和分析通过对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可以提取出具有特定意义的地表特征,如河流、湖泊、道路等。

特征提取可以基于图像的像素值、纹理、形状等属性进行。

这些特征能够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提供参考。

三、常用的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方法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方法众多,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应用领域会选择不同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基于训练样本的分类方法,通过人工选择一些带有标签的样本,训练分类器来对整个图像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精确分类的场景,如土地利用分类、植被分类等。

2. 无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是一种基于图像中像素数值相似性的分类方法,在不需要人工标记样本的情况下,根据像素的统计特征将整个图像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第一章遥感原理及应用概论 ppt课件

第一章遥感原理及应用概论 ppt课件
•覆盖11X11KM •包含3+1个波段 •分辨率1、4米 •价格33$/KM •经过赤道时间:当地 时间上午10点左右
特点: 分辨率高 数据量大 满足微观监测
体育场
房屋
德国法兰克福飞机场 Qickbird 0.61米分辨率
SRTM
•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公里左右。
3月22日
法国卫星在 马航MH370 搜索区发 现122个物 体
3月27日
泰国地理信息与 空间技术发展局 27日称,卫星图 像显示,在距离 目前南印度洋搜 索区200公里处
发现300个漂 浮物,大小从 2米到15米不

遥感的特点
• 遥感范围大,可实施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 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 •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具有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
遥感原理与应用
什么是遥感
Remote Sensing 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直接接触研究对象 的情况下,获取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 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千里眼”、“顺风耳”
什么是遥感
upscale
upscale
•Platform depends on application •What information do we want? •How much detail? •What type of detail?
参考阅读资料
• Some Important Dates in the Chronological History of Aerial Phot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
遥感典型应用
气象应用

复习-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复习-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1.为什么说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探测、分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电磁波遥感,即利用航天、航空(包括近地面)遥感平台上的遥感仪器,获取地球表面(包括陆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特征的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定性、定量地研究地球表层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学过程,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服务。

这里把地球作为遥感的研究对象。

因此,可以说,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探测、分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

2.遥感数据源的改善:三高两多高光谱、高几何分辨率、高灵敏度、多角度、多类型。

高几何分辨率是指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高灵敏度,指的是高光谱分辨率的成像光谱仪,可有几十至上百个波段,波段数越多,越能充分利用地物在不同波段光谱响应特征的差别。

波段取样间隔可达5~10 nm,可以显示每个像元的光谱曲线,以便直接针对地物特征峰值波长微小差异来识别物质。

多角度指GPS定位,微波,激光测距,以及三维立体观测。

实现了从单一垂直观测向多角度观测的方向转化,不仅利用多光谱观测提取地物组分的波谱信息,而且利用多角度观测提取地物空间结构的三维信息进行精确的空间定位、定量研究和多维分析。

多类型,多种遥感仪器载于同一平台上,构成自校、互校系统,以提高观测数据的灵敏度、准确度。

1.波粒二象性及如何验证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这就是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

A.波动性:电磁波是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因此具有波动性,表现为干涉, 衍射,偏振等现象.B.粒子性:它是由密集的光子微粒组成的,电磁辐射的实质是光子微粒的有规律的运动。

电磁波的粒子性,使得电磁辐射的能量具有统计性.光电效应,黑体辐射等.5.BRDF与BRF ( 二者关系:BRF=π(BRDF) )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只取决于地物本身(波谱特性,空间结构),两个方向的变量以及入射辐射通量空间分布函数。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5章-遥感作业(1)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5章-遥感作业(1)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5章-遥感作业(1)1. 简介本文是《遥感原理与应用》第5章的遥感作业(1)。

本次作业主要涉及到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应用,通过本次作业的完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遥感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的获取是遥感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对地球表面信息的探测手段。

遥感数据的获取主要有以下方式:1.感应遥感:通过地面感应器获取所需数据,如温度、湿度等。

2.摄影测量:通过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数据。

3.雷达遥感:通过信号的反射和散射获得影像数据,主要用于地形测量和军事侦察等领域。

4.卫星遥感:利用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监测,获取影像数据。

3. 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处理是将从遥感平台或遥感传感器获取的原始数据转化成可以用于分析和应用的数据的过程。

遥感数据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流程: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数字图像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过滤、分割和分类等操作,提取所需信息。

