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生活中的冷色》教案设计
生活中的冷色美术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冷色调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冷色调的运用方法;3.能够通过冷色调表现生活中的美景。
二、教学内容1.冷色调的概念和特点;2.冷色调的运用方法;3.生活中的冷色美景。
三、教学过程1. 冷色调的概念和特点冷色调是指以蓝色、绿色、紫色为主调的色彩组合,给人以冷静、沉静、安静、深沉、高贵、神秘等感受。
冷色调的特点是色彩明度低,色调偏暗,给人以深沉的感觉。
2. 冷色调的运用方法冷色调的运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色调运用法单色调运用法是指在画面中只使用一种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紫色等。
这种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统一,给人以深沉、高贵、神秘等感受。
(2)对比运用法对比运用法是指在画面中使用冷色调和暖色调相对比,如蓝色和黄色、绿色和红色等。
这种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3)渐变运用法渐变运用法是指在画面中使用多种冷色调,通过渐变的方式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柔和的过渡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使画面更加柔和、自然。
3. 生活中的冷色美景生活中有很多美景都是冷色调的,比如:(1)海洋海洋是蓝色的,蓝色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冷色调。
在海边欣赏海洋的美景,可以感受到蓝色的深沉、高贵、神秘等感受。
(2)山林山林中的植物大多是绿色的,绿色也是一种冷色调。
在山林中欣赏自然风光,可以感受到绿色的清新、自然、安静等感受。
(3)夜景夜晚的城市是紫色的,紫色也是一种冷色调。
在夜晚欣赏城市的夜景,可以感受到紫色的深沉、高贵、神秘等感受。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冷色调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冷色调的运用方法,能够通过冷色调表现生活中的美景。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4篇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4篇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4篇教师可以通过身边冷色知识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初步掌握冷色的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画一幅风景画。
二、教学重难点色彩的搭配与绘画的手法。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师生交流,导入课题出示冷暖不同的两幅装饰画。
师:冬天到了,老师家里比较冷,想在房间里挂一幅看起来比较暖和的画,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幅吧!生:选橙色的。
师:为什么不是那幅蓝色的呢?生:因为它是冷色,暖色会给人温暖的感觉,而冷色会让我们在寒冷的环境让人觉得更冷。
导出课题并板书:色彩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冷色。
2、探究学习复习冷暖知识出示色相环,让学生找出暖色,并分析。
师:暖色让你联想到什么?(火、花、太阳、节日…)师:那蓝色让你想到什么?(大海、天空…)那绿色让你想到什么?(茂密的树林、一望无际的田野、希望…)紫色呢?(优雅的紫丁香、神秘的山洞…)师:像这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静、清凉、优雅、神秘、寒冷…)师总结:像这样的颜色我们称之为冷色。
了解冷色的相对性钴蓝和湖蓝哪个更冷?草绿与黄绿哪个更冷?总结: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欣赏名家作品分析凡高的《星月夜》1)里面有哪些颜色?哪些冷色?有没有暖色?暖色的作用是什么?冷色与暖色谁的面积比较大?这幅画给我们什么感受?2)在一幅作品中,如果大部分的颜色是冷色,我们就把它称作冷色的画。
3、教师演示,引导创新教师用简练的手笔创作出冷色的作品。
引导学生继续欣赏课本中作品,并提问:作品中有哪些冷色?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教师辅导。
四、讲评并小结1、在班级内举行小型画展,进行多层次评价。
2、小结:我们生活在缤纷炫丽的色彩世界中,我们要用我们手中的彩笔描绘周围美丽的景象…通过对比感受冷暖色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觉。
小学美术《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在本次《生活中的冷色》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地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冷色调的概念时,普遍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色彩概念。例如,可以准备更多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冷色调的特点。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但我也注意到有的小组在讨论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说明我在引导和监督方面还需要加强,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得。
最后,我也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管理能力。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又能保持课堂的秩序,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课题。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画作的主题,指导他们如何运用冷色调来表达主题,例如描绘冬天、夜晚等场景;
-在团队协作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冷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树木或者紫色的花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活中冷色的奥秘。
-在创作实践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冷色调进行绘画,强调其在画作中的表现。
2.教学难点
(1)学生对冷色调的识别与运用;
(2)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巧妙地运用冷色调,使之与主题相协调;
(3)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如何相互借鉴、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创作。
