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手抄报大全

合集下载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好看8张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好看8张

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8张中国历史传统⽂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常之多了。

中国的传统⽂化;传统民间艺术早已历史悠久,以下是⼩编为⼤家准备了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好看8张,欢迎参阅。

中国传统⽂化⼿抄报中国传统⽂化作⽂中华传统⽂化,源远流长,从古⾄今,从现代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传统⽂化顾名思义,就是从古代⼀直流传⾄今的⽂化,这些⽂化都是古⼈,我们的失⼈,从他们⾝上演变⽽来的。

⽐如,屈原是清明节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现在,绝对会是⼀位伟⼤烈⼠,供在中国的烈⼠陵园。

由于屈⽼的坚贞不屈,为国为民,不畏强权,誓死不做_的,宁可跳⼊江中牺牲⾃⼰的性命,也不会为了⼀点⼩利益,⽽出_家出卖⾃⼰的⼈格,不会践踏⾃⼰的尊严。

屈原死后,他的后⼈们为了纪念他,虽然他⼀直活在⼈们的⼼中,但是现实中还是需要表⽰⼀下的,他们在屈原_的江中划着⼩船,撒着⽤叶⼦包着的⽶团,⼈们觉得这样鱼虾就会吃这些⽶团,⽽不会吃屈原的躯体了。

由此在江中划船变成了赛龙⾈,撒⽶团演变成了现在家家吃的粽⼦,⽽在那⼀天⼈们把那⼀天定位了纪念屈原这位伟⼤的爱国之⼠的纪念⽇,每年的4⽉4⽇就是纪念屈原的⽇⼦,我们叫它“清明节”。

例如这样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肯定都不明⽩,在除⼣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相传每年有⼀天,有个叫“年兽”来扰乱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粮⾷,毁他们的房⼦,弄的他们⼈⼼惶惶。

可是看年兽那么凶恶⾼⼤,他们却⼜不敢与之抗衡,终于有⼀天他们发现年兽怕响声,于是家家户户都在年兽来的那天放起了鞭炮。

年兽听见这些鞭炮响声,吓得落荒⽽逃,⼈们终于⼜回到了平静的⽣活。

那天就成了除⼣春节,就是这么来的,家家户户都要过年,给红包,这样才吉利,说这⼀年都会富富贵贵,平安⽆事。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的传统⽂化,我们中午的传统⽂化节,所以源远流长,就说明我例举的仅仅是个⽪⽑,还有好多好多的传统⽂化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这些传统⽂化我们才会多姿多彩,这传统⽂化代表了我国古代到今天,⼈民的智慧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第一名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第一名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第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第一名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句子1.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3.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6.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10.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1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1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14.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15.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16.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17.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18.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2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2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2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2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4.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25.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一等奖最新2021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一等奖最新2021大全

中国传统⽂化⼿抄报⼀等奖最新2021⼤全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个⽂明古国有着深厚的⽂化底蕴,那么你知道中国传统⽂化⼿抄报有哪些吗?为了⽅便⼤家,⼀起来看看吧!下⾯给⼤家分享关于中国传统⽂化⼿抄报⼀等奖最新2021⼤全,欢迎阅读!中国传统⽂化⼿抄报图⽚传统⽂化优美句⼦⼤全1. “以⼈为本”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

2. 尽管多元⽂化、消费⽂化形成风潮,传统⽂化看似与社会⽣活疏离,但它其实是流淌在每个⼈⾎液中的。

3. ⽂化⾃信要有⽀撑,这种⽀撑就是⽼祖宗传下来的⽂化传统。

4. ⾯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化,摒弃什么、传承什么,是⼀个时代的⼤命题。

5. 中华⽂明,在她上上下下的五千年中积淀,⾛向了成熟稳定,中国传统⽂化,在⼀代⼀代华夏⼉⼥中传承,⾛向了现代⽂明。

6. 在每个中国⼈的⼼底,都有⼀⽅属于中国传统⽂化的沃⼟,在那⽅沃⼟上,中国⼈⾃⼰会撒种,播种,最后收获精神的果实!7. 中华优秀传统⽂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其强调的德政思想核⼼要素就在于修⾝。

