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合集下载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芰荷(jì)绣腰襦(rù)酾酒临江(shī)将子无怒(jiāng)B.吐哺(pǔ)溯流光(sù)卓有成效(zhuō)自我徂尔(cú)C.訾詈(zǐ)修禊事(qì)渐车帷裳(jiān)载笑载言(zǎi)D.镣铐(liào)金镂鞍(lòu)规行矩步(jǔ)潦草塞责(s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绿洲磐石责无旁贷钟南捷径B.遨游崭新贻误国家旁稽博采C.蛾眉彭觞开诚布公义愤填膺D.赎罪签署游目聘怀浅尝辄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外资大批出逃,股价债价下跌,生产下降,国家税收减少,国家偿债率超过极限,俄罗斯国家财政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B.东风城里的人,对外来人员的所有问题都微笑着不予回答,但看得出来,这里的居民安之若素,或许“神七”发射本是他们平静生活的一部分。

C.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D.“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看完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使我增强了戏剧创新的信心。

B.用“爱国”来感召年轻人投身工科没有说服力,这并不是说年轻人缺少爱国情怀,或者爱国已经成为一种大而无当,而是将“投身工科”与“爱国”扯在一起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

C.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D.昨天凌晨,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并首次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全景照片,至此,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

【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 , ; , ,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A .④①②③⑤⑥B .③④②①⑤⑥C .③⑤⑥④②①D .④②③①⑥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试卷第2页,共11页A .针对商标权纠纷和擅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为均是微信侵权处理的重点。

B .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 .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D .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一家新闻媒体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压力最大的50所高校”排名,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分列前三位,在这些学校中,学生通宵赶作业是 。

②2016年春晚小品《放心吧》,将现实生活中人们 且深恶痛绝的电话诈骗,巧妙地展现给观众,既接地气,又传递了正能量。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解析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解析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最近开始玩ChatGPT,的确很惊人。

”一位科学家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感慨。

在他展示的向ChatGPT发起的挑战中,提出的问题包括如何运营公司、如何管理孩子、为何生育率下降,再到中国的文化和政策问题,ChatGPT大多能应对流畅。

这款当今最火爆的AI语言模型,是美国OpenAI公司旗下的智能聊天工具,属于人工智能应用,其本质属于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从技术原理上来看,ChatGPT背后由大量数据和强大算力做支撑,通过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对程序回复进行标注,基于人工反馈的强化学习方法对模型进一步进行微调,使得程序学习人类对于模型回复的评价方式;并对给定的上文与生成回复排序,使其生成结果更符合人类预期。

ChatGPT拥有了认知能力,有了自己的理解力和一定的判断力,它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并不是基于已有的文档来匹配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推理能力来组织问题,例如它可以做一些解题类的任务,也用来写作诗歌、创作故事、撰写新闻、回答客观问题、聊天、写代码和查找代码问题等。

ChatGPT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一项引人瞩目的进展,它阅览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数据,并在超级复杂的模型之下进行深度学习。