《生活中的冷色》名师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知道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并能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方法与过程:借助书本范画及对于色彩工具的认识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用美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艺术直觉。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完成了三原色与三间色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础的色彩知识。
本学期学习的色彩冷暖知识,是建立在原色和间色知识基础之上的。
本课是在上一课学习暖色的基础上认识色彩中的冷色,对于冷色色彩知识的学习会比较顺利。
在本课实践环节,学习梵高的小笔触点染的表现方法,创作风景画是学生即将面临的新问题,在点染技法、色彩搭配技巧方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大力帮助。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难点: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师生问好![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
]活动2【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后,教师提问:1.画面中出现了什么颜色?生:答。
2这个场景大家熟悉吗?生:答。
3.如果有雾霾,我们还能看到这美好的环境吗?生:答。
4.怎样留住这美妙的环境?生:答。
5.你们还在哪见过这些蓝色?生:答。
[设计意图:用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6.生活中处处可见蓝色,王老师这也有几幅蓝色的图片,我们来看看。
出示雪景图片。
7.白雪皑皑的冬天,深蓝色的夜景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冷8.炎炎夏日里,我们换上一袭蓝色系的衣服,视觉效果怎么样?出示蓝色系服装图片。
生:清爽。
9.为什么一些国际性会议场所会选择蓝色作为背景?出示蓝色系会议场馆图片。
生:庄严。
10.看书中第6页《蓝色圆舞曲》和幽蓝卧室中出现的颜色,带给你什么感受?小组讨论的形式。
生:宁静。
11.我们就把带给我们寒冷、清爽、庄严、宁静感觉的颜色叫做冷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冷色》。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欢迎来到http:///教案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篇一: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生活中的冷色》《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一、二、三、课题:生活中的冷色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知道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并能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书本范画及对于色彩工具的认识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用美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艺术直觉。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2. 难点: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五、六、七、教学准备:课件、水粉颜料、水彩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1)课件展示几幅冷色调的窗帘的图片让学生欣赏(2)用导入语创设情境:“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炎热,请为你家选择一幅窗帘,你会选哪种色彩的窗帘?为什么?(3)出示色阶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暖色,知道暖色都有哪些。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冷色都有哪些色彩。
”2.新授(1)欣赏图片,直观感知教师用PPT展示蓝色、绿色、紫色三种色彩,提出问题请学生联系实际回答a.蓝色想到生活中的什么?b.绿色能联想到生活的什么?c.紫色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2)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与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怎样的画面与场景,并用语言描绘一个冷色调的画面情境;最后淡一谈冷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3)教师总结讲解:a.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寒冷b.多媒体展示福田平八郎的日本画作品《水》,并欣赏一批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作品,讲解在绘画作品中冷色的运用。
(4)示范讲解a.出示平涂与点染作品对比并提问:画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b.教师示范点染的技法:点的方向、大小、密度不一样、染的色彩丰富,深浅有变化。
c.出示不同的用点染法完成的有色彩变化的学生作业欣赏。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冷色的概念,了解冷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表现。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辨出冷色,并运用冷色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践创作中,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冷色带来的宁静、清凉等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冷色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冷色,如蓝色、绿色、紫色等,并能在绘画中准确运用冷色表现出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冷色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运用冷色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创造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等)、冷色为主的艺术作品(图片或实物)。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 5 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夏日海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色彩,并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面中主要运用了哪些颜色?”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幅画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画面中主要运用了蓝色、绿色等颜色,这些颜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冷色。