8. 中华⽂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提供了强⼤的精神⼒量,⽽且为⼈类⽂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贡献。

9. 中华⽂化是中国⼈民的精神家园,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10. 中国传统⽂化源远流长,其中最核⼼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既饱含着“天下⼀统,四海靖宁”的精神之托、“⼈⽣⾃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的浩然正⽓,⼜饱含着“位卑未敢忘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志,等等。

11. 在悠久历史的沉淀中,我们的爱恨情仇、伦理思考、⽣命追问、时空想象,在丰厚的古典⽂化中不能说“前⼈之述备矣”,但也尽可“俯拾皆是”。

12. 越是能够充分汲取中国古典精髓的作品,其影响⼒和感染⼒往往越⼤。

13. 运⽤好古典⽂化的宝贵“矿藏”,⾜以为当代中国注⼊更强的“⽂化⾃信”。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诸子百家文字稿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诸子百家文字稿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诸子百家1、简介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2.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 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

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3、琴棋书画笛子源文件_原创PSD分层文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八张

202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八张

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漂亮⼋张中国是个古⽼的国家,传统⽂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那么关于中国传统⽂化的⼿抄报都有哪些?下⾯是⼩编为⼤家带来的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简单⼜漂亮⼋张,欢迎⼤家查阅!中国传统⽂化⼿抄报中国传统⽂化宣传⼝号1、传承⽂明,启迪未来。

2、古为今⽤,融通贯会。

3、学古⽂化,扬我中华。

4、弘扬经典,传承后世。

5、修⾝齐家,智慧练达。

6、传承⽂明,弘扬光⼤。

7、传道解惑,启智兴邦。

8、汶达于济,儒林丛集。

9、贯今学古,修养⼰出。

10、德于天下,义传万家。

11、博古通今,经世致⽤。

12、厚德载物,修⾝齐家。

13、国学精粹,艺术管理。

14、东⽅智慧,创业必备。

15、精深国韵,素养⼈⽂。

16、古为今⽤,铸今辉煌。

17、博古通今,育才兴邦。

18、承前启后,盛世强国。

19、传播传统,育才解惑。

20、传承国学,振兴中华。

21、博古通今,慧达天下。

22、治世⽂传,儒国楷范。

23、传道悟道,汶林解道。

24、传道重道,启迪⽣活。

25、授业解汶,振兴东学。

26、汶⽔千长,育林天下。

27、鉴史博古,励慧启今。

28、传承经典,智达万家。

29、国学启智,⾝修业兴。

30、博古通今,创今辉煌。

31、国学精髓,修⾝治业。

32、学古知今,德才修⾝。

33、尊师济才,育德兴邦。

34、博学慎思,励学笃⾏。

35、博学慎思,德艺双馨。

36、修⾝启慧,励才兴业。

37、求学务实,⽴德树⼈。

38、谈古论今,助⼒成功。

39、⽂以载道,继往开来。

40、传东⽅道,塑成功⼈。

中国传统⽂化话题作⽂传统⽂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精深。

优秀的传统⽂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然⽽,⼈类进⼊21世纪以后,⼯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们的⽣产⽣活⽅式,思维⽅式,⾏为⽅式,消解着传统⽂化的精髓,传统⽂化濒临消失。

⾸先是传统节⽇。

传统节⽇,是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化的⼀种良好⽅式。

中国传统文化三年级简单手抄报8张

中国传统文化三年级简单手抄报8张

中国传统⽂化三年级简单⼿抄报8张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特性,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不是⽣理的,⽽是⽂化的、精神的。

很多⼈画了中国传统⽂化的⼿抄报,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中国传统⽂化三年级简单⼿抄报8张,希望能帮助到⼤家!中国传统⽂化三简单⼿抄报中华传统⽂化优美句⼦1. 长城是⼀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凡的⽂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类的骄傲。

