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新时代的乡贤文化
创新发展乡贤文化 发挥乡贤引领作用
举办乡贤主讲道德讲堂,涵养主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贵在增强自觉、重在落地生根、难在持久深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就要打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为更好地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引到深处,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美,引导市民向乡贤看齐,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坚持接地气、贴民心,坚持常态化、长期抓,涵养主流价值观,以积土成山的精神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桂园街道创新发展乡贤文化
发挥贤引领作用
为更好地助力林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桂园街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通过在村(社区)大力开展“新乡贤”示范引领,乡贤文化进学校、社区等以及乡贤主讲道德讲堂,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村(社区)深深扎根。同时,街道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街道,建设美丽村(社区)。
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培育时代精神。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借助乡贤力量繁荣基层文化,厚植乡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街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举措。桂园街道大力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培育时代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乡村社会的风尚和社会意识。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乡贤文化的内涵、乡贤文化的传承现状以及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乡贤文化是指乡村中那些有才德、有影响力、有追求的孝子贤孙。
乡贤文化的核心是“才德兼备、诚实守信、为民造福、奉献乡村”。
乡贤不仅在经济上给予乡村帮助,更重要的是在思想道德、政治文化和社会风尚等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乡贤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支撑,其传承与发展对于维护乡土文明的传统优良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乡贤文化的传承现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失严重,乡贤的数量和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社会对于乡贤的定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乡贤的角色在不断演变,乡贤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调整和重塑。
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乡贤文化逐渐被商业化和功利化。
要实现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需要激发乡村的人文精神,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自信。
乡贤作为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理念。
要加强乡贤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乡贤的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
要鼓励乡贤回乡服务,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需要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
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乡村互联网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信息获取和沟通能力。
还可以运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推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要实现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自信,加强乡贤的培养和引导,并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只有这样,乡贤文化才能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乡村社会生活中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乡贤是指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人们尊敬和崇拜的人物,他们通常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在乡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领导和示范作用。
乡贤文化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乡村道德和风尚,通过乡贤的示范和引领,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乡村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挑战,传统的乡贤文化面临着丧失和消失的危险。
我们需要对乡贤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乡贤文化的精神。
本文将就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传承乡贤文化的重要性乡贤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乡贤在乡村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领导和示范角色,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着整个乡村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乡贤像一面镜子,时刻反映着乡村社会的面貌和风貌。
传承乡贤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重温先贤的风采和智慧,也可以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乡贤的品格和精神。
在乡村振兴和乡贤培育的过程中,传承乡贤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乡贤文化的传承对于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乡村社会,乡贤已经不再仅仅是受人尊敬的人物,更应成为乡村社会的领头人,他们应该具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言论来引领乡村社会朝着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传承乡贤文化,将有助于弘扬乡村社会的传统美德和社会风尚,激发乡村社会的发展活力,提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极大地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共处。
传承乡贤文化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乡贤在乡村社会中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不仅具有丰厚的物质财富,更具有高尚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操守,他们是乡村社会的道德典范和社会风向标。
通过传承乡贤文化,可以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弘扬真、善、美的传统道德观念,促进乡村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新乡贤文化 助力乡村治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央明确要求,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新乡贤的时代特质乡贤是指乡村中的贤达之士,他们具有高尚的德行和崇高的威望,并且具备为乡村公共事业提供服务的能力。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乡贤的内涵和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新乡贤”这一表述既有历史渊源,又能突出其特定的时代特质与现实意义。
