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白盒测试技术来对一个接口进行测试,目的是
为了评估接口的可用性和功能性,以及其在各种参数下的表现。
二、实验方法
1.确定测试的边界值:首先,根据接口文档,确定出各个参数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正常值,并根据边界值理论,选择出8个典型的测试值,即
最小值、最小值减一、最小值加一、正常值、正常值减一、正常值加一、
最大值、最大值加一,用于确定测试的边界。
2.编写测试用例:用确定的边界值,编写测试用例,以检测接口的可
用性和功能性。
3.执行测试:将编写的测试用例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对接口进行测试,并获得测试结果。
三、实验结果
1.测试结果:经过本次白盒测试,发现接口在各个参数下能够正常工作。
2.整体结论:在确定的边界值范围内,接口表现正常,可以满足对该
接口的功能和可用性的要求。
四、实验的建议
本次实验证明,白盒测试在评估接口的可用性和功能性方面是有效的。
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接口的性能,还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测试,比如性
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以便获得更好的测试效果。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RFT测试原理:先录制脚本,插入验证点以及脚本所支持命令(休眠、注释、定时器)作为最初版本的脚本。在回放之前可以修改脚本,例如可以设置弹出对话框的时间等。可以对新版本进行修改,插入验证点,观察测试报告是否正确。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六、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基于Junit和IBM RFT的自动化测试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
|
专业班级:软件09k2 学生姓名:闫雪峰
学 号:************ 成 绩:
指导教师: 李整 实验日期: 2012.5.1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使用Junit设计一个单元测试,从用例设计和编写测试代码等方面完成;使用IBM的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对一个出售古典音乐CD的Java GUI程序进行测试,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七个实验,深入体会和掌握测试对象、验证点、基线、数据池等相关概念。
软件测试实验总结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总结报告
在进行软件测试实验后,我从多个角度对该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对该实验的详细总结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次软件测试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以及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2. 实验环境: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特定的软件测试工具和环境,包括测试管理工具、测试自动化工具、虚拟化技术等。
这些工具和环境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测试手段和资源。
3. 实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通过对软件的功能、界面、性能、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测试,我们能够全面地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向
开发团队报告。
这些问题包括功能错误、界面不一致、性能瓶颈等。
同时,我们也记录了软件在各种测试条件下的表现和性能指标,以
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5.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软件测试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软件中的问题,提高
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遵
循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以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次软件测试实验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和工具,
对软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报告,同时也总结了测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软
件测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今后的软件测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
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含思考题答案)
华北电⼒⼤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含思考题答案)操作系统综合实验( 20 -- 20 年度第学期)名称:题⽬:院系:班级:学号:学⽣姓名:指导教师:成绩:⽇期:年⽉实验⼀:实验环境的使⽤⼀、实验⽬的:1、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OS Lab的基本使⽤⽅法。
2、练习编译、调试EOS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应⽤程序。
⼆、实验内容:1、启动OS Lab2、学习OS Lab的基本使⽤⽅法3、EOS内核项⽬的⽣成和调试4、EOS应⽤程序项⽬的⽣成和调试5、退出OS Lab6、保存EOS内核项⽬三、实验过程:本实验实验过程主要按照eos操作系统实验教程上所对应的章节来进⾏。
实验结果:(⼀)启动OS Lab :(⽆)(⼆)学习OS Lab的基本使⽤⽅法:(1)、创建了第⼀个项⽬:(2)、⽣成了第⼀个项⽬(3)、添加了func⽂件后经过⼀系列的调试,打印出了相关内容,按shift+F5结束调试。
(4)、查看变量的值:有3种⽅法:1、将⿏标移动到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此时会弹出⼀个窗⼝显⽰出变量n当前的值(由于此时还没有给变量n赋值,所以是⼀个随机值)。
2、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可以使⽤“快速监视”对话框查看变量n的值。
然后,可以点击“关闭”按钮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
3、在源代码编辑器中变量n的名称上点击⿏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监视”,变量n就被添加到了“监视”窗⼝中。
使⽤“监视”窗⼝可以随时查看变量的值和类型。
此时按F10进⾏⼀次单步调试,可以看到“监视”窗⼝中变量n的值会变为0(1)、调⽤堆栈:使⽤“调⽤堆栈”窗⼝可以在调试的过程中查看当前堆栈上的函数,还可以帮助理解函数的调⽤层次和调⽤过程。