2. 中国传统⽂化发展经历了五千年,其间既有暴风骤⾬式的变⾰,亦有和风细⾬般的变⾰,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的只有⼀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家庭并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3. 智者千虑,必有⼀失;愚者千虑,必有⼀得。

4. 传授东⽅经典,培训传统⽂化。

5. 中华⽂化遗产真不少,我来说说咱瑰宝,万⾥长城真是好,阻挡外侵不⽼少,传承中华⼉⼥情,中外游客齐欢迎,称赞劳动⼈民最伟⼤。

6. 弘扬民族传统⽂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7. 差之毫厘,谬以千⾥。

8. 中国书法是⼀门古⽼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化瑰宝之⼀。

书法⼤体可分为篆书、⾪书、楷书、⾏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的审美价值。

9. 传承弘扬⽂明,⿍⽴世界中华。

10. ⽂化遗产不可再⽣,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1. 观乎⼈⽂,以化成天下。

12. 驶⾄近代,国难当头。

百年忧患,敌忾同仇。

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

东⽅巨⼈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凤涅磐。

挽狂澜于既倒,建⼴厦于废墟。

转国运蒸蒸⽇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13. 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化藏其间!14. 在中国传统⽂化中,儒家⽂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今,可见其魅⼒所在。

15. 中华⽂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化展现出独特的魅⼒,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为之骄傲!16. 纵有⾦⼭银⼭,难买⽂化遗产。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

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传统文化不仅是流动时间的凝固剂,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

下面是传统文化简单,希望你能喜欢。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

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

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具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具有数亿人的国家;一个……“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精选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精选

延伸阅读xx传统文化★传统纵览★: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农业文化★:农家、农民起义、锄头。

★皇宫官府★:宫庭文化、xx学。

★诸子百家★: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①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②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③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④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⑤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⑥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⑦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⑧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⑨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⑩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下面有著作)★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书★: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画★: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传统文学★:《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中国传统文化创意手抄报一等奖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创意手抄报一等奖参考

中国传统⽂化创意⼿抄报⼀等奖参考没有中华⽂化,就不成其为中国⼈和中华民族。

只有牢牢站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华⽂化的价值。

⼤家画过中国传统⽂化⼿抄报吗?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中国传统⽂化创意⼿抄报⼀等奖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家!中国传统⽂化创意⼿抄报⼀等奖传统⽂化的经典句⼦摘抄1. 撰⼀短信兮,诵国疆。

诵我国疆兮,词⽆量。

千年神州兮,⼟地⼴。

五⼗六民族兮,⽴于上。

诗经词曲兮,⽆尽藏。

⽅块汉字兮,渊源长。

华夏⼉⼥兮,当诵扬。

转此短信兮,⾝健康!2. 华夏⽂明五千年,现代之⼈莫等闲,孔孟讲仁义,⽼庄乐逍遥,墨家⾏游侠,韩⾮是法家,张弛有度,⽂武兼备,深⼊研习,如痴似醉。

3.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统秦两汉。

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4. 习古之⾄理,明处世之道。

5. 中国歌中国戏,中国⽂化记⼼⾥;拉⼆胡,弹古筝,梆⼦粤剧和京剧;中国精粹不能丢,⼀代⼀代传下去。

6. 中华江⼭美如画,群⼭交错如龙舞,千江万河碧⽔流,⽆垠草原绿如菌,豪⽓⼉⼥爱中华。

7. 保护历史⽂化,启迪现代⽂明。

8. 民族⽂化,源远流长,国之瑰宝,引以为傲,紫砂陶器,质地细腻,特殊陶⼟,精⼼烧制,宜兴紫砂,壶中极品,誉名第⼀,天下闻名,祖辈传承,堪称绝品。

9. 唐诗风采,艳丽卓⽬,啧啧有⾳,飘扬千古,宋词情调,优雅芬芳,伴歌清唱,飞远流长,元曲悠扬,轻快舒畅,随歌⽽⾏,飘扬四⽅。

中华⽂采,经典永藏。

10. 祖国节⽇中外响,⼤家⼀起想⼀想,清⾹粽⼦端午节,⼋⽉⼗五⽉饼节,腊⽉三⼗是春节,贴春联来放鞭炮,穿着新⾐把舞跳,三⼗晚上吃饺⼦,⼤年初⼀拜新年,正⽉⼗五闹花灯。

