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工艺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涂层,以提供更好的粗糙度和附着力。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抛丸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b. 检查抛丸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所有机械部件正常运转。
c. 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其他人员,并清除可能引起危险的杂物和障碍物。
2. 调整设备设置a. 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调整抛丸机的喷嘴和转速,以确保均匀的抛丸覆盖。
b. 检查抛丸媒体的种类和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和调整。
3. 进行抛丸作业a. 将待处理的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室内,并确保工件之间有足够的间隔,以避免碰撞。
b. 启动抛丸机,确保抛丸媒体均匀喷射到工件表面,并持续进行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所需的清洁程度。
4. 检查和清理a. 关闭抛丸机,等待喷射停止后,检查工件表面的清洁程度和质量。
b. 如有需要,可进行二次抛丸作业,直至达到预期的效果。
c. 清理抛丸机的工作室,清除残留的抛丸媒体和污垢。
5. 安全注意事项a.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了解抛丸作业的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b.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手、头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喷射区域,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c. 确保抛丸机的工作室内没有明火或易燃物质,以避免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d. 定期检查抛丸机的机械部件,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三、数据示例以下是一些示例数据,用于说明抛丸作业的效果和质量控制:1. 抛丸前工件表面粗糙度:Ra2.5μm2. 抛丸后工件表面粗糙度:Ra 0.8μm3. 抛丸前工件涂层附着力:Gt 0级4. 抛丸后工件涂层附着力:Gt 2级5. 抛丸前工件表面清洁度:Sa 2级6. 抛丸后工件表面清洁度:Sa 3级四、总结本指导书提供了抛丸作业的详细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通过抛射高速抛丸颗粒来清除表面污垢、氧化层和其他杂质,以及增加表面粗糙度。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准确的抛丸作业指导,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一、作业前准备1.1 设备检查- 检查抛丸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抛丸机、输送系统、过滤系统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 检查抛丸颗粒的储存容器和供给系统,确保颗粒的质量和供给的稳定性。
1.2 作业区域准备- 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油污等可能对作业造成干扰的物质。
- 确保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以避免抛丸颗粒和废气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1.3 个人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耳塞、防护服等。
-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抛丸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抛丸作业操作步骤2.1 调整抛丸机参数- 根据作业要求,调整抛丸机的抛丸速度、抛丸时间和抛丸颗粒的种类。
- 确保抛丸颗粒的尺寸和硬度适合作业对象的材质和要求。
2.2 目标表面清洁度检查- 在开始抛丸作业前,对目标表面进行清洁度检查,确保表面没有残留的污垢、氧化层等。
- 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抛丸机的参数,以达到所需的清洁度要求。
2.3 进行抛丸作业- 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远离抛丸机的喷射区域。
- 开始抛丸作业后,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抛丸颗粒的喷射情况,确保颗粒均匀喷射到目标表面。
三、作业后清理和维护3.1 清理作业区域- 抛丸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区域,清除残留的抛丸颗粒和废料,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
3.2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抛丸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清洁抛丸机和过滤系统,防止颗粒堵塞和杂质积聚。
3.3 安全措施- 停止抛丸作业后,关闭抛丸机和相关设备的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 存放抛丸颗粒时,采取防火防爆措施,避免颗粒的自燃和爆炸。
四、质量控制4.1 抛丸后检查- 抛丸作业完成后,对目标表面进行检查,确保达到所需的清洁度和粗糙度要求。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层、锈蚀等,以及增加金属表面的粗糙度,提高附着力和涂装效果。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二、作业准备1. 确定抛丸设备:根据作业需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抛丸设备,包括抛丸机、抛丸盘、抛丸枪等。
2. 确定抛丸材料:根据作业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抛丸材料,如钢丸、钢砂、铝丸等。
3. 准备作业区域:确保作业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和易燃物,并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戴上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将待处理的工件放置在抛丸机内,并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无油污。
2. 调整抛丸机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和要求,调整抛丸机的转速、抛丸量、抛丸时间等参数。
3. 启动抛丸机:按照机器操作说明,启动抛丸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操作抛丸枪:拿起抛丸枪,将喷嘴对准工件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同时按下抛丸枪的扳机,开始喷射抛丸材料。
5. 均匀喷射:保持抛丸枪的挪移速度均匀,保持一定的喷射距离和角度,确保抛丸材料均匀覆盖工件表面。
6. 观察处理效果:定期住手作业,观察工件表面的处理效果,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7. 完成抛丸作业:根据作业要求和效果,确定抛丸作业是否已完成,如需继续作业,则重复步骤4-6。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抛丸作业过程中,严禁将身体部位放置在抛丸喷射范围内,避免直接接触抛丸材料。
2. 防护措施: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特殊是眼睛、耳朵、呼吸道和皮肤等易受伤的部位。
3. 通风设备:作业区域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以排除产生的粉尘和废气,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