EOS内核项⽬的⽣成和调试:(2)、新建EOS内核项⽬(3)、⽣成项⽬(4)、调试项⽬(5)、查看软盘镜像⽂件中的内容(6)、查看EOS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件夹EOS应⽤程序项⽬的⽣成和调试新建EOS应⽤程序项⽬⽣成项⽬:按F7⽣成项⽬调试项⽬:按F5进⾏各种调试查看软盘镜像⽂件中的内容:使⽤FloppyImageEditor⼯具打开该项⽬中的Floppy.img⽂件,查看软盘镜像中的⽂件。
华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014-- 2014年度第2学期)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院系:信息工程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宋雨郭丰娟设计周数: 2成绩:日期:2014年 6 月26日《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要求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
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学生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
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按照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
具体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成果要求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计划,要求文档格式规范、逻辑性强(可参考《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中给出的要求及格式)、图表规范;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五、考核方式(1)提交的文档规范,工作量大,文档逻辑性强、正确,按《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标准考核(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占60%(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占25%(3)考勤占15%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6 月26 日《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目录绪论 (1)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课程设计目的 (2)§ 课程设计要求 (2)§1.2.1 课程设计准备 (2)§1.2.2 内容要求 (2)第2章设计正文 (3)§软件计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3)§2.1.1 项目简介 (3)§2.1.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2.1.3 技术可行性分析 (5)§2.1.4 经济可行性分析 (5)§2.1.5 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2.1.6 可供选择的方案 (6)§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8)§2.2.1需求概述 (8)§2.2.2功能需求 (9)§2.2.3性能需求 (10)§2.2.4运行需求 (11)§2.2.5其他需求 (14)§软件设计说明书 (15)§2.3.1 软件模块结构图 (15)§2.3.2 文件结构和全局数据 (15)§2.3.3 模块描述 (17)§2.3.3.1 登录模块描述 (17)§2.3.3.2 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模块描述 (17)§2.3.3.3 管理员管理图书信息模块描述 (18)§2.3.3.4 管理员管理图书管理员信息模块描述 (18)§2.3.3.5 学生管理学生信息模块描述 (19)§2.3.3.6 学生查询图书信息模块描述 (19)§2.3.3.7 读者借阅模块描述 (20)§软件测试计划 (21)§2.4.1 测试范围 (21)划 (21)§2.4.2.1 测试阶段 (21)§2.4.2.2 测试进度 (21)§2.4.3 测试项目说明 (22)§2.4.3.1 管理员和学生登录模块测试 (22)§2.4.3.2 管理员查询学生信息模块测试 (23)§2.4.3.3 管理员添加学生信息模块模块测试 (23)§2.4.3.4 管理员删除学生信息模块模块测试 (23)§2.4.3.5 管理员修改学生信息模块模块测试 (24)析 (24)§2.4.4.1 管理员和读者登录模块测试 (24)§2.4.4.2 管理员查询读者信息模块测试 (24)§2.4.4.3 管理员添加读者信息模块模块测试 (24)§2.4.4.4 管理员删除读者信息模块模块测试 (24)§2.4.4.5 管理员修改读者信息模块模块测试 (25)第三章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26)第四章参考文献 (26)第五章附录 (27)§用户界面主要代码 (27)§管理员界面主要代码 (29)绪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作用愈来愈重要,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得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软件测试作业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自身在软件测试领域的专业技能,我们开展了软件测试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软件测试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1)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原则(2)软件测试的类型和方法(3)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2. 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1)Selenium自动化测试工具(2)JMeter性能测试工具(3)缺陷管理工具(如Bugzilla、Jira)3. 实际项目测试案例(1)选择一个实际项目,分析其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2)根据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脚本(3)执行测试脚本,记录测试结果(4)分析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意见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初期,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了系统学习。
主要包括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原则、类型、方法、生命周期以及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1)Selenium自动化测试工具我们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实现了对Web应用的自动化测试。