11. 中国传统⽂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耶稣会⼠,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些国家。

12. ⼲劲强劲劲⾮劲,到处共处处⾮处。

强壮强迫⾮倔强,勿将长⼤念为长。

逮捕不是逮⽼⿏,地壳更⾮鸡蛋壳。

瞠⽊结⾆不念堂,中华⽂化永⽆疆。

福建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福建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福建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1、闽剧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

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闽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45。

2、梨园戏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

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

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在我国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民间故事。

其中《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世代相传,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一、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

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

”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故事梗概:相传织女是王母的女儿(或天帝的女儿,或孙女)。

她心灵手巧,善织,能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五彩缤纷的云朵。

人间有个孤儿叫牛郎,他虽然勤劳,但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

后来,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取走了在湖中洗澡的织女的衣裳,织女也喜爱牛郎,两人就结成了夫妻。

从此,男耕女织,生下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谁知织女下凡在人间成亲的事让王母知道了,她大发雷霆,派天兵将织女捉回天宫。

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箩筐装着儿女,挑着追到天上。

王母见牛郎追来,就用头上的金钗在织女和牛郎之间划出一道大河,这就是银河。

滔滔的银河水无情地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得隔河痛哭相望。

后来王母见他们哭得伤心,动了恻隐之心,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

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

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

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就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倾诉衷肠。

传说这天晚上,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细语,天上要是落下雨点,那就是他俩伤心的眼泪。

盛夏的夜晚,仰望群星闪烁的夜空,人们能看到银河两岸有着两颗遥遥相对的亮星。

著名的“0”等亮星是织女星,它旁边的四颗小星组成像是一只织布的梭子形;对面的一等亮星是牛郎星,它同前后两颗小星组成宛如一个人挑着一副担子在赶路的一字形。

传说《牛郎织女》讲的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传统文化手抄报 简单

传统文化手抄报 简单

2016传统文化手抄报简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下面是简单的传统文化,一起看一下吧。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 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

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多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实或传说。

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和词语。

典故一词,出现在《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如“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山海经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传统文化手抄报句子

传统文化手抄报句子

传统文化手抄报句子1.传承先人的智慧,弘扬中华文明。

2.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精神家园。

3.传播传统文化,不再放眼世界。

4.博学古今,透彻了解中国。

5.百度教育商务合作,合作方向:产品代理销售或内容合作等。

6.立即合作7.培养中国人的灵魂,树立中国人的心。

8.中华民族历史优,传统文化流传久,炎黄子孙代代传,发扬光大人人承!9.中华儿女文化情,代代传承代代行,你传承来我传承,弘扬文化你我同行10.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11.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12.中国继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儒家思想无处不在,中国瓷器为人所称道。

13.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14.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15.唐代诗人领**,诗句里外醉逍遥;宋词流传有多少,衣带渐宽终不悔,人人都叫好。

元曲一传数千年,中国文化美名扬。

16.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17.民族文化世代传,古往今来孝当先。

现今社会德逆转,错把娃娃当祖先。

如何能把恶习铲,传统文化是根源。

孔孟之道教圣贤,女德齐家保国安。

18.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

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

19.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20.传播圣人之道,传授大功,解灵谜。

21.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美学是最高级的浪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中国艺术境界的创成,是笔走蛇游的晋唐书法,是行云流水的昆曲京剧,是古色斑斓的四书五经22.杨澜2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4.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手抄报和文字内容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手抄报和文字内容参考

中国传统⽂化⼩学⽣⼿抄报和⽂字内容参考五千年中华⽂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为了弘扬传统⽂化,学⽣们画了中国传统⽂化⼿抄报。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2021中国传统⽂化⼿抄报,希望能帮助到⼤家!中国传统⽂化⼩学⽣⼿抄报弘扬中国传统⽂化中国是个古⽼的国家,传统⽂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民间⼯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朵奇葩,看了让⼈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活⽓息。