4. 抛丸材料处理:抛丸材料在使用前需进行筛选和清洁,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抛丸材料。
5. 定期保养:定期检查抛丸设备的运行状态,清洁设备内部和喷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清理和增强表面硬度。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抛丸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抛丸设备和工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如抛丸机、抛丸弹丸、清理室等。
b. 检查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保持通风良好。
c.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面罩、耳塞、防护服等。
2. 设定抛丸参数a. 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弹丸类型和尺寸。
b. 设定抛丸机的抛丸速度、抛丸时间和清理室的负压等参数。
c. 根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确定抛丸机的装料量和工件的摆放位置。
3. 操作步骤a. 将待处理的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室内,并确保工件之间有足够的间隙,避免相互碰撞。
b. 启动抛丸机,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抛丸作业。
c. 操作人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直接接触抛丸弹丸和工件。
d. 定期检查抛丸弹丸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者补充。
4. 完成作业a. 抛丸作业结束后,关闭抛丸机和清理室,住手抛丸过程。
b. 将处理完的工件取出,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检查。
c. 检查抛丸作业区域,清理掉抛丸弹丸和杂物,确保安全和整洁。
三、注意事项1. 个人安全a.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防护面罩、耳塞、防护服等。
b. 严禁在抛丸作业过程中戴手套,以免被抛丸弹丸卡住或者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c. 避免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使用耳塞保护听力。
2. 设备安全a. 抛丸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b. 操作人员应熟悉抛丸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紧急停机装置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
3. 抛丸弹丸选择a. 根据工件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弹丸类型和尺寸,以确保清理效果和表面质量。
b. 定期检查抛丸弹丸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者补充,以保持抛丸效果的稳定性。
4. 工件摆放和间隙a. 工件在抛丸机内的摆放位置和间隙应根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避免相互碰撞和影响抛丸效果。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高速喷射铸铁砂或钢丸等磨料,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锈蚀和焊渣,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金属表面的附着力。
为了保证抛丸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制定一份详细的抛丸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抛丸机器的正常运转:检查抛丸机器的各项部件是否完好,包括喷枪、输送带、过滤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1.2 准备磨料:选择适合工件材料和表面处理要求的磨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3 设置抛丸机器参数:根据工件材料、表面处理要求和磨料种类,设置抛丸机器的喷砂压力、输送带速度等参数。
二、安全操作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抛丸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磨料飞溅造成伤害。
2.2 确保作业区域安全:在抛丸作业过程中,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其他人员,避免磨料飞溅伤及他人。
2.3 定期检查设备安全:定期检查抛丸机器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三、作业流程3.1 清洁工件表面:在进行抛丸作业前,应先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以确保抛丸效果。
3.2 进行抛丸作业:根据设备参数设置,将工件放置在输送带上,启动抛丸机器进行作业,保持一定的喷砂时间和速度。
3.3 检查抛丸效果:作业完成后,检查工件表面的抛丸效果,确认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足应及时进行补救。
四、质量控制4.1 抛丸效果检测: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抛丸效果检测,包括表面粗糙度、清洁度等指标,确保抛丸效果符合要求。
4.2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对抛丸机器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各部件、更换磨料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3 记录作业数据:对每次抛丸作业的参数设置、作业流程、抛丸效果等数据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五、环境保护5.1 合理利用磨料:在抛丸作业过程中,应合理利用磨料,避免浪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处理废弃物料:对产生的废弃磨料和工件进行分类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常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油污等不良物质,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抛丸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性,清除杂物和易燃物。
2. 检查抛丸设备和相关工具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耳塞、防护服和手套等。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件:将待处理的金属工件清洗干净,并确保其表面没有杂质和油污。
2. 调整抛丸设备: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尺寸,调整抛丸机的喷丸速度、喷丸角度和喷丸介质等参数。
3. 开始抛丸作业:将工件放入抛丸机的工作室中,启动设备,确保工件在喷丸过程中均匀受力。
4. 监控抛丸过程:观察工件的表面状况,确保抛丸的效果符合要求。
如有需要,可适时调整抛丸参数。
5. 完成抛丸作业:当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清洁度和粗糙度时,停止抛丸设备,并将工件取出。
6. 检查工件: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没有残留的抛丸介质和其他不良物质。
7. 后续处理:根据需要,对工件进行后续处理,如喷涂防锈剂、涂层等。
四、操作要点1. 安全操作: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喷丸参数调整: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合理调整抛丸机的喷丸速度、喷丸角度和喷丸介质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抛丸效果。