具体步骤如下:①安装Selenium WebDriver②编写测试脚本,模拟用户操作③运行测试脚本,验证测试用例(2)JMeter性能测试工具我们使用JMeter对Web应用进行了性能测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①安装JMeter②配置测试计划③添加测试线程组、监听器等组件④运行测试计划,收集测试数据⑤分析测试结果,找出性能瓶颈(3)缺陷管理工具我们使用Bugzilla和Jira等缺陷管理工具,对项目中的缺陷进行跟踪和管理。
具体操作如下:①注册用户,创建项目②创建缺陷,分配给相关开发人员③跟踪缺陷状态,直至修复3. 项目测试案例我们选择了一个实际项目进行测试,具体步骤如下:(1)分析测试需求,确定测试用例(2)编写测试脚本,模拟用户操作(3)执行测试脚本,记录测试结果(4)分析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四、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2. 提高了软件测试的实际操作能力3. 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对软件测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五、实训总结本次软件测试实训,使我们受益匪浅。
【最新资料】华北电力大学java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专业班级:软件1202 学生姓名:孟令虎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崔克彬老师实验日期:2013-4-15所用仪器、设备电脑(Eclipse)题目一:编写一个圆类,在类中实现计算圆的面积的方法,和输出圆的半径和面积,在类中定义构造方法。
编写主函数进行测试。
实验总结:该实验过程较简单,定义类后即可进行编写构造函数和一些方法。
关键是细心编写,不要输入错误。
需要对一些语法熟练掌握。
比如如何创建对象,并且如何初始化。
题目二:输入一个字符串判断是否为回文。
如abccba是回文。
实验总结:该实验要学会如何输入字符串。
并且使用字符串中的方法char At()。
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T3 {/*** @param arg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0;int d=0;//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Scanner scan=new Scanner(System.in);String s=scan.next();while(i<=(s.length()-i)){char ch1=s.charAt(i);char ch2=s.charAt(s.length()-1-i);i=i+1;if(ch1!=ch2){ System.out.println("不是回文");d=1;break ;}}if (d==0)System.out.println("是回文");}}(1)非常易错点就是:char ch2=s.charAt(s.length()-1-i);如改写为 charch2=s.charAt(s.length()-i)则会报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ng.String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String index out of range: 6at ng.String.charAt(Unknown Source)at jj.main(jj.java:10)异常。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软件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2012 -- 2013 年度第 1学期)名称:软件设计与实践题目:网页视频播放器院系:信息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田志刚设计周数: 2成绩:日期:2012年1 月11 日《软件综合实验》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软件综合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必修实践环节,本环节是在第六学期、第七学期设置,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加深前面所学的课程,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掌握算法设计及实现的理论与方法,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 熟悉微机的应用环境。
2. 利用所学课程的知识,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实际应用题目,或模拟实际应用的题目),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能熟练地利用微机设计出有实用价值的程序。
1. 熟悉Windows以及其它工具软件系统,2. 根据所选题目进行算法设计(画出流程图,写出各模块的文档)。
3. 编程。
4. 上机调试。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编制一个网页播放视频,要求有两种播放模式,一种是可以操作者播放并控制,另外一种是仅可以播放和暂停,不允许改变视频播放进度。
五、考核方式实验结果(60%)+实验报告(30%)+实验过程表现(1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加深前面所学的课程,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掌握算法设计及实现的理论与方法,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1. 熟悉微机的应用环境。
2. 利用所学课程的知识,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实际应用题目,或模拟实际应用的题目),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实验)正文1、实验内容编制一个网页播放视频,要求有两种播放模式,一种是可以操作者播放并控制,另外一种是仅可以播放和暂停,不允许改变视频播放进度。
软件测试实训总结报告
软件测试实训总结报告软件测试实训总结报告实训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实训地点:XXX公司实训内容:本次软件测试实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学习:通过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常用的测试技术和工具。
2. 测试用例设计:掌握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能够根据需求文档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3. 编写测试报告:学习如何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用例的执行过程和结果、缺陷报告等内容。
4. 测试工具的使用:熟悉并掌握常用的测试工具,如JIRA、TestLink、Selenium等,能够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测试用例的管理、执行和缺陷的跟踪。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获得了以下收获:1. 加深了对软件测试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软件测试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了测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提高了测试用例设计能力:通过编写各种类型的测试用例,我学会了如何从需求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设计出覆盖面广、有效的测试用例。