因为语言是人类智慧、思维方式的核心体现,因此,自然语言处理被称作“AI皇冠上的明珠”。

而ChatGPT的出色表现,被认为可能是迈向通用型AI的一种可行路径——作为一种底层模型,它再次验证了深度学习中“规模”的意义。

刘少山谈到,AI科学家们最初的猜想是,AI大发展后,一些蓝领岗位、重复性的工作会首先被取代。

然而,ChatGPT、AlphaFold等工具出来后,人们发现,最先感受到AI冲击的,反而是创造性的工作,而送餐这一类涉及劳动力的工作却没能被取代。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近年-近年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最新整理)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近年-近年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最新整理)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
B.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主要借助情感之外的意识、文化修养等想象来完成.
C.意象是在情象基础之上新创造出来的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多于作品中的意象。
D.与意境相比,境界之所以能作为美的最高形态存在,是因为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阐述了美的三种不同形态,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形式。
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采用了道理论证和引用论证方法.
有一天,吃过晚饭,②父亲从房间里拿出一叠照片,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们
。我们一看,竟然全是父亲在路上拍的.原来父亲求厂里那个工会主席借了相机。这些照片拍下的多数是公路牌。很多地名我们听也没听说过:怀集、白沙、乐从、溧阳……也有我们知道的:桂林、长沙、武昌,天啊,竟然还有贺兰山。哥哥显摆地背起了那首诗:“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父亲赞赏地看着哥哥,那目光让我嫉妒死了。母亲也凑了过来,一张一张去认照片上的地名。翻到一张“宁夏人民欢迎您!”的路标时,她激动了半天,说,哎呀,这就是宁夏啊。原来她读书时,有个要好的同桌,读了一年就跟着父母转学到宁夏,从此杳无音讯,似乎跑到西伯利亚那么远去了。所以,她对宁夏这个地名印象特别深刻。母亲像找到了老同学般激动。过后,我从书里找哥哥背的那首《满江红》,心里一阵郁闷,此贺兰山非彼贺兰山啊,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就连开到过贺兰山的父亲也不知道.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颓圮pǐ婆娑suō籼米shān 觊觎jìB.佝偻gōu 跫音qióng 舷梯xuán 痉挛luánC.房檩lǐn 蕈菌xùn 相勖xù镣铐liáoD.啾啁zhōu 悭吝qiān 拾级shè犄角jī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A.绿草如荫蒙蒙细雨窒息振振有词B.费尽心机哄堂大笑寒暄动则得咎C.白璧无瑕委曲求全讴歌锋芒毕露D.倏来倏去化险为易覆荫海市蜃楼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阳光不但有色,它也有声,一有了阳光,一切活泼蓬勃的声气就从四边,和阳光的活泼打成一片。

每逢好天气下了百叶窗,你简直可以听见阳光在外面抵门,你闭着眼不理,眼前只见一片红,再闭紧一点,就是一片绿,窗外的温暖随着颜色的诱惑透进来,得你不能不开窗,于是一片耀目的白光从外面直进来,毫不客气地占领了每个角落,活泼泼闹营营地把室内的之气都赶跑了。

A.腾身而起逼泻肃然B.弥漫开去使闯温馨C.雀跃欢呼迷照宁谧D.蜂拥而上闪射闭塞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B.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C.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现年57岁的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其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的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都不能改变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6月28日满分:150分第I卷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如何看待“燕赵文化”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

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

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

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

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

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

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

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

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

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

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

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

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

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

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考试时间:6月30日试卷满分:14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time will the speakers leave home?A. At 7:00.B. At 7:10.C. At 7:30.2.When will the woman discuss her class project with the man?A.During the man’s class.B.After today’s class.C.Tomorrow.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Foreign languages.B.A novel.C.A film.4.Why didn't Jim go home last weekend?A. He was ill.B. He was busy.C. He went to Beijing.5.Why didn’t the man come to the meeting?A. He didn’t know that there would be a meeting.B. He wasn’t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meeting.C. He didn’t know he must attend the meet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解析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图片版)解析

高一期末语文答案一、小阅读答案:1、C (“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文中无依据。

)2、D (“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的是曹雪芹的祖先。

)3、A (画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寄寓了作者相同的情感,所以有内在联系。

) 二文言文答案4. B5. A(应该是20岁,女子15岁成年称“及笄”。

)6. B (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时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

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

)7.(1)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

(“卒”“以”“无行”各1分,整体大意2分。

)(2)第二年,令狐綯做宰相,李商隐多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理睬他。

(“明年”“陈”“宾语前置”各1分,整体大意2分。

)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

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

父亲李嗣。

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

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到二十岁。

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

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

开成二年(837),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

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

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

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

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

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

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湖北高一高中语文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挣揣(chuài)蟊贼(zéi)创可贴(chuàng)咄咄逼人(duō)B.瞋视(chēn)荸荠(bī)老监生(jiān)量体裁衣(liàng)C.脑髓(suǐ)漩涡(xuán)亲家母(qìng)繁文缛节(rù)D.刨花(bào)烙印(lào)踏莎行(shā)不落言筌(quán)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狡黠殒落撩拨峦壑竟秀B.瓦釜欷歔惨怛目不交捷C.赏赉翕辟交衢倾城阖户D.雷霆彷徨恸哭奇货可居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高中阶段贫困学生的救助是国家政策盲区,有限民间力量救助虽不足挂齿,有时却成贫困生救命稻草,这要求国家建立对高中贫困生的完善的救助机制。