3. 工件的固定:在放置工件时,应确保其稳定,以免在抛丸过程中出现不均匀受力的情况。
4. 抛丸介质的选择: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介质,如钢丸、铝丸等。
同时,定期检查抛丸介质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
5. 抛丸间隔时间:根据工件的尺寸和要求,合理安排抛丸间隔时间,以确保工件表面的质量和效果。
6. 后续处理注意事项:在进行后续处理时,应根据工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确保处理过程的质量和效果。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焊渣等杂质,以提高金属表面的质量和粗糙度,为后续的涂装、喷涂等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二、任务目标1. 确保抛丸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2. 提高抛丸作业的效率和质量;3. 降低抛丸作业过程中的能耗和材料损耗。
三、作业准备1. 安全措施:a. 所有从事抛丸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b. 确保作业区域周边的人员和设备远离抛丸机;c.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粉尘积聚;d. 定期检查抛丸机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准备:a. 确保抛丸机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包括清洁、润滑、电气连接等;b. 检查抛丸机的抛丸轮、喷枪等关键部件是否磨损严重,如有需要及时更换;c. 准备足够的抛丸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四、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a. 清洁工件表面,确保表面无油污、灰尘等杂质;b.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陷、裂纹等缺陷,如有需要及时修复。
2. 调整抛丸机参数:a. 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调整抛丸机的喷枪位置和喷枪的角度;b. 根据工件的表面要求,调整抛丸机的抛丸速度、抛丸时间和抛丸材料的投入量。
3. 开始抛丸作业:a. 将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室内,并确保工件与喷枪的距离适当;b. 打开抛丸机的电源,启动抛丸机;c. 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抛丸作业,确保抛丸材料均匀覆盖在工件表面;d. 定期检查工件表面的质量,如有需要可进行二次抛丸作业。
4. 结束抛丸作业:a. 关闭抛丸机的电源,停止抛丸机的运行;b. 将工件从抛丸机中取出,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抛丸材料残留;c. 对抛丸机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作业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2. 注意抛丸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严格控制抛丸材料的投入量,避免过多或过少造成不良影响;4. 定期检查工件表面的质量,确保抛丸作业的效果满足要求;5. 对于特殊要求的工件,可进行试验抛丸作业,确定最佳的抛丸参数。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船舶维修、桥梁保养等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抛丸作业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希翼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一、基本原理1.1 抛丸作业的定义与作用抛丸作业是指利用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将铸造砂、石英砂等颗粒状物料喷射到工件表面,以清除表面污物、氧化皮、焊渣等杂质,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供良好的附着力和涂装效果。
1.2 抛丸作业的原理抛丸作业的原理是通过抛丸器喷射出的颗粒物料的高速冲击力和磨蚀作用,将工件表面的污物和氧化皮等杂质清除,同时改善表面粗糙度,增加涂装附着力。
1.3 抛丸作业的优点抛丸作业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
它能够快速而彻底地清除工件表面的污物和氧化皮,提高工件表面的质量和涂装效果。
二、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抛丸作业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准备好适当的抛丸颗粒物料和个人防护装备。
2.2 工件准备将待处理的工件进行清洗和除油处理,确保表面干净无油,以提高抛丸作业的效果。
2.3 抛丸作业操作将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室中,调整好抛丸机的工作参数,如抛丸速度、喷射角度等。
然后启动抛丸机,开始进行抛丸作业。
三、注意事项3.1 安全防护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抛丸颗粒物料对人体造成伤害。
3.2 环境保护抛丸作业会产生大量的抛丸颗粒物料和废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采集和处理,以保护环境。
3.3 设备维护定期对抛丸机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以确保抛丸作业的效果和安全性。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抛丸效果不佳可能是抛丸颗粒物料的选择不当或者抛丸机的工作参数设置不合理,可以尝试更换合适的抛丸颗粒物料或者调整抛丸机的工作参数。
4.2 工件表面损伤可能是抛丸机的喷射力度过大或者工件的材质不适合进行抛丸作业,可以适当减小抛丸机的喷射力度或者选择其他表面处理方法。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喷射高速抛丸流体(如钢丸、铝丸等)对工件表面进行冲击,达到清除污垢、氧化层、锈蚀等目的,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涂层附着力。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定作业区域:选择宽敞、通风良好的作业区域,并设立警示标识,确保他人不会误入作业区域。
2. 检查设备:确保抛丸设备完好无损,喷枪、喷嘴等部件无堵塞、磨损等情况。
3. 准备抛丸材料:根据工件材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材料,并进行筛选和清洁。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耳塞、呼吸器、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作业安全。
三、作业步骤1. 准备工件:将待处理的工件清洁干净,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除油、除锈等。
2. 调整设备参数:根据工件材质、形状和处理要求,调整抛丸设备的喷射压力、喷射角度、喷射距离等参数,确保作业效果。
3.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操作说明,启动抛丸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进行抛丸作业:将工件放置在作业区域内,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使用喷枪将抛丸材料喷射到工件表面,均匀覆盖整个表面。
5. 检查作业效果:作业完成后,检查工件表面的清洁度、粗糙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可进行二次抛丸作业。
6. 清理工作区域: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区域的抛丸材料、污垢等,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个人安全。
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2. 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特别是防护眼镜、呼吸器等,以防止抛丸材料对身体造成伤害。