新乡贤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乡土的守望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新乡贤文化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它既汲取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践行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发扬传统乡贤品格,又提纯现代乡贤品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文化。
只要一个人或有德行、或有声望、或有才能、或有财资,且对乡村有情感,愿意为乡村建设尽心尽力作贡献的人,都可以成为新乡贤。
有这样五类人构成新乡贤的主要群体,分别是:离退休老同志,包括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等;先进典型,包括时代先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经济能人,包括企业家(主)、职业经理人、科技人才、技术能手等;文体能人,包括专家、学者、演艺人才、体育人才等;其他人士,包括海外华人华侨、社会组织负责人等。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内生力量,在自我建设与发展的同时,把外部援助内化为乡村发展动力。
推动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当代乡村治理主体的勃勃生机。
这种内生力量通过新乡贤几个方面的作用来促生和实现:一是助力作用。
新乡贤中有一部分是经济能人,或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市场和人脉等资源和优势,或能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信息回馈、智力回乡、技术回援、人才回归等形式反哺家乡,帮助家乡形成经济发展各要素的内生条件和优势。
新乡贤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探讨
新乡贤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探讨新乡贤文化是指新乡地区的优秀人才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卓越贡献也为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乡贤文化建设既要传承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又要面对时代的变迁,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传承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是重要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而传承是新乡贤文化的首要任务。
传承需要从多个维度和角度考虑和实践,如家族传承、文化传承、经验传承等。
家族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保持新乡贤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基石,家族的步履脱不开父母训子、长辈教后辈的传统方式。
同样,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等来传承新乡贤人的治世思想和精神。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承工作也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来开展,如建立家族档案、成立家族网站、开展文化课堂等,让后人了解和感受到新乡贤文化的卓越贡献。
新乡贤文化建设也需要注重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满足人民的多元需求。
通过创新,新乡贤文化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方面,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会以及开发新乡贤文化遗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品味。
例如,新乡市的“新乡贤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文化创新,让新乡贤文化传承得以更好地发扬光大。
例如,构建智慧文化、数字文化、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形式,让传统文化活力倍增。
继承和创新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是一个过程。
传承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传承,二者互为依托。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在传承中注重创新,在创新中注重传承。
只有这样,才能为新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心得体会: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心得体会: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近年来,X市赣榆区深入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大力培育新乡贤文化,广泛开展典型选树,深入推动新乡贤荐评、示范、涵育、汇智、传承、礼敬“六大工程”,在乡村社会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为“强富美高”新赣榆建设提供鲜明的价值引领、厚重的文化滋养、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深挖乡贤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乡贤文化的形成源自乡贤作用的发挥,是几千年来根植于农村这一特定生态环境下的文化积淀。
近40年的改革开放,乡村形态不断变迁,新乡贤群体作为一支特别的文化群体,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弘扬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桥梁、乡村发展中的智库、乡风文明的榜样作用,日渐成为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颂传“古乡贤”。
挖掘整理赣榆古今乡贤,编印《赣榆乡贤录》,全面梳理、系统整合赣榆古乡贤服务家乡、造福家乡的嘉言懿行。
继承和弘扬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乡贤文化,研究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积极思想文化,赋予新意,改造形式,让其中的精华闪亮起来。
汇聚“名乡贤”。
组织各镇建立新乡贤信息库,定期向在外乡贤寄送《赣榆报》,推送赣榆发展微信文字,传递乡情乡事、社情民意;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以“乡情乡韵乡愁”感染凝聚回乡省亲的新乡贤;举办“凤还巢、谋创业、话发展”赣榆籍优秀人才代表座谈会,搭建对话平台,助力家乡发展。
针对在外高层次毕业生,举办“凤还巢”高校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人才回流。
荐评“今乡贤”。
赣榆新乡贤选树坚持“来自于乡村、服务于乡村”的原则,以“政治上有觉悟、社会上有影响”为标准,把新乡贤分为“爱乡睦邻、孝贤友善,创业富民、反哺桑梓,崇文兴学、守望乡情,公道正派、促进和谐,热心公益、教化乡民,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六个类别。
坚持群众参与。
心得体会建设新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治理
心得体会建设新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治理近年来,乡村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也被提上了议程。
而在乡村治理中,如何发挥新乡贤文化的作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新乡贤文化旨在通过弘扬优秀的家乡精神、传承乡贤文化,激发乡村的发展潜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在参与乡村发展工作以及与乡村治理相关的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新乡贤文化对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
首先,新乡贤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优秀的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治理需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而新乡贤文化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治理经验。
传承新乡贤文化,可以汲取以往乡贤的治理智慧,寻找到适合当地乡村的治理路径,做到因地制宜,切实解决乡村面临的实际问题。
乡贤们崇尚德才并重,注重品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乡村治理中所追求的目标。
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乡贤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一套科学的乡村治理模式,以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乡贤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凝聚乡村发展的共识。