3. 掌握了测试工具的使用:通过使用JIRA、TestLink等工具,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测试用例的管理和执行,能够更好地跟踪和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4. 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进行了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了一些测试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协作,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对于项目的成功非常重要。
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学会了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操作,我不仅提高了软件测试的实践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软件测试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测试技能,并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测试方法和工具。
同时,我还会更加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团队项目,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电软件测试调研报告
华电软件测试调研报告软件测试产业及其人才培养调研报告马重申,软件1002,华北电力大学(保定)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华电软件测试调研报告。
而在软件工程中,软件测试工作非常重要,它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
基于此之上国内软件行业迅猛发展,需要大量软件测试人才。
传统计算机学科教育大多是培养理论性计算机人才,而忽视偏向实践方面的软件测试的人才,以至于他们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因此在论述了对软件测试的认识,及对现今软件测试人才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软件测试概述1.1 关于软件测试的认识软件测试主要是指在将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对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以及源代码所执行的复查检测,这是保障软件质量的一项关键工作。
通俗点说,为找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而执行程序这一过程就是软件测试。
在软件测试工作中,我们可以依据测试方案及流程通过测试工具来测试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然后分析及评估测试方案有可能存在的问题。
另外,一般在执行测试用例之后,还要进行跟踪故障,这也是确保开发产品满足需求的一个重要保障。
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阶段中,人员的参与都是离不开的部分,而人的工作以及人们之间的通信质量有很难做到完美无缺,这就导致了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伴随着计算机控制对象越来越复杂,且软件的功能及规模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也使得错误相对而言更容易发生,比如对于Windos NT操作系统来说,其代码约为3200万行。
总体来看,在软件设计阶段,人们所犯的错位是引起软件失效的主要原因,而软件缺陷的根源则在于软件的复杂性。
在确保软件可靠性以及质量的过程中,软件测试属于最为主要的手段,以当前的软件工程来看,多以结构化分析及设计作为核心,因此在开发阶段,需求分析以及设计都是以工程管理以及技术评审作为质量的保障手段,而工程管理以及技术评审又存在着主观上的缺陷,很容易遗漏错误使其延续至开发阶段。
软件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能够:1. 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3. 熟悉测试工具的使用;4. 提高测试报告的编写能力;5.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2. 测试用例设计3. 测试工具使用4. 测试报告编写5. 团队协作与沟通三、实验过程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1)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类型;(2)讲解软件测试的流程和方法;(3)分析软件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 测试用例设计(1)分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提取测试需求;(2)根据测试需求设计测试用例,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3)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 测试工具使用(1)介绍常用的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LoadRunner等;(2)讲解测试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测试用例的执行和结果分析。
4. 测试报告编写(1)讲解测试报告的基本格式和内容;(2)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概述、测试结果、问题分析、建议等;(3)对测试报告进行评审,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团队协作与沟通(1)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的测试;(2)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测试任务的顺利进行;(3)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测试经验和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与其他小组进行沟通,协调测试进度,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各小组均完成了测试任务,并编写了测试报告。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2. 实验分析(1)测试用例设计方面:学生在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能够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提取测试需求,设计出较为完整的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实习结果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高校纷纷开设软件工程相关专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软件测试行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组织了一次为期四周的软件测试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术,为今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目标1. 熟悉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术;2. 掌握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对实习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流程、方法和技术。