B.虽然考研考了第一名但他仍耿耿于怀,因为自己是名残疾考生,担心自己因身体的原因而不能被录取,学校的全体师生也为他能否被录取而牵肠挂肚。

C.在共同参与对执意要进行核武器开发的伊朗的制裁问题上,俄罗斯的态度模糊不清,直到最后一刻才亮出底牌,这一招可谓左右逢源,取得以小博大的外交成绩。

D.新课标的推广实施,首先要求创立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再是以往耳提面命的形式强制学,而是要求师生在平等对话的环境中共同发现探究新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

B.广西黑作坊爆炸导致13名童工死伤的事件又一次敲响了一个当前农村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管教和保护“留守儿童”这个巨大的弱势群体?C.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考试时间:6月30日试卷满分:14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time will the speakers leave home?A.At7:00.B.At7:10.C.At7:30.2.When will the woman discuss her class project with the man?A.During the man’s class.B.After today’s class.C.Tomorrow.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Foreign languages.B.A novel.C.A film.4.Why didn't Jim go home last weekend?A.He was ill.B.He was busy.C.He went to Beijing.5.Why didn’t the man come to the meeting?A.He didn’t know that there would be a meeting.B.He wasn’t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meeting.C.He didn’t know he must attend the meeting.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英语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7月1日上午9:00-11:00 满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A. Driving in England.B. How do drive a car.C. Whether to have the right to drive a car in England.2. Does Jane know Davie Brown?A. She doesn’t know him.B. She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C. She knows him very well.3. What’s the man’s job?A. Shop assistant.B. plumber.C. Repairman.4. How does the man think the woman plays the violin?A. Worse than he.B. Better than he.C. As well as he.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prefers to stay at home.B. She has to study at home.C. She’s taking an exam on that da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3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进入春季后,天气日渐转暖,人们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这种现象叫春困。

冬天,人体受到低温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①_____,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以减少热量的散发,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进入春季后,②_____,人体毛孔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显得不足,加上温暖气温的刺激,会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

因而③_____。

二、(题型注释)2、下列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特别是有时称呼自己时用“仆”、“鄙人”、“不肖”等贬低自己身份的说法。

B .生活雅语有:对方到场说“光临”,未及迎接说“失迎”,自己接受说“笑纳”,祝人健康说“保重”。

C .柳宗元《捕蛇者说》里将“民风”称作“人风”,是由于禁忌唐太宗李世民中的“民”字。

D .“朕”是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有的自称,之前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如屈原追忆自己的父亲时称“朕皇考”。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华如水静流,中国人是多情的、善感的。

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湖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羁旅行役是唐代驿站题壁诗的核心主题。

在社会政治方面,唐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他一方面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延揽人才,促成唐代文人从初唐时期就怀抱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唐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吸引他们不但孜孜于游宦,也汲汲于从军。

从唐初的“四杰”到五代的罗隐、徐铉,三百多年间成千上万的文人学子始终以入世的态度在漫漫古道上风尘劳顿,跋涉不已。

即便是失意而出世,也都以名山大川为精神寄托而继续遨游四海。

驿站就是古道上温暖的栖息之地,因此,驿站题壁诗多以羁旅行役为抒情主旨。

②感物即兴是唐代驿站题壁诗的最富于审美情趣的主题,蕴涵着创作主体体物入微的诗人意趣。

驿站是漫漫征途的落脚点,随着旅途的深远,山水佳境,人事百端,风物民情,土俗乡音,一一展现眼前,唤起了诗人超出日常熟悉情境的新鲜特异的审美意趣。

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写道:“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岑参四十岁赴北庭,抵金城(今兰州),宿临河驿,近处有金城关,为历史上著名雄关。

虽然黄河与雄关表征着边地险峻,驿楼内的树木、鹦鹉、香花却如同江浦风物,唤起诗人隐逸的向往。

白居易《桐树馆重题》“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

惨澹病使君,萧条老松树。

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

”白居易从中书舍人任上改为出守杭州任刺史,由于满意这个地方的这个职位,路经故地,重又题诗,愉快上任的心情溢于言表。

③怀古伤逝是唐代题壁诗最富于历史意识和生命意识的主题。

驿站环境或驿站建筑往往因其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亲人朋辈甚至心爱动物相联系而引发诗人思古幽情、伤逝悲情。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5年6月29日上午9:00—11:30 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山水画中,画面经常或山峦重叠,树木繁盛;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或“巨嶂高壁,多多益壮”;或“溪桥渔浦,洲渚掩映”。

