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最大公因数》导学案上课时间:4.17 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学会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

2、16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9页例1要解决的问题。

1、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要求?(简要摘录在下面)2、请你亲自动手画一画怎样铺地砖,会有哪几种情况?(用长16cm,宽12cm的长方形代替储藏室地板,纸张自备)3、通过画,我发现可以用的正方形地砖有:边长为()dm的,长摆()块,宽摆()块,共()块。

边长为()dm的,长摆()块,宽摆()块,共()块。

边长为()dm的,长摆()块,宽摆()块,共()块。

4、请你思考,可以用的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所铺地面的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5、阅读80-81页,我理解了两个概念。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6、求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16 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7、完成下列集合图,16的因数 12的因数三、交流点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四、达标检测1、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36和54 60和18 20和302、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4和8 16和22 1和7 8和93、通过求上面几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有2张长方形纸,长70cm,宽50cm,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变长最大是几厘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解方法;3.学会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最大公因数的求解方法;2.教学难点:将最大公因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小白板、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复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概念讲解(10分钟)在黑板上简单解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让学生对最大公因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5分钟)介绍求解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包括列举法、质因数分解法和辗转相除法。

通过多个例子演示每种方法的步骤和思路。

4.实例演练(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5.提高拓展(10分钟)针对一些优秀学生或对数学较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最大公因数。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最大公因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最大公因数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讲解,又有实例演练和拓展。

通过积极的互动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如何灵活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最大公因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准备好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小华有一些相同的长方形卡片,他想要将这些卡片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请问他应该如何操作?”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边长的最大公因数。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通过找出它们的公有质因数并连乘起来得到。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将最大公因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拼图、切割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学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学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李耀林学习目标:1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复习
1.什么是因数?
2. 请写出3、6、8与12四个数的因数。

3的因数:
6的因数:
8的因数:
12的因数:
二、自主学习
1、探讨抽象公因数的概念。

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有哪些?
8和12 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

2,认识最大公因数
在8和12公有因数中,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
3
8的因数12的因数
三、合作探究
思考:求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除了我们上面用的这种方法以外,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吗,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求 18 和 27 的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
27的因数:
18和27公有的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四、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1,试一试
10和15的公因数
14和49的公因数
2、战队,我该站那儿呢?
学号是12的因数而不是18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是18的因数而不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右边,是12和18公因数的站中间。

12346912 18
( ) ( ) ( ) 3.快速回答:
16的因数是( );
20的因数是( );
16和20的公因数是( );
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 );
六、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七、布置作业课本第63页第2题。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2.初步感知。
(1)组织学生讨论选择地砖的方法。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概括方法。
(1)组织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2)讨论:要满足用整块地砖铺满地面的要求,地砖的边长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1.(1)根据提问,讨论交流“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根据“整块”的意义说明切割的地砖不符合要求。
提问:这道题和例题有没有相似之处?
2.课件出示教材64页7题。
3.开放训练。
写出12~20各数与5的最大公因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读题,分析题意并独立解答,同桌交流答案。
2.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独立完成后汇报。
3.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 m,另一根长30 m,现在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1)如果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没有公因数。( )
(2)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3)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学习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62页例3,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明确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在铺地面时,有时剩余的部分放不下一块地砖,就要把地砖进行切割,那么这样做是否符合要求?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课题
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设计借助教材提供的铺地砖的情境,引导学生先分析问题,然后通过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铺地砖的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动手操作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最大公因数,导学案,精品系列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最大公因数,导学案,精品系列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最大公因数,导学案,精品系列学习目标:1、我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我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会用集合法、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学习难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以及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学习例11、学生复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2、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自主学习教材第60页例1的内容,想一想例1给我们介绍是什么方法?并完成61页“做一做”的第1题。

3、通过自主学习后知道教材介绍了()和()两个数学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学习例2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60页例2的内容,想一想例2又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并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第1题。