同时,还介绍了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所需的理论知识。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项目的测试工作。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内容:(1)需求分析:小组成员根据项目需求文档,对软件的功能、性能、界面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
(2)测试计划: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数据准备等。
(3)测试用例设计:针对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确保覆盖所有功能点。
(4)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修复。
(5)测试报告:对测试过程进行总结,编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缺陷数量、缺陷分析等。
(6)自动化测试:学习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3. 实习总结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术,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1)熟悉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测试报告。
(2)掌握了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如Selenium、JMeter等。
软件测试实训报告总结(六篇)
软件测试实训报告总结(六篇)软件测试实训报告总结篇一实习第一周:主要是学习关于测试的业务、制度和知识,虽然不是重要的工作,但是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实习第二周:在公司的第二周,我开始了解项目的需求,以及公司的数据模板,对比测试案例和方案。
在这周里,主要了解web网站类型的《深圳书城》项目的需求,从需求中学习写测试用例。
并且还参与了该项目的用例评审。
实习第三周:熟悉《深圳书城》项目的需求,学习前辈们的用例和测试方案。
根据测试用例,测试项目。
主要负责测试系统后台的信息管理模块、发货管理模块等模块。
并提交bug到bug管理库。
实习第四周: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终于快要完成了,这个星期主要是回归测试。
就是把提过bug的单,经过开发修改过后的系统再进行测试。
回归全部通过,说明系统的质量不差。
测完并且编写用户手册。
实习第五周:项目完成了,进行了一个星期的ocs项目培训,这次培训主要是学习ocs的业务流程。
所谓的ocs是指online charging system在线计费系统。
是我们平时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业务的计费。
发现计费系统的业务逻辑性强。
你必须努力学习。
实习第六周:学习语言计费流程知识,以及熟悉ocs相关概念。
学习使用cbde工具的使用,以及测试工具idt。
idt是接口驱动工具。
原来模拟dcc,idl接口信息以及离线话单,可以直接触发业务流程,简化问题定位。
学习了这些工具就要多练习,才会熟练。
实习第七周:这周主要是练习linux命令,多点与同事的交流,这样便于解决问题。
实习第八周:由于暂时还没接到项目,所以这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loadrunner工具为主,linux命令为辅。
我在本机上搭建一个网上商城的系统,用于做性能测试的练习,因此,使用lr工具对其进行性能的测试,以熟悉使用lr 工具。
实习第九周:这周主要熟悉《电子采购系统》的需求,了解电子采购系统的业务流程,由于我们这个系统是定制版本,在增加系统需求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华电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于Junit和IBM RFT的自动化测试课程名称 ___________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成绩:指导教师:整实验日期:2013. 5. 12页脚.2、IBM RFT 的自动化测试本次实验步骤按照《软件测试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中所有实验的具体方法步骤。
将7个实验 一步步完成,解决过程中的问题•体会IBM RFT 的自动化测试 的使用方法,掌握实用技 术,理解掌握测试对象、验证点、基线、数据池等相关概念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Junit 测试:2] Abc.java 囚 AbcTest.java 哭 k packagesimple;2、用例设计:流程图:基本路径:1-2-4-5-7 1-2-3-7测试用例 a=5t b=7a=10,b=7 1一2-4一6-7 a=5,b=5 (开始) 控制流图:import juni匸・framework・ *;public class ALcTesv extends TescCase i//@Testpublic void test-Max() {Abe test= new Abe();ais(2f cesc.mach(5F7)); assertBq:LZdls(3z ce3C.maoh(10^7)); as5ertB^izals( 10^teat .math (5^ 5));我知道实验中几个概念性问题数据驱动测试:数据驱动测试,就是黑盒测试,又叫功能测试和行为测试。
主要是根据功能需求来测试程序是否按照预期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发现代码所表现的外部行为错误。
数据驱动测试并不是白盒测试的替代品,而是用于辅助白盒测试发现其他类型的错误。
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
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
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软件测试实习报告
软件测试实习报告
在这次软件测试的实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
要性。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有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对软件测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在实习中学习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包括测试的分类、测试的方法
和测试的流程等。