乡村治理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协作,而共识则是实现协作的基础。
乡贤作为乡村的象征,他们的形象和价值观念对当地乡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通过传承新乡贤文化,可以弘扬乡村核心价值观,凝聚乡村人心,形成乡村发展的共识。
同时,借助新乡贤文化,可以组织乡村居民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行动,提高乡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共识的形成可以减少利益纷争和矛盾,提高乡村治理的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
再次,新乡贤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培养乡村治理的能人。
乡村治理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而新乡贤文化提倡德才兼备的乡贤形象,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传承新乡贤文化,可以在当地培养出具备良好品德和专业能力的乡村治理人才。
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乡村治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提供人才支持。
同时,通过传承新乡贤文化,还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乡村治理意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事务中,共同推动乡村的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化与规范化。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乡贤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就有“乡贤择里,不贤择乡”的说法。
所谓“乡贤”,就是指村落中的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是指那些在乡里受到乡里的热爱和尊敬的人,古代也称为“村望”。
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农耕社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
作为“乡贤”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乡里具有领袖地位,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村落的风气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乡贤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乡贤担任着村落的领袖角色,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才能。
乡贤们常常在村里担任着各种职务,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乡里的和谐稳定。
乡贤的言传身教对于村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贤文化在农耕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在当今社会,乡贤文化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的乡贤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城乡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乡村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挑战。
很多乡贤的子孙们不再选择留在乡村,而是进城谋生,这导致了乡村的精神文化资源的流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乡贤文化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冲击。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乡贤文化需要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需要加强乡贤文化的传承与挖掘。
乡贤文化是中国农耕社会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乡贤的故事、风土人情等都是乡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挖掘和传承。
需要加强对乡贤的精神风貌的弘扬。
乡贤的品德风范和行为规范,对于村落的和谐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弘扬。
需要加强乡贤文化的创新传承。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文化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创新传承。
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积极培育新乡贤文化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作者:王离湘来源:《乡音》 2018年第10期完成乡村振兴这一宏大战略,既离不开资源的投入,也离不开要素的聚集。
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要培育新乡贤文化,发展农村新乡贤队伍,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用。
一、基本认识所谓“新乡贤”,主要指同本地乡土有联系的,有知识、能力,依靠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感召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贤达人士和社会精英。
相较于普通村民,这一群体主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新乡贤能够掌握或利用更丰富的资源,在传承乡村文化、资助乡村教育、带领脱贫致富、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新乡贤区别于传统的“宗族家长”,而具有民主作风,通过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协商,与村民共同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三是新乡贤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声望,能够赢得村民的广泛认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乡贤文化的价值得到了广泛关注,新乡贤群体在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新乡贤是解决乡村振兴中人口外流、人才紧缺问题的“供血车”。
新乡贤的回归,可以有效缓解制约乡村发展“人”的关键因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
二是新乡贤是破解乡村振兴中产业空心、脱贫致富难题的“金钥匙”。
新乡贤在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助于突破农村经济发展瓶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繁荣,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新乡贤是承载乡村振兴中社会治理、矛盾纠纷热点的“缓冲器”。
新乡贤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参与乡村治理中,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乡村治理秩序,成为社会基层矛盾的缓冲地带,实现有效“减压”。
四是新乡贤是防止乡村振兴中文化消失、乡风失调现象的“防护林”。
新乡贤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模范力量,在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优良家风、传承传统乡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弘扬乡贤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
弘扬乡贤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弘扬乡贤文化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乡贤是指在特定时期,由于其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受到乡邻敬仰和推崇的人士。
弘扬乡贤文化,就是要通过传承和发扬乡贤的思想精神和道德风范,激发全社会的正能量,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将从乡村振兴的需求、乡贤的价值以及如何弘扬乡贤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村振兴的需求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乡村面临严重问题的时期,乡村振兴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被写入了中央文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更是指要重建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生态秩序,使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