这种基本塞满画面的,客观的、全景整体性地描绘自然,使北宋山水画富含有一种深厚的意味,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宽泛、丰满而不确定。

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的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

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又正因为它并不呈现更为确定、具体的“诗情画意”或观念意绪,这就使观赏者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由于未引向固定方向,而更为自由和宽泛。

随着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可提供的众多的范围和对象,使人们在这种审美感受中去重新发现、抒发的余地也就更大一些。

它具有更为丰富的多义性,给予人们留连观赏的时间和愉快也更持久。

这是绘画艺术中高度发展了的“无我之境”。

诗、画以及小说等各类艺术中都有这种美的类型和艺术意境。

所谓“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

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论是人间事件还是自然景物),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

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

陶渊明的“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把酒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色日夕佳,飞鸟相往返”等等,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

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精品:【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

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

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

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

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

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

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考试时间:2016年6月29日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5513,35a S ==,则公差d =( ) A. 2-B.1-C.1D.32. 已知,,a b c R ∈,则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22a b am bm >⇒>B.a ba b c c>⇒> C.3311,0a b ab a b>>⇒<D.2211,0a b ab a b>>⇒<3. 已知直线1:(3)(4)10l k x k y -+-+=与2:2(3)230l k x y --+=平行,则k 的值是( )A.1或3B.1或5C.3或5D.1或24. 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①若,m n αα⊥⊥,则m n ②若,,m n m n αγβγ⋂=⋂=则αβ;③若,,m αββγα⊥,则m γ⊥ ④若,γαγβ⊥⊥,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5. 若直线1:(4)l y k x =-与直线2l 关于点()2,1对称,则直线2l 经过定点( ) A. (0,4) B. (0,2)C. (2,4)-D. (4,2)-6. 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2,1AB BC AA ===,则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C D7.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A.1603B.160C. 64+D.60A BCDB 1 D 1P第12题8. 若三条直线2,3,50y x x y mx ny =+=++=相交于同一点,则点(,)m n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C.D.9. 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6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若3,4,,AB AC AB AC ==⊥112AA =,则球O的半径为( )A.2B.C.132D.10. 如图所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BD AC O ⋂=,M 是线段1D O 上的动点,过点M 作平面1ACD 的垂线交平面1111A B C D 于点N ,则点N 到点A距离的最小值为( )C.3111. 已知0,,a x y >满足约束条件若2z x y =+ 的最小值为1,则a 等于( )A. B. C.1 D.212. 正四棱锥P ABCD -,1B 为PB 的中点,1D 为PD 的中点, 则两个棱锥11A B CD -与P ABCD -的体积之比是( )A. 1:4B. 3:8C. 1:2D. 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若圆锥的侧面积与过轴的截面面积之比是2π,则其母线与轴的夹角的大小为 14. 已知0,0x y >>,且280x y xy +-=,则x y +的最小值是15. 已知数列{}n a 是首项为4,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n b 满足1)(11=+++n n n n n a a a a b ,则数列{}n b 的前32项的和为______.16. 已知点,E F 分别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棱11,BB CC 上,且12,B E EB =12,CF FC =则面AEF 与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ABC 的顶点(5,1)A ,AB 边上的中线CM 所在直线方程为250,xy --=AC 边上的高BH 所在直线方程为250x y --=.求:(1)顶点C 的坐标;(2)直线BC 的方程.18.(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22()6xf x x =+. (1) 若()f x k >的解集为{32}x x x <->-或,求k 的值; (2) 对任意0,()x f x t >≤恒成立,求t 的取值范围。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武汉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4月25日下午2:00—4:30 命题人:高一年级组满分:150分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韩愈一生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学,而不是儒学,这是世人公认的。

但是他终生从事和努力探索的却是儒学,而不是文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和韩愈自身。

在唐代,或者说在所有的封建社会,有专门的教育职业,却不存在专业的文学家。

人们学文,只是手段,目的是以此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赏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入仕途的通行证。

因此,逐渐积淀下了这样的社会心理:文章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们治世能力的高下,虽不能完全划等号,但至少当时选拔人才是以此为标准的。

韩愈也不例外,尽管他为文修辞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发表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他的治世之道,吸引众人注目,让人们接受并得到赏识,他必然要在文章上花一番功夫。