我了解到软件测试是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和解决软件中存在的缺陷。
在实习中,我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自主学习,对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在实习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参与了多个软件测试项目,包括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在这些项目中,我学会了如何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和编写测试报告。
通过实践,我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测试能力,掌握了更多的测试技巧和方法。
另外,实习让我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软件测试项目中,团队成员之
间需要密切合作,相互协助,共同完成测试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协调和合作,这对我未来的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这次软件测试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软件测试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软件测试能力,为软件质量的保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软件测试的实习报告到此结束。
软件测试实验三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实验三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于给定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掌握并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加深对软件错误和缺陷的认识,以及学习如何编写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
实验步骤:1. 研究被测软件系统的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对于要测试的功能模块进行理解和梳理。
2. 根据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编写测试用例。
3. 在编写测试用例时,要考虑到软件系统的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4. 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5. 分析测试结果,发现并记录软件系统的缺陷和错误。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被测软件系统的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确保对系统的功能模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我们根据功能模块的需求分析,编写了一批测试用例,以覆盖不同的场景和情况。
在编写测试用例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系统的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我们发现了软件系统中的一些缺陷和错误。
其中包括界面显示不正确、数据输入限制不完善等问题。
我们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并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对发现的缺陷和错误进行了整理和统计。
然后,我们根据缺陷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对缺陷进行了优先级的划分。
最后,我们编写了缺陷报告,将测试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上报给开发团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我们不仅熟悉了测试的过程,还对软件系统的错误和缺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如何准确地记录测试结果等。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对软件测试的理解和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软件测试的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软件测试技能和经验。
同时,我们也将十分重视软件质量的保证,通过合理有效的测试方法,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软件产品。
软件测试类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自身在软件测试领域的专业素养,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软件测试类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软件测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感悟。
二、实训背景与目标1. 实训背景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软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软件测试作为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软件产品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软件测试人才,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员的软件测试技能。
2. 实训目标(1)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2)熟悉主流的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3)具备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分析缺陷的能力;(4)提高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1)软件测试的定义、分类和原则;(2)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和流程;(3)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2. 测试工具与测试环境(1)熟悉常用的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等;(2)了解测试环境的搭建和维护。
3.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1)学习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2)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写技巧;(3)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