”2、讲授新课(约 15 分钟)(1)认识冷色教师出示色卡,向学生介绍冷色的概念:“冷色是指给人以寒冷、宁静、清凉等感觉的色彩,常见的冷色有蓝色、绿色、紫色等。
”然后,让学生观察色卡,分辨出哪些是冷色,并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冷色的。
(2)冷色的特点教师展示一幅以蓝色为主的绘画作品和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对比观察,讨论:“这两幅画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给你的感觉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冷色的特点:“冷色通常会让人感觉收缩、后退、宁静、深沉。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美术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冷色,了解冷色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掌握运用冷色进行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冷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冷色在生活和艺术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冷色,理解冷色的特点和表现力。
学会运用冷色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冷色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在创作中,如何处理冷色与其他色彩的搭配和协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冷色的图片、绘画作品等。
绘画工具,如颜料、画笔、画纸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组生活中冷色的图片,如蓝色的大海、绿色的森林、紫色的花朵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颜色给人的感受。
提问学生:“看到这些颜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引出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2、讲授新课(15 分钟)认识冷色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让学生将其分为暖色和冷色两组。
讲解冷色的概念:冷色是指给人以寒冷、安静、深沉等感觉的色彩,如蓝色、绿色、紫色等。
冷色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展示不同深浅的冷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特点。
总结冷色的特点:冷色通常具有收缩感、后退感,能够让人感觉平静、凉爽、遥远等。
举例说明冷色在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如蓝色象征着冷静、理智、广阔;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平、希望;紫色象征着神秘、高贵、优雅等。
3、欣赏作品(5 分钟)展示一些运用冷色创作的绘画作品,如梵高的《星夜》、莫奈的《睡莲》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冷色的运用。
提问学生:“这些作品中冷色是如何表现主题和情感的?”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教案《生活中的冷色》图图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
通过本课学习让我们了解生活中的冷色,体验冷色的感受,掌握点染法的技法,运用点染法画一幅冷色调风景画。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2. 学习点染法技法。
3. 能运用点染法画一幅冷色调风景画。
提高学生色彩感受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用点染法画一幅冷色调风景画。
初步了解掌握冷色调的特点。
难点:适当运用点染法描绘冷色调画面,提高色彩审美感受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具:图片,课件,彩色卡纸学具:油画棒,水彩笔,图画纸,彩纸,风景图片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游戏“点点回家”先来玩个游戏,让你的眼睛、耳朵、大脑活动起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这个游戏叫“点点回家”,这有一幅画,都是用“点”点出来的,可是有两群“点点”太调皮了,集体离家出走,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分别这幅画的哪个位置,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课件《阿西西附近的风景》)(二)复习“暖色”知识课件出示“复习提纲”—— 1、什么是暖色?(暖色带给你什么感觉?)它能使你联想到什么? 2、哪些颜色属于暖色?最典型的暖色是什么色? 3、如何运用暖色?(它可以表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气氛?或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三)自学“冷色”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提纲”——1、什么是冷色?(冷色带给你什么感觉?)它能使你联想到什么? 2、哪些颜色属于冷色?最典型的冷色是什么色? 3、如何运用冷色?(它可以表现出什么样的画面气氛?或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情绪?),自主学习冷色相关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强调色彩的相对性。
(四)了解“点彩派”及其绘画特点,分析平涂法与点彩的区别。
欣赏梵高《花园里的树丛》、《星月夜》等,分析点染法的技法运用,点的排列方式与物象的形状有什么关系,突破难点。
师生互动板画。
(五)体验表现创新布置作业:试着选择冷色,并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张风景画。
《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教案信阳市浉河区工区路小学夏安强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2、能运用冷色调进行绘画。
3、借助书本范画及自己准备的教具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的基本知识,体验冷色的感受。
运用冷色画进行绘画。
在掌握色彩知识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冷色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欣赏分析作品掌握冷色的表现方法:通过色彩的审美训练,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用冷色调画进行绘画。
难点:很好的运用冷色作画,表现冷色的美。