3.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抛丸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更换磨损的喷嘴、喷枪等部件。
4. 抛丸材料管理:抛丸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污染等情况发生。
5. 作业环境控制:作业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排除粉尘、废气等有害物质,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涂层,以及增强表面的粗糙度。
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套标准的抛丸作业流程,确保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a. 抛丸机:确保抛丸机的各项功能正常,清理并检查机器内部的清洁度,确保无任何杂质。
b. 抛丸媒体: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媒体,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c. 除尘设备:确保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减少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2. 作业区域准备:a. 清理作业区域,确保地面干净整洁,无杂物和障碍物。
b. 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作业区域,并确保惟独经过培训的人员进入。
3. 个人防护装备:a. 穿戴合适的防护服,确保全身覆盖,避免抛丸媒体对皮肤的伤害。
b. 戴上安全帽、护目镜、耳塞和手套,以保护头部、眼睛、听力和手部。
三、作业流程1. 调整抛丸机参数:a. 根据作业要求和工件材质,调整抛丸机的喷丸速度、喷丸角度和喷丸时间。
b. 确保喷丸媒体的供给量和分布均匀,以达到一致的清理效果。
2. 准备工件:a. 清理工件表面,确保无油污、灰尘和其他污染物。
b. 检查工件的质量和尺寸,确保其符合要求。
3. 进行抛丸作业:a. 将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定。
b. 启动抛丸机,开始喷丸作业。
c. 在作业过程中,定期检查工件的清理效果,确保达到预期的要求。
d. 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抛丸机参数,以获得更好的清理效果。
4. 完成作业:a. 住手抛丸机,关闭电源。
b. 将清理完成的工件从抛丸机上取下,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c. 清理作业区域,清除抛丸媒体和产生的粉尘。
d. 归还个人防护装备,并妥善保管。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操作抛丸机。
2. 在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者其他身体部位挨近喷丸喷嘴。
3. 避免长期暴露在抛丸媒体的喷射区域,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4. 在操作抛丸机时,应保持警觉,避免疲劳和分心。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建筑材料等行业。
通过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将抛丸颗粒投射到待处理物体表面,以去除表面污垢、氧化层、焊渣等不良物质,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二、作业准备1. 抛丸机器的选择:根据待处理物体的尺寸、形状和材质选择合适的抛丸机器。
确保机器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和安全保护装置。
2. 抛丸颗粒的选择:根据待处理物体的材质和表面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颗粒。
常用的抛丸颗粒有钢丸、钢砂、铝丸等。
注意抛丸颗粒的尺寸和硬度要与待处理物体相匹配。
3. 作业场地的准备:确保作业场地干燥、清洁,并采取防尘措施,防止抛丸颗粒和污垢污染环境。
4. 作业人员的准备: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抛丸作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等。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待处理物体:清洁待处理物体表面,去除附着物和油污。
检查物体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变形等缺陷,如有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2. 调整抛丸机器参数:根据待处理物体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要求,调整抛丸机器的转速、抛丸颗粒的投射速度和角度等参数。
确保抛丸颗粒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物体表面。
3. 进行抛丸作业:将待处理物体放置在抛丸机器内,启动机器,开始抛丸作业。
操作人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被抛丸颗粒击中。
根据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可以采用不同的抛丸方式,如旋转抛丸、滚筒抛丸等。
4. 监控作业效果:定期检查待处理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粗糙度,确保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如有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抛丸机器的参数。
5. 完成作业:作业结束后,关闭抛丸机器,清理作业场地。
将待处理物体取出,进行后续的处理工艺,如喷涂、镀层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抛丸作业,不得擅自更改机器参数或操作方式。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等,确保人身安全。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使用抛丸机将高速旋转的抛丸轮将抛丸颗粒投射到工件表面,以去除表面污垢、氧化层、锈蚀等,同时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为后续涂装、喷涂等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质量要求,以确保抛丸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抛丸机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或者异味。
b. 检查抛丸机设备的抛丸轮、抛丸颗粒等是否完好无损。
c.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清洁,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d.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设置工艺参数a. 根据工件材料、形状和表面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轮类型和抛丸颗粒。
b. 根据工件尺寸和形状,调整抛丸机设备的进料速度、抛丸轮转速、抛丸时间等参数。
c. 在设备控制面板上设置好相应的工艺参数。
3. 进行抛丸作业a. 将待处理的工件放置在抛丸机设备的工作室内,并确保工件固定稳定。
b. 启动抛丸机设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确保正常工作。
c. 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逐步将工件送入抛丸机设备,注意保持适当的进料速度。
d. 观察抛丸作业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清洁程度和粗糙度,根据需要调整工艺参数。
e. 完成抛丸作业后,住手抛丸机设备,将工件取出并进行表面检查。
4. 清理和维护a. 关闭抛丸机设备,断开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b. 清理抛丸机设备内部的抛丸颗粒和杂物,保持设备的清洁。