鸟,⾍,鱼,兽,花草树⽊亭桥风景。

这些⼈们熟悉⽽⼜热爱的⾃然景观成了⼈们剪纸的花样。

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们都要剪⼀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

⼀只穿着彩⾐的⼩⽼⿏拖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怕被⼈发现它在偷灯油。

可是⽼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真是逗⼈喜爱!剪纸艺⼈剪得⼗⼆⽣肖也是栩栩如⽣,惟妙惟肖。

就连外国⼈也啧啧称奇,竖起⼤拇指⼀个劲的来夸赞。

⼗⼆⽣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都来认识中国博⼤精深的剪纸⽂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的⼼灵⼿巧,他是劳动⼈民聪明才智的展⽰,是民间传统⽂化的结晶。

我也想像民间艺⼈⼀样剪出⼀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传统⽂化作⽂2021最新今天,我看见⼀幅剪纸:画⾯上⼀个少年牵着两头骆驼⾛在充满⽣机的⼤草原上。

缤纷的⾊彩,栩栩如⽣的⼈物,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思绪飞向了辽阔的⼤草原。

有个男孩叫⼩傲,他的家在沙漠深处。

⽬⼒所及,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前⾝后,梦⾥梦外,总是漫天的黄沙。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优秀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优秀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优秀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优秀手抄报弘扬传统文化格言警句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4.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5.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6.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7.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8.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9.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0.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11.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12.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13.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14.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15.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传统文化格言警句1.灭私,民其允怀。

《尚书·周官》2.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3.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管子·五辅》4.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5.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6.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7.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8.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9.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10.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11.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12.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13.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14.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15.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6.规矩,不能成方圆。

中国传统文化简单配色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简单配色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简单配色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简单配色手抄报形容传统文化句子1、中华江山美如画,群山交错如龙舞,千江万河碧水流,无垠草原绿如菌,豪气儿女爱中华。

2、驶至近代,国难当头。

百年忧患,敌忾同仇。

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

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

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

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

3、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哲学的门派,哲学思想散见于佛、道、儒各家著作中。

易经描述宇宙产生,大致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4、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称谓。

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5、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正式成为中国的国家称谓。

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

6、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中庸尚和,璀璨瑰丽,荆楚文化,韬光养晦,辉煌灿烂,巴蜀文化,瑰宝陆离,连绵久远!7、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8、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造,她源远流长。

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发出了由衷的歌唱。

可如今,我们的母亲河,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

9、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10、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11、在悠久历史的沉淀中,我们的爱恨情仇、伦理思考、生命追问、时空想象,在丰厚的古典文化中不能说“前人之述备矣”,但也尽可“俯拾皆是”。

12、陶瓷故乡在中国,瓷都当推景德镇;陶器出现在史前,瓷器始于东汉间;洁白如玉薄若纸,透明如镜能照面;生活起居离不开,陶瓷文明震世界。

13、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传统文化之腊八节手抄报

传统文化之腊八节手抄报

传统文化之腊八节手抄报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

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

假设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节的传说有哪些呢?腊八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腊八,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那么腊八节的传说有什么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有关腊八节的传说吧!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

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收。

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

老俩口不但勤劳节省,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

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

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手抄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手抄报要求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

你还在找寻好的手抄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抄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文化。

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大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全对的,有人说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半对的,甚至有人说,中国古代的东西是全不对的。

我市第二种意见,但我认为,只有一样不对。

那就是武术。

我们不谈武术,谈的是其他对的。

一般来讲,人们批评的只是这几个方面。

有人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太死板;有人说,中国对妇女不公平;有人说,中国古代的科学不发达;有人说,中国太迷信;甚至有人说,中国古代的闭关锁国,才导致现在的落后。

我认为,这些不是错的,而恰恰是对的。

洋鬼子信的布尔什维克、马克思等人,他们并不和其他的欧洲人有什么不同。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说,欧洲人是不道德的,这完全正确。