2、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求最大公因数有哪些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1、学生把自学中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讨论。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先学会的同学要教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求?可以分为哪几步?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讨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三、成果汇报,巩固练习:(一)、成果汇报同学们,你们看懂了吗?如果懂了,请你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

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二)、巩固练习1、求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

12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12和16的公因数有:()() 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

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

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

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

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

在此我深表感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

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

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质应用》导教案设计课题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质应用课型新讲课设计说明1.关注学生着手操作能力的培育。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本设计借助教材供给的铺地砖的情境,指引学生先剖析问题,而后经过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的方法解决铺地砖的问题,使学生意会到着手操作是解决实质问题的一种方法。

2.重视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

在培育学生初步的逻辑思想能力的同时,也要存心识地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

在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鼓舞学生沟通不一样的想法和解题方法。

同时,采纳多种形式的训练培育学生思想的矫捷性和灵巧性,以达到培育发散思想的目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水彩笔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1.指引学生回首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求下边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128和93.导入新课。

1.回首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求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全班沟通。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判断。

(1)假如两个数互质,那么它们没有公因数。

()(2)两个不一样的质数必定是互质数。

()(3)两个合数必定不是互质数。

()二、创建情境,着手操作,学习新知。

(20 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62 页例 3,指引学生察看情境图,明确要求。

(1)指引学生理解“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指引学生思虑:在铺地面时,有时节余的部分放不下一块地砖,就要把地砖进行切割,那么这样做能否切合要求?2.初步感知。

(1)组织学生议论选择地砖的方法。

(2)指引学生着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3.归纳方法。

(1)组织学生报告操作结果。

(2)议论:要知足用整块地砖铺满地面的要求,地砖的边长必须切合什么条件。

1.(1)依据发问,议论沟通“整分米数”和“整块”的意义。

(2)依据“整块”的意义说明切割的地砖不切合要求。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1、填写下面的韦恩图。

8的因数12的因数
2、你会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吗?
要求:先自己找,然后把你的方法和小伙伴说一说
3、把6和24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上,再圈出它们的最大公因
数。

6的因数 24的因数 6的因数 24的因数
4、找出下列每组数的公因数。

(1) 6和 24 9和3 12 和 36
最大公因数:( ) ( ) ( )
你发现了什么?( )
(2) 8和 9 5和6 12 和 13
最大公因数: ( ) ( ) ( )
你发现了什么?( )
(3) 1和7 5和13 11和17
最大公因数: ( ) ( ) ( )
你发现了什么?( )
5、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1) 9 和 16 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A. 1
B. 3
C. 4
D. 9
(2) 16 和 48 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A. 4
B. 6
C. 8
D. 16
(3) 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

A. 1
B. 甲数
C. 乙数
D. 甲、乙两数的积
6、判断题
(1)18的最大公因数是18.()
(2)任何两个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
(3)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 ) (4)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5)1是任意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和语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以及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以便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和小华分别有12个和18个同样大小的相同形状的积木,他们想将这些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请问他们最多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并提出问题:“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11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对于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规律。

3.讲解:我会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应用:学生分组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

我会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指导。

5.总结: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问题引入2.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3.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P62例3 和练习十五第7-11题编写人学习目标能用多种方法熟练、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重难点用多种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和各种方法之间的本质联系。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什么叫做公因数,最大公因数?2、用集合圈的方法找出16和12,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 12的因数 24的因数 32的因数16和12公有的因数 24和32公有的因数3、用列举的方法找出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16和12的公因数有:()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合作互助学习】例3:一间贮藏室长16dm,宽12dm。

现在要给贮藏室地面铺上正方形地砖,正方形地砖(必须是整块的)的边长可以选择多少分米的?最长是多少分米?(1)讨论:要求正方形地砖(必须是整块的)的边长可以选择多少分米的?最长是多少分米?实际就是求16和12的,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也可以画一画)交流:边长可以是3分米的行吗?边长是5分米的呢?最长是几分米?算一算验证一下。

(2)我们发现边长可以是()分米的,没有剩余,最大的是边长是()分米的,边长是其它的行吗?那么“1、2、4、”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展示引导学习】1、展示自主学习、对学、群学中的内容,说一说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甲数=2×2×3,乙数=2×3×5,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公因数有()。