c. 定期检查抛丸轮和抛丸颗粒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d. 对抛丸机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润滑、紧固螺栓等维护工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抛丸作业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 确保抛丸机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或者异味。
3.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将身体部位挨近抛丸轮,以免发生伤害。
4. 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应保持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抛丸颗粒引起的粉尘积聚。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残留物,以提高金属表面的质量和耐久性。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步骤、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1) 抛丸机:确保抛丸机的结构完好,清洁无杂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2) 抛丸媒体:选择适当的抛丸媒体,如钢丸、铝丸等,并检查其质量和数量。
(3) 除尘设备:确保除尘设备正常运行,以减少粉尘对作业环境的污染。
2. 工作区域准备(1) 清理作业区域,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作业区域宽敞、整洁。
(2) 设置警示标识,标明作业区域和安全注意事项。
(3)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手套等。
三、操作步骤1. 开机准备(1) 检查抛丸机的电源和气源是否正常连接。
(2) 打开抛丸机的进料门,并将抛丸媒体加入抛丸机的料斗中。
(3) 关闭抛丸机的进料门,并确保料斗密封。
2. 调整参数(1) 根据作业要求,调整抛丸机的转速和抛丸媒体的投放量。
(2) 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尺寸,调整抛丸机的出料速度和喷枪角度。
3. 开始作业(1)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他人员远离作业区域。
(2) 启动抛丸机,观察抛丸媒体的投放情况和工件的运动状态。
(3) 根据需要,可以适时调整抛丸机的参数,以达到理想的抛丸效果。
(4) 定期检查抛丸机的运行状态,如电源、气源、转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1) 必须佩戴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避免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抛丸机的喷枪和旋转部件。
2. 作业环境(1) 作业区域必须保持干燥,以防止抛丸媒体受潮造成作业效果下降。
(2) 作业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使用除尘设备减少粉尘对作业环境的污染。
(3) 作业区域必须清除杂物和障碍物,以确保作业安全和顺利进行。
3. 设备安全(1) 定期检查抛丸机的电源和气源连接,确保其正常运行。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物和涂层。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步骤、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
二、作业准备1. 确认作业区域:选择一个通风良好、没有易燃物的作业区域,并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员进入。
2. 准备抛丸机:检查抛丸机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源、喷嘴、喷枪和抛丸材料的供应等。
3. 准备工具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尘口罩等。
4. 准备工件:将待处理的金属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台上,并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无油污。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抛丸机:按照抛丸机的操作说明书,正确打开抛丸机的电源开关,并确保机器正常运行。
2. 调整喷嘴位置: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调整喷嘴的位置,确保喷嘴与工件表面的距离适当。
3. 调整抛丸材料供应:根据工件的要求,调整抛丸机的抛丸材料供应量,以确保抛丸效果良好。
4. 开始抛丸作业:按下抛丸机的启动按钮,开始抛丸作业。
将喷枪对准工件表面,均匀地喷射抛丸材料,直到工件表面达到所需的清洁程度。
5. 检查抛丸效果:在抛丸作业完成后,检查工件表面的清洁程度。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二次抛丸作业,直到达到所需的效果。
6. 关闭抛丸机:在抛丸作业完成后,按下抛丸机的住手按钮,关闭抛丸机的电源开关。
四、操作要点1. 注意个人防护:在进行抛丸作业时,务必戴上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2. 注意作业区域安全:确保作业区域内没有易燃物,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同时,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以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 注意抛丸材料的选择: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材料,以确保抛丸作业的效果。
4. 控制抛丸时间和压力:根据工件的要求,控制抛丸时间和压力,以避免过度清洁或者对工件造成伤害。
5. 定期维护抛丸机:定期检查抛丸机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以确保抛丸机的正常运行。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清理和表面处理过程中。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抛丸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二、作业环境和设备准备1. 作业环境:-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以避免粉尘积聚和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 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干扰作业过程。
- 确保作业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其他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 设备准备:- 确保抛丸机设备完好,无损坏和漏洞。
- 检查抛丸机的电源和控制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 检查抛丸媒体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充足供应。
三、作业流程1. 作业前准备:- 检查作业物品的表面状况和要求,确保适合抛丸处理。
- 清理作业物品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 确保作业物品固定牢固,避免在抛丸过程中移动或倾倒。
2. 抛丸操作:- 打开抛丸机的进料门,将作业物品放置在抛丸室内。
- 关闭进料门,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 启动抛丸机,调整抛丸媒体的流量和速度,以适应作业物品的要求。
- 根据需要,调整抛丸机的喷嘴位置和角度,确保作业物品的全面处理。
- 控制抛丸时间和速度,以达到预期的清理效果。
- 监控抛丸机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作业后处理:- 关闭抛丸机,停止抛丸操作。
- 打开抛丸机的排料门,清理抛丸室内的残留媒体和杂质。
- 对作业物品进行视觉检查,确保达到预期的清理效果。
- 如有需要,进行后续的喷涂、烘干等处理。