在中国,封建、资本、共产,乱七八糟的主意哪个都好,只是中国人的文化是千年不变的。

经书流传五千年,胡适(陈)独秀毁一旦。

中国人很讲礼貌,重礼节、面子,这都是由经书传下来的。

中国的落后,并没有什么可惜。

西方的科学都是伪进步。

西方人因为本质是不道德的,但我们中国人不是。

洋鬼子没有伦理道德,所以他们无权影响中国。

摘录辜老先生的春秋大义一段:“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

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

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内容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内容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内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1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2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3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4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5传统文化励志名言1、小人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小人就算有出色的才干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四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辰把才干或技艺发扬出来。

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取得的效果,将会招来损失和灾祸;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缺乏,就能因此而得益。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小人乎?——《论语》译:假设我有了某些成就,他人并不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冤枉。

这不也是一种小人风姿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誉;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理想,不凭空猜想;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敏,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义务。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三团体在一同,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教员。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陷和缺乏,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7、小人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译:小人总是指摘自己,从自身找缺陷,找效果。

小人经常把目光射向他人,找他人的缺陷和缺乏。

8、小人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小人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举措也显得十分酣畅安宁。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思担负很重,就常忧虑、担忧,外貌、举措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译:遇到曲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他人,后来开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中国瓷器名称来源在中国,“瓷器”一词最早见诸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瓷”这个字在汉以前指“瓦器”,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瓷”为:“瓦器,从瓦次。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十大古琴名曲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十大古琴名曲

中国传统⽂化⼿抄报:⼗⼤古琴名曲 中国的⾳乐起源很早,保存到现在的韶乐就是从虞舜时代传承下来的,到了现代,⾮常有名的要数⼗⼤古琴名曲,同学们要绘制中国传统⼿抄报,这个可不能忽略,下⾯是店铺为你提供的中国传统⽂化⼿抄报:⼗⼤古琴名曲,欢迎阅读。

想了解更多中国传统⽂化⼿抄报,请继续关注本栏⽬。

中国传统⽂化⼿抄报:⼗⼤古琴名曲(⼀) 【中国古代⼗⼤名曲】 古代⼗⼤名曲⼀般是指古琴⼗⼤名曲,它们分别是:《⾼⼭流⽔》、《梅花三弄》、《春江花⽉夜》、《汉宫秋⽉》、《阳春⽩雪》、《渔樵问答》、《胡笳⼗⼋拍》、《⼴陵散》、《平沙落雁》、《⼗⾯埋伏》。

本⽂介绍古代⼗⼤名曲,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古代⼗⼤名曲古琴⼗⼤名曲 ⼀、⼗⼤名曲之⾼⼭流⽔:伯⽛钟⼦期的千古情谊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列御寇在《列⼦·汤问》中记载,"伯⽛善⿎琴,钟⼦期善听。

伯⽛⿎琴,志在登⾼⼭,钟⼦期⽈:‘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在流⽔,钟⼦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论是"志在⾼⼭",还是"志在流⽔",伯⽛在曲中每表现某⼀主题或意象时,钟⼦期必能领会其意。

⼀⽇,伯⽛与钟⼦期共游于泰⼭之阴,逢暴⾬,⼆⼈⽌步于岩下。

伯⽛⼼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落⼭涧的情景,接着模拟⼭流暴涨和岩⼟崩塌之⾳。

每段曲弹奏完毕,钟⼦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

伯⽛于是离开琴⽽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能隐藏的了我的⾳声呢?"于是⼆⼈成为⼈⽣知⼰。

但《列⼦》中并⽆伯⽛因钟⼦期离世⽽从此不再⿎琴的内容。

⼆、⼗⼤名曲之《⼴陵散》:聂政嵇康的名⼠遗风 《⼴陵散》,⼜名⼗⼤名曲之《⼴陵⽌息》,是⼀⾸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

根据刘东升的《中国⾳乐史略》,⼗⼤名曲之《⼴陵散》⼤约产⽣于东汉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手抄报大全
传统文化手抄报大全1、简介
传统文化手抄报大全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图片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