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培育和弘扬一种扎根乡村、热爱乡村、振兴乡村的精神文化。
二、乡贤的价值乡贤,是指在乡村地区出类拔萃、有卓越贡献的人才。
乡贤既是当地的骨干力量,又是社会可供学习的榜样。
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乡贤是乡村的宝贵资源。
在乡贤的领导下,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当地资源,提高乡村整体素质;乡贤是乡村的希望。
在乡村振兴中,乡贤往往能够带领群众进行自身的积极向上的发展。
乡贤是乡村的道德典范。
乡贤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乡邻,带动一方百姓的精神文明建设。
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三、弘扬乡贤文化的途径弘扬乡贤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也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弘扬乡贤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途径:1. 教育引导弘扬乡贤文化,可以从教育引导入手。
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和青年了解乡贤的事迹和精神,激发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热情。
还可以向当地学校和社区机构提供乡贤故居、纪念馆和展览馆的参观、文化、教育资源,向师生传达乡贤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贤文化建设
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贤文化建设胡 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必须坚定不疑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特别是农村文化的兴盛,需要重视乡贤群体的作用,加强农村乡贤文化建设。
乡贤文化中包含了许多符合现代文明关怀的道德和人文精神,理应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大量乡贤在城市安家就业,传统的乡贤文化正在逐步消失。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应该积极引导乡贤回乡参与家乡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全方位发展。
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通过分析乡贤文化的内涵及乡贤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指出其建设过程中的成就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探讨乡贤文化建设的完善路径。
一、乡贤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乡贤是指乡村社会中德才兼备、为乡民所推崇敬仰的贤达人士。
新乡贤不仅继承了传统乡贤的精神和德行,还在城市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新型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是一种智慧型农民。
王泉根在《中国乡贤文化研究的当代形态与上虞经验》中指出,乡贤文化指的是“研究本地历代名流时贤的德行贡献,用以弘文励教、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与教化策略”。
乡贤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其中,观念文化是从乡贤文化的价值层面出发,主要是指乡贤这一群体或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和调解中所表现出的整体性、概括性的形象文化;制度文化是指乡贤组织通过制定条例、礼俗、规章等方式形成的规范性文化,它借助于乡贤组织这一载体表现出来,是观念文化的外化形式;行为文化是指通过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所体现的外显性文化,它是一种直接表现形[项目简介]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文科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流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682018WMKS0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胡玲,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乡村新乡贤文化的构建途径研究
我国乡村新乡贤文化的构建途径研究【摘要】乡村新乡贤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乡村新乡贤文化构建途径的研究,探讨了该文化内涵、现状分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政府的引导是乡村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社会的参与则是关键保障。
乡村新乡贤文化建设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融入创新元素,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文章总结了乡村新乡贤文化的构建途径,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呼吁广大乡村乡贤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关键词】乡村新乡贤文化、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现状分析、建设途径、传承与创新、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结语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新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传统乡贤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当代乡村建设中。
乡村新乡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农村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研究背景包括乡村新乡贤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乡村新乡贤文化对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乡村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乡村新乡贤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乡村新乡贤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乡村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动力。
深入研究乡村新乡贤文化的构建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乡村新乡贤文化的构建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新乡贤文化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挖掘和传承乡村新乡贤文化,可以激发农村居民的创造力和社会活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新乡贤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乡村社会风气的改善和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乡村新乡贤文化的建设还可以促进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共识,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内嵌”与“重构”: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贤文化