四、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直接暴露在抛丸机的喷射区域,以防受伤。
2. 设备安全:- 在抛丸机运行过程中,禁止打开进料门和排料门。
- 定期检查抛丸机的设备和电气系统,确保安全可靠。
3. 环境保护:- 抛丸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噪声影响。
五、作业效果评估1. 视觉检查:- 对抛丸处理后的作业物品进行视觉检查,评估清理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通过抛射高速铸钢弹丸来清除金属表面污垢、氧化层和涂层的表面处理工艺。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抛丸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二、作业准备1. 确保作业场所安全,排除火源和易燃物。
2. 检查抛丸机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电源、气源、控制系统等。
3. 准备好所需的抛丸弹丸和其他辅助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三、作业步骤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耳塞等。
2. 检查抛丸机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装置,确保正常运行。
3. 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弹丸和操作参数,如抛丸速度、喷射角度等。
4. 将待处理的金属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室内,并确保固定稳定。
5. 启动抛丸机,调整喷射角度和速度,确保弹丸均匀覆盖工件表面。
6. 观察抛丸作业过程中的工件状态,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以达到预期效果。
7. 完成抛丸作业后,关闭抛丸机设备,清理工作室内的弹丸和污垢。
8. 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检查,如有需要,可进行二次抛丸或其他表面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抛丸机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 严禁在作业过程中触碰抛丸机设备和工件,以防意外伤害。
3. 在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保持通道畅通。
4. 定期检查抛丸机设备的安全装置和维护保养情况,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5. 严禁在抛丸作业过程中穿戴松散的衣物和长发,以免被弹丸绞入。
6. 使用抛丸机设备时,应确保压缩空气和电源供应稳定可靠。
7. 在作业现场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五、质量控制1. 对待处理的工件进行清洁和除油处理,以确保抛丸效果。
2. 根据工件的材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弹丸,确保清理效果和表面质量。
3. 定期检查抛丸机设备的喷射角度和速度,以确保抛丸均匀性和一致性。
4. 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目视检查或使用检测设备,确保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5. 如有需要,可对抛丸后的工件进行后续处理,如喷涂、热处理等。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高速抛射金属颗粒,清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以达到增加表面粗糙度和提高附着力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抛丸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
一、抛丸作业的原理1.1 抛丸作业的定义和作用抛丸作业是一种机械表面处理方法,通过高速抛射金属颗粒对工件表面进行冲击清理,以去除污垢、氧化层和毛刺,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涂层附着力和疲劳寿命。
1.2 抛丸作业的工作原理抛丸作业通过抛丸机将金属颗粒加速到一定速度,然后喷射到工件表面,利用金属颗粒的高速冲击力和磨蚀作用,清除表面污垢和氧化层,同时改善表面粗糙度。
1.3 抛丸作业的适合范围抛丸作业适合于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特殊适合于铸件、锻件、焊接件等工件的清理和预处理,以及汽车、船舶、桥梁等大型结构的防腐蚀处理。
二、抛丸作业的操作要点2.1 工件的准备在进行抛丸作业前,需要对工件进行准备。
首先,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油污、氧化层等污垢,如有需要先清洗。
其次,检查工件是否存在裂纹、变形等缺陷,如有需要进行修复。
2.2 抛丸机的调试在进行抛丸作业前,需要对抛丸机进行调试。
首先,调整抛丸机的喷射速度和角度,以确保金属颗粒能够均匀喷射到工件表面。
其次,调整抛丸机的进料速度和抛丸时间,以确保工件表面能够被充分清理。
2.3 抛丸作业的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抛丸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设备,如护目镜、手套和防尘口罩,以保护自身安全。
其次,操作人员需掌握抛丸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严禁超负荷操作和操作错误。
最后,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查抛丸机的设备状况,及时维护和更换损坏部件。
三、抛丸作业的质量控制3.1 表面清理质量的评定抛丸作业后,需要对工件表面的清理质量进行评定。
评定方法通常采用目视检查和触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表面是否有残留污垢、氧化层和毛刺。
3.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抛丸作业后,需要对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进行测量。
抛丸工艺作业指导书

抛丸工艺作业指导书抛丸工艺作业指导书篇一:抛丸作业指导书篇二:钢铁件抛丸作业指导书抛丸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钢铁铸件产品抛丸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需抛丸处理的钢铁铸件产品,其它抛丸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3.2.1 抛丸处理后直接涂装油漆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钢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层等附着,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2.5级的要求。
3.2.2 抛丸处理后喷涂金属涂层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钢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层等附着,处理表面呈现均匀的金属色泽,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3.0级的要求。
3.3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z25μm~75μm。
3.4 钢丸粒径要求和添加频率钢丸粒径:φ0.5~φ1.8mm。
钢丸添加频率:抛丸机每工作40小时,补加新钢丸500kg。
3.5 零件抛丸后存放时间要求3.5.1 晴天或湿度不大(≤80%)的气候条件下零件在完成抛丸处理后,必须在4小时之内作防护处理。
3.5.2 雨天、潮湿(湿度>80%)的气候条件下零件在完成抛丸处理后,必须在2小时之内作防护处理。
3.5.3 超过规定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抛丸处理。
4 主要设备输送系统、除尘系统、料丸循环系统、电控系统、检修平台、空压机、单臂吊车或行车。