这是韩愈作好文章的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②热衷于解决社会问题的韩愈,在文章方面理所当然不会放过具有各种弊病的时文,同时这也和他想作好文章以此知名于时是一致的。

那种纤巧华丽雍容典雅的时文,和充满革新的社会意识的内容格格不入,不能够承担起经世致用、淳风厚俗、有益教化的社会作用。

这样的文章也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达和感情的尽情抒发,因此,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文章。

韩愈提出文体的改革正是这些因素的集中体现。

而古文正好没有时文这些弊病,它一产生,就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又因它是圣贤之道的载体,而这些道也正是韩愈想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据。

这种内容和形式都优越于时文的古文,就自然而然成为韩愈的最佳选择。

但是,韩愈在具体进行文体改革时,并没有完全复归古文之中,原地踏步,而是以他富有天才的创造力和勇敢的开拓精神,全面地突破了古文原有的模式,以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散文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武汉市公交集团汽车公司二车队是一条贯穿珞狮大道走向的路线,途径武昌区、洪山区两大市区,是武汉市公交的骨干线路。

B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制定了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并支持公众关于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C .军事情报一直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的领域,近年来的大量案件也说明在军事领域的反窃密斗争异常强烈。

D .由于商贩们长期在马路边露天烧烤,环卫清洁工只好选择去污力强,但容易烧伤皮肤的火碱溶液来清洗沾满油污的路面。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央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犹如空谷足音,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国土的战例,让人们对那段中国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试卷第2页,共10页B .本赛季的全国女排联赛在对抗性和观赏性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八强战之后,比赛打得更加难舍难分,这与四位名帅的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不无关系。

C .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

该馆中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D .在2015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3、下列语段中填入括号内的字音、字形、用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 )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培育良知,( )人类,这二者对于他来说都是无( )光荣的。

他受到旧时代的咒骂,历尽()折;但他又受到未来的祝福,光照万代,他在咒骂与祝福中溘然长逝。

A .殒 教育 上 挫cuō B .陨 教育 尚 挫cuò C .陨 教化 上 挫cuò D .陨 教化 尚 挫cuō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4、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这样黄灿然现在,当我看见路边围墙上的爬藤那么绿,那么繁,那么沉地下垂,我就充满喜悦,赞叹这么美丽的生命,而不再去想它的孤独,它可能的忧伤。

既然它是这样,那它就是这样。

当我看见一个店员倚在店门边发呆,一个看门人在深夜里静悄悄看守着自己,一个厨师在通往小巷的后门抽烟,一个老伯拄着拐杖推开茶餐厅的玻璃门,我就充满感觉,赞叹这么动人的生命,而不再去想他们的痛苦,他们可能的不幸。

既然他们是这样,那他们就是这样。

这首诗引发了你对当下哪些现象的思考?请根据阅读诗歌的体会,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论说类文章。

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呼噜赵新这是一条烧得很热的土炕。

炕头儿上睡着父亲,后炕里睡着县长,吴有睡在他们中间,吴有是桃树湾村的村主任。

这天下午县长来到村里,搞农业结构调整调查,因和父亲谈得投机,就和父亲交了朋友,试卷第4页,共10页晚上索性连县城也不回了,坚决要和父亲住在一起,以便把还没念叨完的事情接着念叨下去。

这样吴有就叫娘和媳妇睡在一起,自己陪了领导和父亲睡。

吴有很激动,很兴奋。

他先是端茶倒水递火点烟耐心地听父亲和县长说庄稼话桑麻,然后在炕上铺好被褥放好枕头端来尿盆。

等伺候两个人睡下以后,夜已经深了,因怕闹出什么响动打扰县长休息,他连衣服都没脱就悄悄钻进了被窝。

秋天的夜,月色朦胧,气爽风柔,更有那瓜果甜香丝丝缕缕从门缝里飘进来,让人感到生活是这般美好。

吴有先是靠近父亲这边睡,但从父亲头上散发出来的浓浓的汗息一阵强似一阵,一阵比一阵猛烈,呛鼻子呛眼睛还似乎呛耳朵,熏得他用被子捂住脑袋还是受不了;吴有只好往县长那边挪,这一挪就妙了:从县长头上散发出来的芬芳的皂香醒脾醒胃,清心爽神,令人舒畅愉悦。