“内嵌”与“重构”: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贤文化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5)二、“内嵌”的乡贤文化 (6)2.1 乡贤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7)2.2 “内嵌”乡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8)2.3 “内嵌”乡贤文化的特征与价值 (10)三、乡村振兴中的“重构” (11)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12)3.2 “重构”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3)3.3 “重构”乡贤文化的路径选择 (14)四、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15)4.1 乡贤文化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16)4.2 乡贤文化对乡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18)4.3 乡贤文化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19)五、以浙江省为例的乡贤文化“内嵌”与“重构”实践研究 (20)5.1 浙江省乡贤文化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21)5.2 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贤文化“内嵌”与“重构”实践225.3 浙江省乡贤文化“内嵌”与“重构”的成效评估 (24)六、结论与展望 (25)6.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26)6.2 对未来乡村振兴中乡贤文化“内嵌”与“重构”工作的启示建议286.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29)一、内容概要本论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内嵌”与“重构”在乡贤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系统分析乡贤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本文揭示了当前乡贤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内嵌”论文强调了乡贤文化应融入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村民日常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内嵌”表现为乡贤文化与乡村传统习俗、民间信仰、家规家训等的深度融合,使乡贤文化成为乡村社会的内在精神支撑。
在“重构”论文指出面对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乡贤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这包括重塑乡贤形象,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以及加强乡贤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其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
农村乡贤文化实施方案
农村乡贤文化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农村乡贤文化是指在乡村社会中,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传承和弘扬乡贤的品德和业绩,推动村庄的发展和进步。
乡贤是指具有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村民代表,他们在村里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能够对村庄的事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乡贤文化的实施对于激发农村社会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传承乡贤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弘扬正能量,树立社会正气。
2. 建立健全乡贤评选机制,激发乡贤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 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村庄的共同发展。
三、实施措施。
1. 建立乡贤评选机制,制定乡贤评选标准和程序,公开、公正、公平评选乡贤代表,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2. 开展乡贤事迹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让村民了解乡贤的优秀品质和业绩,激励村民向乡贤学习,争做新时代的乡贤。
3. 组织乡贤文化活动,举办乡贤论坛、乡贤书画展、乡贤诗词会等活动,为乡贤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让村民参与其中,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心。
4. 加强乡贤培训,开展乡贤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升乡贤的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好地为村庄的发展做出贡献。
5. 建立乡贤服务机构,为乡贤提供服务和支持,让乡贤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村庄的发展。
四、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推动乡贤文化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乡贤文化实施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乡贤文化的发展。
3.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为乡贤文化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乡贤文化实施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乡贤文化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
新时代乡贤实施方案
新时代乡贤实施方案在新时代,乡贤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着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贤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
首先,要加强乡贤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乡贤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社会影响力的乡村优秀人才,他们在乡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乡贤培养机制,通过各种途径选拔和培养乡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其次,要激励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建设。
乡贤作为乡村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参与乡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给予乡贤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鼓励他们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同时,要建立健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
乡贤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他们在乡村治理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此外,要加强对乡贤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等活动,加强对乡贤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建立乡贤交流平台,促进乡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最后,要加强对乡贤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乡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评估。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乡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乡贤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新时代乡贤实施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乡贤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推动乡贤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乡贤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好“新乡贤”,发展乡贤文化
用好“新乡贤”,发展乡贤文化“一般而言,有德行、有才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人,可谓之新乡贤。
”“十九大”精神赋予的新时代内涵,靠谁传播到基层?乡村文明乡风,靠谁来培育和涵养?要建设一只“新乡贤”队伍,引导这些文化水平较好、群众威信高、语言朴实生动新乡贤,把“十九大”精神如春风化雨深入到基层。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助于激发基层治理创新。
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的乡村基层治理智慧,新乡贤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传统乡绅文化的接续,他们在乡村治理中有相似的作用机制,把传统乡贤文化的智慧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能激活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活力,激发乡村自我发展的潜能。