5 作业规程5.1 抛丸前零件外观检查及清理5.1.1 检查零件外观质量,要求零件表面质量符合3.1条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应返回相应工序作返修。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高速旋转的抛丸器将金属颗粒喷射到工件表面,以去除污垢、氧化层和其他不良表面物质,从而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抛丸作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进行抛丸作业。
一、准备工作1.1 选择合适的抛丸机和抛丸材料:- 根据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选择合适的抛丸机型号和型号。
- 根据工件的要求和表面处理效果选择合适的抛丸材料,如钢丸、铝丸或玻璃丸。
1.2 准备工件:- 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污、灰尘和其他杂质。
-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裂纹、划痕或其他损坏,必要时进行修复。
1.3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排除抛丸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废气。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以保护自身安全。
二、抛丸作业步骤2.1 调整抛丸机参数:- 根据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调整抛丸机的抛丸速度、转速和喷射角度。
- 确保抛丸机的喷射口和工件之间的距离适当,以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抛丸效果。
2.2 进行抛丸作业:- 将准备好的工件放置在抛丸机的工作台上。
- 打开抛丸机的电源,启动抛丸机,确保抛丸材料均匀喷射到工件表面。
- 控制抛丸时间和抛丸机的运行速度,以达到预期的表面处理效果。
2.3 检查抛丸效果:- 抛丸作业完成后,检查工件表面的清洁度和平整度。
-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二次抛丸作业或其他表面处理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3.1 定期维护抛丸机:- 清洁抛丸机的喷射口、过滤器和其他关键部件,以保持抛丸机的正常运行。
- 检查抛丸机的电源和控制系统,确保其安全可靠。
3.2 安全操作抛丸机:- 在进行抛丸作业时,不要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靠近喷射口,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 避免在抛丸机运行时打开抛丸机的盖板或触摸抛丸材料。
3.3 处理废弃物:- 将抛丸作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确保安全。
四、常见问题解答4.1 抛丸后工件表面出现凹陷或划痕怎么办?- 可以通过调整抛丸机的参数,如减小抛丸速度、增加喷射角度等来解决。
抛丸作业指导书

抛丸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抛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清理金属表面的污垢、氧化物、锈蚀等。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抛丸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以确保作业安全、高效、质量可靠。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a. 抛丸机:确保抛丸机的运转正常,清理抛丸机内的残留物,并检查抛丸机的抛丸轮、抛丸器等部件是否完好。
b. 压缩空气系统:检查压缩空气系统的气压是否稳定,清理管道和过滤器。
c. 防护设施:确保作业现场配备了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耳塞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材料准备a. 抛丸材料:根据工件材质和表面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抛丸材料,如钢丸、铝丸等。
b. 清理剂:根据需要,准备适当的清理剂,如溶剂、去污剂等。
c. 表面处理剂:根据需要,准备适当的表面处理剂,如防锈剂、涂料等。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件a. 清洁工件:使用清理剂将工件表面的污垢、油脂等清洗干净,确保表面干燥。
b. 遮盖保护:对于不需要进行抛丸处理的部份,使用遮盖材料进行保护,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坏。
2. 调整抛丸机参数a. 抛丸速度:根据工件材质和表面处理要求,调整抛丸机的抛丸速度,普通建议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速度。
b. 抛丸时间:根据工件大小和表面处理要求,设置合适的抛丸时间,以确保抛丸效果。
c. 抛丸量:根据工件数量和表面处理要求,确定合适的抛丸量,以充分清理工件表面。
3. 进行抛丸作业a.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作业前,确保所有作业人员佩戴了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b. 将工件放入抛丸机:根据工件的大小和形状,合理摆放工件,确保工件能够充分暴露在抛丸流中。
c. 启动抛丸机:按照抛丸机的操作说明启动机器,并确保抛丸机的运转正常。
d. 进行抛丸作业:将抛丸材料投入抛丸机中,使其与工件表面发生冲击和磨擦,清理工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
e. 监控抛丸作业:在抛丸作业过程中,及时观察工件表面的清理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抛丸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抛丸工艺作业指导书抛丸工艺作业指导书篇一:抛丸作业指导书篇二:钢铁件抛丸作业指导书抛丸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钢铁铸件产品抛丸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需抛丸处理的钢铁铸件产品,其它抛丸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3.2.1 抛丸处理后直接涂装油漆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钢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层等附着,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2.5级的要求。
3.2.2 抛丸处理后喷涂金属涂层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钢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层等附着,处理表面呈现均匀的金属色泽,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3.0级的要求。
3.3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z25μm~75μm。
3.4 钢丸粒径要求和添加频率钢丸粒径:φ0.5~φ1.8mm。
钢丸添加频率:抛丸机每工作40小时,补加新钢丸500kg。
3.5 零件抛丸后存放时间要求3.5.1 晴天或湿度不大(≤80%)的气候条件下零件在完成抛丸处理后,必须在4小时之内作防护处理。
3.5.2 雨天、潮湿(湿度>80%)的气候条件下零件在完成抛丸处理后,必须在2小时之内作防护处理。
3.5.3 超过规定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抛丸处理。
4 主要设备输送系统、除尘系统、料丸循环系统、电控系统、检修平台、空压机、单臂吊车或行车。
5 作业规程5.1 抛丸前零件外观检查及清理5.1.1 检查零件外观质量,要求零件表面质量符合3.1条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应返回相应工序作返修。
5.1.2 用高压气体、清洗剂(或汽油)、刷子清理螺纹孔内的铁屑和油污,以及零件表面明显的油污。
注:零件表面油污比较严重时,应在化学除油槽内加热除油。
5.2 抛丸前零件保护对零件不要求作抛丸处理的部位,硅胶塞子做好保护,5.2.1 阀门圆桶行零件,中间不需要抛丸的要使用专门的铁板保护装置,进行保护5.3 抛丸机操作步骤5.3.1 抛丸器正常工作电流参数设定正常开机后,在钢丸充足的条件下,调节供料闸门,将抛丸器负载电流指数控制在20±2A后续开机可不再调节,当抛丸器负载电流小于工作电流指数时,应按照3.4要求补充钢丸。