吴有不能再朝后炕里挪了,再挪就挨着县长,就碍县长的事了!要是自己的手脚碰了县长而且把县长碰醒了,那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他这个村主任还称职吗?吴有稳住了身子,一边闻那清心爽肺绵绵不绝的皂香,一边倾听外面的天籁之音:院里有露珠落地,那晶莹的露珠落在铺了水泥的院子里,声音清脆圆润,明快爽朗,珠落玉盘一样好听。

突然,父亲打起了呼噜。

父亲的呼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后来就居高不下,一味地凶猛激烈,波澜壮阔!吴有已经有十年不和父亲在一条炕上睡觉了,想不到这土里刨食吃的老汉竟然这样雄姿勃发,惊天动地,或嘈嘈杂杂,如人喊马叫;或哗啦哗啦,如暴雨来临;或浪涛涌动,如洪水漫卷;或霹雳电闪,如地裂天崩!吴有决定推醒父亲:一是他受不了这种噪音的煎熬,二是怕父亲的呼噜把县长吵醒了。

吴有悄悄地挪到炕头儿,正要伸手推醒父亲的时候,县长那里也打起了呼噜!但是奇了,县长的呼噜一如那缕妙不可言的皂香,打得舒缓悠扬,余音绕梁,听起来如小河流水,春雨飘洒,燕语呢喃,微风送爽。

而且县长的呼噜打得很有节奏,起伏有致,强弱匀称,一会儿缥缥缈缈声若琴弦,一会儿丝丝缕缕恰如游云,简直是天上的一支乐曲! 吴有感叹不已,吴有突发奇想:自己是高中毕业,在学校学习时就有很高的音乐天赋,那首广为传唱深受欢迎的校歌就是自己谱写的曲子,现在何不把县长的呼噜之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作为一首轻音乐奉献给社会?即使不能广为传唱,自己还可以哼唱,哼唱久了,熟能生巧,说不定以后自己打呼噜时也能打出县长的味道和水平来! 吴有悄悄地下了炕,悄悄地拿来笔和纸,悄悄地伏在桌子上,悄悄地摁亮了手电筒。

在完整地反复地记录和核对了县长的“艺术之声”后,他也草草地记录了父亲的呼噜之声。

他把两首曲子进行对照,父亲的和县长的果然不能同日而语,远不在一个档次!第二天吴有兴致勃勃地来到县文化馆,把头天晚上记录好的两首曲子给李老师。

他读高中时李老师教他音乐,李老师艺术造诣很深,写过很多有名的歌曲,是省内的音乐权威。

李老师先看父亲的呼噜之声。

李老师看了两遍,默唱了两遍,又小声唱了两遍,又大声唱了两遍。

李老师前所未有地激动起来,简直是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李老师大喊大叫地说:好,好,好!这首曲子气魄宏大,旋律高昂,有耕种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有春风秋雨,有酷暑寒霜,有雷有闪有情有爱,有百鸟争鸣稻谷飘香……吴有,了不得了不得,这是一首雄壮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田园进行曲》,我马上给你推荐出去,让大家欣赏!吴有说:李老师,请您再看看那一首!李老师拿出县长的“艺术之声”。

李老师只哼了一遍,就皱了眉头。

李老师说:吴有,这不是歌曲,这是一个人在打呼噜!(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条烧得很热的土炕上,县长和“父亲”同睡一炕,表明县长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小说歌颂了这种亲民作风。

B.小说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

父亲的汗臭、呼噜的刺耳和县长身上的皂香、呼噜的舒缓悠扬对比,吴有和李老师对呼噜的不同理解形成对比。

C.作者通过吴有的感受描写父亲的呼噜声,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其雄姿勃发、气势惊人的特点,为后文李老师的评价作了铺垫。

D.小说描写细腻,对乡村夜晚景色的描写,对呼噜声的描写,还有吴有的心理描写,都是如此,虽然弱化了情节,但让小说拥有乡土诗意。

E.小说通过吴有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叙述语言的清新明丽和诗意化,说明吴有是一个蓬勃向上、热爱乡村生活、具有诗意情怀的村干部。

6、小说中的吴有的父亲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7、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划线句内容简要分析。

8、小说以“呼噜”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如何看待“燕赵文化”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试卷第6页,共10页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

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

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

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

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

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

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

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

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

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

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

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

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

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

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

燕赵侠士的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

“燕赵悲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表现。

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教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

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

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肉欲的不良内容。

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

其救治方法,则莫过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有改动)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