3.地理信息系统(GIS)集成:将处理后的遥感图像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集成,实现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4. 遥感数据的应用遥感数据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很多领域,如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预警和农业生产等。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遥感数据应用:1.矢量化:将遥感图像转化为矢量数据,用于地图制图、土地利用分类和资源评估等。

2.地表监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城市扩张、海岸侵蚀和农业追踪等。

3.环境监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植被覆盖等。

4.天气预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引导和辅助,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5.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不断在发展和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和深入。

本次作业通过对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的介绍,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遥感应用原理与方法

遥感应用原理与方法

遥感应用原理与方法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遥感卫星等遥感平台所获取的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信息,通过传感器对辐射能的检测和记录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一定目的和目标的地表、大气和天体等信息的科学技术。

遥感应用原理与方法涵盖遥感数据获取、处理与分析的步骤,以下将分别介绍。

一、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获取是指利用航空器、卫星或其他遥感平台采集遥感数据的过程。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辐射能的接收,然后将接收到的辐射能转化为数字信号或图像数据。

常见的遥感数据获取方式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等。

1.航空摄影:通过航空摄影机将地面目标的影像记录在感光介质上,再经过处理和解译,获取地表信息。

航空摄影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但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2.卫星遥感:利用具有遥感功能的卫星进行影像获取。

由于卫星高空运行,可以覆盖更大的地表面积,并且可以获取大范围的连续遥感数据,有利于对地球表面进行长时间和全面的监测。

3.无人机遥感:无人机遥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

无人机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小范围内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适用于小区域目标的监测和分析。

二、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指将采集到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信息提取,得出目标地区的特征和信息。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遥感图像预处理、信息提取与分类、变化检测和遥感时空分析等。

1.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主要通过空间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处理,使图像质量更好、减少噪声,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2.信息提取与分类:信息提取与分类是指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将遥感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提取和分类。

常见的方法包括目标识别与定位、纹理分析、光谱解混和等。

3.变化检测与监测:变化检测是指通过对多个时间段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找出地表变化的区域和特征。

例如用于城市扩张、植被遥感、地质灾害监测等。

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书

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书

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书学遥感必读的十本专业书1.《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遥感原理及其应用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著作。

全书共15章.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至第5章为遥感基础。

重点闻述遥感系统的基本理论、物理概念、遥感数据源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及各类遥感信息的特征;并分别介绍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等。

第二部分:第6至第10章为遥感分析方法。

主要阐述迢感图像的解译、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综合分析方法、数据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并着重介绍遥感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其模型等。

第三部分:第11至第15章为迢感专题应用。

这一部分以理论、方法、实例相结合,择用国内外典型实例,从土地、植被、水体和海洋、地表能量平衡与土壤水分、地质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映遥感信息科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本书内容丰富,具基础性、前沿性,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作为地学、环境、空间信息等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有关高等学校师生及各专业领域的广大遥感科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2.《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刘慧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内容提要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全国高等学校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深教材。

教材注重反映现代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结合经济建设实际,注重反映遥感应用内容。

全书以较大的篇幅系统介绍了计算机遥感图像处理的内容.并且在诸如地物光谱多光谱成像仪、微波遥感,特别是3S(RS、GIS、GPS)集成等世界领先技术方面,注重适当引入。

主要内容包括:遥感基本概念、电磁辐射和地物波语、遥感成像原理、逐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图像信息的提取与分类处理、遥感的应用及实例、3S集成,以及新型遥感平台与传感器等。

书后还附有遥感缩写字母表和常用词汇选编。

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

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

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是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球上的信息并进行监测和应用的一种科学手段。

它可以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数据,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等不同频段的信息,然后利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等等。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监测地表的变化、状况和环境特征,进而应用于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

卫星遥感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三个环节。

数据获取是指通过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数据。

目前常用的卫星有陆地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和环境监测卫星等。

卫星传感器可以获取到的数据有可见光数据、热红外数据、微波数据等。

这些数据包含了地表的不同特征信息,例如地表温度、植被指数、降水量等。

数据处理是指对获取到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和变化检测等。

应用方法是指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应用于实际问题,实现对地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

应用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领域的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农业生产监测、森林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

卫星遥感监测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受灾情况和病虫害等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农业生产者可以科学合理地管理农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通过遥感监测农田的植被指数变化,可以确定农田的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灌溉和施肥的量,提高农田的水肥利用效率。

同时,通过遥感监测农田的显著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农田的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大面积的损失。