5.3.4 XQ0816型吊钩通过式抛丸机操作步骤(1)开启设备总电源和空压机电源,启动设备气动系统。
(2)开启环线启动电源,调节数显线速度控制器,将吊钩线速度控制在14~20m/h范围内。
(3)依次开启除尘系统,提升机,丸料输送系统电源。
(4)依次开启Ⅰ~Ⅵ抛丸器,每个抛丸器开启间隔时间为5秒。
(6)开启气动按钮开关I,此时系统自动打开Ⅰ~Ⅵ抛丸器供料闸门,确认抛丸器负载电流指数是否符合表1要求。
(7)在抛丸机放料端,用行车和吊钩将工件悬挂在环轨吊钩上,在设定好的线速度下,工件进入清理室,清理开始。
(8)工件出清理室即完成清理。
5.4.2 工件经过抛丸处理后,用高压气体清理零件表面和螺纹孔中残余的弹丸和沙尘。
在零部件未作防护处理之前,应避免汗渍、水和油渍污染经过抛丸处理的部位。
5.4.3 对于抛丸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零件,应该重新进行抛丸处理。
5.4.4 抛丸处理合格的工件用行车和帆布吊带转运至备件暂存区,分型号存放,待喷涂6 注意事项6.1操作工人在实施抛丸作业时,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穿劳保鞋;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蹲坐或站立在悬挂零件下方。
6.2 正常生产中应每班清理机台周边钢丸,以免滑倒伤人,并将漏出的钢丸从加料处倒入机台内,供设备循环使用。
6.3 抛丸机运行过程中,禁止对设备进行任何检修动作。
6.4 停机步骤严格按照如下流程执行:关闭供丸闸门?关闭抛丸器?关闭螺旋输送器?关闭提升机?关闭除尘系统?关闭空压机?关闭设备总电源。
6.5 设备维护和保养参照《抛丸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篇三:抛丸作业指导书抛丸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桥梁构件产品抛丸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需抛丸处理的桥梁构件产品及附件,其它抛丸件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Q/XZ 041-2009 支座主要零、部件涂装表面质量控制及措施3 技术要求3.1 零件抛丸处理前表面技术要求零件抛丸处理前表面质量,应符合《支座主要零、部件涂装表面质量控制及措施(Q/XZ 041-2009)》中第3条的要求。
3.2 零件抛丸处理后表面技术要求3.2.1 抛丸处理后直接涂装油漆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钢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层等附着,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2.5级的要求。
3.2.2 抛丸处理后喷涂金属涂层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钢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和油漆涂层等附着,处理表面呈现均匀的金属色泽,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3.0级的要求。
3.3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z25μm~75μm。
3.4 钢丸粒径要求和添加频率钢丸粒径:φ0.5~φ1.8mm。
钢丸添加频率:抛丸机每工作40小时,补加新钢丸500kg。
3.5 零件抛丸后存放时间要求3.5.1 晴天或湿度不大(≤80%)的气候条件下零件在完成抛丸处理后,必须在4小时之内作防护处理。
3.5.2 雨天、潮湿(湿度>80%)的气候条件下零件在完成抛丸处理后,必须在2小时之内作防护处理。
3.5.3 超过规定时间后,应重新进行抛丸处理。
4 主要设备输送系统、除尘系统、料丸循环系统、电控系统、检修平台、空压机、单臂吊车或行车。
5 作业规程5.1 抛丸前零件外观检查及清理5.1.1 检查零件外观质量,要求零件表面质量符合3.1条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应返回相应工序作返修。
5.1.2 用高压气体、清洗剂(或汽油)、刷子清理螺纹孔内的铁屑和油污,以及零件表面明显的油污。
注:零件表面油污比较严重时,应在化学除油槽内加热除油。
5.2 抛丸前零件保护对零件不要求作抛丸处理的部位,须用钢或橡胶工装做好保护,在此只对支座类零件的保护做出说明。
5.2.1 支座中间钢板(或盆塞)、固定顶板等零件,用钢盖板和橡胶圈保护零件凸缘部位。
5.2.2 支座底盆类零件用橡胶块对盆腔内部作有效保护,胶块必须高于底盆内腔。
5.3 抛丸机操作步骤5.3.1 抛丸器正常工作电流参数设定正常开机后,在钢丸充足的条件下,调节供料闸门,将抛丸器负载电流指数控制在表1的范围内,后续开机可不再调节,当抛丸器负载电流小于工作电流指数时,应按照3.4要求补充钢丸。
表15.3.2 HGQ10型无线摇控环轨式抛丸机操作步骤(1)开启空压机和抛丸清理设备的电源,使气压能满足清理室的闸门顺利开关,并检查抛丸清理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2)依次开启除尘器,提升机,料丸螺旋输送机开关。
(3)在清理室外落下吊钩吊装零部件,吊装零部件时必须挂牢,且应避免零部件之间相互碰撞。
吊葫芦进到位后,即自动停止,并落下气缸定位。
(4)关闭室顶密封,关闭前右门,后左门,到位后,前左门,后右门才能关闭。
(5)按表2的要求设定好零件抛丸时间,开启吊钩自转功能。
表2(6)开启抛丸器I,间隔5秒后开启抛丸器Ⅱ,间隔5秒后开启抛丸器Ⅲ。
(7)开启闸门I、Ⅱ、Ⅲ号(此时需确认抛丸器负载电流指数是否符合表1要求),清理开始计时,待设定时间到后,闸门I~Ⅲ,抛丸器I~Ⅲ自动停止,10秒钟后手动开启大门。
(8)待大门开启到位后,必须压实4个限位开关。
(9)开启室顶密封插板,将葫芦按顺时针方向开出,即可结束一个工作循环。
5.3.3 Q6910型辊道通过式抛丸机操作步骤(1)开启抛丸设备总电源和空压机电源,启动设备气动系篇四:抛丸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产品抛丸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英科公司需抛丸处理的压铸铝件毛坯及附件,其它抛丸件可参照执行。
2 技术要求2.1 零件抛丸处理前表面技术要求零件抛丸处理前表面质量,应符合检验作业指导书或主机厂要求的质量标准 2.2 零件抛丸处理后表面技术要求 2.2.1 抛丸处理后直接涂装油漆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铝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等附着,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轻微色斑,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2.5级的要求。
2.2.2 抛丸处理后喷涂金属涂层的表面质量通过目测铝件主要处理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等附着,处理表面呈现均匀的金属色泽,即表面清洁度达到Sa3.0级的要求。
2.3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12.5 。
2.4 钢丸粒径要求钢丸粒径:φ0.3mm。
2.5 砂流要求砂流18A2.6 时间及单批次要求:时间:7±1min13 主要设备除尘系统、料丸循环系统、电控系统、检修平台、空压机。
4 作业规程4.1 抛丸前零件外观检查及清理4.1.1 检查零件外观质量,要求零件表面质量符合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应返回相应工序作返修。
4.2 抛丸机操作步骤4.2.1 抛丸器正常工作电流参数设定正常开机后,在钢丸充足的条件下,调节供料闸门,将抛丸器负载电流指数控制在18±1A的范围内,后续开机可不再调节,当抛丸器负载电流小于工作电流指数时,应及时按要求补充钢丸。
4.2.2抛丸机操作步骤(1)在停机状态下打开抛丸机进料门将待抛丸铝件放入机舱。
放入数量参照表 2.6。
(2)开启抛丸设备总电源和空压机电源,启动设备气动系统。
(3)依次开启除尘系统,提升机,丸料输送系统电源。
(4)确认抛丸器负载电流指数是否符合2.5项要求。
(5)待抛丸结束停止运转后,将工件出清理室即完成清理。
4.3抛丸后处理4.3.21工件经过抛丸处理后,用高压气体清理零件表面和螺纹孔中残余的弹丸和沙尘。
在零部件未作防护处理之前,应避免汗渍、水和油渍污染经过抛丸处理的部位。
4.3.2对于抛丸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零件,应该重新进行抛丸处理。
4.3.3 抛丸处理合格的工件转运至暂存区,分型号存放,后入库。
5 注意事项5.1操作工人在实施抛丸作业时,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穿劳保鞋;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蹲坐或站立在悬挂零件下方。