营造崇尚新乡贤的文化氛围。
大力弘扬传统乡村文化,让文化为“新乡贤”反哺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挖掘好乡贤背后所隐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持续树立新榜样,推选出“新乡贤”,营造崇德尚贤的文化氛围,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
借助传统的‘乡贤文化’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能够涵育文明乡风。
“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
农村“新先贤”既是榜样,又接地气,有效的传播了我们的时代精神,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让我们的乡村有了“魂”。
要让新乡贤“帽子”戴得牢,还需要政府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培育新乡贤文化,增强新乡贤的认同感。
让他们愿意并乐于留在乡村施展才华。
新乡贤对农村的贫困根源深有感触,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声望等,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战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协调、引领作用;优秀乡贤文化作为可利用的资源,能在中国社会的巨变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倡导时代新风,构建乡村文明。
要想充分发挥这些“新乡贤”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充分的为他们搭建好平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用好“新乡贤”,发展新“乡贤文化”能够有效助推我们的时代精神深入到基层。
乡贤文化方案
引言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乡贤是指在乡村中具有文化、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
乡贤文化方案旨在推动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乡贤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乡贤文化的背景与意义乡贤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社会意义。
乡贤作为乡村中的典型代表,既具备经济实力,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在社区建设、村庄运营、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还可以增强乡村凝聚力和幸福感。
乡贤文化方案的目标乡贤文化方案旨在通过以下方面的工作,推动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探索乡贤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凝聚乡贤群体共识;2.建立乡村乡贤数据库,搜集乡贤信息;3.组织乡贤活动,促进乡贤间的交流与合作;4.开展乡贤文化教育培训,提升乡贤综合素质;5.支持乡贤投身乡村建设,发挥其作用。
乡贤文化方案的具体内容1. 探索乡贤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乡贤文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挖掘、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对乡贤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乡贤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 建立乡村乡贤数据库建立乡贤数据库,收录乡村中的乡贤信息,包括个人背景、专业领域、社会影响力等。
通过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形成乡贤档案,为乡贤的推选、评价和调配提供依据。
3. 组织乡贤活动组织乡贤间的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促进他们的互动与合作。
通过活动的组织,促进乡贤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认同感。
4. 开展乡贤文化教育培训针对乡村中有潜力的年轻人,开展乡贤文化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培训内容涵盖乡村发展规划、农业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成为当地乡贤的接班人。
5. 支持乡贤投身乡村建设为乡贤提供创业支持,鼓励他们投身乡村建设,发挥其智力和财力优势。
通过扶持乡贤创办农业企业、开展农旅融合等项目,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新时代的乡贤文化
°乡°侬°
还原乡村诗意
“创新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今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建构新时代的乡贤文化》为题,再次论述了乡贤对于现代社会和当前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乡贤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与手段”,现全文转载于此。
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我国传统社会,乡贤在促进宗族自治、民风淳化、伦理维系以及乡土认同等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宗族关系解体的现代社会,结合时代需要建构新乡贤文化,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乡贤基本上世居乡村,除了科举应试、入仕为官,一般都在乡村安身立命。
离开乡土的官员,也常常告老还乡。
而新乡贤大多数是离土离乡、已经城市化的人群,他们来到乡村,要么是回报故乡以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要么是享受乡村独有的生活环境、颐养天年。
从文
化主体上说,新乡贤可以分为三类:从乡村走出去、现已退休的党政干部和教师中,不少人很有热情和担当,他们的经济基础较为稳固、社会关系较为广泛,成为现实或潜在的乡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及之后出生的人,有很多在改革开放中进入城市,其中一些人看到乡村发展的机会而回乡创业,他们是具有开创能力的乡贤;除此之外,为人正直公道、有公共服务精神的村民,以及其他具备一定资质的社会志愿者,也可以成为新乡贤群体的一部分。
这三类是“在场”的新乡贤,还有一种是“不在场”的新乡贤,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其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
从完善乡村治理手段看,在一些乡村出现“空心化”等现象的情况下,搭建新乡贤与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的平台,能够促进公共服务普及与公序良俗形成,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推
动新农村建设的新乡贤组织,可称为乡村文明促进会。
可以组建县、乡、村三级乡村文明促进会等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公共建设和公益事业。
其中,包括与县委、县政府合作成立有关专门委员会,如法治和民主协商、生态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合作经营、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专委会等,协助研究和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村级文明促进会可以设立民主协商、历史文化和道德教育等小组,邀请新乡贤参加村里的会议,对涉及村庄发展的重要决策发表意见。
同时,可以让新乡贤对村两委的工作进行监督评判。
新乡贤组织可以作为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依托与监督力量,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建构新乡贤文化,有利于营造新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的氛围,提高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增强基层群众的向心力和自治能力。
应鼓励新乡贤挖掘和宣传传统乡贤的思想、精神及其先进事迹,传承乡土历史文化。
积极邀请新乡贤主持道德讲堂,敦厚民俗民风。
新乡贤还可
以通过乡村文明促进会这个平台,化解乡村社会矛盾、稳定乡村社会关系,促进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红利。
应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聘请他们担任决策智囊团成员,充分发挥其出谋划策的决策咨询功能。
同时,“在场”的新乡贤应以乡情为纽带,积极联络“不在场”的新乡贤,通过节日慰问、拜访联谊等形式,争取外出新乡贤对家乡的支持和反哺,努力实现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