4. 缺陷分析与管理(1)学习缺陷分类和优先级划分;(2)掌握缺陷报告的编写技巧;(3)参与缺陷管理流程。
四、实训过程与收获1.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实践操作:在讲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项目测试,提高测试技能;(3)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测试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实训收获(1)掌握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2)熟悉了主流的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3)具备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分析缺陷的能力;(4)提高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软件测试类实训,我对软件测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收获颇丰。
华北电力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华蛀电力*孑综合实验报告(2013-- 2014 年度第一学期)名称:__________ 题目: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院系: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设计周数:2周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3年11月实验1实验环境的使用m头文件------------------h] console. K■■■■旦console, c2.2 生成项目使用“生成项目”功能可以将程序的源代码文件编译为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方法十分简单: 在“生成”菜单中选择“生成项目”。
在项目生成过程中,“输出”窗口会实时显示生成的进度和结果。
如果源代码中不包含语法错误,会在最后提示生成成功,如图:输出生成---- 己启功生成:console,配置:Debug ----------------------- 正在编译…・ 正在链檢… console -统计到0个错误,Q 个警告二二二二二二======= 理康:成功==2.3 执行项目在OS Lab 中选择“调试”菜单中的“开始执行(不调试)”,可以执行刚刚生成的 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
启动执行后会弹出一个 Win dows 控制台窗口,显示控制台应用程序输出的内容。
按任意键即可关闭此 Win dows 控制台窗口。
2.4 调试项目在开始练习各种调试功能之前, 首先需要对刚刚创建的例子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步骤如下:1.右键点击“项目管理器”窗口中的“源文件”文件夹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 加”中的“添加新文件”。
2. 在弹出的“添加新文件”对话框中选择“ C 源文件”模板。
3. 在“名称”中输入文件名称“ func ”。
软测实训报告
本次软件测试实训旨在通过对软件测试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提高学生对软件测试理论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测试方法、测试工具以及测试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环境包括以下几部分:1. 硬件环境:一台配置较高的计算机,满足软件测试工具的运行需求。
2. 软件环境:安装了常用的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和测试工具,如Windows 10、Visual Studio、JMeter等。
3. 网络环境:具备稳定的网络连接,确保实训过程中能够正常访问相关资源。
三、实训原理软件测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陷假设: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假设软件中存在缺陷,通过测试方法对其进行验证。
2.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软件需求和设计文档,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
3.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过程,收集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
4. 缺陷报告: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详细描述,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和测试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测试用例设计: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例,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写。
3. 测试执行:使用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
4. 缺陷报告:对发现的缺陷进行详细描述,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5. 测试总结: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测试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和测试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实际操作能力提升: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了测试效率。
3. 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测试任务。
六、实训总结1. 实训收获:本次实训使学生对软件测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测试-调研报告华电
1、软件测试的现状
软件测试主要是指在将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对其需求分许、系统设计以及源代码所执行的复查检测,这是保障软件质量的一项关键工作。通俗点说,为找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而执行程序这一过程就是软件测试。在软件测试工作中,我们可以依据测试方案及流程通过测试工具来测试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然后分析及评估测试方案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一般在执行测试用例之后,还要进行跟踪故障,这也是确保开发产品满足需求的一个重要保障。
(8)结论Cl:介绍采用此样式的优点和缺点,包括测试开销、获得的利益、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相关情况的说明;
(9)己知应用Ka:介绍此样式的应用的成功案例和取得的测试经验;
(10)相关样式cp:与此样式相类似的样式,并对样式加以补充资料说明。
5、软件测试的原则