教学过程一、设景导入:(1)夏天到了,请为一家冷饮店选择一幅窗帘,你会选哪种色彩的窗帘?为什么?(蓝绿紫清凉,红橙黄热)(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冷色》二、学习新课:请联系生活做一道连线题:1、蓝色想到生活中的什么?(晴朗的天空,浩瀚的大海)2、绿色能联想到生活的什么?(辽阔的田野,参天的大树)3、紫色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优雅的丁香,神秘的太空)三、欣赏范画:欣赏书中范画:1、日本画《水》日本福田平八郎冷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水的柔美、清爽2、摄影《蓝色圆舞曲》中国当代杨德军感受到了田原风光的静谧、优美3、学生作品《航天飞机》感受到了太空的神秘、空灵淡一谈冷色给你什么的感受?师总结:冷色给人的感受:柔美、清爽、静谧、优美、神秘、优美等。
四、绘画练习:1、出示范囤,欣赏珍稀昆虫蓝胡蝶,欣赏它翅膀上冷色为主色调图案的美。
2、学习折纸制作胡蝶。
五、布置作业:我们能不能为这只蓝胡蝶加上美丽的外衣呢?出示范画,并介绍一种新的涂色方法:点染。
勾画线条,平涂和点染结合涂色。
画好后,拉动胡蝶让它飞舞起来,感受冷色图案的美。
六、展评作品:点评从冷色调应用出发,表现冷色的静谧、优美。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冷色画面,感受它的美,和一般的画面有着怎样的不同?出示水粉画、油画点染画风景画技法的动画片,让学生对点染画法有更深刻的印象,为以后学习点染画技法打下初步基础。
《生活中的冷色》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教课设计一、课题:生活中的冷色二、课型:新讲课三、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在教师指引下,学生能知道冷色的色彩特色和所表达的感觉,并能运用冷色彩画一幅景色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书籍范画及关于色彩工具的认识提升学生色彩感觉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用美术的目光察看生活的习惯,培育艺术直觉。
四、教课重、难点1、要点:正确运用冷色彩画一幅景色画。
2、难点: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景色画。
五、教课准备:课件、水粉颜料、水彩纸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课过程1、导入1)课件展现几幅冷色彩的窗帘的图片让学生赏识2)用导入语创建情境:“夏季到了,天气特别炎夏,请为你家选择一幅窗帘,你会选哪一种色彩的窗帘?为何?3)出示色阶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暖色,知道暖色都有哪些。
此刻我们一同来认识冷色都有哪些色彩。
“2、新授1/3(1)赏识图片,直观感知教师用PPT展现蓝色、绿色、紫色三种色彩,提出问题请学生联系实质回答a.蓝色想到生活中的什么?b.绿色能联想到生活的什么?c.紫色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2)学生以小组形式睁开议论与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如何的画面与场景,并用语言描述一个冷色彩的画面情境;最后淡一谈冷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教师总结解说:a.冷色给人的感觉--清楚、安静、安宁、严格、文雅、朴实、凉快b.多媒体展现福田平八郎的日本画作品《水》,并赏识一批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作品,解说在绘画作品中冷色的运用。
(4)示范解说a.出示平涂与点染作品对照并发问:画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样?b.教师示范点染的技法:点的方向、大小、密度不同样、染的色彩丰盛,深浅有变化。
c.出示例外的用点染法达成的有色彩变化的学生作业赏识。
3、讲堂练习以冷色为主要色彩达成一幅景色画,用水粉颜料和八开水彩纸作画,画面的内容不限,要求运用点染的方法达成。
4、展现与讲评2/3练习达成后采集全班学生作业,从中选出三幅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自己来评论,画面中的冷色运用有什么特色。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色彩的基础知识,主要围绕生活中的冷色展开。
课程将介绍冷色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和掌握冷色的使用,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冷色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冷色,提高他们的生活审美。
教学难点1. 冷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介绍冷色的概念、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物:准备一些冷色的实物,如蓝色、绿色的物品。
3. 绘画工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课件介绍冷色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冷色。
2. 观察: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冷色实物,让他们描述实物的颜色和感受。
3. 实践:让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尝试画出冷色的物品,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讨论和分享,引导他们欣赏和评价。
5.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冷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冷色的概念和特点2. 生活中的冷色应用3. 冷色的绘画实践作业设计1. 观察生活中的冷色,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2. 尝试用冷色进行绘画创作,描绘生活中的冷色物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实物观察、绘画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冷色的概念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色彩的浓厚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冷色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对冷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色彩理论可能相对抽象,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冷色的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冷色,是教学中的关键挑战。
《生活中的冷色》精品教案
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观看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
1.引导启发
出示问题:思考讨论:冷色带给人什么感受?它会使人产生哪些联想?
冷色带给人的感受是:清凉、凉爽、寒冷。
它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绿树等物象。
思考:请说出冷色调的定义?
花园里的树丛(水彩画)1889 凡·高(荷兰)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美术馆。
看颜色进行分析
红与紫相比较,哪种颜色是暖色?哪种颜色是冷色?
红色是暖色、紫色是冷色。
紫与蓝相比较,哪种颜色是暖色?哪种颜色是冷色?