卫星遥感监测在林业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遥感监测森林资源,可以实现对森林的定量和定性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测算森林的覆盖面积、树种组成、林分结构等重要参数,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灭火措施,减少火灾对森林资源的损失。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图像分析、信息提取、地物分类等操作的过程。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环境监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遥感影像获取与处理流程1. 遥感影像获取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通常通过陆地、海洋和空中等不同平台的传感器获取。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卫星遥感,这些卫星可根据应用目标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轨道高度进行数据获取,如SPOT、Landsat和MODIS等。

2. 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增强、分割和分类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该步骤主要用于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其他干扰因素,使得后续分析更加准确。

其次是增强,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可以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对比度,进而更好地描述地物和地貌特征。

然后是分割,即将图像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后续的地物分类和分析。

最后是分类,通过遥感影像分类算法,将图像中的各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型,如水域、草地、建筑等。

二、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1. 光谱原理遥感影像的多光谱数据是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不同波段的反射、辐射或荧光进行探测和测量而获得的。

不同类型的地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反射和吸收特性,通过光谱技术可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物类型。

2. 空间分辨率原理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中一个像元(像素)所代表的地面区域大小。

空间分辨率越高,代表着一个像元所表示的地表细节越小,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小尺度地物和地貌特征。

3. 数据融合原理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是将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在一起,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它们进行优化和增强,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地物信息。

数据融合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率,并减少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三、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方法1. 图像分类方法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主要分为监督和非监督两种。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遥感的定义、原理及其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遥感影像的分类、分辨率等基本概念。

3. 学生能够了解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遥感影像进行地物识别和简单分析。

2. 学生能够操作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影像的预处理和简单解读。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遥感应用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遥感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够关注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

3.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以遥感原理与应用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遥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新技术和新方法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遥感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关注遥感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遥感基本概念- 遥感的定义与原理- 遥感影像的分类与分辨率2. 遥感技术原理- 传感器与平台-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遥感影像解译与分析3. 遥感应用领域- 农业遥感- 环境监测遥感- 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遥感4. 遥感实践操作- 遥感数据处理软件介绍与操作- 遥感影像地物识别与分析- 遥感应用项目设计与实施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遥感基本概念- 介绍遥感的定义、原理- 遥感影像的分类与分辨率第二周:遥感技术原理- 传感器与平台-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第三周:遥感应用领域- 农业遥感- 环境监测遥感第四周:遥感实践操作- 遥感数据处理软件介绍与操作- 遥感影像地物识别与分析第五周:遥感实践操作与项目设计- 遥感应用项目设计与实施- 学生展示与交流教学内容关联教材:《高中地理选修:遥感技术与应用》第一章:遥感基本概念第二章:遥感技术原理第三章:遥感应用领域第四章:遥感实践操作与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遥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田监测与预警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田监测与预警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田监测与预警的方法与技巧卫星遥感技术在农田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田监测与预警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的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农田的管理和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农田监测与预警的方法与技巧。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和拍摄,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其原理是通过接收和记录由卫星传感器发射的电磁波,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生成图像,从而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

与传统的农田监测方法相比,卫星遥感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广覆盖性:卫星遥感可以覆盖整个农田区域,包括较大范围的土地和农田景观,因此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

2.高时空分辨率:卫星传感器可以将地球表面分成很小的像素,使得每个像素代表的区域非常小,从而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3.实时监测:卫星遥感数据可以实时获取,并且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农田变化和问题,实现快速响应和决策。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农田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1.土地利用与覆盖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包括耕地、草地、森林等,从而可以了解农田的使用情况,帮助农业部门进行土地管理和规划。

2.农作物生长监测:卫星遥感可以通过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如生长周期、叶面积指数等参数,来评估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病虫害和干旱等灾害的发生。

3.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农田中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农业部门采取控制和防治措施。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追踪病虫害的发展趋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其蔓延。

4.水资源监测与管理: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的变化,如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帮助农田灌溉和水资源管理。