【评价提升学习】1、分解质因数24=()×()×()×()×()分解质因数36=()×()×()×()×()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已知a=2×2×3×5,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因数与倍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求最大公因数方面,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内容包括教材中的例题、练习题以及相关的情境图片等。

2.教学素材:教师准备一些纸牌、小棒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和小华一起玩纸牌游戏,他们要求每轮游戏的纸牌数都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请问小明和小华应该如何选择纸牌?”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想一想: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完成课本61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2.游戏:做一做的第二题。
3.阅读课本“你知道吗?”。
安全提示:楼道内不追逐、打闹,不攀爬楼梯。环保提示: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1.完成课本61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2.游戏:做一做的第二题。
3.阅读课本“你知道吗?”。
四、【师生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那你有什么收获?
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
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一、复Hale Waihona Puke 旧知1、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主备人: 执讲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
最大公因数(P60)
课型
新授
教学流程及简单说明
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学会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有关因数的知识。
2、16的因数有
12的因数有
二、组内合作、探究新知
1.找一找
8的因数12的因数
(1)仔细观察8的因数和12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2)还可以这样表示:
8的因数12的因数
(3)()、()、()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合作探究】
1.分别写出8和12的因数,观察后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内容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P62例3 和练习十五第7-11题编写人学习目标能用多种方法熟练、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重难点用多种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和各种方法之间的本质联系。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什么叫做公因数,最大公因数?2、用集合圈的方法找出16和12, 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 12的因数 24的因数 32的因数16和12公有的因数 24和32公有的因数3、用列举的方法找出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16和12的公因数有:()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合作互助学习】例3:一间贮藏室长16dm,宽12dm。

现在要给贮藏室地面铺上正方形地砖,正方形地砖(必须是整块的)的边长可以选择多少分米的?最长是多少分米?(1)讨论:要求正方形地砖(必须是整块的)的边长可以选择多少分米的?最长是多少分米?实际就是求16和12的,可以用学具摆摆看。

(也可以画一画)交流:边长可以是3分米的行吗?边长是5分米的呢?最长是几分米?算一算验证一下。

(2)我们发现边长可以是()分米的,没有剩余,最大的是边长是()分米的,边长是其它的行吗?那么“1、2、4、”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展示引导学习】1、展示自主学习、对学、群学中的内容,说一说在做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甲数=2×2×3,乙数=2×3×5,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公因数有()。

【评价提升学习】1、分解质因数24=()×()×()×()×()分解质因数36=()×()×()×()×()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已知a=2×2×3×5,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教师在教课活动中是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

在各个环节的教课中,教师供给数学学习的素材,指引学生经过各样门路找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相联合,在整个教课的过程中,学生真实成为了讲堂学习的主人。

2.借助直观操作,有效理解观点。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想的支撑,指引学生在讲堂上着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课方法被宽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课之中。

本设计中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操作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使抽象的观点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1.组织学生举例回首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生举例回首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2.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1.填空。

50 的最大因数是 (),最小因数是 ()。

二、创建情境,着手操作,学习新知。

(20 分钟 )1.研究观点。

(1)课件出示教材60 页例 1,指引学生找出8 和 12 公有的因数,并指出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

(2)组织学生合作研究求8 和 12 公有的因数的方法。

(3)指引学生自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观点。

2.课件出示教材60 页例 2,组织学生研究用列举法和挑选法求最大公因数。

1.(1)独立找出 8 和 12 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因数,达成后报告:8 和 12 公有的因数有1,2,4,此中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是4。

(2)在组内沟通求公有的因数的方法。

方法 1:分别找出 8 和 12 的因数,再从中找出公有的因数。

方法 2:经过会合图知道, 1,2,4 是 8 和 12 公有的因数,此中4 是最大的。

(3)自学教材60 页上边的内容。

2.小组议论方法后试试求最大公因数,报告自己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时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