紫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
小知识: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
对照照片的色彩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冷色?
蓝色给人一种美丽、冷静、庄重、理智、朴素、寒冷。
三、合作探究
小组体验:请按照点染方法的大小、疏密、方向体验练习。
点染时要注意方向按一定顺序排列。
小组欣赏:说一说作品点染采用的方向是什么?
学生作品欣赏并分析
四、课堂练习:
生活中的冷色美术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美术教案《生活中的冷色》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生活中的冷色,这可有趣啦!你们想想,当夏天热得要命的时候,看到一片蓝色的大海,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凉快了好多?那蓝色就是冷色呀!还有绿色的大森林,是不是也让人心生凉意?冷色就像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能给我们带来舒爽的感觉。
老师先给大家讲讲啥是冷色。
冷色啊,就像蓝色、绿色、紫色这些,它们会让我们联想到冬天的冰雪、夜晚的天空、幽静的森林。
比如说蓝色,它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空,又像深不见底的大海,是不是特别神秘?再看看绿色,那像不像春天刚刚长出来的嫩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又带着那么一丝清凉。
紫色呢,就像是夜晚开放的神秘花朵,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
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说一种颜色,你们就马上想想能联想到什么冷的东西。
比如说,老师说蓝色,你们就想想蓝色的冰淇淋、蓝色的冰棒。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我来问问大家,你们在生活中都在哪里见过冷色呀?小明,你来说说。
小明:“我在我家的窗帘上看到过蓝色,感觉房间都变凉快了。
”哎呀,真不错!那小红呢?小红:“我在公园的池塘里看到过绿色的荷叶,看着就觉得不热了。
”太棒啦!其实呀,冷色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
比如说,我们穿的衣服,有时候会选择蓝色或者绿色的,是不是感觉很清爽?还有家里的装饰,像蓝色的花瓶、绿色的靠垫,都能让家里变得更舒适。
那我们怎么用冷色来画画呢?就拿画一幅冬天的景色来说吧。
我们可以用蓝色来画天空,白色来画雪花,再用深绿色来画那些在寒风中依然挺立的松树。
这样一幅画,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同学们,冷色是不是特别神奇?它们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天感受到一丝凉意,能让我们的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所以说呀,我们要多多留意生活中的冷色,用它们来装扮我们的世界,用它们来画出我们心中的美好!。
生活中的冷色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生活中的冷色》说课稿说课人:田晓晨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生活中的冷色》是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色彩的表达与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感知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活动学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冷色调的图案,在创作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感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宽学生的美术思维。
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冷色调的作品的特点,掌握冷色调画面的表现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冷色合理搭配进行绘画。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浓厚,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与动手能力,但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所不足。
初步认识线条、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并学会使用各种绘画工具,也能够体验不同表现手法的效果,懂得分析对象的造型特点并寻找适合的方式表现,具备一定的造型基础,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重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作的能力。
三说教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4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说学法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
在学法指导上采用欣赏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教案《生活中的冷色》
《生活中的冷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冷色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冷色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冷色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冷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冷色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个性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冷色的图片、作品示例、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观察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冷色的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冷色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冷色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冷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运用冷色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运用冷色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邀请色彩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色彩知识,特别是冷色的运用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画廊或美术展览,欣赏和分析冷色调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开展冷色调绘画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一幅以冷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个人风格。