首先,在软件测试工作中,我们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用户的角度和软件开发者角度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情况,用户希望的是将软件中存在的所有问题都找出来,而软件开发者则往往会选择一些程序失效性小的测试模块,这类测试意义并不大。其次,最好做到:尽早和不断的进行软件测试。我们要以一个端正的态度进行各阶段技术审核,这样才可以尽快发现错误,把错误消除在萌芽之中。第三,选择测试用例的时候要包括输入数据以及输入数据相对应的预期输入结果,一般来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方便的找到程序片段是否存在错误。第四,避免程序员对自己开发的程序进行测试,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开发的成果往往不愿意否定,在这种心理影响之下,程序员对自身开发的程序进行测试往往只能够得到不够客观的测试结果。第五,测试用例过程中不合理输入条件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但在软件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合理输入条件却客观存在,因此我们要对其有充分的重视。最后,要注意测试工作中的群集现象,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某一程序段错误较多,则要对此程序段进行认真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脚本支持命令,在脚本录制的过程中随时可以添加的一些具有辅助性质的工程,它们操作很方便,也很简单。主要包括一些注释、日志条目的录入、休眠和计时器。
本次实验步骤按照《软件测试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中所有实验的具体方法步骤。将7个实验一步步完成,解决过程中的问题,体会IBM RFT的自动化测试的使用方法,掌握实用技术,理解掌握测试对象、验证点、基线、数据池等相关概念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Junit测试:
在实验中理解掌握几个概念性问题
测试脚本: 一般指的是一个特定测试的一系列指令。这些指令可以被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为了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必须在执行测试脚本之前对它们进行构建。它是自动执行测试过程,或部分测试过程,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测试脚本可以被创建、记录、或使用测试自动化工具自动生成,或用编程语言编程来完成,也可综合前三种方法来完成。更改目标软件时 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局部的可控制的变更。这将使得测试过程和测试脚本对目标软件的变化有更大的应变能力。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基于Junit和IBM RFT的自动化测试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李整实验日期:2013.5.12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使用Junit设计一个单元测试,从用例设计和编写测试代码等方面完成;使用IBM的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对一个出售古典音乐CD的Java GUI程序进行测试,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七个实验,深入体会和掌握测试对象、验证点、基线、数据池等相关概念。
RFT作为一款GUI自动化测试工具具有喝多的特点 首先它支持以Java语言作为其自动化测试脚本。这个特点不但使得RFT秉承了Java的诸多优点 且使得RFT的开发人员很容易的引入各种Java组件Spring Framework、Hibernate等等。其次它以EclipseIBM开源IDE插件的方式来提供其功能 这对于熟悉Eclipse的人来说 将比较容易上手。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做的时候很难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导致实验很难成功 后来认真的看了实验指导书 耐心的一步一步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提示走 最后还是完成了前几个实验 中间还经过了老师的帮助。因为找不到脚本了。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Junit测试
1、被测试代码:
2、用例设计:
流程图:
控制流图:
基本路径:测试用例
1-2-3-5 a=3,b=0
1-2-4-5 a=10,b=5
2、IBM RFT的自动化测试
通常,软件测试的工作量都很大(占软件总开发时间的40%-60%),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测试工作都适合使用工具完成。因此,在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软件测试的自动化逐步被软件开发人员认可和青睐。
七、所附实验输出的结果或数据
Junit测试:
二、所用仪器、设备
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Eclipse和IBM Functional Tester工具
三、实验原理
Junit工具主要用于Java开发人员编写的面向对象程序,是单元测试工具。在提升代码质量的同时使我们能够快速编写程序,使用简单,能够检验测试结果,并能够及提供反馈,它可以组织成一个有层次的测试系列架构,而且测试成本低,Junit能够提升软件的稳定性,对Java语言程序进行测试并且软件免费。
数据池:用来存储测试的数据,如果在脚本中插入数据池命令在加上与之相关的控制命令后,脚本回放就可以从数据池中取出数据,完成数据的测试。
验证点,验证点是RFT脚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用来验证对象的状态或者某个操作是否已经发生 它可以捕获被测应用程序的对象信息,并且还可以把信息存储为基线。用于脚本回放期间的比较。当脚本回发时,验证点会再次捕获对象信息,然后RFT会对被测试对象和基线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测试是否成功。
六、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JUnit测试能更快地开发出质量更高的代码 能检查它们自身的运行结果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其次nit通过单元测试 不仅能在开发阶段就能找出很多Bug,而且,多个Test Case能组合成Test Suite,让整个测试能自动完成,非常适合于XP方法。同时JUnit测试是用Java写成的。使得开发人员很容易的完成JUnit测试。还有JUnit是免费的
测试对象:当记录脚本时,RFT会为要测的应用程序自动创建测试对象图。对象图中涵盖了对每一个对象的属性识别。当在对象图中更新并记录信息时,所有使用了该对象图的脚本都会共享更新的所有信息,减少了脚本开发的复杂度和所需要维护的成本。对象图还能提供想脚本中添加对象的快速方法。它列出应用程序中涉及到的测试对象,不论它们当前是否可视。
RFT是面向对象的、自动测试工具,主要用于功能测试。本次实验通过录制一个出售古典音乐CD的Java GUI程序进行测试。一共完成的7个实验,通过这个7个实验深入体会和掌握测试对象、验证点、基线、数据池等相关概念。来进一步的掌握RFT这个自动测试的工具的使用。RFT是一款先进的、自动化的功能和回归测试工具,它适用于测试人员和GUI开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