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数据,可以评估农田的水分利用情况,合理安排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件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件
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 境监测、城市规划、军事 侦察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
遥感优势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 、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 、实时性强等优势。
遥感技术分类
01
02
03
04
主动遥感
主动遥感通过向目标物发射电 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回波来
获取信息,如雷达遥感。
被动遥感
被动遥感通过接收目标物自身 发射的电磁波来获取信息,如
和市场调控提供依据。
农业灾害监测
03
及时发现和评估农业灾害,如病虫害、旱涝等,采取有效措施
减轻损失。
林业应用
森林资源调查
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的分布 、面积和生长状况,为林 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数据支持。
森林火灾监测
快速发现森林火灾,及时 组织救援,减少火灾损失 。
林业病虫害监测
遥感技术可监测林业病虫 害的发生和扩散情况,指 导防治工作。
文化景观分析
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文化景观,揭示历 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
文物鉴定与保护
遥感技术可辅助文物鉴定,同时为文物保护和修复提供重 要信息。
气象领域应用
气象观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大气、云 层、风速等气象要素,为天气预 报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灾害预警
遥感技术可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涝 、地震等的发生和发展,及时发 出预警信息,减少灾害损失。
01
军事侦察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敌方军事部署 、行动和装备信息,为军事决策 提供重要依据。
目标识别
02
03
战场环境监测
通过遥感图像识别敌方车辆、飞 机、舰艇等目标,提高作战效能 。
遥感技术可实时监测战场环境变 化,如地形、气象条件等,为军 事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第4章 遥感技术系统分解

第4章 遥感技术系统分解

目录第4章遥感技术系统 (1)§4.1遥感平台 (1)4.1.1 地面平台 (1)4.1.2 航空平台 (2)4.1.3 航天平台 (2)§4.2遥感传感器 (4)4.2.1 传感器组成 (4)4.2.2 传感器的分类 (7)4.2.3 传感器的性能 (8)§4.3遥感数据的接收记录与处理系统 (10)4.3.1 地面接收站 (10)4.3.2 遥感数据处理中心 (11)4.3.3 遥感基础研究与应用中心 (12)第4章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和遥感数据的接收、记录与处理系统组成。

§4.1 遥感平台遥感平台(Platform)是指装载遥感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遥感平台的种类很多,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在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上,可以获得不同面积、不同分辨率、不同特点、不同用途的遥感图像数据。

在遥感应用中,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使用组成立体遥感观察网。

常见遥感平台见表4-1。

表4-1可应用的遥感平台4.1.1 地面平台置于地面上和水上的装载传感器的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装置叫做地面遥感平台,包括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一般在100m以下,主要用于近距离测量地物波谱和摄取供试验研究用的地物细节影像,为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

通常三角架的放置高度在0.75m~2.0m之间,在三角架上放置地物波谱仪、辐射计、分光光度计等地物光谱测试仪器,用以测定各类地物的野外波谱曲线;遥感车、遥感塔上的悬臂常安置在6~10m甚至更高的高度上,在这样的高度上对各类地物进行波谱测试,可测出地物的综合波谱特性。

为了便于研究波谱特性与遥感影像之间的关系,也可将成像传感器置于同高度的平台上,在测定地物波谱特性的同时获取地物的影像。

4.1.2 航空平台悬浮在海拔80km以下的大气(平流层、对流层)中的遥感平台叫做航空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产品原理方法 简易手册
中国气象局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监测产品原理方法简易手册
文档控制(Document Control)
版本历史(Version History)
版本(Version) 日期(Date) 被替换的文档(Superseded Document)
自上一版本以来的重大修改(Changes since last version)
发行控制(Issue control)
编制人 签字日期 职位
审核人
签字日期
职位

批准人
签字日期
职位
发布日期
涉密级别
参考文件(File reference)
中国气象局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监测产品原理方法简易手册


第 1 章 沙尘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技术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1 对大气沙尘响应灵敏的仪器光谱通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2 基于卫星仪器的沙尘监测原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2 监测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2.1 基于卫星仪器响应和沙尘气溶胶辐射特征的监测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5 1.2.2 沙尘判识图像的人机交互式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1.2.3 构建基于天气学和监测经验的大气沙尘强度估算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9 1.3 输入/输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1.3.1 输入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1.3.2 主要输出产品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1.4 应用个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4.1 实时监测产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1.4.2 监测统计产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第 2 章 大雾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2.1 技术原理和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2.1.1 夜间雾监测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2.1.2 白天雾监测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2.1.3 雾监测事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2.2 雾区微物理参数反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2.2.1 大雾区域的垂直厚度提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2.2.2 大雾区域光学厚度反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2.3 输入/输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2.3.1 输入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2.3.2 输出产品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2.4 应用个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第 3 章 火情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