2. 写一篇关于冷色的观察日记,记录在生活中发现的冷色及其应用。
八、课程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色彩运用。
2. 学生对冷色的认识、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表现、合作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度。
九、教学修改: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冷色的概念和特点,提高了对生活中冷色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色彩知识,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为提高我国小学美术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学习内容与目标
1、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2、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知识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训练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组织教学:出示课题。
欣赏书中图片《水》。
自学活动:同桌讨论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
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并更正。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后教:教师演示: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生活中的冷色》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生活中的冷色》教案设计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冷暖相对性是对教材的补充)2. 能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给学生设置一个场景)3.借助书本范画及自己准备的教具提高学生色彩什么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初步了解掌握冷色调的特难点: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三.教具学具教具:两个可乐罐,冷色为主图片学具: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冷暖色手套2.设置场景:师:老师怕冷,帮老师选个暖和的手套。
生:暖色的手套设下疑问:为什么不是这个呢?(板书—生活中的冷色)(二)复习新课:投影六色环,提问哪些是冷色暖色能联想到什么?生:阳光,秋叶,火,节日,鞭炮。
(三)传授新课1.冷色的概念提问:那蓝色呢?生回答:(天空,大海,冰山上的蓝色阴影。
提问:绿色能联想到什么?生回答:(田野,希望,幼芽。
提问:紫色联想到什么?生回答:(优雅的紫丁香,神秘的山洞,让人觉得寒冷,清爽,宁静。
师总结:这些叫做冷色:安静,清爽,寒冷,朴素,高雅。
2.冷色的相对: 展示三张色卡纸钴蓝,普兰,橘黄)提问:钴蓝和普兰比较哪个更暖?湖蓝跟橘黄比哪个暖?生回答,师总结:冷色不是绝对不变的3.色调概念a.展示教具图片,(凡高松柏中的麦田)师:里面有哪些颜色?哪些冷色?有没有暖色?它给我们什么感受?生:安静朴素总结:有冷色多,也有少许暖色,以冷色为主,我们把它叫做冷色调的画b. 出示两幅画《麦田上的乌鸦群》《向日葵》学生回答:冷色调,暖色调4.运用于生活(揭示课题)a. 展示可乐罐(雪碧,旺仔)学生分辨冷暖色调。
b.提问设置场景老师的房子还没有窗帘,天气冷了,请同学们帮老师选块布做窗帘。
提示:天气冷,要暖和。
生:暖色调的布5.布置作业:可是老师墙上没画,老师喜欢安静,清爽整洁的感觉,同学们帮忙画一幅风景画送老师?要求:冷色调,完整构图,以海,河为主题的风景画(目的减少课堂构思时间,更快的进入状态,重点考虑颜色)6.个别辅导7.点评:选三幅典型的进行点评,从冷色调应用出发五.课后反思:1.语速方面重点应放慢些,整堂课节奏太快。
《生活中的冷色》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冷色》教学设计教材解析本课的内容承接上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色彩的表达与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感知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教学目标1.了解冷色知识,发现冷色的色彩特点。
2.学习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冷色调的风景画。
教学重点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难点运用调配出的冷色,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炎热,请为你家选择一幅窗帘,你会选哪种色彩的窗帘?为什么?生:蓝色的窗帘。
因为它是冷色,暖色会给人温暖的感觉。
缤纷的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的冷色。
【设计意图】感受冷色带来的感觉,为学习冷色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了解冷色。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两件作品,它们分别用了什么色彩,使你产生哪些联想?生1:《水》画家用了蓝色、绿色,表现了荡漾着的水波纹,看上去是非常的清爽。
这些颜色给我们带来了清爽、宁静……的感受,让你联想到大海、蓝天……生2:《安第斯织物》画家用了黄色、红色等颜色,看上去是非常的颜色。
这些颜色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热情……的感受,让你联想到太阳、秋叶……师: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冷色?生:蓝色、绿色、紫色等。
师:那下面两幅图片的色彩给你什么感觉?生:安静,清爽,寒冷,朴素,高雅……思考:(1)生活中的哪些景物适合用冷色来表现?选择什么颜色的作业纸容易产生冷色效果?大海、蓝天、森林。
蓝色或绿色的。
(2)欣赏《阿西西附近的风景》说一说,点染的方法和平涂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点染的笔触与物象有什么关系?平涂是指一个颜色用毛笔直接涂满一个地方,点染是一个颜色用毛笔点在要染的重色的地方。
我们用密集的点来塑造物象,稀疏的点用来描绘背景。
教师示范点染的技法:点的方向、大小、密度不一样、染的色彩丰富,深浅有变化。
《生活中的冷色》名师教案(2021部级)
《生活中的冷色》名师教案(2021部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认识冷色及在生活中的运用,能运用冷色点染。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比较分析,了解冷色特点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点染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色彩的审美感受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点染,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感受冷色在生活中的运用,并能以冷色进行点染表现。
教学难点:感受冷色在生活中的运用,用点染画一幅画。
学习材料:教师:教学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绘画工具、图画纸。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吧!刚刚这段视频给你什么感觉呢清凉,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颜色蓝色绿色。
广告就是运用了色彩冷暖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感受,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生活中的冷色吧!(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冷色》)二、新课探究:(一)了解冷色大家看,在色相环里这些给人以清凉、寒冷感觉的颜色称为冷色。
(二)认识冷色、感受冷色自然界中的冷色1、大自然中的冷色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冷色吧,在欣赏前老师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课件欣赏)边欣赏边解说:宁静的水面、浩瀚的大海、蓝色的天际、幽暗的丛林、碧绿的草原、宁静的月夜、茫茫的雪山……美吗谁来说说这些冷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板书:凉爽、宁静、安静、神秘、安详、庄重朴素……)生活中的冷色2、同学们,我们来想象一下在炎炎的夏日里,当你走进这样的游泳馆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清凉、舒适…)对比两个游泳馆你更喜欢待在哪个游泳馆呢游泳馆正是运用了冷色让我们感觉更清凉。
冷色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蓝色主题的公交车,带给人凉快的感觉,带给我们大自然的清新,许多房间在室内设计中和装饰中运用了冷色,很多生活用品运用了冷色,服装设计中也运用了冷色。
《生活中的冷色》说课稿(附教案)
《生活中的冷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冷色》。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三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生活中冷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难点是: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四、说教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1、激趣导入2、引导启发3、大胆创作4、展示交流评价5、课堂小结扩展延伸第一环节:激趣导入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让学生体会音乐带来的色彩感觉,为后面设计冷色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生活中的冷色》教案设计
第三课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冷暖相对性是对教材的补充)
2. 能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给学生设置一个场景)
3.借助书本范画及自己准备的教具提高学生色彩什么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风景画。
初步了解掌握冷色调的特
难点: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三.教具学具
教具:两个可乐罐,冷色为主图片
学具: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展示冷暖色手套
2.设置场景:师:老师怕冷,帮老师选个暖和的手套。
生:暖色的手套
设下疑问:为什么不是这个呢?(板书—生活中的冷色)
(二)复习新课:
投影六色环,提问哪些是冷色
暖色能联想到什么?生:阳光,秋叶,火,节日,鞭炮。
(三)传授新课
1.冷色的概念
提问:那蓝色呢?生回答:(天空,大海,冰山上的蓝色阴影。
提问:绿色能联想到什么?生回答:(田野,希望,幼芽。
提问:紫色联想到什么?生回答:(优雅的紫丁香,神秘的山洞,让人觉得寒冷,清爽,宁静。
师总结:这些叫做冷色:安静,清爽,寒冷,朴素,高雅。
2.冷色的相对: 展示三张色卡纸钴蓝,普兰,橘黄)
提问:钴蓝和普兰比较哪个更暖?湖蓝跟橘黄比哪个暖?
生回答,师总结:冷色不是绝对不变的
3.色调概念
a.展示教具图片,(凡高松柏中的麦田)
师:里面有哪些颜色?哪些冷色?有没有暖色?它给我们什么感受?
生:安静朴素
总结:有冷色多,也有少许暖色,以冷色为主,我们把它叫做冷色调的画
b. 出示两幅画《麦田上的乌鸦群》《向日葵》
学生回答:冷色调,暖色调
4.运用于生活(揭示课题)
a. 展示可乐罐(雪碧,旺仔)学生分辨冷暖色调。
b.提问设置场景老师的房子还没有窗帘,天气冷了,请同学们帮老师选块布做窗帘。
提示:天气冷,要暖和。
生:暖色调的布
5.布置作业:
可是老师墙上没画,老师喜欢安静,清爽整洁的感觉,同学们帮忙画一幅风景画送老师?
要求:冷色调,完整构图,以海,河为主题的风景画(目的减少课堂构思时间,更快的进入状态,重点考虑颜色)
6.个别辅导
7.点评:选三幅典型的进行点评,从冷色调应用出发五.课后反思:
1.语速方面重点应放慢些,整堂课节奏太快。
2.当提出画面上有没有暖色时,有学生回答白色,对于白色涉及无间色的概念,考虑到接受知识的容量,未在课堂上给予明确答案。
3.学生对范画很感兴趣,但考虑学生作业时模仿,欣赏时间太短,未满足学生要求。
4.情景设置较好,体现师生合作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